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便是歸處相關作文20篇

心安便是歸處 篇1

高二作文 ,899字

人生,總有一些挫折需要面對;生命,總有一些迷霧需要穿越;歲月,總有一些傷痛需要領悟。當心倦了累了,記得停下來,給心一份安暖,給自己尋一方晴空。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總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時而斤斤計較,我們就會將自己束縛在悲傷與黑暗之中,那麼我們生命的枷鎖未免也太沉重了。

要為自己的生命減負,要將複雜的日子過成簡單的詩,就需要我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卻有許多人曲解了控制情緒的含義。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們對自己的“壞情緒”羞於啟齒。它先是用“男兒有淚不輕彈”綁架了男性,又用“你今天流下的淚,就是你昨天腦子進的水”這類話鞭策著女性更加堅強。其實,人的生活哪有人們說的那麼雲淡風輕,只不過是不曾、不願、不敢與人言說罷了。

然而,人最神奇的地方在於情緒對其自身的影響,好的情緒可以激發人的創造性,激發人向上、向善的力量。面對強大的對手時,我們是否應該以更好的狀態迎敵?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當我們擁有“壞情緒”時,只要學會管理與排解,就可以提升戰鬥力。

在《精神科的故事:空中秋千》中,伊朗部醫生面對著一個個被現代生活的重負所累的患者,以其任性的療法,讓患者們輕輕鬆鬆走出了不想要的生活,再度找回了生活的舒適與自由。雖然伊朗部醫生總是以一副不正經的形象出現,但嬉笑背後,卻是他對情緒的管理,幫助一個個“精神病”患者走出了“壞情緒”的枷鎖。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生活裡大病一場,我們失序,也將迎向失序,因為我們都是上癮者,就以感同深受來治癒。雖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算不上什麼百草良方,但卻足以治癒一顆失常的心。

“村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隨著張曉風的話音落地,有山之清、水之秀,右手中之筆,有心中之光……生活就是給自己微笑,給身邊的人溫暖。挽一縷清風的灑脫,約一場細雨的浪漫,讓心情染上花香,芬芳這一季的流年。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

心安即是歸處 篇2

高二作文 ,907字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即是歸處。追求本心可得心安,便得歸處。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他為追求本心,使心安定,便辭官返田,迴歸自然,遠離塵囂之擾。在其歸隱後的飲酒賞菊,躬耕南野際的享受生活的一系列行為中折射出了他的心安,陶淵明他為了尊嚴放棄了官位,他是開心的,怡然自得的,並在歸隱時感慨“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可見他歸隱的心安,歸隱的快然恣意。

《遊褒禪山記》的作者他後來隨“欲出者”從洞中出來,不復遊玩之興後也有“餘亦悔”的感慨,心存一份悔意,此乃不追求本心,終不得心安,為此而悔恨。

心安無關如何做,無關做什麼,亦無關孰是孰非。心安只是追求本心後的讓心安定的一種結果,只是追求本心不受外界環境之喧囂所擾的淡然,只是一種不受人生坎坷所困,追求本心解放自我的恣意快然罷了。

古有一詩“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日日勤拂拭,不讓惹塵埃”此詩寫出了當時人民的克己守禮的想法。也許後人無法理解此種思想,但當時人民追求了其心,是為心安,而後來此詩被改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也是所改之時代人民解放欲求,不再束縛自己,追求本心的體現,亦屬心安。

我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他活得恣意,不為官場所束,他失意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遇挫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面對“危乎高哉”的蜀道,僅是發感慨終沒為其折服。李白活得恣意,令人欽佩。為何恣意?只是他追求本心,憑己願行遍天下美景,從出生之地遠行至當時都城終未讓自己遂願,他追求了本心,他心安,故他恣意。

在如今追求本心是有條件的,其一是追求本心不可違法亂紀,其二追求本心須有能力或有毅力。陶潛有毅力歸隱,求得心安,李白有才供他恣意。故追求本心也不易,但只要努力,終可去追求本心,將心得處安放心安處便是歸處,歸處便可恣意生活。故,何不努力去追求本心,將爾心安放?

心安即是家 篇3

高一作文 ,790字

家,不僅是和家人一起幸福生活的地方,更是每個人心靈的寄託、靈魂的港灣。由陳紅演唱的《常回家看看》也是抒發了對家的眷戀、對親情的渴求。

由感情維繫的家很吸引人。的確,每個人對家的定義大多來自對家的感情,來自心理上的歸屬感。即便是身在異鄉的遊子,只要接觸到有家鄉味道的任何事物,都能勾起深深的思鄉之情,那種溫暖的感情直達心底。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人在路邊醉倒了,警察走過來後認出了他是當地一個有名的富翁。警察問他:“你為什麼還不回家?” “家?我沒有家!” 警察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幢房子,說:“那不是你的家嗎?”“那只是我的房子。” 就算有最多的錢也買不到家的溫暖,那種無家可歸的淒涼旁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中東地區經常是戰火不斷,讓許多人家破人亡。一批又一批的逃難者在和家人成功團聚後,有些人緊緊摟著重逢的親人,哭著說:“我又有了家。”是啊,只要有家人的地方,才能安心。我對於family的經典解釋永遠無法忘記: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 有家人的愛,有親情的慰籍才是真正的家!

Pico 在演講中多次解釋:他為什麼算是一個英國人?從血統上說Pico是一個地道的印度人,但是在演講中他也調侃自己連一種印度方言都不會,根本不能算是個印度人。他認為他是個英國人,英國才是他的家。心理的歸屬感才是真正家的詮釋。他也曾去過一個天主教堂,在那個遠離現代世界的地方,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可以消遣的娛樂。在那個靜謐的世界裡,他開始靜心思考祖先未思考的東西。在那裡,他碰到了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人。那個人說:“不在於欣賞風景,而在於欣賞風景的眼光。”家在心裡,家在任何你懂得欣賞、值得珍惜的地方。

Pico曾在日本住過二十多年,未曾回過心中的家—英國。正如一些漂泊異鄉的遊子,他們的“家”如浮萍般居無定所,但是身在他鄉,心在家鄉。

心安便是家!

敞開心扉便是晴天 篇4

國二作文 ,778字

開啟窗戶,陽光自然就進來了。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我們誰都懂吧!如果敞開你的心扉,陽光也會進來,你信嗎?那這陽光是什麼呢?看下文,你就明白了。

熱鬧的校園裡,一位同學不小心踩了另一位同學的腳。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同學潔白的運動鞋上多了一道黑黑的印記。但他們同時都互相說了一聲“對不起”。然後,大家臉上都會意的一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寬容是一道陽光,這道陽光照進了他們心裡,讓他們兩個人都感到濃濃的暖意。

你做到了嗎?

