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規相關作文20篇

我的家規 篇1

國二作文 ,763字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他們兢兢業業地擔任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們。孩子的優秀,代表了家長的正直;家長的善良,決定了孩子的熱心。他們認真教導我們履行自己的家規。

陽光分外毒辣,猶如一根根針紮在人們的面板上。天空萬里無雲,似乎也生怕這刺人的針落在自己身上。繁華的商業街上人流如潮,黑壓壓的一大片。爸爸攜著我的手極為艱難地穿行在人群中。

突然地,毫無落腳之處的街道上空出了偌大的一塊水泥地。我不由自主地投去好奇的目光—一個看起來年逾古稀的白髮老人拄著一根柺杖斜靠在路邊的石墩上,衣衫襤褸的裝扮與周圍路人身著的花花綠綠的名牌衣飾形成了天壤之別般的對比,乾枯的手腳上沾滿了泥土與灰塵。或許是因為老人身上有什麼病菌吧,群眾們忙不得離他遠遠的;稍近的人也趕緊捂上寶貝的鼻子,一溜煙跑出好遠。偶爾一枚閃亮的硬幣劃過一道炫目的拋物線落進老人面前的破碗,就像暗沉黑夜中引人注目的一點星光。

爸爸忽然停下腳步,從口袋裡掏出一卷紙幣,彎下腰來輕輕放進那隻碗裡,隨後拉著我再次無聲的步入茫茫人海,與身旁的人融為一體,沒有太大差別。我看著附近走過的行色匆匆的行人,就問爸爸他們為什麼看也不看行乞的老人。爸爸盯著我的眼,一字一句道:“這些大多是生而嬌貴的社會上層人士,享受了太多既無磨難又無痛苦的生活,不知貧窮、飢餓為何物,只把乞丐看做社會的害蟲,當然不會想到這些。所以孩子,就算你無力給予經濟上的幫助,請不要投以嫌棄的目光……”從今以後,我牢記父親的這句話,遇見了孤苦伶仃的乞丐,就算不能給予經濟上的幫助,也會投去善意的目光。

善良、熱心,是父親給我上的最重要的一課,也是我的家規中最重要的一條,我把它銘記於心,我要做好這堂課的“學生”。要在生活中忠實履行熱心人的義務,不愧對自己的良心。做好自己,善待他人。

說說我的家規 篇2

說明文 ,1034字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交通沒有秩序,便會堵塞;學校沒有紀律,就會混亂。每個地方,都會有特定的規則,今天我就帶你走進我家的規則。

飛鏢防近視

剛進家門,你就能一眼看見一個圓形的飛鏢盤,上面插著六個小飛鏢,旁邊貼著醒目的大字:不要忘了它。這是怎麼回事呢?哈哈,這是我家家規第一條—每人每天必須練習投飛鏢至少10次。這是我哥哥提出的,因為他近視了,所以希望全家一起這樣做,不僅練準度,還防止近視。“嘿。”這天晚上,總是投不準的媽媽又在刻苦練習了,隨著她的一聲大吼,一隻飛鏢“準確”地飛到了牆上。我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嘲笑地說:“還是我來吧。”結果,我也只投到了第三圈。爸爸實在看不下去了,拿起一隻飛鏢一擲,就上了第九圈,第二投便正中紅心了。我和媽媽不由得地衷心誇讚如此的準度。

書香溢滿園

繼續往前走,你可以在客廳的拐角處看見一個小小的書架,雖然不大,但擺滿了文學名著和各類雜誌。每週六的上午是我們全家集體閱讀的時間。這一條是不識字的姥姥提出的,她十分渴望閱讀,但她小時候沒讀過書,不識字,所以希望我們讀給她聽,同時增加文化涵養。這不,我們一家又聚在一起讀書了,這周正好輪到我讀給姥姥聽了。“兩相比較,執著當然比悲觀明智得多。悲觀主義是一條絕路,冥思苦想……”“啥?什麼叫作冥思苦想?”善於思考和提問的姥姥又有疑問了。“呃……冥思苦想就是思考了很久,費盡了腦細胞。”“哦……啥是腦細胞啊?”姥姥不放過任何一個小問題,一定要搞懂。這怎麼越講越深了?哎,怎麼這問題我自己都不太知道了?快去查查吧……

