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孔子相關作文20篇

我心中的孔子 篇1

國二作文 ,759字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個靜靜聆聽人的內心與漠漠觀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說是老人,那是從我這個兩千年後的人類眼裡追溯回去的結果,不管從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領略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與根。

說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學識上的淵博,面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曾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學問能讓這位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髮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為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原來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縱然孔子是誨人不倦的,但這一份"不倦"卻是建立在一個學生對學問痴心向往卻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誠然,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著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處於那樣的亂世,孔夫子以笑面對,樂觀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會在銅鏡前流連,不會看到頭上的銀絲,不會在意何時離去,智慧的光輝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識而富足。並非什麼也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一個人要達到完美的人格修養,智、仁、勇,缺一不可。人無完人,只能說夫子在某一個角度,是一個完人。輝煌的文化遺產,傳承千年,教育後人,這個過程是艱辛而具有意義的,它的價值體現在: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知識每個人的見解都不盡相同,卻無一是不受益的。夫子的智慧不僅絢爛,並且源遠流長。

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2

國三作文 ,876字

時間的長河流淌在歲月中每一個角落。在這條不可知其源又無可望盡終頭的河流中,中華民族的文明,如同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在激流中濺起珍珠。一本本思想鉅著,是那河流匯聚成的汪汪碧潭。一句句格言警句,是那河流從斷崖飛瀉的九天瀑布。在這歷史的流裡,有一股洶湧的浪濤,流至千年卻仍未平息;有一種思想,泛起最純潔的海花,時至今日依舊在放射著萬丈光芒。這股正向未來奔赴的浪濤,正是儒家思想—東方偉大的聖賢,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在春秋這個時代交替,風湧雲動極為強烈的時期。孔子卻以他理智的頭腦和高尚的精神,在疾苦的下層百姓社會中,綻放出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動人白蓮。

我最早接觸孔子及其言論是在童年時期,那時的我還不懂得那些繁雜的古言。只是聽老師說,"這句是說要你們堅持不懈的。""那句是要你們認真鑽研的。"。在我整個童年中,對於孔子的那套思想,我只是懵懂,且生硬的記住了。老師說"孔子的思想都是聖人之言,民族之經典,我們必須遵守。"當時的我對這句話,並沒有太多的理解,但我對孔子這個人都有豐富的想象,和好奇。

隨著知識的增加,孔子的思想對我的吸引力也在不斷加強。我很想知道,一位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聖賢。是怎樣在諸侯之爭不斷持續,戰火銷煙瀰漫在整個華夏民族的春秋時期,創立出一個讓民族,千年不朽的精神信仰。一個使金龍騰飛的新鮮血液。

每當我想到孔夫子時,浮現在我眼前的不是一個,早已看破世俗,避居山村的學識老者。而是一位為改變社會,和民族精神的戰士。他雖厭惡官場,辭官歸隱。但卻首開私塾,為百姓尋求精神濟糧。他開朗的性情,彷彿讓我隱約看到了一位老者,在風塵僕僕的世界中談笑風生,用一雙充滿希望與自信的眼神盯住未來,微笑點頭後,大笑歸去。

雖孔子已經離我們遠去。但它卻留下了影響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偉大思想,他教我們做人,教我們求知教我們高尚。他以戰火和腐朽為沃土,種下一朵聖潔之花。不論世事滄桑怎般變化。這朵唯美的花兒定將恆綻於世人心中。

現在回想起曾經童年時老師的話。發現曾經那番生硬的話語,早已變成一道耀眼的金光,閃爍在我的心中。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3

國三作文 ,960字

秋風吹過,枯葉落下,他默默無言地走出了戒備森嚴,冠冕堂皇的王宮。他回頭再看了一眼聖地,苦澀一笑,這樣的情景,他已不知遇到多少次了,君王的不屑,大臣的嘲笑,讓他心中的那一絲傷感與孤獨漫爛,他問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方法真的不對,但是當他走出那所謂的聖地,來到了民間,他眼神裡閃過一絲堅定,閃過一絲悲憫,路邊那衣衫襤褸的乞討的小孩讓他心痛,他走上前,摸著孩子的頭握緊了拳頭,對著天空發誓:我孔夫子一定要讓天下平民百姓過上好日子!

