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共享的快樂相關作文20篇

我們共享的快樂 篇1

國二作文 ,822字

七年級的一次春遊,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當我們乘坐的大巴抵達了學校,學生們陸續下了車,踏上回家的路。

我們如往常一樣的結伴而行,三月的櫻花開的正盛,開滿了那條長長的筆直的道路,櫻花瓣被風吹起又落到地上,惹得不少行人紛紛停下腳步,拍照留念。

那一排櫻花樹下的十字路口,人行道上整齊地排列著共享單車。那入眼的一排黃色很是引人注目。班長突然提議道:“現在時間還早,我們一起騎車吧。”她的提議讓我們把目光都集中在那一排亮眼的黃色。

“我同意。”你第一個贊同,說,“我手機裡有軟體,掃碼了以後就能知道密碼了,我幫你們掃碼。”你的話語讓我們歡呼雀躍。

不多久,非機動車道上就多了幾個騎共享單車的女生,成群結隊的順著櫻花路筆直的向前騎著。下午的陽光很溫暖和煦,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很是愜意。就這樣,我們走完了那條櫻花路,有繞到學校的小區裡,在裡面繞了好久,又騎出了小區大門。

領頭帶路的女孩停下了車,轉身問我們:“你們看那是不是我們班的同學?”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有兩個女生在對面慢慢的邊走邊聊。“哎,是她們。”“對,她們今天約了一起去玩的。”“我們過去吧”……在大家嘰嘰喳喳的討論以後,我們過了馬路。

兩個女生看見我們也很高興,說:“你們這一排共享單車好酷哦。”我們相視一笑。又互相交談了幾句,得知她們一起去逛超市,又在路邊解鎖了兩輛單車。兩支隊伍就說了那再見,往不同的方向騎走了。

騎了好久,遇到一個公園,就停了車,進去了。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看著幾個大哥哥打籃球。一場籃球看下來,時間也不早了,才發現原來我們一起度過了那麼長的時間。

金黃的太陽依舊掛在天邊,藍天白雲配上細細微風,斑斑駁駁的樹陰下,我們說笑著,彷彿時間在這一刻可以永恆。

快樂的時間總是讓人不捨,幾人騎著車有各自招著手回家了。騎向小區的路被夕陽照得燦爛輝煌,騎車的身影映在路上,充滿青春活力。

到了小區門口,把車停到那個櫻花路口,踩著夕陽的餘暉,走向回家的路,還在回味著我們共享的快樂。

我們共享的“友誼書屋” 篇2

國一作文 ,909字

時代在變化,人類在進步。現在越來越多的資源都可以共享,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如今已經慢慢踏入共享時代,而我和我的夥伴們也想進行一次共享體驗來感受共享所帶來的樂趣。

我們幾個夥伴一起圍坐著思考著,到底什麼叫做共享,我們又可以共享些什麼呢?突然,我猛地站起來,興奮地對大家說:“夥伴們,我們可以開一個屬於我們的共享書屋啊,可以把自己的舊書新書一同拿過來。”可有人就搖了搖頭,沮喪地說:“這個點子不錯,可是我們開在哪裡呢?”於是,我們又再一次地陷入了沉思。但就在此時,路過的爸爸正好聽到了我們的討論,提議說可以開在他廢舊的車庫中。聽了這個極好的訊息後,我們迫不及待地開動起來了。

當看到舊車庫的髒亂不堪後,我們並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地去打理它。爸爸拿起了拖把,我拿起了抹布,其他的夥伴拿起了掃帚,雖然我們每個人的汗水都似雨點般止不住地流了下來,但我們每個人都樂在其中。

經過了兩個小時的努力與付出,我們終於把原來的髒亂不堪的舊車庫變得乾淨整潔了。接下來就剩裝飾和重中之重—書了。爸爸下了“聖旨”,每個人都領到屬於自己的任務,有的寫牆上的標題語,有的在牆上畫畫,有的釘書架,還有的收集書本進行擺放……我的任務是寫一塊牌匾。

