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獨行為樂相關作文20篇

我以獨行為樂 篇1

國三作文 ,684字

有句話說得妙:偷得浮生半日閒。這偷來的“半日”,便是每天上學放學路上的十五分鐘。雖有人作伴更為有趣,不至於腳下踏風卻腦袋放空,但我偏愛獨行。若面對的只是自己,那何必再拘小節?走著走著,身子扭曲,步伐搖晃,卻也有另一番叛逆的滋味可享。

最喜歡的是李白醉飲之勢。左腳提起往右踩,右腳提起往左踏,像是被人往一邊猛地拽過去一般,身子傾斜而又隨意,大有下一秒就倒地不起、悶頭大睡的樣子。一個重心不穩也無大礙,只要手臂微微帶動身體,整個人帶著沉甸甸的書包便又巧妙地晃回正道來。這也奇怪,一開始只是為了好玩,學著學著,好像他那種肆意的大笑也在心中響起了。不知為何,本無飲酒,卻被那種莫名而來的豪情壯志填滿了心胸,腳踏棉花一般,心中有了微微醉意。盡興之時,忍不住地念起:“將敬酒,杯莫停!”我本是獨行者,面對的是自己的靈魂。無需遮蔽,所以才看得真切。若是將自己淹沒於人海中,那到最後也分不清哪個才是自己真正的動作與聲音了吧?

走路都是如此的不安分,難免會有路人詫異的眼光頻頻投來圍觀。有時一邊趕路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背書,也會受到旁人的指指點點—“這是讀書讀傻了?”“今天估計那些學生又要考試了。”什麼樣的聲音都有。

剛開始聽到這種指點的聲音時,說沒有感到不好意思是假的。但時間一長,也明白了些許。再收到那種瞧見瘋子般的眼神也只是微笑著迴應。我本是獨行者。來者又是何人?世界上總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聲音,我當然無法取悅所有人。那為何要拘泥於他人的眼光言語呢?不甘平庸,不願隨波逐流,故偏愛特立獨行。

我本是獨行者。坦率之樂,自由之樂,無畏之樂,皆為獨行之樂。獨行之樂,惟有我知。

我以詩詞為樂 篇2

國三作文 ,954字

在世界文化的浩瀚搖籃中,詩詞泛著點點星光綴著這靚麗的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想看那雄奇壯觀、淒涼孤寂的岳陽樓;想看那流光溢彩、渾然天成的滕王閣;想看那瑰麗悽美、千古一絕的牡丹亭。

想去看,想去了解的事物何其多,正如一名旅行家所說:“我最遺憾的事,便是有生之年不能看完這個世界。”我想盡可能多地去看看這詩詞渲染下的大千世界。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這是我在蘇軾筆下看到的西湖。柔和的陽光投射下一串串光束,耀著路人的眼,暖著觀者的心,投在樹上,影兒被打碎,斑斑駁駁地遊離於透著藍綠色光暈的西湖。奔跑,小跳。那一刻,我彷彿看見了西湖的笑眼,聽見了雷鋒塔裡白娘子真情傾訴那愁人心坎的歌聲。

我悟進詩詞了,心中有絲小竊喜。看著同行的好友自顧自兒地玩手機,我慶幸著我能以詩詞為樂。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心尖彷彿滑入千絲萬縷的蜜糖,我在景的音容笑貌中發現了自己,從詩詞中挖掘了最真實沒有任何束縛與負擔的自我,我可以暢意地抒發我的七情六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帶我領略了赤壁風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豪情在這兒猶存,周瑜的“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使人驚慨。我雖無法理解他那份對小喬的深情,卻是對那份熱血激進,鐵骨錚錚的“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讚歎不已,華髮早生皆因那令人唏噓的赤壁之戰。我們又何曾不是“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讀書苦,那倘若跨越不了這道坎,恍若昨日,指尖流年,你也將後悔悲愴後半輩子。有時候,不拼一下,怎麼知道你的極限與天資?詩詞中那赤壁縫隙中的美令我心絃一顫。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或許你在嘲諷這是俗透的愛情,但要真如此想,我認為真正俗透的是不懂欣賞的人。我發現了更深的含義,我欣喜著,快樂著,這首詩比擬著正在學習的我們,苦盡甘來。此時我不像柳永“佇倚危樓”,我在圖書館,沉浸於書海,等待著下一次旅行,又是一次新的開始,新的起點。詩詞彷彿綻放了笑靨,驚豔了時光。圖書館裡靜得無人敢去說話,燈光昏暗,氤氳著書本的精華。這首詩也被放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那讀書之境界令人津津樂道。閒暇時,靜下心去發現吧。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詩詞之美,亦等著你去發現。

