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之道相關作文20篇

讀《父親的為人之道》有感 篇1

讀後感 ,713字

讀畢全文,我的眼睛泛起淚光,似哭非哭。我被文中的父親所感動了!雖然,父親很愛布克,作者也很愛布克,作者一家甚至把布克當成了家中一員!雖然布克只是一條狗,但僅因為它是一條狗,所以才更引起我們的注意!

相信不少人都養過寵物。可在養之前,可否有人曾想過,在你面前的是怎樣的一價責任,你將會肩負著一份怎樣的責任?!你是否知道,一但你養了它們,你把它們接回家之後就要好好照顧它,給它養老送終,要知道,在你手中的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你總不能說想不要它就不要它吧!是否有想過,有一天你也“淪落”到要人贍養的地步,別人也要將你“置諸死”的話,你怎麼辦?!你會開心嗎?!我想,世界上不會有哪個人會願意被人遺棄的!當然,文中父親遇到他的發友克萊格特乞求他把布克賣給他時,他也堅決不同意。但是,當克萊格特說了這麼一句話的時候,父親並沒猶豫便毫無條件地把狗送給他了。當時,克萊格特對比爾說“我們愛這隻狗。每晚,我妻子在孩子的臥室中給它放了張床。我們會給它養老送終的。我給你多少錢都行,比爾。”為什麼之前克萊格特這麼乞求父親,而父親都不肯把克買給他呢?而卻因為一句話而沒多想便答應把狗送給他?是因為父親很愛布克,但是,他知道有人比他更有愛布克!可是,換成是自己的話,我們能如此“偉大”嗎?可能很多人不但不會,而且很可能會為此爭個你死我活!

記著,我們不能如此“霸道”!在世界上不能把一個生活永遠握住不放,除非愛它併為它工作,如果自己不能做到的話,那麼這樣東西就應屬於比我們更愛它的人!同時,從父親身上我學會了很重要的東西—逝去的教訓比什麼都重要。在倒黴的時候,作為一個人應當肯於努力、犧牲、胸懷寬廣;並且,珍視最珍貴的東西並保護你愛的人們。

用人之道 篇2

國三作文 ,617字

近日,媽媽告訴我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回,某人送禮給別人,就順便去倒垃圾。哪知道倒垃圾時不慎把禮品扔進了垃圾堆,而把垃圾送給了別人。我聽了,不禁哈哈大笑。

笑過之後,我陷入了深思:如今,一些地區或單位有用人不正之風,那些有真才實學、銳意進取的人才被拒之門外或辭退;而把那些不學無術隨波逐流的庸才卻加以任用或提拔。這不是和上面的這則笑話很相似嗎?

假如農民鋤地,把壯苗除掉,讓弱苗留下,勢必會使農作物減產;假如工人做工,把正品丟掉,讓次品上市,勢必損壞工廠聲譽;假如干部把優良傳統拋棄,讓歪風惡習抬頭,勢必引起群眾強烈不滿;假如學生把勤奮刻苦忘記,讓懶惰貪玩沾染,勢必影響學業,敗壞品德。同樣的道理,如果全國都像這些地區或單位一樣用人,國家又怎能振興?!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和小白爭奪王位。公子糾的部下管仲去暗殺小白,沒有成功。後來小白成了齊國國君,稱齊桓公。他登上王位後,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管仲果然幫助齊桓公成就了霸業。但是管仲死後,齊桓公重用易牙、開方、豎刀三個庸臣,使齊國陷入動亂之中,精心經營的基業也毀於一旦。

通過以上的事例,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用人的重要性。假如國家是一座樓房,那麼人才就是優質木材,用他們作棟樑,會使國家根基牢固,使國家能“更上一層樓”;而庸才則是劣質木材,用他們作國家的棟樑,會使國家大廈搖搖欲墜,終有一日會樓毀人亡。

為了中國的繁榮昌盛,我衷心希望各地區、單位的領導人擦亮雙眼,重用賢才,摒棄庸才。

尊重,是待人之本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1字

媽媽常說自己不善於交際,不會和人打交道,但媽媽有一個法寶,能夠讓她很好地與人相處。這個法寶,就是尊重。媽媽常說,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被別人尊重。

有一次,我和媽媽兩個人在馬路上看到一個穿著破破爛爛的中年人,他的頭髮亂糟糟的,鬍子把他的嘴蓋住了;他的眼睛看不見,只能用手摸索著拉著二胡。他的面前放著一個搪瓷杯,裡面有幾個硬幣。媽媽和我站在他的不遠處,靜靜地聽完一首曲子後,媽媽塞給我五塊錢,讓我放到那個人的搪瓷杯裡。我不是很願意,因為我覺得他是一個讓人討厭的乞丐。但我又擔心被媽媽批評,所以只好拿著五塊錢走過去。快走近的時候,我把錢一扔便往回走。五塊錢,被扔在了搪瓷杯外面。

媽媽走過來,蹲在乞丐的面前,撿起那五塊錢,輕輕地放進了那個搪瓷杯裡,然後和我一起離開。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給乞丐錢。媽媽很嚴肅地告訴我,那個人不是乞丐,而是街頭藝人,他靠自己的技術吃飯,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因為他的工作的內容和工作場合而去歧視他。

雖然我不是太明白街頭藝人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他是自立更力地靠自己的勞動吃飯,我為我剛才的行為感到慚愧。我又一次走到拉二胡的叔叔面前,把我身上僅剩的兩塊錢,輕輕地放在他的搪瓷杯前。身後,傳來一陣輕脆的二胡聲,這首曲子我知道,是祝你平安。我回過頭,看著那個拉二胡的中年人,他的臉上滿是笑意。

