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國畫結緣相關作文20篇

我與國畫結緣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07字

那是一個明媚的午後,我正在畫室裡靜坐著,看著一旁的馮老師正在畫一幅花開富貴圖,那畫上綻放著一朵端莊大方的牡丹。馮老師注意到我出神的注視著那幅畫,便停下筆,“這是中國的工筆畫,你想學嗎?”馮老師笑吟吟地問。我使勁點頭。

馮老師拿出一張宣紙,一幅簡單的工筆畫,讓我在宣紙上臨摹這幅工筆畫。我用心地描繪出一條條的線條。大半節課在筆尖和宣紙的摩擦中流走。

“嗯,還不錯,現在該勾線了。”馮老師滿意的打量著我臨摹出的畫,教我勾線的要領。我挑了一支筆尖很細的鉛筆,沾了點兒墨,便開始勾線條稍粗一點點的葉。我的眼睛隨著手中的筆在宣紙上游走,我小心翼翼地控制著我手中的筆,儘量使勾出來的線細一點。可無奈手卻不受控制地抖動,這樣勾出的線斷斷續續,時粗時細,拙劣得很。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與手中的筆“搏鬥”,可還是慘敗在它手下。

唉!我無可奈何地放下了手中的筆,捏了捏我那握起筆來就顫抖的手。“吱呀”一聲,門開了,馮老師進來了,她看了看我勾的線,又看了看頹喪的我。“沒事,萬事開頭難,我重新教你勾線。”她說。馮老師勾了幾條流暢又纖細的線給我看,我留心地在一旁觀察她勾線時手的動作,筆的走向。“來,該你了。”馮老師把筆交給我。我定定神,想象自己手中的筆是一條魚,流暢地,輕巧地在宣紙上游走。這麼一想,勾出的線果然比之前有進步,於是我繼續耐著性子完成勾線!

接著的步驟就是渲染。渲染要用一支水筆,一支色筆。老師用色筆粘上花青,在葉上輕輕塗出顏色,然後用色筆把花青向四周散開,真奇妙!我也學著老師,剛開始,總是水筆太多水,紙上多了一灘水漬,慢慢的,習慣了,便畫得好了。經過重重的渲染,終於,我的第一幅國畫出世了!當我鄭重其事地把刻著我名字的印章蓋在畫上時,心裡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由於有了第一幅工筆畫的成功,因而我也愛上了畫工筆畫。我想,是中國那悠久的歷史創造了美麗的國畫!現在的我,已經可以熟練地將工筆畫中蘊含的東方神韻表達出來了!

我與國畫的不解緣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02字

墨是最具情懷的顏色,一點墨色,就能把中國的山水畫盡。

——題記

在我八九歲的時候,就與國畫結下了不解之緣。父母送我去學習時,老師的一次展示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他把整張宣紙在空中一揮,宣紙“刷”的一響,宛如旗幟獵獵風響。接著鋪展在桌子上,長方形的鎮紙放在其上,宛若威嚴的士兵在駐守邊防。老師用筆輕蘸了一點墨,起筆動作飄逸又帥氣,胸有成竹地在紙上鋪展開來。落筆時輕時重、時急時徐、時柔時剛。輕柔婉轉間如陽春三月楊柳拂碧湖,豪放剛勁間似三九寒天枯枝刺穹蒼;輕輕緩緩處如少女持梳理雲鬢,如二月春風拂面龐;急急忙忙處似將軍操戈掃千軍,陡似狂猛罡風刺心上。一筆先輕撫紙面,如輕功水上漂;一筆重挫宣紙,似降龍十八掌。遠山用淡墨,模模糊糊遊離於塵世之外;近山用濃墨,急急忙忙衝殺於塵土之中。遠山只畫了山頭,起初不明所以,卻見畫成之後,一座屹立於濃霧之中,為濃霧所遮蓋的山腰躍然紙上。蜿蜒的長嶺未曾畫完,起初不知為何,卻見收筆之後,一道蜿蜒於畫中,延伸於畫外的長嶺赫然而出。蜿蜒的長嶺、巍峨的巨山、??Φ哪涸啤⒙??姆縉穡??u>作文https://wWw.ZuoWenwang.Net/在一支筆內……一畫終了,一座直刺雲天的高山,和蜿蜒曲折的長嶺,在濃霧中若隱若現;一座古剎,在深山中忽隱忽現,悠揚的木魚聲和誦經聲,彷彿真的從畫中響起……

我沉浸在畫中,老師卻已收筆,開始了講課。

那節課學習的是畫絲瓜——絲瓜的葉,在國畫裡是長方形的。我不屑地從鼻孔噴出一道氣息,心中暗想,畫個葉子誰不會啊,於是思想就開了個小差兒。等到作畫時,才發現用墨實在笨拙,塗塗描描之後,卻成了五邊形,顏色濃厚,一點兒也不像範畫上的生動。我的額頭頓時冒出了一層細細密密的小汗珠。老師看出了我的為難,又給我示範了一遍。蘸上墨的毛筆像一位多情的姑娘,正搔弄她柔軟的烏髮。老師又將筆拎起,空了空水,而後開畫。先用筆頭,力重而緩顏烏青,再用中鋒,輕柔而快色清淡。三下兩下,一片葉子赫然而出。我看得全身貫注,國畫的種種魅力如風展水面,在我心中漾出層層漣漪。

從最初的不以為意,到後來的沉浸其中,加之老師的個人魅力和耐心指導,國畫對我靈魂的震盪難以名狀。學習她、欣賞她,總能體會到妙不可言的感覺,我知道,這就是發自於內心的熱愛!

