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西遊相關作文20篇

幽默西遊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9字

一個晴空萬里的日子。

……

孫悟空跟著師傅走上一座山,在一棵樹下休息。唐僧從包袱裡取出一瓶可口可樂,喝了幾口,對悟空說:“悟空啊!今天天氣真好,快用APP導航查一下我們現在在什麼地方。”

悟空拿出蘋果6S,看了看說:“回師傅,我們現在在金銀山。”

唐僧又喝了兩口可樂,說:“悟空啊!你快去山上看看哪有小賣部,為師想吃老壇酸菜牛肉麵。”

悟空道:“師傅,這深山老林的,哪有老壇酸菜牛肉麵呀?包袱裡還有一些奧利奧餅乾,您先吃吧!無聊了就玩會手機,隨時保持聯絡。對了師傅,今天徒兒特地帶了15個充電寶,您隨便刷QQ刷微信。徒兒再給您變張沙發,便快去快回。”說完便上山了。

……

唐僧正刷著微信朋友圈,這時白骨精出現了,她正說:“哎,怎麼老天對我這麼不公平,別人吃吃肯德基麥當勞,我卻吃吃大白饅頭;別人坐辦公室,一個月賺十萬,我賣賣大白饅頭,一個月三千,哎……”

正念著,白骨精看到了唐僧,眼前一亮,想:又可以賣饅頭了!便走向唐僧。

這時,孫悟空回來了,他一眼看出這個女子是個妖怪,飛奔過去,大喊一聲:“師傅小心!”便和白骨精開始了大戰!

他們面對面坐著,一起唱:“兩隻小蜜蜂啊!飛到花叢中啊……”邊唱邊玩石頭剪子布,贏的人扇對方兩巴掌,最後悟空連勝三局,把白骨精扇死了。悟空十分自豪,還拿出手機給自己拍照發微博……

唐僧看了,說:“悟空,你太不乖了!打死妖怪發微博也不叫上我,為師十分不爽,你回去吧!”

欲知後事,請看下集。

讀《西遊記》有感 篇2

讀後感 ,664字

吳承恩寫的小說《西遊記》,我們耳熟能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裡有生動有趣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使我記憶猶新,從小就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孫悟空是《西遊記》裡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敢與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於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絕不放過一個妖魔;敢於一切困難鬥,決不退縮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說起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毛病,好吃,好佔小便宜。他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他有時愛撒謊,可笨嘴拙舌地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可是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沙和尚是勤快的,不像豬八戒好吃懶做。遇到困難時,總是知難而進,與悟空一起解決問題。可是也有缺點,那就是不會反抗別人。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唐僧四人都有缺點,孫悟空的毛躁,豬悟能的懶惰,沙悟淨的沉默,唐僧的懦弱。可是他們卻帶著各自的缺點取到了真經,並修成了正果。這說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只要取長補短、團結他人,就能在我們的生活上,在學習中取完真經,修成正果!

讀《西遊記》後感 篇3

讀後感 ,716字

在寒假中,我看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看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怪不得能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了。朋友,你喜歡看《西遊記》嗎?你喜歡機靈神通的孫悟空嗎?現在,就讓我來跟大家一起來分享《西遊記》的樂趣吧!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必須要完成如來佛祖交給他們的任務—到西天取經。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挫折。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孫悟空,他神通廣大,勇敢地和妖魔鬼怪搏鬥,正是因為有他,師徒四人才能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至於豬八戒,相信看過這本書的人都不會忘記,他好吃懶做,不夠本事,還硬搶著做,沒有自知之明。而沙僧很老實,是個大好人。唐僧人很好,只是經常因為太好心了,容易上妖怪的當。

看了《西遊記》,我明白到:就算是孫悟空這樣神通廣大,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所以我們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遇到各種困難、挫折和失敗的。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途,是一場接一場的拼搏,雖然我們不能保證每場競爭中都能勝利,但我們對於自己都應當時刻保持猛士的氣魄。也許我們都會失敗,但誰不會遇到失敗呢?“失敗是成功之母”!對於強者來說,失敗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來說,失敗是萬丈深淵。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會牽上成功的手。正如愛迪生,為了發明適合做燈絲的材料,試驗了1000多種材料,終於找到了最適合做燈絲的材料—鎢絲。正是愛迪生的堅持,才給我們帶來了光明;正是孫悟空的堅持,才取回了真經。難道他們不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嗎?我相信,只有我們的不懈堅持,才能摘取到知識的果實。

這就是我在閱讀《西遊記》時的感受,如果你對《西遊記》也有興趣的話,讓我們一起漫步在《西遊記》的世界裡吧!

