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傳家傳相關作文20篇

我的傳家寶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23字

在別人家,傳家寶通常擺放在家裡最明顯的地方,而且一般都是十分值錢的東西,而我長這麼大卻從來不知道我們家的傳家寶是什麼?

帶著這個問題我跑去問爸爸,爸爸說:“咱家的傳家寶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是一把舊鋤頭”,我感到十分驚訝。問道:“別人家的傳家寶都是金銀首飾值錢的東西,為什麼我們家的是一把鋤頭呀?”爸爸十分神祕地笑了笑,說:“要想知道為什麼,咱們一起去老爹家就知道了”,我十分期待答案是什麼,於是同意了,並讓爸爸立馬帶我去。

我和爸爸坐車來到老爹的新家,一下車,我就馬上纏著老爹,讓他給我講講鋤頭的故事,老爹說:“小孩,你可別小看這把鋤頭,它可是咱家的傳家寶,它承載著咱家的家風和一種勤勞、拼搏向上,在困難面前不服輸的精神。”於是老爹帶我到陽臺上,只見陽臺的牆壁上懸掛著一把鏽跡斑斑的破舊鋤頭。乍一看,我可不會把它當成我們家的傳家寶,我真不相信傳家寶是一把破鋤頭。

這把鋤頭以前掛在老家的牆上,後來老爹搬到市內的新家,仍把它高高地掛在陽臺上,與裝飾一新現代化的新家格格不入,形成很大反差。

我問老爹:“這就是咱家的傳家寶?”老爹點點頭。我的好奇心又驅使我必須問個清楚,在我一再追問下,老爹便從實招來,老爹告訴我說:“這把鋤頭是你爺爺送給我收藏的。以前,你爺爺兄弟兩人,長大後分開居住,這把鋤頭是你爺爺分來的勞動工具。當時你爺爺就用這把鋤頭,憑著堅韌不撥的毅力征服自然,在困難面前不服輸的精神,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開荒、種地辛勤勞作,養活了我們家十幾口人,家庭的條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經過老爹這一講,我不由得對這把鋤頭產生了欽佩之情,這把鋤頭真不愧為我們家的傳家寶。

隨著城市的發展壯大,農村的老家逐漸變成了城市,農民變成了市民,這把當年給我們家帶來巨大變化的鋤頭也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作為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勞動工具被老爹收藏起來。但它所傳承的一種勤勞、堅韌不撥、努力拼搏,在困難面前不服輸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

我的傳家寶 篇2

國一作文 ,1112字

我家的"傳家寶"很是特別,看不見,摸不著,但在我們一家的心中刻著—勤儉節約。

我的外婆是一個很普通的人,頭髮花白,老眼昏花,七十多歲了。她的歲數也不小了,可精神好的很!外婆掌管著一片土地,好不忙活!整天一個人東奔西跑,澆澆水,除除草,就是閒不住。外婆幹起活兒來,真是什麼也不顧。有一次,我和媽媽中午到外婆家,發現家裡大門緊閉。我們倆都很疑惑,這大太陽照著,外婆能去哪兒呢?媽媽趕緊給外婆打電話,“嘟—”一秒如一分那樣漫長。“喂—”外婆終於接電話了。“現在在哪兒呢?”媽媽皺著眉頭,著急的問著。“我—我在地裡除草呢。”外婆吞吞吐吐地說。媽媽一聽帶著我就趕緊去。我心想:這麼熱外婆怎麼還在地裡呀!不一會,就到了。老遠,我就看見外婆艱難的彎著腰,埋頭除草呢!我飛奔過去,看到外婆汗流浹背,心裡很是難受。媽媽也埋怨外婆這麼熱還出來幹活,邊幫助外婆除草。在我和媽媽的幫助下,草終於除完了。

你可別以為外婆不去地就閒下來了。你瞧,我鞋裡的鞋墊,冬天穿的拖鞋,可都是她手工做的呢!天知道她從哪兒來的那麼多碎布頭,把一家子的鞋墊、棉拖鞋全包了!所有她的部下—大舅家、小舅家、小姨家還有我們家,二十多口人棉拖鞋墊,通通都是由她一人手工做的。她做的鞋墊、棉拖鞋,可都舒服的很呢!你說我外婆勤勞不勤勞?