我與書的結緣 篇3

國一作文 ,799字

以前,爸爸總認為我長不大。因為我的生活中充滿了動畫片、小人書,而那些爸爸認為我該看的文學名著、科普節目,我卻從來不屑一顧,它們對於我而言,就是個擺設。但是人生總有很多轉折點,而這一次就發生在去年暑假,我與文學名著結了緣。

那天,我在看完最愛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後,沒有緣由的覺得非常無聊,於是我轉向小人書尋找慰藉,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它們竟然同時失效。沒有辦法,我只好轉戰爸爸的書櫥希望能夠找到些新奇的事物來打起我的精神。這時爸爸剛買的一本《三重門》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記得爸爸跟我說過“這是一本非常暢銷的書,最重要的是作者還是一位初中生”。暢銷書真的就是可讀的好書嗎?我倒要見識見識,帶著一種賭氣的心理,我開始閱讀這本書。沒有想到的是我越看越入迷,還真的被作者那種誇張的寫法、形象生動的比喻所吸引。自此以後,爸爸書櫥裡的《霧都孤兒》《圍城》等相繼成為我的囊中之物。那幾天,我沉浸在書的海洋裡,覺得趣味無窮。

過了兩個星期,爸爸書櫥裡的書全部被我征服了,沒辦法只好拉著爸爸去了一趟書店。到了書店,我直接跑到文學書所在處,選書了很長時間後,突然發現爸爸不見了。原來爸爸看完雜誌去小兒書那裡找我。這也難怪,如果以前的我,那裡就是我的聖地了。不得不提的是,爸爸找到我的時候很吃驚,這也難怪,因為我手中捧的全是過去爸爸希望我看而我推託的書。“你怎麼看這些書了?”爸爸問。“哎呀,老爸,你女兒也是會變的嘛”,我有點害羞的說。那是我第一次出來買書而不用跟爸爸據理力爭。

在回家的路上,我自豪地告訴爸爸,這些書不再枯燥無味,現在它們是我人生中伴我成長的精神食糧。透過這些書,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畫面,認識了一個又一個獨特的朋友,最重要的是領悟了無數深刻的道理。今後,我依然會喜歡更多更好的書。爸爸笑著對我說“你長大了”,那一刻我自己也覺得自己長大了。而這是文學著作帶給我的影響,也是我與書的故事,書與我的結緣。

我與英語結緣 篇4

勵志作文 ,805字

英語是我們接觸的第二種語言,我們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有的人一輩子會用到英語,也有的人可能過了學生期之後就不再用到它了。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一開始也沒有意識到,知道中考結束我才深刻認識到。當我們是學生的時候,英語最主要是幫我們來得到分數的,正是這個分數改變了我對英語的看法。

當中考成績出來的時候,我被驚呆了,因為一百二十分的英語,我僅僅考了八十八分,就連平時學習比我差的同學的英語成績都比我好很多,我因此很失望,並下定決心要改變我的英語。

等我到了高一,我每天都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努力的記單詞,被片語,可是到了期末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依然沒有什麼起色,先不說記住的東西都記住了,即便是這樣也不一定用得上。因此,我又迷茫了,我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回報,空有一番熱血。

高二到了文科班,競爭力更加大,這激勵我不能放棄。

到了高二還是那樣,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且我很幸運有一個英語同樣差的同桌和擁有一個奇特的老師。當時我的同桌英語跟我一樣,這個老師喜歡把考得好的和考得不好的人的名字當著全班的面讀出來,每次讀完我的名字就是她的,要不然就是先她後我,有時候還挺搞笑的,但是開心過後,就是我們倆的反思,我們兩個決定一起改變英語。

每天早自習一到教室,先拿出英語練習做英語題,高中的複習資料很多,有時候甚至把高一的練習題拿出來做。可是每次做完之後對答案就錯了很多,嚴重挫傷了我們的積極性,但是我們依然堅持著,但是沒有放棄,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等哪天沒有做反而有些不習慣呢。

終於,功夫不有心人,在高二的期末成績英語有了顯著提升,或許以前那種方法並不適合我,多做練習題也是有用的,英語成績的提高更加激勵了我們,並且直到現在我也一直保持著做練習題的習慣,並且逐漸加強聯絡的強度。

希望我的故事能有所啟示,當你有偏科現象的時候,可以試著喜歡它,愛上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就是我與英語的緣分。