收到任務後,我馬上就擼起袖子加油幹起來了。我先去準備了一塊直徑達到1、5米的硬紙板,小心翼翼地上了一層底色後,我心想:既然它是一塊牌匾,那上面的字就一定要大、醒目、鮮豔,缺一不可。於是,我就用金閃粉摻著膠水寫下了“友誼共享書屋”這幾個大字,又在兩旁畫了點書和星星作為點綴,待我把做好的牌匾拿過去的時候,看見大家也都準備完畢,可是卻少了一個人,咦,爸爸去哪了?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爸爸抱著一個神祕的黑色袋子過來了,唉,這是什麼啊?當我急匆匆地拆開的時候,發現原來是爸爸精心準備的榻榻米和彩燈。太棒了,簡直完美!經過半天的時間,我們終於佈置完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書屋。

在這之後面日子裡,不管晴天雨天,我只要一有空就會去我們共同打造的友誼書屋,其他夥伴們也會不約而同地前去,一同暢遊在書的海洋中,樂不思蜀。

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共享書屋啊!我愛我們的“共享友誼書屋”,我愛共享時代!

我們共享的世界 篇3

國一作文 ,805字

我家的小區前,有一條大街,每天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不知從何時起,街上變得色彩絢爛:橘色、黃色、綠色……共同組成的一條彩色大街。可其實,當你走進看,就會發現這些彩色的路,都是成排成排的共享單車,各種品牌應有盡有,來來往往的人也不時駐足掏出手機……

沒錯,就是去年,最新出來的“摩拜單車”引發了一波潮流與時尚。這是一部共享的單車,只要掃一掃車身背後的二維碼,就可以自由的騎行了,它不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環保了,還融合了現代科技,引領出一股新的潮流。而且,隨著騎行的人越來越多了,更多的品牌共享單車:ofo、優拜。應運而生。更多的人選擇了騎行上班、上學,世界更環保了,道路也更加通暢了。於是,這也成為了大部分人心目中所向往的交通方式。

不僅僅是共享單車風靡一時,就在不久以前,更有人改造了一個方便的充電樁,這可是給許多擁有電動車的家庭帶來了福音。

它其實就是一個大大的停車場,車位很多,不同的是每一個車位後面都安裝著一個充電樁,方便汽車充電。從此,擁有電動車的人再也不用去到專門的4s店給自家的電動汽車充電了。而改造的停車充電樁是隨處可見的,省時省力,還非常的便宜,從此以後,我們的電動車朋友又能夠隨時隨地的“大飽口福”一頓了!

機器人,如今還並不普及。快遞小哥,外賣小哥,不管颳風下雨,嚴寒酷暑,朝陽黑夜,他們都必須一直為了我們而跑路。從上跑到下,高樓大廈中,高達30~40層樓的不在少數,而這些小哥們要一直跑。

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這樣一款名叫“小黃人”的共享快遞機器人問世了。他們可以代替小哥們來按時送達快遞,更能夠同時裝載多個物品,不分大小,從小掛件到大電視,樣樣可以做到不損壞,所有人都可以免費使用它,是快遞小哥的得力小助手。從此,快遞小哥再也不用跑上跑下了。

共享,一個普普通通的行為,卻在慢慢地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環保,讓生活變得便捷。

我走回小區門前的那條大街上,看著花花綠綠的共享單車,思索著……

我們共享的是什麼? 篇4

國一作文 ,889字

社會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是資源共享—在貧富差距逐漸縮小以後,這似乎變成了一種生活的普遍方式。共享時代的來臨讓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都有了一個飛躍式的改變,但在面對這樣一種新興觀念的同時,我們仍需捫心自問:共享時代,我們共享的是什麼?

顯然意見的是,資源共享已經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的中國市場。大至書店,小至籃球,我們共同分享有限的資源,也使“共享”理念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生活。以近幾年極為紅火的共享單車為例,人們不再使用自己的自行車,大都轉而選擇馬路上隨處可見的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它們話費便宜,使用方便,沒有了固定停車位的限制之後更是如虎添翼。但不止於此:資源共享不僅讓生活方式發生轉變,還令生活理念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鋪張浪費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過去式,我們的未來是一個提倡綠色、節能、環保、回收再利用的時代。正是因為我們深知資源的稀少與可貴,因此“節儉剋制”轉而變為了理念重心。