任務分工做

家規第三條,由全家最辛苦的媽媽起草。媽媽每天做的事情最多了,她既要做飯,又要洗衣,還有大量家務要做,實在太累,所以她提出讓我們全家每人每天都分攤到一些家務。首先,全家輪流值日,當天洗碗、掃地、倒垃圾的任務便交給了一個人,晚上由媽媽“驗收”。其次,全家人各盡其職,打掃房間、洗衣服這樣的事就是自己做了。週四晚上,媽媽正在檢查值日情況,發現很糟糕,碗沒洗,地沒掃,垃圾桶都快漫出來了。媽媽十分氣憤,大聲問道:“今天誰值日?”這時,哥哥冒冒失失地從房間裡跑了出來,略帶歉意地小聲說:“今天我忘了。”邊說邊慌張地準備去倒垃圾。媽媽大吼:“什麼?忘了?罰你再值日三天!”哥哥瞬間快哭了:“不是吧,三天?”我們其他人在一旁看得樂不可支。

家規,聽起來很嚴肅、正規,其實,它不僅使我的家變得井井有條、充滿文藝、積極的氣息,還讓生活變得充滿樂趣,讓我們繼續遵守規則吧。

我的家規家訓 篇3

國小二年級作文 ,280字

每個家庭都有家規和家訓,你都必須嚴格遵守,不能違抗。我家也毫不例外。我爸爸把我家的家規家訓全寫在一張嶄新的空白紙上,密密麻麻的字覆蓋住了整張紙,多得讓你眼花繚亂的。

我爸爸寫的家規一條條都挺細碎的,假如你違反了,懲罰也不小,你瞧:

我正在狼吞虎嚥地吃著飯。可是,一粒淘氣的小飯粒從我的碗角蹦了出來。這一目,被眼尖的爸爸看到了。而家規上卻清楚地寫著:不能讓飯籽掉在桌子上。為了這事,爸爸把我罵了一頓,還告訴我說:“有時候芝麻大小的事情,決定了你的一生。”事後,爸爸一點也不含糊,罰我洗了整整一個星期的碗呢!

但是,就是這些嚴格的家規家訓,製造了我家的優秀的家風。

我的家規 篇4

國二作文 ,1055字

說實話,看見這個題材我心中有些迷茫。我們家中從未定過家規(書面上的規矩)想來想去也沒有頭緒,起身便去問母親:“媽,我們家有家規嗎?”母親笑了,挑了挑眉:“家規不一定要寫在紙上,小時候我告訴你的行為準則,難道不是家規嗎?”

心情豁然開朗,竟有一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思緒源源不斷,筆尖也越來越流暢,便寫出了這篇文章。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開篇自然寫孝。從古時黃昏夏季為父親扇扇,寒冬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到現代陳斌強背母親上班。關於孝的例子可謂是數不勝數。我從小也沒有孝的觀念,只是認為好好學習是孝,不惹父母生氣是孝。我確實做到了這些,在父母對我的誇獎聲中,我也認為自己是孝的。上了小學之後,每年母親節老師總是讓我們做一些如“幫媽媽洗腳”“為爸爸捶背”等等一些孝敬活動來證明我們是孝順的孩子。我記得當時我對孝的觀念受到了極大的撼動,於是每天都幫媽媽洗腳,為爸爸捶背。母親見我這個樣子都有些驚訝了,不解地來問我原因,我滿臉鄭重的說:“因為我想成為一名孝順的人。”媽媽笑了,忍俊不禁地笑了。她說:“真正的孝順是由內而外的,是意識到父母的含辛茹苦,給予的愛的回報。”

小的時候,總是要跟隨父母見許多大人,街坊鄰里互相竄門,過年時與遠方親戚團聚,逛街時遇見爸爸的朋友……每次見到他們時,我總會站定,理一理裙襬,根據父母的指示,仰起頭,露出孩童特有的笑容,甜甜地叫上一聲“叔叔”,“阿姨”,“嬸嬸”。而那些大人也會露出笑容:“真乖,嘴真甜。”在父親與大人交談時,媽媽要求我不能亂走,只能站在一邊靜靜地聽。我也聽話,低著頭觀察著鞋子上的花紋,地上生出的點點綠草,以及小石塊的擺放。當我數清小石塊的數量時,大人之間的交談也結束了,我照例牽上母親的手,乖乖地對大人說:“再見”!經常這樣我也有些厭煩,當大人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視野中時,我忍不住向母親抱怨。母親笑了,溫柔地摸了摸我的頭說:“禮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禮儀,不是麻煩,也不是虛偽的禮節,而是自身修養的一種體現,禮貌待人,大家都會很開心的”。

