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家訓相關作文20篇

我的家訓家風 篇1

國一作文 ,733字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在中國,我們每個家庭,都有著承載下來的良好家訓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體現了良好的家風、家訓對人們的影響。好的家訓家風不僅傳承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人民優良的民族之風,更是社會良好風尚健康發展,社會文明程度進步的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潔白的紙張,要塗成什麼樣的圖案是由父母教育孩子決定的。小時候,媽媽就經常用家族的家訓家風教育我,她的教誨時常在我腦海中呈現。印象最深的事莫過於有一次我的同桌給了我兩包彩紙,我本想還給她的,可是那會兒放學她已經走了。我心神不寧的回到了家,寫完作業後,就把彩紙都放到了書桌裡。躺在床上,自己都還在想著,彩紙既然是我同桌給的,我就都用了,不再還給她了。

早上,媽媽給我收拾書桌的時候發現了兩包彩紙,拿在手裡叫我起床。我看著媽媽,偷偷看著媽媽發現她並沒有生氣,而是很溫柔的對我說:“這是從那兒來的?”我低著頭忸怩地說:“我的同桌給我的”。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意思是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從小要養成自食其力,需要什麼了告訴媽媽,你還小,不能養成這樣的壞習慣,以後不許這樣,到學校了把彩紙還給你的同學。”當時的我對那句“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似懂非懂,但是我卻牢牢記住了這是我們家族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並且在我心裡深深的紮下了根。

“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就是我的家訓家風,我的父母一直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我,這樣的家訓家風充滿了智慧、溫暖和愛,我有信心在我們這一代將這些好的家訓家風傳承下去,形成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傳統文化。

我的家訓 篇2

國三作文 ,755字

無論是社會和家庭,都要有規矩,人們常說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這個道理。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家訓家規。

我的家訓簡單用一個字概括:誠。對家人誠實,對朋友誠實,對自己誠實。

《曾參殺豬》是媽媽經常給我講的一則故事:曾參的妻子準備去趕集,但由於兒子哭鬧不已,便允諾只要他不哭鬧,就殺一頭豬獎勵他。妻子剛從集市回來後,曾參便磨刀霍霍,準備殺豬,卻被妻子攔下:“我是和孩子鬧著玩的,別當真。”曾參毅然決然地說:“人無信不立。即使是孩子,也不能撒謊!”

從媽媽那陣陣清脆的聲音中,我懂得了做人要誠實。可是人的理智終究還是鬥不過慾望:

那是一個靜謐的傍晚,西沉的太陽早已褪去了中午的火辣,變得恬靜起來。沐浴著這一層薄薄的陽光,我突然憶及媽媽佈置的奧數題還沒做!我心急火燎地開啟書本,大腦飛快地運轉起來。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手中緊握著的筆遲遲沒有落下,腦中只是一片漿糊。就在這時,我的腦中竄過一個壞點子,瞥了瞥壓在書堆底下的答案,我在猶豫著。白天使說:“媽媽一直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怎麼能做這種不勞而獲的事呢?”“翻吧翻吧,媽媽就要回家了,看到作業沒做又要生氣了,況且,看了也不一定會發現。”我心一橫,選擇了後者。媽媽檢查時,也很驚訝我怎麼會把這麼難的題目做起來,便刨根問底每步是什麼用意。剛開始我還強裝鎮定,勉強說出來,到後來,一道道錯綜複雜的算式看得我眼花繚亂,一時間像個丈二和尚,語無倫次。媽媽冷笑了一聲,突然站起身:“你抄答案了?”我的臉頓時漲得像個紅柿子。媽媽狠狠地教訓了我一下。

經歷了淚水的洗禮,我這才將“誠”深深地刻在心上。

誠實是一泓清泉,給乾渴難忍的人一絲清涼;誠實是一盞明燈,給浪子回頭照亮了方向;誠實是一根心鏈,拉近彼此的心……我希望我的家訓能夠世代相傳,繼承並弘揚誠實守信的美好品德!

