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青石巷相關作文20篇

故鄉的青石巷 篇1

故鄉的青石巷作文10 ,976字

每每站在這條青石巷口,我總能想起戴望舒筆下那條悠長而寂寥的雨巷,於他,希望飄過一位丁香般的姑娘;而這條狹長而溫馨的青石巷,於我,卻希望再牽著奶奶溫暖而佈滿皺紋的手……—題記

扔掉書本,走出房間。頭頂著灰白的天,匆匆穿過一條條嘈雜的街道,又來到了這熟悉的青石巷口,我長吸了口氣,走進去,走進了我恍如昨日的兒時記憶。

踏著青石板,緩緩地步入巷的深處,熟悉的古榕樹清香飄了過來,映入眼簾的是久違了的老屋,褐色的對開木門,門上的圓環已鏽跡斑斑,門前是三級淺平的石階,不知誰家的老貓正慵懶地躺在石階上,沐浴著陽光,偶有微風拂過,老貓用前爪輕輕撥弄臉上的鬍子,“喵”的一聲後,打了個滾又沉沉睡去……

輕輕地推開木門,裡面是一所別緻的小四合院,斑駁的牆壁刻著它的年輪,院落裡的小院子為天井,天井裡那棵古榕樹早已遮天蔽日。院落寬敞通透,四周的房屋各自獨立,走廊卻連線著彼此。小時候奶奶總是搬個小凳坐在走廊上摘菜,和隔壁家大嬸有一茬沒一茬地扯著閒談。院子裡今天張家烙了餅,明天李家包了餃子,胡家的爺爺又釣了魚,大家一起分享著,其樂融融,比起如今獨門獨戶,關上防盜門各自為陣的冷漠,這裡收藏了太多的溫暖……

藉著微弱的光線,我看見頭髮花白的張家爺爺正搖椅上看報紙,忽然,一個小皮球“嘭”地聲飛過來,一個孩子屁顛屁顛地跑過來,揪著爺爺的衣角,“爺爺,球球!”老人摘下老花鏡,說:“又在玩球球?球球不見了吧?爺爺陪你一起找好不好?”,祖孫倆在院子裡嘻鬧著。曾幾何時,奶奶也是如此相依相伴。

我彷彿看見了早已過世的奶奶,在傍晚時分,踏著那碎了一地的酡紅,牽著我的小手,踩著光滑的青石板,邊走邊欣賞這別緻的落日小景,“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誇我好寶寶,我誇外婆好姥姥。”被唱成了一首綿長的歌曲……

而南方的天總是充滿了愁緒,突然就傷心落淚了,於是,一滴,兩滴,雨滴以婉轉之勢跳躍著穿過青石巷的縫隙之中,順著一家家屋簷滴落,奶奶靠外走,我靠裡走,兩人並行不容屋簷遮蔽,可奶奶怎麼也不肯放開我的手,回到家中,我訝異奶奶的肩頭為何一片潮溼的水印,而我卻毫髮無損……

陡然地,我心如針扎過。有些人,有些事,只能永遠定格在記憶中了。天井裡,那棵老榕樹依然守護著一群一群的孩子,青石板上兒時遊戲的刻痕還依稀可見,這陳舊的景緻,那沁人的溫柔敲打著我的心,我永遠的青石巷……

故鄉的青石橋 篇2

國一作文 ,868字

我的故鄉,有一座青石橋,是爺爺帶頭建的。橋板是青石板,儘管風吹雨打,人踩牛踏,但仍只是磨平滑了一點,上面那一個個硬幣大小的凹洞,是磨不掉的。

古代有生活情調的人,總愛“小樓一夜聽春雨”我們無“小樓”也不能“一夜聽春雨”,但一到下雨,我就想坐在青石橋旁,聽雨踩水。雨絲綿綿,落在青石板上卻是“鏘——鏘——”的小鼓聲。天若放晴,溼涼的風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幹得快,爺爺趁早用竹絲掃把掃了,石橋上青幽幽的,一個個硬幣大小的凹洞還積了點水,從遠處看,橋上就有幾個亮閃閃的點。

曾記得小時與夥伴玩抓人遊戲,我只顧往橋上跑,誰知青石橋滑溜溜的,一不留神,便失足摔進水裡,清澈的溪水涼絲絲的,但花裙子卻溼了。我只好托起沉重的裙襬,一邊走,一邊憤憤不平的說:“以後再也不要來這裡了!”誰又曉得,溼噠噠的裙子漸漸不再滲水了,沉重的腳步也越來越輕盈,剛邁進家門,發現裙子竟奇蹟般地幹了。於是做了個輕盈的夢,第二天就又“沒心沒肺”的跑去玩了。

青石橋不僅是兒童的樂園,也是男人們抽菸,女人們聊家常的地方。

有一次,約好了大家在青石橋下看蝦,我知道的,溪裡有很多透明的蝦,天氣正好,他們也好出來玩。遠遠的,便看到一群壯漢在抽菸。天哪,煙味正濃,小蝦會死的。大家卻不敢去搶回“地盤”,只好坐在柳樹下悶悶不樂,泥土是溼熱的,坐上去很難受。