其實陽光不用掃,因為你只需開啟窗,它自己就會進來了。而心裡的陽光其實一直都在我們心中,我們也許不曾覺察到它的存在。但只要擁有它,這道陽光就會照亮所有人,使所有人心裡都充滿愛。

但假若我們為心上了一把鎖,不願意開啟心窗,讓陽光進來,它就只好落寞地等待……雖然我們把它拒之門外,但它一直在我們心中。別人誤解你是,這道陽光就出現了,照耀我們,讓誤會渙然冰釋,使我們暖意濃濃。

只要心裡有陽光,不管陰天雨天,生活都會有陽光。

別人的嘲笑使你落淚,你原諒了她,你與她心中便多了一道陽光。這樣的陽光不止可以照耀你我,甚至可以照耀社會,讓人人都可以沐浴在這樣的陽光中。

想方設法讓陽光進來,卻不知道原來可以這麼簡單。只要敞開自己的心扉,陽光自然就進來了。

社會競爭的激烈,造就很多的明槍暗箭,但再灰霾的天空,只要心門沒關上,只要保留心底的那道陽光,還是可以找到一絲的暖意。我已經找到了。

友誼、理解、真誠這三樣東西,其實都很容易得到,只要把彼此的隔膜減少一點,把彼此的心貼近一點,把彼此的距離拉近一點,讓彼此心裡都注入一道陽光就可以啦!

只需要心與心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流,彼此的真心對待,彼此的寬容理解,心扉自然開啟,陽光也就自然進來!就讓我們都擁有多些理解與溝通吧,這樣才可共享人間燦爛的陽光!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5

國三作文 ,985字

鎮裡的那老榕樹葉子綠了又黃,黃了又落,落了又綠,幾番輪迴。

這裡的人喜歡在老樹下歇息,孩童、中年人、老人皆有。

扭過頭看見那個穿著黃斑點的小女孩,坐在一個老婦人旁,或許是她的奶奶吧。小女孩雙手託著腮,眼中盡是驚奇,聽老婦人說話。我湊近去聽,才知曉,老婦人在給小女孩講這個小鎮的往昔。老婦人瞧見我湊過來的身影,拍了拍她旁邊的空位,眉目慈祥:“小姑娘,坐下來,來一起聽吧。”我聞言,連忙點點頭,聽得很入迷。有人說老人對以前的事會記得特別清晰,老婦人從她嫁到這裡一路說到現今。

小鎮早已褪去昔年的殘破,如今,彷彿一朵白蓮,清新脫俗。

在老樹旁,有一家賣葛水的鋪子,老招牌了。依稀記得兒時父母總愛帶我到那老字號裡喝上一兩碗。在那裡總會有一群人,圍在一桌閒扯。這樣的時光,很好,似乎每人臉上,都帶著溫暖的歡笑。

我走進去,那股葛水味道依舊如此,四周望望,多了一些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

記憶中,鋪子面積沒有如今大,陳設也變了,但依然保留著那種古老的文化底蘊。斟茶遞水的姑娘,臉上總會帶著夏花般的笑容,去迎接每一個來到這裡的客人。我雙手捧著瓷碗,凹凸不平的紋理,滾燙的溫度,一碗葛水入腸,心暖暖的。

春歸三日暮,細雨正紛紛。

下細雨時,我會在拱橋上,望清河小舟,雨點輕踏漣漪,一圈圈地泛起;我會在小路上,閒庭信步,輕嗅空氣之清新,感受細雨之柔和;我會於廣場中央,仰望眼前高樓,任思緒翻飛。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樣,很好。

我倚在石拱欄邊,青石冰冷,滲透肌膚。不禁數起河中錦鯉幾尾,河上落花幾瓣,河畔垂柳幾葉,但,這又怎麼數得完呢?這般光景,這般賞心悅目!停留良久,背身離去,驀然瞥見母親熟悉的身影,“一同回家吧”,多麼溫暖的一句話。母親的手牽著我的手,她手上的老繭,便是時光對她的磨練。手牽手的背影,該是很溫暖吧。

最後一縷陽光消失在西山後,夕陽落去,明月未升,紅霞慢慢被濃墨染透,華燈初上。

這裡,只是一個簡單而溫情的小鎮。沒有長滿青苔的青石板,沒有古色古香的小巷,沒有一口吳儂軟語的姑娘,即使下雨也不能媲及那江南杏花煙雨的朦朧之美,只是—

這裡見證了我的成長。

在這裡,從驚蟄一路走到霜降,從暖春一路走到嚴冬,經歷了多少輪迴。小城上有溫暖的居民,有守護百年的老樹,有沾滿回憶的老鋪子,還有家。

多少溫情牽掛,多少塵世浮華,只願時光能在此停留多一會兒。

吾心安處是吾家 篇6

國三作文 ,1544字

細雨中,我看向兩位老人家的背影,手挽手,看得煙雨朦朧,愛得真真切切。

幼時,我家裡的兩位老人家是我的天敵,他們一個屬虎,一個屬龍,偏偏可憐我這個屬兔子的。他們有著鷹的眼睛,獵狗的嗅覺,豹子的爪子,老虎的牙齒,並且設定了條條框框來約束我,那我呢?我用自己小白兔的柔弱努力掙扎著。

有一年夏季總是突然下暴雨,某一天下午,老師還沒有下課,窗外突然就黑了起來,陰沉沉的,像丟在廚房角落裡很久沒有洗過的髒抹布。要下雨了吧?頃刻間,瓢潑大雨呼嘯而至,卷著狂風,校園十字花壇裡的小樟樹,被狂風摧殘著,如果樹葉是他的頭髮,那麼在風中的小樟樹一定像一個全身暴青筋,雙眼凹陷,面目猙獰,正在狂笑的老巫婆。我看著小樟樹的慘樣,連連搖頭。不過,心裡一想又有點高興:反正我帶了傘。我的手摸向書包左側,空空的。呀!我的傘呢?我立馬低下身子在陰暗的書桌裡一陣倒騰,沒有!完了完了,我看看窗外的小樟樹,心中升起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同是天涯淪落人啊!

廣播響起:同學們,由於特大暴雨將至,請各班抓緊時間放學。以往聽在耳朵裡生硬的女聲,如今像極了朗朗手下的鋼琴曲,多可愛啊。

同學們一個又一個地撐著傘走了,我卻像個無業遊民般在學校裡閒逛,誰叫我沒帶傘呢,只好等雨小了再走。

我走在連廊的座椅上,仰著頭數樹葉,一低頭往外一看,是老爸老媽在外面。他們一人撐著一把傘,老爸的手裡還拿著一把傘,兩人不停地向學校裡面望,我心裡一陣狂喜,終於可以回家了,正欲狂奔出去,走向樓梯時,我想起來了,就在昨天晚上,他們讓我寫了一晚上英語作業,整整重新寫了五遍,我到現在想想心裡還不舒服呢。不行不行,讓他們等等,也好補償我昨天抄五遍英語的勞心傷神。於是我就找一個小角落裡躲了起來,一邊看風景,一邊偷瞄他們。老媽很快沉不住氣了,開始向老爸說著什麼,似乎想進來找我。哼,這你就沉不住氣了,你要像我一樣把英語抄五遍,咱家還有完整的物件嗎?我也不著急,慢慢悠悠地晃,開始向下走,其實也沒有太長時間,畢竟我還是比較畏懼他們,萬一真生氣了,吃虧的還是我,“識時務者為俊傑”我還是懂的。

等我晃下去,老爸老媽的衣服潤溼一片,一看見我出來,老爸急忙上前把傘遞給我,在我看來,想討好我,沒門!一碼歸一碼,昨天的帳我可是刻骨銘心呢!

