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春節相關作文20篇

故鄉的春節 篇1

故鄉的春節作文100 ,1391字

執教完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和學生們聊起自己當地的春節習俗,學生們說除了吃東西領紅包走親戚,實在沒什麼可說的。於是我給學生們講起了幼時的一些春節習俗。

我們李坊過年應該說是從臘月中旬開始的。家家釀米酒,做麥芽糖,炒米糕。做麥芽糖,炒米糕母親一人是完成不了的,往往有四五位鄰居幫忙。今天輪你家,明天輪我家。做事間隙還喝喝擂茶,嘮嘮家常。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多位女人在一起就更熱鬧了,於是也就開始有了年味。

臘月裡還有一件事必須做—大掃除。雖說平時家家也有抹桌擦凳掃地的,但全家齊上陣,洗門洗窗洗牆壁,掃地掃天花板掃房頂,換洗被褥,把床也抬到外面暴晒等這可是一年一次。剛大掃除的家裡當天晚上到處洋溢著太陽的香味,那一晚的床是一年中最好聞的!

二十三過小年。晚飯後母親便用碟子裝上麥芽糖、米糕、花生、茶葉、酒等擺在灶神位下,口裡唸唸有詞。小時候幾次靠近母親想聽聽到底說的是什麼,始終未果。

二十四以後就開始殺年豬。家境好的,一頭兩百來斤的豬就一家人享用。家庭經濟不好很好的,往往是四家人共分一頭,美其名曰“一家一腿肉”。小時候很是羨慕那些一家一頭豬的富戶,羨慕在青黃不接時我們只能喝“鹽水”配飯,而他們家還有醃肉吃。

年底購物也是很重要的事,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應買好。

除夕,是我們過年高潮。這一天大人最忙,父母早早便起床了,父親先是用斧頭砍豬腳、豬大骨、排骨等女人們很對付的硬骨頭,然後在大門兩邊貼對聯,在門上、柱子上、床上、桌子上等傢俱上都貼上二指見寬,一尺來長叫“歲簾紙”的紅紙條,“歲簾紙”除了給年增加了喜慶氣氛外,據說還有避邪消災作用。這些忙完了,母親早把放在大鍋中水煮得半熟的全雞全鴨圓豬頭也已撈出,用盆子裝好放在大竹籃或籮筐裡。其間,酒、飯、糖等自家產的一些土特產也還是要用小碗裝上幾種,還有鞭炮、蠟燭、香、粘了年豬血的草紙、冥幣等一同挑上,到村口的土地廟去祭土地爺。在我們村,去做這事的都是男人和男孩。到了土地廟,父親把祭品擺好,粘了豬血的紙用小石子壓在土地爺塑像腳下,點上香燭,燃燒冥幣,燃放鞭炮,口中唸唸有詞一會。稍等片刻,便把祭品挑回家中。我曾認真觀察過,不管哪村的土地廟門前的對聯都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也正是人們祭拜它的目的吧。挑回家的祭品,父親把它們再次擺放在廳堂的大圓桌上,並在廳堂的神龕中點上香燭,燃燒冥幣,燃放鞭炮,再次口中唸唸有詞……此儀式是祭祖宗。忙完這些,午飯時間也到了。中午我們吃得極其簡單,一般是用剛煮過全雞全鴨和豬大骨的湯下點麵條就了事,真正的大餐是等到晚上的。除夕的下午父親沒什麼事,母親可忙得不可開交。上午祭祀用的全雞全鴨切碎了煮,圓豬頭劈爛去骨……煎、炸、燉、煮,雪藏了一年的十八般廚藝全在這會亮相。我們小孩不時跑到廚房嚐嚐這個,吃吃那個,等到三四點鐘吃團圓飯,面對那一桌大魚大肉,我們早沒了取食的慾望。除夕這天,鞭炮聲不絕於耳,空氣中充滿鞭炮硝和酒肉的味道。

正月初一大人們很是清閒,男人們邀上三五好友喝酒打牌,女人們看電視、聊天。我們小孩除了吃東西外,便是用壓歲錢買炮,買玩具瘋玩。正月初一這天我小時候特嚮往,因為這天只要小孩不做太出格的事,脾氣再壞的家長也不打罵孩子的。