我,也開心地笑了。因為我在祝你平安的曲子裡,聽出了感謝尊重。

尊重,是待人之本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1字

媽媽常說自己不善於交際,不會和人打交道,但媽媽有一個法寶,能夠讓她很好地與人相處。這個法寶,就是尊重。媽媽常說,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被別人尊重。

有一次,我和媽媽兩個人在馬路上看到一個穿著破破爛爛的中年人,他的頭髮亂糟糟的,鬍子把他的嘴蓋住了;他的眼睛看不見,只能用手摸索著拉著二胡。他的面前放著一個搪瓷杯,裡面有幾個硬幣。媽媽和我站在他的不遠處,靜靜地聽完一首曲子後,媽媽塞給我五塊錢,讓我放到那個人的搪瓷杯裡。我不是很願意,因為我覺得他是一個讓人討厭的乞丐。但我又擔心被媽媽批評,所以只好拿著五塊錢走過去。快走近的時候,我把錢一扔便往回走。五塊錢,被扔在了搪瓷杯外面。

媽媽走過來,蹲在乞丐的面前,撿起那五塊錢,輕輕地放進了那個搪瓷杯裡,然後和我一起離開。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給乞丐錢。媽媽很嚴肅地告訴我,那個人不是乞丐,而是街頭藝人,他靠自己的技術吃飯,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因為他的工作的內容和工作場合而去歧視他。

雖然我不是太明白街頭藝人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他是自立更力地靠自己的勞動吃飯,我為我剛才的行為感到慚愧。我又一次走到拉二胡的叔叔面前,把我身上僅剩的兩塊錢,輕輕地放在他的搪瓷杯前。身後,傳來一陣輕脆的二胡聲,這首曲子我知道,是祝你平安。我回過頭,看著那個拉二胡的中年人,他的臉上滿是笑意。

我,也開心地笑了。因為我在祝你平安的曲子裡,聽出了感謝尊重。

孔子的為人之道 篇5

高一作文 ,1638字

劉世博有言:“需無畏困苦,此為自強;需孤獨執著,此為不息;需悲天憫人,此為厚德;需當仁不讓,此為載物。古往今來,問心無愧於這八字者少之又少。”我想孔子就是那少數人中的一個。

需無畏困苦,此為自強。孔子是自強的。孔子的一生中並不富裕,有時甚至可以說是潦倒的,可就如雨果所言,“窮困是一個熔爐,每當命運需要一個壞蛋或是一個神人,就把一個人投進去。”孔子就是從熔爐爬出來的那個神人。為了他的道,孔子所展示出的堅毅令人讚歎,或許此時孔子已經不再被適合稱為“文人”了,我想“戰士”這個稱謂更適合他。戰士為何?頂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鋒以為樂,不交鋒則不樂,不披甲則不樂。對孔子而言,道是他的盔和甲,義是他的矛和盾,究其一生以一人之力與世界抗衡。德國詩人海涅說過:“我死時棺中放一劍,勿放筆”,這足以用來言說孔子。

孤獨執著,此為不息。孔子的路不被當時的主流認可,甚至被攻訐,可他仍是“一意孤行”,艱難的、執著的,一步步走著。他不懂什麼叫隨大流,也不會去隨大流。大流,在當時便是趨利、趨勢,這個大流是大部分人的處世方式和精神指向,這種特徵顯示的不是人的強大,而是人的虛弱,是部落群體意識的翻版。由於不自信,因此每邁一隻腳,每做一件事都要東張西望,看看別人如何舉手投足,然後自己加以尾隨和效仿。他人仰望則自己仰望,他人俯視則自己俯視,他人鼓掌則自己鼓掌,他人吐口水則自己吐口水……至於何以至此,卻不去弄個明白,反正隨大流是安全的。時代的無邊麥浪中,他一茬一茬地割著,他當然割不完這些名為“禮崩樂壞”的稻,可是他真的割不完嗎?“人最經常缺乏的不是不計回報的魄力與勇氣,而是看清什麼值得全力壓上的智慧”,孔子有這樣的智慧,所以他的一生都在為了禮樂復興而奮鬥,縱使千萬人不解、蔑視,他也置之不聞,即使明白做不到仍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最終他的魄力與勇氣以及智慧成就了孔子,雖然主張不被採用,半生漂泊也終是化其為“悲壯”。一個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委屈,歷史絕不會陪他哭泣,它只認一個人的貢獻。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這巨集偉的孔子廟,還有這萬世師表的美名,不是為了紀念孔子的委屈,而是紀念他的功績。

悲天憫人,此為厚德。孔子的人生中似乎總帶著悲憫的色彩,不論是“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還是“釣而不綱,弋不射宿”都展示了孔子廣博的胸懷與深厚的同情心,對人對物,他所展現出的悲憫之意,有時讓他幾盡於佛陀。如傅雷所言“一個又一個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飽經磨難,心懷天下,竭力推行“德治”“仁政”,孔子希望亂世中的百姓能尋得一個禮樂井然的國家,而非飽受君主的暴政折磨。出於對天下的憐,對世道的悲,他向各國國君兜售他的政治方略,最終仍是無人採用。可又如約翰肖爾斯在《許願樹》中所寫:“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孔子飽嘗的所有孤獨寂寞,因厚德載於後世,為其濃墨重彩、流芳百世又添一筆。