以詩詞為伴,以自然為友,我繼續著探索之旅,帶著不言而喻的樂趣,懷抱真摯深厚的情意。

我以節約為快樂 篇3

國一作文 ,624字

快樂像首歌,輕快悠揚,快樂就像首詩,抑揚頓挫;快樂像首畫,令人賞心悅目。快樂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

問蜜蜂“你的快樂是什麼?”它說:“我以採蜜為樂。”問螞蟻:“你的快樂是什麼呢?”它說:“我以為我們這個團體盡一份力為快樂。”每一個人,甚至於每個動物、植物都有以為快樂的事“什麼令我快樂呢?”我陷入了沉思……

在家裡,似乎一切都平淡無常,但是每當給花兒澆完水以後我都會會心一笑。每天媽媽洗完碗後,每天媽媽洗完菜,淘完米的水,我總是搶先一步拿去,媽媽不解的問:你總是要這些髒水幹什麼?”我吐吐舌頭說:“以後就知道了”。我每天都會將水澆到我栽種的小花苗上。花苗每天接受著滋潤,逐漸開出一朵朵花兒,奼紫嫣紅,分外好看。我心裡默默的想:我用媽媽洗的菜澆灌出來的話一樣美,別人用那十分珍惜的水資源澆灌出來的,又能有多大不同呢?我節約用水,我一定要堅持下去。看著花兒和手中的水,我真切的笑了。

不僅在家中,在學校也同樣如此,學校寢室中的水龍頭,有些人打開了卻忘記關掉,水在嘩嘩地往下落,水龍頭在哭泣,在流淚。輕輕關上它,彷彿水龍頭在微笑。在寢室裡,“請隨手關燈”的標語貼在牆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很多次教室裡沒人了,燈卻亮著,輕輕一按,關上了燈。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從我做起,我很快樂。

節約在別人眼裡看起來也許微不足道,但世界上每個人節約一滴水、一度電,那麼該節約多少資源呀!在生活中我從小事做起,節約資源,我節約一點,我為世界增添一份財富,我以節約為快樂。

以讀書為樂 篇4

國二作文 ,543字

閒暇時光,坐在一把藤編木椅上,沐浴著陽光,拿上一本老書。細細品味書中的味道,淡淡的筆墨香味,再加上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在這喧鬧的城市中找一片安靜之處,沐浴陽光,不由感嘆,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我為書幹過許多瘋狂的事。

我還記得,曾經,媽媽為了不讓我的眼睛近視度數繼續上升,不用被眼鏡騎在鼻樑上走,釋出了一系列的“禁書令”。把我心愛的書全部收走,放到箱子裡,還鎖了起來。我回家看到了,抱著媽媽的腿說:“不要啊,不要啊,怎麼可以這樣。”

我的書啊,沒有了書我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經過我的軟磨硬泡之後,我仰天得意長笑,我成功了。我將書從老媽手裡拯救了出來。我終於又可以看它們了。

而我並不滿足於現在這種閱讀時間。等夜深人靜時,爸爸媽媽都睡著了。從睡夢中醒來的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手電筒,用光照著書面,慢慢地品讀著故事中的韻味,心隨著劇情跌宕起伏,一緊一鬆的。這不由讓我想起了一首歌:“旋轉著,故事裡的風車……”

當然,這也不是長久之策。隨著越來越深的黑眼圈和嚴重的睡眠不足,增加了媽媽的疑心,我放棄了這種想法。

我閱讀時心情總是開心的。因為它們讓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我的生活不能離開書。“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閱讀使我有樂趣,我的生活多姿多彩。以閱讀為樂,這句話是對的。閱讀是我最大的樂趣。