多少年前,隨著一聲啼哭,他出世了,一個新時代由此開始了。他非凡的相貌—脣露齒,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窟,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鳳峙,坐如龍墩,身長九尺六寸,腰六十圍,預兆了他未來的不俗。他那坎坷的經歷—幼年喪父,中年喪母,老年喪子,磨練了他的意志和性情。

當他信心滿滿,豪氣萬丈地要以"周禮""仁禮"來造福百姓,參加政事,改變時局時,他發現他錯了,魯王對此好不感興趣,他周遊列國,發現各國君主已不會為那所謂的"下層百姓"而放棄他們那所謂的地位,權力,金錢與領土。他為此更是幾度差點獻出自己的生命。他被冷漠,被迫害,更被追殺,一代聖賢卻落到如此地步,但他沒有放棄,他不願放棄,不願放棄那普天之下的百姓,不願放棄自己追求多年的信念,自己的追求。

他想到了另外一種方法,他要讓所有百姓懂得、明白"仁禮",他開創了私塾,那一年他已沒有曾經的活力。但他為"仁"開創了另一種方式,才有了後來的"七十二聖賢"。又是一年初春,聽著弟子們的朗朗書聲,他因改革失敗而多年未曾笑過的臉上浮現出了欣慰的笑,他看著自己的學生,眼眶裡泛出了淚花,他知道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努力,自己夢想將由自己的學生們延續!

終於有一天,他永遠地閉上了自己的眼睛,他的嘴角還在微微上揚,他的眼角還有微微的笑意;他的學生們也沒有哭,眼中只有鬥志"七十二賢""三千弟子"將成就一代神話。一代聖人,從此於世長眠,他留下了什麼?他留下了思想,留下了精神,留下了人才。他的一生始終在為普天百姓而奮鬥,為"仁禮"而拼搏。為國為民,提出了"仁",更是不辭辛苦,周遊列國,他至死也沒有放棄。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一個頂天立地,愛國愛民的孔夫子,一個誨人不倦,孜孜不倦的孔夫子,一個不輕易放棄,以天下為己任的孔夫子!其非聖人,何為?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4

國二作文 ,740字

一身布衣,成就人生傳奇;七十二賢,演繹千古佳話;儒家經典,芳名流傳千年。他就是歷來被人們追奉的聖人—孔子。

人們都說時間會淡化一切,但孔子的學說卻可以突破時間的捆鎖而獨立存在,我想其中必有其"永恆"的東西存在,這永恆歸其原因有孔子的智慧,亦有孔子永不言棄的精神。

No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正是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深刻表現。

No2:直道而行的精神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No3:與人為善的精神

孔子先生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體現出他的做人的準則。

孔子帶給我的思想的感悟和道德的準則還有很多,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孔子這一偉大的形象都會永恆不變的烙印在我的心中!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5

國二作文 ,511字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生活距離我們的幾千年前以前,離我們很遙遠。沒有人瞭解他的外貌、性格,都只是在書頁上看到了他,所以,每個人都對孔子有著不同的想像,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孔夫子。

那麼,我心中的孔夫子又是怎樣的呢?

在我的心中,孔夫子是一個不是很高大、雄壯的人,他瘦瘦小小,留著長長的白花花的鬍子,手拿一本書,然後教導著他的學生。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的嚴肅的樣子,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在我的心中,孔夫子是一個令人仰慕的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有七十二人,他被尊為聖人。我一直很喜歡孔子,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通過《史記》、《論語》等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真實鮮活的孔子,可以看到一個豁達、風趣、率性、無私的孔子。他出身於宋國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身份卑微低賤,相當於當時社會最底層。但他性格開朗,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人。他值得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銘記在心。

孔聖人雖然已經下在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孔子這個名字,不僅僅是指孔聖人,它還暗含了一種文化,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是它時時刻刻教育著我們,是它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是它使中國文化十分燦爛。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6

高一作文 ,1479字

在我的心中孔子是一個崇高仁愛,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在以往我接觸到的有關於孔子的言論裡,表現出的都是他理智的那面,他的話言簡意賅,發人深省。隨著我對他更多的瞭解之後,突然發現我和許多人都進入了一個對孔子認識的誤區。孔子他也是人,也是一個平凡人,他甚至比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都要悲慘,他三歲失去了父親,只有一個二十歲的母親帶著他,他們漂泊在曲阜的巷子裡,因為人生艱辛,七,八歲的孔丘便已懂得了許多事情,就像他後來說的話,(現在看來,其實是特別的幸酸)"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在他十八歲時,又失去了母親,他想把母親和他父親安葬在一塊,可是因為父親去世的時候他才三歲,就算帶著他去過幾次,可又能如何找到他父親的墓?他站在十字路口旁,希望有人能同情他告訴他他父親的墓在哪,後來打動了一位老奶奶才找到了墓並安葬下來。