我與象棋結緣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1字

我的朋友非常多,但我最好的朋友是歷史悠久的中國象棋。

轉眼之間,我與象棋結緣已有六個春秋了。從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深深迷上了它。五歲那年,我接受了專業的象棋訓練。我並沒有太高天賦,只是不斷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提高技藝。六年來,我一直堅持下棋,體味破解殘局的興奮,享受贏棋的快樂。

象棋,是我的益友,它給了我快樂,也給了我一些教訓。

七歲那年,我接連拿下了河南省少兒象棋錦標賽冠軍和全國兒童賽第二名。當我站在領獎臺上,十分驕傲,我堅信,是象棋給了我榮耀。

我也曾經跌落到谷底。但我堅信司馬遷的一句話:“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在我的棋遭遇“滑鐵盧”之後,我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認真總結教訓。其實下棋是個強弱消長的過程,劣勢時需要伺機而動,咬牙堅持,優勢時乘勝追擊,一鼓作氣。這是象棋給我的動力。象棋教會我把挫折當成了試金石,越是艱難,越要堅持下去,絕不放棄!

我最難忘的一盤棋當屬在全國少年象棋錦標賽上與天津少兒冠軍曹鶴群的對弈。當時,我早早處於劣勢,但我並不輕易放棄,而是越戰越勇,堅持到底,經過三個小時拼殺,我們終於激戰成和。落子後,我熱淚盈眶,我為我的堅持而驕傲。

象棋,給我自信、給我力量。它雖不說話,卻告訴我許多樸實無華的道理。學習象棋,是對毅力的考驗,是對心靈的洗練。與象棋結緣,且一路相隨,的確是一種幸運,感謝我的朋友——象棋!

我與國畫的故事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9字

早上,我來到學校,聽見有兩個同學正在說一件事,仔細一聽,原來是在說畫展。他們口中的畫展是非常美麗的,好奇心一直驅使著我也想去一睹為快。放學後我要求媽媽帶我去看畫展,媽媽同意了。

來到畫展門前,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我迫不及待地跑了進去,看著一幅幅美麗的畫,我興奮不已。忽然我止住了腳步,這是一副惟妙惟肖的國畫,上面畫著一棵樹,春天給他穿上了綠衣,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著美妙而動聽的歌,小花在樹下爭奇鬥豔的開放著。看著這幅畫,我感到自己進入了這畫裡。你從那一刻起,我就深深的被國國畫吸引了。

回到家開啟筆記本,我就收集很多關於國畫的資料,並按照腦海中的畫面在畫紙上反覆的畫,還央求媽媽給我報了一個國畫班,老師告訴我學國畫一定是要有耐心的,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的。

在一次國畫課上,老師畫的是幾朵黃色的大菊花,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栩栩如生。我也照著老師的畫畫,可在我得意時忽然感到畫的有點小了,我的腦洞大開,在菊花的四周畫了一些長的花瓣,讓它變得更加美麗,也更加生動了。老師還表揚了我,說我想象力豐富,這讓我對學國畫更有信心了。

我相信,通過我的不斷努力,一定會繪畫出更好看的畫,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我與國畫 篇7

國一作文 ,721字

對於國畫,原是我比較陌生的事物,在一次不經意的接觸後,竟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夥伴。

我的國畫老師周老師,是一個知識淵博、教學嚴謹、不拘小節、敢作敢當的好老師。從他的教學,待人處事等方面可以看出。他人脈廣,別人叫不來的書法家他都能請來。他有一點令我十分佩服——別人不敢教的知識、不敢舉行的活動,他都敢教敢幹。

有一次,我畫完了一張“舉世無雙”的青綠山水畫,覺得畫的不錯,認為自己很了不起。於是,便開始向同齡人炫耀。這件事恰好被周老師看到了。他把我叫到辦公室去談話。我十分害怕,但他並沒有批評我,而是把我帶到另一個房間。

我小心翼翼地進入房間,剛進去便不由地驚歎起來,房間中全是老師的作品。大大小小的畫掛在牆上,各種各樣的證書與獎盃都擺在櫃子上,還有著名書法家、畫家的真跡。看到這一幕,我才認識到我學的只是老師表面的一層“皮毛”而已。

老師看到我的驚歎後並沒有嚴厲地批評我,而是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他自身還存在的不足,又告訴我他畫國畫的技巧。我聽了老師的話,感到十分慚愧,對我剛才愚蠢的行為道歉。

老師原諒了我,並告訴了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學國畫並不是為了向人炫耀,揚眉吐氣。而是為了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現在學習國畫的人很少,國畫漸漸得被人遺忘,所以要靠我們這一代人去傳承,去改變。

聽了周老師的話,我對國畫的瞭解又有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那以後,我在寫完作業的同時憑窗遠眺,去觀賞外面優美的風景,然後拿起畫筆,用國畫的形式去記錄下來。

我將將國畫這種中國的傳統文化形式傳承下去,長大後再傳授給下一代人,讓同國畫一樣的中國傳統文化得到人們的重視,讓它們成為永遠不可抹滅的傳奇!