幸好,正值我們想回家時,下了一場大雨,大人們都“嚇”跑了,煙味也沖淡了,我們高興的跑向我們的“領土”,坐在石橋上看蝦,小蝦真的把頭探了出來,衝我們笑呢。天上的雨似乎一直下,一直下,沖走了橋上的灰塵,打溼了輕盈的柳絮;卻衝不走,可愛的小蝦,打不溼我們的笑聲,趕不走我們內心的童真。

青石橋啊,願你在故鄉,好好守護天上的雲,水裡的魚蝦,和當年坐在橋上一片片的笑。

故鄉的小石橋 篇3

故鄉的小石橋作文60 ,605字

我有一個美麗的故鄉,那裡有山有水,是個如詩如畫的地方。村頭有一條小溪靜靜地流淌。溪上橫著一座可愛的小石橋。每次我回到故鄉,都要從橋上走過。

那是一座很小的石橋,一次只能並排走兩個人,可是,它仍然很美麗。

春天,站在橋上向下看,還沒有融化完的殘冰在水面上漂盪著。可是鴨子們似乎不怕冷,成群結隊地在水中游蕩者,發出歡快的叫聲。溪邊的柳樹都發芽了,黃綠黃綠地,給小溪穿上了一件美麗的新衣裳。清新極了!

夏天,溪邊的柳樹變得又綠又密,像一張大網,網住了天,網住了雲,網住了小溪。向遠方眺望,一片綠色撲入你的眼底,使人心曠神怡!這時候,小石橋就成了孩子們的跳臺。他們你追我趕,你跳下去了,我又爬上來了,笑聲,喧鬧聲在小石橋周圍環繞。

秋天,溪邊的樹木慢慢變黃,一片片黃葉離開了樹媽媽,有的就進入了小石橋的懷抱。可是,這個季節卻是家鄉最熱鬧,最高興的季節。人們忙著秋收,從早到晚,小石橋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笑聲,歌聲,在小石橋上空久久迴盪!

冬天,小石橋周圍的樹呀,草呀,小動物們呀,都休息了,可小石橋還依然故我。也只有在如絮的雪花從天空飄落,給小石橋換上漂亮的銀裝的時候,也只有在人們怕冷,縮在家裡不敢出門的時候,小石橋才有片刻清閒。

故鄉的小橋雖然矮小,可是它日日夜夜,夜夜日日都認真躬著脊背,讓人走過去。這種奉獻精神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難道就因為橋小,人們就忽略了它嗎?橋啊橋,美麗的橋,我喜歡你無私奉獻的精神!

別了故鄉的青荷 篇4

國二作文 ,823字

蟬鳴半夏,荷開舊鄉。在豔陽下,涼風拂過,散落的荷瓣,漂浮於水,幾尾紅魚歡快地嬉戲。荷,因她潔淨的本真,留下“出塵不染”的美名。

在奶奶家的庭院前,有一個不大卻又不小的蓮池,長滿了各種水生植物。遠遠望去,唯有那荷花和荷葉讓人感到心曠神怡,唯有那蓮池的一抹色彩裝點了,點亮了這寧靜的山村。“青荷蓋綠水,芙蓉披頭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在農忙之時,我和奶奶一人一揹簍,那種滿載而歸的喜悅,至今回憶仍然溫暖而甜蜜。屋裡,有一大口缸,裝著澄清的山泉水,洗去一身塵泥,在掬幾口飲下,更覺神清心怡。晚霞鋪在庭院,赤著腳,追隨光的足跡。

在燈下,和爺爺奶奶早早吃過晚飯。奶奶端上一盤新煮的蓮子,泡一壺鄉間自種的茉莉茶,屋裡瀰漫著茉莉獨有的香。趁著蓮蓬新綠時,靜剝蓮子。明靜的月光,代替了餘暉。清風拂過蓮池,一切是那麼祥和。這些美好的景象,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爺爺曾經是個軍醫,對醫術有些瞭解。他說,蓮子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夏日的庭院,擺滿了大小各式的竹匾,裡面鋪晒著荷葉、荷花、蓮子和蓮芯。李時珍亦在《本草綱目》中寫到“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清芳之氣,的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

蓮的妙處,難與言說。《西洲曲》中寫到“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古人借蓮來表達愛意,訴說相思。他們的愛,如蓮荷般純潔忠貞,纖塵不染。

愛蓮的周敦頤,曾說蓮是花中君子,一篇《愛蓮說》傳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微風細雨中,幾莖荷花,亭亭玉立,。她的從容氣質,不以歲減,不以物移。

縱使有一天,蓮落葉枯,她亦有她獨到的風流韻致。“蜂蝶無蹤蟬翼收,池中零落花事休。莫嘆蕭疏秋已暮,尚有殘荷散清幽。”

奶奶一生茹素,慷慨善良,蓮就是她種下的善,因果善報,她求的是一份心安理得,別的,已不再重要。

多少次輪迴的夢,多少次清風拂蓮池!

