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項羽相關作文20篇

我看項羽 篇1

高一作文 ,1016字

烏江畔,涼月如水,四面楚歌,那破碎的戰袍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手捧著虞美人冰冷的身體,最後回望一眼跟隨多年的烏騅,眼前浮現過往的縱情馳騁,指點江山,嘴角一絲蒼涼的笑意,手中寶劍極盡瀟灑的一抹,那偉岸的身軀倒下了,我們的戰神倒下了,西楚霸王的夢破了。

再沒有西楚霸王,再沒有活得真性情的英雄。劉邦的漢室江山一坐就是四百年,但任誰也抹滅不了項羽的形象。他的“力拔山兮氣蓋世”,他的英勇善戰,他的勇猛頑強,他的重情重義,他的兒女情長;甚至他的殘暴,他的喜怒無常,他的草菅人命,他的火燒阿房宮;他的決絕,他的毅然赴死,都令人無法忘懷。

始皇帝統一中國後出巡,香車寶馬,霓裳華蓋,三軍開道,宮女侍人不可勝數,百姓夾道歡迎,山呼萬歲,這種無上榮耀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圍觀的百姓中有一人十分篤定的說:“彼可取而代之”。這是西楚霸王—項羽。另一人一臉豔羨的說:“大丈夫生當如此。”這是大漢天子—劉邦。同樣的目的,同樣的時代,同樣的手段,讓這兩個人中豪傑毫無例外的站在了對立的戰場上,逐鹿中原。

這一場楚漢之爭,其實並無懸念,勝者必定是劉邦,項羽比不過劉邦,卻又勝於劉邦。項王太重感情,有人說他殘暴無道,可那不過是政治需要,其實他不過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一個被迫著推向戰場的孩子,不過是一個用鮮血繪畫的縱情恣意的行為藝術家。他無奈,他恐懼,他厭惡,他想放棄,可他不得不繼續,因為他不是為了他一個人在戰鬥,他揹負著太多人的期盼甚至身家性命。他不想殺人,他並不冷漠無情,他那偉岸的身軀中隱藏著一顆多麼脆弱又多愁善感的心,否則他也不會為傷兵送飯送藥,拉著他們的手嘮家常;不會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想到的不是他這一生的成敗,而是跟隨他的美人寶馬;不會在決定命運的鴻門宴上因著舊日的情分而放走劉邦,以至於把自己弄到自刎的地步;不會為了天下不再經受生靈塗炭,而選擇自刎於烏江畔,雖然“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他若是將軍,必定名垂千古,可他偏偏是領導者,處於那個位置上,就必定要做一些無奈的事,他累了,天下百姓也累了,於是他以一死來結束這場爭鬥。

項羽,西楚霸王,生得頂天立地,死得重於泰山,一個活得真性情的英雄。我站在時間之上仰望,歷史倒懸著惆悵,曾經的成王敗寇已經灰飛煙滅,但仍有一個身影,歷盡時光的平仄,依舊不朽,孤高的傲視天下。

我與項羽有個約會 篇2

國三作文 ,780字

如果心像流動的清泉,如果心中充滿陽光,即使有雪飄落,也會融化,不會結冰,“哀莫大於心死”,絕望了,心就死了。

月光下,你的面孔,依舊冷峻,孤傲,聽著四面楚歌,臉上凸起青筋,胸中憤慨萬千,想當初西楚霸王,緣何落得四面楚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道悲涼淒滄的歌竟會從你的嘴裡唱出,你難道忘了你的敵萬人之術?你難道忘了你的豪情萬丈?你難道真的打算屈服於劉邦?

也許,是我錯了。

鴻門宴上,范增向你使眼色,要你下決心,趁機把劉邦殺了。你遲疑了,人生難得一知己,何況是這樣志同道合的盟友,殺了劉邦,你可以稱霸天下,不再有任何後顧之憂,卻註定要一生孤獨;而不殺劉邦,雖然你可能時時面臨著二分天下的威脅,但你擁有一個可以竟爭的對手,這就滿足了。你不甘做一個孤獨的君主,你不甘用對手的鮮血來慶祝你的王位與江山永固,這不值得。

當虞姬拔出你腰間的劍,盡情揮舞,一招一式,柔情似水,一招一式,用情至深,如一隻飛舞的蝶,羽衣江裳,長袖善舞,美麗卻又不乏英氣,劍影如蛟龍出水,驚鴻劈霧,突然,她利刀一抹,旋轉著,落地。酒力發作,你無力迴天,唯一能做的是抱起她哭,渾濁的淚水無言滑落,第一次覺得死原來如此可怕,如此悽愴,你的淚中沒有了汙濁官場,;沒有了江山社稷,甚至沒有了天下黎民。

烏江邊,你與漢軍隻身肉搏,血汙濺滿了你堅毅的臉龐,兵力懸殊,勝負已分,而你卻仍舊勇猛執著,為了人生中最後一份尊嚴,你錯嘆當初,為何起兵江東?為何輕信劉邦?難道自己不配擁有一份真摯的友情,為了這場仗,你失去了親人、愛人、朋友,終於拔劍,倒在烏江邊,悽風朔朔,似乎在為你悲歌,其實,何必呢。你完全可以渡江稱王,你的孤傲最終讓你敗了。