讀《西遊記》有感 篇4

讀後感 ,871字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長篇章小說,這部小說主要記敘了唐僧師徒四人自貞觀十三年離開東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拜佛求經、修成正果的故事。我驚歎於吳承恩那豐富的想象力,孫悟空的直率急躁、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沙和尚的忠厚老實、唐僧的慈悲善良卻又昏庸頑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悄然躍在紙上,令人百讀不厭。

我曾驚羨孫悟空騰雲駕霧的瀟灑、變幻多端的奇妙,但我更敬佩的是他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取經路上,妖魔鬼怪數不勝數,降妖除魔的功勞也數他最大。每次唐僧被妖怪擄走,豬八戒嚷著要分行李,沙和尚大多時候也在一旁無奈地唉聲嘆氣,只有孫悟空輾轉打聽師父下落,與妖怪鬥智鬥勇,不斷去找別人幫忙,直到救出唐僧,才繼續趕路。

唐僧的是非不分、昏庸頑固曾令我多次嘆息。他不辭勞苦,不畏艱險,意志堅強,慈悲善良。是一個虔誠執著的佛教徒,在取經的過程中堅定,從不懈怠動搖,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憑著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成正果。但卻不聽從孫悟空的勸告,屢次誤入魔口。

最忠厚的是沙僧,他不像孫悟空一樣急躁,也不像豬八戒一樣好吃懶做,更不像唐僧那樣是非不分,他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到真經,令我感嘆不已。

豬八戒,他好色好吃好玩,貪婪懶惰,所以得名“八戒”。他遇到困難時,只想著退縮。當他取得真經時,還埋怨佛祖師父、師兄都成佛,就他得了個“淨壇使者”,讀到這兒,我不禁啞然失笑。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考試、升學、應聘……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了成功的基礎,繼而摘到成功的果子。唐僧師徒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辦好一件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

家有“西遊”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4字

《西遊記》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這部家喻戶曉的名著傳遍五洲四海,我家就是一個現代版的“西遊記”。

“沙僧”—爸爸

我的爸爸是個很勤奮的人。每天他都起早貪黑,勤勤懇懇地工作,可就是有一點,他很愛抽菸。他喜歡在廁所裡抽菸,一邊看書,一邊“吞煙吐霧”,搞得屋子裡烏煙瘴氣。他抽菸時,還有絕活哩!瞧,一吸,一吐,那煙霧嫋嫋升起,突然,他又吹一口氣,那煙霧便消失了,這可真神呀!別急,精彩還在後頭呢!他深吸一口煙,又慢慢吐出來,肚子由鼓鼓的大冬瓜變成漏了氣的皮球,而煙霧卻變成一圈一圈的,真像池塘裡的荷葉呀!除了這些,他還會一邊叼著煙,一邊騎車、做飯,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煙鬼”。你們看,他那勤勞、樸實的品質,再加上“騰雲駕霧”的本事,像不像“沙僧”?

“孫悟空”—媽媽

別看我媽媽是個嬌小的女子,可以一點兒也不弱。當初,爸爸在北京工作時,媽媽女人當自強,獨自挑起了家中的大梁,大小事她一人全包了,這跟孫悟空擔當的角色一樣神通廣大。更像的是她的脾氣,跟孫悟空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急躁、易怒。我只要一不聽她的話,她就罵我。記得上次,我生病了,一邊做作業,一邊難受地哼哼。誰知,這又觸動了她的罵人神經,只見她兩眼怒視我,頭上幾乎冒著火焰。我從她的眼裡,聞到了火藥的味道,不用說,我又被她數落一頓。唉,真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呀。

“唐僧”—我

我是爸爸的打火機,媽媽的小棉襖,是他倆的掌上明珠。我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快樂地成長,這與唐僧在他師徒的保護下一路前行很相似吧。我常把爸爸媽媽使喚來使喚去的,因為我愛他們,更信任他們,但更多是因為我像唐僧一樣優柔寡斷,沒有主見。像這次興趣小組,我想參加奧數,怕考不上,又選擇了第二志願,可是我卻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左看右看,都選擇不了,還是爸爸媽媽一錘定音,選了個小記者班。

這就是我溫馨的“西遊”之家,你們喜歡我們“師徒”嗎?

《西遊記》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029字

今年寒假期間,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我被唐僧他們師徒四人能吃苦、不畏艱險、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了,他們經過千辛萬苦、在路上打敗了各種各樣的妖怪、抵制了各種各樣的誘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

我讀到,一次唐僧被蜈蚣精抓走了,孫悟空去救唐僧,被妖怪的獨門武器打傷了,悟空暈了過去。觀音菩薩化身為村婦,用法術變幻了棟房子,八戒發現了,就和沙僧將悟空抬了進去。菩薩拿了杯藥,給悟空喝了,悟空醒了,觀音菩薩指點他說:“天上有個神仙,是雞修煉成的,專門剋制這種妖怪。”悟空謝過了他,與八戒、沙僧,去找雞仙。回頭一看,房子已經沒了,悟空才明白,是菩薩幫了他。他上天找到神仙,和他一起下去,降服了妖怪,救出了師父。悟空遇到困難,而且還受了傷,但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救出了師父。