我愛故鄉的青棗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3字

我的故鄉在山東,我喜歡那裡的青棗。

家門前有一棵高大的棗樹,樹上長滿了一些小刺,一碰它,你的手會就會受傷。

春天,棗樹上長滿了的花朵,花朵很小,還特別的香。樹上的棗小小的,像一顆小米粒一般大小。棗皮的顏色是黃色的,它現在還不能吃,但讓人看著就會流口水。

夏天,棗樹上的棗變大了許多,變成了綠色的,像一位小姑娘,害羞的躲在葉子裡,不敢露出頭來。

秋天,棗樹上的棗變紅了,通紅通紅的,像許多盞紅燈籠,那麼紅,那麼亮。還像一位小姑娘的臉,比夏天的還好看呢!現在的棗成熟了,可以吃了!我們常常用木棍打棗吃。

有一次,貓看見了我們在打棗,於是它用最快的速度爬上了棗樹,用爪子一伸一伸的,和公園裡的貓抓蝴蝶一個樣,這可真有趣!

有人覺得紅棗是甜的,青棗是酸的。其實,青棗也有甜的,我更喜歡吃青棗。

我愛故鄉的青棗。

故鄉的石椅 篇6

國一作文 ,788字

故鄉的石椅是用三塊大理石疊合而成的,表面粗糙不平,坐上去還要拿海綿墊著,可它卻留下了我對故鄉的情感。

小時候,我是一隻淘氣的小精靈,東跑跑,西跳跳,這摸摸,那看看,拿著媽媽的口紅對著鏡子,學幼兒園的老師在腦門上點幾下,或在嘴脣塗幾下,就對著鏡子左照右照,奶奶走過來我還問問漂不漂亮,可奶奶只是讓我去洗掉,我不聽,跑出去找我的小夥伴們玩去了。到處找小石頭,在大道上亂塗亂畫;找小杯子裝土玩,找有的人不要的小藥瓶,小藥盒玩過家家;我們遊戲的舉辦地便是在人人都知道的石椅上,有人來了就開玩笑說:“回家吃飯啦!”我們便馬上拿好東西往家跑,可那人早就坐在上面休息了。

夜晚到了,我們集合的時間又到了。夏天白天熱得要死,可晚上卻清清涼涼的,為了不讓蟲子叮上都撒上花露水才出來,手裡拿著扇子,搖搖晃晃的走到石椅慢慢坐下。柔和的燈光照射下來,如天上下來的一道光柱,小飛蟲在燈下徘徊。

小孩子淘氣,一口吃著西瓜,一手拿著長長的竹竿,想把蟲子打下來,一不留神便從石椅上摔下來,摔得哇哇大哭,家裡的老人便過來安撫孩子,給石椅就是一腳,老人家腳尖鑽心的疼也沒哭出來,這小孩倒停止了哭鬧聲,開心的向老人要西瓜吃,老人便慢慢得走回家去拿西瓜了。

支走了老人他又故伎重演,拿起竹竿,一跳一跳打蟲子。小姑娘們一來把他趕了下去,坐在上面大聲講笑話,把椅子晃得搖來搖去,又在椅子上開心地唱起了歌,趕下去的那個人就跟著她們一起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哪裡來?燕子說……”

在月光的照耀下,這首歌變得委婉動聽,在石椅上,我們留下了歡聲笑語,印下了童年往事,歌聲回放,時間轉變,你還在嗎?

多少年了?我又多少年沒回去了,石椅還在嗎?小夥伴還在嗎?歌聲還在嗎?那時從石椅上摔下來的小男孩還在嗎?童年已過,故鄉在腦海中依稀不見,隨清風般吹走,可故鄉那美麗的石椅,還在我的腦海中如一顆明星一閃,一閃……

故鄉的小巷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0字

故鄉,有著一條條的小巷子,有著一個個從前的故事。

巷子的那邊,巷子的這邊,牆上、地上,都長滿了青苔。那青苔呀,綠得養眼,下過雨後又變得滑滑的,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巷子兩邊低矮的房屋彷彿在竊竊細語,為我們闡述著歲月的滄桑。

聽祖母說過,她以前總愛在巷子裡乘涼,聽聽老人家們的閒聊,偶爾見一兩隻小鳥從屋頂上飛過。祖母很久以前就住在這條老巷了,對它傾注了太多的感情。巷裡充滿了一股古老的味道,混著青石板的氣息和青苔的香氣,在這狹窄的空間裡形成了獨特的空氣,獨特的感覺。

故鄉的小巷是深情的,連我這個不常回去的人都對他情有獨鍾。前幾天,我回去了一趟。趕了半個多小時的車,回到這條親切的巷子裡,原有的疲倦也隨之消失了,心情也變得輕鬆、愉快。徐步走進衚衕裡,聞著那熟悉的氣味,腳下踩著佈滿青苔的青石板地面,一眼就看見了倚坐在門前的祖母,她那滿頭銀絲和佝僂的身影辛酸得讓人掉淚。忽然想起多年以前,身體硬朗的祖母揹著我上幼兒園,我總喜歡頑皮地撓她後背,祖母常輕輕地扭過微白的頭,裝著疼痛的樣子,略帶皺紋的臉龐卻慈祥地綻開了笑容。那陣陣歡聲笑語,一路又一路地伴我走過了童年。如今,祖母已日漸蒼老,背脊被無情的歲月壓彎了,而我也告別了稚嫩的童年,日漸成熟,長大。想到這裡,我快步走上前,一下撲進了祖母的懷抱……

離開以後,常憶起故鄉,憶起那條老巷,它在雨裡靜默著,氤氳著淡淡的青苔的味道。在巷子的那邊,站著一位佝僂著背的老人,她在盼望什麼呢?