我拿過傘,趾高氣揚地走在前面,也不回頭看他們一樣,像一隻戰勝的小公雞,內心卻像小狐狸一般露出了狡猾的笑容。

晚上回到家,老媽開始熬薑湯,好像是她和老爸有點感冒,我內心有點小波動,但什麼也沒說,回臥室了。臨睡前,老爸送了杯牛奶,我接過牛奶時說:“我說爸了,晚上喝牛奶會長蛀牙,您有點常識好嗎?”老爸臉一板,說:“叫你喝就喝!”然後就走了。這個氣焰真是囂張,我把房門一關,靠在門上,喝了一大口牛奶,想,倒也不愧是我爸,夠霸氣!其實,我早就沒有生氣了,老爸老媽何嘗不是為我著想呢?

有幾次去到姨媽家住的經驗,去時興致高漲,覺得終於可以擺脫老爸老媽,心情高興得要開唱“今天是個好日子”了,姨媽家很大,卻有點空蕩,我呆了沒多久,卻又歸心似箭了。一到家,老爸正窩在沙發裡開電視,老媽在學打毛衣,我突然覺得心裡滿滿的,心也就安定了下來。

漸漸長大,時光像窗外的小樟樹,從前我摸著他的頭,叫他快快長高,如今我可以靠在他的身上看書,亦或是踮起腳數樹葉。老爸老媽很少嘮叨了,他們中的一個開始慢慢變胖,變和藹,另一個我昨晚上還看見了他的白頭髮。別說,我還有點想念那些條條框框呢。

那些條條框框裡面,說我要好好學習,說我要天天向上,說我要找一個好工作,說了許許多多,我看著老爸老媽心想,為什麼要這麼多的想法呢。我,和老爸老媽,平平安安一輩子,多好!

早晨出門,飄著小雨,老爸老媽撐著一把傘走在前面,我看向兩位老人家的背影,手挽手,看得煙雨朦朧,愛得真真切切。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7

國二作文 ,1351字

今年暑假,我去慈溪人民醫院探望住院的外公。

外公將近90歲,平日健談開朗,最近卻因一次莫名其妙的摔倒,而被醫院確診為“腦腫瘤”,就這樣從來只有生病但不住院的外公第一次離家住進了醫院。

外公的子女經常背後議論說:自從外公被確診後,外公的腦子確實越來越糊塗了,這幾天每次來和看望他的親戚告別時,他都會戀戀不捨地跟著對方走到電梯門口,並固執地問“現在可以幫我送回家嗎?!”果然,那天如果不是舅舅們拽得牢,外公是非纏著我們送他回家不可了。

就這樣,固執的外公和他的子女在互相拉扯推攘中終於熬到了外公動完手術回家的那天。那天外公堅決婉拒了幾個女兒要求他住城裡的邀請,咧著嘴興高采烈地回了家。回家後的外公在床上沒躺幾天,又向外婆嚷著下菜地幹活了。在大家萬般無奈小心翼翼提心吊膽的默許中,外公“雄心勃勃”向菜地進發了。小姨說,這幾天,你外公淘光了地裡的花生,他不但沒病倒,身體反而逐漸康復得快了。

小姨感慨說,以前我總奇怪為什麼老爸總是不肯在女兒家留下來過夜或者住幾天,其實他根本不是怕給我們添麻煩,不是嫌城裡的空氣不乾淨,也不是嫌孫子太愛鬧,他啊,從小在土堆裡玩大,長大,靠著土地,有了家,有了兒女,有了盼頭,有了依靠,他的心啊,早就在土地裡留了根,他的牽掛都在那裡啊……

蘇軾的朋友柔奴說“此心安處是吾鄉”,哦,我懂了,外公的“心”在哪裡,“鄉”就在哪裡。但我想,如果我們能在心中像下文中他們一樣建立美好的“精神之鄉”,那麼,無論誰,無論走到哪裡,心都能得到安寧。

劉禹錫心中有個“鄉”。他因受貶謫和捉弄,落戶和州不過幾丈的小屋裡。然而,他身處嘈雜,卻有“彈素琴,閱金經”的怡然自得;雖身居陋室,卻能擁有賞“苔痕上階綠”的怡然寧靜;雖生活單調,卻不乏“往來有鴻儒”的充實積極,雖地位卑微,卻有“兼濟天下”為追求的從容不迫!心安處,哪裡都是歸宿,身居陋室又何妨?!

魯迅心中有個“鄉”。那是《朝花夕拾》同時魯迅勇敢地發出對“正人君子”的批評,對“愚昧孝道”的厭惡,對“古板教育”的痛心,對封建官派的痛罵!讚美是愛,批評也是愛,所見不平,心則不寧,故魯迅操文字為“刀”,力求剔除國民思想之汙穢,驅逐社會之醜陋,天下和睦,心亦安定也。

沈從文心中有個“鄉”。那是《邊城》裡那個遠離名利喧囂你爭我斗的山裡村莊,在那樸素的青山綠水中卻開出了那一朵朵叫“善美”的花兒。大佬為成全二佬的“幸福”,而放棄自己的“心有所屬”;有老船伕對孫女翠翠付出一生的守護,有翠翠對二佬愛的堅持,還淳樸善良的鄉人彼此慷慨無私。那是沈從文心中的“鄉”,那是對活得太過“現實“者的針刺,是對每天忙於算計奔波的城裡人的同情你們的“精神之鄉”在哪裡?

人無立“心”便無“鄉”可依,試想身邊女大學生為何輕易被騙,是思無“慎”心,心才常常被利益誘惑;我們喜愛的偶像明星為何不顧社會形象頻頻吸毒,是無自律之心,無責任之約束,心才無所限制放任自流;中國自古”民以食為天“,可如今自稱為”舌尖上的中國人“又為何常常談“談食品”色變?是不少貪心商人在不良社會風氣下,無法堅守“良心”之底線,心才會與“淤泥“合汙……

此心安處,必有精神撐腰;此心安處,必有靈魂淨地;此心安處,定有人性美之追求;如此才可令心安,如此才是我們內心真正得以寧靜歸泊的“鄉”。

吾心安處是書香 篇8

高二作文 ,1091字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書在手,樂而忘憂。書,使我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一路芳香。

在我家的書房裡,有三個大大的書架,每每摩挲大小不一的書,聞吸著淡淡的油墨香,心中總洋溢著一股歡欣與滿足。書猶如一隻精緻的小船,帶領我遨遊在知識的海洋。書更像一位親密無間的朋友,陪伴著我,告訴我什麼是真,什麼是善,什麼是美。

小時候,我對色彩斑斕的兒童畫報非常喜歡。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不再滿足於那些帶著幻想色彩的童話世界,我開始對歷史、百科知識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我在《上下五千年》《中華史》中盡情遊歷,穿梭於幾千年文明的人類歷史;我在《十萬個為什麼》《大英百科全書》中遨遊世界,探索科學奧祕,領略世界奇觀。遇上節假日,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關上房門,捧上一本書,依窗而坐。世界離我遠去,我時而歡喜,時而傷悲,獨自咀嚼著閱讀的百般滋味。有時,我還會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主人翁,騎著心愛的馬兒,在世界各地行俠仗義,樂此不疲。