當仁不讓,此為載物。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諸侯紛爭,士大夫崛起,禮樂制度崩壞,人際關係緊張,在這般混亂的情況下,許多人歸隱山林,如長沮桀溺等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也不願插手改變世道,只有孔子一人站出來,他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面對亂世,他不隱居不躲避,也不願“與世推移”,而是孤身扛起“克己復禮”的大旗,當仁不讓,這又是何等的勇氣與魄力!在時代的黃昏,他沉在淤泥裡,背起山河,自己做那個挖開深夜的人。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孔子是也。當靈魂懂得它的使命後,孔子必然是幸福的,即使知道未來遍地荊棘也無損於此,“飛蛾撲火時必然是極幸福而快樂的”,此言得之。於是他在這條荊棘路上經歷的一切創傷也會痊癒,也會恢復健康、力量和愉快,噪聲變為諧聲。

孔子的路並不是一個人走到輝煌和快樂的終點,它超越時代,走向永恆。

道德是做人之本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6字

德謨克利特曾說過:“應該有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是啊!道德,是我們每個人該擁有的,也是立身之根本。所以,道德是做人之本,也是每個人該有的品質。

我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某個藥廠,廠長為了吸引外國人來進行投資,特地引進最新的裝置。一位歐洲來的外商參觀了藥廠,聽了廠長的彙報,看到了工廠的技術,特別滿意。這時候,這個廠長看見了歐洲商人滿意的表情。廠長見大功將要告成,正準備要與他籤合同。這時,廠長心裡一得意,隨口咳嗽了一聲,把一口痰吐在了乾淨的地毯上,這一個十分小的動作,被歐洲那位商人看到了,連連擺手,搖搖頭,拒絕與這個廠長籤合同。這個商人心想:連廠長都不講衛生,不講一點社會道德,這個廠裡生產出來的藥品能夠符合衛生標準嗎?劉備說的那句話很對:“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別看壞事情雖小,但是不能去做,別看好事情不大,但是做一點兒是一點兒也是要去做的。

我曾親眼目睹的一件事。一天,我跟姥姥去上街買菜。突然看見一些人圍成一圈在那裡,聽著有一些爭吵的聲音,我和姥姥湊上前去看,原來是一箇中年婦女和買菜的老大娘吵了起來。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麼,後來聽了她們激烈的爭吵中才知道,那個買菜的老大娘買完菜回家,發現少稱一些,價格算錯了,來找這個中年婦女,而這個婦女堅決不承認。於是,她們因這幾塊錢的事爭吵起來,還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像罵大街似的。姥姥拉著我說:“品質不好,雖然我們也不知道誰對誰錯,反正有一個人是錯的,那麼那個人的道德修養肯定是不好的。”

從這幾件事情中,我知道了,我們要講道德,不要讓不好的行為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留下汙點,因為道德始終是我們的做人之本。

做人之根本——道德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0字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道德,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人們的自律或通過一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但是,社會上一些人卻無視道德的存在,自私,粗鄙,庸俗。

說到這兒,我就不得不說說我們兗州的護城河了,聽長輩們說,以前的護城河清澈見底,那時候可以在裡面洗衣服,捉小魚。可現在的護城河臭氣熏天,河裡面隨處可見垃圾和廢物。那麼今天這個樣子是怎樣造成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把這個疑惑告訴了媽媽,媽媽告訴我,這是由於往河裡扔垃圾,扔髒東西,更有甚者還在河裡大小便。日積月累,我們的護城河想不髒不臭都難。

聽了這些,大家是不是覺得那些往河裡扔垃圾的人太不講道德了呢?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惜把屬於大家的護城河給毀掉,這種人的公德心是不是比空氣還微薄呢?難道他們喜歡每天走到護城河的時候就掩鼻而行嗎?

所以說,做人,道德是第一位的。是根本,一個人假若沒有道德的話,那麼他不管做什麼事都一定不會好,但是這個人如果有道德的話,那麼他做的事情肯定是有道理的,做出來的事也是好的。

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講道德的話,那麼世界將會變得美好,和諧,平安。

取得之道,人生境界 篇8

高三作文 ,748字

得我所應得,棄我所不必得,以所得善吾身,以不必得明吾心,知足者方可常樂也。

人生在世,不必說以後將踏足的社會,就目前而言,存在著許多令我們心動的事物。這些華麗的誘惑震顫著我們的內心世界,取與舍的矛盾時時衝上腦波。我們是真得想得到,那些近乎不勞而獲的美或許足以衝破我們人生的底線,然而天上不會掉餡餅,天底下更沒有免費的午餐,當我們取得“掉下來”的好處時。令我們有所失的事也在暗暗發生。得我所應得,貴在一種理性的心理。

欽佩孟子,他是智者,將取捨之道參透得淋漓盡致。“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他亦能將所得之物加之於身,善其身心。人之所以高貴是因為其人生價值的完美體現,然而,取得之後,我們也要刻意地將其用之於身,以實現我們所得之物的真正價值。

取捨的境界還在於懂得放手,懂得捨棄。我們一定會經歷某個時間,這個時間裡,我們取捨難辨,守住還是放棄,這是一個問題。當生活把我們拋進一口深井,此時唯有去掉纏於身上的金銀飾物—金錢、名利、聲望—才可緣壁爬上,我們會選擇什麼,答案或許因人而異。然而結果是肯定的,選擇生存,就必須拋棄那些於己不會太有利的東西。懂得放手,懂得捨棄,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境界,亦是一種明示內心,昇華靈魂的靈丹妙藥。