說完了“孝”和“禮”,我們再來說說“謙”。所謂“謙”便是“謙讓”,“大方”。從小奶奶便教導我做一個大方的人,當我送朋友禮物時,當我把最後一塊棒冰讓給朋友時,她總會對我表示讚揚。大人的稱讚對於孩子來說是最好的鼓勵。久而久之,我謙讓的習慣便形成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規不僅僅是書面上的一紙空文,它表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它伴隨著我成長,並且溶於我一滴滴的血液中。它將作為優良傳統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我的家規故事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8字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也不例外,雖然家規不多,卻充滿了意義。

第一:長者問話不能隨意頂嘴,有意見也要等他說完了再說;第二:九點前必須關燈,如果實在需要,也不可打擾別人;第三:吃飯時要等長者先動筷,吃完後要對做飯人表示感謝;第四:做個有原則的人,說到做到,不說謊。

記得有一次,我答應媽媽下午不看電視,可還是沒忍住,看了一下午。由於有客人,媽媽給我留面子沒說我。客人走了,她說:“把家裡所有窗戶擦一遍,再回來坐到沙發上。”我沒敢反對,擦了一遍回來,媽媽對我說:“幹了一圈,想明白了嗎?”我說:“今天下午我答應了您不看電視,可又看了電視……”媽媽板著臉說:“寫一篇一千字的報告檢討書,下週在全家人面前認錯,取消一個月的所有活動。”

從那以後我知道了誠信的重要,媽媽後來對我說:“孩子,媽媽不想讓你成為一個沒原則的人,只有你不去說謊,去控制自己的慾望,才能成規。”

我記住媽媽的話,銘記家規,做什麼事前都會想一想,家規彷彿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它會讓你明白許多真理,觸犯了不會有好的下場,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說過謊,辦事之前總會想一想我這話做不做得到。

我家的家規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7字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家規,顧名思義就是全家人應遵守的規矩。我家在吃飯時規矩就很多,長輩不上桌,晚輩是絕對不能坐下的,還要做到“食不言,寢不語”。吃完飯後,不可以將筷子放在碗上,要放在桌子上,這就代表你已經吃好了。如果桌子上有魚刺、骨頭等,要用筷子將它們掃入碗內。做完這些事還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才可離開。

我們家還有一個規矩—節儉。小時候,外婆就經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通俗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時刻影響著我: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穿的衣服大都是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的家規。

我家是村裡的“五好家庭”,關鍵在於“孝”。爸爸是出了名的孝子,對爺爺奶奶幾乎是百依百順,從不惹老人生氣。即使工作再忙,也要給父母報平安。下班回家,或休息的時候,多數時間都在陪伴老人。媽媽跟我說:“等你長大了,要像你爸爸那樣孝順我,我就知足了”。爸爸媽媽是我的好榜樣,我有幸在這樣的家庭中生活,讓我享受濃濃的親情。我決心做一個孝順的女兒。

嚴格的家風、家規為我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我愛我家。

我家的家規 篇7

國一作文 ,819字

“家規是什麼?“也許很多人對此感到疑惑不解,每一個家庭都有家規,我家也不例外,下面由我來給大家說說我家的家規吧。

家規不是掛在嘴邊而是用行動去實行。家規是無字的典籍,是無聲的力量。說到我家的家規,概括為簡單卻不容忽視的三個字:禮、勤、困。禮告訴我要懂禮貌,例如:有客人或親朋好友前來敘舊,作為晚輩的我們理應主動倒茶並雙手捧給客人。在父母與客人交談時,莫要插嘴。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吃飯時要懂規矩,做任何事也要規規矩矩。勤是要我”勤奮學習,懂得讀書。“正如我們學的《曾國藩家訓》一樣:”不願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在我家長輩,非常重視我們後代的學習,所以爺爺常說:“祖先都是讀書人,作為後代的我們也要勤讀書,在思想上可不能落伍。”由此可見,在我家是十分重視學習和品德培養的,所以在我家的家規上必有這一條:“勤奮學習,懂得的做人。”困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不怕困難。在黃氏家族中雖男性為多,但更重視女性。奶奶常告誡我:“女性要懂得自尊、自愛,得不怕困難,要有執著的精神,做事要勤、快、好。“同時家規也要求男性要大度,在生活上遇到難題不能退縮勇於面對。

