山大佛導遊詞相關作文20篇

樂山大佛導遊詞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9字

遊客們,大家好!我就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姓洪,大家就叫我洪導得了!今天我帶大家參觀的是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好!我們到了。走進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一座小山腳下。首先映入你眼簾是兩尊巨大的佛像,被古代的能工巧匠活靈活現地雕刻在山上,栩栩如生。那麼陡峭的山嶺,就是現在的人們也不一定能造出這麼完美的藝術品來,古代修築佛像的人們又是怎麼造的呢?真是鬼斧神工啊!

告別了兩尊大佛,我們又來到了“藏佛洞”。為什麼叫藏佛洞呢?因為在古代曾先後好幾次發生了“滅佛行動”,人們毀壞文物,燒掉寺廟,屠殺僧人,許多佛像也被破壞了。僧人們為了保護這些佛像和文物,將他們藏到一個洞中,待風波平息之後再搬出來。在這些災難中,藏佛的僧人無一倖免,直到很久以前,有人無意之間發現了這個有佛像數尊、文物百件的洞。走進洞中,第一個看見的是一尊千手觀音像,神情嚴肅,多少隻手不可計數,每隻手上都各有一件法器,胸前託著一隻淨瓶,裡面插著幾條柳枝,唯妙唯肖。菩薩兩旁是兩個大佛守護神,兩人一人手持禪杖,一手持法器,神態嚴肅,好似誰敢對大佛不敬,他就毫不客氣地給他一下子。

走出藏佛洞,我們繞過一座座樓閣,就來到了山頂,你們看,這裡真是人山人海,遊人如織啊。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大佛的頭,你們看,有好多好多個螺髻,數也數不盡,縫隙處滿是青苔,可見年代十分久遠了。來到山下,我們才能看到大佛的“廬山真面目”,不能不感嘆:真是一尊大佛啊!大佛的頭與山頂平齊,神態莊重,耳朵長三米多,比一輛汽車還要長。大佛呈直坐式的,臨江而坐,雙手平放在膝蓋上,手上可以站十幾個人!大吧?難怪人們說,樂山大佛了不起,可真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樂山大佛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多少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雄偉壯觀的樂山風景啊!好了,今天我們遊覽就結束了,祝大家愉快!

樂山大佛導遊詞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5字

遊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很高興今天成為大家的導遊。我叫張原溥,大家可以叫我張導。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會成都約150公里,位於岷江、青衣江和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下,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修建完成。1996年12月,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莊嚴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背可圍坐百人以上。

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雙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得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泉從古佛髻中流”。在大佛頭18層螺髻中,第四層、九層、十八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褶也有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的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和胸部有洞穴,組成科學的排水隔溼和防風系統。

遊客們,我先介紹到這裡了,請大家漫步欣賞。注意在遊覽時不要亂丟垃圾,亂塗亂畫,愛護樂山大佛這一寶貴的世界遺產。

樂山大佛導遊詞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7字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胡瀟宇。今天我們要遊覽的地方是世界最大的石刻坐佛——樂山大佛。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依山而建的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城東。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寬10米,頭上有千餘個髮髻,頭頂可圍坐百人。大佛耳長7米,耳朵裡可容納兩人促膝談心,大佛肩寬24米,一枚指甲就像一隻大的圓桌面,而大佛的腳背更是大得讓人吃驚,長10。5米,寬9米,簡直就是一個小廣場!大媽們可以在這兒跳廣場舞。

走近大佛,向上望去,就會發現大佛的頭部和身上有許多小孔,這些小孔有什麼作用呢?這些都是暗藏的排水系統,以避免被水沖蝕。

關於樂山大佛,還有個感人的故事。唐朝時,一位名叫海通的和尚,看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水深流急,波湧浪翻,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海通看到船毀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勢這樣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這岩石山刻造佛像,定能制服水妖,使過往的船隻不再受害。”他召集人力物力修鑿,前赴後繼經過幾代石匠的辛勤勞動,歷時90年,這座倚山而鑿的大佛終於建成了。

大佛面露慈容,雙耳下垂,兩手平放在膝蓋上,顯得雍容大度,氣魄雄偉。

一千多年來,樂山大佛閱盡多少人間春色,經歷多少朝代更迭,依舊肅穆慈祥,心旌不搖。

我們偉大的祖國,名勝古蹟絢麗多姿,這些美麗的畫卷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記憶裡。下面是大家自由遊覽時間,請大家注意安全,保護文物,愛護環境。

樂山大佛導遊詞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2字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是大家的導遊,我叫王乾穎,大家也可以稱我為王導。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樂山大佛風景區,樂山大佛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樂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它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花了大約九十年時間。現在我重點介紹凌雲寺和大佛的創始人海通禪師自剜雙目啟建的故事。