故鄉的小巷子 篇8

國一作文 ,641字

故鄉,那彎彎的黃土小道,一不小心,腳上就沾了許多汙泥;那稻穀飄香的田野,放眼望去,一望無際;還有那憨厚善良的鄉民……這一切的一切,都曾出現在我的夢境之中。然而,最令我難忘的卻是家鄉的小巷子。

小時候,我們一家住在巷子口。夏天到了,當太陽無情地烤著大地,鄉民們全都躲進自己的屋子裡去了,但唯有巷子口是個乘涼的好地方。傍晚,我們一家人拿著椅子去乘涼,一家人有說有笑的……

秋天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同時也是小巷子裡最熱鬧的時候。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大人們都忙著去地裡收穫勞動的果實了,小巷子自然就成了我們小孩兒的樂園。也許是當時年紀太小了,那個時候不管玩什麼都覺得有意思,像“過家家”、“丟石子”、“烏鴉喝水”什麼的,那時的我真是百玩不厭。我們儘可能地把好玩的東西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於是秋天的小巷子裡迴盪著的全是孩子們的歡笑聲。

小巷子裡的村民,也是最和藹可親的。一個巷子裡的人都像一家人似的,請鄰居到自己家吃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有時候,有的大人去地裡幹活了,小孩兒沒人看,他們就很放心地把孩子送到鄰居家,等他們忙完再接回去,鄰居們也都很樂意;如果有村民到外面有事兒,碰巧又下雨了,村民們完全不用擔心自己家晒的東西,因為他們的鄰居一定會幫忙的……總之,小巷子裡的人總是相親相愛的,可以說,我是在滿滿的“愛”中長大的。

現在回想起從前的一切,是那麼的美好,既清晰,又模糊……我只能將它留作記憶,留在我的腦海裡。

不管我今後將會去哪裡,那個充滿了我童年美好回憶的小巷子,我一輩子也忘不掉……

我愛故鄉的石榴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0字

我的故鄉在北京,在我的家鄉有許多人家的院子裡都喜歡種石榴樹。因為它在人們心中象徵著多子多福,象徵著豐收。而我家後院也種著一棵石榴樹。

春天,石榴樹上長出了一個個小嫩芽,青青綠綠的,很是漂亮。過一段時間,嫩芽就要變成了碧綠的葉子。隨著天氣漸漸變暖,石榴樹的枝頭上鑽出了許許多多的花骨朵,像一個個紅色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吹著。它們用力的吹啊吹啊,吹出了一個個五角星似的花來,石榴花紅豔豔的,遠遠望去,像一片似火的紅霞。

夏天,大約七月上旬左右,石榴花長出了“小肚子”,它們“越吃越胖”,“小肚子”也越來越大,慢慢的,它們長成了真正的石榴。好似一盞盞燈籠掛在枝頭。當暖風吹過,它們隨風搖擺,在枝頭上蕩起了鞦韆。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而在這時,石榴也成熟了,彷彿也在輝映著豐收,咧開了嘴角,露出了大大的、開心的笑臉。摘下一個掰開,你就會看見一顆顆紅瑪瑙般豐滿的果實,鮮豔欲滴,嘗一口,滿口汁水,又香又甜,好吃的讓人停不下口,因為石榴太好吃了,有一次,我一口氣吃了五個,可把我撐壞了。

隨著冬天的到來,石榴樹凋謝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一場大雪悄悄地給它蓋上了棉被,石榴樹就這樣睡著了,在夢中靜靜的等待來年春姑娘把它喚醒。

我很愛我的故鄉!我很愛石榴樹!我更愛又紅又大又好吃的大石榴!

我愛故鄉的石榴 篇10

我愛故鄉的石榴作文4 ,434字

我的故鄉在河南,我愛故鄉的石榴。

幾年前清明節的時候,姥姥剪了一隻石榴樹枝條,插在一小塊土地上,剛開始它垂著頭,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後來我把它用木棍支著,它才抬起了頭。細雨過後,石榴樹終於長了根和葉子。

漸漸地石榴樹長大了,變得枝繁葉茂,有些枝條像垂柳似的垂了下來,但垂得不多,一片片橢圓形的葉子四季常綠,有時還會從葉子上流出潔白的露珠。

國慶節後,石榴樹上掛滿了石榴。

石榴有點凸凹不平,和蘋果差不多大小,頭上有一些花蕊,外面被厚厚的果皮圍住。等石榴漸漸長熟,皮也紅了,有些皮薄的石榴會裂開一條縫,露出又大又紅的石榴子,讓人看著直流口水。

石榴先是小小的,長在花下面,後來石榴慢慢長大,把花頂了上去。把石榴放在嘴裡,甜津津的,好吃極了。

熟透的石榴非常好吃,吃了就不忘。有一次,姥姥拿著梯子去摘石榴,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就也想去摘,姥姥同意了。我剛要摘,就被那討厭的刺給扎住了,我以為那刺不怎麼尖,這下才知道它就像針一樣尖。

