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謙讓相關作文20篇

懂得謙讓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321字

週末的上午,天氣晴朗,風和日麗。爺爺帶著貝貝上了”307”路公交車,他們的目的地是兒童遊樂場。車上正在放著美妙動聽的音樂,他們找到了座位,快速地坐了下來。

貝貝一坐下來,就看到後面的叔叔,只見他揹著一個很沉重的黃色大口袋。這時車上已經沒有空位可坐了。

貝貝想起老師教過他們的—要懂得謙讓。於是貝貝立即站了起來,對叔叔說:”叔叔您坐這吧!叔叔說:”謝謝小朋友不用了,我是大人站著沒關係的,小朋友你坐著吧。”然後貝貝又向叔叔發出了請求:”請您坐下吧,我看您揹著東西挺重的。”

叔叔被貝的熱情給感動了。他終於坐了下來。他也不忍心看著貝貝站著,他讓貝貝坐在他的腿上,這溫馨的一幕把全車的人都感染了,爺爺也轉過身來誇貝貝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懂得謙讓的孔融 篇2

寫人作文 ,412字

“快過來嚐嚐剛洗過的梨!”說到梨,我就想起來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中的孔融。僅僅只有四歲的他就懂得謙讓的禮儀,讓人們敬佩不已!

一日,孔融的父親請孔融與他的兄長們來品嚐雪梨。孔融年歲最小,就讓他先來挑選。孔融挑選了最小的梨。兄長們竊竊私語,都說孔融愚笨。父親問孔融:“為什麼選擇最小的。”孔融笑眯眯地回答道:“因為我最小,自然就要選最小的梨吃,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好吃吧!”父親又問:“那弟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我是他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應該給他大的。”這時,整個庭院都安靜了,大家都明白了。兄長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露出了慚愧的神色。

謙讓是種美德。古有孔融讓梨,以四歲孩童的行為教育我們要謙讓。現有學生讓座,以十歲學生的行為繼承傳統美德。懂得謙讓的人,絕不是愚笨的人,而是心有天地,能容萬物的智者。我們作為建立美好社會的未來力量,應積極繼承和弘揚這種美德,不受社會汙濁急躁之氣的影響,成為一個和善謙讓的人。

我們應懂得禮讓 篇3

高三作文 ,792字

材料中老太太把座位讓給了孫子,而要求大三學生王丹丹讓座,王丹丹理應讓座給老太太,因為尊老愛幼是中華美德,讓一下座也不會怎麼樣。王丹丹的做法,是不懂禮讓的。老太太的孫子一直低頭玩手機更是不對,身為年輕人,手腳健壯,更應給老人讓座。總之,不管是王丹丹,還是老太太的孫子,他們做為年輕人,都應主動讓座。懂得禮讓,才能避免這場爭吵!

懂得禮讓,不僅是弘揚中華美德,是對自身品德和素質的昇華,更是營造和諧關係的法寶。許多成功的人,都是從“禮讓”做起的。

三國劉備,仁德愛民,懂得禮讓。他對屬下禮讓,得到下屬的忠心;他對人民禮讓,受到人民的愛戴;他曾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每次都謙虛禮讓終於打動了諸葛亮。因為他的禮讓,讓他擁有了大量的謀士、忠心的臣民,讓他後來三分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試想,如果劉備不懂禮讓,他永遠只是那個一窮二白的皇親,那來三分天下,稱王稱帝的輝煌呢?可見,懂得禮讓,能幹好大事。禮讓,是成功的基礎。

反之,不懂禮讓,又會如何呢?

秦始皇橫掃天下,一統中國,大權在手,一人獨霸。可他不會禮讓。朝廷中,宮殿外有誰令他不滿意,不高興,馬上抓來殺掉示眾。對大臣對百姓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修長城、築宮殿,置百姓生死於不顧。所以才會有“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落魄。

可見,不懂得禮讓,即便強大得如同秦王朝,終歸還是要滅亡。只有“禮讓”才會讓自己的事業走得更遠。

在我們的生活中,懂得禮讓也是好處多多。在學校裡懂得禮讓,會讓你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在家裡禮讓長輩,會讓家庭其樂融融;在社會上禮讓他人,你前面的路就更加平穩,你離成功就會更近。

