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陌生相關作文20篇

我看到了陌生 篇1

國一作文 ,623字

媽媽,是一位我很熟悉的人,但她那潛滋暗長的變化,又讓我看到了陌生。

媽媽每天同我生活在一起,她的變化我理應一眼可知。那天,我洗完頭,準備吹,而媽媽正在用吹風機,我就站在旁邊。一抹清晨的陽光灑在我的臉上,我看著媽媽那齊肩、卷卷的黃髮,在吹風機的吹動下飄散,由溼變幹,由一簇簇到一根根。突然,我看到了一絲銀髮在那黃髮間隱藏,我還以為反光看錯了。吹完頭髮後,我走到媽媽跟前,又細細地撥弄著媽媽的頭髮。我不想看到那絲銀髮出現在我的視野,我輕輕把它拔掉,又去尋找,一根,兩根,三根……居然有很多根銀髮埋藏在黃髮下,有些銀髮已悄然爬上了媽媽的髮際。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在成長,媽媽在衰老。

這銀髮已足以讓我看到媽媽的陌生,但骨頭的變化更是讓我難以相信。

那個星期天,我寫完作業後,準備出去和媽媽一起走路。媽媽在那裡換上了心儀的運動服和新買的運動鞋,在鏡子前左看右看,又從上到下看。最後,發現了問題,她說:“兒子,過來看一下媽媽的腳,是不是一大一小?”我走了過去,低頭認真看了起來,發現媽媽左腳大拇指下方的骨頭,在鞋子的包裹下明顯突起,比另一隻大了許多。我想:這是關節炎的產物吧,這麼大的變化,我怎麼沒有發現呢?但還是對媽媽說:“一樣大,不要多心了,走吧。”我拉著媽媽向外走去,但心中已悄然記下這變化。

時光的侵蝕,病痛的折磨,讓我眼睜睜看著這朝夕相處的媽媽,竟慢慢變得陌生起來。

文學,讓我看到了人生 篇2

高三作文 ,764字

詩詞的精闢凝練,讓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

散文的形散神聚,讓我看到了人生百態。

童話的豐富多彩,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絢麗。

我蕩起雙槳,划進詩詞的港灣:柳宗元的“萬徑人蹤滅,千山鳥飛絕”,讓我看到了荒寂的空山;蘇軾的“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讓我看到了如夢人生;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讓我看到了閨中愁婦的形象;李白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讓我看到唐末統治者腐化的生活;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讓我看到了離別的苦楚……

詩詞的精,令人折服,不願離去,詩詞的美,扣人心絃;詩詞的情,激盪人心!

我流連於詩詞的港灣,不願離去,詩詞讓我看到了那個離我們遠去的歲月。

我插上雙翅,翱翔於散文的天空:朱自清的散文《菏塘月色》,如朵飄雲,清新優雅;汪曾祺的《隨遇而安》,如一縷不羈的風,拂亂人的思緒;魯迅的《朝花夕拾》,如濛濛細雨,滋潤心田……

這些不朽的篇章,讓我看到了散文天空的博大、無垠,讓我看到了淡淡的憂愁,堅強的微笑,不屈的靈魂,讓我看到風雨中那個堅定的背影。

我跳入童話的海洋,暢遊於其中:安徒生筆下的海的女兒與我相遇,我看到了她堅定的信念,我看到了她為所愛的人化為泡沫,我看到了她晶瑩的淚水和祝福的微笑,這一切都刺痛了我的心……我不禁感嘆,為何王子這樣忍心,傷害小人魚的心,為何海的女兒如此善心,成全所愛的人?我逃離這片海域,卻又讓我看到屹立在岸邊的望夫石,看到了她望穿秋水的期盼,看到了她含淚的雙眸,看到了她臉上被海風細雨侵蝕過的痕跡,我已不忍看下去了……

童話讓我看到了許多動人的真情,看到了許多無怨無悔的等待,看到了許多真誠的祝福,看到了許多……

文學的美,讓我依戀;文學的廣,讓我驚歎;文學的精,讓我咀嚼品味……

文學,讓我看到了人生。

文學,讓我看到了……

轉過身,我看到了一片花海 篇3

國三作文 ,812字

春暖花開,這是我們對青春的擁抱,每一次怒放,都有你們的支援;風兒吹來,這是我們對天空的對白,每一次幸福,都有你們的關愛;驀然回首,這是我對班級大家庭的敬禮,每一次進步,都有你們的傾注。

