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遶境習俗相關作文20篇

春節習俗 篇1

國一作文 ,1244字

春節是人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重要節日中,人們自然會有許多習俗,比如吃餃子,守歲。春節並不是從除夕開始的,而是從臘月八日就開始了。

臘月八日是臘八節。這一天,人們通常都喝臘八粥,醃臘八蒜。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豆、綠豆、花生、桂圓、蓮子還有紅棗等幾種材料熬成。醃臘八蒜是把蒜剝去皮放到醋罈子裡。到了除夕,可以就著餃子吃。

臘八節過完後,再過一段時間就到小年了。灶神這天要趕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彙報每一家人一年的功過是非,我們拿甜甜的年糕“賄賂”灶王爺,希望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說我們的好話。

小年過完後,人們就開始為除夕做準備了。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人們通常會打掃家裡,擦擦窗戶,洗洗被罩,乾乾淨淨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五,做豆腐。”有條件的家庭在這一天會磨豆子,做豆腐。沒有條件的家庭,會在這天買豆腐或吃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在這一天裡,人們到街上去買肉,做成臘肉或留著過年吃。

“二十七,洗疚疾。”這天人們通常會洗洗澡,理理髮,把舊的一年裡身上的晦氣洗掉,高高興興的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八,貼花花。”“花花”指春聯、窗花、門聯、年畫、燈籠、福字等。我家在這一天也在門上貼上了年畫,頓時覺得屋裡的年味濃了不少。

“二十九,蒸饅頭。”在這一天,人們都會蒸各種各樣的饅頭,在以後的幾天中吃。姥姥在這天也蒸了許多饅頭,有刺蝟的,有桃的是,都很好吃。

除了以上這幾種習俗,人們還會買許多鞭炮,以備除夕晚上時放。因為除夕晚上的鞭炮聲是不能停的。

到了除夕那天,我們去了奶奶家。晚上,媽媽和嬸嬸在廚房忙碌了不多會兒,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就做好了。吃完以後,我們通常會看春節晚會。到了九點多,我們又吃了一頓宵夜。我們邊看邊吃,到了十二點,我們都困得不行了,就都上床去睡覺了。

初一早晨,我們早早的就起床了。早飯當然是餃子,不過在這近百個餃子裡,有二三十個包了一分硬幣的餃子。這是我們那的習俗。誰要是吃的硬幣多,誰在新的一年裡就更幸運。

吃完了餃子,除了家裡的老人留在家裡招待客人外,其他的人都出去拜年。我們會把村裡凡是認識而且很熟的人都走了一遍,向他們問新年好。

初一拜完了年,初二就該走親戚了。爸爸媽媽去了姥姥家,小叔嬸嬸去了小雨的姥姥家。他們吃過了午飯就都回來了。到了晚上,村頭響起敲鼓聲,於是我們幾個孩子和嬸嬸就去玩的。原來那裡不僅有敲鼓的,還有敲小鑼的。那裡聚集了一些人,大家繞著“樂隊”圍了一圈,找到自己認識的人,笑呵呵地聊起了家常。聊了一會兒,大家就都回家去休息了。

到了初三,我的那些姑姑和姑父們來看奶奶了。他們在這裡一直待到晚飯吃了才回去的。

到了初四,我們就回到自己家了。

年過完了,可是春節並沒有結束,要等到元宵節過完才算春節結束了。

元宵節,顧名思義,就是要吃元宵。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湯圓。元宵是把餡兒和麵摻在一起做成的;湯圓裡面是餡兒,外面裹著一層面。元宵節又叫花燈節,過了這天晚上人們也都忙了起來了。農民該去幹農活了,學生該去上學了,又恢復了節前忙碌的景象。

中秋節習俗 篇2

國二作文 ,516字

我國傳統的節日很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在眾多節日中,我最惦記的是中秋節。

在中國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我國人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即祭拜月神。有些地方還有活動,還形成了燒斗香、放天燈、走月亮等特殊風俗。人們把酒問天,藉此寄託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團圓。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農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這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資訊。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慢慢在民間傳開了。

月餅是中秋節必食之物,外表與口味也算是色雙美。款式層出不窮,有花邊的、有水果月餅、冰皮月餅……抹茶月餅以新綠茶味主餡料,口感清淡微香。五顏六色的月餅,吃起來感覺也不一樣。

中秋節不但月亮皎潔,花兒也舒展著身姿,尤其是桂花。人們在這一天除了賞月還賞桂花。農曆八月,古稱桂月。有句詩說的好:“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不正是讚美了桂花嗎?

