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與孤獨相關作文20篇

成長與孤獨 篇1

國一作文 ,995字

一個人的時間,總是那麼漫長,那麼連續,那麼令人惴惴不安,又那麼令人無限嚮往。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人生在世,有一個知己就很不錯了,再多一個自然要靠人上輩子修來的福分了。有知己甚好,但人不可能永遠都活在大傢伙的歡笑言談中,總有那麼一段時間,或是生命的某個瞬間,一種孤獨寂寥之感便會湧上心頭。

小時候我以為我是時間的大富翁,好像所有的東西都沒有限制,我有那麼多的小夥伴,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就一溜煙跑到小夥伴家樓下,根本無需上門,只要在樓下大喊一聲便會應聲而下,那時候是最原始的方式也是最快捷的方式。而每到週末,我們總會跨上自己的自行車,成群結隊的在大街上肆意橫行,那時候感覺自己挺威風,就順便組了一個兄弟團,記得那時候團裡有規定,就說每個人的QQ個性簽名都要是“彈指間,兄弟永遠肩並肩。”那時的我們正是風華正茂,有點個性就想要張揚,有點情緒便想要發洩,覺得兄弟團永遠不會分開。現在回想起來,只能說那時那個時代的烙印罷了。

到了小學畢業,才發現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於是大傢伙收拾收拾行李馬上就各奔東西了,相互講著離別的傷感話語,懂得了人總得靠自己,別人即使靠得住,也很少有人能陪你走完剩下的路。

於是大家的聯絡漸漸變少了,只有那有些可笑的誓言還不時湧上腦海,我們開始長大,從初中到高中,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朋友,你我之前從未謀面,但卻在此時此刻此地,我們一同見證了一段成長的歲月,我們一同分享著自己的所見所聞,不知道這次的相遇,是重逢,還是剛剛開始。

最頭疼的還是每每寒暑假放假回家,那些兒時在一起玩耍的夥伴,由於少有聯絡而漸漸疏遠,每次我跨上自己的單車到人家店裡時,總會由於內心的尷尬而不敢向前詢問,最後只得落得一場空,這樣的場景不知道會上演多少次,你可能會說我膽小,但這恰恰就是我越發長大後的內心,變得越發顧忌,變得有一層隔膜,不願輕易給別人敞開心扉,可以說,這是我的成熟,也是我的落魄。

於是時間留給了我一個人,由我一個人去把握,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隱忍,學會了特殊時期特殊方式,學會了曲高和寡,學會了走孤膽英雄的道路,我想,不管那些所謂的學生時代的荒謬,我可以放慢腳步,抬起頭來,看看這世界;低下頭來,看看自己。時間沉澱了很多東西,安撫了悸動的心靈,很多東西自己也慢慢想通了,就不再感到疲憊,一個人的生活,那就隨他去吧,輕裝上陣,砥礪前行。

一個人,與孤獨常伴,但卻從未孤獨。

成長的孤獨 篇2

國三作文 ,701字

早在初二那年,我就深深的意識到,孤獨便是成長路上的一條必經之路。這年暑假,姐姐把劉同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我,這便成了我最喜歡的一本。

在學校裡學習,首先便要克服的就是孤獨吧。像有位老師說的,學習就要沉的住氣。別人在打鬧,自己卻在這裡學習,每當此時,我便像是受了什麼委屈似得,但都要繼續低頭學習,莫名的流出淚來也要當做是汗水。我想,這便是孤獨罷。明知道是苦澀的,卻要堅持活生生吞下去,因為誰都明白,良藥苦口利於病啊。孤獨是堅持,是磨練啊!