如果不懂禮讓,便會妄自尊大,處處樹敵;便會受人拋棄,孤獨寂寞;便會坎坷曲折,舉步維艱。這種生活,不是我們想要的。

所以,學會禮讓吧!其實禮讓一點也不難,以關愛之心對人,以包容之心處事,便可把禮讓做足。懂得禮讓,從現在開始。

我懂得了謙讓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8字

從前,我總以為我是一棵頂天立地、無堅不摧的“雪松”。不管遇到風沙、雨雪、乾旱、還是洪水。一年四季我都長著翠綠的枝葉,凡是野花野草長在我高大挺秀的身下身上,我就都把它們全部除掉,我經常用的一種方法:就用自己的枝葉把它們淹沒,使他們沒有充足的陽光。

我想,這樣弄幾天,它們就會“死”過了幾天,它們竟然長出了更高更好看的自己,我真有點不相信,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用泥土把它們埋起來,這樣它們就會“死了。它們還沒長出來,我就喜不自勝,因為過了幾十天,它們還沒有長起來,自己是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雪松”了。

“梅花”和“竹子”聽說了這件事,心裡不服,它們不久就被遠處的農民伯伯移植到這裡,我對它們說:“哈,你們有什麼能力,看我不把你們通通消滅。”於是,我就拼命的搖我又長又多的“長辮子”,不知道怎麼回事,我整整搖了三天三夜都們把它們淹沒,於是又搖,我又搖了三天三夜,眼看我枝葉快沒了,善良的“梅花”姑娘對我說:“‘雪松’,別搖了,想淹沒我們是不可能的,做人要心胸寬闊,以德服人,這才叫真正的本事,若想讓人服你,除非你先做好自我才行。

聽了這番話,我終於明白了,比自己強大一千倍,一萬倍還無數多呢?從此以後,我懂得了謙讓,我們三個成為了好朋友。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謙讓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7字

我看過很多很多小故事,如《鑿壁借光》《鐵桿磨針》等等。我最喜歡印象最深的還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四歲的小孩叫孔融。他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大家都很喜歡他。有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來了一些梨,讓孔融的兄弟們吃。孔融把大梨都分給了他的哥哥和弟弟,自己卻留了一個最小的。父親看到了問:“孔融你為什麼挑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說:“我的年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父親又問:“那弟弟比你還小呢?”孔融笑著說:“他是我弟弟比我小,當然要把大的給他了。”父親滿意的點了點頭。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謙讓。孔融這麼小就明白了尊敬兄長,愛護幼小,是我們小學生學習的好榜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比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小孩讓坐;讓比我小的人先吃東西或者先玩玩具……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謙讓,學會與別人分享。

我懂得了寬容謙讓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910字

樂於助人是一種品質,做事堅持不懈,是一種習慣。我懂得了寬容謙讓。

在三年級的一天,在學校,我和一個同學打起了架,回家後,又和奶奶吵了一頓,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在放學時,我每下一個樓層,有個調皮的同學就打我幾下子,當下完所有的樓層時,那個同學差不多打我30下了。我生氣極了,把書包放在了地上,把那個同學摔倒,這個同學的臉被摔爛了。

回到家,我被奶奶吵了一頓,說:“誰讓你和同學打架的?這一次就放過你,下不為例!”我低著頭回到了房間。

當這個同學的臉好了以後,又逞能了。上美術課時,老師讓我們分小組討論畫畫的過程,畫完後,把作品都交給我,我再交給老師。當這個同學畫好時,故意把圖畫本扔在了我的頭上,當我回頭的時候,他竟然還在衝著我笑。我心裡想:做了壞事,還敢再笑!我越想越生氣,把圖畫本又摔在了他的頭上,砸到了他的額頭,額頭上頓時起了一個包,他哭了。我心裡又想:活該,還好意思哭呢!

放學時,他快速地走下了樓,搶在我之前到了樓下,把這件事告訴了我奶奶,我奶奶的臉都被氣紅了。回家的路上,奶奶吵了我幾句,我實在憋不住了,就說:“是他先弄我的,你們不吵他,還非吵我,憑什麼?”奶奶說:“他先打你的,你別還手,把事情告訴他媽媽,不就好了?”我心裡不服氣地想:明明是他先惹的我,他倒還有理了!

回到家,我就上樓了,我好好地反省反省,終於明白了奶奶說的對,我這樣以牙還牙,會把矛盾激化的。

還有一次,我爸爸喝醉酒了,讓我給他買菸,剩下的一塊錢留給我花。我買了一包煙,剩下的一塊錢買了兩袋小米鍋巴。回到家,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妹妹看見了,一直纏著我給她一塊,我勉為其難地給了她一塊。妹妹一嘗,感到非常好吃,就還繼續要。我就跑,我妹妹一直追著我,她沒追上,不小心摔倒了,哭了起來。我媽媽看見了,說:“她要吃,你就給她一點,馬上再買。”我只好把剩下的小米鍋巴給了妹妹。

