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文學相關作文20篇

我與文學的那些事 篇1

國一作文 ,568字

文學,在之前一直是我所惱火的事情之一,我總是覺得,文學這東西,太枯燥太乏味了!所以,我對文學一直充滿著一種厭惡的感覺。直到有一回,那一次的時間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文學的看法了!

那天,媽媽正好出門,留我自己一個人在家裡面,那一天過得可真是太無趣了啊,閒著沒事幹,只好被逼無奈之下拿出一本書來瞧瞧,看著看著,似乎就入迷了,那時我就在想,這應該是我看過的做好看的書了把,後來才知道,每一本書的故事情節都是很有趣的,但是要讓一個人真真正正的瞭解一本書卻又是很難的。在書籍的開頭,不免有一些乏味,那麼如果當你從一個開頭不合自己的心意而就放棄了閱讀這本書的資格,那是不是也太愚笨了呢。因此,從那次之後,我開始愛好文學,甚至也開始學習寫作文學了,有時無聊的時候,為了也不去浪費時間,我也會拿出紙筆寫一篇文章,而在那個時候寫出來的文章都是令自己滿意的,寫完後才發現,原來寫作的有趣。

以為自己無意間的一個舉動,又成就了一個愛好文學的孩子,文學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個地方,每一處角落都有著文學的腳印,讓我們用心去享受文學,相信也會獲得書籍帶給我們的渴望,有趣,書籍是一切智慧的源泉。

生命是短暫的,但是文學的長河卻是無止境的,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有生之年將所有的書籍全部閱覽一遍,但是我們可以進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有趣的文學,你將伴我走完人生!

我與文學有個約會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64字

疏書寂寂,尋尋覓覓,只有那黃紙朽,紅書舊,這才發現,對文學的渴望與追求,已沉迷如此。

你,文學,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少年。

邁入幼兒園,那咿咿呀呀的學語中,童話走進了我的心房。每天,陪伴我入睡的《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讓我痴迷。《醜小鴨》使我知道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春天;《皇帝的新衣》讓我明白不要聽信愚蠢的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使我懂得做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太多太多的彩圖,太多太多的故事……

走進小學的大門,我又遨遊於文學名著的海洋。多少個日日夜夜,我與主人公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品味人生的世態炎涼。在這裡,文學是老師,湯姆叔叔告訴我尊嚴的無價;在這裡,文學是知己,林黛玉向我傾訴寄人籬下的不如意;在這裡,文學是鏡頭,我看見了安妮忍受著二戰所帶來的顛沛流離與屈辱……太多太多的命運……太多太多的文字……

文學,你可知道?在你娓娓道來之時,你可知我對你的熱愛已入山河表裡頭。文學,你可知道?在你教會我做人的道理時,你可知我對你的感激已如長江滾滾來。我知道,人有大限,不會和你永遠,但你卻是我的全部。我與文學有個約會

我與文學 篇3

國三作文 ,1408字

執筆間聆聽耳邊的海風聲,橙色的晚霞劃過眼瞼。

我夢見浩瀚無邊的星漢,徜徉其中。

亦或夢見了喧囂的都市。夢見了邊陲小鎮,以及荒無人煙的沙漠。

夢醒,映入眼簾的只有纏綿眷戀的燈光,耳畔蟲鳴,夜顯得更深了……

我知道。我在暢遊文學……—題詩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似水般一點點從罅隙偷偷逃走,就這樣,文學匆匆伴隨著我度過了十八年的光華。秋水無痕,諦聽花開心自樂,呢喃起無數的漣漪。

我曾無數次追問自己,文學是什麼?