正月初二開始,男人和小孩開始走親訪友,女人在家待客。

正月十五元宵節,包點餈粑吃,把除夕貼的“歲簾紙”撕下來燒了,年便算是過完了。

故鄉的春節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5字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每當聽到這首優美的童謠,想必身為中國人的你我,必定會想起熱鬧的春節,全家團圓之日。而我,卻不禁思念起故鄉蘭州的春節,那便是我最想過的節日。

話說這小年兒一過,鞭炮就開始響了起來。年味兒也濃了起來。家家戶戶都貼起了春聯、年畫,大街上處處喜氣洋洋,超市裡也裝扮得紅火,佈置起了“年貨一條街”、“年貨萬件挑”等,但是,對於我們蘭州人來說,買的最多的,還得屬成袋的白麵,包餃子,炸麻葉、油果沒了面可怎麼做?當然還有各種蔬菜、乾果,人們更是採購的不亦樂乎。

一眨眼就大年三十,早上起來一睜眼就要開始忙活,約莫早上9點的時候,人們便開始剁餃子餡,“咚咚咚咚咚”,家家戶戶便奏響了鍋碗瓢盆交響曲!那聲音輕快悅耳,是快樂的象徵,人們忙著,樂著,不一會兒就剁好了餃子餡。到了晚上六七點鐘,不用說,家家戶戶都飄出了餃子的香味。加上臘八泡的蒜和醋,正如老舍所寫:“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吃完了餃子,人們還要準備大年初一待客用的食物—麻葉,這是蘭州的一種傳統小吃。所謂麻葉,就是用面和芝麻做成的一種食物。待和好了面,再將和好的面摻進芝麻,摻勻後,便用擀麵杖把面擀成薄薄一片,切成餃子大小的菱形,中間切一個小口,最後把麻葉的一角穿入小口中,順勢一拉,麻葉就完成了,這是麻葉製作的關鍵步驟,直接影響到成型麻葉的外觀。再丟到油鍋裡去炸,直至金黃香酥……不僅如此,各家的麻葉也並非完全一樣,這家甜一點,那家鹹一點,有的人家甚至還要放祕製調料。吃著令人回味無窮。要不然,我咋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胖子呢!

吃也吃了,就差沒玩了,不用說,自然是放鞭炮了!什麼“二踢腳子”、“雙響筒”我都敢放。可謂獨對那“大紅鷹”畏懼三分,生怕炸了手,傷了眼睛。

不久,元宵上市,春節的另一個高潮,便如期而至,人們放鞭炮,賞花燈,不論是男女老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可惜,元宵過後,春節也就即將結束。我美好的故鄉春節再一次離開了我。而我,守望在故鄉千里之外的寧波,盼望著我最想過的節日的再次來臨。

故鄉的春節 篇3

國一作文 ,808字

我的故鄉坐落在湖南省南部的一個小縣城,那裡山水相依、美不勝收。每逢春節,我們都會回到爸爸朝思暮想的故鄉,與親人們團聚,我也非常喜歡在老家過春節。

最熱鬧、最有趣的一天,要數除夕了,看!家家戶戶都在做迎接新年的準備,媽媽、奶奶把家裡收拾得窗明几淨,把我和弟弟打扮得有模有樣了才放我們出去玩。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殺雞殺鴨。孩子們有的在外面玩,有的在看大人們宰鴨殺雞,有的還會幫著大人做事,真熱鬧呀!

這一天,爸爸媽媽一大早就去超市辦年貨了。等我醒來後,他們早走了,於是,我叫奶奶給我拿衣服過來,我發現奶奶給我拿的是我最漂亮的新衣服。我連忙說:“奶奶,你為什麼拿我最喜歡的衣服中最美麗的毛裙子呀?”奶奶笑著說:“你今天和明天都穿這件。”我裝出很珍惜的樣子點了點頭,其實心裡暗暗高興,終於可以穿它了!等父母回來後,他們買了好多鞭炮、零食、牛奶等東西,還買了夜晚煮年夜飯時要煮的飯菜呢!