我的家訓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4字

國慶節的一天,我正津津有味地看著一部兒童節目,突然,節目的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小朋友,你家的家訓是什麼呢?”,我撓著腦袋想了想,似乎以前爸爸媽媽給我講過,可現在我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

兒童節目還沒有看完了,媽媽的飯菜卻做好了,我和媽媽把豐盛的佳餚端了上來,哇!真的太香了,我抄起筷子夾起一塊排骨就往嘴裡送,爸爸卻伸手把我攔住了,又聽爸爸一本正經地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我們家的家訓哦!”哎,爺爺奶奶還沒上桌,我怎麼能先動手呢?老爸常說:“不論用餐就坐,或行走,或座公車,我們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後。”看來我還沒有把我們家的家訓落到實處,確實應該感到慚愧。

到了8:30,媽媽的聲音像天使一樣傳來,你該練球了。我酷愛打乒乓球,但是每天都要反覆練習,機械的重複,正手,反手,搓球等等一系列的動作。我想放棄了,想懇求媽媽讓我暫時休戰幾天。我話還沒有說出口,爸爸就輕輕地推門進來,笑盈盈地對我說:“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訓致。”我輕輕靠上了爸爸的肩膀,明白了我家的又一條家訓那就是:“堅持不放棄!”

我要讓我的“家訓”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裡,注入到我的一言一行中,讓它能夠成為我的“精神嚮導”,讓它熠熠生輝!

我的家訓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87字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都不同。有的家庭家風家訓注重文明、誠信,有的家庭注重自由、民主、平等。因為孩子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所以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特點。

我家的家訓是“博愛、拼搏”。從我記事起爸爸就經常教育我,作為一個男子漢要心胸寬廣,敢打敢拼,愛拼才會贏。不和同學生氣、吵架,要和睦相處。學習要拼搏,努力才會有回報。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同學給我開了一個玩笑,說我的壞話,正好我聽見了。氣的我大發雷霆,直接和他吵了一架,決定不理睬他了。放學回到家,爸爸聽說後,問我這位同學為什麼要說你壞話,當時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說我壞話,開我的玩笑。爸爸對我說,男子漢應該心胸寬廣,不要隨便生氣,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在學校要和小朋友搞好團結,和平友愛相處,正確處理好這件事情。只有心胸寬廣,才能博愛。從此我和這位同學盡釋前嫌,成了好朋友。博愛不是濫愛,也不代表不專情。博愛需要寬廣的心胸去容納這個大千世界,博愛需要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責任。既愛自己也愛他人,對他人有一種熱忱的心,去幫助所有需要關心的人。要懂得先給予,然後才有可能獲得。博愛,既是無私的,又是廣大的。既能把愛給予親人,給予朋友,也能把這愛給予陌生的人,甚至在平時反目的敵人遇到困難時也能伸出援助之手!然而,這種愛並不濫施濫愛,博愛乃為“仁者之愛”,愛的博大精深才是博愛。“不獨親其親,不獨予其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愛是一種崇高偉大的愛。一直到現在,我和這個同學關係都非常要好。

爸爸還經常教育我,做一個人,就要努力拼搏,才會有所收穫。學生也同樣。只有好好學習,努力拼搏,才會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每當我學習厭煩,想出去玩耍時,或者學習中遇到困難,想竊取別人或者書上的答案時。只要想起這句話,我就像重新獲得了能量一樣,翻閱課本,認真思考,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努力拼搏使我受益匪淺。

今年的國慶閱兵,女排姑娘們在郎平的帶領下,豪取十一連勝,衛冕世界盃冠軍。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接受習主席的親切接見,並登上最後一輛國慶彩車,壓軸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萬眾矚目,無限榮光。女排精神就是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為國爭光。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要以女排姑娘為榜樣,刻苦學習,努力拼搏。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就是我的家訓“博愛、拼搏”。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拼學習、拼紀律、拼成績、拼體育,才能做到最好,愛拼才會贏。我要努力把家訓繼承並傳承下去。

我的家訓 篇5

國三作文 ,748字

家人時常告誡我,人不能有太多貪慾,知足常樂矣,方好。

兒時喜歡吃糖。那時我總是一抓一大把糖塞進小小的衣兜裡,邊看動畫片邊吃。不一會兒便見底了,便又去拿,來來往往反反覆覆,日復一日,我的牙蛀得不行。奶奶拉著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我去補牙,路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囡囡,不是不讓你吃糖,一次一兩顆應該知足了,貪多的後果就是要蛀牙,知道了嗎?”