還有一次,悟空去化緣,他怕有妖怪,便用金箍棒畫了一個圓圈,讓師傅和師弟不要出來,以免受到妖怪的傷害。他出去化緣,人們都以為他是妖怪,不讓他化緣。他用了穿牆術,化了緣。往回趕去。另一邊,八戒等不住了,說:“師傅,猴哥肯定是吃了不管我們了,我們出去找吃的”唐僧拗不過八戒,出去了。他們來到一座寺廟裡,裡面有兩件衣服,唐僧不穿,八戒,沙僧穿了以後被捆了起來。寺廟變成了一個洞,裡面有許多妖怪,大王是青牛怪。悟空找不到了師傅。叫出來土地一問,原來是青牛怪捉去了師傅。悟空去救師傅。這個青牛怪,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騎,他變成妖,偷了一個鐲子,這個鐲子可以吸兵器,悟空來和他挑戰,他打不過悟空,就用鐲子吸了悟空的兵器。悟空上天庭依次請了:雷公電母,火神祝融,水神共工……可兵器都被吸走了,最後悟空叫來了太上老君,才制伏了青牛怪。這一次比蜈蚣怪可艱難多了,但悟空沒放棄師傅,沒放棄西天取經。

像這樣的故事,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還有很多很多。除了要面對外來的各種妖魔鬼怪的威脅、誘惑,他們還要面對內部的各種問題,比如:唐僧不能識別妖怪的真面貌,經常被妖怪矇騙,反而錯怪悟空;八戒好吃懶做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喊著散夥回他的高老莊;孫悟空總是覺得自己的本領強遇到事情不願意商量,不願意與別人合作,讓很多事走了彎路,浪費了時間。

在取經的路上,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分歧,但是他們師徒四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也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那個信念—求得真經,普度眾生,這是他們的目標,也是他們前進的動力。

只有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怕吃苦、不畏艱險,堅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西遊新編之護眼篇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457字

話說這天,唐僧師徒四人繼續往西走,來到了一片荒原之中。

大家走著走著,突然,刮來一陣狂風夾帶著沙子。唐僧連忙捂上眼睛,習慣性地大喊:“悟空,救我……”。一會兒功夫,風停了,唐僧睜眼一看,悟空師兄弟幾個還有行李都不見了,只剩他和白龍馬還在原地。

唐僧百思不得其解,正好累了,他看旁邊有塊大石頭,就想坐下歇會兒。剛坐下,又一陣狂風颳來,他急忙又捂上眼睛。等他睜開眼時,孫悟空回來了,白龍馬卻不見了蹤影。悟空也沒弄明白到底是遇上了什麼妖怪。

就這樣,一陣一陣的妖風,一次一次的抓人,可每次都沒有抓唐僧。唐僧心想:“哎,反正也不抓我,我索性往前走好了。”正要邁步,只見他們的行李從天而降,徒弟們也全回來了。只聽半空中傳來妖怪的咆哮:“氣死我了,這破近視眼,害得我想吃唐僧肉也吃不成。別的妖怪眼睛好好的,都是想吃誰就抓誰,我卻每天都吃一些不想吃的。哎,早知今日,當初就不該整天地看動畫片,打電子遊戲啊……。”

同學們,看了這個故事,你們可要牢牢記住了:一定要從小保護好眼睛,千萬不能沒完沒了的看動畫片,或者沉迷於電子遊戲啊!

讀《西遊記》有感 篇8

讀後感 ,836字

同為四大名著,《西遊記》應該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本了。不僅是因為它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也因為它蘊涵這的豐富內涵。

這個故事表面上講得是師徒四人闖天涯的故事,但其中每個人都有在現實生活中所對應的身份,每個人都代表著現實中的一部分人。孫悟空就像是能力出眾的官人,唐僧是帶領大家的領導,豬八戒就是靠小聰明巴結領導的人,沙和尚則代表了處於基層的普通農民。這本書表面不過是講了一個西天取經的故事,但卻揭露了當時的社會本質。孫悟空的身上寄託了作者的理想,他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也正反映了當時人民想要戰勝腐朽社會制度的必勝信念。就連一些出來擋道的妖魔們也代表了作者對社會中黑暗勢力的批判,暗指他們同那些鬼怪一樣得不到好下場。

就拿其中孫悟空與三位動物大仙鬥法就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本質。在孫悟空與羊大仙比賽下油鍋時,想要與他們玩一番,於是變作一顆釘子,在油鍋裡裝起了死猴,這也反映了孫悟空活潑好玩的性子。但這樣的活,豬八戒就要替他下油鍋了,但以他對孫悟空的瞭解知道他沒有這麼容易死,所以當著眾人的面大罵他,硬是將他罵“活”了過來。從這便可以看出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很好。因為只有豬八戒一人始終相信孫悟空沒有死,但唐僧和沙和尚卻已經在為孫悟空準備法事了,而且狠心的將豬八戒推向油鍋。從這便可以看出他們的冷漠與無情。因為唐僧身後有眾多神仙護著,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危,大可以放手一搏,可豬八戒卻一點保障也沒有。沙僧雖然也不一定能夠在油鍋中活下來,可他卻沒有因為與豬八戒之間的情誼而說出要替他下油鍋的話,這也足以看出他的自私了。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型別的小說,但它能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就一定有它自己的過人之處和深層含義,其中的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作者認真思索的結果,我們在閱讀每個章節的時候都應該想一想它的背後是不是還有什麼特別的含義,而並非是停留在表面粗淺的搞笑情節中。

一匹白龍馬,怎能上西天?失了沙和尚,何來挑擔人?缺了豬八戒,哪來好笑料?少了孫行者,如何踏過妖魔關?師徒四人闖天涯,意欲在何?