而又像書中說的,孤獨更像是自己和自己對話。孤獨者都是思想者,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無論外界如何喧鬧,一個沉默的人,他定是在和自己交流,這便是孤獨。但在他人眼中,他的沉默是可悲的。

所以有些人一開始聽到孤獨這個詞時,會覺得這是個形容一個人內向的詞,但其實不然。孤獨最明確的含義,就是沒有人理解自己。

就像做數學題,自己明明用了正確的方法做出來了,但因沒有別的同學甚至老師能明白你的方法,便被當成是錯解,這時的委屈,更是孤獨

我最深的體會是每次同學說我學習努力時,都有一種莫名的孤獨,覺得他們比之前更不瞭解我了;每次爸媽說我再不學習這次考試就完了的時候,卻更是覺得委屈,感覺連爸媽都不知道自己的苦,對自己一點都不信任,不理解,想到這時都想找一個可以真正理解自己的人。但每次都是自己在難過,因為我都想象不出“真正理解我的人”到底說什麼,做什麼才叫真正理解自己。

孤獨是良藥,是磨練,更標誌著成長;“盔甲再厚也沒用,傷疤硬實才能防身。”在孤獨中受過傷,便是在成長的路上前進了一步罷。也許這邊是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成長的孤獨 篇3

國二作文 ,898字

那天我挫敗地想到,就算是在很久很久之後,再給我一次遇見她的機會,我也依舊無法擁有擺脫這種相望無言的尷尬氣氛的勇氣。我沒有那種自來熟的天賦,也沒法喚醒一份好些年前的親暱與熟悉。所以這個世界在那一刻只剩下了兩個沉默對立的人,侷促地等著,等著對方,先開口。

人生總是如此奇妙,你總能在好多年後遇見你好多年前彼此熟悉的夥伴;雖然她已經在我心中消失了好久好久,久到記憶淡薄,但是,當我一看見她,我就知道是她;那張青澀的面容與好些年前那張稚嫩的面容合在一起—好似這個童年老友一點而也沒有變過。格格再站到我面前已經是2016年的春節了。她在金華,我在寧波;直到見到她我才發覺:原來我在金華還有個朋友,原來時間過得這麼快,好些年前結識的朋友,如今時隔多年,終於又見到了。

我在人群中瞧見她,內心一霎那的喜悅如巨大的海浪拍打著心頭。我有一瞬間想走上去,但是看著她熟悉又有點陌生的面容我又遲疑了。她還記得我嗎?她還會像以前那樣和我一起玩耍嗎?她……遲疑間,我已看不到她的背影。直到長輩們把我們拉在一起,笑呵呵地看著我們。顯然這些長輩們可都還清清楚楚地記著我和格格小時候的交情,還有那些調皮搗蛋的事—什麼扔摔炮砸到車子啊,什麼放煙花放進人家屋子裡啊……現在想起來還有點不好意思。可是當我滿心歡喜地看向格格的時候才感覺到了不自在:我們兩個熟悉又陌生地相互打量著,心中各自奔湧著重逢的喜悅,但偏偏有那麼一堵牆,硬生生地把我們隔開了,各自封閉在各自的空間裡。我奇怪地去推這面牆,卻發現根本推不動;沉思了許久,我又抬頭看了看格格有些陌生的奇異眼神,忽地就這麼明白了。

—從心裡搭建起來的牆,又如何能推得倒?

這麼多年下來,重新見面的兩個人,早就各自蛻變了無數次;相對站著,或許早就已是陌生人。

我苦笑一聲。原來我們都變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我們一個個,在世界的邊端,各自奔跑著,走著各自沒有交集的人生;從小孩到少年,多少挫折,多少歡樂,又如破繭成蝶般經歷了多少次;每次睜開眼,或許就是個全新的自己。我們這般成長著,蛻變著,得到了什麼,也失去了什麼。

成長總歸是孤獨的。而我們,更是如此。

成長在孤獨中綻放 篇4

高二作文 ,998字

我曾自以為有一片樂土,藏之記憶裡最幽暗的角落。從此開始感到一種成人的寂寞,更喜歡夢中道路的迷離。

—題記

暮色中,突然有一股強烈的孤獨感猛地湧上心頭,並以箭一般的速度像一棵有毒的藤羅一層層地把我纏繞起來。我驚慌失措,想盡了所有的辦法,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可一切都是徒勞。我精疲力竭,可是“孤獨”卻狂傲地駐紮在我心裡,耀武揚威。