我忍著牙痛含糊不清地說著:"奶奶,我知道了,下次不會了!"

那時小小的我便嚐到了貪的惡果,對知足有了一個模糊的輪廓……

長大些,上學後與同學交談時,有時聽到同學想要什麼父母就給買什麼,十分羨慕。年少無知的我回來告訴母親,母親非但沒有生氣,認真的把我叫過去坐下與我談心。

母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人的貪慾是無底線的,你的同學想要什麼父母就給買什麼,這會養成不好的啃老習慣,會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這在以後步入社會是要吃虧的,沒有人有義務要像你的父母一樣,想要什麼給你什麼。並且一次一次的要,一次一次的給,總有給不起的時候,那時候同學們就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會變得暴怒無常。你有手有腳,相比於那些天生缺陷的孩子應該感到很知足,想要的可以自己爭取,沒有能力獲得的話,也應知足常樂,努力奮鬥,期望未來可以靠自己的雙手獲得,知道了嗎?”

我懵懵懂懂的點點頭,從此腦海中對知足的模樣更清楚些了。

現在,我已經思想較為獨立,有主見了,對知足更有自己的看法,人要是每天都期望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貪慾每天都在琢磨著他,那麼他永遠都不會快樂。如果知足,便會常樂,在愉悅的心情下做事效率較高,也有助於身心健康發展。

這,就是我的家訓——知足常樂。

我的家訓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36字

家庭是園,孩子是苗;家庭教育如雨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因為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家風家訓是家教中重要的內容。要說起我的家風家訓那可要談談我小時候的幾件事。

記得那年夏天,太陽火爐一樣烘烤著大地,樹木在微風中“沙沙”作響。我和小歡,在她家後院的陰涼裡玩泥巴,好不愜意。

我們用泥巴捏出一個又一個新奇可愛的小動物,一塊塊小小的泥巴在我們手中煥發出生機。泥塑小馬駒是我捏得最神氣的一個,它高昂著頭,兩眼炯炯有神,小馬蹄高高揚起,給人朝氣蓬勃奮起直追的感覺!小歡呢,也捏出了她的得意作品。我們越捏越入迷,天都快黑了都不知道。這可急壞了我媽媽,她到處找我,我卻渾然不知。等夜色完全籠罩下來的時候,我才想起回家,匆匆和小歡告別,趕緊往家奔。

到了家門口,我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心裡不斷猶豫著:“完了完了,回去怎麼跟爸媽解釋呢?他們會不會責怪我呢?”終於,我鼓起勇氣,輕輕推開家門,躡手躡腳地走了進去。

進了客廳,只見爸爸坐在沙發上,臉上的表情很陰沉,看見我回來,立刻給媽媽打電話說:“已經回來了,別找了。”

媽媽跟著回來了,臉上的焦急和憂慮還沒散去,她忍住氣,鄭重地說:“孩子,你在外玩要早些回來,如果沒有時間觀念,媽媽和爸爸會很擔心的!”於是我們家的家訓上有了一條:按時回家。

每當我因為挑食浪費飯菜的時候,媽媽就會對我說起從前。她說以前放學回家肚子餓了也沒有飯吃,吃的饃饃黑黑的還是煳的。有一次我打算扔掉還沒用完的作業本,媽媽就教導我:“拿來當草稿本多好,這樣就不浪費了。”這就是我的家訓:勤儉節約。

這些家訓伴隨我長大,現在無論我做什麼事,無論在哪裡,父母的叮嚀囑咐都會時刻提醒我鞭策我。

我的家訓 篇7

國二作文 ,1267字

這個世界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成員組成,每個家庭都有家訓,每個家訓都富含濃濃的親情。