觀《大話西遊》有感 篇9

觀後感 ,684字

講真,雖說一些經典的電影經久不消自有它的魅力所在,但相比於現在的技術,回頭看從前的畫質,妝感,讓人莫名的吃不消,甚至會有些反感。但是《大話西遊》這部電影卻是看過好多遍,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體會。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個悲劇,能讓人體會到絕望和無可奈何,它告訴我們人生中的無可奈何是多麼的平凡。

影片中的臺詞好多人都會背,紫霞仙子說:“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腳踏七彩祥雲來娶我。我猜中了開頭,可是,卻猜不中這結局。”這是紫霞仙子身受重傷時,躺在至尊寶的懷裡說的,多讓人心疼和難過。記得開頭的時候,紫霞笑容燦爛,天真無邪,那時候紫霞的開場白:“現在我宣佈,這座山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包括你”,那樣的氣貫雲霄,像一個童話故事,可現在,她的臉上滿是陰霾,看不出半點喜悅。原來愛一個人真的可以不顧一切,也能心甘情願的為他改變,即便滿心傷痕無所得。

影片中最揪心之處莫過於那個千古難解的話題:他愛你你愛我我愛他。至尊寶以為自己愛的是晶晶,也以為就此可以和自己初戀相守到老,奈何晶晶在訪問了至尊寶的內心後,卻在拜堂前悄然離去了。“我看了你的良心,卻發現那裡有別人留下的印記,原來你經過五百年,要找的人不是我。你我都要相信,這是傳說中的緣分。”至尊寶在十三孃的寶劍下袒開胸膛,結果,他看到了紫霞下的一滴眼淚……

從至尊寶到孫悟空,無疑是一個男孩到男人的蛻變,同時也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抉擇。影片最後的臺詞,“你看,那人好奇怪哦”,“真的,他就像條狗。”這何嘗不是反映了一個男人的悲愴和無奈。很早就聽說過,如果你讀懂了臺詞“他就像條狗”,那麼你也就讀懂了“大話”……

我與西遊共成長 篇10

國三作文 ,1069字

坐在床邊翻看著《西遊記》,微風從視窗一絲絲溢進來,輕輕捲起了我的書頁。和著清爽的風,我的思緒也隨著那書頁動著,舞著,悄悄落在了我與《西遊》的往昔間……

起始

伴著耳邊一聲聲“唐僧騎馬咚了個咚”的童謠,還是個“小屁孩”的我,便已與《西遊記》相識了。雖然只是單純的聽故事,但《西遊》之於那時的我而言,是那樣的了不得。特別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如意棒,這無敵的神物早已在我的腦海中幻想了無數遍。彷彿只要有了它,就能天不怕地不怕似的。

初會

待到再大一些時,我看了《西遊記》的電視劇。加上了電視劇的形象呈現,我對《西遊》的興趣更是一飛沖天(其實倒不如說是我對孫悟空的崇拜一飛沖天),每天都會拿著“山寨版”金箍棒“打妖精”,希望可以提前將他們師徒前面的妖精打完。

也就在“打妖精”的同時,我也開始有討厭的人了—沙僧。因為我覺得他特沒用,只知道喊救命,根本保護不住唐僧。雖然別人都覺得唐僧討厭,天天唸經軟弱無能總是上當受騙。但我那時出於對孫悟空的迷戀,也把唐僧當成了自己的師傅,所以我不希望唐僧被抓走,也就只能討厭沙僧了。

如今

思緒飄轉,我從前時回憶中抽身出來,低頭望向膝上的《西遊》。現在的我通過閱讀文字,已獲得了小時未曾得到的體會:不再是單純幼稚的想法,而是長大後新的生活閱歷帶給我的另一番感受。

如今的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孫悟空,不是喜歡他的武器和力量,而是喜歡他的機智勇敢、正直堅定。他總是堅定不移的保護師傅,甚至是在唐僧不相信他的時候。儘管緊箍咒的痛苦很大,但他還是堅定的證明事實,直至唐僧相信。我還很喜歡豬八戒,喜歡他的憨厚老實、滑稽可笑。每次一想起他在取經的路上大喊放棄後被孫悟空惡整的場面,我都會忍俊不禁。

對於沙僧和唐僧,我便沒有過多的感情了,只是不再討厭沙僧,卻也對唐僧不冷不熱罷了。但討厭與喜歡已不是一個什麼重要的問題了。通過反覆的翻閱品味,我發現了一個奧祕:豬八戒、沙僧、孫悟空,這三人無論是實力和能力都在唐僧之上,但經過妖怪的多次來襲,甚至有時是遇到了生命危險,他們三人都從未離開唐僧,反而更加團結的保護著唐僧。其實,以他們三個來說,是完全可以中途自己逃走,丟下唐僧一人;以唐僧的性子也是絕對不會怪罪他們的逃叛。可為什麼卻沒人逃開呢?我想,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唐僧。他們師徒三人真的把唐僧從心裡當師傅,也發自內心的要守護唐僧西去,所以才愈戰愈團結,一路堅持到最後。