夜風盪漾,夢醒了,繁花散盡一夜淒涼,落地成殤,擦去眼角的淚花,展開書卷,提起筆,寫下項羽悲情的傳奇一生,在筆觸中相約而會。

假如我是項羽 篇3

想象作文 ,300字

如果我穿越到秦朝,我要答應那位老人,然後回到江東招兵買馬,捲土重來。我才不像從前的項羽那樣傻呢。

當年項羽沒打過劉邦,有一位老人划船來了,說:“大王啊,你打不過劉邦了,還是跟我回江東,招兵買馬後繼續跟他們打吧!”不過項羽拒絕了,後來他就自殺了。

再說說我吧!如果我是項羽,回到江東,見到了士兵的父母,我就說:“你們的兒子因為國家死去了。不過,他們都是英雄!”說完我就再次招兵馬,然後就帶領大軍殺了回去。

我們派出了偵察兵,他回來說:“大王,他們正在喝酒吃肉!”我們偷襲了他們,跟他們拼個你死我活。後來就勝利了!我們也喝酒吃肉慶祝勝利,然後打造自己的國家。

同學們!我們不應該放棄,應該打完勝仗後凱旋!

我心目中的項羽 篇4

高三作文 ,964字

獨立寒風,江水東去,烏江岸頭。

這,是怎樣的一個男兒,任狂風吹起蒼白的雙鬢?這,是怎樣的一個男兒,遠眺洶湧澎湃江水的盡頭?

只見他似石像般佇立著,深深陷入了沉思。他在回首,在追憶,也在感嘆……一切開始於陳勝的一句驚天動地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亂世中,他為了追求自由,反抗壓迫,毅然挺身而出,拿起武器,號召西楚人民對秦作戰。戰場上,他是驍勇善戰的勇者,破釜沉舟,鉅鹿之勝,他書寫了多少為人稱讚的戰場傳奇,威懾了多少激進來犯的秦朝軍士。

他自信,大膽地實踐著自己的政治理想,“西楚霸王”的稱號是他仰天大笑時那份霸氣豪情的寫照。他寬容,念及昔日共同抗敵的情誼,鴻門宴上不惜對劉邦手下留情。他堅毅,以一顆無畏而堅定的心,從容應對一次又一次凶險的戰爭。他真誠對待身邊的戰士,何曾不將“義”字看得比名利還重?這樣一個熱血男兒,早已在歷史的天際抹上了一層濃烈的色彩。

幸福太過於短暫,彷彿夢一般轉瞬即逝。夢醒了,曲終人散,取而代之的是又一次漫長的爭奪與征戰。或許他的自信,他的寬容,在某些時候成了一種致命的錯誤,一切似乎也早已命中註定。立誓臣服於他的劉邦撕去了虛假的面具,露出了稱霸天下的慾望,轉而進攻曾包容了自己的他。兩強間的爭霸就這樣開始了。他是一個好將軍,但在政治謀略上還是遜於劉邦。劉邦老謀深算,抓住了他的弱點,為了私利不擇手段,毫不留情地進行了一次次攻擊,最終擊破了他領導的楚軍的防線。

他敗了,敗得悲壯,敗得悽美。他的一生似乎成為一支曲子,而旋律既含激越,又顯低沉,令人振奮和唏噓!軍困垓下,人少食盡,四面楚歌時,他與心愛的虞姬傷離別,懷著悲痛率八百餘戰騎突圍,最後僅剩下28人……

獨立寒風,江水東去,烏江岸頭。他慢慢地轉過身,看著那艘過江小舟,又抬頭遙望天空。夕陽殘留下幾絲斜暉,天暗了下來,卻窺不到一顆星辰。遠處傳來隱約的鳥啼,烏江波濤彷彿失去了湧動的氣息,而他,失去了辛苦拼搏而來的疆土,失去了心愛的虞姬,失去了平日裡忠心相伴而結下情誼的戰士,也失去了江東父老的信任與期盼……

他豁然挺起了彎下去的身子,微微退了幾步,沉重地嘆了口氣,伴著一句“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他拔出腰中的劍,選擇了自刎來終結生命。項羽就這樣伴著遺憾與悲怨離開了人間。

但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一個重情重義的熱血男兒。

那麼這一刻,讓世界為項羽靜止!

我眼中的項羽作文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81字

夜深,月明,風蕭索。

楚軍帳中。

他歌,她舞。“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悲歌慷慨,泣數行下。泣他一世抱負未實現,泣他無顏面江東,泣他寶馬何去從?泣他美人終別離。“大王,莫是那漢軍已攻下楚地?”虞姬問。但她的眼中卻沒有慌亂,有的只是深情未曾改,只許他一人。他背身,良久不語。再回頭,已是滿面淚。握緊手中的劍,握住她冰冷的指尖,聲如裂帛:“今是你我分別之日啊!”