三年前,我們踏著稚嫩的腳步走進這片含苞待放的花園;三年來,沐浴春風,讓我步步走向成熟,走向花開。我也是花海中的一朵花,雖然沒有那樣高大,但同樣鮮豔。

七年級時,我們給自己班起得名字—葵花班,每天向著太陽,定時綻放。還記得“129”大合唱,每個同學都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練習,我們有時也利用空閒的自習課去練習,雖然很累,但很快樂。還記得在當天比賽的時候。我們穿著統一的服裝,整齊的站在臺上,我們沒有絲毫的緊張,因為我們一片花海共同開放,不是你一個人在努力,而是許多向陽花共同綻放。那個舞臺,那個時刻,那麼難忘。響亮的歌聲,迴響在舞臺上,那一刻,轉過身,我看到了青春洋溢的張張笑臉,一片花的海洋。

“一二一,一二一”隨著一聲有一聲的口號,我們為八年級的跑步比賽在操場上作準備。一節自習課,我們跑跑停停,老師也給我們指點,即使腰痠背痛,但是我們的心是在一起,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就像是葵花,都面朝著太陽。人心齊,泰山移,每朵花都向著太陽,世上沒有不可完成的事。在那天的比賽上我們只能聽見那齊刷刷的腳步聲和響亮的口號,震撼了在場的老師們和同學們。果不其然,我們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轉過身,我看到了汗水和淚水相互交織的張張笑臉,一片花的海洋。

到了九年級,班裡的學習氣氛更濃,凝聚力更強,使我們每朵葵花都朝著一處開放,我們互相幫助、解決問題,互相攜手,走向陽光。經過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飽受陽光雨露的葵花籽有的翻山越嶺,有的飄洋過海,無論你在哪裡,都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都會只朝著太陽開放。加油!

同伴們,葵花不僅僅要在太陽下汲取能量,她還會在暴風雨下使自己的莖葉更加堅強。轉過頭,我到了碩果累累、鬥豔芬芳,一片黃色的海洋。

轉過身,我看到了一片花海 篇4

國三作文 ,812字

春暖花開,這是我們對青春的擁抱,每一次怒放,都有你們的支援;風兒吹來,這是我們對天空的對白,每一次幸福,都有你們的關愛;驀然回首,這是我對班級大家庭的敬禮,每一次進步,都有你們的傾注。

三年前,我們踏著稚嫩的腳步走進這片含苞待放的花園;三年來,沐浴春風,讓我步步走向成熟,走向花開。我也是花海中的一朵花,雖然沒有那樣高大,但同樣鮮豔。

七年級時,我們給自己班起得名字—葵花班,每天向著太陽,定時綻放。還記得“129”大合唱,每個同學都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練習,我們有時也利用空閒的自習課去練習,雖然很累,但很快樂。還記得在當天比賽的時候。我們穿著統一的服裝,整齊的站在臺上,我們沒有絲毫的緊張,因為我們一片花海共同開放,不是你一個人在努力,而是許多向陽花共同綻放。那個舞臺,那個時刻,那麼難忘。響亮的歌聲,迴響在舞臺上,那一刻,轉過身,我看到了青春洋溢的張張笑臉,一片花的海洋。

“一二一,一二一”隨著一聲有一聲的口號,我們為八年級的跑步比賽在操場上作準備。一節自習課,我們跑跑停停,老師也給我們指點,即使腰痠背痛,但是我們的心是在一起,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就像是葵花,都面朝著太陽。人心齊,泰山移,每朵花都向著太陽,世上沒有不可完成的事。在那天的比賽上我們只能聽見那齊刷刷的腳步聲和響亮的口號,震撼了在場的老師們和同學們。果不其然,我們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轉過身,我看到了汗水和淚水相互交織的張張笑臉,一片花的海洋。

到了九年級,班裡的學習氣氛更濃,凝聚力更強,使我們每朵葵花都朝著一處開放,我們互相幫助、解決問題,互相攜手,走向陽光。經過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飽受陽光雨露的葵花籽有的翻山越嶺,有的飄洋過海,無論你在哪裡,都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都會只朝著太陽開放。加油!

