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去手機生活相關作文20篇

抹去手機生活 篇1

抹去手機生活作文60 ,604字

現在有很多的同學和大人都會玩著手機,根本一天都在玩著手機,在手機的鈴聲中醒來,在吃中飯時玩手機,晚上在電視中慢慢睡著,看手機已經成了一個習慣,讓我們成為了低頭族和手機族。

有時我們上學,放學時都可以看到有一些人都在玩手機有的是大人,老人甚至還有初中生,有一次我坐公交車時,看見一大部分的人都在玩手機,唯一幾個愛心座位上的人座著也不讓座,而且自己也坐在愛心座位上,有一次公交車上來了一位年過八十的老人,而且車上十分擁擠,也沒有座位了,公交車上一會兒剎車,一會兒剎車,老人摔倒了,盡然沒有一個人去符他,還站的遠遠的,害怕老人是自己把他推到的,老人慢慢的爬起來,臉上蒼白的看著我們,旁邊座位上的一位男士也沒有讓座位的意思,就當沒有看見,還在玩手機,後面座位上的一位女士拿起手機假裝在拍車窗外面的風景,我看不下去了,站了起來讓座位給老人,老人不停的說謝謝!謝謝!我連忙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的,車上每個人都用奇異的眼光來看我,好像我幹了傻事一樣。手機可以讓一個有血的人變成一個無血的人。

會讓一個視力很好的人變成一個近視眼的人,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現在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戴眼鏡的人越來越多了,我也在其中一個,那是為什麼哪?因為手機,一大半是玩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了,低頭族多了

醒醒吧!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習慣,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為了一個個碎片,雖然很方便但是就會想鴉片一樣的息著,大家快點抹去手機生活吧!

手機生活 篇2

手機生活作文600字 ,640字

每次坐地鐵,都可以看到一群群的低頭族,不停地看著手機,沒有了說話交流,他們就像《生化危機》裡的殭屍一樣,都在做同一個動作,這就是說他們過的就是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分為很多種,今天我來和大家聊聊碎片化的購物。

碎片化的購物也是我經常和媽媽一起做的事情。

碎片化的購物其實很“累”。因為每一件商品在網上都會有成千上萬件,首先我們要比較價格,然後再查詢各種型號,接著我們還要看很多關於這件商品的評論,最後才能出手。看好這些東西,我們都成了半個專家,每件東西都要重複這樣的步驟,真的很累。

碎片化的購物其實很“慢”。買好東西總讓人等的很“著急”,因為在網上買好東西送到家裡總要一兩天,有時候更慢。目前我知道的最快的也要兩個小時,而且必須要在家裡等候,所以這也非常浪費時間。

接下來我們看看去實體店買東西的好處吧。

我們在商店買東西,看到喜歡的可以直接知道是不是適合我們。而網上買東西,我們往往會買到不是我們真正喜歡的,然後我們就要退貨,還要付退回去的快遞費,既浪費錢又浪費時間。

去商店買東西還有一個大好處,就是可以與人多交流。買東西可以聽服務員的介紹,知道哪個好,哪個價效比更高。

人和猿的區別不就是會開口說話,會交流。現在大家都只會看手機,聊微信,我們小朋友之間也都是微信來微信去,用媽媽的話來說就是“手機熱了,人心涼了”。現在碎片化的生活已經被大家所接受,但是我覺得大家還是應該減少看手機的時間,多多走出家門,去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擁抱外面燦爛的陽光,這是地球送給我們的禮物。

手機+生活≠碎片化 篇3

手機+生活≠碎片化作 ,964字

我曾經聽到過一個笑話:到海邊度假,抵達酒店後,德國人首先問酒吧營業到幾點;澳大利亞人則是問附近海灘能否衝浪;美國人會問游泳池的位置;而中國人會第一時間詢問:“勞駕,請問你們酒店的WIFI密碼是多少?”……

現在,手機應用穿梭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碎片化時間。多少人晚上睡覺前看手機看微信;多少人在上下班乘車途中玩手機看新聞打發時間;多少人在學習之餘的休息時間玩幾把手機遊戲換換心情;連最令人生厭的排隊時間,也會有人摸出個手機玩遊戲……倘若手機能提高人們排隊等待的耐心,倒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和諧元素。乘車、上課、工作間隙、吃飯、排隊、聚會、晚上睡覺前,手機使用者的手指頭隨著時針的走動而活動著。

上網或不上網,手機在那裡;玩或不玩,手機也在那裡。我雖然可以在手機上獲得知識,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但日子久了,我卻發現不是手機填補了自己的“碎片時間”,而是自己完整的時間被手機撕碎了。