古人說書有三味,我雖然無法感受如此精深的道理和蘊含的微妙,卻也讀得如痴如醉。

每當讀到海倫雙目失明,不甘沉淪,最終成為身殘志堅的時代女性,我感受到了人遇到挫折時不能輕易放棄,而是要迎難而上;當讀到江姐受到敵人嚴刑拷打,卻堅決不說出黨的祕密時,我知道了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任何肉體上的折磨都算不了什麼;當看到布魯諾為捍衛真理而被活活燒死時,我明白了真理永遠不會被湮沒,真理終會隨著歷史的車輪為人類所掌握,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

在我讀的書籍中,讓我感受最深的要數《哈利。波特》系列叢書了。這套書讓我明白了現實生活中的愛有時並不是那麼直白,我們總是在磕磕碰碰的傷害中逐漸瞭解彼此的想法與情感。在我的眼裡,父親一直是一副嚴厲甚至凶殘的形象,我頑皮好動、固執倔強,父親經常對我嚴加訓斥,有時甚至大打出手。每當這時候,我總是表現出極度的委屈和憤怒,不但不願意改正錯誤,甚至一度覺得他不是我爸爸。讀了《哈利。波特》,我開始慢慢注意到爸爸每次訓斥我後的不安與內疚,我發現爸爸經常在週末變著花樣陪我遊戲,進行各種運動,頻繁的工作應酬也日漸減少。有時候,爸爸看我沒事做,會走過來和我聊特種兵,那是我最感興趣的話題。漸漸地,我發現爸爸沒那麼無理和可怕,我開始理解爸爸的無奈。我慢慢覺得,其實,我也有一個好爸爸。

讀書改變了我的生活。我不再動不動發脾氣,我學會了心平氣和麵對,冥頑好動的心漸漸變得寧靜而澄澈;讀書給了我方向,讓我明白什麼是理想、信念與追求,讓我懂得面對挫折不屈不撓……

吾心安處是書香。捧一本書,倚窗而坐,我願一生與書相伴,與書為友,汲取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智慧,擁抱美好的明天!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9

記敘文 ,338字

最讓人擔憂的是如今的人類在沒有“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情況下,也失去了價值觀,他們並不權衡利弊,這顆人類的心也不再跳動了。九月開發的天眼的南仁東過世,這位使中國望遠技術至少領先世界二十年的偉人,過世時竟未驚起半點波瀾,朋友圈只顧猛刷李晨向范冰冰求婚成功,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卻天下知!這讓人何等心痛!而就在前幾天,我的男神袁隆平成功研發新品種“海稻”,實現了在鹽鹼地種植水稻這一曾經看來絕無可能的壯舉,而朋友圈又在刷什麼鹿晗關曉彤公開?重塑價值觀迫在眉睫!我不敢想象長此以往,“無心”會釀成怎樣的後果。

我們與動物不同,因為我們會思考,能辯是非。我們懂愛,我們有人性。從今天起,做一個有心人吧,此心安處,我們才配稱作為“人”。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10

國三作文 ,714字

處身一座古城,帶著興味與熱忱去挖掘城市的魅力,你便能觸控到歷史的輪廓,邂逅一個有著萬千風情的靈魂。泉州於我便是如此。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泉州人,或許是因為自小便習慣了這座城市的呼吸,反而不曾認真去了解這份近在咫尺的風情與古韻。藉由暑期實習的契機,在外地讀書的我回到了家鄉,再次認真地審視、品味起這方土地。

我走訪過享有盛名的崇福古寺一紅瓦白牆,簷牙飛角,獨具閩南特色。古寺歷史悠久,一磚一瓦中塵封著遠去的歷史。大雄寶殿巍峨寬敞,虔誠的信仰者跪拜於佛像之下,在香火氤氳中傾吐生活的酸苦與心之所求,在反覆的叩拜中獲得心靈上的釋壓而後帶著笑意離去。而廟宇內梵音繚繞,崇福晚鐘鳴聲清幽,駐足於古寺,車水馬龍被隔絕於一門之外,古樸的氣息將我包裹著,我所能感受到的唯有內心的安寧與祥和。

而穿梭於市區的大街小巷裡,邂逅著形形色色的人群,品味著紅瓦白牆中繚繞著的古樸韻味,也讓我更加篤定了,家鄉是一座積澱著濃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在每日歸途,踏上回家的班車,看著車輛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穿過樹林陰翳的小路,彷彿時光就停留在這裡;操著一口流利閩南語的人家嬉笑著,互相拉拉家常;穿著制服的白領步履匆匆,手上提著一袋新鮮的蔬菜,著急著為家人添上一桌溫馨的飯菜;老舊的商店門口,老爺爺坐在竹製涼椅上,搖曳著手中的蒲扇,等待著下一個光臨的客戶。當暮色漸漸隱去,每個人遠去的身影,隨著這寧靜的光陰,融人時間的畫軸。

生活的本質便是質樸地生活著。這裡也許沒有燈紅酒綠的熱鬧喧囂,卻有一份沉澱已久的古韻;雖不及大都市繁華,卻也有著獨特的閩南風韻,讓居住於此的每個普通的你我都能領略到它的萬般風情。

心之安處,唯有吾鄉。這也是本次暑期實習帶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和體驗。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11

高一作文 ,1595字

我不戀家。

自幼起,打心底裡承認,我難以描摹清楚故鄉於我心中的形象。關於家與故鄉,我最初的認識來自於書本。依我的閱讀經歷,那些於作家筆下鮮活起來的紅磚綠瓦、亭臺樓閣,或是草長鶯飛、麥浪滾滾,都離我不下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不知是否為錯覺罷—我所理解的故鄉總是和現代文明扯不上什麼關係,甭管它是弄堂簋街也好,小橋流水也罷。總之,它定不會是燈紅酒綠與紙醉金迷。然而不幸得很,我生於城市,長於城市,周遭沒有想象中的野性奔放,抑或是散漫慵懶。這裡不適合供你肆意生長,耍野性子;也誠然不是個打哈欠、伸懶腰的好地方。城市裡,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紅燈停,綠燈行;一堆堆拔地而起的鋼筋水泥,以及一個個面色漠然卻無一例外反射著白光的面孔。

那時的我一直很固執地咬定故鄉所對應的必是一處風景。這也便不難理解,為什麼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時,我的臉上總是一副茫然與失意的神情。因為那不是我所中意的風景。我於是嚮往別處,甚至一度將我從未踏足過的寶島臺灣視作我的故鄉。我以為,我想象,那會是怎樣的一處風景—“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有老頭子在彎曲迴環的小巷中吆喝“酒幹倘賣無?”還有那“外婆的澎湖灣”……直到後來,我聽到羅大佑唱的《鹿港小鎮》:“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並且我還特地接待了一名臺灣的同學,向他問詢臺灣的的現狀,最終才不得不向“現代化”這個玩意兒認輸。