文領風騷,學海無涯。文學在生活的邊邊角角都有涉略。讀書、寫字,這些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活動,即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文學為我們的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更離不開文學。

曾幾何時,稚嫩的雙手捧著第一本嶄新的課本,臉上漾起純真的笑靨,滿滿的笑容襯得天邊的霞光更美;曾幾何時,手裡捧著暖暖的香茗,時不時輕呷一口,愜意般滿足的微眯起雙眸,右手仍不停的翻閱著透著特有的淡淡清香的課本,任氤氳的水氣蒸騰,朦朧了視線,俏皮的晚風微微吹起紫色的窗簾,清涼的感覺讓肌膚控制不住的暢快呼吸;曾幾何時,我固執的反覆做著動作:執筆、停筆、放筆,任暖陽悄悄折射玻璃,傾灑於肩,任剪碎的光影迷濛了我的視線,迷閃了我的雙眼,令我的眼睛有些微微灼傷般的痛楚,可我不在乎,因為我更吝惜閱讀的時間,和那份閒趣的愉悅;曾幾何時,我懶懶的躺在樹下,任憑密密的綠葉間剪碎的光影把我照射得淋漓盡致的如同一隻散漫的金錢豹,只有微風將身旁的書頁輕扶微卷;曾幾何時,我固執的握著筆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只為將人們不經意間綻放的笑靨,用濃濃的墨汁在鋪滿素白的紙箋上留下深深的痕跡……

多少個曾幾何時,多少次綻放幸福的笑靨,多少次心口無語,多少次錯過的花開所留下的遺憾,都是我和文學這個好夥伴的共同回憶。

以回憶為床褥,以文學為睡枕。文學的漣漪被編織進自己永無邊境的夢。夢醉人醒,湧動的夢總是渴望表達。

“倘若我是位作家,我就要把文學的奧祕通過自己的筆端傾瀉而出,挖掘文學最本質的價值;倘若我是位詩人,我就要把文學的淵博通過高亢激昂的朗誦吟詠而出;倘若我是位畫家,我就要把文學的多彩通過豐富的色彩和美麗的線條宣點而出。”

然而我什麼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貧乏的文字,來描寫文學的無窮美麗和奧祕。我熱愛讀書,熱愛寫作,熱愛畫畫,感性的我有時候因為一篇充滿溫情與美麗的文章而潸然落淚,偏執的我有時候因為要完成一幅畫而不惜長時間不停筆,要強的我有時候因為要解決一道題而不借助老師和同學的幫忙。我不知道我用我貧乏的文字來形容文學是否膚淺,我只知道此時此刻,文學在我的內心掀起驚濤駭浪,使我的內心心潮澎湃,帶著對文學深深的熱愛,我也知道此時此刻的我更應該擁有一種態度,那就是對追求理解和使命的時候更應有的嚴肅和鄭重的態度。

冰心說過;“我不能說什麼生命是什麼,只能說生命像什麼。”同樣的,文學對於我來說,我也不能將他下定義,我只能做個詮釋:讀屈原,文學就像是他留在沙灘上的白鞋子;讀余光中,文學就是筆下那一杯冷雨;讀李杜,文學就是那些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佳句。文學博大精深,讓我不由自主的投入。

總有一股若有似無的甜,蘊藏在筆尖,春雨潤物細無聲,雨細如絲。

只願我貧乏的文字,能載滿一船陽光。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

文學抽芽,榆楊會有濃陰。

現在請乘文學之馬,揮鞭從此起程,

因為現在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我與文學 篇4

國一作文 ,836字

“書中自有千種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如此誘惑著人們讀書。當你去野外時,你會選擇什麼作為你的伴侶?我會選擇書。

因為文學很重要,他會在危難,獨自時一直陪伴著你。

當你遇到危險時,他會幫你擺脫困境;當你孤獨時,它會讓你的世界更充實;當你害怕時,它會給你在黑暗中點起明燈……

文學彙集了人類的智慧,是先人對我們精神上的遺言,是他們將自己的經驗知識代代相傳下去,使我可以而且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這個錯綜複雜的世界。文學作為知識的題材,是我們進化自身的利器,是我u們提高自我素質的捷徑,是人類文明的標誌。