這就是我故鄉的石榴樹。我愛故鄉的石榴。

青石巷的回憶 篇11

國二作文 ,627字

“賣糖葫蘆,賣糖葫蘆來……”,清晨,賣貨郎的聲音在小巷裡穿梭。循著聲音,我再次來到這條青石巷,青石板、仿古屋、鵝卵石小路,一切都充滿了熟悉的味道。

第一次來這兒,還是孩提時。那時的我,還是個扎小鬏鬏的小女孩,因為不睡午覺而大哭大鬧。這時,一雙大手伸來,牽起我凍得發紅的小手,走出家門。走到青石巷口,停了下來,我抬起頭,望著這個衣衫單薄、稍有駝背的老人:“爺爺,這是哪兒?”我停止了哭鬧,好奇的打量。老人慈愛的摸摸我的小腦袋,笑眯眯地說:“寶貝兒,既然不想睡覺,那爺爺就帶你去這條巷子轉轉。”

我走在青石板上,望著巷內的店鋪:糖果,木頭小人,布娃娃……,真的讓我又驚又喜!我掙脫爺爺的大手,像一隻離弦的箭似的,飛奔到店鋪前。

老人望著我那“猴急”樣兒,臉上笑開了花兒,嘴裡喊著:“慢點,慢點,小心摔跤!”時間飛逝,太陽即將落山,老人呼喚著我,拉起我的小手—那隻漲得通紅的小手。伴著夕陽,離開這一條我戀戀不捨的小巷,只留下青石板上爺孫倆的背影。

時隔數年,我已長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而老人—我的爺爺,早已白髮蒼蒼。拉起爺爺那雙佈滿皺紋的大手,在他孤獨寂寞時,再次來到這條青石巷。

每當我們爺孫倆走在青石小路上,回憶起我孩提時的往事,爺爺總是熱淚盈眶:“寶貝呀,真沒想到,咱們爺孫二人還能來到這條老巷……”

每當這時,我總是笑眯眯地拉起爺爺的手,伴著夕陽的餘暉,緩緩走向小巷的盡頭。而青石板上,再次留下被餘暉拉長的爺孫倆的背影……

青石巷的黃昏 篇12

國一作文 ,656字

爺爺病了。

突然接到這個訊息的我們,匆忙間回到已經多年未回的老家。故鄉歷經歲月,已有許多城市的氣息。但是,小時玩耍的老院尚在。穿過青石小巷,便回到了令我魂牽夢縈的家。

爺爺躺在床上,見到我們,似乎精神了許多,衝我們笑著,寒暄起來,臉上的溝壑如被刀劃過一樣,一道一道擠在一起,我不由得心裡一緊,歲月就是那把鋒利的刀啊!

窗外,一縷夕陽的光照了進來。爺爺忽然說到,外面陽光這麼好,我們出去走走吧。

我和爺爺兩人來到院外的青石巷中。黃昏時分,夕陽的餘暉灑在石板上。我怔了一下,隨即便掉入了記憶的童年裡。

那時,我年紀尚小,走路還有些蹣跚,爺爺正處在他健步如飛的歲月裡。常常也是在這樣的黃昏時分,他帶著我,用有力的大手牽著我稚嫩的小手,一步一步地走進青石巷中。那時,也是這落日的餘暉,靜靜地灑滿大地,還將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

那時候,爺爺領著我,他就是我的蓋世英雄。

恍惚間,回到現實,這才驚覺身旁沒有了爺爺的腳步。慌忙回首,這才發現爺爺已落在我的身後。在夕陽的映照下,爺爺頭上的銀絲閃著光,卻像是針一般扎著我的心。爺爺老了,一道道皺紋彷彿一級級梯田一般,鑲在爺爺曾經輪廓分明的臉龐上。

爺爺努力地走著,想要跟上我的步伐,他知道我走了神,卻始終不願喚我一聲,興許是怕我厭煩?望著他顫巍巍的身影,我不由得溼了眼眶,於是快步走到爺爺身邊,拉起他的手,爺爺起初愣了一下,然後便衝我笑起來,用力地握住了我的手。

夕陽下,我牽著爺爺,我兒時的蓋世英雄。陽光將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在這青石巷的黃昏,這一刻,願得雋永!

故鄉的石榴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0字

我的故鄉在臨汾,我愛故鄉的石榴。

秋天,細雨如絲,秋雨綿綿,石榴樹貪婪地吮吸著秋天的雨露。石榴樹的個子不高,它沒有白楊樹的高大挺拔,也沒有松樹的四季常綠,更沒有梧桐樹的枝繁葉茂。它雖然貌不驚人,但它卻有樸實無華、默默無聞的品質。石榴樹枝幹不粗,表面凹凸不平,斑斑駁駁,摸上去既光滑又扎手。枝幹上長滿了一片片碧綠的狹長的葉子,挨挨擠擠,密密麻麻,長在雨霧中歡笑著。再過一段時間,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冒了出來,像鼓起腮幫子的小喇叭,又像一團燃燒的火苗,十分耀眼,光彩奪目,惹人喜愛。

中秋節前後,石榴樹上就掛滿了石榴。

石榴有拳頭那麼大。它那光滑的外皮,像一件堅硬的鎧甲。我用刀子在石榴皮上劃了一個小口,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使勁剝皮,它的廬山真面目就要被揭開了——它那晶瑩剔透的果實像紅寶石一樣,讓人看了垂涎欲滴。