我與藝術結緣 篇8

國二作文 ,1005字

四年前,我開始學習書法,不過那單調的黑白兩色無論怎麼組合也實在是提不起我的興趣,每次上課都只是按老師的吩咐心不在焉地劃上幾筆,下了課,那筆墨紙硯就被我拋之腦後。一年多下來,我也不過落了"會寫"二字。

要說真正與書法結緣,恐怕是在那次活動之後。小學組織學習雷鋒的活動,"會寫書法"的我自然也報了名,直到上交的前一天,我才"揮毫"寫下"向雷鋒叔叔學習"幾個再簡單不過的字,自鳴得意地交給了老師。可是當展出的那天,我卻沒在櫥窗裡找到自己的作品。周圍的同學都在和夥伴們指點著自己的作品,我感到自己站在這裡無比的尷尬,只好裝作欣賞的樣子,卻見,這一幅隸書點畫分明,方圓相濟;那幅楷書筆精墨妙,力透紙背;更有行書如行雲流水……我的眼前浮現出自己的那張字來,筆畫不分粗細,一點一橫沒有力道。第一次,我如此深切地感到了差距。

於是,我拂去硯上那薄薄一層灰塵,久違的墨香沁入心脾。筆尖輕觸筆洗裡的水面,泛起圈圈漣漪。一切都那麼靜,我一向以為這種無聲的藝術不適合我這樣急躁的人,可今天我卻突然沉靜下來。我一直給自己找的寫不好的理由都是不合適,不喜歡,卻從來也沒試著去喜歡,也從沒考慮過自己是否不夠努力。那麼,從此刻開始,去試著喜歡它,與它結緣吧。

當第一滴墨水在紙上氳開時,我的手微微顫抖,我對這握了一年多的筆是多麼生疏!繼續往下寫,看似並沒有吸多少墨的毛筆,卻在輕輕劃過紙面時留下一道道痕跡,稍有停留,便留下片片烏雲。我聚精會神地盯著筆尖,筆毛像一群不聽話的羊,時而我要輕輕地、溫和地引著它們直走,留下一筆豎;時而又要稍稍用力,讓它們聚到一起,拐個彎,這是折;時而我又要押著它們走一段,再輕輕鬆手提筆,出一個長長的尖,這是一筆捺。這於我實在是不易,但也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一黑一白並不單調,最簡單的,也是最多變的。看遍了燈紅酒綠的浮華,還是黑白的乾淨、沉靜最入眼,提起筆來,便有種潑墨于山水之間的心曠神怡。留白多些,便是雪地裡留下了幾縷蹤跡;墨跡多些,便是夜裡流星劃破長空。黑與白,簡單樸實而又別具高情遠韻,這就是書法,這就是中國文化。

一天天,一年年,我在紙上的行筆也能不再幹澀,也有幾分在水中划動的感覺。雖未達到筆走龍蛇的境界,可我卻與書法這門美麗的中國藝術結了緣。書法令我的生活墨香繚繞,中國文化令我沉浸其中。

我與音樂結緣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3字

我學彈琴的路是坎坷崎嶇的,這一路上走走停停,有不少困難,但是電子琴對我還是有著神奇的吸引力。

如願以償

“什麼,你想報電子琴班,不行,絕對不行!”從客廳裡傳出這樣的聲音。我想報一個電子琴班,可是媽媽不同意,她總是說太費錢了,上電子琴班學費1000多,又要買琴,不行。可是我死纏爛打,每天都要說一遍,媽媽終於同意了。“耶!”我一蹦三尺高,賽過竄天猴。我憧憬著未來電子琴班的生活,我得瑟極了。

藍瘦香菇

“啊??”我躺在沙發上,望著刺眼的天花板,大喊一聲。我心情很煩躁,想發脾氣又難受,我的手怎麼這麼笨,連最基本的曲目都練不會。我左抹一把淚,右抹一把淚,把手重重地垂到沙發上。這時還有人在搗蛋,在沙發跳來跳去。“去別的地方玩去,別煩我,我想靜靜。”“靜靜是誰?你為什麼想她?”我真的是瘋了。

欣喜萬分

“yes,我終於學會了!”在輔導班裡,我心裡正想著,突然,我感覺到別人投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原來是和我彈奏同一曲目的人。我心情更好了,幸災樂禍地看著他,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雖然這一路上有很多困難,但我還是一一挺了下來,因為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我與戲劇結個緣 篇10

國一作文 ,360字

相知

長大後,便不再像童年那樣“潦草”的聽戲。而是去品韻戲曲。真正的在一個聽眾角度去認識它,《梁祝》是我少年時代最喜歡的戲劇以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最後雙雙變成蝴蝶,閉上眼,似乎舞臺上的一幕幕又在眼簾上演。戲劇字腔圓潤的聲調又在你耳邊迴響,餘音繞樑。久久讓人不能釋懷!