到了晚上奶奶爺爺細心做好了年夜飯,遠方的親人們都回來了,香噴噴的飯菜讓大家都吃出汗了。晚上吃過年夜飯就開始拜年了,我們能得到壓歲錢呢!我最開心的時候是放煙花的時候。我拿著沖天炮,一炮一炮發向天空,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大人們和我們還要守歲,晚上12點才可以睡覺呢!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天還沒亮,我被一陣陣的鞭炮聲吵醒了,爺爺奶奶早已經起來準備早餐,我也乖乖地起了床,先跟爺爺奶奶說了聲:“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他們臉上頓時笑開了花,每人又給了我一個大紅包。

我知道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最神聖、最隆重的,人人臉上都掛滿了笑容,說得都是吉利話,到處都熱鬧非凡。人們互相串門拜年,喝茶聊天,家家戶戶團團圓圓的。而我們,也會走親訪友、到處拜年,會收到很多紅包,可以結交很多好朋友,玩很多好玩的遊戲,有很多零食、漂亮的煙花陪伴我們。

春節,是我最期盼的節日,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在春節裡,我無比開心、無比幸福、無比輕鬆、無比自由,我喜歡過春節。

故鄉的春節 篇4

國三作文 ,1100字

故鄉,那是遊子心底深處的柔軟。春節,這是一年風雨後倦鳥歸林的心安。我常常聽見來自她那至情的呼喚。

朗月還是故鄉明

明月。夜燈。晚風。

那遙遙一輪彎月高懸,在被墨筆塗染抹過的深夜顯得尤其明亮。晚風也沉醉,徐徐歸依夜的懷抱,空間俱是故鄉的味道。自然地,想起一句耳熟能詳的詩,“月是故鄉明”。如今遠離了故鄉,極少能夠回來,也就理解了這詩句裡的情,那是對故鄉最美的懷念,也是繾綣的依戀。幾個小時的風塵僕僕,匆匆返鄉,投入故鄉的懷抱。這是她一直以來,對在外遊子最溫柔的愛意。呼吸間能夠聞到幽香,那一定是花草也耐不住朦朧月色的美,悄悄地吐露對故鄉的情意。

爆竹聲中辭舊歲

初回家鄉,久違的還是外婆所做的風味。新鮮出鍋的小菜,香氣誘人地勾起孩子們的味蕾,蠢蠢欲動地想要一嘗解饞。一個個蹦著跳著,久遠庖廚的外公也湊起熱鬧,外婆嗔一眼他,便給了孩子們偷嘴的好機會,小手悄悄伸上桌,小心翼翼地捻起一片鮮筍,未嘗其味先聞其香,饞得口舌生津,手忙腳亂地朝手上熱騰騰的菜,胡亂呼呼氣,一塞,一嚼,再咂咂嘴,覺出了無限美味。大人見狀也忍俊不禁。

窗外遠遠的地方,響起了鞭炮的聲音,煙火在空中綻放,轉瞬即逝的美麗也惹得孩子們驚歎。一道道菜餚上桌,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還各有各的寓意所在,一尾鯉魚昂然躍起,似跨越龍門,此謂“年年有餘”,一籠玲瓏剔透的蒸包,鼓鼓囊囊,寓意“蒸蒸日上”……老人們圖個好彩頭,連菜餚的名字都是那麼的喜慶。孩子們早已一溜兒地上座,殷勤地給大人們遞上碗筷,每個人舉杯互相祝福,或是福如東海,或是大吉大利,孩子們嘴裡塞滿了美食,也學著大人祝福。老人們摸摸孩子的頭,“過了一年,長了一歲啦……”

圍桌久坐話家常

酒足飯飽,沿襲傳統般的,人們圍桌而坐,興致不減,孩子們坐成一團,嬉笑打鬧,間或聽一耳朵大人們的閒聊。人們手中一杯佳釀,常常講到一些趣事惹的眾人鬨堂大笑,孩子們也嘻嘻哈哈。直至外婆一聲“囡囡啊,阿婆發紅包啦……”孩子們才停了打鬧,“呼啦”一聲圍上去,把過道擠個水洩不通,急切地想得到自己的那一份。這時大人們笑著看熱鬧,平時最頑皮的孩子也規矩了,面上掛著笑,嗲嗲地送上一句響亮的祝福,拱拱手作揖,長輩們笑的開懷,紛紛掏出紅包送上。於是便見孩子們,人手一隻紅包,心滿意足地去了。

窗外焰火遙遙在空中綻開,一簇一簇成了美麗的風景。

2018也在人們的笑鬧聲、祝福聲中,開始了。

故鄉的春節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46字

春節,是中國一個最古老的節日;春節,是中國一個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更是中國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節日。