長大些,對“現代化”的牴觸情緒便遠不及以前那般強烈,因為我開始意識到:人、地、事、物、情,才是對故鄉最完整的概括。

記得初中讀到余光中的《鄉愁》時,彷彿聽到作品中母親對他的呼喚和他無奈的悲慨,看到無數在兩岸隔海眺望與徘徊的身影。我為之動容啊!可我清楚地知道,那只是因為震撼,而非共鳴。每每想起外婆總掛在嘴邊的那一句話“造孽呀,我的娃是沒根的娃……”,我垂下眼眸,竟流不出一滴淚來。

那時身邊的同學大多來自小縣城。他們離開自己牙牙學語的地方,總免不得想家。於是,在某些月光如水的夜晚裡,傳來的低聲啜泣,正好契合那小學便滾瓜爛熟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好生羨慕。也許往後的歲月裡我也會有那樣失眠的夜晚,可我的“鄉愁”竟無處安放呵!那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可我竟流不出一滴淚來。

而今,隨著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我眼中的世界也便愈發的寬廣起來,而我眼底的那抹暗影也逐漸淡了它的色彩。或許是我驚訝地發現,“沒有故鄉”的人竟不只我一個罷;或許,更可能的是因為—在一個極其尋常的午後,我翻看雜誌,無意間瞭解到一種產於非洲的植物,名為“不死鳥”,其實,它有一個更為人所熟知的名字—“落地生根”。我突然明白,我們不是那飄泊的浮萍,亦不是那生於斯、眠於斯的喬木,我們落地生根。

至此,我才了悟到,原來自己並非沒有根,也不是全無情懷,而是我早已將那故鄉融入進血液裡去了。我心懷故鄉遊走於異國他鄉,卻不至於擔心它有一天會丟失。因為它的韻律是獨一無二的,在特定的時候以獨有的節奏衝擊著胸膛;因為它的色彩是獨一無二的,以時而澄明時而朦朧的底色鋪陳我眼前的風景。我在北京四合院的朱漆裡尋到幼時母親那件被我緊拽著的紅色睡衣裡藏匿著的安心;在海南三亞鹹腥的海風裡感知到睡前故事中某某船長獨擋風雨的勇氣;在重慶火鍋中湧出的騰騰熱氣裡想到同家人一起烤電爐看春晚的溫馨;甚至,當我置身異國,也能在那些凹眼窩,鷹鉤鼻的面孔中瞥見有如親朋舊交中的笑意。

如此說來,哪裡都可以成為我的家,我的故鄉。可它仍特殊得很—它是專屬於我的故鄉,我甚至吝嗇於將其分享。它是我的心之所安,心之所屬,心之所向。

隨遇而安,四海為家吧—這便是我交付給那顛沛流離的歲月的答覆。不管被命運的洪流衝到哪一隅海角,哪一處天涯,我都願自己如蘇東坡筆下那位明淨的女子一般,輕輕道一聲:“此心安處是吾鄉”。

心安即歸處 篇12

高一作文 ,820字

我終將一個人孤獨地行走,踩著梧桐葉破碎的聲音,被無數腳步匆匆的行人超過。你說的遠方該有多遠,你說的家已落在身後。腳步丈量出的距離有什麼意義?只是漫長而遙遠地模糊了家的方向嗎?

將時光倒回些許,家這個地理位置,最大的意義就是可以包容我全部的委屈和眼淚。不用擔心枕頭會不會溼,不用考慮水龍頭的聲音夠不夠響。我不必笑得那麼牽強,偽裝得那麼精緻。於是遠方,似乎就輕得承載不了一滴眼淚。

可我終究還是高估了我的堅強。就算抬頭望著天,天空也會是憂傷的模樣。某個燈光照不到的角落撫平了低聲的啜泣。擦乾眼淚,我恍然驚覺家在承載眼淚這個定義面前,已不是一個二維平面上的座標所能代表的。

所以家在哪裡?會拴在昏黃的街燈旁嗎?會在電影散場後的熒幕前嗎?亦或是蜷縮於一顆鈕釦中,還是流淌在一封信的字裡行間?

曾聽聞對“?I”這個字的解釋:一條淋了雨的狗在家躲雨。屋外的世界被打溼,模糊了視線。於是家,理所當然地收納了它全部的悲喜……

一直記得梭羅的小木屋。遠離工業革命的機器聲,它擁有的是一片完整的自然。這便是梭羅的家了。又或者說,他的家不僅僅侷限於小木屋,更是目光所及的自然風光。於是他在遠離城市喧囂的清新空氣裡瞥見了自得其樂的模樣。我不知道哪天在他的夢裡,會不會遊進一群高貴的天鵝。

若真的遠遙得望不到家的方向,那麼心安即是歸處。選擇心底的聲音,哪怕會失望,也一定有間小木屋供你避雨。

玄奘踏上了西行的路,前途便盡是風沙;徐霞客走過那麼多名山大川,腳步踏上異鄉的土地。他們行走的路上,形形色色的目光將他們打量。當被問及“你從哪裡來”或是“家在哪裡”,我想他們一定不會冗長地敘述起點的位置,最多指一指來時的方向。他們是在做著此時此刻最想做,今生今世不得不做的事。那麼那間遙遠的屋子,便已是過往。腳下的那一片土地,令其心安。便已是家……

我該以怎麼樣的姿態穿行於世間,亦或是回望來時路?也曾迷惘,也曾無望,或許跌跌撞撞。可我從不曾失掉家的方向。心安,便已是歸處……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13

高三作文 ,1274字

今年落雪的日子似乎格外多。雪花染著愁緒,落在他眉發間。遠遠地,好似飄來一股梅花茶香,一如當年……

他憶起臨走那天,好像也是這樣的景象。他替妻子捋過耳際碎髮,輕道:“哭什麼,年底兒不是回來呢麼。”妻子沒有回答他,只是斟上一杯茶,似有梅花的味道。

他望著她清淡的眉目,將茶水一飲而盡。茶水入胃,像是滾燙的淚水,有幾許苦澀。他張了張嘴,似乎要說些什麼,可千萬句話哽在喉間,一時竟不知說什麼好。薄暮之下,他登上長途列車,漸漸遠了家鄉熟悉的風景。

可如今,年三十兒了,他卻依然在外送著貨,自己的孤寂和這個城市的繁華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夜深了,白雪紛飛,耳畔的汽笛聲在瑟瑟寒風中銷聲匿跡。他心裡有些苦,眼睛有點酸。

今夜的雪冰冷刺骨,風凶猛得好像要把他從地上捲起。他一個趔趄將手扶牆,穩住早已疲憊不堪的身軀,一下一下地按出那串他早已爛熟於心的數字:“妻,我今年怕是回不去了。”他喉嚨幹得厲害,有些許沙啞,一字一句,吐露著思念與無奈。電話那頭沉默了半晌。他並不知道,此時妻子心中像是覆蓋了一層厚厚的青苔。對面的那個女人終究只是輕嘆一聲,提醒他注意身體,別太過操勞。

他沒有忽略她話語中夾雜的重重鼻音,一陣愧疚湧上心頭。

雪還在下,他的淚滑過鬍子上凝固的冰碴,在心底結了痂。雖是如此,卻無可奈何。他滿目蕭然,空留一聲長嘆。

一個大膽的想法迅速在他腦中形成,繼而在心底某處生根發芽並瘋狂蔓延至全身。因為他始終記得遠方的某個地方,妻子在等他還鄉。

那晚,他做了一個冗長的夢,夢見十里春風楊柳岸,夢見自己衣錦還鄉,夢見妻倚在門旁,望著他盈盈笑道:“你終於回來了。”