先介紹我的家庭成員,一個整天都在看書的老姐,一個整天拿微博來耍的老爸,一個“老奸巨猾”的老媽,還有一個什麼都愛的我。

先來介紹姐姐給我的家訓。在某一天,家裡開飯了,我衝進廚房把每一道菜都嚐了個遍,姐姐說:“中國傳統,要先讓長輩先吃!”我掃興地走出廚房看電視去了,家人到齊了之後,就可以開吃了哇,今天有貝殼吃!我看著盤子裡很多貝殼的肉都掉出來了,就挑啊挑啊,又是給老姐一頓臭罵,老姐說:“中國傳統,不要在夾菜的時候選菜!”好吧,我看好了一塊肉,迅速拔出筷子,筷子又給老姐打掉了,我納悶地又問:“又怎麼了?”“中國傳統,筷子上有東西不能有東西又去夾東西!”老姐又把我教訓了一頓,“以後公司老闆看到你這樣,不炒了你!”。我一餐飯沒吃幾口,最後還是老姐打包了一個手抓餅給我的。

再來介紹爸爸給我的家訓。我的老爸,不會拿什麼中國傳統來教育我,而是更有殺傷力的武器——微博。每次老爸玩微博,要不是說:“你看啊,夏天啊,就有人去偷偷游泳,就溺水啦,所以咧你千萬不要偷偷去游泳!”要麼說:“你看啊,晚上啊,就有小朋友出去玩,就被綁票啦,所以咧你千萬不要一個人晚上出去玩!”“拜託,老爸,我不是小朋友……”“你就是!”。

最後來介紹我最瞭解的媽媽給我的家訓。為什麼說我的老媽“老奸巨猾”呢,我的老媽就像一個曹操。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如果有朋友邀請我出去玩的話,老媽就說:“可以啊,吃完飯先。”我飛快的吃完飯,說:“老媽,開車回家啦。”老媽說:“等一下啊,客人沒吃完呢。”好吧,我等,等了半個鍾,他們又在聊天了,我說:“可以走了不。”“朋友約你多少點啊?”“八點到。”“哦,八點半了,九點我去接你。”還有半個鍾……在寒假,我說:“老媽去哪裡旅遊嗎?”“你想去哪裡啊?”“麗江。”“哦,可以啊,對了等下有朋友約我去吃燒烤,你來嗎?”“不來怎麼行。”晚上吃好飽回來,“老媽,幾時去麗江啊?”“哼,去麗江,都帶你去吃燒烤了,不去了。”“夠了!”。

我的家庭,就是一個逗比歡樂多的逗比聚集地,我的家訓,就是從各個事例中告訴我最深刻的道理:要想在社會立足,要長知識,要用腦子。

我的校風校訓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4字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校風校訓,我們學校也是如此。“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這是我們的校風。“生活即教育”,這是我們的校訓。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由此可見讀書對古人的重要性,如今讀書對我們也很重要。讀書可以讓我們學習知識,增長才幹。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精華,就是靠聽、說、讀、寫傳承下來的。母親時常對我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你一生的武器,你要用更多的知識來武裝你的頭腦,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暗暗地將這些話記在心裡,開始發奮讀書,在學校裡,我讀教科書;在家裡,我讀科普書;在清晨,我讀古詩詞;寫完作業時,我讀歷史書。

可是我的文科成績依然提不上來,我又問媽媽,媽媽說:“你的閱歷太少,還未經受生活的磨難,接受生活的教育,要多寫作,加入你真實的感情,多觀察生活,不要只讀死書,不懂得活用,為了讀書而讀書。”

於是,我又開始慢慢地轉變,我從內向慢慢開始變得開朗,學會了為人處事,學會了交朋友,學會了積極發言,開始變得幽默,變得自信,不再像以前一樣唯唯諾諾,自卑,逆來順受。

媽媽說,我是真的長大了。隨著我的轉變,我的成績也慢慢地提上來,作文也從低谷慢慢爬了上去,成為及格、良、優,甚至成為優+,有一次還上了《魯中晨刊》小記者報,爸爸拿著手機拍了照片到處轉發,奶奶的臉上也露出了微笑。但我的心裡一直裝著兩句話: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生活即教育。

一直到現在,我依舊堅持每天讀書。漸漸地,讀書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時,媽媽就會笑著罵我幾句:“你看,咱家養了個書呆子,整天買書光浪費錢呢!”但我總是一笑而過,或許,這是生活對我的考驗吧!