尾聲

輕輕合上書,思緒漸漸平復。想想我這麼多年來對《西遊》的想法,不禁覺得自己成長了。是啊!我在《西遊》中成長了,《西遊》也在我的腦海裡慢慢成長了起來……

陝西遊記 篇11

國三作文 ,988字

同學若干,家長几個,陝西一遊,用時六日,如脫籠之鳥,不記可惜。

在火車上迷糊又鬧騰了17個小時後,19日下午兩點到達西安,又坐車幾個小時到市區,這趟旅遊才算開始。

西安的古城牆包圍著一環,一環以內的建築都不可以超過48米—大雁塔的高度。古城牆分為外城和內城,外城置放兵器,內城是將軍辦公室,中間稱為甕城,可將敵軍放入後一網打盡。城牆外表全部是新中國成立後用的仿明磚覆蓋,來保護本來的明磚,。每塊古磚上都有製作資訊,可見大明時期就有了責任承包制。

第二天舟車勞頓花了不少時間,但見到壺口瀑布時,一切累都煙消雲散了。黃河對岸就是山西,雖只有一河之隔,卻被咆哮的怒滔一刀劈下,難以逾越。實在不敢想象當年柯受良是如何飛越黃河的。一道彩虹掛在河上,是由於巨大的水浪噴灑的水沫造成的,色彩鮮豔,清晰可辨。“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實在名不虛傳,巨大的轟鳴令人心潮澎湃,幾乎與黃土地融為一色的巨浪夾雜著白色水花,翻滾著,橫衝直撞,衝出瀑布口,猶如千軍萬馬聽到陣中鼓角齊鳴,全軍突擊,勢不可擋。在空中停留片刻,便義無反顧地砸落,掀起巨浪。大片的水霧襲向遊客,瞬間就溼透了。

這天早些時候,我們還去了黃帝陵,不少皇帝和我國領導人都在那裡祭拜過。

當夜到了延安,第二天就去了窯洞,是抗戰時期幾位領導人的故居,簡樸而實用。導遊姐姐教我們唱革命歌曲,還給我們講毛主席和延安百姓的故事。抗日戰爭的勝利與楊家嶺,王家坪,棗園這些革命聖地有著緊密的聯絡,9月3日就是抗戰勝利紀念日了,我們應當緬懷先烈,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

最後一天就是重量級景點兵馬俑了,講解員饒有興致地講述了當年的發現者楊繼德的故事,據說秦陵那片地的老百姓們都只掛一幅對聯;上聯:翻身不忘共產黨下聯:致富不忘秦始皇橫批:感謝老楊。

剛進兵馬俑一號坑時有點失望,場面並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巨集大,後來才知道這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兵馬俑上的色彩遇見空氣會氧化,變成灰色,而我國現在的技術還無法包護色彩,所以要再等十年。兵馬俑千姿百態,沒有一模一樣的,當時秦朝各地能工巧匠聚在一起,兩人一組,相互看著對方製作。兵馬俑的髮髻一律向右,這是秦朝最流行的髮型。

一路上小夥伴們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玩的不亦樂乎。這青春美好的記憶,好朋友間純真的友情,遠比秦兵馬俑還要價值連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回合肥的火車上,真希望時間慢點,再慢點……

堅信團結就是力量——讀《西遊記》有感 篇12

讀後感 ,1141字

想必大家都看過《西遊記》這部小說?就算沒有看過,也一定聽老師或者家長講過吧?接下來,讓我來介紹一下這本百閱不厭的名著小說。現在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電視劇《西遊記》。

這部著作的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險阻、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種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閱讀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裡面的人物充滿感情色彩,個人都有不同的好處和壞處。我想可能就是這些讓我們更瞭解其中的人物,品味其中曲折的情節。大家可能喜歡機智勇敢,能有七十二變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懶惰貪心、忠心耿耿卻情感真切的天蓬元帥豬八戒;任勞任怨、誠心向佛的捲簾將軍沙和尚;還有他們善良又頑固執著的師傅唐三藏。

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百折不饒,堅強不屈。

他們西天取經所走過的每一條路,越過每一座山,跨過每一條河,都看的見他們行走的身影和流下的汗水,這些身影和汗水化為了音符奏出一篇令人充滿希望的美妙樂章。我想師徒之間的故事更讓人興奮不已:

孫悟空是本書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除惡揚善的象徵。例如在高老莊的劇情中,他打救了豬八戒和莊主女兒等人,成為了一個出色的英雄。觀音菩薩讓豬八戒加入悟空的隊伍,以美好的結果譜寫了第一次歷程。繼續開始他們取經的探索尋找。