我現在為大家介紹凌雲寺。凌雲寺據有濃郁的文化,凌雲寺寺宇軒昂,蒼楠翠柏、修竹茂密、花木扶疏,佛教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名士墨跡、碑刻眾多。有歷史悠久的珍貴佛教文物700多件,有唐代至今的摩崖詩文、石刻、佛龕、碑刻350餘通,古今楹聯150餘副。頭每年接待遊客眾多,信眾百萬餘人,香火十分旺盛。

接下來我再介紹海通禪師自剜雙木啟建的故事:一日,嘉州郡守聽說海通手裡有一大筆錢款,就帶了一大批隨從前來討要。海通面對威脅,毫不畏懼,斷然拒絕了,他斬釘截鐵地說:“自目可剜,佛帳難得!”海通的高傲和輕蔑激怒了貪財如命的郡守,郡守惱羞成怒的說:“那你就剜出來看看。”這時海通就剜出了自己的眼珠,放入到一個銅盤,拿到郡守面前。郡守頓時大驚失色,嚇的魂不附體,倉惶逃下山去。

現在我們遊覽完了樂山大佛,各位遊客就要回到酒店了,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一個愉快的心情!我相信,我們還會有緣相見的!

山大佛導遊詞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2字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樂山遊玩。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志。今天就由我帶著大家遊美麗、雄偉的樂山大佛。請大家在遊玩時注意安全,不要亂丟垃圾,文明瀏覽。

先坐車來到峨媚山風景區,你將會看到一個華麗的大門,往前走這裡有一個大大的池子俗稱“平安池”,如果大家向裡面扔錢,可以平平安安。過了平安池就到了“龍吐水”,傳說這裡有裡有一條龍,為了不讓村子被洪水沖走,每當洪水來的時候,它就一口氣將洪水全喝完,讓這裡的村民免受洪水災害。

進入小門,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佛,你瞧!它依山而建,很有氣勢。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餘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餘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他是多麼高大莊嚴啊!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我們開心的時光結束了,希望大家玩得開心,如果大家喜歡我個導遊就給我五星好評吧!歡迎大家下次還來遊玩。

東山書院導遊詞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212字
毛澤東主席親自為學校題寫了校名,正式定名為東山學校,現在已經是一所有名的中學了。

它當初的作用是用來培養人才,以濟當時之急的,可後來中國解放後,因為有一些有名的人物在此讀書,這座學校並沒有被拆掉,後而被後代完好的儲存了下來,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東山書院。

這次東山書院一日遊就到此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如果你下次還來湘鄉玩的話,請來湘鄉市東方紅學校236班來找我哦!大家拜拜!

錢塘江大潮導遊詞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5字

歡迎大家來到杭州錢塘江,我是本次旅程的導遊林鳴晨。今天由我帶大家一起欣賞錢塘江秋潮。

下面先向大家介紹錢塘江大潮的形成。錢塘江大潮的形成跟它的地形有關,它入潮的主要地方是杭州灣,海潮會從灣口湧入。錢塘江每天都有潮,但八月十八日的潮最大,因為這個時候,太陽、地球、月球幾乎處在同一條直線上。它們之間的引力作用使海水漲得最高,足以形成兩丈高的巨潮。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曾留下詩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讚歎錢塘江大潮。

大家目前所在的位置就是最佳的觀潮點之一。聽!遠處響起了轟隆隆的聲音,潮快來了。雖然現在江面還是風平浪靜,但是,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好似一排潔白的天鵝振翅飛來。隨著白浪不停地翻滾,聲音越來越響,好似萬馬奔騰,壯觀無比!再過一會兒,巨潮就會衝向岸邊,好似萬頭雄獅直撲過來,所以請大家在靜心觀賞這一年一次的奇觀時,也要格外注意人身安全哦。

朋友們,你們是否也像蘇東坡一樣被這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內心是否也在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今天可以讓大家大飽眼福了。今天的旅程到此結束,但願下次再見。

東山書院導遊詞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8字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馮雨甜,你們可以叫我馮導,我今天將帶領你們遊覽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母校—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以前叫東山精舍,佔地面積為128畝,被列為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也應光榮的革命傳統成為了湘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東山書院的最大特點是課程設算術、格致、方言、商務四齋,分科造士。培養人才強調實事求是。現在請大家跟緊我的腳步,來參觀一下這美麗的東山書院。