其實很羨慕陶淵明,他為自己的人生做了取捨,拋棄了聲望與俸祿,選擇歸隱田園,從此“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放棄了富貴卻得到一生清閒與安然。生命固然可貴,是我們每個人所緊緊抓住的,然而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為生死做了理性的取捨,名垂千古。

知足者常樂。理性取捨的最高境界,安然守住自己的靈魂,讓所得之物真正有效於我們平凡的人生,讓其絢麗多彩;捨棄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以豁達的心境面對生活。

學會取得,懂得取得,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人類漸漸淡忘的幾項生存之道 篇9

人類漸漸淡忘的幾項生 ,1005字

人類,大家都知道是由猴子一步步進化來的,這靠的是勤奮、自制力與不斷探索,也就是這樣人類為什麼可以一步步爬上食物鏈的頂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裡稱王稱霸,也就是因為這樣,才比那些低等動物更加強大,我們沒有像食肉動物那樣鋒利的牙齒和爪子,但是我們卻有比它們更加強大的“武器”-大腦。

現在在這個資訊化的世界裡,有如此多的電子產品,都是前輩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可以說是千百年前,前人耗盡了自己的青春與生命爭取來的,但這又是為了什麼呢?是因為他們懷著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和他們長遠的目光,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的努力都將造福千百年後的人類。但比起我們,我們太渺小了,前人的目光可以看到“千里之外”,而我們所看到的僅是頭上一個圓形的天空。現在的人們,我覺得是目光短淺的,不思進取的,如果這種做事態度延續到子孫後代,那將是十分可怕的。我認為勤奮就是一塊堅硬的後盾,當一個人勤奮時,就受到了知識氣息的薰陶,那些目光短淺的話,在他面前就會像一個懵懂無知的“野人”一般,自然不會受外界干擾。

每當看到有些人整天無所事事,只知道品嚐人生中的甜時,我覺得他們就像泥土一般,成為一個社會垃圾,生活又有何意味呢?我的父親經常對我說:“人來到這世上,不能白來一趟,活就要活出人生的價值”。但是社會中這種人不在少數,他們天生就是這種命嗎?不是的,這僅僅是在找藉口,每條路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只是受自己的行動影響而已,但每個決定卻是你自己選擇的,所以當你誤入歧途時並不是他人造成的,這都取決於你自己。現在每個人都需要有強大的自制力,青少年沉迷遊戲的不在少數,而正是自己沒有強大的自制力才會導致這樣的現象,錯並不在遊戲本身,而只是因為遊戲給了控制不住貪玩的人。這時就更應該培養自制力,我覺得遊戲只有不思進取的才會沉迷,當每天都有一些有意義的事可以做,人生充滿挑戰,又怎麼會閒著呢?

生活在碎片化的生活裡,勤奮、自制力與探索。我覺得這正是在碎片化中所缺少的,當人人具備這幾點時,碎片化也就不存在了,現在我也正要說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探索。人類之所以能進化,就是無時無刻在探究,並且解決難題,現代人足不出戶,以為在手機上就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當你看再多的泰山風景照片,也沒有實際攀登一次那麼震撼。探索這一塊,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明瞭的,我也不必繼續寫下去了。

其實碎片化這種現象必須得靠自己改變,當你有以上三點時:勤奮、自制力、探索時,改變並不難。

善待人生之玉 篇10

高三作文 ,997字

人生如玉,每個人都是一塊玉,關鍵看你自己怎樣對待和雕塑。

當未治之玉僅呈粗糙外表時,有人會細心打磨,精意雕琢。求職的大仲馬在詞窮困窘回答自己一無所長時,詢問者一句“你的字寫得很好”迅即點燃了他內心自信的火種,漸漸步入文學殿堂;羅傑·羅爾斯在校長的鼓舞下,“你一定可以當紐約州州長”便如蓮種深植於他的心中;卡耐基在繼母鼓舞下,由一名頑童變為勤奮寫作者……他們起初都未意識到掩藏在蕪雜珍貴的特質和潛力,但當他人的點撥撥開他們心靈的陰雲時,他們就全力以赴投身於對自己的雕琢之中,從而成就大業。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遇到“高人”點撥,那麼,發現璞中之玉的主人就應該是你自己了。“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的領航人,靈魂的設計師”,西哲如是說。沒有自己的努力怎能迎來成功?當你聽到孔子自幼苦學成才,高爾基在打工之餘藏書苦讀,李爾希在同學嘲笑中履行“我要當化學家”的承諾……困境中永不放棄,無助時自強不息,就心靈之燈點燃,照亮人生之路,照淡周圍黑暗。再回首,貝多芬、霍金、袁隆平、魯迅……這些藝術、科學、文學界的巨匠已用行動將其昭然印證。

人人都希望叩醒內心沉睡的巨人,都希望有“點撥之神”的垂青。然而,點撥之神常常突然出現在人們意料之外,甚至常常與我們擦肩而過。生活中缺少的不是點撥之神,而是缺乏接納它的能力。當內心沒有那顆或遠大的理想或堅韌的意志或強烈的自尊的種子時,即使“點撥之神”主動獻殷勤,也不可能觸動你。當water喚醒海倫·凱勒沉睡的心靈,當愛因斯坦在母親鼓勵下迎來自信,當格林尼亞受辱後決心改過自新……試想,若他們沒有不懈的奮鬥,驚人的努力,怎會成功?生活中有不少人猛醒後決心重新開始,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咬定青山不放鬆?成大事者,必為有恆者。由此可見,一定的點撥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自身,是內因。

我們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天才,只不過潛力就像封存在粗糙石胚中的美玉,只有你認真細心地打磨、雕琢,才能成為無價之寶。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善待人生之玉,珍視人生之玉,你就是材料中那塊無價之玉。