我心裡想:妹妹畢竟是妹妹,我這個當哥哥的應該關愛她,謙讓她。

我從這些事中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要與人為善、寬容,不要和別人吵架,也不要和弟弟妹妹搶東西,要懂得謙讓。

我懂得了謙讓 篇7

國一作文 ,822字

星期六正午,豔陽高照,剛剛從公交車上下來的我學習完作文朝家走去,一路上暢通無阻,就這樣一路好心情地走到了家門口。

“哇!真是太棒了!”我不住的讚歎道。想知道我為什麼這樣嗎?那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剛進家門,映入眼簾的是滿桌的美味佳餚。其中,就有我最愛吃的土豆牛柳和可樂雞翅,我馬上把書包放了下來,迫不及待的跑到了洗手間洗了個手,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拿了一雙筷子和一碗裝著熱乎乎和香噴噴的米飯的飯碗坐到了椅子上,生怕誰會把這兩盤菜從我的身邊奪走。我彷彿看見了土豆牛柳先生在說,“先吃我,快來吃我呀!”

我聽到這聲音就想馬上下筷子時,又有一個聲音從土豆牛柳先生旁邊傳來。

“先吃我才對!你看我肉那麼多,而且我還有可樂當配料,可比它好看好吃多了!”說這話的是可樂雞翅女士。

我又想動筷子去夾可樂雞翅的時候,在可樂雞翅女士的前面的糖醋排骨先生卻不樂意了,“明明就是我最好吃,先吃我!”

手中筷子才剛動,其他菜卻都不樂意了,一個叫嚷的比一個響,“要要營養分配均勻,我們蔬菜類明明才是最好吃的!”

我搖了搖頭回過神來時,我看見了妹妹坐在了我旁邊的椅子上,也正準備開動。正想下筷子大開食慾時,卻忽然想到,我的妹妹——郭亦妙,她最近也受了不少的苦,一會兒生病,一會兒又這個食物不能吃這個食物不能吃,我這個當哥哥的也十分心疼她。

一想到這兒,我便先放下筷子,覺得先讓妹妹多吃點才行,於是,我便把我最喜歡吃的兩樣菜挪到她面前,土豆牛柳分了她一大半,又把可樂雞翅也分給了她,只留一個給自己。剛開始,她還忍不住推辭說,“哥哥,我夠了,夠吃了。”

後來,她就接受了,吃得很開心。看妹妹那麼開心,我也很開心,媽媽也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懂得謙讓了。

經過這件事兒後我理解了,懂得謙讓是非常開心、快樂的!

我懂得了謙讓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9字

生活中,往往一句話,一件事,都可能給我們啟示,那天早晨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懂得了謙讓。

那是週五的早晨,天灰濛濛地,又陰又冷,烏雲密佈。我急急忙忙從餐桌上抓了兩片面包,向公交車站衝去。

我跺著腳,盼望著要乘坐的52路公交車,終於遠遠地看到它緩緩地到來了,我奮力擠上車,車上全是去上班和上學的人。

當車子駛到煙臺光明眼科醫院時,一輛黑色的私家車從旁邊強衝過來,公交車一個急剎車停住了,車上的所有人也都跟著倒向一邊。

站在我旁邊的一位叔叔面帶怒色地說:“幹嘛給他讓道,他這屬於搶道”。司機叔叔好久沒有說話,停了半響,他才說:“早晨都是上班的,大家都著急,如果我跟他搶道的話,一旦出現狀況,耽誤的是一車人。”

聽了叔叔這番話,我忽然想起了許多國學裡的謙讓的名言。是啊,謙讓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而當今社會,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車子家家必備。在馬路上經常會看到搶道、佔道等現象。如果大家互相禮讓,可能道路會更通暢,人們的生活不是會更美好嗎?

下了車,迎著風,來到學校旁邊,耳畔響起了朗朗地讀書聲:贈人荊棘,手有餘傷,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讀書讓我懂得誠信 篇9

國一作文 ,871字

教育家說:“書是智慧的鑰匙。”史學家說:“書是進步的階梯。”經濟家說:“書是致富的資訊。”迷惘者說:“書是心中的啟明星。”學生們說:“書是不開口的老師。”