媽媽更是如此。我家住在一樓,有個小院子,媽媽在院子裡種上月季、石榴樹、葡萄樹、金桔樹等等。整天不是上班,就是在後院“磨蹭”。記得有一次,我回到家,站在門口“咚咚咚”的敲門。那聲音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可是媽媽就是聽不見。我也只能罷休,站在門外等了十多分鐘。終於,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媽媽終於開了門。我就不解了,媽媽明明在家,我敲了那麼長時間的門,媽媽卻不開,這是怎麼回事啊?原來,媽媽一直在後院裡搗鼓她的東西呢!媽媽還十分節儉呢!我們家裡的舊衣服,她都不讓扔。我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留這些舊衣服做什麼用呢?原來,媽媽總是把這些舊衣服剪成塊,用來做抹布。

在媽媽的帶動下,爸爸也變得勤勞節儉。我們家的地板都是爸爸包了,一星期一掃一拖,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家裡大大小小的東西一旦壞了,爸爸總能把它修好。

我呢?從小爸爸媽媽就教導我,要我勤勞節儉。我也做到不浪費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我更會幫助媽媽做家務活,刷碗,抹桌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媽媽教導我要節儉,但不是做守財奴!前幾年,爸爸媽媽為了讓哥哥受到國外教育,不惜花去多少年的積蓄。他們是希望我們兄妹倆能做到不浪費,把錢用在有用的地方。我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

我們家的“傳家寶”是無價的,是高尚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的!

我的傳家寶 篇3

國二作文 ,1481字

太婆臨終前,交給了外婆一個精緻的梨花小匣子。她說,那是她阿弟的,那個遠在臺灣的阿弟的。她讓外婆收好,收好……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太外婆那時還是個十八歲的姑娘。她坐在椅子上,一手穿針,一手引線。她看了看身側熟睡的阿弟,不由輕嘆。是無奈,亦是濃濃的不捨。

昏黃的煤油燈搖曳,一緞米白色的布料上映著跳動的影子。手指摩挲著布料,心中又是一陣不捨。因為家境的貧困,已無法養活一家子了。而那樣小的阿弟,就要被送人了……也許……也許這一輩子都見不到他了。

那絲絲白線,是剪不斷的親情。

天,濛濛的。那戶人家一大早就來了。太婆給阿弟披上她連夜縫製的小衣服,紅著眼眶,揉揉阿弟。

阿弟年幼,不知事,只曉一手拿著麥芽糖,一手拿著麵餅,歡天喜地地跟著那戶人家走了。

他還小,還不知離別為何物,只道是從此可以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

太婆倚在門邊,看著那小小的人兒漸行漸遠,米白色的身影一點點模糊。淚水順著她的臉龐滑落。可是—

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誰也顧不上誰。

太婆老了,已是一群孩子的外婆了。

霧氣在窗上瀰漫開來,恍惚間,映出那張童稚的臉……

她搖頭,那是多久前的往事了。

“外婆,外婆!”年幼的母親在門外興沖沖地舞著手中的信嚷著,“有人給您寫信啦!”

“信?誰呀?”這是太婆婆人生七十五年中收到的第一封信。

“唔……好像是……太舅公?是這麼叫嗎?外婆你聽哦,姊親啟:弟今於臺灣……”

是了。一行清淚順著臉頰滑下。阿弟喲,我終於盼到嘍……

這封遲到的信,是舅太公養母臨終前給了他泛黃的小衣服,告訴了他身世,告訴了他家庭地址,告訴了他還有親人在海峽的這頭。身世和親人牽起了舅太公斷斷續續的兒時的記憶,模糊的姊姊的臉。就這樣,舅太公輾轉託曾回鄉的人找尋,尋尋覓覓,有了太婆的地址,試著寫了這封信,信中,夾著一張照片。

兩鬢斑白的老人含笑而立,兒孫也早已滿堂。

眯起昏花的老眼,太婆一眼就能認出那是她的阿弟,摸著照片,擎著淚絮絮叨叨著:“吶,這就是我的阿弟,可憐的阿弟,他還活著,真好吶。我還記得,他淘氣愛在門前的小溪邊玩耍。要是我走前能再見上他一面,該多好啊……