我敬佩父母的為人處世之道 篇11

國二作文 ,782字

每對父母都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我的父母不僅教會我如何學習,更教給我為人處世之道,他們的做法著實令我欽佩。

第一道:善

人性本善,與人為善說來簡單,行動起來卻並不易。但我的父母總能在點滴小事中顯露出善良。公交車上的一個讓座,對處於困境之人伸出的援手,對鄰居的空巢老奶奶時時的問候與關心,對小區裡的流浪貓狗不自覺的默默餵養……這一切的一切,無一不在訴說著他們為人處世的第一道便是善。“唯有做善人,行善事,才能修善果,”爸爸如是說。

第二道:信

無論做人,還是做生意,誠信都是通往成功的必要通行證。“只有做人誠實,辦事講誠信,別人才會信任你,事情自然就不難辦了”媽媽這樣說。爸媽以前做生意,只要與客戶約好,一定會提前到達,辦事向來誠信可靠,欺瞞客戶以謀取利益的事從來不做,也不屑做。因而我從小便養成誠實守信的好品德,凡是與人約好的事情,我定會排除各種阻礙去履行,只要是我立下的諾言,必值千金,絕不抵賴反悔。做人便要像我父母這般,給人以誠,人必報以信。

第三道: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爸爸的座右銘。是啊,若是一個人真能做到寬容大度,又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呢?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便是父親訓,母親從。無論爸爸對媽媽發多大的火,媽媽都會忍下來。我曾不解,向媽媽提出疑問,媽媽笑笑說:“這有啥,兩個人過日子,有磕磕絆絆很正常,如果我事事都斤斤計較,那還咋生活啊。能容就容,能忍就忍,你爸或許在外頭受啥氣了,忍著,回來發洩發洩,我又有啥理由不忍著呢?”我聽了不僅感嘆連連,人與人之間像這樣多一點寬容與理解,是不是會和諧許多呢?在這一點上,我仍需潛心修煉啊!

父母的為人處世之道中浸透了他們的智慧,對我來說也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欽佩,更應為我所學習!

孝親尊師人生之道 篇12

國二作文 ,934字

不知道度過了多少個嚴寒酷暑,當我們回憶起昨天,老師與父母的恩情,我們又記錄了多少,體味到了多少呢?

所謂:“經師易遇,人師難求。”我有幸遇到了這樣的一位老師,從她身上,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悟了師生之情的真諦。她就是我們的班主任。

白楊老師很特別,在她的臉上永遠都是很嚴肅的表情,可私下她的臉上卻總是掛著和藹的笑容。有一件可能很微小的事情,卻深深地影響我至今日。

那是一個陰冷的早晨,我沒有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起了早,我以為老師會狠狠地批評我一頓,但結果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我一到班級就和老師主動承認錯誤,老師很平和地和我說:“你這是第一次犯錯誤,而且還能知錯就改,老師這次原諒你,下次就不要再犯了。”雖然這次老師沒有說我,但那一刻,我終生銘記。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了許多——承諾、責任、尊重還有信任。我學會了在老師的立場上進行思考,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要用尊重和信賴搏得他人的肯定。在這樣小的事情中,我體味到師生之間的真情。從那以後老師不僅是嚴厲的長輩,更是值得尊重、值得信賴,可以去訴說心事的朋友。

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那就是我的父母。“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對於我們的父母,我們又何止是虧欠呢?我甚至有時給他們帶來了傷害。

一次,我和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她的媽媽因著急給她打電話,尋問她身在何處,但朋友卻不理解母親的擔心,她的態度很惡劣,語氣更是生硬。

忽然之間,我陷入了沉思,我開始反省自己,我平時對自己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將笑臉送給朋友,用惡言來指責父母。仔細想來,有很多人,都把笑臉奉獻給了朋友、同學、甚至是陌生人。而對父母,更多的是指責、粗俗的語言。對於這些,我們真的應該仔細思考,認真反省了……

只要我們有一顆真誠的心,一雙善於觀察的眼,一雙體貼的手,對於老師,對於父母,我們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只要我們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都會令他們感到欣慰。善意、理解、尊重、寬容,這一切,都將為我們的未來指引前進的道路。

我堅信終將會有一天,我們每個人的名字,每個人的成長曆程,我們每一份貢獻,都將於神州一起,在這世間永恆!

立於巨人之肩痛並快樂 篇13

高三作文 ,924字

豪放的唐人寫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宋人亦寫下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雄渾;放達的唐人寫下“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宋人亦寫下如“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自在;多情的唐人寫下“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宋人亦寫下“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纏綿悱惻。立於唐朝文學巨匠之肩,令宋人觸控到更高遠的天空。

“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立於巨人之肩,令我們的視野更加寬闊,也令我們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向上天空近在眼前,而向下卻是萬丈的深淵。以巨人為榜樣,雖給我們以壓力,亦激勵我們向更高處翱翔。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幸運而亦不幸地出生在那麼一個巨人林立的時代,他位於唐宋兩代巨人肩上,領略著旁人無法欣賞的景色,亦欣賞的景色亦遭受著高處不勝寒的苦楚。仕途不順的他,欲同前人那樣寄情山水,棲身市井,卻悲哀的發現,那裡的每一個角落都被先人積澱下的才情充滿,全無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他的榜樣的事蹟卻又告訴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潛心研究先人那些流傳千古的佳作,含英咀華終於吐露出屬於自己的芳華,終開元曲之宗派,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在巨人肩上,成為另一巨人。