一代霸王如流星隕落,消逝在歷史銀河。

楚漢之爭的歷史故事一代講,一代聽,代代傳。聽漢王的狡詐,聽楚王的性情:惡漢王的詭計多端,喜楚王的豁達磊落。項羽一生征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他輸了,輸給了多少人厭的劉邦,輸盡了天下。

他出身貴族,將相之後,他滿心壯志,敢指著始皇帝說:“彼可取而代也!”他信心滿滿,破釜沉舟,若不勝,無後路,他敢賭這局。他勇猛無懼,鉅鹿之戰,他率兵殺出一條血路,用行動證明一代王者風範。他兒女情長。深愛虞姬,即使戰事緊張,他的心中也從未放下她,霸王別姬的故事流傳至今。在我看來,他像個孩子,太直率,太天真,不懂政治場上的勾心鬥角,不懂兵不厭詐。項羽若是一員武將,他定將名震四方,在戰場上盡情展現他的風采。但,他是一名將領,統率千軍萬馬,不單單是打仗,還要面對政治局勢。他要用人,納言,拼心機。這趟水太深,他始終沒看清。

我鐘意他的有情有義,我敬佩他的王者風範。很多人不理解他在烏江邊上,寧可自刎,也不願渡江。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他完全可以回到江東,再東山再起。為什麼要把自己逼得這麼緊呢?我覺得這正是項羽與眾不同的地方。家族的影響—項燕兵敗自殺;敗者亦梟雄,士可殺不可辱。他是英雄,即使末路,也要死得轟轟烈烈。李清照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一個後世女子,對英雄的讚歎,對項羽的仰望。

但不可否認,也正因為項羽性格中的一些偏執過激,做事不考慮後果,導致了最終的失敗。他恨秦,家仇國恨聚集在了一起。所以他一攻入關中,就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大火連燒三月,猶如他心中的仇恨。也正是仇恨太強,矇蔽了他的雙眼。為這一己之恨,失了天下心。有時我也會想,為什麼項羽可以屠一座又一座城,卻放了劉邦一次又一次?是劉邦太狡猾,還是項羽軟了心?如果項羽在面對劉邦時,有屠城時的狠辣,一切就又會不同吧。但一切已成定局,歷史沒有如果。

漢王君臨天下,楚王自刎烏江。不以成敗論英雄,項羽始終是我心中最敬仰的人。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聲長嘆,隱沒于濤濤江聲中……

我心中的英雄一一項羽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7字

縱觀古今中外所有的民族英雄。他們有的足智多謀,胸懷大志;有的所向披靡,勇冠三軍;有的精忠報國,為國獻身。他們都是各朝各國建樹史上的一顆顆耀眼,奪目的明珠。我心中的英雄則是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一一項羽。

項羽在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他是由叔父項梁撫養長大的。叔父對項羽非常嚴厲,先後教他讀書。兵法劍術可項羽並不深透學習。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暴政。任用奸臣趙高,常年蝗災。百姓們怨聲載道,項羽一幫人也聞風揭竿起義集結了8000江東子弟兵渡過了長江,打下了淮河。

項羽繼承了祖父項燕英勇好鬥的血統,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可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深受將士們的敬畏。

有一年,秦軍圍住了鉅鹿,並將被擊敗的趙王歇的軍隊逼入了鉅鹿。事態嚴重楚王忙派宋義去救,不料宋義到了鉅鹿卻按兵不動,整日飲酒作樂,項羽情急之下殺了宋義,帶領兩萬兵馬渡河。項羽吩咐每人只帶半天干糧。並把軍隊用來做飯的鍋都砸了,鑿沉了所有的船。以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秦軍與楚君交鋒作戰,出國眾將士沒了後路,都拼死與秦”車作戰,以致秦軍傷亡慘重。

公元前202年,劉邦徵調大軍。用十面埋伏之計伏擊了項羽。圍困了項羽,突圍之後,為追兵所逼,自刎烏江。印度詩人泰戈爾有一句名詩:“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沒錯!”寧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

不知道家有沒有讀過這樣一首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也許是最懂項羽的人了。懂他的仁慈,懂他的氣概,令人感慨。

我心中的項羽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90字

李清照曾寫過這樣一首詩:“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我眼中項羽是百戰百勝、所向無敵的西楚霸王,也是我心目中的戰神。

25歲的項羽在鉅鹿之戰中以3萬敵秦軍30萬人馬,為鼓舞士氣,取得勝利,他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最終以少勝多,鉅鹿之戰項羽一舉成名。項羽多麼自信,多麼英勇善戰。

項羽的理想是推翻秦朝,統一天下,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和他拜為兄弟的劉邦也想跟他爭奪天下。項羽知道後想殺了劉邦,就在咸陽城外鴻門舉行了一場宴會,也就是著名的鴻門宴。可惜項羽錯失良機,放虎歸山讓劉邦跑了。

劉邦是個有心機的人,滎陽一戰劉邦被項羽所傷,提出平分天下,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項羽與劉邦簽訂了停戰協議,但劉邦傷好後,出爾反爾的他攻打項羽到垓下。劉邦手下大將韓信使用攻心術,令漢兵唱起楚國的歌,四面楚歌響起,楚軍將士想起了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妻兒放下武器無心打仗。