相識

國粹,何為國粹?我想所指的便是戲曲。餘音繞樑,博大精深,惟妙惟肖,用來描繪它再為合適,而現在的我們多與手機相伴,相對戲曲,這一國粹,更是少了一分相知,一份相識。何不在閒時,去品韻戲曲魅力。讓那具備二胡的悠揚,琵琶的清雅,溫順你的耳朵。讓那與自然結合的美妙之音沁入你的心脾,完完全全的折服在戲劇的石榴裙下。讓中國國粹悠揚整個中國,讓中國戲曲插上隱形的翅膀,飛遍整個世界。

走吧,去聽戲!

慶幸我能與漢字結緣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1字

華夏文明五千年,是漢字默默的注視著他的成長,是漢字在空中俯瞰。他滋潤著文明,滋潤著人的精神。

漢字之源遠流長且不可假設,惟他所有,惟他國粹。漢字,已足矣讓整個地球研究至今,他的奇,形態之多;他的美,筆流舒展;他的一切,讓人覺得震驚。沒人真正的研究出他的什麼來—可他也的的確確的伴隨著華夏文明一起走了五千年。

行草楷篆隸,也僅僅只是代表了漢字獨特的一面。此前此後,我們似乎與漢字有什麼不解之緣。他離不開我們—我們可以對他進行升級改造;我們也離不開他—沒了他,也終究是華夏文明的一個“鴻溝”。

看!鷹在天上飛;看!鹿在地上跑;看!魚在水裡遊。當你發現這時—再去看一下原有的甲骨文—是不是與它們有異曲同工之妙?答案當然眾所周知。也正因如此,我們的漢字是與自然、與大世界相連的,就像水是要讓一個東西乘著的。我們的祖先也許正是因如此受到了自然的啟發,根據它們的特徵,來創造文字並賜予他奪人耳目的生命力。

或風巒起伏,或高山流水,或飛流直下。這一切早已集精華於漢字為一體,成為中國文化的領航標。

當漢字由簡到繁、又由繁到簡的時候,當太陽升起、又落下的時候,那一次蛻變不是更好的、更美的歸來?我們慶幸,我們能與漢字結緣;我們慶幸,我們可以大方地說著中國話;我們慶幸,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我是中國人!

我與國歌的故事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9字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當唱起這雄偉又激昂的國歌時,我便想起了第一次聽到國歌的情景……

小時候,媽媽常帶我到小學校門外玩耍,我很疑惑,但媽媽卻不告訴我為什麼。那天正好是星期一,各間小學裡都會舉行嚴肅的升旗儀式,那便是我第一次聽到國歌的地方。

只聽一首歌曲在校園裡響起,旋律聽起來很激昂,很好聽。學校裡的大哥哥姐姐們都扯著嗓子,發出深沉的聲音,像老爺爺一樣,“起來,不願……”

操場上響起一片莊重的歌聲。“他們在幹什麼?”我不解。這時幾位哥哥在一根柱子下,不知道幹什麼,然後將印有幾顆星的紅布一扔。紅布不斷往上升,觀看的同學們都做出警察敬禮的樣子。

“這就是少先隊員的升旗儀式,以後你上了小學,成為少先隊員。參加這種儀式一定要嚴肅,絕對不可以當兒戲玩,這樣是對革命先輩的不尊重!”媽媽嚴肅地對我說。“哦!”我認真地應了一聲。

那時我第一次真實見到升旗儀式,第一次聽到國歌。

上了幼兒園,我終於會唱那首莊嚴而又激人奮進的歌。記得老師教我們唱的時候,我可算是最用功的一個呢!老師唱一句,我大聲地跟一句,然後很努力地將剛才的歌詞記入我的腦中,下了課我自已在座位上,唱呀唱,努力回想剛剛記在腦子中的歌詞。回到家,我在媽媽面前唱,讓媽媽為我修正音調,為我改正讀錯的字。終於,我學會了那首歌,而且對歌詞已經很熟了。

當我漸漸長大,戴上了那條鮮豔的紅領巾,第一次參加升旗儀式時,我唱國歌唱得特大聲,彷彿要對國旗述說我入隊的驕傲與自豪。站在國旗下,我覺得國旗似乎因為我更鮮豔,心裡不禁產生絲絲甜滋滋的感覺。

從那以後,每一次國旗下的敬禮我都那麼自豪,而國歌的旋律在我的腦海中也越來越動聽,優美。我愛我們的祖國,更愛那首在戰爭中譜寫出的催人奮進的歌曲。

與讀書結緣的時光 篇13

高一作文 ,637字

暖暖的陽光溫柔地灑落,泡一壺香茗,在絲絲縷縷的清新中輕輕地讓書面舒展,輕撫上面的文字,讓一個個跳動的音韻把我導向各處恩許之地,一種難以名狀的舒坦就在我的心中飄散開來。