我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的春節吃年夜飯,奶奶做了滿滿一臺子的好菜,全家人圍座在一起,那時我好開心啊,幸福感洋溢在身邊。可是沒過多久,爸爸總惦記著他的“朋友圈”,常常一邊刷屏,一邊心不在焉地跟我們說話。不久以後,就覺得和大家無話可說。突然,飯桌上寂靜無聲了,靜得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爸爸也終於感覺到什麼不對勁了,他抬起頭看看,這才恍然大悟:由於自己總是盯著手機頻頻刷屏,注意力不集中,對大家缺少應有的尊重,爺爺奶奶心裡不高興,又不好直說,導致氣氛冷淡。爸爸不好意思地笑了,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徹底關閉了朋友圈,放下了手機,與我們一起說說笑笑、觀看春晚,面對面的交流多了,“家”的溫暖感又回來了。後來爸爸說,這與手機上對著螢幕交流,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被碎片化了。很多善於獨立思考的大腕級人物,乾脆就拒用了手機。例如,“股神”沃倫巴菲特,就是這樣。他說過:“手機、電腦類的現代工具可以利用。但是絕對不能依賴。不能被其控制。”教室需要每天打掃,人也是一樣。當我們過量吸取很多資訊之後,也需要運用工具加以整理,將垃圾清掃出去,讓碎片整合起來。讓我們的內心,保持清淨。這樣,才不至於迷失自己。在正確使用手機這件事上,我想也應該努力做到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多去宣揚正能量。不拒絕,不依賴,這也許就是對待手機以及碎片化生活應有的態度。

我·手機·生活 篇4

我·手機·生活作文1 ,1202字

熟悉的放學鈴聲響徹校園。

教室裡頓時沸騰了。有抄作業記錄的,有收拾書包的,有開始值日的,還有的則邊做著以上的事,邊瘋狂聊天的,似乎在離校前的這點零碎時間,他們都不願意錯過……

很快,我隨著人潮邁出校門,理所當然的,迎接在門外的照例是一群翹首盼望的父母和老人,其中不少人在等孩子出門前,或坐在電瓶車上,轎車內,或站在路邊,手捧手機目不轉睛地閱讀著,時不時抬頭往校門口看一眼,隨即又埋首於手機中。也許靠手機來打發時間,已成了他們的習慣了吧!

“嗨,這裡往前衝啊……快跑……”不用回頭,我就知道,身後的一群學生並不是在人行道上玩什麼追人遊戲,而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用手機玩著遊戲。他們旁落無人地沉浸在遊戲畫面中,走走停停,短短的回家之路可以這樣走很久。此時他們的心中是沒有作業的,也沒有飢餓感,心中只有的就是抓緊分分秒秒的返家前路上的寶貴時間,再過把癮!哪怕不是親手玩,看看也是好的。

我沒有手機,也沒有接觸遊戲的習慣,因此,格格不入地走過這樣一堆又一堆的學生群……

這次公交車比我料想地要來得早,我趕緊走了幾步,終於趕上了。車門在身後關閉,車廂內一片寂靜。“二元”,刷交通卡時傳出的女聲,在有些擁擠的車廂內,卻特別刺耳。乘客們大多是低頭族,手指在螢幕上滑動著:有看視訊的,有聊天的,也有聽音樂的……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手機中,窗外的景象一成不變地迅速往後閃去,而車廂內手機裡的世界應該是熱鬧的別有一番趣味的吧!可為何我覺得這種可怕的寂靜不是一種文明呢?

心存疑慮的我推開了飯菜飄香的家門,爺爺奶奶早已用一桌子豐盛的晚餐來迎接學習、下班歸來的我們,爸爸媽媽、阿姨、叔叔、哥哥,陸陸續續坐上飯桌,但是我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左邊,爸爸一手拿著筷子,一手刷著手機,密切關注這螢幕上的股票行情;正前方,媽媽與阿姨,沒有動一下碗筷,兩人對著手機,討論淘寶網上的促銷商品,右邊的叔叔和哥哥則一如既往地沉默著,默默地刷著他們各自的微博。剩下的爺爺奶奶和我,面對著一桌無人問津的菜餚,默默低頭吃著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每晚的聚餐變得如此冷清?是什麼時候開始,家人之間的某些東西似乎正在淡去。

晚飯就在這冷冷清清中匆匆收場了。我默默地回了房間開始寫起作業來。不久,一道難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下意識地我抬頭想尋求幫助,坐在身邊的媽媽不知何時又拿出了手機,正全神貫注地追著劇,而門外的爸爸,則臥在沙發上,眼睛直直地盯著手機螢幕,沒有抬頭看我一眼,我只能默默地低下頭,繼續解題。

我忽然意識到之前的疑惑,似乎找到了答案:我們工作之餘,學習之餘的碎片化的時間裡,被手機網路所充斥,我們的手中,眼中,除了手機還是手機,雖然在網路上也可以進行社交,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真正的社交正在逐漸淡去,就連與家人的溝通也變得少得可憐。

在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似乎正在失去一樣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人情”。難道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我百思不得其解。