太婆的記憶中,舅太公永遠是那個年幼的孩子。

太婆總愛絮絮叨叨著她的阿弟,於是,給遠在臺灣的舅太公寫信,便成了年幼母親的一項“課外作業”。

太婆的絮絮叨叨,帶著她幾十年的牽掛,幾十年的思念,伴著記憶裡舅太公的模樣,一起飛向臺灣。她反反覆覆地說著自己對舅太公的思念,卻對自己幾十年來貧苦的生活隻字不提。

她不想讓舅太公擔心,一心只想阿弟這幾十年是如何過來的,在陌生的地方是否吃飽、穿曖,是否那家人如她般疼愛他。

一年年,一日日。

太婆坐在窗邊,看向遠方,穿過高山與海洋,彷彿看到了在臺灣島的舅太公。她記著舅太公信中說他到退休時間就能回來,回來看她。數著,盼著,退休時間到了,等來的卻是舅太公無法還鄉的訊息。

舅太公從臺灣寄來了一個油包裹。開啟包裹,竟是用大方巾與小碎花布包得整整齊齊的泛黃的小衣服。舅太公說,他是思歸而不得歸啊!寄回此衣,就如他歸家一般。他亦盼著,能回到阿姊身邊,喚一聲:“阿姊呵,阿弟想你!”

太婆把包裹慎重地放進她出嫁時帶的最貴重的梨花小匣子,將它傳給了外婆,讓外婆幫她繼續等著舅太公。

外婆因長期住在鄉下,便將這份太婆的念想傳給了母親。她說,希望在城市工作的母親,有朝一日,能有機會去臺灣,找到舅太公,讓親人相聚。

指尖滑過梨花木匣子的蓋子,彷彿就明白了什麼。

這梨花木匣子,不僅僅是我的傳家寶,更是太婆那個時代的烙印,是血濃於水的親情的信物,是海峽兩岸的深情呼喚……

我的傳家之寶 篇4

高二作文 ,739字

在白花的花圃裡,我是一朵小紫花。我和同是紫花的家人們在白花的襯托下格外耀眼。清晨,我用紫色染上朝霞。夜裡,絳紫的花瓣呼應著粉紅的晚霞。路過的人都忍不住多看我們幾眼。我因自己是一朵紫花而驕傲。

媽媽說,我們之所以為紫色,是因為我們有與白花不同的基因—a基因。這a基因就是紫花家族的傳家寶,在產生配子時傳向下一代,讓子代也有同樣的美麗。

我開心地接受自己有a基因的事實,也以為自己能順利地將它傳向下一代。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日,縣領導視察城市建設情況,發現路邊整齊的白花中,竟冒出幾株“雜種”!“不行,這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馬上清除!”

縣領導看不見我們傷心的淚水,也聽不見紫花們抗議的聲音。我覺得,自己被清除倒也罷了,但不能讓a基因隨我而消失!紫花家庭,因a基因而特殊,而團結。這傳家寶若被我弄丟了,我內心是過不去的。

離領導下次檢查的時間越來越近,身邊的紫花也越來越少了。我欲哭無淚,又到了授粉的季節。我的a基因,也只能傳給一朵白花了。

秋天到了,我凋零在花壇的土壤中,得以不被清除。等了一個花期,壇中沒有紫花。我拖著半為泥土的身體絕望地嘆氣。第二個花期,只有幾朵。第三個花期,壇中又出現了眾多的紫花。我雖已化作泥土,也由衷地高興。

為什麼我的傳家寶被儲存下來,又傳了下去?理智上,我明白是α基因與白花A基因雜交,生出Aa的白花,白花自交性狀分離又生出aa的我們。但情感上,我更願意相信子代的那抹紫色,是由親代化作的泥土滋養出生的。傳家寶,也許不僅有a基因那客觀的物質,還有一種精神,一種追求美麗與特別,追求家庭感的精神。