在他二十歲時,參加季氏擺的宴席,卻被季氏家奴—陽貨(又稱楊虎)擋在了外面,"我家主人請的是士,你來幹嘛"這句話孔丘明顯聽出來,是在侮辱他,但是誰又能在這時抹去他的眼淚,給予他安慰呢。他只能默默地離開。那時的孔子是無助的。

後來他決定通過學習改變他的一生,他決定去宋國學習殷商之禮,學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經過兩年的刻苦學習,他終於學有所成,並且在宋國成了家室,當他準備再次返身回到魯國時,他的妻子生下了一名男嬰,魯國國君魯昭公送了他一條鯉魚,孔丘為了感謝這份恩情,便把他兒子取名為孔鯉,字伯魚,名鯉字魚。這說明什麼?說明了孔丘已經不是當初被人看不起的孔丘了,已經受到當時一位國君的重視了。那時他二十歲,他精通六藝被稱六藝專家,在一個國家危難時向他這樣有才幹的人是及其稀缺的,這也為孔子以後成功的道路做了鋪墊。更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推行仁義的道路便展開了。

在孔子游歷六國的時候他曾經極力向各位君王推行他的"仁制"思想,但是經歷了很多波折,他發現要想真正推行仁制,必須要讓廣大民眾從思想上先接受。因此當他再次回到魯國後,他決定只教書,不參與政事,孔子被後世奉為"萬世師表",在於其思想體系中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適用性的長遠。時至今日,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很多內容仍然適用於現代社會。他主張"有教無類",打破教育的貴族化;他重視教育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在教學內容上,他強調社會的需要和人格的形成,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學方法上,他提倡啟發式教學,強調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同時,他又"誨人不倦",以身作則。

孔子的一生不平坦,但是他卻沒後悔用其一生去力推禮樂仁義,雖說他所遵從的道是大象天形,超然物外,不限於世間,但是孔子卻把這種道家學派的思想發展為儒家思想,存在與世間。

孔子不是一個神,他只是一個凡人,他也有犯錯誤的時候他也有茫然的時候,就像一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飯粒拿起來吃了。"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所以我們應該以兩顆心去看他,一,是尊敬;二,是平常。以這兩顆心去看待他的可敬和可愛。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7

國二作文 ,711字

從古至今,在蒼茫大陸上湧現出不少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們都有專屬於自己的閃光點。但是我最敬佩的還是"東方聖人"孔夫子。

我心中的孔夫子,有志。那是在一個亂世,民不聊生,戰爭頻繁,諸侯爭霸的時代,當所有知識分子都在找一個救國復興的方法,就在這時孔子出生了。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是啊,孔子就是這麼一個有志向的人。他認為一個真正有志向的人,就必須堅強的意志,因為他揹負的責任重大,所以成為現實的道路很漫長,因為以"仁"為自己最大的責任,所以是重大的責任。孔子的偉大志向,令人敬佩。孔子為自己立下一個偉大的志向,自己也跟著它越走越遠。

我心中的孔夫子,有智。孔子因同情貧困人民沒錢上學,便開私塾,開始收徒講學。相傳孔子共有3000餘人,其中著名的有70餘人。孔子獨特的教學思想和方法是他教出眾多優秀人才的原因之一。孔子主張"因材施教"的方法,以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更能理解學習的知識。孔子還主張"辦私學",因為在他們的時代"學校"這一名詞只能出現在貴族的字典上,當時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孔子見此形勢便創立了私塾。這也同樣是他"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

我心中的孔夫子,有才。他傳授的知識都是簡單的,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絢麗的裝飾。他的語句雖短小,但蘊含著極其深厚的哲理。他將一個個難理解的人生哲理,凝鍊成一句句精幹的語言,這難道不是才嗎?

雖然孔夫子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雖然我們當中可能有人不識字,也可能他們一生都沒讀過孔夫子的道德觀念,人生禮教,處世方法,就不可能或多或少得烙上孔子思想的烙印,孔子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他是全中國人民的老師!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8

國二作文 ,624字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些我們從小勞記的名言,出自一位和藹可親,學識淵博的老人口中,他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時期。讓我們穿越時空,追溯歷史,看看中國的第一聖人—我心中的孔夫子。

孔子,一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名字。小時候,他只作為一個模糊而又幹癟的形象留在我心中。"3000弟子""72賢人"為他蒙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神祕面紗。長大後,當我親手揭開這些面紗時,才發現他的"聖"果然名副其實。

孔子主張"仁",就是將人民放在第一位。無論什麼制度,對人民有益的,就是好的;對人體有害的,就是不好的。要想統治好一個國家,就要取得民心。所以子貢問政時,他不選擇充足的糧食和強大的武裝力量。仁,還可以理解為仁愛,就是要有善心,以慈悲為懷。所以馬廄中失火,孔子只問人的傷亡情況,不問馬。