手機生活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7字

在公交車站旁等車,在飯店吃飯,在路上行走,在舒適的家裡,都能看到他的聲影—他就是無所不在的智慧手機。

蘋果的、三星的、華為的……各種品牌層出不窮,功能十分強大,相當於一臺電腦,孩子們喜歡他是因為可以用他來玩遊戲,大人喜歡他是因為他可以瀏覽國內外的新聞,可以用微信和朋友聯絡,可以用淘寶購物,點外賣……,他似乎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手機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我們可以和遠在他鄉朋友親人隨時隨地地視訊聊天,讓自己不會感到孤單,在我們出門找不到目的地的時候,開啟手機導航就能輕輕鬆鬆的帶你想去的地方,當遇上天氣不好或工作繁忙時,手機可以幫你訂餐、購買車票機票,讓你足不出戶,就能輕鬆的辦好這些事情,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成了他最忠實的奴隸,大人們開車時,只要聽到手機有響聲,就會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甚至釀成車禍,父母一刻離不開手機,忽視了孩子,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們體會不到真正的愛,學生們也沉迷其中,下課時也模仿手機裡的遊戲,花自己的零花錢充值,不給手機就茶不思飯不香,已經到了著火入魔的地步。

手機對我們的生活的確非常重要,但千萬不可沉迷其中,而遺忘了現實世界的美好,綠油油的草地,嬌豔的花朵,蔚藍色的天空,兒童的嬉戲,朋友的交談,老人的叮嚀,感受現實的美好。

朋友們讓我們做手機的主人,在現代化的同時,也不會迷失自己!

手機生活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65字

2011年10月4日,“愛瘋4”正式發行。從那時候起,智慧手機便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各種品牌的手機跨入市場,各種黑科技也成為當下的流行詞,什麼雙攝啦,指紋解鎖啦,等等。

總而言之,手機已經充滿了我們的生活。它不再只是一個通訊工具,而是成為了人們的必需品,人人手中都拿著一個手機。走在路上,一大半的都是“低頭族”,有的在和朋友聊天看,有的帶著耳機在看五花八門的視訊,也有的眉頭緊鎖,在緊張的遊戲中“浴血奮戰”……再上公交車,地鐵上一看,似乎除了司機就沒有一個人不在看手機。也許在現在看來,這種情況很正常,很普通。但在10年前,或者6、7年前,幾乎找不到一邊看手機一邊走路的。在公交車和地鐵上,也幾乎沒有人一邊乘車一邊看手機,大家都跟同行的人侃侃而談,或者看看窗外的風景,車廂裡總是有談話的聲音。而現在,車廂裡總是安靜的出奇,報站的廣播聲音顯得十分清晰。手機似乎切斷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們只盯著那塊閃爍的螢幕,手機好像成了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它。

但慢慢的,手機在將我們的生活變得碎片化,我們做什麼事都會帶著它,一有空餘的時間就會把它拿出來,不管是吃煩,走路,乘車,就算是上個廁所,都要把手機帶著。而我們吃飯,上廁所的時間也從原來15分鐘增加到了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人們工作時,做作業時,也會因手機而分神,拿起手機便能看個二三十分鐘,當回過神來,再去工作,做作業時,時間已經被浪費了許多。我們的生活就這樣變的碎片化。

不過手機也不只有壞處,它的好處也很多,它讓人們之間的通訊更加方便,開啟微信,QQ就可以和朋友交流。有了手機,查詢資料也更加方便,出入關鍵詞,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資料。在購物方面,手機更大限度的幫助了我們,網購風靡了全球,手指只需輕輕一點,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想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美好,就要適當的放下手機,不要讓手機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一定要切記:是我們利用手機,絕不是手機利用我們。

用雙手去創造生活的美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2字

在靜靜的教室裡,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祖父》,心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

莎莎,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父母因為莫須有的罪入獄後,被祖父那雙粗糙的手抱到了鄉下,與祖父相依為命。祖父很窮,他用勤勞的雙手,幹著普普通通的石匠工作,整天搬石頭,錘石頭,再按尺寸把石頭鑿得整整齊齊運進城,蓋大樓,壘臺階。他的手因為常年的工作,已不能完全伸直,而且一到冬天,寒風一吹,手就裂出一條條血口。而他就用這雙手讓莎莎擁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莎莎的父親出獄後將祖父接進城享福,當祖父看到用自己鑿的石頭砌成的宮殿時,感到非常自豪。可祖父在城裡沒住幾天,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手也閒得沒處擱,便“逃”回鄉下繼續鑿石,他就用這雙龜裂的黑褐色的手繼續創造著人間的美麗……

讀著讀著,我也想到了我的祖父那雙粗糙的手。那雙手因為將貧瘠的土地變成翡翠般的菜園而變得粗糙不堪;因為想讓我們吃到健康營養的白米飯,吃到香噴噴的烤紅薯,喝到可口的甜豆漿而佈滿老繭;因為長期蓋房子,修東西而龜裂流血……

寫著寫著,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無數雙這樣的手—黑褐色的手背,粗短的手指,硬幣厚的老繭,他們默默地給我們溫暖,他們默默地迸發著力量。我也想擁有一雙這樣的手,去創造生活的美!