這時,小剛發了條資訊說:我有一種“藥”,能幫你解決這個“孤獨”。

於是我就跟著小剛不知不覺到了一家網咖門口,我有點躇躊,手心裡微微有點冷汗,卻被小剛一把推進了網咖。我們在進門的第一個大廳找到了座位,小剛說這裡是吸菸區,說著便要了一杯可樂,點然了一根香菸,像是進了快活林,於是我咬咬牙大有豁出去的氣概,效法了小剛,騰雲駕霧般直奔網咖中樞。網咖室裡燈火通明:三盞日光燈照耀下,白灰牆、白灰頂,裝修簡單得像食堂,四十幾平方米的房子裡擠著二十臺電腦桌,座無虛席,悶熱的空氣裡瀰漫著汗味、煙味和年輕的味道。可是在座的每一個人已全然得忘記了這一切,置身於網路世界中。鄰座的哥們在下象棋,旁邊也有些觀戰者,還不時地高聲探討一番;還有的哥們在打捶、搓麻將等,小剛剛大汗淋漓地玩著“魔獸冰封之座”。介於本人還是隻遊戲菜鳥,所以我一掃聊天室芸芸眾生,最終鎖定一目標,亂調侃,我們什麼都聊就是不敢聊心裡話……

從網咖出來,小剛很盡興,這時一幫朋友手機打過來催小剛去KTV,於是小剛爽快答應了還說完“不見不散”掛了機之後,就拉著我去包廂了。在包廂裡,在夜和夜色的包圍下,年輕被放縱,禁錮的心衝破了現實的枷鎖都變得不設防,愛和暖昧都在包廂的角角落落無聲墜落。在酒精的催化下,連眼睛都迸發出火花,有些人開始迷失了自己……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踉踉蹌蹌地偷偷溜回了家。躺在床上,那種該死的感覺又來了,它在我心裡發瘋了似的大笑,一直笑,彷佛在嘲笑我的無知與愚昧。這一夜,我輾轉反側……

清晨,陽光懶懶散散地撒在我身上,我帶著一顆孤獨的心,遊蕩在大街上,街道旁有一間書店,散發出陣陣書香,誘使著我走了進去。

很快我的心在這一片浩如煙海的書叢中靜了下來。我靜靜地去感情《老人與海》中老人那海一般的孤獨;耳邊彷彿聆聽到貝多芬那婉轉動聽的《致愛麗斯》,指縫間流露出點點孤獨;挽一罈酒,和李白一起相邀月下痛飲,酒不醉人心自醉……

離開,青春已不再是一個謎,雖然向上的路,總是坎坷又崎嶇……

成就與孤獨 篇5

高三作文 ,714字

有一種成就叫做孤獨。

你或許有些不解,生活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你因無法擺脫,便逐漸的陷入喧鬧,因為你的平凡,註定了你無法取得超越自己的成就。

人生註定了他無法政治上的成就,他尋求著他文學的成就,但大臣的進諫,妃子的纏綿,讓他的生活太過熱鬧,其文學永遠也離不開宮廷乏味的喧鬧。?肫疲??晌?私紫輪?簦?彼?蝗碩來κ保?倭誦?鄭?嗔艘環莨露饋R蛭?露潰?龐辛?ldquo;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的佳句,幫有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絕唱。

孤獨在常人看來,往往是因為人生的挫折所致,挫折給與打擊,使人陷入孤獨。正如蘇軾的被貶黃州,因為被貶,他身陷孤獨之中,這份孤獨帶給了他在獨遊赤壁時與精神的對話,成就了他文學上尊貴的地位,促使他實現了自己的突圍。

孤獨,這個被世人所拼棄的狀態,卻因為被動力的安裝而成就。這份成就是與世不同的,因為他承受過了孤獨的感覺。

在印象畫派中,他唯我獨尊,他的成就舉世矚目。每一幅畫作價值千萬,有誰曾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生都生活在無盡的孤獨之中,過著乞丐般的生活,或許正是因為孤獨,使他練就了世人所不具備的思維,正是因為一生的孤獨,使他成就了萬世的榮耀。

解說如此,想念你應該懂得,在那些超凡脫俗的身後,總是伴隨著與世不同的孤獨吧!

你應該看到,如今的世界正在逐漸缺少這些成就的存在了吧?科學技術的發展,將世界連整一個整體。人們被這個社會逐步融化,成為茫茫眾生中的一員,我們少有孤獨,困為世界總在喧鬧。

你或許會問:“面對此情此景,你該何如呢?”