孔子主張"禮",子曰:"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成。"可見孔子對禮的重視。禮,有禮貌,尊重的意思。故有"曾子避席"的故事。曾子得知孔子要教他知識後,主動站在席外請教老師。

孔子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只要是自己的弟子,都會盡力的去教導,沒有偏愛誰。所以有"陳亢問伯魚",陳亢起初以為老師會更注重他自己的兒子阿鯉,沒想到阿鯉說孔子只讓他讀《詩》和《禮》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關心百姓,同情他人,禮貌待人,一視同仁。你的思想文化,影響中國一代又一代人。沒有你,我們也不會這麼精彩。你就是中國思想的奠基者—孔子。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9

國一作文 ,690字

古今中外,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層出不窮,但在眾多的聖傑之中,最令我敬佩的是我們的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關於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今天就來談一談:我心中的孔子。

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恥下問,終身求索的人,打破"學在官府"的傳統,成為我國第一個以私人身份公開教學的人。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十五歲到七十歲,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歲,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在這位慈祥的老人身上,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思想的光輝,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自己的思想的執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當黑暗的社會拋棄他時,他沒有選擇放棄,也沒有選擇放棄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他有仁人的胸懷,有智者的風範。

縱觀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領悟的格言中,他的一句名言讓我感悟極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光思考不讀書,也是不行的。他告誡我們讀書不能讀死要善於去靈活運用開動腦筋,在讀的同時要反覆思考,思考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它的好處在哪裡?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當然只思考也不行,也要將思考融入課文當中,反覆推敲後才會有所收穫。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當然這也就是孔子愛人,愛己。孔子不愧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東方聖賢!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10

國一作文 ,725字

孔子,是我國的聖人。無數西方人都前來感受聖人的氣息。他實在是影響了我們每一個人,他是我們全中國的老師。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陬邑人,儒家學?檀詞既耍?笏枷爰遙?蠼逃?搖T諍芏噯誦鬧校?鬃泳拖襠褚話憒嬖謐牛?誒?飛嫌凶挪豢贍ッ鸕牡匚唬??竊諼業男鬧校??皇且桓銎脹ǖ睦先耍?桓瞿芄瘓簿柴鎏??說幕壩鐗鬧腔劾先耍?桓齪桶?汕椎睦先恕?/p>

普通的老人

在那時,孔子就像一個普通的人,他自己只是教教書,遊遊學。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現在他是多麼的偉大,我想,在當時他只想做一個普通的人,去宣傳自己主張的思想,孔子在很多的時候,也會失意,但是他仍然認認真真的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最後在不斷努力中獲得成功,這不正是一個普通的人所做出的事情嗎?

懂得聆聽的智慧老人

孔子在當老師的期間,很會聆聽學生們的話語,為學生們解答他們的問題,他很聰明,還懂得很多治學方面的道理,他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使接受教育的物件不再僅限於統治階級,為平民開闢了接受教育的道路,他把他的知識傳授給他的學生,教導他的學生,讓他們把孔子的思想和精神不斷地傳承下去,這不正是他智慧的體現嗎?

和藹可親的老人

孔子對自己的學生很有禮,所以他的學生對他是如此的尊敬,他可以屈身向路邊的孩童請教問題,卻絲毫沒有失去學者的風度,他也沒有以自己這樣的行為為恥,他已經把自己看做是一個過路的老人,他對人很有禮,而且他也很重視禮,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裡,他用禮來維持自己的名譽,這不正是他和藹可親和對人有禮的表現嗎?

孔子,他不只是一個人,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他的思想和言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直到現在還影響著我們,如果沒有他,我們的生活就會缺少禮道,世界也會因此而變得黯淡無光。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11

國一作文 ,1040字

街頭、巷尾、文廟、學校,孔子像無處不在。我們看到的孔子,身姿高大,氣派威嚴,有聖人的氣質。他是仁人、智者、勇者、聖人。這樣的孔子離我們太遠,我們與孔子的距離不僅存在於時空上,而且,在精神領域中,孔子達到我們無法企及的高度,而我們所做的,僅是仰視。

但是,人們不併不知道,一個真實的孔子,是飽經世間滄桑的普通人。

寂寞的生活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孔子沒有朋友,世人也並不認同孔子。孔子終其一生弘揚自己的思想,但在他的時代,卻少有人理解他。

孔子認為"如己者"只有顏回。但顏回的早逝,僅能帶給孔子寂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論語》之中,"子曰"之後講的多是仁義理智信,卻少有對友誼的論述。我們看到《論語》中頻頻出現的是孔子的弟子而不是孔子的朋友。我們看到孔子周遊列國時,帶的是弟子而非朋友。為什麼?因為孔子是寂寞的,孔子少有朋友。