位於巨人之肩,痛並快樂,痛,自己的每條出路上都已立有一高峰,標誌著成功的高度;樂,每一座高峰都激勵著自己去攀登,成就屬於自己的高度。

他,叫玻爾。他的老師是質子的發現者、原子核式結構的提出者、諾貝爾獎得主道爾頓。能做這樣的巨人的學生是幸運的,也是令人驕傲的,但是要在老師的耀眼的光環下發出屬於自己的光芒,又是何其困難!於是他默默地研究著老師所研究的,吸收著老師所發現的。他也曾沮喪著自己的渺小,羨慕著老師的偉大,雖立於巨人之肩,卻使自己的每一個腳步都變得拘謹異常,生怕有絲毫閃失。但望著近在咫尺的成功,他又更加努力。經過日夜的鑽研與反覆的實驗,老師的體系中最大的缺陷終於被他所提出的震爍古今的三條理論補充完整。他,成為了繼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物理界中頂天立地的巨人。

立於巨人之肩,雖要承受高處帶來的沁骨嚴寒,卻又給我們以最好的起點,迎著太陽,順風翱翔。

責任是為人之本 篇14

國三作文 ,844字

人活在世上總要承擔責任,對父母、老師、同學的責任;對自己、國家、社會的責任。責任是為人之本。

然而生活中卻有些人對責任不屑一顧,認為責任可有可無。現在報紙、週刊上少年跳樓,少女自殺的新聞日益漸增,著實讓人感到心痛。這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對自己不負責,對父母親人不負責。不知他們跳樓自殺時是否想過責任,對自己生命最起碼的一份責任,如果對自己生命他們都可以不負責,那他們枉稱為人。試問一個對自己生命都不負責任的人,又如何能承擔起作為一個“人”的責任呢?對比與那些不負責任的人,負責人的人,從來都珍惜自己的生命。

海倫凯勒一歲半的時候就因為疾病變成了集聾盲啞為一身的殘疾人,然而她沒有放棄生命,反而是珍惜生命,奮發圖強,燃燒了自己的生命,點燃了自己的人生。貝多芬雙耳失聰,這對這位視音樂為生命的藝術家無疑是一個天大的打擊,貝多芬選擇了珍惜生命,才創造出眾多音樂史上的不朽名篇。海倫凯勒和貝多芬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的,證明有殘缺的生命照樣能釋放出光和熱。劉易斯說過:“儘管責任有時令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是的,一個人活在世上若不承擔責任,那他的生存就失去了意義。對於貝多芬和海倫凯勒來說,承擔“活著”這份責任是痛苦的,但他們沒有怯懦,他們承擔起了這份責任,成就了他們生命的意義。責任,是生命的本質。

沒有名人的偉大事蹟,生活中有責任感的人和事也是屢見不鮮。路旁清掃著垃圾的清潔工人,正是因為他們的負責,城市才能維持清潔;馬路上指揮交通的交警,正是因為他們的負責,道路才能保證暢通;節假日依然維持在工作崗位的工作人員,正是因為他們的負責,我們才能舒適地安享假日。社會是一個大家庭,唯有自覺承擔起彼此的責任,才能讓整個社會和諧向上的發展,責任是為人之本,是人人都應當具備的。

責任是為人之本,“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責任決定個人的成敗,社會的繁榮,國家的興旺。讓我們學會承擔責任,敢於承擔責任,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爺爺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0字

我的爺爺,雖已年過八旬,但是仍然老當益壯。他走起路來腰板挺直,說起話來鏗鏘有力。他眼不花,耳不聾,只是牙齒不太好,一張嘴就露出一排金黃的假牙。爺爺的頭髮略顯蒼白,他長滿皺紋的臉上劃過了一道道歲月的傷痕。就是這樣普普通通的爺爺,卻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

爺爺是一個非常節儉樸素的人,他總是那麼節省,吃剩的飯菜,喝剩的湯都要留到下一頓接著吃,甚至幾顆小小的糖也捨不得一次吃完。有一次,我正在大廳裡聚精會神地寫作業,爺爺一個箭步走了過來,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怎麼能那麼浪費呢?這盞燈開著也沒用。”說完便伸出他那滿是老繭的手關掉了大廳的燈並幫我開了檯燈。我無法理解,大嚷:“爺爺,你無緣無故關燈幹嗎?你沒看到我在寫作業嗎?”爺爺走到我身旁,俯下身子,微微一笑,語重心長地說:“乖孫,我們要學會節約資源,你想想,如果每個人都浪費資源,那麼地球資源將會耗盡。”但是我還是無法理解,甚至認為爺爺很吝嗇。後來在一次“捐款獻愛心”活動中,爺爺把他平時的一部分積蓄捐了出去,我很好奇,疑惑不解地問:“爺爺,你為什麼要把你的一部分積蓄捐出去呢?”“孫兒,做人要當省則省,現在別人有難了,我就不‘節省’了,應該伸出援手。”爺爺面帶微笑地說。雖然事情已過去了兩三年,可爺爺的這句話依然銘記在我心中,每當我看到捐款活動時,都會毫不猶豫地把平時省下來的零花錢捐出去,獻出一份愛心。

爺爺不僅是一個節儉的人,他還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爺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生命是如此精彩:他常常面帶笑容、和藹可親地與他人交談;他堅持讀書看報,關心國事、家事、天下事;他堅持戶外運動,如飢似渴地呼吸新鮮空氣。爺爺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立的初期,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了,每當遇到煩心事或苦惱的時候,爺爺總是說:“沒事,一切都會過去的。”這句話鼓勵我用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勇敢地面對生活,我將弘揚老一輩的優良品格,做一個胸懷廣闊、博覽群書、熱愛運動、不畏困難的人。

爺爺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人,他用他樸素的為人道理引導我不斷成長,爺爺,我愛您!