說到吃石榴那可有講究了。可以一粒粒地吃,細嚼慢嚥,讓那甜津津的汁水慢慢滲入舌尖上的每一個味蕾;也可以一大把一大把狼吞虎嚥地吃,那酸酸甜甜的汁水從舌尖流到脾胃,沁人心肺。既可以三下五除二地把那可憐的小石榴吃掉,也可以風捲殘雲般地吃掉一個大石榴。

如果石榴未成熟時,味道又酸又澀。吃多了,牙就酸掉了,連豆腐也咬不動了。即便這樣人們也是一如既往地喜愛它。

每到中秋節,月圓人團圓,家家戶戶就會嘗著月餅,吃著石榴,賞著月光,享受著天倫之樂。

我愛這故鄉的石榴,更愛石榴帶給人們的歡樂時光!

故鄉的棗樹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9字

我的故鄉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院子裡有一棵棗樹。我喜歡棗花的清香,棗兒的甘甜,更喜歡棗樹的平凡與奉獻。

春天來臨,棗樹那彎曲得很古怪的枝丫上抽出片片嫩綠的葉子。過了些日子,像是突然從綠葉間冒出細碎的,淡黃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玲瓏別緻,滿樹都是,在綠葉的映襯下分外漂亮。偶爾一兩隻蜜蜂在花葉間飛舞,像是一幅畫似的。這時,院裡屋裡洋溢著棗花那淡淡的清香,進門的客人都說好香,我們全家人都有一股自豪感。

棗花謝了,落滿了一地,這時樹上便結出一顆顆淡綠的小棗兒。等到夏秋季節,棗樹茂密的枝葉層層疊疊,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樹下濃蔭密佈。我和小夥伴們便常常在樹下乘涼,玩耍,那歡樂的笑聲把樹上的棗兒都震落下來了。熟透的棗兒掛滿枝頭,像一個個的紅燈籠,在月光的映照下紅通通的,發著光。我摘下幾個分給小夥伴吃,看著他們甜津津地吃著我家的棗兒,心裡比他們更甜。

去年冬天,爸爸買回了一套傢俱,設計新穎,做工細緻,尤其是傢俱上面的木紋:有的如湖中蕩起漣漪,有的如層層疊起的浪濤,有的如一渦清澈的泉水在迴旋流轉……總之,有一種獨特的美。爸爸告訴我:“傢俱是用棗木做成的。”我很驚訝,沒想到遍身長滿棗兒、爬滿密密麻麻皺紋的棗樹竟能製出如此精美的傢俱。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棗樹,平凡的棗樹,把一切都獻給了人們。村裡有許多叫“棗花”、“棗麗”、“棗根”名兒的人。父母大概也是希望他們像棗樹一樣平凡而有用吧。

故鄉的小河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315字

每當我看到我房間的那幅畫,我不禁想起了故鄉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它在別人眼中是平凡的,但在我眼中她是美麗的。

春天,小河解凍了,小河周圍的草坪上,小草探出小腦袋,柳樹也發芽了,各種各樣的花兒都開了。天空上一群大雁飛過,它們好像在跟小河打招呼。啊!小河的春天真美麗!

夏天,小河的水清清的、涼涼的,鴨子戲水,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小河的夏天是鴨子、魚兒的樂園。

秋天,樹木的葉子紛紛落下,好象一隻只蝴蝶飛過,輕輕的飄在小河裡,好像大地媽媽給小河織的一件小花襖。

冬天,寒風呼嘯,小河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我們在小河上滑冰,小河的冬天是我們的樂園。

小河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河水都是晶瑩剔透的。啊!故鄉的小河,因為有你我們的生活才變得美好!

故鄉的餃子 篇16

國二作文 ,1047字

爐火燒的很旺,連空氣都被映襯得紅豔豔的,火苗劈啪地跳躍著,不時迸射出一兩點快樂的火花,喜氣洋洋的。還有樑上的燈籠,門外的春聯,懸起的鞭炮……故鄉一切的一切,都透露著濃濃的過年的味道。

每逢春節,我們都要回遠在農村的奶奶家過年,團聚的年夜飯,餃子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三十的下午,奶奶家擠滿了人,所有的親戚都來了,其樂融融。一群小表弟的嬉鬧聲使年的氣氛更濃了。大家都在忙碌著,包餃子可是重頭戲,不一會兒,面兒、餡兒等都備齊了,花花綠綠的餡兒端上了,香噴噴的,這熟悉的味道,是我最愛的三鮮餃子餡。圍在圓桌旁,大人們開始一邊有模有樣地包餃子,一邊拉著家常,說著自己這一年的喜怒哀樂,餃子皮在她們手中變成了少女的裙襬,在擀麵杖下翻飛著,旋轉著,越來越大,而笑容也如裙襬般飛揚在大人們的臉上。我在一邊和小表弟們玩著,但只要一看見奶奶開始往餃子中包紅棗、糖塊和硬幣,我就會安靜下來,十分乖巧的在奶奶身邊坐下,以幫忙為由,擺著案板上本已擺放整齊的餃子,實則是在一個個肚內有寶的餃子邊上揪起一個小尾巴,統一藏在餃子皮的“裙褶”下,十分隱蔽,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不一會兒,板上就有了十多個翹著小尾巴的餃子了。大人們還在開心地聊著,我便悄悄回到了小表弟們中間,想到自己的傑作,不禁暗暗竊喜。