項羽臨突圍前給虞姬唱了一首告別的歌就是著名的《霸王別姬》。項羽從軍中帶800人突圍,他突圍成功,可只剩下了28人。他對那28人說“天之亡我,非戰之罪”,意思是說不是我項羽不能打仗,是上天要亡我呀!為了證明自己是戰神,他要擊潰後面的漢軍,並且一要斬對方將軍的頭,二要砍倒對方的軍旗,項羽果然說到做到。

烏江之畔項羽單槍匹馬,前有大江攔路,後有追兵將至。這時烏江亭長划著一隻小船要渡他過江,勸他回到江東重整旗鼓。但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把隨他征戰多年的烏騅馬送上了船,他則在烏江邊自刎。

項羽是個有情有義的人,雖然他最後失敗,但他仍然是我心目中的戰神。

杜牧曾說“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意思是項羽應該渡過烏江,回到江東收攬人才,到時再過江與劉邦再戰,到那時天下到底是姓劉還是姓項還真不一定呢?我贊成杜牧的說法,也由衷地希望捲土重來的項羽可以獲勝。但歷史不能假設,我深深地為項羽而嘆惋!

項羽,我想對你說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4字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項羽,我很想問問你:當初你為什麼不肯過江東,而要自殺於烏江啊?

記得楚漢相爭,你被漢軍逼到了烏江邊上,敗下陣來的你難過極了,當時,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乘著船,看見了你,他把船停在江邊,對你說:“項王,如今都成這樣了,要不您乘著我的船,我送您過江,這樣將來還可以捲土重來,打敗劉邦啊!”可你卻擺擺手,不肯上船,你說:“我的將士們都戰死在沙場了,我還有什麼臉面去見江東父老呢?”我想,那時候,你一定流淚了。你心懷著稱霸天下的願望,如今實現不了了,這樣深入骨髓的痛苦,誰不會流淚呢?但是,項羽啊項羽,你如果回了烏江,這個願望是有機會實現的啊!

可是,你提起劍自殺了。你為什麼偏偏要自殺呢?雖然你打了敗仗,會讓老百姓們有些失望,可你一自殺,老百姓的心裡就更是雪上加霜啊!更何況,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結束自己的生命的,說實話,死,是軟弱的人才會做出來的事,如果你有稱霸的決心,你就更應該活下去啊!

我想,假設你回到了江東,老百姓也不一定會對你失望,你可是他們的王,他們一定會全力幫助你的。你的失敗不全是你一個人的錯,回到江東,重新招兵買馬,重用一些忠誠的將士,去山上尋訪一些隱居的高人,請他們幫助你,說不定你又可以東山再起啊!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啊項羽,我真的很想問問你:為什麼你要在烏江自殺,就是不肯過江東呢?

我眼中的項羽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6字

項羽,生於亂世,成長與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少年勇武輕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讚頌了項羽寧死不肯苟活的精神,通過了解項羽的一生,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項羽是一個英雄,他武藝高強,力能扛鼎,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轉瞬就可殺敵數百;他用兵大膽,敢於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可謂用兵如神。我佩服他的膽略和勇氣,幼年時看到秦始皇出行的隊伍,竟說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的的話,可見他從小就具有偉大的志向。他不想學寫字,那只是讓他記住別人的名字,不想學劍法,那隻能對抗一人,他要的是統兵百萬,所以學習兵法,縱橫披靡,千古英雄,誰能如他自幼就樹立了遠大的志向呢?

但是項羽也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他崇武輕文,不注重文化學習,是崇尚武力,缺乏謀略,不能把握好的時機,不學習,肯定就會無知,無知讓他不知人,也不善用人。張良韓信都曾投至他的麾下,這些都是當時出類拔萃的人物,可他不知人善任,使這兩人都被劉邦委以重任,為漢朝的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自己最後的一敗塗地埋下了悲劇的伏筆。謀士范增,也是一個有遠見有智慧的人,可是項羽也不能虛心聽取意見,更錯失了很多良機。鴻門宴項莊舞劍,這是消滅劉邦最好的機會,可是項羽白白浪費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項羽無識人之眼,更缺乏容人之量,隨著范增被疏遠,項羽終於走向了滅亡之路。項羽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的特點,決定了他的悲慘下場。

項羽勝而驕,敗而餒,所以西楚霸王很快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他的經歷就如我現在的處境,因為期中考試的進步,讓我衝昏頭腦,目空一切,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造成了期末考試的失利,我要吸取教訓,重新振作,面對現實,知恥後勇,決不能消沉下去。

我心目中的項羽 篇10

國三作文 ,743字

項羽,秦朝人也,二十四歲吳中起兵,率領農民起義軍與秦鬥爭,鉅鹿之戰,以一當十,到達功業的頂點,鴻門宴中由勝轉衰直至兵敗垓下烏江自刎,才三十歲。

項羽天生驕子,《史記》記載“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可見之非同一般,小小年紀便當眾說出“彼可取而代也”之言,歷史也證明了他的驍勇善戰與將帥神威,可最後卻丟了軍隊,別了虞姬,贈了寶馬,落了個自刎的下場,真是不行啊!