以獨行的心態結伴而行 篇5

國二作文 ,776字

在非洲有句古諺這麼說:想要走得更快,請獨行;想要走得更遠,請結伴而行。在我看來,現在社會紛繁複雜,我們無法預知下一秒會有什麼挑戰,所以我認為,只有以獨行的心態結伴而行才可以走得更好。

何謂獨行?獨行,是趙子龍護送幼主的千里走單騎;獨行,是陳景潤打了幾麻袋草稿後收穫成功的奧祕;獨行,是比爾盖茨在退出大學後獨立建立微軟的奠基。獨行,使人心無旁騖,外界的干擾和矛盾拖緩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他們越走離成功越近。心中唯有自己,便是獨行帶來的利。沒有包袱一身輕,這也是其弊:在危難時刻,無人相勉、扶持。一味獨行,你將迷失於自我的世界,你會發現自己的力量是多麼渺小。

什麼又是結伴而行呢?顧名思義,就是找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前進。是什麼力量使人結伴呢?正是人們在獨行的時候,遇到幾個力量薄弱的人而產生的團隊意識。俗話說:團結力量大。互相協助是其利,但也有不益之處。身邊多了幾個人,應不應該完全信任?一人落難,應不應該停下腳步去幫助?這時,獨行的優勢又體現出來。結伴,必然拖慢你的腳步。

因此,我們要將其合二為一:以獨行的心態結伴而行。獨行讓你保持清醒的頭腦,結伴而行讓你免受孤苦之難。上個世紀裡,紅軍長征曾引發無數外國人做出不可思議狀。是啊,在這艱辛過程中,戰士們必須做到有時獨行,有時結伴而行。為什麼要這樣呢?當他們翻雪山、過草地時,前有天險,後有追兵,一些戰士凍僵在雪山,還有一些陷入沼澤,只要有人停下腳步,他的結果也會如此。而戰鬥時,結伴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

作為青少年,我們要學會以獨行之心去結伴而行。在學習時,要自己查漏補缺,不明白的問題還要相互討論;工作中,在完善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同時,還要有與他人協力才能走得更遠。

總而言之,以獨行的心態結伴而行是當今生活之道。只有深刻地履行它,我們才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遠、更好。

我以鋼琴為知己 篇6

國一作文 ,464字

我以鋼琴為知己,鋼琴以我為榮耀。我每天都離不開鋼琴,好像哪天不彈手就會發癢。

每天我都會彈鋼琴,不管從託管回來有多晚,要是不彈睡覺都感覺睡不安穩,心裡會一直想著鋼琴。

有時候,出去玩看到鋼琴,我也會把持不住想去彈一下。因為我認為只有我在彈鋼琴的時候才是最開心的,最放鬆的。

每次心情不好時,我更會去彈一曲,好像彈完鋼琴我的心情就會特別愉快,特別放鬆。

考試時,大家都在抓緊複習,而我卻會抽空去彈鋼琴,因為每次考試前壓力都會很大,鋼琴就像有可以把你所有壓力都給吸走的魔力,有了它好像不管做什麼事,精神都不會那麼緊繃了。

我認為每一次彈都是一種享受,就算反覆彈同一首曲子,每次彈也會彈出不一樣的感覺。

鋼琴就像我的寶物,在心情不好時它幫我排憂解難,在壓力大的時候它幫我放鬆,比賽時,它幫我得到榮耀。

鋼琴就像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好像沒了它,我生命的齒輪就不能轉動了。沒了它,好像是沒了鼓棒的鼓一樣。

我就是它的知己,它也是我的知己。誰也離不開誰,鋼琴陪伴我度過了八年的時光,幫我拿到了許多獎。給了我許多快樂,為我的生命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以笛子為知己 篇7

國一作文 ,630字

說起笛子,那真和我有說不完的故事,我從三年級時就對這種音色美麗的小樂器感興趣,在這麼多年的學習生涯中,我與它老早就成為了密不可分的夥伴。

古人將竹笛的聲音描繪成“鳳鳴龍吟”,在我印象中也是差不多的。我甚至敢說,在同齡人中沒有人比我更瞭解它了。大到著名的曲子,小到幾個音階與技巧,我都摸得一清二透。因為這是一種從河姆渡時期就留存下來的古老樂器,作為中國人,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並傳承它。