然而,正如並非每件事都稱心如意一般,資源共享並不能夠帶來品質共享。隨著共享事業的如火如荼的發展,社會上也必定存在那麼一群並不樂於呵護這份成果的人。誠如無數張照片、無數篇新聞通訊稿中所記錄的那樣,有些共享單車被鎖在家中佔為己有、電瓶車被丟進樹叢、車上的二維碼被破壞得看不出原樣……數不勝數的諸如此類事件,都是共享時代還未成熟的證明。我們飛速發展的經濟使我們能夠進行資源共享,但我們的社會仍未有道德觀上的成熟與完善。正是由於這樣,我們便必須承擔一些因他人道德感缺失而帶來的後果;我們能夠做到維護社會資源、公共財產,不給下一位共享者的資源使用帶來麻煩,卻苦於不能共享我們的品質—而這才是這個社會最急需分享的。道德觀念只能被個體所擁有,而不能如同以物易物那樣被人們所分享。我們做到了物質層面的共享,但在精神,在道德層面呢?不,遠未到。

所以,到頭來,我們要真正明白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共享時代,資源共享開始逐漸變成淺顯的層面,而更重要的是假以時日我們能夠將我們的素質共享給整個社會。共享時代裡,我們共享的是什麼?無關物質,僅僅是我們每人心中懸著的那把裁決之劍罷了。

我們共享的,是一座城市 篇5

記敘文 ,1257字

立於陽臺,吹著愈發涼透的風,瞥見小區大門外道旁的梧桐,秋去冬來,四季更替。似是紅燈轉綠,視野裡突然多出公交、Taxi……還有許些騎車的人。明黃的ofo,亮橙的mobike……

是了,隨著ofo,mobike的紅火,“共享”二字也愈發耳熟能詳。似乎,許多人都覺得,我們即將迎來“共享時代”。其實不然,在我看來,我們早已步入共享時代。

雨絲微涼,春季多雨。是啊,也許年輕人總會這樣後知後覺,直到些糟心的事兒發生了,才追悔莫及。在Lowson中避雨,應該……帶傘的啊……“函青?也去同學聚會嗎?”緩緩地,Lowson藍白的店招下撐開一把淡紫的傘。雨依舊下著,紫傘不那麼平穩,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是傾斜的,歪歪的,本就不大的雨珠劃出淡細水痕。傘下,我抿嘴憋笑—什麼嘛,說是與我共享雨傘,實際是要擠我整我嘛!小樣……抬眸看路,注意到梧桐又添巴掌大的新葉。蜷著的,芽綠色,沾上了水珠。

烈日如火,夏季悶乏,獨自擠入地鐵,隨著人流走著,停下,站定。開了空調的站廳層,不那麼熱,卻是悶的。是啊,有些時候,你越期待某些東西來,卻總事與願違。“學姐!”一道聲音打斷我的急躁,側身,定睛—“我不認識你。”“我知道你啊!你是在結業式上主持的那位學姐,還有哦……”

行駛的地鐵上,一個大女孩身旁圍轉著一個小女孩,前者無奈的聽,後者快活的笑,若說有什麼相似之處,便是“S”了。“S”—市三,是兩者共同處的學校,是她們共享的地方。走向不同的出口,偶遇就此結束。出了站,耳根清淨不少,空氣也悶熱不少,“學姐,我看到你胸前的S了……”不覺又去想小學妹一眼認出我的原因,啞然失笑,走到烈陽下去,道旁的梧桐散發出綠意,葉片舒張,予人明涼。

秋季,正是《易經》中萬物“各安其分,各守其職”的時候。而我的職,便是每週六將跳完舞的小表妹送回家。正值晚高峰,我緩緩將視線落回車內。

左側的小白領捧著方便麵,慷慨與一車人共享香氣,收穫了不少刀眼;前座的老人咕噥著自家今早買的毛豆—4元一斤—貴極了;右前方的女大學生正邊藉著路燈打量著指甲上腥紅泛光的指甲油,邊與電話中的人閒談;側頭去看錶妹。?G?車窗上何時起了白氣?表妹正抹著,抹散那一片朦朦!

窗外,是蒙著水汽的城市;燈火通明,似是不知疲倦。車內車外,是一個世界吧!我們共享的,其實,是這整座城市吧!