為了它,我們縱使化作泥土,也要讓子代開著漂亮的紫花新生。

清晨,紫花們迎著陽光。他們驕傲於自己的a基因。泥土笑了,他們感動於家族基因的傳承。

我的傳家寶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3字

起風了。

清爽的夏風撫過我的肌膚,悶熱的空氣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愉悅感。

但我卻有點心不在焉,好像這涼爽的夏風從未出現過一樣,這一切的緣故都是因為我手上的這件陶器。

這個陶器的樣子可以說是醜極了!紅褐色的表面給它蒙上了一層黯淡,而內部的那件灰色大衣更是讓我直打噴嚏—真癢,灰塵進鼻子了。

雖說形狀還說的過去,但是它表面粘著的一些幹掉的水泥,使得這個勉強還算優點的優點也被掩蓋了。

這是我們家的傳家寶。

說是傳家寶,但我心裡十分清楚,這不過是我爸強行安插上去的名號罷了,只不過我們家沒有什麼歷史悠久又有價值的物品罷了。

雖說如此,我還是對它懷有莫大的興趣。聽爸爸說,這罐子是爺爺留下來的。當時文革年代他們村有位軍官天天搜村民的家,拿人東西,爺爺就把肉票、糧票包括一個還算值錢的木盒塞裡面,然後再弄點觀音土裝進去。就是靠這樣保住了糧票、肉票,當時我們家才沒人餓死。

後來爺爺一直把這罐子當寶貝,所以無論去哪都帶著它,最後爺爺去世,這東西便到了我爸的手裡。

可惜我沒有見過我爺爺,他死的早,我出生時他都已經去世兩年了。爺爺貌似活幹太多,吸入了大量粉塵顆粒,最後得肺病才去世的。

我的思緒回到了罐子上。摸著罐子粗糙得像百年老樹的樹皮一樣的表面,我感到手上有點火辣辣的,這個罐子用抹滿油的手套拿都不會掉的吧。

但是聽爸爸說,這是他們村最好的罐子了。

我的目光不禁移到了架子上擺的一件陶瓶。閃亮美麗的釉,精緻的花紋,對稱的把手和優美的形態。

我再看看自己手上的罐子。腦海又浮現出我爸講到‘那是我們村最好的罐子’時臉上那溢位的自豪之情……

爺爺當年要養我爸他們四個孩子,每天都努力工作,最後還因此得病而死。而他所做的這一切,換來的卻只有那一隻醜陋的罐子。而我從小不缺吃穿,有好玩的玩具卻從來不去珍惜。對架子上的陶瓶那樣的精美的工藝品從來熟視無睹,就好像這是我自己應得的一樣……

或許是時代不同造成了這種差異。但無論如何,勤儉節約、吃苦耐勞……這些都是不能忘記的,它們是美德,是你心中必須恪守的觀念。 正是因為父親他們記得這些,我今天才能過得那麼安逸。

這些美德必須被銘記、遵守,無論必不必要。因為這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對先人的付出的尊重和對後人未來的關心。

我虔誠地將罐子,不,是傳家寶放好。悄悄地走回了客廳。

風停了。

我的傳家寶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59字

星期天,我和幾個好同學又聚在一起談天說地,正好看到電視上播放古董鑑定節目,大家七嘴八舌地談論起自家的傳家寶,有的同學說他的傳家寶是他爺爺留下的一個紫砂壺;有的同學說他的傳家寶是他奶奶留下的一塊珍貴的寶石……看著他們興致勃勃的樣子,我默不作聲,我家沒有傳家寶。

他們走後,我耷拉著腦袋走進書房,沮喪地問爸爸:“爸爸,我們家怎麼沒有傳家寶呀?”爸爸從書中抬起頭來,笑著說:“孩子,誰說我們家沒有傳家寶?”

“是什麼?快告訴我!”我興奮得眼睛都亮起來了。

“不急。你拎上旱冰鞋,我們一起去找。”爸爸賣起了關子。

我們一起出了門,來到了旱冰場。旱冰場會有傳家寶?不可能。我滿腹疑問。只聽爸爸不緊不慢地說:“孩子,你的旱冰溜得怎麼樣了?”唉!爸爸,你就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了。我難為情地說:“還……還行吧!”我想起自己學旱冰不知摔了多少跤,現在腿上還青一塊紫一塊的,我幾次都想放棄了,可爸爸總是鼓勵我說:“孩子,有進步!只要你有信心,就一定能學會,記住‘有志者,事竟成’”……“孩子,想什麼呢?快拿出旱冰鞋。今天我們就把它學會。”爸爸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