悲劇的一生

孔子是最悲劇的英雄。那個知其不可而偏偏不捨晝夜而為之的倔強的人,明知道等待自己的只會是失敗,但他仍然懷揣著那麼一丁點的希望遊走於各國之間。驅逐也收,收容也罷,他無時無刻不在奔走,他無時無刻不在為之。子不語,怪力,亂、神、他決不偏信這些,人無信不立,為了心中的信念,為了那光輝燦爛的"東周"他傲然挺立著。最後,蒼顏白髮的孔子孤身一人於古屋長嘆。但他還是成功的。

艱苦生活的經驗

孔子一生有很多傳世名言,這都是他飽經滄桑後的經驗。如"不學禮,無以立。"、"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等等等等。他的這些言行不僅教導我們學習文化知識,還教了我們很多做人、做事得道理,為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無數瑰寶,為我們中華民族禮儀之邦做出了不可磨滅得貢獻。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統治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幾千年得時間裡曾經多次有打倒儒家的運動,然而儒學至今仍然存在。一個存在了幾千年得東西必然有其存在得意義。雖然儒學得許多思想並不適合當今社會,但孔子得許多傳世名言在現今仍然有重要的意義。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甚至是外國人都已經從新開始重視起了他的思想,我們應該為我們的國家有這樣的偉人而感到驕傲,而不是讓他及他的思想、言行等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12

國一作文 ,957字

記得小時候,語文老師常常給我們講述關於孔子的知識,那時候我對孔子的瞭解微乎甚微,我只知道他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並且有著眾多的弟子與數不盡的崇拜者。老師總是不停地提起孔子,這就讓我很納悶,為什麼老師總聊他呢?在老師的影響下,我對關於孔子的知識更加渴望,於是,我進行了對孔子的一系列搜尋: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生於春秋時期魯國,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之一,曾修訂過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我曾從語文書上看過孔子的的圖畫,穿一身古樸的衣服,披一頭飄逸的長髮,一切都那麼的唯美,但頭上那好似一些贅肉的東西,彷彿會掉下來一樣,這直接毀掉了我心中孔子的形象。如今已漸漸長大,我已經懂得了更多關於孔子的知識,現在我終於知道,孔子頭上那好似贅肉的東西,應該是知識太淵博以至於壓了下來。

學過《論語》其中的一些知識後,我彷彿看到了一個真實鮮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達,風趣,率性以及無私。他雖然出身貧賤,身份卑微,身處社會的最底層,但這卻泯滅不了孔子內心的壯志。這位老人,不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後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面可以淨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由此可以得知,孔子在他的生涯中,幾乎總是在學習,這樣一位勤奮好學,刻苦努力的人,怎能不是一位奇才?

在我的眼裡,他既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聖人。他是一個為了萬民蒼生,向統治者宣揚"仁義"、"禮樂"、"德治教化"的人;他是一個開創中國私學教,育之先河,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人;他還是一個和普通一樣具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人。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13

國一作文 ,779字

他對於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他對我的影響也非常深遠,不能說已經將他研究的十分透徹,但總歸對他有了一點了解,雖然孔子生活在離現在很遙遠的春秋時代,但他的思想仍影響著一代代人,給人們的教育仍然很深刻,現在就向大家敘述我心中的孔夫子。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許多人都認為儒家學派的特點就是保守、守舊,以上古為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不關注事物的變化,而孔子則是一個方正、迂腐的學究。其實,"信而好古"的孔子使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自己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為之共鳴的"逝者如斯"的感嘆;他不但及其詩意的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授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如果他畏懼變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會成為一位靈魂工程師,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教師。他作為中國哲人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務實而自然的過程,他心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為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孔子在六十三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九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信任,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

孔子在我的心中,微胖的體型,臉上總有著和藹可親的笑容,從他的眼中你能看出君子心中那廣闊無垠的胸襟,能看出君子那堅持、正直、樂觀的高尚品質,他以大自然為教室,以土地為黑板,傳授著學生們知識、品質、精神,他雖然生活在遙遠的古代,但他其實一直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

這就是我心中孔夫子的形象,那你所想的又是什麼樣的呢?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14

國一作文 ,700字

自古以來儒家學說一直被我們所崇尚,它體現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他對學習的感悟。"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名句已是家喻戶曉孔子也被後人尊稱為聖人。雖然他已經離我們2000年之久了。但他的思想卻經久不衰。直到今天仍是我們受益匪淺。