我答:甕中保持內心的孤獨,不隨波逐流;堅持心中的信仰,努力做到倚世的獨立。

成長與成功 篇6

高一作文 ,738字

成長是一個磨礪的過程,歷練我們的身體,錘鍊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品格,以此來衝破成功路上的艱難險阻。所以,成長是成功的基礎。

成長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增強成功助力的過程。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它是在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唐爽,中國第一個登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頁封面的年輕科學家,她的好奇心、判斷力、決策力、執行力,都達到了極致,這是因為她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習慣多問多思考,習慣於執行到位,正因為有了這些好的習慣,才讓她在困難面前不自亂陣腳,仍能勇往直前,努力拼搏,走向成功。

成長是學會選擇,有所取捨的過程。取捨的過程是一個覺醒的過程。比爾蓋茨,放棄令人羨慕的名牌大學,選擇自己創辦微軟公司,結果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莊子,穿行於山林間,沉浮於雲氣中,縱使生活貧困潦倒亦不移本心,因為他捨棄高官厚祿,選擇自由自在。有時成功靠的不僅僅是能力,還有選擇,做出正確的選擇,就相當於成功的一半。

成長是充盈心智,洗去自身浮躁的過程。它能讓平凡的人不平凡,讓閃耀的人更閃耀。著名導演馮小剛,他當過兵,畫過板報,靠模仿別人起家。在遇到困難時,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在困難中磨練自己,充盈心智,最終走向成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褪去自己驕傲的外衣,在屈辱中成長蛻變,最終打敗敵人,成就偉業。成長過程中的磨礪,是成功天平上必不可少的砝碼。

不成長就想成功,那是空想,是不現實的。只有經過千錘百煉這個過程,鋼鐵才會變得更加堅硬,否則就是廢鐵。樹,若是沒有成長,那它永遠不會成為參天大樹,永遠不會擁有豐富的年輪和歷經滄桑的偉岸,更加難以擎起一片天地為我們遮陰納涼。

成長的過程中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我們都要細細品嚐,從中學會堅強,持之以恆,昇華自身,為成功打下結實的基礎。

我的成長不孤單 篇7

國一作文 ,739字

長大以後,曾經的朋友都走散,我們只能向前奔跑,越孤單,越害怕得到或失去。是否,在我的世界裡有一盞燈,陪伴著我?—題記

人們常說,成長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完善、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可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失去很多很多?。此時的我正經歷著,成長著,失去著。

在這個初一(一)班的大家庭裡,我總是努力地強迫自己去適應著。我總會莫名想起那時上小學的時候,那時的感動、幸福快樂,雖然也夾雜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初一的我,是惆悵、孤立無援的。也許是好面子,也許是真忌諱這種行為!我與一個挺要好的女孩發生的一件事,這件事揮之不去,像紮根一樣在我的腦海。

六年級時,一個下午,我正在埋頭做作業,一束水花濺在了我的眼睛和書本上。我當時真心地不高興,原來是她在跟別人瘋時擠水擠到了我身上。我連忙把水瓶搶過來說:“還一下,我還一下。”她同意了,我拿過來一擠,可是水瓶偏偏跟我作對,噴出了“煙霧”,我又重新擠了一下,這才噴出水來。誰料她生氣了,一下子朝我打來,我們兩個瞬間就扭打在一起。她人比我高,將我脖子勒住,我邊反抗邊用手抓住她的肩膀,就這樣僵持了下去。這時,上課的鈴聲響起,我想就算了,以後還在一個集體裡,不必要把關係弄得太尷尬,於是我力氣用小了一點,可她卻更用力了,我被激怒了,又和她打了起來。老師終於來了,把我們分開,這件事就這樣不歡而散。

現在我在陡崗讀書,她去孝感了。有時,我會想起她,想跟她說聲對不起。可已經沒有機會了,我沒有了任何她的聯絡方式。時光匆匆,我不再是那個脾氣暴躁、做事不考慮後果的小孩了。是她在我的成長過程裡點亮了成熟這條路的燈,使我不再彷徨失措。可我成長的路,她已不在我的左右,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失去吧!