同伴們,葵花不僅僅要在太陽下汲取能量,她還會在暴風雨下使自己的莖葉更加堅強。轉過頭,我到了碩果累累、鬥豔芬芳,一片黃色的海洋。

我看到了可怕的自己 篇5

國二作文 ,647字

小時候,父母花了多少時間,教我用匙子舀湯,用筷子夾菜。費了多少心思,教我係鞋帶、扣扣子、梳頭髮。陪我多少次跌倒了爬起來,扶我踉蹌走路……

而曾經的“媽媽,今天幼兒園裡如何如何。”漸漸變成了“學校裡也沒什麼事,你快出去吧。”曾經一一應著的上學前的叮囑,漸漸變成了“知道了,真能嘮叨。”曾經的“我書包收拾好了,沒落下東西,謝謝媽媽!”漸漸變成了“你煩不煩,我知道了!”……我總是不耐煩地應付,甚或乾脆裝作壓根就什麼也沒聽見。可是媽媽仍像教我走路時一樣不厭其煩。

那天,又跟媽媽賭氣,去表姐家玩。後跟姐姐去一個售樓中心,我在車上等,目睹一場母女舌戰:老媽想買一套三房,讓閨女和自己一起住,但打扮時髦的女兒怎麼也不肯。又是夏天不方便,又是母親半夜看戲吵……聽著聽著,我從那女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刁蠻無理!我……我的父母教我吃飯、教我走路,曾幾何時嫌過我?而我不是也像這個女兒

一樣對他們嫌這嫌那嗎?那樣的話語,那樣的態度,那簡直是一副醜陋的讓人感到可怕的嘴臉!那就是我?不可以—表姐出來了,我抓過她的電話。“媽,對不起!”“傻孩子!什麼時候回來?”“媽,中午我回家吃飯!”“好!好!”

媽媽想要的只是女兒平安回來罷了!回家的路上,我默吟起《弟子規》言“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應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返必面……”或許不需要為父母暖被窩,不需要惟命是從,只要曉得爹孃的辛苦、爹孃的無疆大愛,我總該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吧。

那時,我看到了幸福 篇6

國三作文 ,584字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個平常的瞬間。

每每看到小說的男女主人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心中便充斥著甜甜的味道,說不出的滿足感。幸福是什麼?大概便是如此吧。

小時候的幸福,是簡單的、幼稚的,吮著一根甜甜的棒棒糖,心中感嘆便會洋溢著甜蜜的氣息,咧開一張小小的嘴巴,露出還未長齊的牙,無憂無慮地衝著電視傻笑,天真地以為電視中的人在與自己說這話,在看著自己爛漫的笑容,便是最大的滿足。

小時候最大的願望便是長大一點,再長大一點。小小腦袋裡滿滿的都是關於未來的幻想。每個小孩被問及自己的夢想時,脫口而出的無一例外的是:“長大後……”於是,長大便成為每個小孩子童年最幸福的希望,彷彿那是一座高山,翻過便是另一片美好的景色。

盼著盼著,每個小孩的願望都實現了,曾經以為的“幸福”也到來了。

卻發現,長大的世界好像變了。感受不到爸爸媽媽捧在手心裡的溫暖,不會對著電視傻傻地笑,不再有童年時最怕的那個嚴厲的老人,也永遠不會聽到她一遍一遍的訓斥與嘮叨。小時候一直追求的幸福,好像變了質,不再有甜甜的味道。

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少了,即使偶爾聚在一起也是短暫得令人無法抓住的時光,心中滿滿的幸福好像洩了氣的氣球,一點點地消逝。

晚上,難得的一起出去散步,卻因為長大了,不願與爸爸媽媽手拉手,時間好像一堵無形的牆擋在我們之間。燈光映在地上,影子拉得很長,地下的三個影子緊緊挨在一起,心中彷彿又被幸福填滿。

我想到了一生一世 篇7

國二作文 ,855字

“我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從爺爺得病以後,我第一次去看爺爺時。我看到了這個詞。那時還沒有轉院,那時還沒有惡化,那時還依舊滿臉慈祥和微笑。奶奶一直陪著爺爺,跟他聊天,給他削蘋果,扶他去檢查……到了晚上,沒有地方睡。本來說要坐在凳子上睡,但是爺爺一直反對,就只能一直囑咐著,不情願的回家。第二天早早的拿著煲好的湯去醫院。我,想到了一生一世。