你們一定聽說過《狼來了》的故事吧。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小牧童,他每天上山放羊,他覺得太悶,想出一個很有趣的把戲。一天,他在山上大聲叫喊“狼來了,狼來了!”山下的村民信以為真,各自拿著鋤頭上山捉狼,結果上了山之後,才知道是小牧童鬧著玩的。小牧童很得意,覺得十分有趣,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這幾次,村民們上山後才瞭解到這都是小牧童的鬼把戲,村民們十分生氣,再也不相信小牧童的話了,之後的一次又一次,村民們都沒有上山。結果有一次,狼真的來了,小牧童大聲叫著“狼來了,狼來了……”這次,小牧童的叫喊聲異常響亮。而山下的村民們覺得又是小牧童在鬧著玩,沒有上山,小牧童的羊都被狼給吃了,他自己也差點送命。這個故事使我想到了“誠信”。一個人要生存,要進步,就必須要有“誠信”,它是為人之道,做人之本。

如果春天沒有七彩的陽光,就不會有蝶兒的漫天翻飛;如果人間沒有誠信,那就是一個蒼涼而荒蕪的世界。誠信,如同一輪明月,普照大地,一清輝驅盡人間的陰影。誠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誠和信任,贏得的是友誼和尊重;誠信,如同一束玫瑰的芬芳,能打動人的心靈,能收穫人間的真誠。我們擁有誠信,人生就有了追求。

誠信如同一輪明月,讓黑暗變得光明,讓世界變得美麗,讓世界充滿生機,讓生命充滿活力。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同學們,走進書的世界吧。書籍,能夠給我們智慧,給我們啟迪。在不斷的閱讀中,你會發現書會賦予我們神奇的力量,讓我們上進,催我們奮發。當我們真正讀懂它的時候,才會深深地感受到它的珍貴,它的美麗。是它,讓我們知道哪裡有誠實,哪裡就會春光明媚;是它,讓我們知道哪裡有誠實,哪裡就會春光明媚;是它,使我們懂得哪裡有信任,哪裡就有繁花似錦;是它,督促我們把“真、善、美”的風氣弘揚,把“誠實守信”的氛圍營造。在它的激勵下,我們學會了自尊自立,學會了自信自強,學會了在學習中塑造美好的心靈,在讀書中健全誠實守信的人格。

愛讓我更懂得珍惜 篇10

國二作文 ,853字

每一份愛都是發自內心的驅使,它既然給予了你,讓你幸福,你就必須好好珍惜,讓它灑滿在你心中每一個角落,讓我們銘記於心。

我是一個出生於貧困家庭裡的孩子,其實窮並不代表什麼,雖然生活上沒有那些富貴人家過得輝煌燦爛,不是常說貧窮自有貧窮樂,富貴自有富貴苦嗎?何況還有一個疼愛我的姥姥呢!姥姥是一個勤勞而又儉省的農村老婦女。她已經六十多了,但手腳靈活得很呢!

清晨,霧還沒散,姥姥就開始工作了。買菜、做飯、洗衣服等,全是她一個人忙,家務多再加上我這個頑皮的小姑娘,姥姥的負擔就更重了。嘟叨嘟叨一陣吵雜的聲音,從廚房裡傳來,使我感到厭煩,我帶著朦朧的睡意走到廚房的門框邊,眼還沒完全睜開,便看到一個瘦小的背影,正在忙東忙西的,閃爍的汗珠從額頭流到臉尖上,滴在禾乾草裡。原來姥姥是因為我一句氣話要吃蒸包子,我只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沒什麼的,但姥姥卻記掛在心裡。

《水滸傳》這本名著知道的人應該有很多吧!那是我第一次收到書的禮物,是我姥姥送給我的呢!那時我和小夥伴玩的時候看過一點,接著就愛上了。還沒進家門就開始吼叫姥姥了。這些天姥姥有氣無力的抬頭說“真的買不了”聽了這句話,我的臉色就變了,大聲訓道:“你憑什麼不給我買,錢是我爸媽給的。”因為當時姥姥病了,看病需要錢,家裡的錢已不多了,沒有多餘的錢買書了。至今想起這番,心裡一股酸水湧上來,非常內疚。

一個多月已逝去了,時間已沖淡了我的記憶,也沖淡了我那股硝煙。清晨,小鳥在窗框邊跳來跳去,微風敲打著窗戶,一縷陽光照在牆上,通過牆縫射到眯成一條直線的眼睛上,非常刺眼。只有起床了,放眼直望,只見用幾塊木頭搭成的飯桌上放著一本厚而黃的書,我茫茫然地走近桌旁,喜從天降這是我盼望已久的書,我本已打消了這個念頭,可姥姥最終還是買給了我。原來這些天,姥姥省下來的錢就是用來買書的。我的淚珠慢慢的滑了下來,細味地閱讀著這本書。

謝謝您,姥姥,您所付出的真愛讓我感到幸福,你所給予的愛讓我更懂得珍惜。“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時間不等人,我願回到從前,讓你的愛永隨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