相對於戰場上的無往不利,項羽在政治上卻是幼稚的,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放逐義帝、自立為王更是失盡了民心。最為重要的還是在用人方面,劉邦手下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卻可以發揮其所長,而項羽連一個范增都不能用,兩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按河南大學王立群先生的話講“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才,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這是他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才。

項羽比常人熱血十倍,憤怒時狂暴如虎,憎恨時大肆屠殺軍民,還有他流放並殺死奉為主公的懷王都給人殘暴的印象。在這偉岸的靈魂中,隱藏了比常人更多的孩子氣,使他有時勇敢,有時表露出異常澄澈的感情。但孩子所具有的功利性和殘酷性,他卻無法控制。

項羽好勇,以勇為衡量人的第一標準,因此,項羽認為有功的都是戰鬥在第一線的勇將,對在後方做堅強後盾者的功勞不屑一顧,所以,他的論功行賞,常常招致混亂和反叛,使人對他灰心失望。

項羽的最大優點是自信,最大的缺點也是自信乃至於自負,目中無人,驕橫跋扈,把天下群雄都不放在眼裡,同時殘暴、多疑,致使最終兵敗。

項羽雖然有種種不是,但他身上的英雄氣概、魄力、出色的軍事才華和獨特的個人魅力是不可磨滅的,他是個英雄,一個有著濃重個人英雄主義的蓋世英雄!

項羽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篇11

國三作文 ,584字

江,依舊那麼洶湧;你,愈發顯得高大。

一人,一馬,佇立在岸邊,任憑浪花襲在身上。

身後,漫天的塵土在不斷逼近。要擺脫這數千漢兵,一船足矣。可是,以你那高傲的性格,又怎會踏上那船呢?此時回去,也只會給那些父老鄉親帶來災難吧!

狂傲,你最大的特點。你又怎會為了那虛無縹緲的名聲,為了那江山而改變自己的性格呢!

萬人敵的兵法又如何?你厭惡那些爾虞我詐,你深信勇破一切。一切的陰謀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僅是一隻小爬蟲。

二十四歲起兵,二十七歲稱王,何人能有這樣輝煌的戰績。鉅鹿之戰,你的神勇深深的烙在了那些“從壁上觀”的諸侯的心中,奠定了你稱霸天下的威勢。

雖不學兵法,但你的才氣依舊顯耀。八百人突破重圍卻不驚動敵軍,無需修飾,才能便顯示的淋漓盡致。

雖不學劍術,但你的勇猛依舊無人可擋。以二十八騎對抗數千漢兵,三戰,僅損二騎,試問天下英雄誰能擋你!

鐵骨柔情,重情重義,足以掩蓋你身上的那點瑕疵。愛江山更愛美人,重勝敗更重情義。戰敗,你沒有去想怎麼挽回敗局,沒有想著再去爭奪江山,而是在想如何安置你的虞姬,如何安置隨你身經百戰的馬兒,如何才能不拖累那些陪你出生入死的兄弟。

江邊,漢軍已經殺來。確實,你累了,你已經厭倦這樣的生活,你需要靜靜的休息了。

拔劍,自刎。一切就這樣結束。你依舊是那個狂傲不羈,重情重義,瀟灑霸氣的霸王,你的形象永存後人心中!

項羽是我心中的英雄 篇12

國三作文 ,766字

回眸無覓江山如畫,殘陽漸墜,顧若無顏江東,乃竟俊美年華。還問子心可知,大江東逝不盡,吾卻難忘子英姿爽颯,猶念當日金戈鐵馬。項羽,我心中的英雄。

神勇獨霸歷多戰

會稽起兵,一路決斷殺伐;神威四震,且聽霸王叱吒。起兵八年,身七十餘戰,奇功顯赫,名冠群雄。仍記鉅鹿城下,將卒兩萬,讓熱血揮灑;破釜沉船,使暴秦敗垮;傲氣四射,誠若君臨天下。悲情失路那日,你英姿勃發,率二十八騎沖決重圍,重現以往神勇光華。一心固決死,嗔目怒叱便驚敵疾退;僅單槍匹馬,竟使雙將數百士長命屈霸。豪情凌雲,無可比擬,笑傲古今風流人物,無以爭功伐。項羽,你是如此獨一無二,驍勇過人,擁將帥神威,雄起在我心中。

自古英雄本多情

靈眸含情,煙眉微蹙,粉黛略施,丹脣輕啟,倩影婀娜,風姿綽約。戰亂之中匆匆一眼,傾慕之情便久久盪漾不散,於是,你用一個霸王的偉岸,給了虞姬一生依靠的港灣。紛亂紅沙麾下,沒有金帳碧羅紗,只有盈盈紅燭光,更伴柔情煮酒,兩心相悅。那夜四面楚歌不斷,你悲歌慷慨,聽美人呢喃。她說最大的幸福,是不被你遺忘,你許諾,帶著滿心誠摯,你會陪她到地老天荒。英雄俠骨多情,你的千吻墜落,我亦為你痴狂。

王者末路惜終歿

馳主馬江,拒渡逃亡,輾轉已是窮途末路,環看江渚左右,孤雁流沙,驚鴻殘霞,此情此景,悲滄撩人,悽切傷情。那滔滔馬江的彼岸,承載著江東父老的殷切期盼,而此時,你已是滿心愧疚,仰天大嘯“天亡我哉”。而後刀光劍影待定,手持短劍,再望浪滔雄壯的大江,寄託最後一縷哀思,悲壯自刎,縱然身肢遭蹂踐,但清冷朗月,於翻滾的江面,升騰起一個霸王不容蔑視的尊嚴。你便這樣被深深鐫刻在我的腦海,連同你的霸氣,你的夢想,你的精魂,永遠活在我心中。