文學能讓我穿越時空,在不知不覺中,我穿越了歷史的漫漫長河,讓我們勿忘國恥。悄悄的深入,我在先人智慧的光輝中,睿智的目光中,尋求真知灼見,去體會人類文明的悠遠。脫去稀疏的羽毛外衣,消散幼稚的思想。文學讓我們明白“女媧造人”“嫦娥奔月”是神話。“孫悟空一個跟斗雲十萬八千里”是想象,我們得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一個理想,才可實現飛天夢想。

《水滸傳》一百單八將的英雄好漢的英勇氣義令我讚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懂得人生的艱難,我們應該勇敢面對。有時文學會讓我跨越國界。《安琪拉的灰燼》的主人公悲慘又充實的人生,讓我應該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芒果街上的小屋》讓我們應該知道,有夢想就去追求,不管家境如何,不管有多困難,只要去追,就能成功,脫離困境。

每認識一本文學作品,就像自己身上多了一片精緻飽滿的羽毛,讀的越多,身上的羽毛就越豐滿,更可以抵禦嚴寒,使我飛得更高更遠。讓我在人生有限的長度內,變的寬廣遼遠,浩蕩激越,改變人生終點,不聽任命運的擺佈,把握自己,執著地走向理想目的。不論出身如何,他都能改變人的命運,走向生命的樂章。

讓我們插上生命飛翔的羽翼,與文學一起,在生命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我與文學 篇5

國三作文 ,944字

第一次與文學接觸是在楊紅英阿姨的帶領下。溫情和幽默是她作品貫穿始終的基調,當讀完她的《成長三部曲》,我便開始與文學打交道。不斷地整理名言美句,學習寫作,因為希望能有那麼一天,我也可以在文學的舞臺上綻放光芒。

然而,進入初中後,學業的繁重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開始害怕文學,逃避文學,或許,我迷茫了,我不清楚文學在我心中到底是愛好還是不得去完成的任務。

在這時,我卻邂逅了“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納蘭性德。是他,讓我重新迴歸到文學的懷抱,並告訴我用心去揣摩文學、理解文學;是他,將我的座右銘從“平淡而幸福的人生也是種福氣”變成了“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暫,但絕不黯然或沉淪”。

納蘭的詞風淡雅又不乏真情,衰感頑豔卻並不俗媚,感情簡單質樸,讓無數人為之傾倒。他生命短暫卻擁有很多故事,他是古來難得一見的情種,也是受盡造化作弄的失意之人。面對一切的悽苦,他只能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他將情緒發洩到了文學中,創作中。他用詞章抒寫自己所有的故事,一首首小詞似信手拈來,卻能引起讀者內心深處的巨大波瀾。於是,我學著像納蘭一樣,不再刻意要求語句的優美,情節的合理,而是憑著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去寫文章,哪怕語句平凡,情節錯亂,我依舊憑心而寫,隨心所欲!悲傷時,我會在本子上寫下自己的難過,一行行,一頁頁,將淚水埋葬在心的最底層;快樂時,我會傻愣愣地在紙上不停地寫“哈哈哈……”與文學共同分享內心的喜悅;煩躁時,拈來一個詞,就往本子上使勁地寫,重重地筆記,透過好幾頁,寫著寫著心中的潮水便慢慢退卻了,不一會兒,就徒留下一顆寧靜如溪流的心。漸漸地,文學便成了我最值得傾訴的朋友。

現今的我,依舊熱衷於文學,而剛進入初中時的一段小插曲使我對文學有了重新的認識與瞭解。文學,是我的戰友亦是我的敵人,它一次次地將我擊倒,卻一次次地激勵我起來,讓我在每一次的跌倒中更新地認識到文學的真諦,更多地吸取到文學的精華。此刻,我是如此堅定地相信,總有一天,我能擺脫充滿少年稚氣的文筆,以一種坦蕩的姿態,和一些血肉豐滿的文字,踏入真正的文學帝國。

成長路上,有它陪伴,我不孤單!