爺爺轉院了,病情惡化了,人也憔悴了。新的醫院是單獨一個人的病房,還有廚房。奶奶買了可以收的床,放在病床旁邊。每次去看爺爺,看到奶奶一直伺候著。不時的問著,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東西,想不想上廁所……如果是平常,我聽到這樣的話或許會想笑。可是,當時沒有任何笑意,只有深深的感觸。我,想到了一生一世。

時間像一把刀,它刺了一刀又一刀,讓爺爺那曾經強健的身軀,遍體鱗傷。爺爺因為病情的嚴重,全身浮腫。連躺都不能躺,最後就只能給爺爺墊很多毛毯在一把大椅子上,讓他全身裹著被子和厚實的衣服。腳不能穿鞋不能穿襪子,只能踩在墊子上。癌症會讓人全身疼痛,我經常會看到爺爺面目有些猙獰的忍痛。奶奶總是好像忍著眼淚似的顫抖的聲音說著,我要是能代替他該多好,我要是能代替他痛該多好,我真的寧願是我得這個病。若沒有幾十年的相愛相依,若沒有幾十年的互相扶持。我,想到了一生一世。

在我們看來是好的發展時,往往就要開始做最壞的打算。爺爺在我們眼中好像有了好轉,腿和手都有些消腫了。當我在慶幸,當我在想著這樣就好,原來癌症不會死的時候。我卻等到了那個最壞的訊息,等到了那個最壞的一切。當我看到奶奶哭著被人拖出房間的時候。我好想扇自己一巴掌,讓我從這個噩夢中醒來,然後永遠忘記這個可怕的夢。當我看到奶奶緩解好情緒在一旁默默的一直流淚,但是眼睛卻一直看著爺爺,好像要記住他的樣子,把爺爺的樣子永遠刻在心裡。我,想到了一生一世。

“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輪椅慢慢聊。”沒等到一起坐著輪椅,沒等到那一縷陽光。就這樣,永遠的,消失了。

我,想到了白頭偕老。

我,想到了一生一世。

文學讓我看到了真善美 篇8

高三作文 ,719字

泛舟遊於文學之海,你的心被這浩瀚的大海所吸引住。它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帶你走出黑暗;它像是海中的航標,帶領你向正確的方向航行;它像是沙漠黑暗中的北極星,指向北方,帶你走出沙漠……

文學,在我們人生旅途中猶如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的前路,然而在這種路中,文學讓我找到了人生中的真善美。

《茶花女》讓我看到了人生中的“真”。

在《茶花女》中,我們看到了男女之間的真摯的愛情,他們的真心付出。雖然並沒有得到回報,卻得來了天各一方的結局。他們之間的愛是真的,是純潔的,雖然他們的結果並不美。但在這過程中,我領略到了文學中的“真”。

《巴黎聖母院》讓我看到了人生中的“善”。敲鐘人外表的醜陋:又聾又啞又駝背,樣子的扭曲,身材的怪異,使他受到了別人的歧視和嘲笑。但是他的心是“善”的。相反,在道理院子中的牧師雖然外表俊美,但他的心太邪惡了。

敲鐘人的心靈是善良的,他讓我看到了人性中的真正的善良:極力地維護自己所愛的人,雖然他樣子並不好。他的好讓人感動,他的執著,更讓人為之感動。

《羊脂球》讓我看到了人生中的“美”。

在《羊脂球》中,一個妓女發自其內心的美就如陽光照射於大地一樣的溫暖。她的的高貴比任何一個與她在同一個火車上的所謂“紳士”“女士”都高貴。她的身份雖然低賤,但她的靈魂是那樣高貴。它讓我看到了人性的“美”,這種美並非是外表上的,物質上的,而是內心深處,精神上的。

“真善美”在文學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茶花女》中的“真”,《巴黎聖母院》中的“善”,《羊脂球》中的“美”,讓我看到了文學作品的“真善美”,洗滌我的心靈,讓我陶醉於浩瀚的文學大海之中。

“真善美”譜寫著一首歌,歌唱著文學作品中的你你我我,歌唱著文學作品中的善善惡惡……

文學,讓我看到了 篇9

高三作文 ,781字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留給我們如點點繁星散在夜空的文學作品,令我們歎為觀止。文學,培養我們的興趣,陶冶我們的情操,更鑄造我們的靈魂。文學讓我看到了卓越作家們人格的魅力,作品的魅力。