梧桐葉不知何時枯黃了,搖搖欲墜……

猛地打一個激靈,回過神來。ofo已是幾度騎過。你用過的車,別人也會再用;你看過的風景,別人也將欣賞……或是一個熟識之人的物件,又或是一所學校,亦或是一座城。這不是一個人的城市,你我註定要共享。人們到來、經過、終又離開,留下的印記會再被千萬人駐足。

人生短暫、資源有限、發展永續!共享,因此成為了答案!共享,成為了人際關係的前提,成為了社會形成的基礎,成為了永恆時間造就的法則。

又哆嗦了一下—真的是冷。抬眸又見光突突的梧桐,這光景又有幾人在看?在觀賞這個我們共享的、剛意識到的冬季。

共享的快樂 篇6

記敘文 ,902字

從古至今,經歷了無數的歲月。人類科技也越來越發達,生活從乏味,變得越來越有樂趣,人類的無限想象早已超過了滿天的星,滿天的雲,生成了一片無邊的森林。當每個人逐漸成長時,都會為地球媽媽做無私的奉獻,同時明白了人與人共享是美德,誠信是每個中國人民必備的品質。

共享一棵大樹

風把溫柔的春姑娘送走了,迎來了脾氣暴躁的夏姐姐。太陽的光芒也不再那麼溫和,把大地晒得滾燙滾燙。這時大街上的行人揮汗如雨,衣服溼淋淋的,好像剛經歷了一場傾盆大雨。無奈可口的他們漫無目地的尋找著可遮陽的陰涼之處。總算看到了不遠方綠蔭如蓋的大樹,如同在沙漠中看到一絲綠;在黑暗中看到一顆星;在雨中找到一把傘;就這樣,他們成群結隊地迫不及待地奔向那裡。現在的大樹下人山人海,但是並不亂,並不擠。他擠了往那邊去,哪個人累了就會有一個人主動讓位,多麼溫馨。大樹笑了,因為他做了一件善事,行人們也笑了,因為他們不僅乘了涼,還獲得了一聲感謝。

共享一把傘

從古開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買的到傘。可現在誰家都有一把傘。下雨時,無數顏色的傘在街頭攢動,形成了,潺潺流動地花河。可有些粗心的人往往會頭頂大雨,在人群中穿梭著。不知是哪個好心人在一個拐彎處的小角落裡放了幾把傘,這是冒雨的行人如同抓到了根救命藥草,撐著傘滿懷感激地回家了。但在其中一些貪心,自私的人便不再還回傘,心裡早已註定傘是自己的了。剩下一些好心的行人就會把傘摺疊好,放回原來的地方,留給那些遇雨的人。

共享一本書

當黎明的曙光照在我身上時;當我聞到窗外的花香時;當我聽到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時。我就知道新的一天開始了。我像往常一樣拿著一本名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書在花園的搖椅上專心致志地看起書了。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時,一個聲音傳入耳中:“你在看什麼?”原來是朋友來了,我點點書的封面。“我能一起看嗎?”她接著說,“好像很有趣!”我點了點頭。這時,你能看見兩個小姑娘認真看書的背影呢!她們有時笑嘻嘻的,有時胃愛麗絲的遭遇而感到悲傷。這一天的早晨,我感到很充實。

學會共享是立身之本,當你與人之間共享時會感到它的快讓我們把燦爛的笑容留在明天的星空,使每一顆星辰都璀璨起來,學會誠實,共享的真諦。

那是我們共享的啊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955字

每當我走進學校的體育館,總能看到一片熱鬧的充滿生氣的景象。同學們的手中、腳下,無不使用著學校提供的共享資源——運動器材。

足球、籃球、羽毛球等等的器材給我們的學生提供了許多便利與樂趣。上課時,不再需要自帶器材,可以向器材室借取,而且這是全校都共同的。

但當我們享受著這些東西時,可否想過去愛護它們呢?每一件器材都會經過一個又一個同學的手,總能發現,有一部分已經變得又破又舊,甚至有些已經不見了蹤影,為什麼呢?