我穿上旱冰鞋一圈又一圈地練習,期間還是會摔倒,但在爸爸的指導下,我滑得越來越穩,像一隻小天鵝在“冰”面上飛,心裡甭提多美了。爸爸也忍不住為我鼓掌呢!可我心裡還記掛著我的傳家寶,於是,我滑到爸爸身邊,仰著頭問:“爸爸,我們的傳家寶到底是什麼?”爸爸撫著我的頭,笑著說:“孩子,我們的傳家寶不是找到了嗎?”在哪裡?我左右看看,沒有!望著爸爸意味深長的笑容,我恍然大悟:“爸爸,我知道了,‘有志者,事竟成’就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呀!”爸爸擁緊我,讚許地點點頭。

是啊,紫砂壺與寶石作為傳家寶固然珍貴,但“有志者,事竟成”的祖訓更凝聚著祖先的智慧。一個人充滿志氣,胸懷遠大理想,遇到困難,不灰心,不放棄,你就會接近目標,走向成功的。

“有志者,事竟成”,我把它掛在我的書房,記在我的心上。我的傳家寶,我要世代相傳。

我的傳家寶 篇7

國二作文 ,913字

“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此時,一個少年,正坐在一座古老的江南木房裡,他將手中早已發黃的書卷從嶄新的榆木桌上拿起,開始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

那個時候,少年14歲,神情認真,一字一句都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希望和年輕勇敢的力量。

那個少年,便是我現在年邁的爺爺。

再後來中國處於戰亂,大好河山,四分五裂。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要堅持我們的立場,我們是無產階級……”那時,一位少年正坐在一個用水泥蓋起來的佈置簡陋的小平房裡,他將《毛澤東語錄》從略微發黃的榆木桌上拿起,每讀下一句,略有所思。一個手臂上帶著紅袖標的壯年走了過來,他將手中的檔案給了這個少年。

那時,榆木桌開始有了年代感,開始略微發黃;那時,這個少年是20歲,熱血少年,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自由安定奮鬥。

那個少年,便是我的父親。

時間再向前走去,中國正在進行著文化大革命,祖國的千山萬水,變成了一片紅色。爺爺從一個英雄功臣瞬間變為罪人。一個人在鄉下田間勞動,晚上就伴著昏黃的油燈,在那個暗黃的榆木桌旁讀上幾頁書。這幾乎是他那段時間所有的精神寄託。

那時,榆木桌經過多年的時光打磨,變得暗黃粗糙;那時少年已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中年人,在逆境中努力保持本心。

一位少年,坐在現代化的“6+1”套房裡,他將手輕輕摳在了陳舊的榆木桌上,開始背誦著朱自清的《匆匆》。幾十秒後,這個少年坐上了早已發動好的汽車,與他的父母,一起奔向了秦皇島。

這時,榆木桌陳舊不堪,這一年,我十四歲。

我們的祖國一片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更有不斷繁榮發展的偉大前景。

從我記事的時候起,這張榆木桌就一直跟隨著我,幾次搬家,爸爸媽媽都沒捨得把它扔掉,儘管這張桌子已經是風燭殘年,破舊不堪。

這張榆木桌,見證了這個家庭的變化,這個時代的變遷。時光荏苒,榆木桌從嶄新到陳舊,不變的是我們的精神,艱苦奮鬥,團結一心,逆境中保持本心,不斷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努力奮鬥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的修身之本,齊家之本,治國治本,平天下治本!

我的傳家寶 篇8

國二作文 ,913字

“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此時,一個少年,正坐在一座古老的江南木房裡,他將手中早已發黃的書卷從嶄新的榆木桌上拿起,開始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

那個時候,少年14歲,神情認真,一字一句都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希望和年輕勇敢的力量。

那個少年,便是我現在年邁的爺爺。

再後來中國處於戰亂,大好河山,四分五裂。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要堅持我們的立場,我們是無產階級……”那時,一位少年正坐在一個用水泥蓋起來的佈置簡陋的小平房裡,他將《毛澤東語錄》從略微發黃的榆木桌上拿起,每讀下一句,略有所思。一個手臂上帶著紅袖標的壯年走了過來,他將手中的檔案給了這個少年。

那時,榆木桌開始有了年代感,開始略微發黃;那時,這個少年是20歲,熱血少年,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自由安定奮鬥。