微笑著去面對生活 篇8

國二作文 ,450字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煩惱,它使你的心情很煩躁,用一個微笑去化解一切。都有一個挫折,使自己在一次次失敗以後,讓自己無法努力,不要洩氣,用一個微笑鼓勵自己前行,而不是退縮。

微笑是一種力量,在每一件事情中,都有微笑,才可以把事情化解。一種微笑,可以代表著一切,在有的學姐學長們參加上班面試,露出淺淺的微笑去面對主考官。把不樂觀的事情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在做著自己不快樂的事情,請做出很願意的表情。

因為一天,快樂的過一天也是一天,不快樂的過也是一天,還不如快樂的去過,為何非得用不快樂的表情去過呢?

微笑的選擇不會錯,它代表著很多含義,在不同的事情上。微笑去面對生活,煩惱總會有一天過去,別讓自己的人生,輸給心情。微笑去面對生活,相信風雨過後,會有彩虹。

煩惱和挫折,不管是晴天和陰天,用微笑去面對,相信時間會記著你。因為已經學會面對挫折,和珍惜時間。

微笑也是勇氣的鼓勵,有微笑生活才過得多姿多彩。

有微笑,就有了一個自信的權勢,走到那裡,我們都可以成功的。

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微笑度過,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扇舞多彩手繪生活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8字

我手捧著自己的傑作,心滿意足地露出了笑容,輕拂著它,我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所謂傑作,就是我親手製作的小扇子。它是雙面的,反面和正面有著不同的圖案,不同風格,這可凝聚了我獨具匠心的思維。

這還要從製作時開始說起。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摩拳擦掌,熱火朝天地展開製作。我沉思良久,先小心翼翼地剪下一張圓卡紙,和兩張圓形的白色紙片。手握彩筆,我猶豫了一會兒,在其中一張白紙上仔細地畫上藍紅相間的英倫風圖案,“米”字上面還嵌著一顆星星和一個愛心,為整幅圖案增添了畫龍點睛之妙。而背面,我畫上了黑白相間的英文字母圖案,簡單而不失一種樸實的美。我抹了抹頭上的汗珠,此時此刻,我彷彿望見了成功的曙光在向我招手。最後,我將兩張紙片分別黏在卡紙的正面和反面,然後用三隻木棍固定住,一把小扇子就完成了。我輕輕地扇了扇,那扇子送來一陣風,一陣清涼和一陣成功的喜悅。

同學們也都紛紛大功告成了。一眼望去,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粉的、紫的、黃的……幾種簡單平凡的材料,在我們的心靈手巧中,亦可變成玲瓏精緻的小扇子。我彷彿看見了炎炎夏日中,小扇子為生活增添了風采。也許,這時本次活動的意義。

幾張紙片,幾根木棍,本是毫無關聯,卻組成了中華人民文化的瑰寶—小巧精緻的扇子。生活也亦是如此,只要你願意,在生活這塊巨大的調色盤中,就能描繪和創造絢爛多彩的人生。這隻需要你善於創造,善於發現,善於體會,哪怕只是件小事。

我能用雙手扇舞多彩,手繪清風,為何不能用雙手繪出美好的生活呢?

在語文中去感受生活吧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65字

在我的印象裡,語文課是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就是先學生字、詞語,然後讀課文,老師帶著大家分析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說說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總之,老師就像個“老嘮叨”,一直不停地講,不停地問,我們就機械地讀著、記著、揹著,一天又一天,周而復始地學習著……

這個“印象”來自於我以前所在學校的學習,我不喜歡這樣的語文,更不喜歡這樣的學習。來到英才學校,我開始了我夢中的語文課堂……

雖然我的語文老師不是很年輕,但她有活力的,臉上總是帶著陽光般的笑容,手裡拿著的不是教鞭、戒尺,而是你一進語文課堂,老師就從電腦中點出是有趣的教程,有圖畫、有聲音、甚至有動作的一則則歷史小故事。

我們語文課堂不僅僅侷限於教室裡,還在飯桌上,在操場上,在湖邊,還可以在風景優美的郊外,甚至可以在電影院。這就印證了我們易老師的一句話:“語文即生活,生活處處有語文。”上語文課時,我們捧著的不僅僅是課本,看到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故事簡介,看到的還有玉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場景。

當上《詹天佑》一文時,我們直接去“現場”看到了詹天佑修築鐵路的艱辛,深入文字中去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情懷和傑出的才能。當然,我們也可以去乘坐宇宙飛船去欣賞地球的美麗可愛,當看到人們肆意踐踏和破壞地球母親時,我們的震撼以及悲憤,情不自禁地吶喊:“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請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當上《中華少年》時,多才多藝的老師帶著我們沉浸在《我的中國心》的動人旋律中,一起去感受體味海外遊子對祖國母親的深情,真正從心底湧出對祖國母親的愛。當上《山中訪友》時,我們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的氣息,聞著那收穫的甜美,感受秋風拂過耳鬢時的溫柔,陶醉於秋天的碩果累累……

語文課不應該只侷限於語言、文字、古典、歷史。語文課堂更應該是多姿多彩、五彩繽紛的,讓我們繼續在生活中去學習語文,在語文中去感受生活吧。

我真想去鄉村生活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8字

城市,水泥,鋼筋,幕牆,喧囂的車流,這一切總讓人煩燥。“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我,是多麼嚮往靜謐而悠閒的鄉村生活啊!