我喜歡中秋。花好月圓,共度良宵,浪漫溫馨中秋節,只留祝福在心中。

春節的習俗 篇3

國二作文 ,778字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真熱鬧,大街小巷有年味道。”這是小時候,阿婆教我的家鄉過年時的童曲。現在大多忘乾淨了。但是,家鄉那一道道繞過青山的年味道中的年規(習俗)我可一樣沒忘。

我是南方人,春節的習俗比北方多許多。

小時候,在農村的阿婆家住,阿婆和阿爹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每逢過年,規矩可多了,例如:全村人湊在一塊打糟米(年糕用的主要原料)時,未出嫁的姑娘家是不可以去湊熱鬧,阿婆每次都不讓我去,說什麼姑娘家看打糟米會嫁不出,我信以為真,就不去了。可現在我也弄不清楚是真是假。那時的我只能在家偷喝八春酒。八春酒是一種藥酒,是用黑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薏仁米,外加上幾粒橄欖。泡上幾個月,開啟來,酒香加藥香,那才叫一個鮮美,阿婆是老一輩的人,是做八春酒師太,村裡很多人都找她學。阿婆對村民們說:“八春酒,是強健身體的,還可以明目。”阿婆是不讓我喝酒的,說什麼太補了,小孩不可以喝的。我偏不信,等外婆去打糟米時,我就跑過去偷喝,村裡人每家一個地窖,我家也不例外,阿婆總是把竽頭、春筍,當然還有八春酒了放在地窖裡。那時候,我小,總覺得外婆家酒缸好大,不過真的好大,我那時會拿那種專門舀竹勺舀起來喝。許多次,都暈睡在地窖中,阿婆找我時,那才叫一個哭笑不得。

家鄉人並不貪喝八春酒,那是因為喝八春酒是一種習俗。村裡哪一家沒釀八春酒,如果不釀的話,來年一定是禍害不斷;相反,釀了酒的人家是一定紅運當頭,年年全家健康的。

再說一說我們的年席吧。我們的年席不是一家辦的,而是全村人辦,一家分配一個任務,東家包餃子,西家自是煮臘肉了。再把各家桌子搬到最寬闊的地方併成一排,一起過年。平時,有大人上席,小娃子就不可以上席的,可年席不同啦,大人坐一塊,小孩坐一塊,可熱鬧了。

民俗是人類文明的積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特色和文化。

家鄉的習俗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3字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題記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陣陣爆竹聲中送去舊歲,迎來新年,這讓我對自己家鄉的習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與認識。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村莊,那兒的風景特別美麗。走進去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我的家鄉有很多風俗習慣,比如: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做月餅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扭秧歌了。

傍晚時,村委會廣播裡就會召集村裡的男女老少到廣場上扭秧歌。不一會兒工夫,人們便陸陸續續地來到廣場上,廣場上頓時便成了人的海洋。這裡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一些小販們在人群周邊支起了小攤床,準備買一些小孩子們喜歡的零食、燒烤、玩具,應有盡有。

聽!那邊的鑼鼓敲起來了,人們也跳起來了。鏗鏘的鑼鼓聲和優美的嗩吶聲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多麼和諧美麗的一幅圖啊!隊伍四周圍滿了觀眾,他們一邊看一邊嘮著家事,自在悠閒。嗩吶不時變換著曲調,秧歌的隊形和動作也跟著變換著……

現在,秧歌已經成了這個村子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至今為止,秧歌已經在方圓十幾裡的村子裡出了名,還會有一些人千里迢迢來觀看呢!啊!家鄉的大秧歌,那就像陳年的美酒。

我愛我的家鄉!當然,我更喜愛家鄉的大秧歌!