航行於書的海洋,我看到了簡愛追求女性平等所表現的堅持;看到了貝多芬與命運抵抗,用激動人心的音樂表達出對命運的不順從;還看到了李清照“悽悽慘慘慼戚”的愁苦,看到范仲淹的抱負,岳飛報國無門的長嘆,看到了格羅菲在大峽谷裡探險—文學不僅讓我瞭解這樣,還讓我知曉世間千姿百態,人間真情的流露,希望的存在。

文學讓我看到了作者的孤獨鑄造的靈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久,獨愴然而泣下。”在幽州臺黯然傷神的陳子昂負載壯志難酬的悲憤,用滔滔江水來漂白自己的抱負,楚劍蘭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屈子的孤獨隨著江水流逝。“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在岳陽樓把酒臨風抒發政治理想。魯迅先生驚人的語話如一副錚錚匕首,直刺黑暗社會的心臟。文學作品中流露出一顆燃燒,照徹整個宇宙,我在迷惘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高尚的靈魂。

文學,讓我看到了真善美,看到了愛。映子在《愛如泡沫》中寫道:“愛,不在於纏綿悱惻,赴湯蹈火,不在於轟轟烈烈,愛如泡沫,平淡無奇,卻又幽香縷縷。”真善美的詮釋正是愛。在地壇裡我看到母親為尋找兒子急切匆匆的腳步,在車站裡我看到那爬越欄杆的背影和車中婆娑的淚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我看到了元稹對亡妻的愛。文學,帶我走向愛的世界,真善美的境界。

我看到了李後主在江邊低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看到了蘇軾在江邊高唱:“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同樣面對大江為何兩人的心情有如此差別呢?文學,讓我瞭解許多。

文學,如演奏家手中的豎琴,發出美妙的旋律,如書法大師潑向宣紙的筆墨,雄偉豪邁。文學,使我更瞭解世界。

文學,讓我看到了真善美 篇10

高三作文 ,964字

世間永珍,撲朔迷離,而文學,正是我開啟混沌之門的鑰匙。文學使我明白:人間有情,而真善美就隨情而生,遍及古今中外每一個角落。

文學,使我看到了真。

真,最為難求。朦朧表象背後的真實,可能是動作、話語所難以表達的,但文學則可以盡情地流露真情。《詩經》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率真直白,不假修飾,情深意顯,清亮脫俗。諸葛孔明為感激劉玄德三顧茅廬、白帝託孤的恩遇,鞠躬盡瘁侍奉後主,北伐前作《出師表》,千叮嚀萬囑咐,其興復漢室、完成先帝遺願之真情,蒼天可鑑,催人淚下;李密不仕二朝,作《陳情表》,以孝抗命,拳拳之心躍然紙上,其意之真切,感天動地;《哈姆雷特》主人翁面對生與死的抉擇,直接道出了人生在世最根本的意義,抒發了最真切的內心情感,振聾發聵,發人深省。開啟文學經典,哪一部哪一篇不是最真實的情感流露?

文學,使我看到了善。

善,最為難得。邪惡的意念,可成於一夕,善良的思想,則須多年的積累、文化的薰陶。從“須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到“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我們在古代詩歌中,看到了詩人們的悲憫情懷。杜甫的詩“三吏”“三別”和《兵車行》無一不體現了他對黎民百姓最深切的人文關懷,他自己的破茅屋“床頭屋漏無干處”,想到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其心也善,其言也善;其品可嘉,其人可敬。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更是推崇人文主義,無論是但丁的《神曲》還是拉伯雷的《巨人傳》,都以人為本,主張摒棄舊制度的嚴刑酷法,教人向善,善待每一個生命。文學中有最善良的意識。

文學,使我看到了美。

美,最為難尋。而最難尋的美在文學中比比皆是。在李白詩中,我們看到了山的壯美,在蘇軾的詩中,我們看到了水的溫柔;在桃花源,我們看到了良風美俗,在大觀園,我們看到了一群清麗脫俗的金釵。《海燕》向我們展示的是自由、高傲、矯健的姿態,《老人與海》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海的博大和人的剛強。一部《巴黎聲母院》,是對人性美的最好詮釋—心靈美才是最美,才是真正的美。文學作品中真的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觀照的眼睛。

文學,是一個真善美的世界,我在這個世界裡看到的,是真,是善,是美,比呱呱墜地的稚子睜眼看到的那個世界更真,更善,更美,更潔白,更純淨。文學,培養著我們的美感,陶冶著我們的情操,鑄造著我們的靈魂,使我們向真,向善,向美。擁抱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