其次,這位知己還能幫助我排憂解悶,舒緩心情。每當受了委屈或煩得無聊時,它總有法子能讓我高興起來。不經意地吹幾個音符,都有可能被它帶到音樂世界裡去。吹一曲《姑蘇行》,南方優雅的園林就赫然眼前,一首《水鄉船歌》,優美的聲韻就如輕舟微搖水波動盪……正如一位著名演奏家所說:“笛聲好像是跟你說話一樣,把你帶入民樂的魅力中去。”我跟它的感情是別的東西比不上的,它就是我的老友,它吹出的每一個音符都是動人的詞句,每一首樂曲就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我帶它參加過比賽,得過獎。其他樂器,我總是學不好,只有笛子在我手中好像有了生命力,或許我們之間特別有緣分吧。

當笛聲響起的時候,它的每一個音符都使我寧靜,我彷彿身臨其境,穿越到古代,遨遊在山水中,這一切都源於這根竹管,悠揚與古色古香的韻味,只有那一刻,世界才真正平靜下來,讓我完全沉浸在音樂中,與笛在一起,與自己相伴……

我不喜歡平庸的流行歌曲,也不喜歡喧囂的現代搖滾,只有笛子—悠遠的音調與優美樸素的音質,才是我真正的知己。

我以籃球為知己 篇8

國二作文 ,719字

自從碰上它,說得難聽點就像吸毒會上癮,說得好聽點就是“一與之定,輕易不移”。

有些人或許會說,女孩子喜歡打籃球像什麼樣子!可我卻不以為然,女孩子喜歡打籃球又怎麼了?我不是愛打籃球嗎,現在也沒什麼不好的,成績也保持在中上水平。而且還讓我變了,變得不再那麼內向,也變得更有勇氣了。

我第一次接觸籃球是在小學四年級,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那時候可以參加女子籃球社團,我便報名,想去試一試。經過選拔入選了,我很喜歡這個社團,即使是討厭的跑步,在社團活動時要跑好幾圈,我也樂意。

對待籃球我不同於其他的事物,我對它總是有著花不盡的耐心,而且練的永遠要比別人多。我會利用空餘的時間去運球、投籃,甚至和別人打比賽。運球對籃球熱愛者來說是基礎,這是來練球感的,球感是必備的,於我而言是籃球是一切之根本。因為它是我的知己。我要比別人更優秀,才配成為它的知己,不是嗎?

在週末只要一有空,就會和弟弟商量去哪裡打球。去有操場的地方,都不忘帶上籃球。

既為知己,則終生不可棄之也。我是不會捨棄籃球的,它是我的終生所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此情非比愛情,是一種單純的友誼與相知。我們之間的關係在時間的作用下,與日俱增。一開始只是一時來勁才去報籃球社團,現在對籃球的熱愛,是隻增不減。在一天天的默契配合中,我們的關係到達了最高境界—知己。

我覺得它在我手裡,不同於在別人手裡。它彷彿有靈性,有生命一般,在籃球場上跳躍,如同小精靈,快如風又疾如流星。跟我之間有著說不盡的默契。在我傷心之時,它是我的療傷藥劑,只要帶它出去玩一下,那些情緒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不復存在。在生氣時,以它出氣,多拍幾下,煩躁之氣就得以平復。

籃球乃吾之知己,此生無恨也。

我以美食為知己 篇9

國一作文 ,788字

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作為一個資深的吃貨,我不僅喜歡吃美食,更是把美食當做我的知己。

民以食為天,想要讓美食成為自己的知己,首先要有豐富的想象力,看著一塊晶瑩剔透的果凍,你要想象在一個美食的世界裡,幾塊小果凍和兔子一樣跳啊跳的,每跳一次就會抖動一下,別提有多可愛了!你看著一塊巧克力夾心餅乾,就可以想象到在一座小城裡,巧克力夾心餅乾帶著黑色的墨鏡,牽著一條香腸警犬,在搜尋著偷了糖豆太太手提包的小偷,瞧!小偷在那兒!別跑!