我愛春節習俗 篇5

國一作文 ,725字

春節有許多習俗,每個習俗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習俗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現在,那些濃濃的春節習俗,還有我濃濃的春節情,還未曾消失。

春節,圍繞除舊迎新,形成了許多習俗。首先就要在春節前清掃庭院,窗明几淨,迎接春節的到來,慶祝祖國的節日。其次,就是買年貨,貼春聯,掛年畫、糊窗花,讓春節的年味十足。再次就準備年酒、年飯,大年三十包餃子,辦酒席,一家人坐在一起,圍著香味撲鼻的團圓飯,既有一種快樂之情,又有一種幸福之感。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一家人圍在一起,該是多麼美好的享受啊!

吃罷年夜飯,開始觀看地春節聯歡晚會,在春節聯歡晚會中,有歡笑,也有淚水,有快樂,也會有悲傷。各種各樣的小品,抑揚頓挫的歌聲,使我們的心情隨著演員高低起伏。那些感人的事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刻在心,就像抹不掉的記憶一樣。辭歲的時辰到了,晚輩們向長輩們祝福拜年,長輩們向晚輩們表達良好的祝願,每個人都帶著真誠的心表達自己美好的祝願,我們孩子還會得到一份盼望已久的壓歲錢。

接著是守歲。現在,人們守歲通常一邊敘舊話新,一邊迎接悠揚的新年鐘聲的敲響。“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咚—咚—人們高聲呼喊,期待已久的新年鐘聲終於敲響了。初一的早晨,人們都穿上新衣服,吃過新年的第一頓早飯,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地外出拜年了。

啊!春節的習俗可真多啊,個個習俗都讓我們充滿許多的留戀,這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節日了,只可惜,這個熱鬧、有趣的節日,每年只有一次,如果一年有12次那該多好啊!

我愛春節習俗,因為春節習俗,包含了我們炎黃子孫對祖國的熱愛。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會有春節,無論身在何處,每一箇中國人都有著深深的春節情。

榮昌過年習俗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412字

我給大家介紹介紹榮昌過年習俗;有殺年豬、吃刨湯、打餈粑、祭祀……

殺年豬是我們榮昌重要的過年習俗。一般農家每家每戶都要殺一頭過年豬。主人家選好吉日後,請來殺豬匠,當日將豬牽出豬圈,將其四肢捆住,拖上案板,來三個人分別按住豬的頭、身、尾,另一位屠夫將之前上祭的刀請來,拿著血盆,對著豬脖捅一刀,劃開一道口子,用盆接住鮮血。再開始分割豬肉。

殺完豬,主人家還要請客,擺宴席招待請朋好友。食材就有剛殺的年豬。許多美食上桌了:噴香的泡湯、脆皮的酥肉、爽口的滑肉……

過年還有餈粑吃。用蒸熟的糯米倒在石板上,用木製的錘子砸擊糯米,使糯米變溶,變的像膠水一樣粘,再用圓器物把餈粑做成圓形,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