那個少年,便是我的父親。

時間再向前走去,中國正在進行著文化大革命,祖國的千山萬水,變成了一片紅色。爺爺從一個英雄功臣瞬間變為罪人。一個人在鄉下田間勞動,晚上就伴著昏黃的油燈,在那個暗黃的榆木桌旁讀上幾頁書。這幾乎是他那段時間所有的精神寄託。

那時,榆木桌經過多年的時光打磨,變得暗黃粗糙;那時少年已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中年人,在逆境中努力保持本心。

一位少年,坐在現代化的“6+1”套房裡,他將手輕輕摳在了陳舊的榆木桌上,開始背誦著朱自清的《匆匆》。幾十秒後,這個少年坐上了早已發動好的汽車,與他的父母,一起奔向了秦皇島。

這時,榆木桌陳舊不堪,這一年,我十四歲。

我們的祖國一片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更有不斷繁榮發展的偉大前景。

從我記事的時候起,這張榆木桌就一直跟隨著我,幾次搬家,爸爸媽媽都沒捨得把它扔掉,儘管這張桌子已經是風燭殘年,破舊不堪。

這張榆木桌,見證了這個家庭的變化,這個時代的變遷。時光荏苒,榆木桌從嶄新到陳舊,不變的是我們的精神,艱苦奮鬥,團結一心,逆境中保持本心,不斷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努力奮鬥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的修身之本,齊家之本,治國治本,平天下治本!

我的傳家之寶 篇9

高三作文 ,1732字

每天中午吃飯,望望同學飯盒裡豐盛的飯菜,再看著自己僅能買的青菜白米飯,曉曉便總會想起壁櫥裡那隻青花瓷瓶。

她還記得爸爸曾經的話:“這可是當年你太爺爺,趁八國聯軍打進圓明園的時候搶出來的,為此還差點送了命呢!你爺爺找人看過了,這可是元青花,值老鼻子錢了。他老人家臨死前就對我說:‘兒啊,這可是我們家的傳家寶。你一定要好好收好。如果遇到了什麼困難,那也別珍惜,拿出來換錢……’”說著說著,爸爸的語氣卻逐漸低沉了。不過曉曉卻並不在意那麼多,她突然彷彿看見一個精神矍鑠的老頭抱著瓷瓶狂奔,身邊擦過數點火光;畫面一轉,那便是她爺爺剛剛找人打眼回來,把瓷瓶細細地擦拭,然後小心翼翼地用布一層層包起,藏在草跺裡。“我家可有傳家寶了!”她這樣想著,彷彿自己比同學都多了些什麼似的,飯菜也不那麼乏味了。

然而曉曉並沒有想到,這次傳家寶或許真的要被賣掉。這天晚飯後,爸爸就拉著媽媽神神祕祕地回到了房間。曉曉好奇地跟了上去。透過門縫隱約傳來了爸爸的聲音:“今天房東和我說,房租要漲了。我看過中介,畢竟沒有更好的地方了……”緊接著的是一陣沉默。曉曉知道,做售貨員的媽媽和做快遞員的爸爸收入並不高,維持現在的生活已是勉力,漲房租無疑是雪上加霜。

過了好一陣子,才響起爸爸的聲音“看來只能……”聲音很低,好似隔著一層模糊的霧氣。後面的字曉曉沒能聽見。但透過門縫看見媽媽的表情逐漸凝固,曉曉只覺得心中一陣沒來由的的空虛,彷彿什麼東西被抽走了一般。“只能是‘看來只能賣傳家寶了’!終於,要賣了麼?”

“不行!”曉曉正在心裡暗暗地吶喊著,突然聽見相同的聲音從屋裡傳出。“是媽媽!”“不用這樣。”媽媽的聲音充滿著決然,“我以後早點出發,騎車去上班,不坐公交了。這樣每個月可以省一百多呢。”

爸爸驚異地看了一眼媽媽,微微地點了點頭:“那這樣,我每天多送兩個小時,也把煙戒了。這樣再湊湊應該就夠了”這樣就能不賣傳家寶了?看著父母,曉曉突然鬆了一口氣,隨即,只覺得一股熱血衝上頭頂。她用力推開門,“爸,媽,我都聽見了!我也能暑假去做暑假工,平時週末還能做些兼職……”突然,爸爸媽媽的表情逐漸從驚訝化為激動。媽媽抱住自己哭了起來,驀地抬頭,曉曉看見平生第一次爸爸抹眼淚。曉曉不記得那夜自己是怎麼回到自己房間、又怎麼睡著的,只記得自己好像在一雙雙懷抱裡過了好久好久。那樣的溫暖,彷彿如何都不累了……