文字,讀書,與這些結緣的時光,愜意且舒適,他們一點點地匯聚在一起,凝聚成了我的讀書之路。

小時候我總喜歡拿著自己的繪本,在一個靜謐的午後,簡單地依偎在媽媽的身旁,靜靜地品讀且享受讀書帶給我的樂趣,層層的圖畫中,鐫刻著兒時的樂趣,那些關於小松鼠的回憶,那個關於童年的故事與篇章,在我心中珍藏。

長大後,曾幾何時,一些莫名的問題常常縈繞耳邊,王勃的滕王閣與李白的鳳凰臺究竟哪個更具有藝術之美?杜甫的草堂與范仲淹的岳陽樓哪個更凝結了文人的感傷?簡愛的不卑不亢的意志力與自尊自強該如何磨練?……少年時代的我對於那些古詩宋詞是那麼的新鮮。

在文學間徜徉的我,靜下心來品一品它,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曾百思不得其解“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曾天真地認為你們的付出總是應該的,卻不曾想過為你做些什麼。每天傍晚,門口總有你守候我回家的身影,焦急且不安,你滿臉笑意,高興地詢問我上課的情況,伸手接過了我沉重的書包,你希望那重壓在自己身上,卻不要折彎了我的背。這些點滴的愛是你日日夜夜辛苦的付出。

正是你的這些愛才讓我明白:“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復我,欲報之恩,昊天罔極。”

讀書讓我收穫頗多。

時光荏苒,青蔥歲月,文字,讓我開啟了知識的大門。與讀書結緣的時光,是心靈的碰撞,平淡且美好。

我愛國畫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3字

國畫是我國的一門傳統藝術,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有一次,我在課本上讀到了《齊白石畫蝦》的文章,讚歎不已!簡簡單單的幾筆,一隻只活靈活現的蝦就躍然紙上。因此,我對國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纏著爸爸帶我去學。

一個暑假的星期六,爸爸把我送到畫畫班學習國畫。第一節課,老師讓我們先打基礎,學習怎樣拿毛筆。將大拇指放在裡面,再把食指和中指放在外面,無名指和小拇指是“小跟班”,抵在下面。光是握毛筆,就學習了好久。

老師叫我們每人領五張紙和一支毛筆,外加水和顏料。炎熱的下午,太陽火辣辣的,照得桌子熱氣騰騰。我把紙放好,拿起毛筆,手剛接觸桌子就不禁大叫起來:“燙死我了!”這句話引起了老師的注意,他走過來,和顏悅色地對我說:“總會有難事的,忍一忍吧!”聽了老師的話,我不吭聲了,拿起筆繼續畫了起來。

我好不容易完成了兩張,剛想休息一下,卻看見桌子上還有大半的紙沒有畫,只能在心裡為自己加油:“繼續吧,不然來不及了!”於是,又拿起了筆畫。終於,我將所有的畫都完成了,老師看著我的作品,不禁滿意地點頭稱讚,說:“不錯,畫國畫不容易吧!”我點了點頭。

陽光總在風雨後,學習國畫讓原來嬌氣的我變得堅強起來,也因此讓我明白了“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

我與國學同行 篇15

國二作文 ,809字

回首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回望人文明的發展歷程,回想古今中外的偉人和名家,似乎總有一顆璀璨的星在其中永恆不變地閃耀著,那就是—經典。

從小到大,從懵懂無知的孩童到知識淵博的青年,從小學課本里的《三字經》《百家姓》到中學課本里《詩經》《論語》在成長道路上一直陪伴我們的,也是經典。經典用它那獨特魅力和璀璨的光芒為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增添了一抹亮色,一縷馨香。

清晨,品上一杯香茗,手捧一本經典,任清風灌滿整間屋子,此刻,是何等的悠閒與愜意!讀得有些乏了,便起身移步至窗邊,看著窗外開得正爛漫的野花,不禁想起了《詩經》裡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傍晚,望著窗外落日的餘輝,不禁感嘆四季更迭,時光易逝,於是輕輕吟誦著“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正是經典,讓我初次感受到了文學那獨特的馨香。經典宛如一葉小舟,載著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收集精華,汲取養料。

經典是人類智慧的濃縮,是中華文化的結晶。經典的創作,醞釀於一時,流芳於百世。一本意味雋永的《論語》,流傳至今,其中經歷了多少紛紜戰爭,歷史變革,可它依舊挺了過來,經久不衰。而剛入學的孩子也懂得“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些千古名句也在生活中廣為傳誦。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經典同樣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它可以讓人忘記時間的流逝,不被塵事所擾,不被囂俗所驚,進入一個淡泊,寧靜的世界。一部《西遊記》竟可以讓我廢寢忘食,書中的妖魔鬼怪,奇聞異事,以及師徒四人不畏艱難,頑強不屈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不禁感嘆:在強大的毅力與執著面前,再大的困難也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歷經風雨的侵蝕,雕欄玉砌會化為斷壁殘垣,而經典卻經久不衰,歷經千百年依舊光芒四射,新穎長青!在我的成長道路上,怎能缺少經典的陪伴?不論昨日,今朝,還是將來,經典必是我成長的夥伴,它也定會陪伴我跨越重重困難與險阻,直奔那美好的明天!