孔子雖然被尊稱為聖人,但他也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他在三歲的時候便失去了父親,由自己的母親一手帶大。在在他18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也離他而去,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生活貧困但他從未氣餒,堅持學習。

孔子善於向別人請教,不應別人的身份卑微而輕視他人,他請教的導師大到道家創始人,小至五六歲的孩童。正如他所說的那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品質。他才有了這樣輝煌的成就。

到了晚年孔子仍不忘記學習,他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正反映了他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孔子也是一個為了教育事業而奉獻一生的人。在他老年的教育事業中。他四處漂泊宣揚自己的思想。為了教育事業不畏懼一切困難。在他最貧窮的時候甚至連我路費都要自己的學生來提供。就是在這樣的困難之下。孔子教授徒弟3000餘人,成名的有70多人,被稱為72賢人。這都離不開孔子的教導。

孔子也是一個善於創新的人。他首開私學,讓平民百姓的子女也有了學習的機會。他又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表明了教育不分高低。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他彷彿就在我們的身邊,那樣的親切,是那樣一個生動的例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思想流傳至今。

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15

國一作文 ,589字

從古至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學家都層出不窮。但在眾多的聖傑之中,最令我們敬佩的依然是我們的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號稱弟子三千。"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有《論語》一書。《論語》,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首先,我認為孔子是一個不恥下問的人。我們也知道,孔子有許多的"導師"。有的導師小到《兩小兒辯日》中的孩童。從兩個孩童的辯論中,孔子也明白了許多道理,甚至向兩個孩童請教。從此點我們可以看出孔子不恥下問的特點。

其次,我認為孔子是一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從四十歲開始講學,一生弘揚仁、義、禮、智、信,以禮治國。為國,他可"毀三都",為國,他可親自率兵,可魯國君上為了自己的利益,將孔夫子趕出魯國。不過幸而孔夫子並未放棄,並和弟子在漂泊途中,依舊努力宣傳。有許多次差點因此丟去性命。可這並不會阻擋孔子宣傳仁、義、禮、智、信。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為國堪憂,強大無畏。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也是孔子愛人,愛己,為國分憂,無私無畏的特點。就像古人說的"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不愧為真君子,而他的弟子也將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東方聖賢!

我心中的遊子山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469字 從廈門普天寺請來的,名字叫“阿彌陀佛。”全是佛全身渡金,因此又有人稱其為第一金佛。

遊子山中的三大寶殿隱居山中,雄偉壯大。正中的大雄寶殿單項列九華山各下院之首,供奉著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尊佛像。右邊的大悲寶殿前是一座13層,高16米的銅鑄寶鼎,雄偉壯觀。

遊子山—高淳人民心目中的“聖山”。

山上的樹木,棵棵粗壯挺拔,茂密的樹葉青翠欲滴,樹幹摸上去非常粗糙,可見它們經歷過多少滄桑啊!它們佇立在那裡,好像一個巨人正保護著遊子山。

山腰上的竹子,長得十分茂盛,一根根高大清秀。竹林中還不時傳來幾聲清脆的鳥叫聲。

山下的房屋,整齊地排列在寬闊的馬路邊,一座座樓房依山而建,猶如一個個可愛的矮胖子,充滿了鄉村樸素的氣息。房屋的主人熱情好客,只要有客人來拜訪,就會端上一杯熱茶讓他們解解渴,暖暖身,顯示出自己主人的身份,盡地主之誼。

高淳人過去有句俗話:高淳人出了門,望不見遊山頭,就要哭。過去,很多人都認為是高淳人沒有出過遠門,見識短。可是,我不這樣認為。我卻看到了高淳人多麼愛自己的家鄉啊!

我愛家鄉,我愛遊子山!

我心中的遊子山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9字

遊子山是一座美麗的山峰,它位居於高淳縣中部,為國家森林公園,它山勢起伏,低丘逶迤,山水相間,形成了優美的自然景觀,不愧是“瀨渚第一形勝”。

秋天的遊子山景色秀麗宜人,我對它更情有獨鍾。此時的遊子山穿上了金黃色的秋裝,枯黃的小草也似乎在訴說著秋天殘餘的童話。早上,山頂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氣,登上山頂,人們還以為自己來到了仙境呢!你看,四周白霧環繞,綠松樹和黃葉樹若隱若現,相得益彰。從山上往下眺望,山下的人好像一隻只螞蟻,在三五成群的觀賞者四周的景色。一大片一大片稻田掀起了陣陣波浪。