我與文學 篇6

國三作文 ,832字

上小學起,就比較喜歡文學,每次上語文課,我就特別開心,而對於數學和科學我卻不想聽,在數學課上,我很多次拿出書本偷偷看。當然,肯定被發現。

上中學後,我對語文課以及課以外的文言文、散文也別感興趣,之所以我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好總在30幾名,是因為我對數學根本無法產生濃厚的興趣,把精力都弄在語文上,後來爸爸媽媽要我認真學數學,數學學起來也是很開心的,可我卻還是把他的話當作了耳邊風,每次數學課上,我還是看書或打瞌睡。

那天,開學沒幾天,上數學課,我不喜歡數學,所以趴在桌子上,我在想語文書上的那個散文,哎呦,我看的有味道啊!但是上課了,我沒心思聽老師上課,手太癢了,就拿出了語文書,我看著,同學們也沒告訴老師,這點我很開心,老實是邊走邊講課的,所以我很小心,來了我就放進去,但是,老師突然沒有走動,他在黑板前面講題目,哇哈哈,天助我也!我能看書嘍!當時沒差點叫出來,只是忍著笑了笑,我低頭看語文書,看的津津有味,悲劇,看得太入神了,老師走過來我都不知道,老師看到了我手上的那本語文書,皺皺眉頭,叫我回答問題,我沒反映過來,老師把我的書拿過來我才回過神來,啊,被發現了,我站了起來,向老師承認了錯誤,我的臉漲紅,不知什麼是好。

但是有一天,老師說:語文到後來是最輕鬆的一門課,科學會越來越多的作業其他課雖然比不上科學的作業,但是比語文多,我頓時驚了,“不是吧,這麼說我是要學其他著幾門課嗎?命苦啊!”我感謝文學,因為它陶怡我的性情,給我的人生帶來了歡樂與希望!但是,說是不重要!為什麼?

文學確定了我的人生嚮導,為我增添了人生前進的動力,雖然自己理科較差,但是有一種辦法叫笨鳥先飛,唯一的就是迫使自己學習,這種無賴的學習方式,失敗的學習態度,長而久之,不知不覺讓自己產生了對學習的渴望。所以,之後,我不但要學好語文,也要學好數學科學,這樣才對的起我的家人和老師們。

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把功課都弄好,雖然這是我與文學,但是,還是要學好每一門功課。

我與文學 篇7

高二作文 ,1272字

其實不瞞大家說,今天我來這裡演講之前並沒有特意準備演講稿,我來這裡只是和大家聊一聊我與文學的故事。

說實話,一開始我認為文學這個東西並不適合我。我所感興趣的是國際政治和國際軍事,我認為那種緊張感和博弈感,那種在博弈中所透露出的大國之間的智慧,是我所需要的,也是適合我性格的。而文學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理想化的,平淡無奇的一種存在,充其量只能是無聊時的一種消遣。而這也直接體現為我在初中時候只讀了不到三本書,但是這個觀念在我高一下學期時候徹底改變了。原因大家都熟悉,是為了近年來很火熱的自主招生。在高一下學期時學校組織參加了一次作文比賽,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葉聖陶杯”。我一開始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參加,想著雖然我只是一個理科生,但是拿到這麼一個獎項,應該也是有所助益的。在決賽現場我第一次由於一個作文題目而陷入了沉思,我認真考慮了一下以後的人生應該是怎樣的。而正是在那之後,我清楚的意識到:文學的意義並不僅僅是一種消遣,它更是對於今後人生的一種探索和一次勇敢的想象。

所以在那之後我幾乎是一發不可收拾地迷戀上了文學,當然,“迷戀”只限於讀書。上了高二之後,我開始“大量”地讀書。僅在高二這半學期我讀了差不多十三四本。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白巖鬆在書中說過的一句話,他說:“人生不只有當下,還有詩和遠方。”而這也成為了我的寫作格言。我的文風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喜歡把格局放得很大,以俯視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那時候我漸漸發現,其實國際政治和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也正是因為文學才使我對國際政治有了更深刻的看法,也對當今大國之間的博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文學和閱讀教會了我要用不一樣的視角去看世界,要用一種獨到的眼光去剖析這個世界。驀然間,我發現,世界真的比想象中精彩,也比想象中要緊張刺激。