無論在哪裡,春節依舊熱鬧,尤其是鄉村的春節,更是令人嚮往。每家每戶做一些平常不做的飯菜,買一些平常不買的食材將其做成一道又一道的美食。不論平時多頑皮的孩子,每逢這天便不再貪玩,總是早早回家,垂涎三尺地等著享用那些美味佳餚。

夜幕降臨時,喧鬧一天的鄉村終於歸於平靜。此時家家便會不約而同地點亮自家門口的大紅燈籠,為落滿白雪的山鄉鋪上了一層閃著粼光、泛著粉紅色的綢緞。同姓人在門外“接”罷已逝的先人回家過年後,全家人便會聚到自家的主房裡,敞開大門,留一扇半開的木窗,吃年夜飯,過除夕夜。鄉村人不怎麼講究,一個小木桌往炕上一放,擺上早已準備好的飯菜,按照輩分大小,大家盤腿坐在小木桌周圍便大吃起來。一家人一邊吃著飯菜,一邊看著春晚,有說有笑,好不熱鬧。是的,辛勤的人們平常為了這個家,很少相聚,而今晚的團聚,使原本平常清冷的家顯得更加溫暖。鄉村人愛熱鬧,但更注重鄉情。如果碰到鄰居家的子女外出春節未回家,大家便會邀請留守在家的老人過來一起共度除夕,即使不是親人,可卻勝似親人般盛情款待。

等吃完年夜飯,晚輩們便會主動打掃衛生,收拾餐具。此後一家人便會坐在炕上,一邊看春晚,一邊說著一年來各自開心的事,而孩子們則圍在炕頭盡情玩耍,時不時引得大人們發出爽朗會心的笑聲。周圍的空氣在這一刻,都彷彿溫暖起來。農家的炕今夜格外暖和。而炕在今夜也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供大人們守歲,“守歲”就是熬夜不睡覺;另一部分則留給我們這些實在熬不了夜的小孩睡覺。主房的炕非常大,睡四五個人不成問題,要是再擠一擠,可以睡七八個人。如今,都沒人守歲了,只要一過凌晨,大家便會回各自的房間睡覺。

大年初一必須早起,且不能被人催,如果一旦被人催,就意味著一年內會被人催。也不能掃地,聽老人們說那樣會掃光一年的財運。吃過早飯,男人和小孩便會聚集到供奉先人的那家焚香敬祖先。禮畢後,在長輩的帶領下,便會去有年長的同姓的老人家裡逐個拜年,老人們便會拿出準備好的糖果分給孩子,經濟好的,還會給壓歲錢。這既是尊敬長輩的一個傳統禮節,也是一個家族人丁興旺、團結和諧的象徵。

吃罷晚飯,全村人不分姓氏會去年長的人家串門,玩撲克、閒聊、喝茶、喝酒,小孩則會在院子裡放鞭炮、打雪仗。我家剛好是其中的一戶,算來,我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當晚,許多人來我家做客,叔叔和父親拿出好煙好酒好菜來招待大家……天空中飄著濃濃的親情與句句談笑,久久不能散去,在這冬天,成了最溫暖的說笑聲。

如今,我與父親早已進了城。雖然城裡也過年,卻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故鄉的春節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7字

春節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隆重熱鬧,不可缺少的節日。在我們的家鄉,春節就是一盞盞紅燈籠,一串串紅鞭炮,一桌桌團圓飯,一張滿足的臉。

除夕前一兩天

除夕前一兩天,大人們手忙腳亂,買魚呀,鵝呀,在家必須大掃除一次,把屋子裡的牆壁、地板、窗簾、椅子、書桌、被子等等,統統清洗乾淨。一切能清潔的事物都清刷了一遍,到處瀰漫著濃濃的年味兒。

除夕

除夕那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熱熱鬧鬧,主人們準備著一年中最豐盛,最有意義的團圓飯,飯後一家大小“祭祖宗”,然後焚香禱祝,最後由長到幼依次跪拜,能體現出家中國“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接著還要守歲。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併沒有除夕那麼喜氣洋洋,但也是熱熱鬧鬧的,每家每戶門前都會擺上兩盆小型年桔,小型的菊花作襯托,還有在家中插上幾隻,清香四溢的百合寓意“百年好合”,除此以外,有輪飯習俗,其實這個技術應該早在2月16日開始了,那為什麼我一開始不說呢,因為今天輪到我們家,請親戚們去吃午、晚飯,以及第二天早上的早飯。