與刺繡結緣 篇16

國三作文 ,626字

小時候,我常見母親用纖細光滑的手緊握著一根小小的繡花針,認真地完成著那幅“夢裡荷花”。那時的我很好奇那些五顏六色的絲線,心中一直迷戀著母親手中的“小玩意兒”。

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我漸漸長大,似乎很多東西都在改變,但唯一不變的是我對刺繡的迷戀。母親見我如此堅定,便教我刺繡。我坐在老舊的搖椅上,搖椅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音,日光透進青綠的紗窗,向我身上灑來,暖意瞬間包圍了我。我學著母親的樣子,笨拙地將第一根絲線穿進極小的針眼。反覆多次後,我終於穿好了第一根絲線。線上的末尾打上一個小節後,我將針線穿過繡布,又將針線從下面穿出。反反覆覆,一段時間後,一隻小熊躍然於布上,甚是可愛。而這次的成功,讓我更加迷戀刺繡了。

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失誤也是有的。有一次,我一針的粗心大意,竟令我繡了一個小時的小船要拆線重繡,這也告訴了我做任何事都要認認真真,不能馬虎對待,不然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浪費雙倍的時間和精力。

刺繡的過程也是修養心性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明白了學習刺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明白了做任何事都不容易,你不知道前路究竟有什麼挫折與荊棘,但自己知道的是要盡一切可能戰勝他們,只有成功跨過,才會有更多的路好走;明白了做人其實就像刺繡一樣,想好圖案必然要打好“基礎線”,定好範圍才能即興創作,繪出有情的作品,人也是如此,只有打好基本功,才能有方向的為人處世。

如今,刺繡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無論何時何地,我的心不會改變。我和它“繡緣未了”!

與梨花結緣 篇17

國三作文 ,834字

一草一木,一磚一石,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世間萬物中能夠相遇,結下緣分的卻不多。

春末,斜風細雨,蒼青色的屋簷下,掛著一串木製風鈴,風一吹,鈴聲聲聲入耳,聽得我心煩意亂。久病在家,不能隨意出入,沒有小夥伴玩耍,直逼得我將屋前屋後的景緻望盡。也許是知曉我的心思,爸爸在家門前新移植了一棵梨樹,只是連日陰雨,樹上的梨花已經凋零了許多。我站在門前,望著門前並不高的梨樹,在這青翠的竹林前,它顯得更加矮小。我撇了撇嘴,心中想著:這般嬌弱的花,與桃花相比已失色三分。

第二年,春天,連日陰雨綿綿,鄰居家的桃花都凋謝了。倚窗聽雨,風拍打在風鈴上,發出清脆的鈴聲。窗外的帶著泥土氣息的花香向我襲來,沁人心脾。我有點詫異,咦,這是什麼味道。於是尋香而去,待到走到門前,才見那一樹花兒正在靜靜地綻放。它開得茂盛,沒有桃花那麼絢爛,只是淡淡地融入背景中,不爭不搶,好似一位隱士。那一朵朵梨花,沒有豔麗惹眼的色彩,極像一位溫婉的少女,著一身潔白無瑕的裙子,眼神乾淨明亮。在泥濘的小路上,提著朦朧的裙襬,在竹林中翩然起舞,一回眸,梨渦淺笑。我心一顫,梨花雖與豔麗無緣,但它的淡然竟能讓人魂牽夢繞。

後來,每次放學後,我便窩在樹底,時光靜寂,與她一起靜品低沉的夕陽。純白的花瓣包裹著嫩黃的花蕊,露珠調皮地在花蕊間嬉戲。風翻動著層層花瓣,不免剝落幾片,飄落在我的手心,觸及手心的是絲絲涼意。我不禁傻笑起來,爸爸見了總逗笑說:“我這女兒被這梨樹勾了魂了。”

是啊,我如何不被她勾魂攝魄呢?“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這段青春中,我失落時,她在;與朋友吵架煩悶時,她在;與書中人物因緣際會時,她還在……她或許沒有桃花的絢爛,沒有臘梅的堅強,可她自有自己的風采,有自己的氣質。不論是“冷豔欺雪香入夜”,還是“梨花淡白柳深青”,她便是她,是我不曾後悔遇見的她。

黑暗中,遠方一抹光亮,緩步走向前,光亮處,是漫山梨花,那棵與我相伴相行的梨樹就在山頂的最高處。

與梨花結緣,緣定三生,花開一世。

我愛國畫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00字

戲劇、醫學、國畫、被人們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國畫,一直學到現在,有將近八年的時間了。一提到這個數字,我就覺得很驕傲,因為我的毅力不是很好,而我學國畫一直堅持了八年真是不容易啊!