每家每戶都要準備祭品。一點也不能馬虎。“雞不能帶毛!”“酒裡不能沾灰。”還要將豬頭奉上,大人們忙得不可開交。小孩子們還要給先祖作揖,請求祖先保佑學習越來越好。

這就是榮昌特有的習俗,希望的家來我的家鄉,感受一下榮昌過年習俗。

難忘那一次看廟會 篇7

國三作文 ,754字

遼遠幽靜的大山裡,有餘音繞樑的社戲。

—題記

初二那年,我們全家去了奶奶的故鄉-山西太原,正好趕上了那裡的“二月二廟會”。

那天天亮的很早,五點鐘的時候,公雞就開始打鳴了。我睏倦的臥在熱乎乎的大炕上,只聽見外面“噼噼啪啪”一陣雜亂聲,想再打個盹都不行。媽媽把我拽到了廟會,我惺忪的睡眼瞬間一亮,賣肉的、賣玩具的、賣各種小吃的、搭戲臺的……人們個個忙的不亦樂乎,七點鐘的時候,太陽已高高的掛在了山頭,來逛廟會的人更是多的出奇,可所謂“比肩繼踵,張袂成陰”。由於唱戲還沒開始,我與媽媽便打算先吃早飯。吃過最好吃的一種餅便是那壯饃。外表金燦燦的,又酥又脆,裡面一層一層的裹著豬肉、粉皮、白菜,咬一口,外焦裡嫩,裡面的醬香和香蔥搭配在一起十分好吃,令我至今記憶猶新。

戲臺下面很快左面了人,一些沒座位的人就站著、蹲著……人山人海,連那擺攤的人也匆匆收了攤來看戲。人物一出場,熙熙攘攘的人群瞬間安靜了。這戲真有那麼好看?我半信半疑,只見那戴著黑長鬍子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出來,臉上塗著花花綠綠的顏料,帽子上插滿了花和繡球,接著“咿咿呀呀”的唱了起來,接著出場了說著聽不懂語言的人物。我坐了不到半小時就坐不住了,這時,我發現所有的小孩子都跑出去了,我像抓住了救命草,趕忙隨他們一同出去,那些小孩很友好,“烏拉烏拉”說了一堆我聽不懂的地方話,卻滿面燦爛的,接下來的一個下午,我跟著他們買了一大堆童年時才有的零食、玩具。晚上七點鐘,戲臺還沒拆,觀眾也沒有走,螢火蟲在草叢中飛來飛去,月亮高高地掛在枝頭。

那裡的孩子,說的話我雖然聽不懂,可他們紅紅的臉頰,純淨的笑容使我欣慰,那裡的戲我也聽不懂看不懂,可觀眾那專注的神情,那知足的幸福,讓我難忘。那裡沒有冰激凌,沒有漢堡包,可那裡的食物很好吃,很綠色,讓我至今懷念。

家鄉的習俗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434字

大家好,我是個漢族小女孩!我的家鄉在江西,對於家鄉的習俗,我非常瞭解。今天就讓我來跟你們說說吧!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例如: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等許多節日暗示著團圓,但有一個節日卻讓人思念自己的親人,這個節日便是清明節。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們要去掃墓,要給逝去的親人送花,表示對他們的緬懷。想想這些,不免內心有些許感傷。

我們漢族的大多數建築,既簡單而又不缺失美觀。在我們這裡的縣城,大家同住在一幢大樓裡,我們把這個很多人居住的地叫做小區。而在鄉下的話,就不是這樣的了。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幢屬於自己一戶人家的房子,雖然沒那麼大,但卻顯得十分溫馨。

在我們漢族的家鄉,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有龍蝦、螃蟹、貝殼、肉類、米飯……這些都是我最愛吃的食物,它們都十分的美味可口。唯獨遺憾的是沒有蒙古族那裡那麼新鮮美味的牛奶。哈哈,不過還是很喜歡我的家鄉。

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自己的特色,我是陳雨薇,一個地地道道的漢族小女孩!歡迎來我的家鄉玩,我想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的!

家鄉的習俗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4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會有不迥的新年習俗,讓我來帶你們走進我的家鄉-陸河,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走進家鄉的新年習俗。

按照我們這裡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開始的。那忙碌的景象簡直無法形容,臘月,人們要大掃除一次,要把屋裡屋外打掃得一塵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東西掃走,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過了初旬,大家更忙,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趕做年夜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到處玩耍,爸爸在門外巾對聯,我幫媽媽貼”福“字。