“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團結一心。”這是家庭成員必須遵守的家規。“尊老“是告訴晚輩要聽從長輩的告誡,“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長輩的一句勸言好比千金萬兩。”愛幼“就是說要關心弟弟妹妹,以身作則做一個好榜樣。人的一生自然離不開衣食住行,家規上的勤儉節約就是約束我要在生活上不要大手大腳地揮霍金錢。”團結就是力量”想必大家都知道,因黃氏家族兄弟姐妹眾多,所以要團結一心,互相幫助。

“家規是什麼?“我想大家看了這篇文章應該找到答案了吧,要我說,我對家規的理解就是家規不只是說,而是要做。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家規時時刻刻要放在心上,我家的家規我切記三個字:禮、勤、困。同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團結一心,不敢忘!家規伴著我成長,家規是我的人生道路上的一盞燈在為我照明。

我家的家規 篇8

國三作文 ,662字

家風,是家族的傳統、規範及習俗。舊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家風是上輩人對下輩人的言傳身教,是靠自身的行為影響下一代。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學習知識,明德修身對我們成長的重要,自小被教育尊老愛幼,尊師敬長的我們身上早已揹負著中華禮儀的傳統美德,也告訴了我們,只有牢記了這些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才能夠在以後的路上走的更遠。

自古以來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家規,只不過有些成文,有些只是言傳。大人們在我們小的時候總會想我們說一些小道理,最能娓娓道來的應該就是那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管管牢。”長大後,這句話也依舊沒有失去它的意義。也依舊會自己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有些人誤認了規矩,卻只是循規蹈矩;有些人知道了規矩,也沒有付諸行動;也有些人認識了規矩,亦才能進退自如。規矩有稜有角,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心卻體會得到。家規,是祖上對家族內人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

我曾經什麼事情只要不會了就是爸爸媽媽,但是結果出來了和我想象的也沒多大區別,可我並沒有悟得其中的道理,所以爸爸媽媽一直主動性的讓我獨立,但是現在我是自己主動了!

從小並不比其他小孩子更聰明一些,父母總告訴我“勤能補拙”這個道理,我就會更加努力去複習功課,也會幫忙洗碗和整理房間,也時常自己動手洗衣物,雖然剛開始笨手笨腳,到現在已是輕車熟路。這些不成文的規矩一直埋藏在我心裡。

獨立,是我的人生信標,也是父母給予我寶貴的經驗,我也始終相信這些規矩和習慣能讓自己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

我家的家規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2字

我家的家規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因為家規的創始人是年齡最小的我。別看我年齡是家裡最小的,但是誰一旦觸犯我家的家規,我絕不饒恕。

有一次,爸爸在我房間裡抽菸,我便趕緊跑過去,一下把爸爸手中的煙搶了過來,然後丟進菸灰缸裡,轉過頭對爸爸嚴肅的說:“你已經觸犯了家規的第六條,不準在房間內抽菸,只准到陽臺上抽菸,所以你今天一整天都要陪我玩,不準去打牌。”爸爸不服說:“我只是一時忘記了家規而已,沒那麼嚴重。”“沒那麼嚴重”我覺得可笑,“你知不知道你在我房間抽菸,弄得這兒烏煙瘴氣,而且我晚上睡在這裡吸二手菸,對身體的危害是極大的!”爸爸被我說得心服口服,只好這一整天陪著我玩。

我定的家規雖然沒有交通規則和法規這麼嚴格,但如果在家裡沒有遵守簡簡單單的家規,那在外面豈不胡作非為?