媽媽跟我說,我在幼兒園學習國畫的時候,特別認真,也許是那時候有好奇心,幾乎每一次上課都會被老師表揚畫畫得很好,而我因此也與國畫打上了交道。

我小時候只知道國畫就是用顏料畫畫,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了關於國畫的許多知識,比如:文房四寶有筆、墨、紙、硯;還有國畫,是世界東方畫中的主要畫種,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巖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中國畫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從東晉顧愷之的《洛神》到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從明代唐伯虎的《秋風紈扇圖》到清代鄭板橋的《梅竹》;從近代吳昌碩的《花鳥》到張大千的《山水》,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等等。

現在我畫的最令我驕傲的一幅畫是《山濱虎嘯》。那是一張工筆畫,老虎身上的毛都是我一根一根描出來的,畫完之後感覺好漂亮啊!當時還沒有畫的時候看見那張老虎的時候,感覺如臨大敵,這得什麼時候才能畫完啊!而且這毛一根一根的,不能有絲毫的偏差啊!否則老虎就不完美了!這老虎是我眼看著“一點點長大的”。可是當他“長大的時候”,我卻覺著他的變化好大好大。我已經完全不認識了!

我還畫了其他好多好多幅國畫。其中有:荷花、蝴蝶花、鴿子等。繪畫已經成為我的一項愛好。每當我高興的時候,我會想起畫畫;每當我累了,我就會畫畫;每當我煩悶的時候,畫畫會使我忘掉煩惱;每當我遇到難以用言語表述的時候,我就會拿起畫筆……繪畫帶給我的是輕鬆、喜悅、充實和智慧。

我很開心,無論在什麼時候,國畫都能陪伴我。無論怎麼樣,我都不會放棄國畫。

我愛國畫美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9字

我是一個喜歡繪畫的孩子,別看我年紀不大,可我已經有五年的畫齡了。每週一次去少年宮學畫畫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最近我開始學習畫國畫了。從第一次上國畫課,老師讓我們欣賞了幾幅國畫作品開始,我就深深的喜歡上了國畫,因為我覺得國畫和以前我學過的油畫棒、水粉畫、線描畫都不同。簡單的幾筆勾勒出的小鳥就栩栩如生,濃墨淡彩下的山川河流大氣磅礴。盛放的紅梅就在幾點之間,傲然於枝上。我深深的陶醉在了中國畫如此美的意境裡。

國畫美,美在文化—中國國畫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結晶,表現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因此在世界畫壇自成一個體系。國畫美,美在“意”—無論是靈動的寫意還是華麗的工筆,都講究一個“意”字,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一些獨特的審美思想。國畫美,美在繪畫材料—畫國畫所用的毛筆、墨、宣紙、顏料,不僅是文化遺產,而且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發明創造,用這些材料畫出來的畫當然是最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色的!

我懷揣著對中國畫的熱愛,在每一次的國畫課上都認真學習老師的下筆用墨。現在我筆下的國畫雖然還很生澀,中國畫講究的“神”“能”“妙”“逸”我也只是領略一二,可老師告訴我們,學習畫國畫就是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能夠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身上重要的使命。我會一直學習中國畫,我要用我手裡的畫筆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描繪美麗的花鳥,還要描繪我心中的美好世界。我愛中國畫,我愛國畫美……

我們有幸結緣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3字

在我的小學生涯中,我換過很多班主任,而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勞老師。

勞老師,中等個子,有著一雙似乎能夠看透全世界的眼睛。她就用那樣的眼睛看著我們,親切而又威嚴,想接近又有些不敢,每次我站在勞老師面前,就會莫名的心虛、膽怯,深怕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自己還沒發現,卻早已落入老師的法眼。

勞老師是我們的第一任班主任,卻因為懷孕,離開了我們。可我覺得勞老師依然看著我,我也依然努力著。

生活處處有驚喜,三年級時,勞老師又回來了。

我知道我自己不夠優秀,我也不是最好的,比我優秀的比比皆是,可您還是把很多機會給了我。也許對老師來說,把機會留給最優秀的人在比賽中會有更大的勝算,也更省心。但是您還是願意讓更多的同學展示自我,讓我們有機會鍛鍊和成長。從學校的遊學報告,到蕭山的火炬銀獎,是您讓我身經百戰,是您讓我有能力與人一搏。

現在回想起來,有許多人,只要給予機會就能燦爛,關鍵是我們能否抓住機會。

許多同學只看到我臺上的光彩,卻看不到我臺下的緊張與害怕,但您總能在關鍵時刻給我信心,給我鼓勵與力量。

有一回,我去杭州擊劍比賽,臨出發,您對我說:“加油,田田,衝刺前八!”老師,您可知,因為有您的這句話,在揮汗如雨奮勇拼搏的賽場上,我才能獲得女子重劍第四的好成績。

三年級,是我漫漫人生中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促使我走向成熟,而您,就是那個助我完成蛻變的人。

勞老師,是您塑造了今天的我,我對您心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