我想起幾件之前在學校發生的事:正當所有人都自由自在地使用著共享器材時,有一些同學井把籃球當足球踢,當老師善意地提醒後,他們也把話當耳旁風,毫無籃球是共享的意識。一下課,同學們都火急火燎地衝出體育館,而每次,場地上都會留下一片狼藉:羽毛球散落滿地無人問津;“失去力量”的籃球慘被遺棄;被亂放的墊子早已慘不忍睹……

“喂,那是我們共享的啊!”我真想對著那些同學們說。那些本該發揮重大作用的東西卻提前被摧殘得淚流滿面。

我不禁感慨,學校這樣一個小群體也已經如此難以管理,更何況是社會上呢?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發揮出了它強大的作用。共享單車我想就是一個典型。就如同共享的器材一樣,只需要在路上隨處都可以借到,給所有出行的人們一個極大的便利。但,只要是“共享”,就會引發一個相同的問題:許多單車也陸續被破壞,有些停到了一些難以找到的地方。導致原先的“給居民便利”轉變成了“給社群添麻煩”。如果找這種情況下去,那單車豈不是會大量地減少,因為幾個人的行為,從而影響了大部分人,那豈不是得不償失麼?

在我看來,無論是從“共享器材”一直到“共享單車”,一切的共享,都需要著一個重要的東西——共享意識。這些東西是屬於大家的,而不是你一個人的,你要學會愛護。你要想著,你一個人的舉動或許並不影響著什麼,但如果越來越多的人不愛護,“積少成多”,後果會是什麼樣呢?

喂,那可是我們共享的啊!至少,在你得到便利的同時,多想想他人吧。

那些年我們共享過的事物 篇8

記敘文 ,828字

那層層疊疊的高樓,那街頭上的車水馬龍,無一不比從前更加進步,發展得更好。而近幾年冒出來的“共享單車”“共享書店”等等讓人們的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色彩。

現如今,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中“小黃”“小綠”,這些可愛的名字其實都是不同種類的共享單車。人們之所以用它,是因為它方便,便宜。自行車體形小,可以方便地在人群之中穿梭,更何況,騎車對於現在城市中的人來說,既能夠鍛鍊身體,不讓自己患上由於長期坐著而引發的亞健康,也同時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讓“溫室效應”加劇,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越來越多的“共享”漸漸出現在人們眼前。可以共享的事物有很多,大到汽車房子,小到衣服充電寶,可是人們借了就一定會還嗎?能愛惜愛護它們嗎?

答案是不能。新聞隔一陣就會有報道,像共享單車被扔在樹上啊,隨地一扔啊,甚至還有人給它刷上新漆佔為己有。人們的貪念在這些事上顯露無疑,這也是在給自己蒙羞,雖然這些事物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理念,人們似乎也離不開它們,可為什麼不能做到互相尊重呢?

在這個共享的時代,一切事物似乎都可以被共享,但緊接著這些出來的,還有信用,因為不愛護公物的現象比較嚴重,信用能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沒有信用這個環節在,那迎接我們將是異常近乎可怕的災難,道路上都是被丟棄的共享事物,這對一個人,對一個城市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應該要發揮中華民族的良好美德,因為一個人,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形象。

共享,改變了人們周圍的一切,當忘帶東西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共享一個,而不是回家拿。當回家時,想到的是利用共享單車回去,共享,本質上是為了給人以方便,快捷,廉價。然而如果因為這些而產生依賴心理,那就不好了。所以,可以適當用,不要過度依靠於它們。

共享資源反映的是當今社會的大潮流,總體上來說只要合理運用,它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好處,但有句古話說得好:“水可載舟,亦能覆舟”。如果不用也可以的話,那就少用,讓它為那些更需要的人提供幫助,這樣你就能感受到共享真正的用意在何處了。

我懂得了分享的快樂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5字

我一直都認為快樂是自己的,每個人都有快樂,可是當有人告訴我說給你的快樂和悲傷與他人分擔時,你悲傷就會減少一半。我當你的快樂與他人分享時,你就會更加快樂。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總覺得莫名其妙,直到後來……

一次美術課的時候我帶來了一疊白紙,有人向我走來,問道:“你能借我張白紙嗎?”我小心翼翼地把白紙往書桌裡塞了塞,抿了抿嘴,不敢直視對方眼睛,表現出一臉的不情願。他見我這樣便一聲不吭地走了。可是我又想了想,我不該不借他,只是一張白紙,有何不可呢?想到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學會分享,我便衝出了教室,跑到他的面前說:“這張紙給你。”,他笑了笑,向我說了聲謝謝。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比得到了禮物還開心,原來分享真的能讓人變得快樂呀!