萊蒙特曾經說過一句話:“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孟子也曾說過一句話:“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也說明規矩有多麼重要,家規和校規、社會法制一樣,既然規定下來,就要嚴格遵守。做人從小就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和諧社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營造規則美。

我家的家規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0字

親愛的朋友們,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金老師說讓談談自己對家風家規的一些看法,我就說說我家的。

我小時候我媽媽給我提過許多要求,不許這不許那的,別的都忘記了,只一件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就是我家裡如果來客人,要向客人問好,並且不能當著客人的面,向爸爸媽媽要零花錢和提要求,而且還不能上餐桌吃飯。可能是小時候不懂事,不遵守媽媽訂的規矩,所以媽媽經常在客人走後打我。因為打我,所以這條規矩就印象特別深。有了孩子後,我把這一條規矩也轉給了我的孩子,所幸,我的孩子可能特別懂事,我一次也沒有因為這個問題打過她。

我孩子的爸爸是一個特別守時的人。他說,遵守時間的人也是說話算話的人。有句諺語說得好: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所以我和我的家人幹什麼事情都是非常守時的,比如和朋友一起出去聚會遊玩,說幾點到就幾點到,誰都不能遲到。我給我孩子訂的時間是,早上六點五十分起床,如果背課文,就要提前到六點二十起床;晚上八點四十準時上床看書,九點熄燈睡覺。規定訂好,都要遵守,所以入學的這三年,我的孩子在時間方面一直都遵守的很好。

家規,家家都有,我家的主要都是這些,當然還有別的,比如我每天都要擦地、每星期我們全家進行一次房屋大掃除、每年出去遊玩兩次、孩子考試平均95分吃牛排並且滿足她一個願望等等,其實家規就是我們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您說呢?

我家的家規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3字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規矩也很嚴,為此,我也吃過不少苦,下面就請聽我慢慢道來。

我家最主要的規矩就是自己整理房間,東西不許亂丟。而我的缺點正是這些,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呀!

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我本來打過草稿的,可是就在前幾天,那個本子在我整理房間時被扔了,現在怎麼找也找不著。我只能重新寫,更倒黴的是,等我寫好後,媽媽又奇蹟般地從我的書包裡找到了草稿本,瞧我這記性。當然,我也理所當然地受到了爸爸的懲罰。

還有一次,同學來我家玩,我把玩具、課外書都拿出來“招待”他們。玩夠之後,我又提議去樓下玩,因為一心想著玩,連房間都沒整理。回到家,首先面對的是爸爸恐怖的表情,然後就是媽媽的責罵,我本想狡辯幾句,但媽媽一點也沒有原諒我的意思,我只好低頭認罪。之後,我又被罰洗一個星期的碗,看來,我得改改我這個缺點嘍。

爸爸媽媽為我定的這些家規,都是為我好,我也不會讓他們失望,努力改掉這些缺點。

我家的家規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0字

學校有校規,班級有班規,當然家庭裡也有家規。人走燈滅;粒粒皆辛苦;哪拿的東西放哪兒去……媽媽總是在我違反家規的時候,認真地給我講道理,幫我改正壞毛病,教我做人做事。

李紳的詩裡曾說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記得有一次,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吃飯。“吃完了!”我大喊著並把飯碗高高舉給外公看。外公愣了一會兒。等我準備轉身把飯碗送進廚房時,外公嚴肅地說:“等一下!碗裡還有飯粒,你知道農民伯伯耕種稻穀有多辛苦嗎?快,把它吃乾淨!”沒辦法我只能又回到桌旁,吃起來。外公本來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變成了一張笑臉。

論語裡有這樣一句話:“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對於我來說,做到言而有信並不難,但是有一次我卻沒能做到。那天,我正在給我心愛的鋼筆打墨,一不小心把墨倒到了桌子上。我慌忙抽出幾張餐巾紙胡亂地在桌上擦了幾下。唉,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媽媽擦桌子的時候,發現抹布上全是墨水,便神情嚴肅地問我:“萱萱,你打墨水的時候是不是弄到桌子上了?”我怕媽媽責罵一直不肯承認。媽媽拉著我的手,耐心地給我講小華盛頓的故事。這才讓我明白了要誠實面對錯誤。就這樣我吞吞吐吐地說出了事實,媽媽沒有責怪我而是摸摸我的頭說:“下次別再這樣啊,犯了錯能夠勇於承認並改正才是好孩子。”