萬語千言,難以抒盡我對你的崇敬與深愛,但願歷史絢爛的霞光永遠照亮遙想江東的霸王,我心中的英雄。

項羽我想對你說 篇13

高一作文 ,1049字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項羽,人說你作,我說你知恥;人說你狂,我說你自信;人說你失天下的最後時刻只心疼女人與寶馬,我說你不愛江山更重情重義。有人喜歡你,有人恨你,我卻對你又喜歡又討厭。

你勇猛,視死如歸。鉅鹿之戰,雙方實力懸殊,人們都猜這一仗,你必輸無疑,你卻無半點懼色,渡江之後你毅然破釜沉舟,斷了自己的退路,令人瞠目結舌,但這卻帶來了意料不到的效果,因為沒有了退路,只有拼死一博,將士們都無處可退,逆境之中,激發了人的潛能,將士們奮勇殺敵,反正橫豎都是一死,為何不死得英勇?結果以少勝多,這一戰,打得漂亮!

你卻又剛愎自用,他人給你建議,你不聽取,若這是不好的計策,你不聽也罷,但萬全之策,你也不聽。有話說:“良禽擇木而棲。”你不能怪他人對你不忠,因為你沒有發現問題出在自己身上,這一點你不如劉邦,他廣招賢士,多用智者,才使得你從優勢轉為劣勢,從西楚霸王變成江邊孤魂。

你單純,胸無城府,卻又優柔寡斷。聽聞劉邦想要稱王,大怒,決心殺了他,卻在他人為劉邦“辯述”後,心軟了,決心盡失。鴻門宴上,劉邦三言兩語就使你供出“線人”;而范增多次示意你殺了劉邦,你卻視而不見,舉棋不定。劉邦在脫身後立即誅殺曹無傷,下手之快、準、狠,這一點,你也不如他。

有人慨嘆,“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你本有機會東渡烏江,但你不,你知恥,若你渡江,你該如何面對江東父老?八千子弟與你渡江西去,回來的卻只有你一人,讓他人如何看你?就算他人不說,你也會愧疚難當。於是,生命將盡,你選擇最後一戰,自刎而死,壯烈犧牲。

史遷筆法,善惡必書,司馬遷筆下的你栩栩如生,卻也真實,只有不完美才最真實,我不禁概嘆:

你,項羽,八歲起兵,所當無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霸有天下。

壁核下,你四面楚歌,悲傷之際,美人陪你飲酒作詩,在作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千古絕句後,你哭了,泣如今,時局不復。

東城中,你再次被圍,隨你突圍的八百壯士,最後只剩二十八人,你嘆天亡你,誓快戰,數取敵將首級,殺敵數十百人,何等痛快。

烏江邊,你欲東渡,卻因知恥,無顏面見江東父老拒渡,待漢軍追來,持短兵接戰,殺敵數百人,身亦被十餘創。

見故人,你知漢購你頭,自刎而死,當是送他人情。

你死得高貴,沒有受辱;你死得不甘,大業未成;你死得悲壯,血染烏江:

壯哉,項羽!

項羽之我見 篇14

高一作文 ,739字

“昔項籍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三國時期的郭嘉評價項羽時說項籍作戰有七十多次了,都沒有戰敗過,一時的失利卻拔劍自刎,這樣的人是有勇而無謀的。確實,項羽的勇氣與武力少有人能比,但是謀略卻有些欠缺。鴻門宴中,因為劉邦和他的手下對項羽俯首稱臣,項羽先前對劉邦的不滿就煙消雲散,甚至忘記之前和范增定下的計謀,最終放虎歸山。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沒有長遠的考慮,這樣的人難道能說是有謀略嗎?

但是項羽雖然不善於“謀”,但他的膽氣卻是無可比擬的。大概是因為年輕所以無所畏懼、敢打敢拼,所以“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並且項羽鉅鹿之戰時破釜沉舟,抱著必死的決心與諸侯軍作戰,使得將士們戰鬥力大幅提升,最終在鉅鹿之戰中取得勝利。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項羽並非沒有一點謀略,他的謀略表現在膽氣上,知道通過切斷退路來使士卒達到背水一戰的狀態,也表現了項羽不畏懼死亡的性格。

項羽多次出生入死,使得他對生死看得淡然,生死之際看得破,破則不懼。當他大勢已去,逃到烏江,望著萬里長風吹浪而起,不覺感慨:“天之亡我,我何渡為?”隨即下馬與漢軍死戰,最終烏江邊自刎。我覺得項羽最終沒有回到江東,不是無謀的表現,而是“無顏見江東父老”,一代英雄不願苟且偷生。項羽烏江邊的自刎使我震撼,果敢剛烈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大概是因為強烈的無奈和嘆恨吧。

如果項羽度過烏江重整兵馬,歷史就有可能被改寫。可惜歷史上總是有太多如果,如果荊軻刺秦成功,就不會有秦三世,也不會有項羽和劉邦逐鹿中原的令人慨嘆的歷史故事。然而無論在什麼朝代,甚至在今天,項羽雄毅的性格也註定了他是一個英雄。

項羽,我心中的真英雄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9字

跨越歷史的長河,博覽群書,有這樣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他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刀砍下掃萬人,他就是項羽。

劉邦善用人,這我們都知道,正因為如此,項羽手下韓信、陳平等投靠劉邦,成為項羽失敗的一個因素。可是一場戰鬥不足以抹去一個英雄真正的靈魂!