大家看到了嗎?東山書院的白玉校匾是由黃自元題寫的。那我們走進校門看一看。池塘旁邊有一口小井,毛澤東常常在這口井裡打水。每當晚上,毛澤東讀書時感到睏乏,他就會把冰涼的井水往自己身上潑,讓自己精神起來,繼續讀書。井旁有一塊石頭,上面刻著一首詩,叫詠蛙。這首詩是少年時的毛澤東作的。一天,毛澤東和朋友坐在井邊閒聊,突然發現石頭上有一隻青蛙,它有感而發,便寫下了這首詩。大家右拐,這就是書院的正廳,相當於我們的禮堂。正前方有一座孔子雕像,栩栩如生,是為了拍攝一部電影修建的。大家順著它向上看,“公誠勤儉”四個字非常醒目,這是東山書院一直以來的校訓。兩旁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聯:“公畢方將私治,師嚴然後道尊”。意思是老師要公正、無私,同學要尊重老師。大家往這走,還有很多房間。我們去看一看。第一個房間是訓詁室,是同學們請教老師的地方,也是老師的辦公室,第二個叫監學室,相當於教導主任工作的地方。用來監督老師是否認真工作。第三個是堂長室,也就是校長室。關於堂長李元甫還有一個小故事,我來講解一下:在毛澤東十七歲那年,來報名時錯過了考試,正巧堂長經過,看到了他,就想考考錯過考試的毛澤東。堂長問毛澤東:“你讀書的志向是什麼呢?”毛澤東告訴他:"我要讀書救國救民,保衛家園!"堂長很是震驚,小小年紀竟能有這樣的志向,拍著手說:"太好了!我們學校出了一位愛國學子!”於是破例錄取了毛澤東。

我的解說完畢了,大家可以自己再去細細觀賞。不過,我給大家提一些要求:1、不高聲喧譁;2、不亂丟垃圾;3、不亂塗亂畫。希望大家能夠配合,謝謝!

魯山大佛一遊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5字

在去年暑期的一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著車去一個叫魯山大佛的景區玩。當我和家人去的路上,我充滿了好奇心。心想:魯山大佛到底是什麼樣呢?好期待呀!我還從沒去過呢?我想著想著不知不覺就到景區大門口。車停了,我一看到這美麗的景色立刻下了車,等爸爸買好了門票,我就跑進了景區。

我剛走進去就大聲的叫起來“好美呀!”媽媽走到我跟前問我說:“第一次看到吧,美嗎?”我說:“美極了!”媽媽就牽著我的手向佛像走去。我邊走邊數共有三百多個臺階,中途我們還休息了好幾次,才到了一個廟臺。走進了廟內,我大吃一驚:這兒竟然供著十八羅漢的佛像。導遊說:“大佛有108米高,是由100多個一噸重的銅鑄造的,僅一隻手就一噸多,一個夾趾頭一個人就抱不住。”我遠看銅像在太陽的照射下放著金光,威風極了。兩眼慈祥的俯視著群山,好似在期待著中華名族正在日益昌盛,人民一起奔小康,生活更加幸福。

我們又走了一會兒,已經到頭了,我看了看,還沒到頂。為什麼爸爸不帶我上了呢?我就問爸爸,爸爸告訴我:“上邊還要買門票,我們一家人要許多錢,我們就不上了吧。”我聽了爸爸的話以後就在上邊看了一會兒風景,就下山了。我下去的時候看著這氣地方群山環繞,非常氣派,加上樹木濃郁,山下河水流淌著,真是太美了!我還想著多帶一會呢。可是太陽已經下山了,我只好戀戀不捨地下山,走下一段臺階還想回頭在看幾眼。

在回來的車上,我想:這麼大重量的鑄銅,工人師傅是如何把它們組裝在一起的呢?真是一個奇蹟!它彰顯了勞動人民無限的智慧和力量,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和體現。

我回家想著這一天過得真高興啊,讓我永遠望不了。我非常希望我能像今天一樣,經常到別的旅遊區去觀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東山書院導遊詞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6字

各位同學,家長們:大家好!我叫陳天浩,大家可以叫我陳導,或者叫我小陳。我們本次要參觀的地點是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坐落在湘鄉市的偏東南位置。走進東山學校的大門,你就會看到一個大池塘,名叫護牆池,往右邊走就來到石橋,石橋的名字叫護牆池橋,橋旁有一塊石頭,石頭上刻著毛澤東寫的詠哇:“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年輕時的毛澤東就有“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的氣魄與胸懷!以前毛澤東還在這池中游過泳。

走過石橋就來到東山書院正門口,門口兩旁栽著鐵蘇,門上還寫著“東山書院”四個醒目的大寫,走進院子便看見孔子的雕像,雕像前面有一口古老的銅鐘,庭院裡有幾棵樹,兩棵白玉蘭,一棵臘梅,還有一棵石榴樹。這四合院環境十分幽靜,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向左轉就到了毛澤東讀書的教室,因為毛澤東那時很高,所以毛澤東坐在二組的倒數第二位,教室上的黑板有兩塊,上面裝有齒輪,可以上下拉,這在那時是一個偉大的發明,方便老師和同學擦黑板。

本次旅遊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援,如果下次還來的話,請到東方紅學校251班來找我,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