膠水已經?{好了,剛要貼上雲的時候,媽媽急忙阻止我,並且說“貼反了,福倒了,福這就應該倒著貼嘛”,聽媽媽一說,我便馬上將福字倒過來貼,彷彿一刻也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貼好了,就要準備年糕、雞、酒給神拜年,拜完後就直接吃團圓飯,桌上瀰漫著各種菜的香味,爸爸也不惜拿出自己最富貴的酒,看樣子是準備大幹一場了。菜到齊了,大家都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品嚐著年夜飯,一大家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的。

這天,除了很少的小孩,很少有人睡覺,因為要放開門炮。絢麗多彩的煙花飛入了漆黑的天空,彷彿天空長著一朵花,把天空照亮,勾勒出一道美麗的風景。誰能說除夕不是最美麗的呢?

我愛我的故鄉,我更愛家鄉的除夕夜。希望你們能來我的家鄉玩,我也樂意當你們的嚮導!

家鄉春節習俗 篇10

國一作文 ,637字

我有一個可愛的想家,那裡有許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純潔,農民栽的稻子是最燦爛的。這麼美好的故鄉也有它的習慣,也有它的習俗。

特別是春節的時候,一早上家家戶戶都起床刷牙、洗臉、疊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著再去準備早飯。一般來說春節的早飯和平常一樣,不需要很豐盛。對了,早上,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這是我們家鄉習俗之一。吃飯之前還要放鞭炮這也是我們家鄉春節習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豐富,幾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種菜,那便是魚。因為人們知道“年年有魚”嘛。每年春節都要有魚,所以少於也成為家鄉春節的一種習俗。無論哪一頓飯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隨著鞭炮聲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飯。其實純潔的這一天,全世界都應該在這一天辦大喜吧,這應該不算進去的。

晚上,對於每一戶家庭來說是最開心而又幸福的時刻,因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餃,而且水餃裡面還包錢,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而且聽家人說,如果,孩子吃到錢便會學習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錢,就會發財有很多錢;如果老人吃到錢,就會使他們延長年壽。家鄉的春節習俗好有趣呀。吃完飯後還要放煙花,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繽紛、五顏六色的煙花,好開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鄉春節還有一個習俗—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我也要到了好多錢,真高興家鄉有這麼多的春節習俗。

算一算,家鄉有哪些習俗:放鞭炮、吃水餃、貼對聯、放煙花、燒魚、給壓歲錢。哇、這麼多的家鄉春節習俗,好愛我的家鄉,好喜歡在家鄉過春節呀!

春節習俗 篇11

節日作文 ,627字

過年了,街上到處掛著紅燈籠,喜氣洋洋。說到過年,可有很多的風俗禮儀。快隨我看看吧!

大年三十,我回到了老家銅川市耀州區。剛走進家門就看到爺爺奶奶忙忙碌碌地在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打掃庭院,撣浮沉掃蜘蛛網。我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原來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還有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用意。

打掃完衛生,爺爺開始貼春聯了。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把春聯貼於門上。我幫著爺爺貼春聯,看到貼好的紅紅火火的春聯,感到非常開心。

貼完春聯後,爺爺在門上貼了個倒著的“福”字。我不明白了,為什麼“福”字要倒著貼?原來“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美好未來的願望。“福”倒著貼,就意味著“幸福已經到來”或“福氣已經到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真淵博啊!

晚上吃團圓飯時,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圓合歡。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吃餃子,有“招財進寶”之意。所以大家在過年時要一起吃餃子。過年的時候還有守歲、燃放爆竹、拜年、給壓歲錢等各種習俗。

中國年是紅紅火火的,既有文化禮儀活動,也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在這裡祝大家猴年吉祥、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家鄉的習俗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8字