我的老家樓塔樓英村,那裡有很多的小夥伴,鄉下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老家的村子不大,村子裡種著竹子,養著雞鴨……我最喜歡的就是我家屋後的小河。那裡有小蝦米,小魚兒,螃蟹,龍蝦,應有盡有,只要你想得出來,就沒有找不到的。我最喜歡釣龍蝦和螃蟹了。

夏天,叫上小夥伴們拿上釣魚竿,我們來到小河邊就開始釣龍蝦了。我們先放上誘餌,就把竿子放在水裡,等待著龍蝦上鉤。只看見竿子一動,我連忙把竿子往上一拉,不由尖叫一聲,一隻龍蝦吃了誘餌釣了上來。它的鉗子還鉗住了另一隻倒黴的龍蝦。我心想:“哈哈!這下可好了。可是回去把它們怎麼辦呢?是讓它們成為我的盤中餐呢?還是拿到集市上去賣?還是把它們送給親戚們?”我暗暗在心裡盤算著,便走回了家,任憑媽媽把它們燒來吃。

秋天,孩子們來到村子後的山坡上,撿起松果,當作炸彈扔來扔去,只要碰到了誰,誰就淘汰。我看見了這種遊戲,心裡癢癢,忙加入了他們的遊戲之中,只聽砰地一聲,我把好幾個炸彈一齊扔向了夥伴們,哈哈,他們擠在一塊都打中了。

雪天,小夥伴們也不怕冷,穿上棉衣棉褲,戴上手套,便跑出來一起打起了雪仗,我也不例外,從大老遠就可以聽見他們的歡呼聲:“耶,我終於打中了他了。我報仇了。而我一手拿著雨傘,一手拿著雪團,只要他們扔過來,我就把雨傘撐開,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雪團往外扔,直到扔他們身上為止。

幾年一晃而過。

後來,為了在城裡上學,我終是離開了老家樓塔。夜晚入夢,我時常夢見鄉村變幻的景色和夥伴們的笑臉。我多想回到鄉村去,再過一次那樣別有滋味的生活……。

微笑著去面對生活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1字

人們常說:“人生如夢,一時多豪傑。”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人生把握在自己手裡,只要努力過,哪怕失敗了,也不會給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一次語文老師在班隊課上,提出演講活動,主題為:《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當老師說完這個決定後,班級安靜地像一根細針掉下來都能聽見,沒有人說話,沉默了許久,老師對我們說:“這是你們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不要放棄,一定要把握好呀!”我十分猶豫,到底是上去演講還是不去呢!去了,說不好怕人笑話;不去,這節課就得僵持在這裡了。經過多次的思想搏鬥,我站了起來,走向了講臺,開始演講,我用響亮的聲音震撼了全場,沒有人說話,表示同學之間的互相尊重,演講過後,當我下臺的那一刻,雷鳴般的掌聲立刻響起,這說明了同學對我的敬佩以及老師對我的讚美,我十分高興,心裡像吃了蜜一般甜。

這件事,令我不由地想起個故事:梅莉生長在貧苦的家裡,兒時患上了重病—不能被風吹,不然會使自己很難呼吸;不能出汗,不然將面臨死亡;不能流淚,因為淚水滴在身上,像被鞭子敲打了一般……但梅莉並沒有屈服,她說了一句話:“如果不能流淚,那就微笑著去面對!”在後來的日子,她不但沒放棄自己還能存活的希望,還為祖國的科學做出巨大的貢獻,真得太令我們敬佩了!

就連一位患重病的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活出精彩。讓我們一起做勇敢者,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吧!