人們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中國是禮儀之邦,家規、家風、家訓是每一個家庭最不可缺少的,我們更應該成為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我的家風家訓家規 篇13

國三作文 ,810字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家訓、家規就是反映一個家庭的德行和品格,所以這三要素是至關重要的。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見證了我的一次次成長和蛻變。

首先是家風,家風反映了一個家的風氣和作風。我家的家風是助人,這家反映在我們家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上的。我們向來都是禮貌待人、助人為樂。對於遇到困難的鄰居和朋友,我們會去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對於工作中的同事,我們會關心他們、互幫互助。對於受到挫折、情緒失落的同學,我會敞開心扉,分擔同學的一半憂愁,帶給同學一半歡樂。其實,助人為樂的這種好家風會讓你成為熱情善良的人,會讓你成為有能力幫助他人的人,會讓你成為人際關係特好的人。所以,我喜歡我家的家風,它是我成長路上的美景。

其次是家訓,家訓是一個家的動力所在。我們家的家訓會在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做錯事情時,它會嚴厲訓斥我們,告訴我們錯誤的重要性,讓我們從錯誤中明白了道理,學會了成長。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它會鼓勵我們、安慰我們,它就像一個老師一樣指引我們克服困難、戰勝自己,讓我們在一次次的挑戰中完美蛻變。當我們因為一些不順心的事而感到鬱悶、煩躁時,它會幫助我們走出這種失落的情緒,向我們展現快樂的美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充實、幸福。所以,家訓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是家規,家規展現了一個家的規章制度。家規在我們家是源源不斷的,許多的規則給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安全和幫助。正是因為這些規則讓我們能行為的當、言談得體,讓我們養成了遵規守紀的好習慣,讓我們成為一個彬彬有禮、遵紀守法的好少年。這些規則能讓我們自我監督、自我反省、自我糾正。家規還能讓我們在一次次的迷失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幫助我們向人生的理想無所畏懼、一往直前,而它正是你的人生嚮導、精神支柱。所以,家規是非常有利的,有利於我們的成長和蛻變。

家風、家訓、家規是我們家的象徵。無論走到哪兒,走多遠,直要想起這三個象徵,就會想起溫暖的家和自己的成長,心中是多麼暖啊!

我家的家規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1字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時候一直不理解這句話,隨著我慢慢的長大,我終於明白了家規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我家的家規最為平常,也最為樸實,但對我的影響也很深遠。

很小的時候,爺爺就要求我們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要靠自己的雙手換取收穫,不能動歪腦筋,走捷徑,否則就會一事無成。記得小時候用積木搭房子,爺爺跟我講,搭房子要把下面的地基搭牢,上面的房子才更穩固,可是我心想那樣時間太長了,於是我動起了小腦筋,簡簡單單的搭了個底座,結果還沒搭幾層,房子就倒塌了。因為這件事讓我明白了要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不能圖快而省事,那樣有可能會釀成大錯。

記得以前我每天放學一回到家就會大叫:“爺爺奶奶我回來了,我快餓死了,趕緊拿吃的給我,”於是奶奶趕緊拿著好吃的小跑著到我身邊並把食物喂到我嘴裡,媽媽看見了就嚴肅的批評到,“奶奶歲數大了,身體也不靈活,你餓了就自己去拿吃的,本來應該是你照顧奶奶才對,怎麼反而讓奶奶照顧你呢。孝順是我們中國的優良傳統,你應該要多孝順爺爺奶奶。”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說道:“媽媽,對不起,我知道了,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媽媽和奶奶也開心的笑了,誇我懂事了。

誠實守信也是我家的家規之一。爸爸給我講了他的一個故事,有一次爸爸答應了給客戶送貨,但天公不做美,突然下起了大雨,媽媽就說今天就別去了,明天再去吧,可是爸爸說這個客戶要的急,而且答應了別人的事怎麼能失信的,這是我做人的原則,於是爸爸冒著大雨把貨送到的客戶手中,因為這件事讓客戶非常感動,和爸爸簽訂了長期訂單,並與爸爸成為了好朋友,這件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想要做成事做成大事,就必須學會誠實守信,如果一個人連最起碼的誠實守信都做不到,是不可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更談不上結識到真心的朋友。