醒後,心中已有了決定。

他發了瘋似的遞上辭呈,匆匆收拾了東西之後,借了朋友的車便風塵僕僕地往回趕,終於在夕陽落下最後一絲餘暉時到了家。

他氣喘吁吁地一步三個臺階跨上樓,迫不及待地推開家門,疲倦的眼神難掩心中的喜悅,妻也有些不可置信,原本無神的雙眼放出光來,驚訝中不忘走上前來接過他的行李箱,眼角眉梢流露出藏不住的欣喜,連說出的話語都透著笑意:“我還以為你不回來。”他笑著抱住她:“可是年總是要在家過的。”

他走進廚房,看著桌上早已涼透卻沒動一筷的飯菜,佯裝生氣,雖然嘴上訓斥著,可心裡卻是滿滿的感動。看著妻子在家裡忙碌的身影,看著這個和諧又溫馨的家,他覺得莫名的心安。

飯後,他猶豫著告訴妻子自己已遞上辭呈,今後在家就業發展。本以為妻子會埋怨她,畢竟這麼大的事都沒和她事先商量。沒想到她只是搖搖頭:“為了過個年,不值得的,辭了怪可惜的。”

聞著縈繞在鼻尖的梅花茶香,吃著妻做的桂花糖,他笑了,他知道她在擔心什麼:“值得的,因為浮華人心中的執念不過是過眼雲煙,家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此心安處是吾鄉。”

窗外依舊飄雪,可心境卻已然不同。那句擲地有聲的話仍在耳畔迴響:“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14

高考作文 ,1027字

滿城的梅雨融成了悶熱蒸騰的水汽,溼潤著大地。教室中沙沙不停的書寫聲似乎也因這將要溢位水來的空氣而不那麼剛勁有力。偶一抬頭,看著瓷磚上愈發顯眼密集的水珠,最終凝成一股,搖搖晃晃地滑下一道明亮的痕跡,反射著白熾燈的光。

深深地吸一口氣,感受著專屬於這個季節的味道,才倏地想起,我來到這裡,來到廈外,已快要半年了。不像這裡的許多同學,廈外將會留給我的記憶,只會有短短的三年,而非六年。但哪怕只是這樣一段稍不留神便會一閃而逝於生命長河中的光陰,我也相信它定然會成為一片不可磨滅的濃墨重彩的燦爛。

在早些時候,夏蟬還在枝頭鳴叫的時候,鳳凰花還未盛開得絢爛的時候,作為一名身處島內的普通學生,看著廈外那少得可憐的招生名額,對於這裡,連想都不敢想。那時的我,對於自己的志願學校也還沒拿定主意,對什麼都抱著再看看、試一試的心態。也正是這樣,讓我以那剛剛達標的分數,勉強擠進了第一年實施的“高中小語種特長班”的面試。沒有什麼特別的決心亦或目的,就只是試一試而已。

再幾個月後,拿到了中考成績單的我,暗自鬆了一口氣,畢竟以我的成績,還攀不上廈外高高的正取分數線,但卻也夠讓我以小語種特長生的身份來到這裡。但我始終是一個不太有主見的人,也不知是在誰的慫恿下,稀裡糊塗地填報了志願,待回過神來時,已穿上了校服坐在了廈外的教室裡。

現在想想,這一切倒都像是夢一般,我坐在了一個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地方。之前所有的顧慮與憂鬱也慢慢煙消雲散。但那顆患得患失的心總讓我害怕著,會不會哪一天一覺醒來,才驚覺這都是一場夢。

但如今我,腳著實踏在廈外厚重的土地上,呼吸著這裡的空氣,看著擦肩而過身著同樣校服的同學,愈發地慶幸自己可有擁有這一切。

從那個驕陽與暴雨共作的八月底,從那在操場上整齊地綿延成一片的迷彩色開始,一切的一切就像拉開了閘門,洪水猛獸般向我湧來。那五彩斑斕的短暫而美好的全新的世界。

那抱著教科書匆匆而過的走廊,和朋友們談笑圍坐的餐桌,又或者是那繞過了一圈又一圈的操場。

就是這裡了罷。再沒有比這裡更好的更適合的地方了。我突然無比地慶幸這一切就在我的生活裡。

正所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回頭想想這一年來的一切,像似串起了一個個玄妙的巧合,一環扣一環,哪怕只是少了其中的某一小環,那麼我今天很可能,就沒有辦法呆在這裡。

溼潤的空氣使墨水在紙上暈開一道悠長的痕跡。我低下頭。既然一切已被安排得最好,那麼剩下的,便是張開夢想的翅膀,飛向那片更加廣袤的星空。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15

高二作文 ,1536字

翠竹林裡多了幾分寒意,老橋下水又漲了幾尺,可是,與我,它們都似未曾變過,只是時光,偷走了許多……

獨自一人站在毛竹林裡,聽“打葉聲”,走在鋪著石板的老街,看斜瓦屋簷下棲兩隻燕子。像遊魂般孤獨又冷清。這裡是我的故鄉,是根之年在,但是心卻不在這裡,這裡徒有虛名罷了。買一份餑餑,溫暖內心,再隨便回味從前,得到些許安慰。

兒時的天空是黑的,因為渴望星星,伴著從大山裡的啼哭,就註定我是大山的女兒。父母外出,我所記得的不過是他們的照片,此外更不知。好向往童年啊,那裡有奶奶的蒲扇,爺爺的故事和無憂無慮的日子。竹林裡,竹筍又長了多高,奶奶總愛聽,在大山的黑夜裡,有著很多星星和螢火蟲,奶奶總抱著我,用她那蒲扇來為我消暑。那時候,她臉上沒有太多皺紋,笑起來很好看,我就喜歡在她懷裡做一個美夢,再摘下幾顆星星陪我安眠。冬天最愛奶奶在灶頭上給我做好吃的,軟軟的米糕,香香的臘腸,再煮上一鍋白菜,圍著火爐,聽爺爺講著三國、水滸。咕嚕嚕的熱氣在心中沸騰,化作一串串笑聲。

漸漸地,長大了,不再貪戀山裡一切,而是更想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去和奶奶商討,她說,去啊,奶奶都支援你!我的乖孫最棒。我看見她眼裡的淚了,渾濁卻頑強,她拉著我的手,千叮萬囑要多吃點,多休息,學習重要,但要保重身體的。多年之後回想起來,能這樣對你說的人,你就是她的生命。最後,我陪奶奶在木椅上嘮了一下午,只想再多陪陪她。傍晚,她不知從哪兒挖來一株苗說是桃樹苗,我笑笑說,您又亂說,別跑啦,她親手種在老宅的庭院裡,給它澆了澆水,我便走了,只是在門口望見她自言自語說,等我回來,就可以吃桃了,開了桃花要釀酒……那些話突然湧來,我蹲下來,眼淚終如野獸般撲來,阻擋不住,後來,我去了市上唸書,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數,有時候,我甚至快記不清了她的微笑,她的模樣。