在我心中,遊子山是父親,他偉岸的身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她又是母親,哺育著山腳下的子民。每年的正月十五家鄉人都要去遊子山遊玩,我們稱這為“晒晦”,他是我們心目中的聖山。這天我也來到了遊子山腳下。沿著山路前進,只見四周枝繁葉茂,好像在歡迎我的到來。我來到了烈士墓,一個個墓碑像烈士的英魂守衛著整座大山。是啊,這使我想起了我們烈士的英勇戰鬥。如果沒有這些人來保護我們的家鄉,我們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向他們行了一個隊禮繼續向前進,遠遠的就望見一座大佛靜坐在那裡,似乎冥想了許久原來是到了真如禪寺。剛進入正殿時,我們便被眼前的這一切吃了一驚,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有見過這麼壯觀的景象,正中的大雄寶殿乃正殿之首,那裡供奉著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尊佛像,兩側為十八羅漢,背面為“海島觀音”。右邊的大悲寶殿供奉著四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聖像。我看見有許多人在他面前跪拜祈福。我拍照留念後,離開了禪寺。

我愛遊子山蒼翠挺拔的竹子,我更愛遊子山雄偉壯麗真如禪寺。讓我們攜起手來把遊子山建設成高淳的一張特色名片,成為人間的旅遊聖地。

我心中的遊子山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08字

遊子山是高淳的象徵,家鄉的代表。遊子山呀,我對你充滿了熱愛與嚮往。我心中的遊子山充滿傳奇色彩,蘊含山水美景,傳揚佛法聖地和洋溢愛國情懷的地方啊!我愛你!魂牽夢繞著我呀,千般思念著你!

我對你的心就像高山一樣的巍峨磅礴。遊子山山脈蜿蜒,山姿百態。令我朝思暮想的是那雄壯高大的大遊山,它是遊子山山脈主峰,海拔188米,秀麗挺拔,山上鬆繁葉茂,被人譽為“瀨渚第一形勝。”登上山頂,雲霧飄渺,欲駕於仙之感。鳥瞰山下,一種一覽眾山小,俯視一切的氣魄渾然而生。

我對你的心就像湖水一樣婉轉清澈。遊子山湖泊眾多,風景誘人。其中最讓我流連忘返的是風平浪靜的日月潭。一片片幽靜的竹林,一陣微風吹起,竹葉飄飄聲刮過耳畔,格外心曠神怡。走近日月潭,潭上有一橋,湖面很靜,湖水清澈見底,把所有的景物都倒映在湖中,栩栩如生,湖中還有一個亭亭玉立的日月潭,立在水中央。身心入此靜謐美景,便應了劉禹錫的《望洞庭》裡的“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不過,這兒是日月潭,並不是洞庭湖,但在我心中兩者可與之相較。

我對你的心就像傳說一樣神祕。很久以前,民間傳言地藏王菩薩金喬覺渡海來華弘揚佛法,到人間第一站便是遊子山。春秋時代,孔子周遊列國,講“仁義”,途徑遊子山。遊子山雖青山綠水,但山下民不聊生。登上之時,吳楚戰爭爆發。孔子觸感而發,回顧自己顛沛流離宣傳和追求,一股悲愁,一股“山水這邊秀,途為家鄉客”,一股油然而生的遊子情懷,頓時湧上心頭。清朝時,山上還建立了道家寺觀“玄武寺”。現在,遊子山是集儒,道,佛於一身的“三教聖地”。關於遊子山的傳說神祕莫測,令我不得不敬佩這撲朔迷離的道德聖山。

我對你的心就像佛寺一樣神聖高潔。遊子山為佛教聖地,寺廟眾多。最有名的數真如禪寺,裡面有一尊露天大佛,高21米,重達100噸。這尊金大佛,堪稱“華東第一大佛”。還有大悲寶殿,殿內金碧輝煌,有一尊四面千手千腳觀音,散發著平安祥和的氣息。這兒的寧靜平和深深感染了我,讓我對這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嘆。

我對你的心也像愛國基地一樣莊重嚴肅。遊子山是一個歷史古蹟。山腳下的烈士陵園是縣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士陵園紀念著革命英雄的光榮犧牲和歷史光輝。站在陵墓前默哀,望著一個個墓碑,不禁肅然起敬。

遊子山哪,你養育了我們這些有情有愛的高淳人,教授了我們歷史長河中的明珠,傳揚了革命英雄永垂不朽的光輝精神!我們銘記著,傳遞著,奮鬥著!我愛你啊,遊子山!這個神聖的地方!