習慣了風起雲湧,我們也要有詩和遠方。最近在讀畢淑敏的一本書《藍色天堂》。其實,第一眼被這本書所吸引,是由於它的封面,不同於其他書,這本書的封面展開之後是一張世界地圖,是畢淑敏在環遊世界時在這顆藍色星球上所留下的印記。所以與其說這是一本很不錯的小說,不如說它更是一本遊記。我對書中的一段話記憶猶新:“生命中有了這樣一次盪滌身心的旅行,當我垂垂老矣行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據說人的一生會電光火石地閃現,濃縮成一部微電影,我勢必回憶它,然後浮出若隱若現的歡顏”。當時讀完這段話之後,我掩卷遐思,我不能馬上去環球旅行,但是在這本書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文學能夠帶給我的是什麼?那是一種清新的如海風撲面而來的暢快,這種暢快源自於每個人DNA序列中對生命起源探索的慾望。

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全部內容,文學現在對於我來說,它有很重要的三個意義:對未知人生的好奇;看待世界的全新視角以及對於生命本源的探索。現在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盡情的去享受文學,感受文學的魅力,因為文學是當今階段為數不多幾種能讓你感受到的生命的偉大、人生的充實與快樂的歸途的東西。

我與文學 篇8

高三作文 ,1816字

說到文學,我還真沒想過我和它的故事。

那麼文學又是什麼?

我覺得一切文學的原始化可能都只是個想法。這個想法,可能來自於一片打著綠旋兒的葉子;可能來自一場夕陽將落未落的盛宴;一次獨自半夜回家的四下無人;幾顆奶糖、一把殘缺的木梳、每次凌晨驚醒的彷徨……而這些想法,每次都讓我熱血沸騰,彷彿一具乾枯的身體被突然喚醒,它會讓我緊張不已,好像大難臨頭、口乾舌燥,內心有些東西在不斷翻騰著、飛躍著、叫喚著……我想提筆寫些什麼,卻不知從何寫起。而當我讀每本書時,我又會想到《包法利夫人》中萊昂說的一段話:“時間慢慢過去,你什麼事都不想,靜靜坐著,在想象中的國度裡遨遊,你的思想滲透到小說裡玩味一些細節或是跟著故事的發展線索走,你的思想和書中人物合而為一,就彷彿在他們的衣裳裡跳動的是你的心”。

這是我現在的感覺,可剛開始我對文學並沒有多大好感。

記得我小時候很安靜,母親給我買過很多書和故事磁帶,我每天看著聽著,在上小學時,當第一篇小日記打上“優”時,我第一次嚐到了文學的甜頭——是文學,讓不出眾的我很討喜。可隨之而來的卻是母親一次比一次嚴格的要求,是老師一次次強迫的作文比賽,我討厭被強加在框架下的寫作!我幾次哭著寫完我並不喜歡的題目,雖然我極度享受母親和老師的褒獎,我憤恨著卻又不得不在表面上深愛著文學。後來,我讀了紀伯倫的一句話:“自由是人類枷鎖中最粗的一條。”如果人真的自由了,人類這個角色我們又能扮演多久呢?如果沒有周圍人的強迫我會不會還堅持著不斷寫作?於是,我開始認真地去了解文學——喜歡!這種感覺在我讀過魯迅的文章後更加強烈。

從小學到初中,從風箏、閏土、社戲到好的故事到朔方的雪到希望……魯迅先生一直給我一種深沉痛苦的感覺,他短小精悍,卻迸發出無限的精魂去敲擊著那一代知識青年的心!他活得憋屈;可他說:“如果我身外的青春消失了,我身中的遲暮也就凋零了”。他昂揚向上卻又寫著魏連殳不得已的虛偽……我幾度被他的文字壓得喘不過氣,他的悲傷向上,他的落魄、從容,他朝黑暗吶喊著卻又啞著嗓子嘆了口氣,奮筆寫了起來。我想成為那種人,那種即使揹負無望的黑暗也要匍匐於黎明路上的人。