記得,是中秋,放假回家陪奶奶,給她提了盒月餅,她笑得像個孩子一般,我突然發現,奶奶老了,銀絲又多了,皺紋也多了,時光如白馬過隙,轉眼間,包席頭有什麼在擊打著,很疼。她在家會早早地給我做飯,還會教我做這做那的,我會給她講故事,但沒有發現她可能累了吧。

白色的床單刺眼,消毒水味讓人咳嗽。奶奶安祥地躺在那裡,我拭了拭紅腫的眼,想起病歷單上的字,擠出笑容,在奶奶面前誇她,讓她相信她會好的吧。跟她講家裡的小桃苗長好高了……但是看見她在化療時握住的拳頭,我才明白,我說的她都記得。看到爺爺臉上的淚痕,醫生的搖頭,我明白死亡是“不可急於求成”的。算了,生命如此短暫,讓每天都有意義。

此後,我帶奶奶去老橋上轉轉,在古榕樹上綁一條祈福帶,再牽著她的手回家。她說,人就是要堅強,忍著痛,總會過去的。對啊,雨後天晴的童話卻是假的。她病情惡化,腫瘤轉移,腰上穿了洞,夏天長了蟲。她痛可是她卻忍著、忍著。我每次看到她,就想求著上天,能不能……於是,當我趕著回家時,她嚥了一口氣,走了。沒有說一句話。我把自己關在屋裡,用被子把自己包住,眼淚不止地地流,緊緊地,我想抓住什麼,卻是一場空。我是太害怕失去了。

現在,桃花正濃,卻沒有機會跟奶奶說一聲,原來它真的是桃樹,一場大雨,花盡落,可是一瞬間,回憶湧來,離開是暫時的。奶奶教會了我許多,我所不敢放下的,在那刻釋然,她教會了我愛、堅強、夢想。我的一生都將改變。正如我在那山櫻桃樹下說的一般,“想救很多人,想再也不要病痛。”我拾一片桃花,裝入心中,在前進路上,堅強地走。

竹林深處,桃花樹下,伴著夢想與愛,眼望遠方。彷彿那個人還在,低喃,此心安處是吾鄉。

吾心安處是故鄉 篇16

國三作文 ,1062字

古人有言:時移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面對著當下高速發展的時代程序,城市的繁華大氣,讓人心生嚮往;而外國的異域風情也吸引著許多青年人背井離鄉,去謀求更廣闊的前程。然而,在我看來,他國與大城市雖是歷練的好去處,卻並非都是可以紮根的沃土,家鄉往往才是我們最終的歸宿。

時代本是一條浩浩蕩蕩前進的大河,從未停歇。恰同學少年的我們,自應乘青雲之志,弄潮時代浪尖。諸如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具有國際視野和大城市氣息,熱鬧繁華。年輕的生命不甘受縛,能夠在此更廣闊的物質舞臺與精神高地開眼界,長見識,這是一個人有所追求的體現。然而,大城市的節奏快,競爭壓力大,往往讓許多人難以適應。朝九晚五的生活,磨平了大多數人的稜角與銳氣,忙碌地生存。而身處異國他鄉,難以常回家看看,要承受與家人的分別之苦。城市人的急功近利,人與人之間感情淡薄亦成了時代的痛點。因此,人的一生兜兜轉轉,浪跡天涯,最終還是要回到溫暖的家,將疲憊的靈魂安放。

紀伯倫曾有言:“別因行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何出發。”面對物質世界的豐盈,我們不應忘卻父輩蓽路藍縷時的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肯幹;當精神世界繁華,不應忘孔明教導後嗣“淡泊以明志,寧靜以到致遠”的謹言慎行。

新時代已經到來,國家推出了鄉村振興政策,讓鄉村存在許多可挖掘的寶藏,有著無窮的潛力。因此,選擇回鄉創業,帶動家鄉發展,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同時,這也是一種家國情懷的體現,是人之為人所應有的大境界。青年朋友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對大城市趨之若鶩,不如讓我們不遺餘力地投身家鄉建設,為它添磚加瓦。家鄉是我們生長的地方,培育了我們,需要我們反哺,當我們帶領著父老鄉親富起來、強起來的時候,也正是我們使自己的才華得到充分發揮的時候。

人最可貴的是初心不改,社會浪打浪的熱潮,對於年輕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作為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你可能因為自小便習慣了這裡的呼吸,不曾認真地去了解這份近在咫尺的風情與古韻。但是,當你認真地審視、品味這方土地時,你會發現這裡也許沒有燈紅酒綠的熱鬧喧囂,卻有著一份沉澱已久的古韻,雖不及大都市繁華,卻有著它獨特的閩南風韻,讓居住於此的每個普通的你我都能領略到它的萬般風情。回鄉吧,這裡的環境清新怡人,這裡有親人可以伴你左右,讓你不再彷徨,不再孤獨。

無論你是學術泰斗,還是財經大咖,家鄉都將是你內心深處永遠最溫暖的港灣。任那世界繁華,任那世界精彩,我願在這一方土地,為這土地拋灑熱血,為這土地奉獻青春。

無論天涯或海角,大抵吾心安處是故鄉。

我心安處是家鄉 篇17

國三作文 ,852字

家鄉,小而言之是成長的搖籃,大而言之是暖懷,是可以停靠的港灣。

於我而言,家鄉是黃土高坡上的一聲聲歡笑;是伴隨著長大的上黨梆子;是小時候奔上奔下的羊頭山;是每天傍晚叫賣的燒豆腐;是奶奶手中纖細精巧的剪紙。它記載了我成長的足跡,也記載了父母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它承載著我太多的記憶。不管走到哪裡,只要想到家鄉,心裡便充滿了力量。

小時候的我,活潑好動,總是閒不住,沒事便喜歡去家附近的羊頭山奔上奔下。巍巍的羊頭山,危峰秀拔,勢凌霄漢。雲霧繚繞的神農廟,蜿蜒的石梯,北魏石窟,四四方方的天壇,都留有我玩鬧的足跡。還記得每當到達山頂時,爸爸總會把我抱到羊頭上,讓我摸摸羊頭。因為這裡有“摸羊頭能長壽”的說法,這是爸爸對我深深的祝願。

家鄉的燒豆腐,總是讓我垂涎三尺。小時候,每到傍晚,總會有人來叫賣。"燒豆腐嘞,香噴噴的燒豆腐",每到這時,我總會央著爸爸去買上十塊。看著焦黃的外皮,聞著蘸頭的蒜香,就會讓人食慾大增,嘗上兩塊,鬆軟勁道,簡直叫人垂涎欲滴。這燒豆腐也是有來歷的,燒豆腐又叫"白起肉"。長平之戰中,白起活埋四十萬趙軍,高平人痛恨於白起慘無人道的行徑,就把豆腐作白起肉,蘸頭作白起腦漿,一同食用來祭奠被坑殺的亡靈。抗日戰爭時期,朱德總司令率八路軍征戰路經高平時,家家都做燒豆腐來慰問子弟兵。