終於,曉曉高中畢了業,考入了一名牌的大學。因為成績優異,曉曉不僅得到了高額獎學金,畢業後也如願以償地找到了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再以後,曉曉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而傳家寶始終沒有賣出,也再也不用被賣了,它已被遺忘在了壁櫥的角落,直到……

父親因為終年辛勤操勞早早地去世了,接著便是母親。這天,曉曉帶著兒子回到舊屋,翻撿遺物的時候,再次看發現了它。曉曉漫不經心地將它擦拭,裝入盒子,卻被一旁正在絮絮叨叨的小姑看見了。小姑的臉上閃現出驚異:“這個你們還沒扔啊?”看著曉曉一疑惑的神情,小姑似是有些得意地說:“這還是我當年在瓷器廠工作的時候的事啦,這個被燒壞了,沒有人要,於是我就拿回家了,結果就被你爸拿回去了,沒想到現在還能看見。你看,那兒有個裂紋……”

後面的話曉曉沒有聽。凝視著青白相間的條紋,曉曉只覺得視線模糊了。過了一會,她終於迴歸神來,輕輕地抱緊了它,彷彿擁住了時光。她一把拉過在旁邊玩的兒子,鄭重地指著它:“孩子,我們家可是有傳家寶的。這就是你外公外婆留下來的傳家寶……”

我的傳家傳 篇10

國三作文 ,901字

十二歲那年,淘氣的我在奶奶家裡翻箱倒櫃,找到了許多玩物,有六十年代的繡花剪刀,五十年代的《水滸傳》,還有爺爺當兵時的炮兵指揮尺……突然,在一個小箱子的眾多玩物之下,出現了一個用黑油布包著的,方方正正的小包,上滿已佈滿塵土,我用手將塵土拍盡,那小包在陽光的照耀下油黑得奪人雙目。裡面藏著什麼稀世珍寶呢?

我滿懷期待地開啟包裹,卻失望地發現那只是一本頁面泛黃的線裝書。封面早已不知去向,殘缺不齊,那紙薄得像一層蠟,好似隨時都會掉裂,當我緩緩地翻到第二層時“王氏家譜”四個工整的小楷映入我的眼簾。我頓時一驚,捺下性子細細翻閱,不禁惆然若失。

古代“宗親聯誼返家鄉,六百多人祭掃忙”的景象經常出現。那時,凡是一大姓就有一個祠堂,祠堂中必有許多家譜,那時,人們一同在祠堂中祭祀,為前人在家譜中總結一生,讓後人記得。那時,這本家譜是被族人放在玻璃櫃中展覽呢?還是放在檀香木的寶盒中儲存?是燙金的封面呢?還是絲綢編織的呢?這些小楷到底是哪位大書法家寫的呢?遺憾的是,所有這些,在五十年前的一場動盪中,被毀壞的所剩無幾。

如今,族人集體祭祀先人的禮節已是可有可無的一項。大部分先人已經墮入了歷史的長河中,永遠向後倒退,直到不見蹤影。歷史,家族又怎麼會被記住呢?自己的先祖都不知曉,孝字何來?家譜中的忠言忠語,嚴格戒訓,中國千百年文化傳承又不知到了哪裡……如此,我們還是所謂的炎黃之後嗎?

幾千年來,天下不知有多少本家譜,這些家譜不知讓後人們瞭解過多少歷史?銘記過多少先祖?知曉過多少道理?但它們大多在自然或人為的無情焰火中歸於塵土。很多人家的家風精髓一朝散去,不見蹤影——不知何時何地,這些東西的殘簡斷章還能被後人發現、發掘出來。

看著這本千金難得的小書,初見家譜感到的不屑吃驚蕩然無存,現在,它在我手中,是如此偉大,熠熠生輝。它讓我感知到了文化與集體記憶的魅力,也讓我略略意識到半個世紀前那場浩劫的真正傷害。

邂逅家譜,留存家譜。留存文化根脈,傳續屬於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