我知道文學是單純的、是獨特的,它甚至不需要你去刻意接近。我發現文學有時更像是無數的想法彙編成的唯一的一本世界名著,它其中的內容獨一無二。我認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有自己的名著,閱讀的東西更應有自己的風格。於是,我開始寫我真正在意的東西,不去鑽研那些華麗的文藻,不去羨慕好友的歷史底蘊,我發現離我最近的生活,它成為了我一直汲取營養的文學雛形。

我真正開始愛文學了。熱愛文學的感覺讓我頭腦發漲,精神又異常清醒,腎上腺激素刺激得我心怦怦直跳,像是給平庸的生活做了次人工呼吸。

我開始讀書,我讀加繆的《局外人》默爾索那荒誕的形象,那種無知無覺的生活狀態越是壓抑越使我熱血沸騰!這可能有些奇怪,但我真真確確地被他的死打敗了!他固執、奇怪,堅守自己的真理,雖死而猶不悔。我也讀黑塞的《彷徨少年時》辛克萊與德米安的成長,讓我開始對尼采文學感興趣:“我”和我不是同一個我的問題糾纏了我大半個學期!《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讓我對心理學感興趣,對世界的真實性產生疑問:人類是在回溯中還是真實存在的呢?流逝的是時間,還是我們?搞不懂,這實在是太有趣了!以至於我瘋狂的想知道死後的世界;讀《一個人的朝聖》彷彿我真的完成了一次洗禮,它讓我深切地明白了曹文軒的一句話:“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憔悴,可人們的眼中、心裡總有一個前方。”而我與文學的前方還未完待續……

我有個生物鐘,就是總在凌晨四點忽然清醒,這時候我睜開眼睛整個世界就與暮色融為一體,我辨不清現實……這時會有無數想法過來找我,他們隱隱發光,而那些文章小段會慢慢浸染著我,讓我想要尋找這個世間答案的種種……

凌晨四點,這個黑夜與白晝交匯的節點,在白晝浸染的天空亮起來之前,我與文學要度過的,是比這還要冗長的黑夜……

我與文學 篇9

高三作文 ,1181字

其實一開始得知這個題目時,我毫無思緒,因為覺得,文學是一個很高大上的東西,可望不可即,不過讀過幾本書幾篇文章,就大肆討論文學,總讓我覺得問心有愧。可還是得厚顏無恥的在這裡和大家講講我與文學的往事。

在說文學之前,先來說說我,不論思維或是行為方式,以及我對文學的選擇,都能體現出我是一個混沌的極端主義者。

作為一個純正的文科生,標配一個多愁善感,細膩柔情的心,看到牆上蚊子血就想到硃砂痣,衣領上的飯粘子都覺得是白月光。於是喜歡張愛玲不顧一切的追逐。嚮往陸小曼炙熱的情感表現,讀王小波和李銀河的大型虐狗文段。這一刻,文學將我沉在唯美的感性國度,不必考慮後果,就這樣隨心而往,不來不去。

同時作為一個將科學與邏輯視為一切的文科生,我是有點獨特的。縝密的邏輯,緊湊的情節,科學的推理,總讓我熱血沸騰,柯南道爾,東野圭吾,蜘蛛大叔,都是我最初與文學相遇的見證人。後來,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時,為了搞懂光的波粒二象性和楊氏雙縫干涉實驗,查了很多資料,還和我的班主任白金海老師細緻的討論過,我想如果沒有文學,我將永遠不會知道光所特有的獨特質感。這一刻,文學帶我進入嚴謹縝密的理性世界,線上性規律中,瞭解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

我向往未來,熱衷於科幻小說,跨越維度,扭曲空間,穿越星海,在星際中停滯時間,書中的未來光怪陸離,而又充滿驚喜,掉進幻想的深海里,腦中衝進亂入者想象力。

同時又期望自己回到過去。最愛魏晉的飄逸,唐宋的繁華,河邊的洛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三月三的蘭亭,流觴曲水,恣意快活,新舊更迭,生死虛妄,滕王閣上驚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妙,在沉香四溢的閣子裡,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杜鵑。