奶奶的剪紙是伴隨著我一同長大的。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奶奶的手裡,無所不能。這裡用笑源在《姥姥的剪紙》中"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來形容豪不誇張。奶奶剪紙時,年幼的我總願意來湊熱鬧,左一刀右一刀,剪出個四不像。每當這時,奶奶總是笑著點點我的頭,無奈地說句"二丫頭真調皮",我則是扭頭,捂著嘴偷笑。但不一會兒,這四不像在奶奶手中,又成了一隻活靈活現的小兔子。現在長大了,再沒時間在奶奶旁邊竄來竄去,只有那一張張剪紙亙古不變,訴說著奶奶的深情。

若問家鄉為何處,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18

高一作文 ,803字

我在S省出生,之後很快便被接送到了H地,並在此生活長達八年之久。我對童年的回憶大多來自這裡,因而它便是我的故鄉。

出於種種原因,我還是離開了這裡前往S省。臨行時我只從家裡拿了一個勺子,只因喜歡勺柄上的一朵蓮花圖案。

初至S省,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充滿希望的新生活。我很快將H地的回憶擱置腦後並積極適應這裡。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我只會用從故鄉帶來的鑰匙,後來大人們經常混拿,我也不再留意了,於是故鄉便與我斷絕了聯絡。

幾年的時光像流水一般從我身邊滑過,偶然之中我找到了那把勺子,那蓮花圖案的凹槽中嵌滿了灰黃的汙垢。我開始想念故鄉了……

H地是一個灰黃的地方,至今都未曾發現過一處水塘。它不比S省是個魚米之鄉,它是個貧瘠的地方,至少在我的記憶中是這樣。我曾為了滿足我對鮮味的慾望將一條未燒熟的草魚吃掉,而在S省卻天天都能吃到黃牙魚,難道這就能阻止我思鄉嗎?我難道會因此忘記那聲響雷,像轟隆隆的車輪,碾碎了一個孩子歸家時的歡欣;會忘記我穿過那荒草叢生的田野,越過一排排赤裸灰黃的土壟,來到一片樹林子,伴隨著腳步輕踏在枯枝敗葉上一下下輕釦我心扉的??聲;會忘記我偷拿外公一元錢,輕快地奔向了小巷店鋪中的一個玩具時,外公剛放下未吃完的紅豆粥,顛簸著身體一路小跑過來的身影?當我再回過頭來看那身影時,卻發現我與它漸行漸遠。

我迫切地想回家,可我又覺得害怕。我曾回到過我的小學,發現它早已成了廢墟。我害怕當我回到家的位置時,卻找不到家的模樣。即使依稀模糊可辨,我想也找不到家的感覺。我覺得我不能回家。

當思念具體化時,它便脆弱地像層薄薄的蟬翼。可我在S省的生活卻是實在的,它不似水中之月,鏡裡之花。這裡的一草一木,它們都可以觸碰。我想,當多年以後,我回憶起在S省的生活時,會發現它早已化為不可觸控的思念,在我的生命中熠熠閃光。

我覺得現在我該好好活著,畢竟我有一把鑲有蓮花圖案的勺子,和這裡的魚。

此心安處是吾鄉 篇19

高二作文 ,946字

人說現在年輕的一代是“迷茫的一代”。的確,現在這個日益浮躁的時代裡,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其實不妨學習學習古人的智慧,人生自是苦短恨,此心安處是吾鄉。

遙想當年季鷹,秋風起的時候,突然饞了。想起家鄉的蓴菜和鱸魚應是滋味甚美,便直接把官一辭,回老家了。這個故事一直被很多文人稱道,也有駁斥的。人說你這不是匹夫志短,耽於安逸而沒有拼搏開創的精神嗎?其實不一定。一個人活得成不成功,不是他建什麼功立什麼業就是唯一標準的。季鷹當年的棄官歸隱,是因為他想通了自己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又不適合做什麼。就如同我們更津津樂道的陶潛、李白。他們也都曾心懷理想,試圖和季鷹一般,出仕為官,做出一番事業。然而事實證明,官場的勾心鬥角不適合他們,他們也不喜歡那種生活,不屑於將生命浪費在其中。所以季鷹會從秋風中嚐到鄉情,陶潛會歸園作賦,太白會慷慨而抒“安能摧眉折腰”。他們的退避,並不是懦弱怠懶,而是一種自省和高明。他們不過是回到了自己心安的環境裡,用功名利祿換去了個自在安寧。

近看現代,亦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愛因斯坦在二戰時去了美國,拋棄了自己原本的國籍。他難道是偷生怕死他、貪財圖利嗎?那他就不會公開為中國痛斥日本的罪行,不會拒絕以色列請他當總統。他只是知道自己是為科學而存在,為推動人類認知而義不容辭的探索的人。在更和平富足安定先進的環境裡,才能更加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才能完成他的理想、他的“天命”。因此他選擇了美國。這是選擇了安逸,卻也是順從了自己的心。心安之處,便是吾鄉。

類似的還有太多太多了。扎克伯格、比爾蓋茨退學而選擇了商場,甘願忍受層出不窮的壓力和洶湧澎湃的競爭,是因為他們聽從了自己心的號召,理想所向之處,心安之鄉也。三毛背井離鄉身居異國沙漠,這又是多少中國人想都不敢想的瘋狂。然而她在那裡有著愛情和熱情,她用一顆坦蕩而安寧的心政府了最荒蕪的窮鄉僻壤,用叩響心門的文字打動了千千萬萬文藝青年的心。對她而言,心安之處便是吾鄉。

轉頭再看那些依舊為生活的瑣碎斤斤計較、為功利的虛榮苦苦掙扎、為幻想與現實的落差唉聲嘆氣的人,不禁要嘆一句“醒醒吧”。人生自是苦短恨,此心安處是吾鄉。

潔白如蓮——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感 篇20

讀後感 ,579字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四月,光豔的春天轉瞬即逝。詩中清新自然,表達出了那優美的意境,純淨的內容。詩人要藉此情此景寫出她的愛,她一季的心情。

這首《你是人間四月天》出自一位才女手中,她,在那蓮花盛開的六月,降臨於杭州。在那古樸的深深庭院,受到了家族的薰陶,成為了一個聰明伶俐,溫馴聽話,知書達理,多愁善感的才女。她,就如夢中期待的那朵白蓮。提起她就不由自主的想到那詩情畫意的江南水鄉。夢中江南古城,綿綿細雨,一位女子撐著油紙傘,漫步在青石鋪就的長巷,靜聽著雨點滴落的聲音。

“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形色色的男子仰慕了一生”。她的愛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她和徐志摩在康橋發生了一場空前絕後的康橋之戀,但後來面對夢一般的徐志摩和現實的樑思成,我本以為她會選擇前者,去追求夢中一切美好的想象,過詩情畫意的生活。可她終究理智的選擇了後者,選擇了現實的安穩,選擇了真實的煙火幸福,與眾生嘗飲著人間煙火。

但,無論經歷多少風霜,她依舊是潔淨無塵的白蓮,就是這樣一位女子,在時間匆匆走了一回,走向另一個世界。她就是林徽因。

恍惚間,望見一個女子撐著一柄油紙傘,漫步在江南古巷中,就要消失在視線中,緩緩轉身,隱隱約約看見她笑望春雨,彷彿聽到她清脆的聲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