我慶幸,在我成長的路上曾經有你!在我成長的路上不曾孤單。

與孤獨一起走過的日子 篇8

國三作文 ,1037字

路,要自己走。

—題記

一掬泉水,煮一杯好茶,貪婪地臥在夕陽下,獨伴茗香,注視著夕陽緩緩沉下。古人大多因孤獨而生愁緒,“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憶往昔,自己何嘗不因獨自一人而唉聲嘆氣默默流淚?想來大抵是並未去細細品味罷了。孤獨,固是冷寂,伶仃,然為何不曾看到孤獨所帶有的寧靜安和?大抵是生活在如今社會,彼此都會有依賴罷了。

幼時,時常依偎在長輩的懷裡,貪婪的索取著溫暖遲遲不肯離開,不曾問津他人,僅是一味的索取,而身邊的人也總是順從著。自幼,便在心裡認為這世界就該是圍繞著我的。當我慢慢長大,離開溫暖的臂膀卻終有著那份任性,走入外面的世界,雖說結識了眾多好友,然因我的任性許多人選擇離開,覺得無助,但那也僅是一瞬,過後全然忘卻,仍是重蹈覆轍同樣的故事。幾番周折,大家都倦了,再也不想與我繼續這個無聊的遊戲,這,也是第一次感到孤獨的存在。天尚寒,白雪裹著梅枝,嚴嚴實實,全然失去昔日的光彩,已是立春卻仍是寒冷,裹了裹大衣,頂著寒風漫無目的的走著,腦海裡浮現著的全是那個畫面……“你又對著我發什麼瘋!不要總是心情不好就隨便找人發洩,沒有人有義務去照顧你勸慰你!不要總是以為大家都以你為中心,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能總是依賴著別人,靠你自己你就活不下去麼!”是啊,再也沒有一人用一雙大手摸我的腦袋,也不會拉著我伴我走在小巷裡,原以為那些本該延續下去的在長大的一瞬戛然而止了。我,本應早就明白。一縷陽光照在枝頭,淡色之中透出點點絳紅,我也應像這梅,傲然獨自矗立在寒風中。

曾懼怕孤獨,因其的寒冷寂寞,如今,我向往,嚮往那種不受束縛,獨佔鰲頭的感受。儘管會有退縮過,然細細品味孤獨,正如在這肅殺的冬季慢慢的歷練著,不再留戀那雙手,留戀那溫暖的臂膀,丟棄了原有的依賴與任性,在孤獨中,成長著。

獨踏青山,看遍群花爭豔,細品細水長流,憧憬著迎來朝陽,貪婪地享受夕陽,無拘無束的自由源於這孤獨,不再被世間瑣事幹擾,若獨乘一小舟,看那江水悠悠,泛起陣陣漣漪,不在意目的地,獨享著這份安寧,也唯有孤獨可帶來此種境意。原以為離開任何需要的人,生活會變得一塌糊塗,現在才發覺,原來路是自己的,固要自己才能走。與孤獨相伴的日子並未感到想古人所訴說的那種孤寂,更多的則是對人生的一些感悟,唯有與孤獨相伴才會有心靈的寧靜。

幾十年之後我會銘記這一生—與孤獨一起走過的日子。

伴著沉下的夕陽,緩緩合上雙眼。

人生路漫漫,終是要自己走。

成長不孤單 篇9

國三作文 ,791字

往事如蒲公英般被風吹散,思念卻像洪水般一點一點地在心頭氾濫。那些單純而又美好的日子,我們曾經共同擁有!

時光倒流回到六年級,你是我進入六年級的第一個朋友。每節活動課,我和你都會遠離喧鬧的操場,躺在宿舍旁那塊安靜的草地上,看天上的雲朵悠閒地飄來飄去,愜意地享受著日光浴,訴說著心事。我們會趴在草地上尋找四葉幸運草,你總是能找到好多四葉草,而我卻總是沒有耐心在那一大片三葉草叢中尋找那稀有的四葉草,常常是懊惱地趴在三葉草叢中,眼巴巴地看著你:“看,你找到了那麼多的幸福,可我卻連一點幸福也沒有。”這時,你總是會把幸運草全部放到我手裡,對著天空喊:“那我就把我的幸福全部都送給你!”大朵大朵棉花糖似的白雲,撒下陣陣甜蜜。“多奇妙,那心形的“幸福”,在我掌心裡,輕輕飄……”