他雖然輸了,但是他輸得有霸氣,曾以三萬楚軍大破漢軍,打得劉邦抱頭鼠竄;他有豪氣,與劉邦講和,劃鴻溝為界;他有骨氣,因兵敗而自刎烏江!

在鴻門宴上,項羽沒忍心殺死劉邦,這是英雄的品質;項羽自刎時,沒有選擇逃避,這也是英雄的本質,難道項羽不是英雄嗎?也許你以為劉邦是英雄,但他為了逃命吧妻子、女兒、大臣扔下,真正的英雄會做出這樣的事嗎?與項羽相比,無論是打仗還是做人,都掩飾不了他的英雄性格。

司馬遷說過:“他愛馬,愛美人,愛故交,最後自刎而死,這是一個十足的讓人快意的英雄。”這也是對項羽的英雄性格最好的解釋吧!

項羽,他讓我看見了一個真正的英雄,他讓我感受到了一個英雄應有的氣概,他讓我領悟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西楚霸王!

項羽,我心目中的英雄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02字

項羽,楚國名將,人稱西楚霸王,天生神力,英勇無比,戎馬一生,戰功顯赫。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締造了你一生的傳說,成敗轉折的鴻門宴,締造了你一生的傳奇。

項羽,年少時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當看見秦始皇南巡的威風凜凜時,只是丟擲不屑的“彼可取而代之也”,這是何等的豪氣,何等的霸氣!然而劉邦看見秦始皇時卻臣服道:“大丈夫當如是也。”由此足見你遠勝劉邦千倍萬倍。

項羽,你勝不了劉邦,因為你,重情重義,正氣凜然。誅劉邦之機會何止一次,以至於後世之人罵你婦人之仁,他們可曾理解你重情義,你的大義又豈是鄙陋的人能夠理解的。

縱然李清照一首“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寫出了你的偉大,“死不懼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氣,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在天地之間。

成也項王,敗也霸王,論誰是天地英雄,項羽也。

項羽,我心中的真英雄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9字

跨越歷史的長河,博覽群書,有這樣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他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刀砍下掃萬人,他就是項羽。

劉邦善用人,這我們都知道,正因為如此,項羽手下韓信、陳平等投靠劉邦,成為項羽失敗的一個因素。可是一場戰鬥不足以抹去一個英雄真正的靈魂!

他雖然輸了,但是他輸得有霸氣,曾以三萬楚軍大破漢軍,打得劉邦抱頭鼠竄;他有豪氣,與劉邦講和,劃鴻溝為界;他有骨氣,因兵敗而自刎烏江!

在鴻門宴上,項羽沒忍心殺死劉邦,這是英雄的品質;項羽自刎時,沒有選擇逃避,這也是英雄的本質,難道項羽不是英雄嗎?也許你以為劉邦是英雄,但他為了逃命吧妻子、女兒、大臣扔下,真正的英雄會做出這樣的事嗎?與項羽相比,無論是打仗還是做人,都掩飾不了他的英雄性格。

司馬遷說過:“他愛馬,愛美人,愛故交,最後自刎而死,這是一個十足的讓人快意的英雄。”這也是對項羽的英雄性格最好的解釋吧!

項羽,他讓我看見了一個真正的英雄,他讓我感受到了一個英雄應有的氣概,他讓我領悟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西楚霸王!

轉過身,我看到了一片花海 篇18

國三作文 ,812字

春暖花開,這是我們對青春的擁抱,每一次怒放,都有你們的支援;風兒吹來,這是我們對天空的對白,每一次幸福,都有你們的關愛;驀然回首,這是我對班級大家庭的敬禮,每一次進步,都有你們的傾注。

三年前,我們踏著稚嫩的腳步走進這片含苞待放的花園;三年來,沐浴春風,讓我步步走向成熟,走向花開。我也是花海中的一朵花,雖然沒有那樣高大,但同樣鮮豔。

七年級時,我們給自己班起得名字—葵花班,每天向著太陽,定時綻放。還記得“129”大合唱,每個同學都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練習,我們有時也利用空閒的自習課去練習,雖然很累,但很快樂。還記得在當天比賽的時候。我們穿著統一的服裝,整齊的站在臺上,我們沒有絲毫的緊張,因為我們一片花海共同開放,不是你一個人在努力,而是許多向陽花共同綻放。那個舞臺,那個時刻,那麼難忘。響亮的歌聲,迴響在舞臺上,那一刻,轉過身,我看到了青春洋溢的張張笑臉,一片花的海洋。