人之初,性本善 篇16

高一作文 ,847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我彷彿看到了童子們在夫子的帶領下大聲朗讀著。思緒百千,夢迴現實,不僅為現代社會開始擔憂,善良將會被泯滅嗎?不,善良是人的本性,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被泯滅的!

時光流轉,縱使再多東西隨風而逝,人的本性也世代傳承。遠古時期的人們雖不懂得什麼大道理,但當寒冬臘月時,當看到一個人被凍得瑟瑟發抖時,他們會本能的過去與他相擁,不為其他,只為不忍!亂世之代,群雄紛爭,一大批俠義之士總會在此時挺身而出,遊說列國,止戰平亂,不為揚名立萬,只為不讓百姓流離失所。人們的善良不須刻意而學。刻意而為,他們會本能的做出反應,併為了這種本能而努力的去幫助他人。

本性使然,善良不應該為利變了質!善良之舉並不是為了搏的好名,也勿利用善良之心去坑蒙拐騙。這不是聰明,也不是證明你的手段,而是一個人道德的失守和人格的破裂。當身著髒衣爛布的乞丐背後是華麗的別墅和名貴的跑車時,人們開始懷疑善良之舉的意義。當好心扶起歪倒在地的老人而被訛錢是,人們開始遠離善良之舉,把衝動深埋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當真的有人流離失所為乞丐時,當真的有老人跌倒在地時,卻等不來一個人的幫助,他們開始感覺刀世界的冷酷和無情,認為這個世界已經泯失了善良。可善良真的泯失了嗎!當然沒有,只不過是人們強壓下自己的憐憫之心,強迫自己遠離,因為他們不想嚐到被騙的滋味。那些坑蒙拐騙的人吶,收起你那自認為的聰明吧!那可恥的行為,恐怕內心深處的另一個你也感到內疚吧!

善良就存在於我們的內心,莫要把它強制壓下。萬事都需領頭人,當所有人都把心頭的那抹善意強壓下去之後,那怎麼會不感到世界的冷酷和無情呢。縱然存在著欺騙,但更多的是真實。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吧,給他們一絲溫情,讓他們擁有生的希望,莫讓你表面的無情潑冷了他們的心。

當你生下來的時候,你會感到這是一個美好的世界。當你逐漸長大之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也存在著黑暗和欺騙,後來,你也許會發現,世界縱然黑暗,可更多的還是光明與溫暖。

其實,兜兜轉轉,你會發現,善良從未被泯滅,他一直存在!

真誠待人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1字

真誠,這個詞對當今社會的一部分人來說,似乎已經不那麼時髦了,有些人認為,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什麼真誠可信,人都是自私的。於是,許多中學生受此影響,也開始學期那種圓滑的處世態度了。但是,我認為,只有真誠,才能換取友情和信任,一切虛偽的東西終究會被人們所拋棄。

作為一名學生,更應該懂得真誠的對待同學。我們不是經常搞“學雷鋒”活動嗎?雷鋒曾經說過:“對待同學要像春天般溫暖。”我們也要像他那樣,要懷著一顆真誠、坦白、熱情的心去對待同學,這樣同學也會以誠相待的。如果你處處想到的是自己,那麼時間一長,就沒有人會信任你,你會感到有一種被拋棄、被冷落的孤獨感。可是,要知道,這苦果是你自己種下的,你又能怨誰呢?

在這個千變萬化的大千世界裡,有無數雙眼睛、無數顆心靈期盼著這至高無上的友誼。友誼,能喚起人們的美好向往;友誼能使你永遠歡樂;友誼能使你在失敗、挫折中奮起;友誼能使你順利地達到成功的彼岸;友誼能使你愉快地走過一個個人生驛站。但是友誼的源泉在何處?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誼?關鍵在於真誠待人。

“讓真誠之心撞擊出友誼之花吧!”我們芝麻卡上有這樣的一句話。千萬顆真誠之心撞擊在一起,就會燃起熊熊的友誼之火,這友誼之火將地久天長。長路奉獻給遠方,白雲奉獻給草地,浪花奉獻給大海,露珠奉獻給小花。那麼,我們拿什麼奉獻給我們的同學,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奉獻真誠。

親愛的同學們,請永遠記住,奉獻一分真誠,得到一分友誼;給予一分虛偽,得到一分孤獨。請無私地把真誠奉獻給你的同學們吧!

就算沒別人知道 篇18

國一作文 ,928字

近年來,我國查出了不少收受賄賂的官員,劉志軍、薄熙來就是其中情節較為嚴重的例子。被查處的官員受賄數額多達幾千萬,甚至以億來計算。很多人都疑惑為何他們會做出這些違法犯罪的事情。其實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官員在收受賄賂時都帶著一種心理—“反正沒別人知道”。這種僥倖的心理使他們在這條路上越墜越深,不能自拔。

說到這種僥倖的心理,它如今已經遠遠勝過了古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真理,成為了人心中的一把鎖。對此,我有一個夢,就是用一把特製的鑰匙開啟這把心鎖。這把開鎖的鑰匙就是—“就算沒別人知道”。“反正沒別人知道,不必遵守什麼規則”和“就算沒別人知道,也要遵守規則”,這是兩種不同的思想,產生的必然是兩種不同的結果。