我會牢記我們的校風校訓,把她作為我成長、生活的一個標準,讓自己更有學識,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我的校風校訓 篇9

國一作文 ,756字

當我第一次懷著忐忑的心情踏進這所學校時,我看到了嶄新的教學樓,寬闊的場地,聞到了陣陣書香,聽到了朗朗書聲。隨之,我的心情漸漸平復,也融入到了舒適的環境中。

這就是我的學校—汶源中學。

校風:讓讀書成為習慣

讀書對一個人非常重要,書是一個人精神的糧食,少了書,便像生活中沒有陽光;少了書,便像小草得不到雨露的滋養。書使我們進步,書豐富我們的頭腦,拓展我們的視野。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便可以使我們受益終生。

在學校,我們有半小時的午讀,在這半小時中,大家都拿著書本在津津有味地讀著,我們貪婪地汲取著書中的營養。在班級後面有一個大書櫃,大家都知道讀書的好處,便帶來書籍和大家一起分享,使我們的書櫃變成了“大胖子”。每天大家都可以借閱書櫃中的書,汲取各種各樣的營養。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使我們受益,也會使我們快樂,堅持讀書,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校訓: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處處有學習的地方,有些時候生活會給我們教訓,使我們汲取教訓,獲得更多的經驗。生活就是教育,從生活實踐中學習,從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學習,生活和教育是永遠也分不開的。

汶源精神堅定執著,知難而進,奮鬥不息。汶源的學生必定要做到這一點,在生活中也要如此,面對困難,要勇敢前進,永不退縮;被挫折打倒,不能放棄,要在挫折中磨練意志,變得更加勇敢。

作為一個汶源的學生,要質疑善思,合作探究。要善於思考,勇於提出疑問,善於與他人合作探討問題,研究問題,追求真理。我們老師說過,不懂就要問,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我們都要熱愛學習,善於質疑,勇於提出問題,敢於探究實踐。師生有好的關係,成為汶源中學的又一亮點。

好的校風校訓對一個學校至關重要,有一個好校風校訓,還需要師生們共同努力。願我們汶源中學,競做贏牟名校,爭輝齊魯杏壇!

我的家風家訓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2字

我從小受到嚴格的家規教育,就是“勤儉節約,絕不浪費”。

我爸爸媽媽在村裡是出了名的勤快人,生活應該說屬於中上等水平。但是,生活中的浪費是決不允許的。有一次,我早上起床,匆匆洗漱過後,竟忘記了關掉水龍頭。爸爸發現後,非常憤怒,竟把我按到床上狠揍了一頓,嚴厲警告我不能再有第二次。

還有一次,我吃飯時不小心將米粒掉到了桌上,正準備隨手撥到地下,爸爸看見了,怒喝一聲:“住手,撥到碗裡吃掉。”接著便是一通有關勤儉節約的嚴厲教育。從此,我吃飯都是謹小慎微的“光碟”行動了。

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現在我已經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學校中筆記本要用正反兩面;筆總要用到不出色為止;橡皮要用到抓不住才能扔掉。為此,我還鬧出一些笑話。那天,我聽到同學們在議論“小氣鬼”,我湊上去,問:“‘小氣鬼’是誰啊?”就這一句話,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就是你啊。”於是我就有了一個響亮的綽號。

節儉並不代表吝嗇。有一次,學校舉行愛心捐款活動。看著同學們往捐款箱裡投著一元、兩元、五元。我雙手捧著一張鮮紅的百元大鈔,鄭重地投進箱裡,同學們不由得發出“哇”的一聲。從此,同學們開始對我刮目相看,我“小氣鬼”的綽號也就漸漸聽不到了。

感恩父母,讓我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我將用一生去踐行它。

古人云:儉以養德。希望更多的人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早日建成節約型社會,節約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