“一二一,一二一”隨著一聲有一聲的口號,我們為八年級的跑步比賽在操場上作準備。一節自習課,我們跑跑停停,老師也給我們指點,即使腰痠背痛,但是我們的心是在一起,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就像是葵花,都面朝著太陽。人心齊,泰山移,每朵花都向著太陽,世上沒有不可完成的事。在那天的比賽上我們只能聽見那齊刷刷的腳步聲和響亮的口號,震撼了在場的老師們和同學們。果不其然,我們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轉過身,我看到了汗水和淚水相互交織的張張笑臉,一片花的海洋。

到了九年級,班裡的學習氣氛更濃,凝聚力更強,使我們每朵葵花都朝著一處開放,我們互相幫助、解決問題,互相攜手,走向陽光。經過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飽受陽光雨露的葵花籽有的翻山越嶺,有的飄洋過海,無論你在哪裡,都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都會只朝著太陽開放。加油!

同伴們,葵花不僅僅要在太陽下汲取能量,她還會在暴風雨下使自己的莖葉更加堅強。轉過頭,我到了碩果累累、鬥豔芬芳,一片黃色的海洋。

轉過身,我看到了一片花海 篇19

國三作文 ,812字

春暖花開,這是我們對青春的擁抱,每一次怒放,都有你們的支援;風兒吹來,這是我們對天空的對白,每一次幸福,都有你們的關愛;驀然回首,這是我對班級大家庭的敬禮,每一次進步,都有你們的傾注。

三年前,我們踏著稚嫩的腳步走進這片含苞待放的花園;三年來,沐浴春風,讓我步步走向成熟,走向花開。我也是花海中的一朵花,雖然沒有那樣高大,但同樣鮮豔。

七年級時,我們給自己班起得名字—葵花班,每天向著太陽,定時綻放。還記得“129”大合唱,每個同學都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練習,我們有時也利用空閒的自習課去練習,雖然很累,但很快樂。還記得在當天比賽的時候。我們穿著統一的服裝,整齊的站在臺上,我們沒有絲毫的緊張,因為我們一片花海共同開放,不是你一個人在努力,而是許多向陽花共同綻放。那個舞臺,那個時刻,那麼難忘。響亮的歌聲,迴響在舞臺上,那一刻,轉過身,我看到了青春洋溢的張張笑臉,一片花的海洋。

“一二一,一二一”隨著一聲有一聲的口號,我們為八年級的跑步比賽在操場上作準備。一節自習課,我們跑跑停停,老師也給我們指點,即使腰痠背痛,但是我們的心是在一起,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就像是葵花,都面朝著太陽。人心齊,泰山移,每朵花都向著太陽,世上沒有不可完成的事。在那天的比賽上我們只能聽見那齊刷刷的腳步聲和響亮的口號,震撼了在場的老師們和同學們。果不其然,我們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轉過身,我看到了汗水和淚水相互交織的張張笑臉,一片花的海洋。

到了九年級,班裡的學習氣氛更濃,凝聚力更強,使我們每朵葵花都朝著一處開放,我們互相幫助、解決問題,互相攜手,走向陽光。經過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飽受陽光雨露的葵花籽有的翻山越嶺,有的飄洋過海,無論你在哪裡,都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都會只朝著太陽開放。加油!

同伴們,葵花不僅僅要在太陽下汲取能量,她還會在暴風雨下使自己的莖葉更加堅強。轉過頭,我到了碩果累累、鬥豔芬芳,一片黃色的海洋。

我看到了可怕的自己 篇20

國二作文 ,647字

小時候,父母花了多少時間,教我用匙子舀湯,用筷子夾菜。費了多少心思,教我係鞋帶、扣扣子、梳頭髮。陪我多少次跌倒了爬起來,扶我踉蹌走路……

而曾經的“媽媽,今天幼兒園裡如何如何。”漸漸變成了“學校裡也沒什麼事,你快出去吧。”曾經一一應著的上學前的叮囑,漸漸變成了“知道了,真能嘮叨。”曾經的“我書包收拾好了,沒落下東西,謝謝媽媽!”漸漸變成了“你煩不煩,我知道了!”……我總是不耐煩地應付,甚或乾脆裝作壓根就什麼也沒聽見。可是媽媽仍像教我走路時一樣不厭其煩。

那天,又跟媽媽賭氣,去表姐家玩。後跟姐姐去一個售樓中心,我在車上等,目睹一場母女舌戰:老媽想買一套三房,讓閨女和自己一起住,但打扮時髦的女兒怎麼也不肯。又是夏天不方便,又是母親半夜看戲吵……聽著聽著,我從那女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刁蠻無理!我……我的父母教我吃飯、教我走路,曾幾何時嫌過我?而我不是也像這個女兒

一樣對他們嫌這嫌那嗎?那樣的話語,那樣的態度,那簡直是一副醜陋的讓人感到可怕的嘴臉!那就是我?不可以—表姐出來了,我抓過她的電話。“媽,對不起!”“傻孩子!什麼時候回來?”“媽,中午我回家吃飯!”“好!好!”

媽媽想要的只是女兒平安回來罷了!回家的路上,我默吟起《弟子規》言“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應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返必面……”或許不需要為父母暖被窩,不需要惟命是從,只要曉得爹孃的辛苦、爹孃的無疆大愛,我總該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