年夜飯上桌了,而我卻眼巴巴的盼望著被留作壓軸最後登場的餃子,只見他們還安穩的躺在案板上,沒有人發現我對他們動了手腳,小表弟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聲稱自己要吃多少個包錢的餃子,我表面不做聲,心裡卻暗自想,有我在你們誰也別想多得。終於,等到餃子下鍋了,只見它們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跳進翻滾的水中,歡快的擠著,不一會兒就肚皮朝天浮了上來,轉眼間,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就在我們的簇擁下上了桌,我一馬當先的翻動餃子,尋找著“小尾巴”,小表弟們也不甘落後,都站了起來,伸長脖子仔細的盯著,一雙雙筷子在盤中撥弄著,忽地看見一個沖天的“小尾巴”,我毫不猶豫的夾了起來一口咬去,“哎喲,咯著我的牙了”,只見白白的皮裡,粉嫩的蝦仁,紫紅的肉丁和青蔥的韭菜中間,赫然立著一枚硬幣,在小表弟們眼饞的目光中拔得頭彩的我不禁眉開眼笑,而大人們也邊吃、邊聊、邊看著我們笑著……

又是一年過年時,因故不能回到家鄉,飯店的年夜飯依舊豐盛,熱氣騰騰的餃子上桌了,我咬了一大口,依然是我最愛的三鮮味,但沒有了紅棗和硬幣,也少了一份期待,更少了一份親切的故鄉味道。故鄉的餃子,包進的不僅是美味的餡兒,更是親人們滿滿的祝福和愛。騰騰熱氣中,我彷彿又看到了親人們盈盈的笑臉……

故鄉的秋作文 篇17

國一作文 ,1672字

【篇一:故鄉的秋】

故鄉的秋,我兒時的玩伴。

小時候,我住在故鄉。那是一個偏遠的山村,樹木叢生,落英繽紛,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在那裡,故鄉的秋陪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

朔方的秋,總不比南國。南方的秋,總在你毫無察覺時悄然而至,雖是秋天,卻使人感到“潤物細無聲”的溫緩。而北方的秋,總像個頑皮的孩童,突然間跳入眼簾,令人猝不及防。故鄉的秋就是這樣。“一層秋雨一層涼”是故鄉秋的真實寫照。往往一場秋雨過後,天氣就驟然涼爽起來,炎炎的夏日一掃而空。我也總喜歡在這時跑出家門,去感受那秋日的涼意。行走在鄉間小路,踏著被秋雨滋潤後微溼的土地,享受那裹挾新鮮氣息的雨後清風,便能感受到自己已融入那寬廣的自然,那美好的秋天。

“秋”由“禾”“火”構成,意思是莊稼長得紅紅火火。這一點我一直深信不疑。在故鄉,秋天代表收穫。站在田野上,放眼望去一片金黃,農田裡還有農民在辛勤地採摘著,臉上全都掛著幸福的微笑。一時間,這片天地間彷彿只剩下那片金黃與那抹微笑,交相輝映,奏成一曲美妙的音符,與那絲絲清風應和著。晚上,爺爺用新收的穀子做了飯,一家人全都洋溢在歡快的笑聲中。這笑聲溫暖了寒夜,也溫暖了我的童年。

故鄉的秋陪我慢慢長大。最終,我走出了農村,也走出了她的陪伴。但故鄉的模樣依舊迴盪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直到那天……

那天,是我時隔七年重回故鄉,在我最難忘的秋天。然而,回到故鄉後,眼前的一切震驚了我:昔日蜿蜒的鄉間小路變成了筆直的油柏大道;那大片的田野也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巍峨聳立的工廠與樓房。一切的一切都瀰漫著人類工業的氣息……昔日故鄉的秋去了哪裡?

我知道,故鄉的秋已然遠去。當故鄉在城市的銅牆鐵壁間逐漸迷失時,她就已悄然離開,再也找不回來了。

但我還知道,故鄉的秋一直留在我的心裡。

【篇二:故鄉的秋作文】

當冰爽薄荷般的微涼秋風喚下第一片枯葉,就暗示著秋天已經優雅的踮著腳悄然來到。

想到秋天,似乎總能令人想到枯黃的落葉,涼爽到有點兒冷的天氣。但這與我故鄉的秋不同,或許是故鄉太美,秋天憐香惜玉,對她溫柔了許多。

故鄉的秋是忙碌的,一年的辛勤勞動,只在秋天才收穫自然慷慨的饋贈。天還微微亮,甚至還帶有漆黑的墨色,家家戶戶如收到命令,陸陸續續開啟燈,默默收拾東西,不言不語,出奇的默契。溫暖的橙黃色穿過窗子射出,燈光如薄霧籠罩整個村子。縷縷青煙悄悄從煙筒飄出,很快融入清晨牛乳般的天空。