下課了,我肚子開始咕嚕咕嚕地叫,可是我沒有帶吃的,只能看著別人津津有味地吃東西,口水流下了三千尺。突然,我似乎聞到了一股巧克力的香味,睜大眼睛一看,原來是那個我借他白紙的人遞給了我一塊巧克力。我開心地跟他說了謝謝,原來,分享是互相的,分享可真讓人快樂!我像一隻活蹦亂跳的小兔子在那手舞足蹈。

我懂得了分享的快樂,當你學會分享,你就會獲得不一樣的快樂!

保護我們共同的家 篇10

國二作文 ,1128字

清晨,鳥兒婉轉的歌聲把我們從睡夢中叫醒;暖洋洋的太陽溫暖著我們的心靈;清新的空氣中帶著淡淡的花香;大自然帶給我們輕鬆、舒適的生活。大自然就是這樣無私地奉獻著自己,滿足著我們人類的種種需求。但是,人類總是有意無意地破壞大自然的環境,使環境受到了很大的汙染。

生活中,垃圾隨處可見。街邊的大樹上,樹枝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河裡面,是人們扔的生活垃圾;公園的草地上,到處是果皮、食品袋、紙屑……垃圾,就好像是“裝飾”一樣,出現在我們生活中。那這些垃圾是怎麼造成的呢?

在大街上,一個叔叔將短短的菸頭隨手丟在馬路上;一個姐姐將擦過臉的紙隨意丟在路上;一位老人將痰吐在草叢裡。這些行為你是不是感到熟悉呢?在學校,一個同學將手中的零食吃完以後,隨手將包裝袋扔在地上,但明明不遠處就有一個垃圾桶。別的同學雖然看到,卻是默默走開,不但不提醒那位亂扔垃圾的同學,而且沒有把垃圾撿起來。這樣的事情你是否見過、做過呢?但不管你做過還是沒做過,從現在開始不要去做,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攜手保護環境吧!

現在這個世紀,我國的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很多農村都開發成了城市。生活水品是提高了,但是環境卻被汙染了。原本綠油油的田野,變成了一座座工廠,從工廠排出的廢水、廢氣,汙染了周邊的環境。原本清新的空氣,也被汽車排出的尾氣汙染了,變得難聞、刺鼻。還有那乾淨的小河,原本是魚兒嬉戲、生活的快樂天地。現在卻變得又黑又臭,魚兒都死光了。屬於農村悠閒、快樂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既然大自然的環境已經受到了破壞,那麼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挽救呢?我給大家建議幾點,以下是我的建議:

一、樹木是綠色的象徵,它不但能淨化空氣,還能起到光合作用。因此在3月12日植樹節這個日子,我們應該多植樹。當然,並不是只有在植樹節才可以種樹,平時也可以。多種一些樹,為大自然貢獻一片綠色。

二、少用化學物品,少用一些洗髮水、沐浴露,以及一些化妝品之類的東西。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少用一次性筷子,節約用紙。因為紙和一次性筷子都是用樹木加工做成的,如果濫用這些東西,那就跟砍樹沒什麼區別。

三、節約大自然為我們提供的資源。比如最珍貴的水資源,地球上的水雖然多,但是可以供我們人類飲用的淡水資源卻非常少。我們應該學會節約用水,可以用拖地的水來沖廁所,用洗衣服的水來澆花……

四、學校應當多舉行一些倡議環保的活動,讓學生從中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在學校的綠化帶裡立一些警示牌,警示牌的內容可以是學生們自己寫的環保標語。還可以讓學生畫一張畫或是做一份手抄報,挑出比較好的貼上在各個角落。

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東西是無窮的,我們只要保護好它,對它來說就是最好的回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保護大自然,以保護環境為榮,以破壞環境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