你是我心中的鏡子 篇19

國三作文 ,994字

列寧有云:“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合上大神雨果同志的《悲慘世界》,我不得不擅自模仿一句:“冉阿讓,你是心靈革命的鏡子。”

你是鏡子,照出“人之初”的自我。僅僅因為為侄子偷了個麵包,你竟被關押了近二十年。即使在被釋放後,也因為一張罪犯的證明備受欺辱。縱然,當時的整個法國社會對你無情地嘲笑,你依然牢抓住了那原本真實善良的自我,一套助人為樂、以柔克剛的功夫練得嫻熟。然而我卻沒有太極的本領,往往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自怨自憐,甚至遷怒於他人。殊不知你所面對的數十年痛苦,卻故我,也教我:以真善美應對生活的挫折,才能一覽生活的“小清新”。

你是鏡子,照出了人性的曲折與虛妄。什麼社會都不會少了陰暗的角落,曾經,我是那般自以為是,悲觀而鄙夷那些令人嗤之以鼻的新聞,也深惡痛絕那些我曾親眼見到的欺人為樂者—終究不過是一箇中學生對自己所謂“成長”的無知狂妄。你見過如此多的假醜惡:吝嗇至極而愛財勝命之人、道貌岸然而巧取豪奪之人、思想迂腐而盲從落後之人,他們所施壓的痛苦,你更是切身感受過,然而,你沒有說話,而是採取行動:你成為一市之長,尊重工人、制止剝削;你支援著進步的革命,你更用汗水給人們包括我在內的心靈來了場革命。惟有以行動來改變,來抗爭,來摒除那份陰暗—而我的首要任務更非哀怨嘆氣,而是確實、確定、確切地提筆奮鬥,達成夢想的條件,再去夢想!

你是鏡子,照出了必勝的高階法律。很多人路見不平卻不再拔刀相助,我亦畏懼。諷刺的是,你太愛救人了,簡直上癮。本來你就是為了救快餓死的侄子偷竊;當了市長,又救了代表底層悲苦婦女的芳汀;老天開眼送了一個長得和你一樣的人替你坐牢,你還寧願承認自己才是所謂的“罪犯”;你花重金救了芳汀的女兒,卻又在戰火中救了要搶走你晚年慰藉的女婿;最後竟然把幾十年都在抓捕你的人救了。你就是如此的一面鏡子,裝飾遠遠不及那些真金白銀的傢伙,鏡面卻純潔無瑕、秒殺眾生。你何時考慮過自己呢?但我前思後想,才覺得這個問題實在可笑—在對世人的救贖中,你早就救了自己。於鏡前,悲慘世界無可悲慘,散發著鐵索鐐銬味的低階法律崩塌了,你令所有人目睹了高階法律—人性的至誠至愛。

你終究逝去了,但你又烙在我心中,化身為鏡子。我渴望保留這面明鏡,時時刻刻,照出赤誠,照出愛意,照映自己,照亮世界,讓所有人為鏡中的他人和自己所傾倒。

我心中的孔孟 篇20

國三作文 ,734字

孔孟之道,人人皆知。中華上下五千年,它們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從他們口中說出的每一句話,可以說都是精華;當他們面對高官厚祿時無動於衷,而更多地是為天下百姓著想,他們在帝王面前毫不畏懼,盡心盡力,傾其所能勸諫帝王。他們早已看淡了世界的一切,這恐怕也是他們一直存活在我心中的原因吧。

讓我們先談談孔子。孔子被世人尊稱為“萬世師表”,“聖人”,他的三字經也被廣泛流傳。記得在我小時候,還正在學拼音,爸爸便為我買來了“三字經”的彩色拼音版,我便每天抱著它,一點一點的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天屋子裡都盪漾著我的聲音。後來,學習了語文、歷史後,便離它又近了一步。孔子在那時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在治國時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要以民為本;在與人交往時,也要注重自己的德行,通過德行來讓人信服,不做假。他也推崇儒家思想,也是其創始人。正是因為儒家思想,後面歷代帝王,很多都推崇“仁政”,力爭做到人人平等,孔子這位大聖人也永存世人心中。孔子留在我心中的,更多的是他摸著鬍子,穿著長袍,坐在講臺上為弟子們傳道、授課,很是慈祥。

對於孟子,我並不像對待孔子那樣多的關注他,但他留給人們的,不亞於孔子。他曾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就是說,人民是治國的關鍵,在那種戰爭頻頻的時代,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了本,這個國家也很快就會滅亡。在我心中,孟子永遠都是那位周遊列國的求學者,他雖年幼喪父,但他卻沒有放棄求知之路,最終成為繼孔子之後第二個提出儒家思想的人。每次提到儒家,第一個想得到都是孔孟,可見,孟子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悠悠五千年,從不改變,從未流失的也有很多,對幫助後人治國之道方面有啟迪和定位的,我認為恐怕也就是孔孟倆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