伸手,讓生活更美好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446字

關愛在生活中無處不有,有時候關愛只是一句親切的問候;有時關愛是一杯熱乎乎的牛奶;有時關愛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那一個警察讓我明白了關愛是什麼。

那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坐火車去遠方探望姐姐,在上火車的月臺上我看見兩個老人夫婦,他們背拱得高高的,眼睛已經變得有些渾濁,歲月在他的臉上耕上了一條條歲月的深溝。他穿著一件灰藍色的棉衣和一條藍色的褲子。她穿著一件紅色的毛衣和一條棕色的褲子。

他們兩個吃力地搬著旅行箱,艱難的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著,火車來了,他們兩個好不容易把旅行箱搬到了火車前,這時他們兩個已經沒有力氣將旅行箱搬上火車的階梯,周圍的人有的冷漠地看著他們;有的人還在嘲笑他們;有的人還在抱怨他們只會延誤時間,然而卻沒有一個人去幫助他們。這時一個警察默默地向他們走過來,一伸手提起了旅行箱搬上了火車,老人們對他感激不盡,而他卻一敬禮,然後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這時一個警察用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體現了自己對他人的關愛,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別忘了去喜歡生活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51字

“對生活的喜歡,也是一件需要時常練習的事。”我好像越發認同這句話了。

展開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先介紹且推薦一部西班牙的動畫短片《Alike》。我第一次看到這部動畫,是在倫敦遊學的一節課上,一節對於我而言意義非凡的課。當中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更多的卻是如我們一般普通卻真實的生活。

一片蒼白的世界裡,有一對仍然充滿色彩的父子。可是在流水線般的生活中,他們對生活的熱情也終於被消磨殆盡,身上的顏色逐漸變淺。慶幸的是父親開始意識到: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父親鼓足勇氣站在那顆橘紅色的楓樹下,不顧旁人異樣的眼光,“演奏”著兒子最初感興趣的小提琴,只為了重新喚醒他心中對生活的好奇與期待。那一刻,他們臉上的喜悅和身上鮮豔的色彩與這個死氣沉沉的城市那麼地格格不入,但也只有他們,堅持著不讓生活褪去自己本身的色彩。

我之前特別喜歡吉他,即便手指被磨破了皮,磨出了水泡,甚至不小心劃傷,但只要能彈上一首小曲,和絃轉換稍微流暢些,我都能高興和激動上好一會。因為我很清楚,我是在為自己熱愛著的事情堅持著努力著。但是上了初二以後,我彈上吉他的次數十隻手指似乎也數得過來,剛開始我也安慰自己說因為沒時間沒辦法,但後來我索性接受是因為自己太懶惰了的理由。直到收拾房間的那天,我看著有了些灰塵的吉他,那一刻說不上難過,但就是覺著很可惜。

“喝早茶”算得上是我們家每週末的習慣了,而回家時每當經過那條小巷子,媽媽總願意花上些時間挑選些芬芳迷人的鮮花,買到家裡擺放。有次我等得有些不耐煩了,脫口而出向她問道“你工作這麼忙,難得有空閒的時間,怎麼興致花上這麼一段時間在這不緊不慢地挑花呢?”她認真地思考了一下“就是習慣了呀,而且我喜歡這樣幹,會讓我覺著生活舒服點。”這句話著實讓我有些羨慕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卻依舊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就是生活感啊,這就是讓人羨慕的狀態啊。

事實上,我好像也在不斷重複的生活中感到有些力不從心,逐漸消失掉屬於自己的顏色,放棄自己熱愛的事情,削弱了對生活的熱情。忙和懶壓根就算不上理由,因為偶爾即便只是堅持一個極其細微的動作,小到像是擦掉電腦鍵盤上的灰塵,又或是醬油蓋黏糊糊的油漬,都足以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愉悅,都足以覺著生活又變得舒服點了。

要提醒自己,別忘了去喜歡生活,別忘了堅持那些自己熱愛著的事情,那些會讓生活變得舒服和開心點的事情,別忘了做一個有顏色的人。

去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 篇15

高一作文 ,947字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一被提出就引發了無數人的思考,去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成為無數人立志的目標。

可為什麼要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呢?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不只有當下的動盪不安,去尋找詩和遠方,發現生活的美好,才能使人生更富有意義,使生活不淪為“活著”。

當然,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有個重要的前提是“安身”。只有活著,才有好好生活的資本。怎樣得以安身呢?我以為它不止步於苟全性命,它更要求我們有家國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在身處茅草屋難以維持生活的情況下依舊憂國憂民,即使難以安身也心繫祖國。誠然,我們未處在從前那戰火飛揚的時代,但那份厚重的家國情懷應該永存於心。

有了生存的資本,就應該去尋找生活的詩與遠方了。生活的詩與遠方讓人能苦中作樂,讓人能在漫漫人生路上尋一方靜謐的湖,將生活的苟且沉入湖底。只是尋找的旅途需要我們打破常規的枷鎖,衝破禁錮的牢籠。

樂觀造就著卓絕,勇敢成就非凡,這是人生中不變的真理。霍金說過“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在世人眼中,遭受了莫大不幸的霍金放寬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的苟且,造就了他的卓絕。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患有腦癱卻立志成為網路作家的劉曉琳,被漸凍症折磨卻轉而致力於繪畫與慈善的汪玉婷,他們用樂觀這把鑰匙,開啟常規的枷鎖。而魯迅說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在困境中,勇敢是衝破牢籠的力量。平昌冬奧會上,滑雪選手伊麗莎白本是一名業餘的滑雪愛好者,但她在面對難關與旁人的阻攔下勇敢前進,她的勇氣成就了她的非凡。他們向我們證明,要樂觀、勇敢,才能尋找到生活中的詩。