中國是一個大國家,由許多許多的城市組成,每一處地方的食物不同,語言不同,習俗更有差異。

每年快到春節,人們都要以各種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長的徐州有這樣一個慣例,把一張張的黃紙折成一個錐形,用線一個一個串起來,還會把一片片金黃色的紙疊成一個個大元寶。最後再成袋成袋的將這兩樣東西燒給祖先。每到快要上墳的時候,媽媽總是為這事“犧牲”好幾天。而在連雲港,這一切都不需要費太多的精力了:先買來一沓子黃紙。將黃紙分成二三十張一摞,用底面是一個古代銅錢狀的“紙鑼子”,像蓋章似得把“銅錢”刻在紙上,最後再將這些黃紙分散成扇子狀,這些工序完成以後,我們就能帶上酒肉飯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節期間,我們也不能光祭奠祖先,還要熱熱鬧鬧的圖個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風裡的叫“搖錢樹”。顧名思義,就是搖一搖就能掉下錢來。我每次回老家,都會在每家每戶的院子裡看到這些挺拔的“搖錢樹”。爺爺每年都不惜花大價錢買來又高又茂盛的“搖錢樹”,希望我們全家都能發大財,行大運。我家鄉的習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兒,你們也來親眼看看吧!

春節的習俗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692字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比如重陽節、七夕節、中秋節和春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

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就會開始進行大掃除,也就是除塵。除塵的時候,每個角落都得打掃得乾乾淨淨,這樣做的意思是為了把一年的倒黴運氣掃掉,新的一年就會順順當當了。

春節一到,大街上就會有很多賣年畫的,各種各樣的年畫非常精緻,也很美麗。

每年春節,我都吃年夜飯,全家人圍在一起很熱鬧,在年夜飯上都會上一道鮮嫩多汁的大魚,非常好吃。那為什麼年夜飯上總會有魚呢?因為有個詞叫年年有餘,它是個吉利的詞,“餘”和“魚”又是諧音字,所以年夜飯上有魚。

春節一到,家家都會貼春聯,貼門神,春聯的圖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畫一條魚。有些人會把“福”字貼倒了,寓意“福”到你家了,貼“魚”就是年年有餘的意思。貼門神則是有個傳說的:從前有個國王,他每天都會做噩夢,後來,有位畫家來了,他說:“我有辦法讓你做美夢,只要您等幾天,然後貼幅畫就行。”幾天後,畫家真的來貼畫了,國王說:“只是個將軍的畫啊,有用嗎?”畫家說有用。自從貼了這個將軍的畫,他再也沒做噩夢了。不過將軍的這個名字最後改為了門神。

春節一到,我都會有好多壓歲錢,因為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都會給我壓歲錢。這個壓歲錢也有一個故事,從前有隻怪獸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會出來摸小孩子的頭,一摸就生病,後來有個農民讓孩子拿著銅錢睡覺,那個孩子拿了一個紅袋子把銅錢放進去再拿出來,放進去再拿出來,這樣玩著玩著,他玩累了就睡著了,這時候祟出來了,他要摸那個孩子的時候發現有個紅袋子,就嚇得逃跑了。從此,過年的時候,給小孩子發壓歲錢的習俗就傳下來了。

春節真是個好節日,我很喜歡它。

咱家鄉的習俗 篇14

國一作文 ,900字

重慶,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人口最多的大城市。許多人認為,在大城市過的節日,習俗沒有在農村過得那麼“有聲有味”。中秋節,農村的月光總是比城市的皎潔;重陽節,在農村輕鬆就可以找到的山嶺和茱萸;但在城市中已變得奢侈;在元宵節,農村獨有的鳥叫,元宵節才過得更有情趣等等。但是,在我心中,重慶過春節時也有著一種獨特的風味。

春節,熱鬧非凡,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迎接春節的到來。遠遠望去,一幢幢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燈光,這燈光不是一般的色彩,而是五彩斑斕的,將春節的到來和團圓的喜悅如春雨般—“綿綿情義”灑向了大地。

在春節這場“戲劇”中,主角的位置非鞭炮莫屬了啦!在小區裡,總會不時發出震人心扉的爆竹聲,讓人心潮澎湃。放下手中的作業,帶上老爸老媽,一起到樓下小區指定放鞭炮的地兒玩上幾回合。瞧去!一發接一發的煙花如飛天銀龍般直衝雲霄,一個個爆竹如曇花一現,照亮我們的心靈。相信在這麼強大的力量下,被天神鎖進深山的“年”肯定不會再來禍害人間了吧!