豬八戒貪財好色,差點誤了取經大事。例如在《盤絲洞》的劇情中,在蜘蛛精的迷惑下,豬八戒顯然變得很好色,但是在師傅師兄的幫助下,他最終走到了善良的彼岸,幫助有困難的人。

沙和尚這個人物,讓我們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他那種誠心向佛的精神是沒有人比得上,在每次的歷程中,他奉獻出自已的勞動力,一心一意服侍好師傅師兄們。找吃的,打水等在日常生活中不顯眼的小事已經成為了他每天所必要做的事務,在各種的小事中體現他那種任勞任怨而又善良誠實的精神。

唐僧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他不會分辯是非,例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因為沒有實際的調查卻把孫悟空當成了壞人,所以弄的自已被白骨精捉去。最終因為悟空的尊師之情把他給救了出來。從此他們彼此的信任又加強了一些,但還不是足夠的。

我們要學習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執著,鍥而不捨的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使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我們雖然沒有孫悟空那樣神通,但是我們也要學習他善於分辯真假善惡,不要被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明辨是非,善於分辯才能撕破一切偽裝的臉皮。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之旅,經歷非常多的艱難險阻,並非全是玄虛離奇。就如我們的學習之旅那樣,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只要抓住缺點,利用最好的辦法去戰勝困難,然而這許許多的困難,又何嘗不是孕育著成功呢?

大家堅信一句:團結就是力量,意志就是支援。

讀《西遊記》後感 篇13

讀後感 ,1152字

近日,一個主題為我讀書、我快樂的徵文活動使我想起《西遊記》一書。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視版的西遊記,我也不例外。西遊記確實是一篇老少咸宜的故事。看完電視版的,書版的更吸引我,因為書中的情節更讓我想去探究、想去了解。

《西遊記》一書共有一百回合,故事情節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一到七回,介紹了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為八到十二回,敘寫了唐三藏西天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為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人一路降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在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大師兄孫悟空了,他是一隻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野猴子。初出時,不懂人情世故,奪龍宮鎮海之寶定海神針、遊示地府撕毀生死簿、大鬧天宮、偷吃仙桃、仙丹,自封“齊天大聖”。完全不把玉帝放在眼裡,最後惹怒如來佛祖,便被如來佛祖鎮壓在了五指山下。書中以一個無理取鬧的猴子為開端,引出了後面一系列生動的故事情節,實屬是令讀者越來越感興趣啊!

五百年後,唐僧救出了被壓在五指山下的悟空。悟空便跟隨唐僧西天取經,為了師傅安危奮不顧身,他正義大膽,本領高強,妖怪見了都避諱三分,他更是妖怪們的剋星,對付妖怪時他從不手軟,儘管許多時候並不被唐僧理解,他仍是義無反顧地將他們掃除,雖然結果可能是被唐僧唸咒或被狠心驅逐,但是他仍不改要保護唐僧的初心。孫悟空的決心是值得我們讚揚和學習的,無論做什麼事情,決心在,就有毅力去將它做好。

二師兄豬八戒。好色貪財、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怕困難、總是退縮。這是一開始我對這角色的瞭解,直到後來我才知道,他雖然有著一身壞毛病,而且還總是愛把散夥掛在嘴邊,但是他也有他的本領。我很清晰地記得有一集唐僧被一個水下的妖怪捉去。而悟空因不懂水性無法下水去營救,豬八戒便下水把妖精引出水面上,再由悟空把妖怪拿下。可見,豬八戒的護主之心不比悟空差,

三師弟沙僧。他的本事雖然不如悟空、八戒。但他心地善良,安於天命,且淳樸憨厚、忠心耿耿。總是挑著行李默默的跟在後面,任勞任怨。憨厚和淳樸的形象生動的展示在讀者面前。

師傅唐僧。胸懷天下,心繫黎民百姓、不辭勞苦、不畏艱辛,力求真經不怕遠行。而且他心思縝密,能注意到事物的細節,自我要求嚴格,堅持原則,低調不張揚,雖然有時是非不分,但也是因為心地善良。

《西遊記》一書真切得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挫折、堅持、不放棄。唐僧師徒四人以及任勞任怨的白龍馬不畏艱辛,不怕困難、一路向前,是因為他們有目標,那就是到達西天,取得真經。造福百姓。我們也一樣,只要有目標、有理想,也可以為了目標,為了理想。而不怕艱辛、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即使過程會出現豬八戒的情況,但也會有孫悟空的力量在支撐,更有唐僧與三師弟的純真與善良在指引方向,所以,為了目標、為了理想,去努力吧!去奮鬥吧!