做一個假設,如果草坪的角落裡有一塊垃圾,我相信沒多少人會主動去撿起它。但如果在城市裡,有記者在現場拍攝,那麼或許不少人會撿起它。又好比說在城市,在公共場合上,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亂扔垃圾,但在沒多少人的小路上,隨手一扔又何妨,反正沒別人知道。

事實上任何事情都會被時間沖淡,再轟動的事也會被新事更替,但是人必須為自己做的事承擔後果。生活是不斷更新的,鏡頭不可能只停留在一個人的身上。生活不是演戲,不是演給觀眾看的。有些事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去做,特別是那些對社會有利的事。就算沒別人知道又如何,因為讚美只是一時的,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多少汙點和亮點只有自己最清楚。

有人說:“人生是舞臺,逢場作戲”,又有人說“人生就是直播”,而我覺得人應該給自己裝上監視攝像頭,所有觀眾都可以缺席,但是就算沒別人知道,自己的心應該清楚。

國家就是一個大家,如果每人抽走一塊磚,那它很快就會倒下。但如果每個家庭成員為它添磚加瓦,慢慢地,它就會越來越高大堅固。所以,當人人都清楚自己的心,牢記“就算沒別人知道”這句話,自覺地不因為貪圖方便,不因為圖私利而做不道德及違法的事,自覺地遵守規則,自覺地不圖回報地幫助別人,奉獻自己,那麼國民就能像兄弟姐妹一樣團結互助,社會風氣將會越來越好,國家就能更加強盛。

我相信,國民團結、國家強盛,是人民對國家的期待,是中國的夢想。而這樣的一箇中國夢並不遙遠,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圓夢之日就在眼前。

人之初,性本善 篇19

國一作文 ,715字

古往今來,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一直飽受爭議。站在辯論的角度看,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是相對的。正方會問:“如果人性本惡,為甚麼社會上會有人行善呢?”反方也會問:“如果人性本善,為甚麼會有犯罪現象發生呢?”

其實這兩個問題並未深究到人性這個層面,它們僅僅是對人後天表現的爭論而已。人的本性雖然會對人的性情有所影響,但絕對不會是決定性因素。也就是說,人性本善並不代表著人在後天的表現都是善良的,也並不代表著人不會犯罪。反而言之,人性本惡並不意味著人在後天的表現都是邪惡的,更不能說明人不會棄惡揚善。

這個時候答案就顯而易見了:人性善惡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後天的學習中能否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聽說過“狼孩”的故事嗎?一個生命,為了能儲存自己,必定要尋求必要的生存條件和食物,甚至不惜損害周圍的環境與其他生命。這就是動物的劣根性,這就是成長環境的威力。

行為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動物生活的周圍環境和生活方式對動物的成長髮育影響很大,有時候幾乎就是起決定性的作用。動物園裡圈養的老虎,幾代下來看見活雞都害怕,再也當不了獸中之王了。為甚麼?後天的生活環境變了,習性自然也變了。人也是如此,人有盲腸,那是千百年以前茹毛飲血時代消化毛髮用的,現在改為熟食盲腸退化,只剩下一個小尾巴叫闌尾了。人類生活的環境、接受的教育、受到的感染,都會對人產生影響,形成人的習氣,習氣日久形成一種習性,習性一代代積累並遺傳下去,就形成人類的劣根性,這種劣根習性會使人的動物屬性膨脹,遮蔽人的天性,所以說:“苟不教,性乃遷”。

現代人要注重教育,假以時日,必能使“人之初,效能善”。讓人相信善良是人的天性之一,關懷和友誼更是具有智慧進化的現代人的特徵之一。

人之“常”情 篇20

國一作文 ,683字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些記憶,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刻,便會翻湧而出—那些追念一生都不會泯滅的感情……

仰望浩瀚宇宙,俯瞰蒼茫大地,懷想那些已逝的生命,凝眸芸芸眾生,您會發現:感情,是維持著每一個生命的根本。特別是愛情、親情、友情這三種情感常常縈繞在我們的心間,支撐著我們的生命。

親情,像一根綿長的細絲,貫穿著我們整個的人生。當我們還是孩童時,親情看守在我們聲旁,呵護著我們稚嫩的心和弱小的軀體;當我們背起行囊,走出家門,滿懷信心的踏上征程時,不會忘了帶上慈母“臨行密密縫”的外衣;當我們“獨在異鄉為異客”時,總會“每逢佳節倍思親”;當我們的生命漸漸褪去鮮亮的色彩,隱約望見生命的盡頭時,若是“親朋無一字”,恐怕就只能寂寞以終老……

愛情,像一杯淡淡的酒,他的醇香讓人迷醉。是什麼讓人“簾卷西風”,瘦比黃花,是什麼讓人“衣帶漸寬”憔悴不堪?是什麼讓本是最喜歡妝飾顏容的女子“日晚倦梳頭”?又是什麼“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愛情!愛情,若如絲,人便成了春蠶,“到死絲方盡”;愛情,若如火,人便成了蠟炬,“成灰淚始幹”……

友情,是人生中一把不可或缺的傘。當你遭遇暴風雨時,他能為你遮風擋雨;當你沉溺在成功的光環裡,迷失了自我時,他能讓你及時清醒。友情有多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擁有友情,世界就小了,“天涯若比鄰”;暫別友人,便覺“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再遇友人,雖“花徑不曾緣客掃”,但“蓬門今始為君開”……

不敢想象,人生若沒有這些美好的情感,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是寂寞,還是頹廢;是透心的涼,還是刺入骨髓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