六年級是最自由散漫的時光,也是最快樂的時光。你的手很巧,會編很多漂亮的手鍊。每天早上,你都會從家裡帶很多彩繩,編成手鍊送給我。當然,正常都是在上課的時候編。即使被發現,也只是一句“下不為例”給打發掉。我很喜歡那些手鍊,便纏著你,讓你也教會我。有那麼一段時間,一到上課,我們就在臺下“埋頭苦編”,完全不顧老師在臺上“之乎者也”。現在想想,那個時候,還真是不懂事。

我總是滿臉憧憬地跟你說:“好期待上初中啊,那樣我們可以一起上學,一起回宿舍,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光是想想就好激動哦!”我興致勃勃地勾畫著我們未來的巨集圖,天真地以為事情會照著人的意願來發展。而你只是付諸一笑:“我們永遠是最好的朋友。”如今的我們早已各奔東西,這或許,是你早已料定的結局吧。

回憶像點滴瓶一點一滴滴落在心上,化成疼痛的霧,然後慢慢彌散開來,抬頭看看悲傷得快要破碎的天空,浮現出你溫暖如風的笑靨,冰涼的空氣頓時升起一絲溫度。失去光彩的幸運草在風中搖曳著墜落,那些回憶卻鮮豔得刺眼……

我的成長不會孤單,因為有你,有友誼,有回憶,有思念……

成長與成功 篇10

高三作文 ,1068字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一刻不停地向前趕,是否還會有揹著行囊的流浪者在街邊走走停停?當人們弓著身子向著成功奔跑而去或是蜷縮著倚在黑暗的牆角時,他們忘卻了真正需要的其實是直立著的成長與成功。

從人的演化來看,人是從大自然本質中有所剝離並逐漸形成社會團體性質的自然個件,再怎麼左右衝撞也擺脫不了自然法則的限定。人的自然屬性和生命本質決定了人和萬物一樣,需要遵循成長節奏的律動。

可研究人也不能脫離人所處的特殊環境—社會。社會要求人在成長的同時適當為自己增添一點附加值,即提升自身的修養和能力並儘可能做到成功。同時,由於人存在著與其它生物相區分的一樣東西—“思維”,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對僅僅滿足物質生活需要的不滿足,於是人渴求成功。追求成功,理應是為了實現心靈與生理同步發展的合理途徑,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了太多的不平衡的現象。

某些存在“金本位”、“名本位”思想的家長和老師,他們的教育致使孩子從小就形成了不單純的思想,甚至催生了快節奏社會的產物—“功利主義”教育,孩子由此失去成長的自由。傳承千年的美德精神已成了升學的助推工具,取而代之的是頗有“實用”價值的成功學,孩子們更多地走向了“被成長”的漩渦。小處的紕漏固然可以改正,但向全社會各領域蔓延的“成功主義”氾濫成災,禍害的不僅僅是一代人。這只是成長與成功失衡的一個方面,但從此處看開去,成長的不成熟造成了成功觀念的畸形,國民價值觀念的錯位可見一斑。

與上一觀念相左的則是另一個極端。正如有陽光的地方背面一定存在著陰暗那樣,我們的世界同樣不乏所謂“看破紅塵”悲觀厭世的人,他們渾渾噩噩,消極地生存下去。不排除他們遭受過太多的困擾的可能,或許正是一次次失敗撲滅了他們的盛焰。那麼做個隱士?隱士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在高度聯絡化的今天,誰能夠真正超脫萬物,御風而遊?或許流放於滁州的歐陽文忠公給出了答案。他非但沒有被壓力打垮身子,反而像彈簧一樣繃直氣概與心態,為一方百姓謀福祉,真正做到逆境中的醒世一擊,完成了入世與出世的完美融合。成長,不僅僅要做到“生”,即擁有完整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存”,因為存在則有價值。

道理其實就這麼簡單,成長到成熟便是成功,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成長。任何脫離成長、歪曲成功的想法與做法,終究會達不到目的的,甚至論為悲劇;任何消極成長、拒絕成功的心態與人生準則,最終都會淹沒在歷史的風塵中。

是將頭緒理順的時候了,保持自然而平和的成長姿態,把握積極向上的成功趨勢,這應是我們現在坦然行走於人生路上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