讀《西遊記》有感 篇14

讀後感 ,794字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時間,讀同一本書,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觸。

泱泱大國五千年,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西遊記》是最使我刻骨銘心的。《西遊記》是一部經典小說,作品藉助神化故事和神化人物,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社會渴望改變的願望。

在這部小說中,借唐僧師徒四人為西天取經一路上經歷了種種磨難,折射出現實社會的種種情況。小說中作者想象大膽,構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採用人、神、魔三位一體的塑造方法,創造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不朽的藝術形象。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讚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難百險,不折不撓的可貴精神。取經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這本書深刻地告訴我們: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你碰到艱難困苦,只要不灰心,不氣餒就一定能戰勝它,到達成功的彼岸。當你邁出第一步,只要不放棄,成功離你還遠嗎?人生只有帶點苦澀,取而代之的才有芳香和甘甜。經歷風雨後的彩虹固然美麗,然而那段經歷風雨的日子不是更讓我們難以忘懷嗎?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沒有絲毫退縮,堅韌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九九八十一難足以磨掉他們最初的稜角,最終修成正果。

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對比我們每個人而言,有時是多麼可笑:一面有著偉大的理想,一面卻拖拖拉拉、半途而廢,一味貪圖享受,怎會取得成功?正是經過生活的洗禮,我們才會閃耀成為大家認可的人。不被困難所抵擋,直到達到目標才肯罷休,絕不半途而廢。要知道只有堅持努力,終點就在前方。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登峰,或許你會因忍受不了這無趣的登峰而感到疲憊,或許你想半途而廢,但總有一個目標在你前方,只要你勇不放棄,當你爬上山頂時,你會覺得一切都值了!山頂上雄偉壯觀的景象就是對你的褒獎,在朝露溘至的人生中,有那些挫折的經歷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讀《西遊記》有感 篇15

讀後感 ,715字

動畫《西遊記》伴隨著我的成長,今年暑假我終於拿起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看起來,看著看著,我深深地被書中的描寫吸引了,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羅貫中在書中描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為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而驚歎不已。我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也讓我們看到現實社會的影子。

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是《西遊記》中一個了不起的英雄。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鬥,硬是得了一個“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鬥,決不退卻低頭。他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而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有趣、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書中的每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

磨難造就成功——《西遊記》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726字

俗語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總有許許多多的磨難,就好像《西遊記》,唐僧師徒三人不也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佛經嗎?

說到《西遊記》,它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名著之一,講述了唐代大和尚玄奘到天竺去尋訪佛經。途中收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他們一路保護師父,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取得佛經。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緣,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換長生不老。第一次變美女,第二次變老婦,第三次變老翁,三次將唐僧騙去。但悟空用火眼金睛識破白骨精的詭計,將白骨精打跑,不料唐僧卻誤以為悟空濫殺無辜,將他逐去,但當師傅有危險時,悟空卻立馬趕去救師傅,這個故事最讓我感動。

西遊記中最為精彩的故事是“大戰紅孩兒”火雲洞紅孩兒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他生性貪玩,調皮。用苦肉計騙取了唐僧的信任,縱風將唐僧懾走。並用三味真火燒得悟空和豬八戒落荒而逃,於是悟空請得龍王降下雨水,不料反被燒傷,豬八戒去請觀音菩薩,不料被紅孩兒假扮觀音菩薩抓去,最終悟空請到真的觀音菩薩用蓮花寶座降服紅孩兒,並收他為善財童子。

唐僧師徒三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精神,再聯絡自己,遇到一點點困難就輕易放棄、半途而廢,如果我們能堅持到底,那麼也許會成功,因為,一切的成功都是經歷了許多困難才得來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蟲兒之所以能夠破繭成碟,是因為它經歷了許多的苦難,連蟲兒都能飽受磨難,我們人又何嘗不行呢?

《西遊記》,讓我收穫良多,師徒三人的取經故事更讓我感動,懂得了磨難造就成功,更吸引我去關注的不是精彩的故事,而是一個個令人深思,讓人受益匪淺的道理。

古老的西遊永存的精髓 篇17

國三作文 ,936字

披一路風塵,看斗轉星移。師徒四人,走過風霜雨雪,走過大千世界,走過滄桑歲月。將這一段長長的旅程用文字鋪展開來,變成了一部古典文學中的煌煌鉅著—《西遊記》。古老的西遊,永存的精髓,在文學的天空上燦燦生輝,並且歷久彌新。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乃是吳承恩所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書中講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人的取經之路,不管是嫉惡如仇的孫悟空,貪玩、好色、不失善心的豬八戒,心地善良、安於天命的沙和尚,還是誠心向佛、頑固、善良的唐僧,都各有特色。

這本書每個人都可以獲得一些啟示和體驗。有些人喜歡它的人物形象;有的人喜歡它的語言特色;有的人喜歡它的精神象徵。這本書也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

孫悟空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叛逆、直率、不畏艱險的形象。他嫉惡如仇,對待壞人從不手軟,對待可憐之人卻心存慈悲,愛幫助他人解決困難。他這一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無私奉獻精神,一種慈悲的精神,一種豪爽的精神。

豬八戒的本事並沒有孫悟空那麼厲害,而且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美色、一身毛病,但人很憨厚單純、敢於與妖怪鬥爭來保護唐僧,偶爾在師傅旁邊告告孫悟空的狀,讓孫悟空吃吃苦,偶爾耍小算盤,不過都是作繭自縛。他這一人的形象也告訴了人們不要期望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沙和尚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只想保唐僧取經,謹守佛門戒律,雖然他的性格並不突出,但在小說裡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給人們帶來的就是簡單平凡、憨厚老實。