所有的美食都有靈魂的,你只要用心去感受,用靈魂和靈魂交流,你只要閉上眼,放輕鬆,用心感受你與美食的對話,比如你考差了,在做完作業後,從冰箱裡拿出一杯雪山冰淇淋,白色的奶油味冰淇淋上淋著一層蔚藍的藍莓醬,然後閉上眼,放輕鬆,你會聽到一個聲音,“不要因為任何事情而發火,請允許我用我的清涼為你平復乾燥的火氣。”然後慢慢開始品嚐,讓奶油的味道充滿整個嘴巴,再配上酸酸甜甜的藍莓醬,還有冰涼的感覺,整個味道在口齒間徘徊,久久不願消散。

除了與美食對話,還有感受美食,同時你還要創造美食,一顆雞蛋,一點油,就能炒出美味的雞蛋散,一顆番茄一顆雞蛋一點水和調料,就可以做出可口的番茄雞蛋湯,有時候做美食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打雞蛋時的節奏感,泡一杯綠茶時水倒進去的那一剎那,綠茶的顏色開始飄出,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

但是不管是龍蝦鮑魚,還是松露魚子醬,都不是最美味的,最美味的不過是從沙漠走出來的人喝到的第一口水,和在一次災難中餓了好幾天吃到的第一口熱騰騰的飯菜。當然在沒有經歷過災難的我們認為最好吃的美食莫過於母親親自在廚房裡忙上忙下做出來的飯菜,一份番茄炒蛋一碗紫菜蛋花湯,一點一滴都是母親的愛,裡面除了鹽帶來那一股淡淡的鹹味,還有一種親情的味道……

我以美食為知己,這個美食可以是山珍海味,同時也可以是粗茶淡飯,任何美食都是我的知己。

我以筆尖為知己 篇10

國一作文 ,877字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此乃《愛蓮說》內的原文。牡丹、菊還是蓮,世人、陶淵明還是周敦頤。他們之間不僅僅是單純的喜愛,還彷彿是彼此的知己,一與之定,就千秋不移。

我以筆尖為知己,與其共樂、共恨、共喜、共悲。幼時,便喜歡握筆而寫,或是握筆而畫,彷彿筆下就是一片天地,筆畫與線條,在紙上飄渺。畫不圓的圈,或拉不直的線,儘管不完美卻充滿創意。當我心情不暢時,身邊無一知己可去傾訴,便把情寄於筆尖,無論是紙上的狂草,還是筆下的細描,傾訴著心中一絲一毫的情緒,心事便放在紙上,漸漸忘矣。久而久之,便覺得生活已離不開筆尖,空白的紙張,未沾上由筆尖畫出的花朵,便甚是空洞,只有筆尖的墨滲入紙中,白紙才不顯得單調。

自那以後,無論是以文字、還是繪畫的方式,總覺得握著筆尖,就思緒萬千,彷彿筆尖承載了我心中無數的想法,說是承載,倒不如說是理解,似乎心中的一切想法,都能通過筆尖完美的訴說。

心情低落時,雖極為氣憤,卻又難以言述,只好握著筆尖,獨自寫下心中的想法,給紙披上黑色大衣,就同我的心情一般。塗了一圈又一圈,毫無規律,就是無數雜亂的線條,雖紙上的墨跡並不夠美麗,但卻極為解氣,一團亂麻般的心情或是怨氣全留於紙與筆尖之間。若是高興,筆尖下的一切,開了花似的美妙,我常畫那起舞的蝴蝶,就同心中的自由一般;常寫那抒情的詩句,心中的感情同筆下的詩句一觸即發;或是畫畫素描,整齊地排線,井然有序……字與圖都似淑女,亭亭玉立,盡是歡喜,筆尖,則與我共享歡樂……

如果單單隻有白紙,還不足以與我分享心情,筆尖才可,無論身處何地,筆,總陪著我,就如同一個願意傾聽我的心聲的小夥伴,讓我充滿愉悅,我想,這便是筆尖的魅力,握著它,彷彿擁有了全世界,喜怒哀樂匯於一字一句、一筆一劃,聚於筆尖,並書寫下心情,傷心事漸漸忘卻,樂事卻留於筆尖與心裡。我與筆尖之間,已有說不出的情,筆尖下,就是一片我的舞臺,我的天地,展現著百變的自己。

張潮道:“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又曰:“一與之定,千秋不移。”筆尖乃我鍾愛之物,我與筆尖,便終生寄情不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