春節,不論是什麼地方,做著怎樣偉大事業的人們,總是會回到家中,與家人,親戚朋友聚一聚。每到飯點,走廊上的酒肉味沁人心脾,讓人防不勝防,垂涎三尺,真想對那些美味“大開殺戒”。吃完了晚飯,五湖四海的朋友,親人們開始在一起談天說地,聊家常,其樂融融。夜深了,我們連睡覺的影都還沒有。

說起春節,怎麼可以少了“壓歲錢”這出壓軸戲呢?每當孩子們收到長輩們用紅包裝滿祝福的沉甸甸的“壓歲錢”的時候,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同時,為了表示對長輩們的敬意,我們做兒女的也不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婆這些至親獻上一杯熱茶。

春節就如浮雲朝露般悄然而去了。但是在正月十七的夜晚,孩子們面帶微笑地睡了,你別問這是為什麼?因為在那“壓歲錢”的保衛下,在新的一年中會平平安安;父母也面帶微笑地睡了,你也別問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相信在晚輩那飽含溫情的茶水的祝福下,新的一年必定會一帆風順。

中國古代文化不僅僅是傳統的習俗,而是一種精神文化。小時候愛春節,為的是那些讓人愛不釋手的壓歲錢;現在愛春節,為的是與家人們多聚一聚,多聊一聊,發揚一種孝、禮、敬的優良品質。

家鄉的習俗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字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https://wWw.ZuoWen8.com/a/346885.html

端午節的習俗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8字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生動地寫出了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這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快到端午節了,每家每戶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形狀各異,我們這裡喜歡把它包成三角形。粽子的口味也繁多,如果你喜歡吃甜的,那裡面的餡可以放蜜棗,吃的時候再蘸一點白糖,別提有多好吃了。如果你喜歡吃鹹的,那裡面可以放事先醃過的豬肉,你是不是口水已經在不停地流了呢?如果你喜歡吃比較清淡的,那就什麼餡兒都不要放,這就是“白米粽”。當白米粽出鍋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

人們不僅自己吃粽子,還把粽子投進河裡,你們知道為什麼嗎?這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的習俗 篇17

國二作文 ,627字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沒錯今天就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節,你們對它瞭解過什麼?

說道端午節啊,人們總不會忘了吃粽子與賽龍舟,可是它們的由來,知道的人卻寥寥無幾。將讓我來告訴你吧:在古時候,有一位楚國的官員叫做屈原,等一下,這不是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思美人》裡的主角之一嗎?沒錯,就是他,相傳他為了楚國,整天忙上忙下的,他一心想著報國,可卻空有一腔熱血,他已經無力迴天、他便投湖自盡了。這事傳了出去,許多百姓過來扔一個東西,沒錯,它就是粽子,我心裡就想:太浪費了吧。傳說湖裡有一個妖怪,專吃人肉,為了防止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所就扔粽子。賽龍舟這個其實我也不知道,不過我猜測,跟屈原脫不幹系,我想,是為了嚇唬,河裡的妖怪,所以才賽龍舟的。

說了這麼多關於端午的習俗,再給你們講一講端午的趣事吧:上一年端午,區裡舉行兒童端午比賽,我就琢磨著要不要去參加,可我看到獎品,立馬改變了主意了,我走進比賽門口,就看見5個區裡的學霸,我心想:這咋整,這不出來丟人嗎?當比賽開始,我就看見了第一個環節“包粽子”哈哈哈,我包粽子的功夫雖然只是菜寫,可是我會包啊,我向四周瞧了瞧,果然沒人會,我就包到比賽結束,包了五個粽子,他們有些人連一個都搞不出來。接著道了第二個環節“紙造船過江”,哎呦喂,這不存心讓我拿第一的節奏。很快比賽結束了,公佈了第一名居然不是我,額,被打臉了,還好我是第二,不然就睡著覺了。