尋找遠方,是無數人心之所向,但它要求我們放遠眼光。代表著成功的馬雲說:“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範圍內,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維和格局”。隨著時代的發展,放遠眼光越來越成為必需,放遠眼光,展望未來,才能看到生活的遠方。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去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吧,不只為了活著,更為了活出生命的意義。

別讓手機綁架了你的生活 篇16

高二作文 ,843字

現在的人,大部分都過著一種收集人生。

早上登入微博,寫下一天的計劃;中午瀏覽網頁,瞭解新聞大事件;下午看手機電視、掌上圖書,充實頭腦,放鬆心情;晚上吃飯,拍照上傳,發條說說,與全世界說晚安。

如果只看手機上的網頁的記錄,這是忙碌的一天,這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但是,將時空轉到現實,你會發現,這個人的一天其實無聊又乏味。他唯一做的事,只是手捧手機,低頭不語,這便是我們在地鐵上、飯店裡、電梯裡常常見到的“低頭族”,他們都是被手機綁架了的人。

被手機綁架,大多數人不但不奮起反抗,反而還樂在其中,盡享當“人質”的樂趣。“手機中的世界可比現實社會要精彩,即使被綁架也是幸福的。”有些人這樣說。的確,手機中的頁面比現實中的白紙黑字更豐富多彩,手機中的遊戲也比現實中平淡無奇的生活更讓人振奮,連手機中的人都比現實中的人要志同道合,親切得多。因此,手機綁架了那些“低頭族”,並且奪去了一些“低頭族”的生命。例如,過馬路低頭看手機被車撞死;一邊看手機,一邊走路,結果掉進了水裡溺死。手機終究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而已,但當你按下關機鍵,抬起雙眼,你會發現,現實中你的人生是如此蒼白,而這一切,都源於你對虛擬世界的沉迷,對現實世界的冷漠。

有些人面對手機的“綁架”奮起反抗,把手機關進“監獄”。每逢親友聚會,便將手機統統扔進籠子裡,規定誰都不準再碰它。這樣有趣的行為,將人們從手機的控制下解救出來了。但也有不少手機還未“刑滿釋放”便“越獄”。其實要防止“越獄”,首先我們自己要“越獄”,打破重重心牆,衝破人心的牢籠,真正敞開心扉,面對我們身邊的人和事,認真工作學習,才會發現原來其中還有這麼多樂趣;留心觀察生活,才會發現原來風景就在我們身邊,敞開心扉,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就在眼前。

別讓手機“綁架”了你的生活,下次起床,先別顧著發微博,先欣賞一下美麗的日出;下次聊天,先別顧著登微博,先看一下身邊有沒有有趣的人;下次聚會,先別顧著晒照片,先看一下想念許久的容顏;下次旅遊,先別忙著拍照,先欣賞一下華麗的風景。

當手機闖入我們的生活 篇17

當手機闖入我們的生活 ,776字

生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我們,最能感受到科技創新帶來的各種方便和新奇了。的確,我們從很小開始就接觸了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它們造型各異,功能繁多。就比如說手機吧,雖然看上去它充其量不過是個可以打打遊戲,上上網的通訊裝置,不過我們有沒有發現,這小小的手機改變了人類數千年以來的生活方式。

現代生活,“快”節奏讓人們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幹一件事情,所以大塊大塊的時間被拆成好幾個小份。就比如一個上班族吧,一天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他一會兒寫寫報告,一會兒和同事閒聊,一會兒又托腮思考中午吃什麼,最後思緒又不知道飄到哪裡了。在零碎的時間裡,大家肯定不願意就這麼坐著發呆,讀一本書之類的又太累,那麼怎麼辦呢?手機就填補了這些碎片時間,它提供的資訊繁雜,但是每一個都很簡短,讓人隨時能拿起來進入狀態,哪知道這些看似簡短的的內容,積少成多,等到很久以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已經不是在用碎片時間“休息一下”,而是賠上了大塊大塊的時間,後悔莫及。也許是因為現在手機的各種娛樂體驗過於誘人了吧,更有甚者,已經不是在碎片時間之餘瀏覽,而是特意抽出大塊大塊時間與那塊螢幕“朝夕相伴”。但問題是,手機提供的閱讀都是快餐式閱讀,為了迎合大眾,文章寫的越來越短,而且質量也沒人保證。所以我們讀完幾十篇微信公眾號以後,腦子還是一片糊塗,實際上我們的閱讀能力在下降,接收知識的能力也在下降。更可怕的是,我們自己都沒怎麼意識到,好像把手機粘在手上已經是從古至今的真理了,不然還能幹嘛呢?