那天一大早我媽媽就去菜市場買菜,準備團圓飯了,而我為了買我最愛吃的零食,糕點、水果、餅乾等等,也學著媽媽起早床,媽媽早就為我考慮到了,所以把錢準備好。(裡面有我買東西需要的錢)媽媽告訴我啊,你長大了,我們兵分兩路,我坐上媽媽的順風車來到大商場。一下車,我馬上去挑選擇自己心目中的選單中的東西。媽媽也出發去買菜了。過了大約半小時,我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坐上了媽媽的摩托車回家。媽媽精心準備好年飯,親戚們都贊不口絕。

一眨眼春節過去了,新的一年又來臨了,我祝願家鄉越來越好,也祝家人萬事一帆風順。

故鄉的春節 篇7

國一作文 ,615字

我的故鄉在理縣的一個小村莊,那裡風調雨順,春天春暖花開,夏天驕陽似火,秋天春華秋實,冬天白雪皚皚。在這冬天裡最火紅、最熱鬧的要數春節了。

春節前一個月,村裡的人們就會選一頭最肥最壯的豬作為年豬把它殺掉,而且還要做很多臘肉和香腸,味道齊全,有五香味、麻辣味、香甜味……做好的臘肉和香腸還要掛在牆上晒乾,家裡的小狗看了直流口水。大人們還要把家裡打掃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為過年做充分的準備。

除夕這一天,是最輕鬆的時候了。在外地工作的大人們,都要趕回來吃團圓飯。大人們去辦年貨,買的東西可豐富了,有鞭炮、飲料、瓜子……真是應有盡有,當然小孩的新衣服也是必不可少的。年夜飯更是多姿多味,有雞、鴨、魚、肉,那可別提有多好吃了!

吃完年夜飯,我和小朋友開始放鞭炮,調皮的小朋友往牆壁上炸,把牆壁都炸開了花。我們玩得不亦樂乎,真是樂不思蜀。晚上我和家人們開始守歲,守歲可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了,小孩給長輩們磕頭掙壓歲錢,該輪到我了,先給爺爺奶奶磕頭,給了我八百元,然後我一個接一個地拜年,可要掙不少壓歲錢哦!

過年我最喜歡玩鞭炮,有一次我玩沖天炮,沖天炮往上衝,只聽“砰”的一聲響,我走過去一看,天啦!把燈籠炸爛了,門外一片漆黑,這下會有一頓筍子炒肉吃了,但是因為過年,大人們也不好打罵小孩,所以也就這樣過去了。

過年真有趣,我喜歡過年,要是每天都是過年就好了。

故鄉的春節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4字

每一年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會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回奶奶家,我們就會給爺爺奶奶買上新衣服和新褲子。當我們回到家,就會看見周圍的鄰居都會回家過年,他們有的在掛燈籠,有的在貼春聯、粘窗花、打掃房間,這讓我想起了“總把新桃換舊符”。

大年三十的早上,奶奶就帶著我和妹妹去趕“火把場”,我問爸爸:“火把場是什麼意思呢?”爸爸說:“火把場的含義就是以前的人們每逢大年三十就會一大早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舉著火把去街上趕場,稱這樣可以逢凶化吉,給來年帶來好運,小孩子們就都不會有病痛。”說完我們就去趕火把場了。街上真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置辦年貨,爺爺奶奶也給我和妹妹買了玩具,還買了幾套衣服,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我們回到家,爺爺奶奶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煮好以後,我們全家人就圍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桌子上擺放了很多豐盛的菜,有魚(年年有餘)、湯圓(團團圓圓)、雞(吉祥如意)……

吃完以後,我們就開始放五光十色的煙花和孔明燈了。放完以後,到晚上12點我們就要守歲,我是為了得到壓歲錢,所以嘴上抹了蜜似的,說些“壽比南山”之類的祝福話,磕頭行禮,惹得老人們都高興不已,於是他們就會給我壓歲錢。