我家的家規 篇15

寫信作文 ,512字

每個地方都會有規定,國家有、公司有、學校有,家庭自然也有規定,俗稱家規。我們家也有家規,第一,要尊敬長輩,孝順。第二,要有誠信,誠實。第三,要有責任感,有擔當。這三個家規看似簡單,但它卻讓我牢牢記在心裡,幫我改正不好的行為。

有一次我考試沒考好,老師卻讓同學給家長簽字。回到家裡,我始終不敢給媽媽簽名,怕媽媽會打我、罵我。這時,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仿籤。這樣既不會挨媽媽打,也不會被老師罵。正準備幹,我突然想到了第二條家規:要有誠信,誠實。我立馬停下筆,一句話迴盪在我心中:我不能仿籤,我要誠實!於是,我拿起試卷準備給媽媽簽字……

還有一次,我去小賣部買飲料喝。可是人太多了,我還沒來的及交錢就被人群給擠出來了。我正準備再擠進去時突然冒出來了一個念頭:現在人這麼多,老闆忙不過來,也不知道誰付了錢或沒付錢,我就直接走吧!再說了,我又不是自己跑出來的,我還不是被人流擠出來的?我看了看四周,並沒有人看見,就算看見了,也只會以為我是付完錢才出來的。我正準備走,突然想起家規。我被我的舉動嚇了一跳,就算沒有家規,我也是上學的人,怎麼能做“小偷”?於是我又擠進店裡,去交錢。

這就是我們家重要的家規,雖然看似簡單卻很重要的家規。

話說我家的家規家訓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74字

一直就聽爸爸說,從古至今,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無規矩不成方圓。家規,家訓,也就是一個人的做事,做人的原則。

我家的家訓是:尊老愛幼、誠信做人、勤儉節約。家裡有什麼好吃的東西,首先想到的是先讓老人先吃,在外面見到有需要幫助的老人、殘疾人都要主動的幫助,不辱罵老人,對待同學要講道理,不打罵,不虐待小孩。誠信做人就是要求自己答應別人的事,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當做不到的時候要誠懇的跟別人說道歉,表示歉意,不以任何理由推脫,不隨便答應別人,承諾與人,要憑自己的能力去承諾每一件事。勤儉節約,要求我們甲的每一個人都不浪費糧食,節約每一滴水,“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都是農民伯伯用到的每一滴汗水換來的,要懂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每一個人,要心存感恩,這就是爸爸口中常常嘮叨的家訓吧!

再來說說我家的家規---謙虛做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當天的事情當天完成,不拖拉,守時。這些規矩天天約束著我的日常生活,剛開始的認識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可討厭爸爸了,總是告訴爸爸,我還小,不可能完成,但是爸爸從不放鬆我,即使我哭了,不不會爸爸“堅硬”心。現在我長大了,理解了爸爸的用心,這些會成為我自己一生的做人規矩。

我相信,這些家規家訓,在我以後的生活、學習上會一直激勵著我,讓我更加的努力,前行!

我家的家規家訓家風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5字

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家規、家訓、家風,要說起我家的家規、家訓、家風,那就要從幾件事說起。

小時候我經常去我大伯家玩,有一次夏天我去大伯家,大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馬上要上小學了,現在大伯跟你說幾句話,你一定要牢記,第一、勤勞,不要依賴別人啊!要做一個誠實、善良、懂事的孩子,做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撒謊。第二、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要尊敬老人、孝順長輩,每做一件事都讓老人稱心如意。坐公交車的時候要給老人讓坐位,幫正在過馬路的老爺爺或老奶奶牽他們過馬路。

奶奶說:在我們家有一條家規,就是放學要快點回家,不能在路上玩,不讓奶奶擔心,路上要注意安全,過馬路要左右看看有沒有車再走,不能隨便買零食吃,放學回家先洗手再吃飯,吃飯時不能看電視。“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不能浪費糧食,不要剩飯要勤儉節約。書桌上的書要擺放整齊。在家裡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掃地、擦桌子。

每天早上奶奶都起的很早給我做早餐,上學之前總要給我說,在學校不要和同學打鬧,要團結同學和同學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要尊敬老師,看到老師要說聲好。上課要專心聽老師講課,不能做小動作,寫作業時要專心,動作要快。