唐玄奘愛好和平、和睦,有純潔、善良的心靈,他不怕取經路上的艱辛,勇往直前。有時也是一根筋,只看表面並不瞭解內心。不過他讓讀者學會堅強,知道怎麼看人。

這四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各有不同,各有千秋。也是因為有這四個人物才能讓小說如此大受歡迎。

雖然這本書歷史悠久,但還是存在於人們的內心。它深刻的告訴我們正邪不兩立,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一直存在,所以我們決不能氣餒,要勇敢的走下去,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青少年需要的嗎?不過也不能盲目付出,要運用智慧,使事情事半功倍,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學習、生活上也一樣,不能遇到困難、挫折就認輸,要敢於面對,要相信自己不管多大的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其實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所以好好努力吧!

讀《西遊記》有感 篇18

讀後感 ,541字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便是《西遊記》了。不僅是因為裡面的故事內容豐富、驚險刺激,而且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生動傳神,讓人看了有一種躍然紙上的感覺。

《西遊記》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這本書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護送從東土大唐來的和尚—唐玄奘去西天取經,途中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成佛的故事。

在四個主人翁身上,都有需要我們學習的品質和他們各自的特點:孫悟空本領高強、聰明機智、正直勇敢,雖時常受到唐僧冤枉,但他始終如一,堅持不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唐僧是個善良而又膽小的人,分不清善惡美醜,常常在妖怪的勸說下錯怪自己的徒弟。但他又是一個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屈服的虔誠的佛教徒。豬八戒則是個好色、好吃、好玩的人。遇到困難總想退縮。但他也總想為護送師傅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關鍵時刻極力保護師傅。沙僧,一個任勞任怨的人。他總是做好隊伍的後勤工作,從來沒有喊過一聲“累”。

在這支“西天取經隊伍”中,缺少一個人都不可以,他們各自都在隊伍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才能克服重重困難,取得真經。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了我們必須要有團隊精神。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獲得成功。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你就已經成功了。只要你敢去克服、去鑽研,這就已是一種極大的進步。

讀《西遊記》有感 篇19

讀後感 ,533字

我讀過許多名著、小說,但讓我印象深刻的,唯獨《西遊記》。《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篇小說的主人公之一孫悟空的性格特點十分顯著,例如“三打白骨精”、“三借笆蕉扇”等都是突出孫悟空性格特點的典型事例。

《西遊記》裡面的事例是值得我們去閱讀和借鑑的。比如說“三打白骨精”這個例子,裡面的主人公孫悟空多次識破了妖魔“白骨精”,並在“白骨精”最後一次化身為老大爺時,孫悟空一棒將她打死,這樣的果斷行事能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在這件事中,中間有因唐僧的愚鈍而差點讓妖怪利用的經歷,並且由於悟空打死了妖怪變身老大爺的“過錯”,唐僧竟狠心地將悟空趕走,當唐僧被妖怪抓走後才知道自己錯怪了悟空。但嫉妖如仇的孫悟空心胸開闊,最終回到了取經的隊伍。

在取經途中,唐僧雖然有時會有點愚鈍,卻有頑強的意志力與忍耐力;豬八戒雖然身上有許多缺點,卻有憨厚可愛的一面;沙僧雖然性格古板,卻是忠心耿耿、顧全大局。我敬佩他們的優秀品質。唐僧師徒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終於到了天竺寺,取得了真經。

在生活中,我們常因一些小事而與朋友、同學吵鬧,甚至大打出手。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心平氣和地解決這些事呢?難道真的要發生了不幸的事之後才知道後悔嗎?讀了《西遊記》之後,我開始了在生活中琢磨為人處事的道理。

幽默的老師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3字

我有許多個老師,他們的性格各有不同,有的嚴厲,有的能說會道,有的豁達開朗,但就幽默度來說,非我的李老師莫屬。

李老師中等身材,偏瘦,短髮平頭,濃濃的眉毛下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薄薄的嘴脣講起話來上下翻飛,高高的鼻樑上架著一副深黑色邊框眼鏡,看上去顯得既斯文又有內涵。

李老師不但知識豐富,而且特別幽默,經常把一些枯燥無味的知識難點用最簡單而又有趣的方法教會我們。

快上課時,我們都很擔心學不會知識。老師說:“其實學電腦並不難,就像燒烤一樣。烤的第一面是舊知識,第二面是新知識。現在懂了嗎?”“懂了!”結果那一堂課上得很順利。

有一次,老師教我們用電腦畫圖。老師邊看我們的“傑作”邊碎碎念:“同學們,你們一定要畫好啊,你們頂多被罵幾句,而我可是要被扣工資的啊!我一個月生活費的希望全部寄託在你們身上了!”我心想:你看,不好好教我們反倒在這碎碎念,真是看枝葉不看根基!不過,我知道,李老師為了我們可操碎了心。我們也不會辜負您的良苦用心!

我們都喜歡上李老師的課,因為他不僅給我們傳授知識,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