故鄉的春節真是一個熱鬧又難忘的春節。

故鄉的春節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5字

的故鄉在成都市龍泉驛區萬興鄉梨園村,它地處於龍泉山上,那裡非常美,盛產水蜜桃、臍橙等等,可以叫做花果山了。我非常懷念那裡,我在那裡度過了好幾個春節。

每年春節期間,山上都會下大雪,樹上掛滿了雪花,坡上也鋪滿了積雪,一片白色的世界,好漂亮哦!我們小朋友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互相追逐,熱鬧非凡,大人們都忙著準備年貨,做臘肉,灌香腸,一片繁忙的景象,雖然有點累,但大人們都很開心。

除夕那天,全家會在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必須有魚、有雞。有魚代表年年有餘,有雞代表吉祥如意。大家吃完飯,坐在一起看春晚,等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們就馬上到院子裡放煙花爆竹。煙花升上夜空,好美麗呀!我們一直玩到很晚很晚。

春節期間,我們都穿上新衣服,一起出去拜訪親朋好友,我最開心的是給大人說祝福的話,會得到壓歲錢。每年春節,我都會得到好多好多壓歲錢呢!

在故鄉過春節好開心哦!不過,以後我再也不能去那裡過春節了。因為以後那裡將變成一個大公園,我們整個村莊都搬家到西河鎮了,這些都將成為記憶了。

家鄉的春節 篇10

國二作文 ,966字

回想家鄉,是一片煙雨繚繞帶有著濃厚的水鄉氣息的江南。猶記家鄉景是樸素的,人是質樸的,而春節卻是轟轟烈烈熱鬧非凡的。

春節前一週,家家戶戶的日程表就被塞得滿當當的,像是大考前的學生,從早忙到晚,只為給春節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爺爺是方圓幾裡內出名的“神筆書生”,寫得一手飄逸的草書。年前來尋“墨寶”的人數不勝數。爺爺總是笑嘻嘻地接過聯紙,沉思一會,然後大筆一揮,來客便喜笑顏開。爺爺從不收錢,遠客近鄰也都知道,但常年免費求別人寫聯也不好意思,所以經常帶一些小食品,我便理所當然地成了其中利潤最高的盈利者。但稍一作閒,爺爺就會佯怒地盯著我在紙上亂畫的狗爬字,皺眉道:“還不好好練字!”“嘻!”風馳電掣般抱走我的戰利品,腳底一抹油,“我去幫奶奶包春捲!”因為是春節,我總能找到理由開溜,爺爺也不較真,可要是平時那可就不好說了。

說奶奶包的春捲可是我的最愛,皮兒大、薄,奶奶和的餡也不知道加了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像果凍般質感,又像晨露般晶瑩。可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白痴的午餐。想吃春捲,當然首先要自己包。包春捲不免是枯燥乏味的,但姐姐和何睿小弟總能想招讓氣氛靈動起來。姐姐撕皮,何睿太小不會包,就在一旁嘰裡呱啦說著一大堆前言不搭後語的怪話,偶爾還把手伸進餡裡攪一下,再聞一下,我每次都會笑著打掉他的手,自己都訝異什麼時候這麼好脾氣。

除夕夜是最幸福的,因為有許許多多的飯菜,可除夕夜前可就成了煎熬,夜夜聞到廚房中傳出的飯菜香,我與何睿都咬緊牙關,掰著手指算著日子,再悶聲地相互勉勵道:“馬上就可以吃了,馬上就可以吃了!“連自己都騙不了的自欺欺人,我們再一起衝進廚房,卻被奶奶像趕蒼蠅一樣趕出來!除夕夜前吃年夜飯,不吉利!

所以真正吃到年夜飯的時,望著滿滿一桌的山珍海味,我們總是吃得最歡的。偶爾的敬酒也不過說一些長壽之類的話。中途有人來家中蹭一點,大家總是笑嘻嘻的。

飯後,爺爺貼春聯,奶奶炸春捲。我們一大家人就在電視機前拉著家常,好不熱鬧。春捲上桌,金燦燦的,肚裡的饞蟲直往外跑,何睿總是嘴裡叼一個,左右手各抓兩個,燙到嘴巴起泡也不肯鬆口。守歲無疑是痛苦的,但有著香噴噴的春捲與滿桌的零食,怨氣頓時少了一大半。

當爆竹聲炸破黎明前最後一縷黑暗,新年真正意義上來了,而我,總是鑽回我溫暖的被窩好好地冬眠一下,雷打不動地睡到日頭高掛也不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