最後,祝大家端午快,咦!端午不是用來祭奠屈原的,還快樂,算了,祝大家假期快樂。

家鄉的三月三習俗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631字

在不知不覺中,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們壯族人民傳統的盛大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殺雞殺鴨、蒸糯米飯、煮彩蛋。

三月三前夕,外婆就把剛採來的紅藍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第二天清晨6點,外公外婆早早就起來了。外婆先用芭蕉葉包好竹筐的內部,然後再把浸泡好的五色糯米放進竹筐裡。接著,外婆又用一片芭蕉葉遮好竹筐的頂部,再把竹筐放在灶上蒸。1個小時後,我們也起來了,這時,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也已經蒸好了!我們一個個拿著碗,爭先恐後地拿糯米飯。我要了五種顏色的糯米飯,弟弟妹妹們呢,則是隻拿自己喜歡的顏色的糯米飯。過了一會兒,我們就把碗裡的糯米飯都吃完了,我吃得最快,雖然我要了五種顏色的糯米飯,但我每一種只要了一點兒,五種糯米飯湊起來也只有一個糯米飯糰的大小。

就在我們吃糯米飯的時候,外公和外婆就已經殺好雞、切好肉了。半小時後,我們整理好物品後,就上山掃墓了。當我們到達墓地時,眼前卻是一堆又尖又長,又密又多的雜草。我的大舅、二舅、三舅都拿起鏟子和鐮刀除草,過了一會兒,草就被清理乾淨了。緊接著,外公把吃的東西都擺在墓前,然後,拿出紙錢分給我們,讓我們用小石頭把紙錢壓住。壓完紙錢後,三舅就把一大把香點燃,然後給我們每人3根香去拜墳。最後,外婆又讓我們吃雞蛋,別的地區都是吃彩蛋,我們卻是雞蛋。

我想:人們為什麼要做各種顏色的糯米飯,肯定是它預示著人們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含義吧!雞蛋呢,也許是祝願我們小孩趕快長大,健康成長吧。

關於春節的習俗 篇19

節日作文 ,430字

在我的家鄉,不同的傳統節日都有著不同的習俗,有舞獅子,賞花燈等習俗。春節也不例外,關於春節的習俗有吃年夜飯,守歲,吃年糕,吃餃子……

每當春節來臨的時候,不管離家有多遠,不論事業進展得如何,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買上一張回家的車票,從異地趕到家鄉,開開心心地與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聊一聊天,這一頓飯叫做“團圓飯”,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吃完年夜飯,人們會坐在一起敘舊話新,談談這一年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這就叫做“守歲”。“守歲”就是在舊年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守歲”對於年長者和年輕人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年長者守歲是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而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

新年的早晨,煙花爆竹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人們忙著串親戚,拜年,互相送出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我國北方地區在春節有吃餃子的習俗,而南方則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徵著生活步步高。

端午節的習俗 篇20

國小二年級作文 ,364字

文從五歲的時候開始對端午節的習俗有印象。

她首先知道,端午節是要包粽子的,是為了紀念那位屈原老爺爺。接著,她又知道了端午節要在掌心和前額抹一些黃色的雄黃酒,據說那樣可以變得更勇敢。接著,她還知道了,家家戶戶要要門上掛艾葉和菖蒲,這樣那些妖怪和不好的東西就不敢進門了……

今年端午節,我煎了一些草藥水,晾涼了給她洗耳恭聽澡。她爽快地答應了,還問:“媽,這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嗎?”

“嗯。是的。”我點點頭說。

“為什麼會有這個習俗呢?”文接著問。

“據說,在這一天,用草藥煎的水洗澡,身上不容易被蚊蟲叮咬,還不會長瘡呢……還有……我不清楚啦,我們去查一下吧……”

“真有趣!我最蚊子咬了,我趕緊洗澡去……待會再查那些……”文開心去走進充滿草藥味的衛生間。

每個節日對文來說,都是有趣的,因為她會了解到一些她玩的東西,體驗一些新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