手機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在零碎的時間裡利用好手機,也能帶來好處。手機為我們的學習帶來很大便利,讓我們得到了父輩不能得到的教育資源;手機處理檔案的能力也可以讓我們在不方便使用電腦的環境完成工作。

是利是弊,最終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在碎片化的時代,妄想對抗時代的前進是可笑的,所以,利用好我們的手機吧,更好地幫助自己提升。

手機使人開始了碎片化的生活 篇18

手機使人開始了碎片化 ,397字

在現實生活中,碎片化的生活隨處可見。地鐵上、公交車上、超市裡、電梯上、包括在家裡,這些人就被稱為“低頭族”。

在地鐵上,一排座位坐6人,6人裡最少有4人看手機。在公交車上也是,大部份人在看手機。在超市裡,看到一個洗潔精100多元,覺得太貴有掏出手機在網上商城看看,只要50多元。在乘電梯時也有人在看手機,甚至走樓梯時也有人在看手機。上次我看到一個新聞,有一個人邊下樓梯邊看手機,結果被摔死了。包括在家裡,爸爸媽媽吃飯、上廁所,就連睡覺都看幾分鐘。

我對此建議是在地鐵上可以看一會兒,但不要一直看。在公交車上也是最好不看。走路乘電梯時更不要看。在超市裡也不要看,因為網上的東西不一定就好。在家裡可以看,可吃飯睡覺時千萬不要看,如果在家裡看得話小孩也可能會看手機,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猿是低頭走的,漸漸進化成人後把頭抬起來了,但是我不希望人類因為手機把頭再低迴去!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 篇19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作文 ,469字

“碎片化”意指完整的東西被分割成了諸多零塊。我們的生活,其實也在悄然無息中被分割了。

週末的早晨,陽光灑進窗戶,睜開眼第一件事便是開啟手機,看看微信,刷刷朋友圈。看完手機後,刷牙、洗漱、吃過早飯便帶上手機拿起書包出門了。

用手機開啟共享單車軟體,快速地掃上一輛車,順便回覆、點贊幾條朋友圈,便騎去了地鐵站。坐地鐵的同時,不忘蹭一下WIFI,看幾條新聞過渡一下。

來到了補課班,姑且放下手機,認真聽課。上完課,用手機將作業拍下,再次乘坐地鐵回家。吃了午飯,看看微信訂閱號中的文章,時而感慨時而發呆。看完文章,邊聽著手機裡的美妙歌曲,邊做作業,很是愜意。

吃過晚飯,開啟手機看看明天的天氣,再看會兒電子書,用手機定好鬧鐘,便早早地上床睡覺了。

回顧這看似充實的一天,我深刻體會到:其實手機並沒有真正給我帶來什麼,反而,使我的生活在碎片化中被消磨了。手機上看的大多都是娛樂資訊,對我的學習、生活並無太多幫助。隨身攜帶一本課外讀物或英語單詞本,比把碎片的時間浪費在手機上要明智許多,也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合理地使用手機,使碎片化生活綻放光芒!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 篇20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作文 ,631字

現在科技十分發達,從沒有手機,到智慧手機;從黑白電視,到藍光電視;從笨重的大計算機,到現在輕便的膝上型電腦;從全靠人力,到人工智慧。這些都已經做到了,越來越方便,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

手機,這種科技的產物,原來是想讓人們的通訊更便捷,但對於那些打騷擾電話,甚至是詐騙電話的人,他只是個工具,利用這種“工具”給他人帶來不便。

手機裡的騷擾電話真多,真煩!有一回,我在廚房幫媽媽燒菜,媽媽正準備燒我愛吃的青椒炒蛋。媽媽剛把油倒進鍋裡,手機的電話鈴聲突然響了,媽媽放下鍋鏟,拿起電話:“喂,你是哪位?”媽媽聽了五秒後回答:“對不起,我從不炒股,再見!”這時,鍋裡的油已經向外濺起來了,於是媽媽馬上把打好的雞蛋倒進鍋裡。可電話又來了,媽媽又拿起電話:“喂,有什麼事?”媽媽明顯不耐煩了,接聽了十多秒鐘後,媽媽說:“對不起,我不考慮買房子。”我在邊上都呵呵了,媽媽每天都會接到不少房產中介的推銷電話。這時鍋底的蛋液已經粘鍋了,媽媽趕緊翻炒,卻發現底部的雞蛋已經糊了。“哎呀,這怎麼辦呀!”媽媽既生氣,又無奈的說道。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切好的青椒倒進鍋裡,媽媽說:“這會可終於沒有電話了。”可說曹操,曹操到,電話鈴聲又響了,媽媽火了,拿起電話就喊:“喂,什麼事?”這次媽媽耐心的聽著對方嘮叨了大約一分鐘後,媽媽說:“這個培訓班我考慮下吧。”電話結束通話了,可菜卻徹底糊了。

我們離不開手機,可手機也讓我們的生活變成了碎片,讓我們都管理好手機,讓手機成為人們真正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