我家的家規家風家訓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3字

家規、家風、家訓這六個字,聽起來總覺得很嚴厲。良好的家規、家風、家訓可以塑造出言傳身教的道德典範、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眾多人或家庭所效仿。在我家,關於這三點我們是這麼做的,當然這都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識。

我家的家規是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好好發奮讀書學習,到年老無力再奮鬥時才知道後悔當年沒努力學習。現在是我們學習知識的黃金時間,我們要加倍努力學習。

我家的家風是在家不跟爸媽長輩們頂嘴,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的什麼事,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在日常生活當中,這都是必須要養成的一個行為習慣。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長輩們說誰家的孩子真有家教。在家我的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尊老愛幼、對於那些需要幫助的老弱病殘之人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等等。

我家的家訓是爸爸、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守信。我是一個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敢於承擔。無論自己做什麼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就算犯錯,也要自己敢於擔當;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良好的家規、家風、家訓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這都需要家庭成員們的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延傳下去。我們應該從小樹立好家規、家風、家訓,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文明的人。

我家的家規家訓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897字

俗話說的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規家訓,而我們家的家規家訓是:“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踏實做事誠實做人”

尊老愛幼:說起尊老愛幼,有一件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那是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根本不明白什麼是尊老愛幼,直到有一天,媽媽帶我去親戚家串門,當時我還小,在公交車上是由媽媽抱著的,當車行至CBD的時候,車上上來一位老人家,看他的樣子好像還在生著病,這時候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當他走到我們面前的時候,媽媽馬上抱著我站起來將座位讓給了他,他很感動,連聲說“謝謝”。我不解地問媽媽,座位是我們先搶到的,為什麼要讓給她,媽媽笑著說:“他是老人家,他站著肯定比我們更艱辛,沒有老哪兒來的小,誰都會老,而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給他讓座也是應該的”媽媽用她最樸實的行為給我上了一課,從此以後我學會了尊老愛幼,在我們家尊老愛幼的行為還有很多如:“對家裡的長輩要說敬語,吃飯時,長輩不動筷子我們也不可以先吃,長輩在說話時不可以隨意打斷更不可以從長輩的面前穿來穿去等等……”

說起勤儉節約,我不得不想到了水,為什麼呢?因為我從小就比較貪玩兒,每次洗手的時候都要在廁所玩會兒水,後來爸爸發現了,他告誡我這樣是不對的,他說:“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有一天沒有了水,生命將無法延續,你可別小看了水,在很多的地方用水是非常艱辛的,連洗澡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從那以後,我學會了勤儉節約。

踏實做事,誠實做人也是我家規家訓的一部分:它教會我做任何一件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只有踏的穩才能走的遠。待人處事也是一樣,其實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真誠相待,要想別人真誠待你,你就應該真誠對待別人,其實準確地說,友善真誠地待人更重要的是指如何善待自己。你待人以善意,別人以善意相報,你待人以真誠,別人以真情回饋。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將心比心”

作為家庭的一員,我有義務讓家規家訓發揚傳承下去。

我家的家規家訓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71字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因為如此,千千萬萬的家庭都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規和家訓。

在我的心裡,家是菜園,我是菜苗,一個正在茁壯成長的小苗,而陪伴我一同成長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良好的家風無時不刻不在薰陶著我、滋潤著我,讓我從無知漸漸邁向成熟和懂事!

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長輩是我們家的家風之一,它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在我們家,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把中華民族的這一優良傳統在我面前展現的淋漓盡致。對父母長輩首先語言上要和氣,不能頂撞發脾氣;其次在行動上更要多關心他們,多理解他們。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組織去夢想城玩,在那裡我們可以自己親自做蛋糕或披薩,然後自己吃掉。但我做好披薩後,自己只嚐了一小口,就包裝了起來,想著要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吃,因為這是我親手所做,我要和家人一起分享呀!當爸爸媽媽看著我帶回來的披薩時,心中滿是欣慰和喜悅,連誇我說:“真是一個孝順和懂事的好孩子!”

誠實守信也是我家的優良家風。我從小爸爸媽媽就教導我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切不可撒謊、不守信用。他們更是用實際行動來影響我,教會我!我不論是何時何地,都能謹記於心,嚴格做到。

好的家風是一所好的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只有大家在好的家風家規的影響下才能有條不紊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才能更好地立足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