在我撿練文學的時候,文學亦對我加以砥礪。

文學給人生帶來厚重感,讓每一個細胞裡都藏了些許睿智與豁然,我們領略過別人的分別,因此在自己面對分別時,想想月亮也總有陰晴圓缺,我們體味過別人眼中的生死,在自己面對時,就想想崔斯坦的救贖與迪倫的永不停歇。而這種厚重感,會讓你的靈魂變得更輕。

文學讓人生充滿詩意,因此,我在看到王老師時,不說漂亮不漂亮,說月色和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因此在南行的列車上,不說孤獨是孤獨,說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久而久之,你也成為一個詩人,深切地體會詩人的世界,而你所沉澱過得千個別人的人生,萬般不同的情感,都成為你的鎧甲,你生活的利劍。

這樣說來,文學,又像是離我們很近,近到那本綦之韞同學的小集,途中,令我我紅了眼眶,近到楊京浦同學初中在校報上連載的夢迴唐朝的小說,讓我愛不釋手,文學真的離我們很近,任何一段有感情有共鳴的文字,都是文學。

我想今天來到這裡的同學,都是文學的信徒,我也希望,未來大家也能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何處惹塵埃。在浮沉的世間,文學讓你停下來,看一看黃昏之時的瓦爾登。

我們與文學同行 篇10

高二作文 ,865字

文學是一座深不可測的殿堂,堆積著這個世界上穿越時空的最精煉最寶貴的只是結晶。文學是顆顆水晶珠子般在歷史舞臺上翻滾,折射出一個時代的悽美哀怨,串聯起來,散發出光輝可以讓歷史延續。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她有喪失父母的悲涼,有寄人籬下的思悽苦,她秉絕世容顏,連鳥獸都不忍見她落淚,她的詩文悽清纏綿,讀了讓人心動傷感。一曲《秋窗風雨》寫盡了秋夜,秋雨的悲涼,一句“今日葬花人笑痴,宅年葬儂知是誰。”更讓人斷腸。林黛玉的身體虛弱,病痛纏身,讓人對她有不盡的愛憐。她不似寶釵的圓滑,被人認為清高,刻薄。她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追求真愛,這與薛寶釵構成鮮明的對比。

文學優如那優美的旋律,獨特的音色,如絲般地飄灑著。

“洗禮”出自《聖經》。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因聽了神蛇的話偷吃了禁果犯下了罪,這個罪過從此代代相傳,叫做“原罪”。各人違背上帝的旨意也會犯罪,稱為“本罪”。所以,凡篤定信上帝的人,必須經過洗禮,洗刷原罪和本罪。洗禮時,主洗者口誦經文,受洗者注水額頭或頭上上,也有全身浸入水中,故“洗禮”也稱“浸洗”。

文學用來比喻經受某種鍛鍊或考驗。

“跨掉的一代”是原系20世紀五六十年代流行於美國的一種文學流派。該派均為青年作家,他們以虛無主義態度否定一切,要求擺脫一切傳統束縛,拒絕承擔任何社會和家庭義務,追求所謂“絕對自由”的生活。在藝術上則主張拋棄傳統的手法,提倡隨意發揮。其作品形式上大多支離破碎,內容上消極頹廢,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美國社會的背叛。

文學也喻比現實不滿而又無所作為,甚至沾有惡習的頹廢年輕人。

文學的航行中,讓我們體會“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州”的愜意,讓我們品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悠,讓我們理解“水面清圓,一風荷舉”的怡然,讓我們感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辛勞艱苦,讓我們深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頑強毅力,執著的熱情。

文學雖是一座深不可測的殿堂,但我們依舊能居心叵測地穩坐於殿堂之上,文學雖是一顆顆水晶珠子,但我們依然能用它去閃爍前方的路。因此,文學無時無刻地與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