農人穿戴整齊,向田間地頭開去。園裡枯葉已經落下,只有幾對“亂世戀人”還眷戀著不肯離去,在風中搖曳。各類水果緊緊密密掛滿枝頭,真的像別人說的,壓彎了枝頭。戴著頭巾的婦女熟練扭下果子,樹枝上下搖晃,花了眼。田間路邊潮溼的泥土味與蔬菜特有氣息夾雜,融合,混成獨一無二的芳香。黃昏燃盡,載著滿筐的果實,車燈照亮了小路,灰塵在光束中頑皮跳動。車笛聲,車輪聲,吵鬧聲交織,這是一天聲音最多的時刻。農人喜悅談論的今年的收成,又在打算明年的種植。

故鄉的秋是悠閒的。當然,這隻屬於老人。太陽在空中待得不耐煩時,老人才慢慢悠悠從屋裡搬出老躺椅,放在院中央,舒舒服服往那一躺,吱吱呀呀搖著。拿本書,聽收音機,要不乾脆閉目養神。跟夏日能煎蛋的“暴脾氣”相比,包裹奶油泡沫的香橙太陽要柔和太多。陽光穿過霧氣,潤滑輕柔像絲綢,朦朦朧朧,茫茫渺渺,是少女舞動的裙角。也有的拿著馬紮坐在門前,點根旱菸,閒聊著。

故鄉的秋是歡快的。大人忙著,老人偷閒,最愜意的莫不過小孩子。隨意喊喊幾個平日裡一起調皮搗蛋的夥伴,像脫韁馬駒瘋狂竄來竄去。上山,採野果,但最喜歡的地方是小河邊。河水似乎比春夏的更清澈,更寧靜,幾片上游的樹葉順流在水中蕩啊蕩啊。小魚小蝦早躲起來,不過這不會掃興,我們把胖乎乎的腳丫泡著水裡,撿起石頭打水漂,追趕戲水的鴨子……累了往地上順勢一躺,枯草抗議的輕扎臉龐。女孩子摘朵野花戴在發間,嘴裡嚼著酸酸甜甜的小野果,聊聊昨晚那個超人怎樣打敗怪獸。追逐打鬧,享受小孩子的秋天。

秋,忙碌,悠閒,歡快。不同原料劇烈反應,似乎很矛盾卻又十分協調,也許只因為她是我故鄉的秋天。

故鄉的果園 篇18

國一作文 ,940字

故鄉是美的,但故鄉的果園是最美的。

說是果園,但裡面也有山羊蔬菜農作物什麼的,一條只供一輛三輪車過去的顛簸的小路,我要麼坐在三輪車上一晃一晃唱著歌進去,要麼邊採野花邊拔草進去,每次進去都有很多人來迎接我:一些小動物,小辣椒姑,還有姥姥姥爺的鄰居,可熱鬧了。

當然不是每次他們都有空的,但每次不可缺少的就是那三條大狗,我每次都要踩著別人家的菜地才敢進去,不然你走到半響,那三條狗冷不丁的大叫起來,又蹦又跳的,雖然有鏈子,但我還是很害怕的。

通往果園的深處沒有路,全被一棵棵果樹迷失了方向,嘿,你要是不熟,非迷路不可,有的地方還有西瓜、黃瓜、無花果什麼的,悄悄告訴你,如果要進果園一定要小心著點,因為裡面太茂密了,特別是收穫季節,你在樹之間鑽來鑽去,會有蟲子落到你的身上!還有腳下,如果你不小心踩到“爆雞”家的花生地你就慘了,準會被那家人罵的很慘,什麼不小心啦沒教養之類的話

果園裡的小房子是我的最愛。

兩米之內是石板路,還有幾盆油菜花,然後那些石板路包住的就是一座小房子。當然不止我們家的果園有,別人家的果園裡也有,不過我們這間是最好的,它是姥爺親手蓋起來的,對了,家門口的小院裡還有一個放柴火的小舞,也是他親手蓋起來的,果園裡的小屋裡是裝農藥、水果的,還有一張用幾塊木板搭起來的創,還有一個自制的窗簾,而且門是用鎖鎖住的,每次進去我都要很神氣地揚起下巴開鎖,我經常在外面玩,玩累了呢就衝進來,喝口水,吃這房間裡有的水果,洗把臉,然後聽聽音樂,眯眯眼,嗯是不是比理想的境界還要閒適呢?

在不同的季節裡,果園都要打農藥,五一的時候還要刨花生呢,我還清楚的記得我在六七歲的時候,我們全家一起去幫姥姥姥爺刨花生,我在三輪車上閒得無聊,要不下去幫他們幹吧,誰知一個腳剛踏下去感覺地面好像正在坍塌,向下一看,哇!這麼厚的一層土,好鬆軟的感覺,我向媽媽所在的地方走去,還沒走過去就看見腳下有一隻蚯蚓在爬,旁邊呢?還有一隻,前面後面,還有周圍……“啊”我大叫,隨機亂跳,引起了全家的注意,我爸爸連忙跑過來把我抱回三輪車上,敲了一下我的頭“怕蟲子還下來瞎得瑟”

還有打農藥的時候,葉子全白了,姥爺的衣服、褲子全被染白了,臉上還有一塊一塊白色的農藥,看起來好滑稽。

故鄉的果園,我永遠深愛著這片土地。

故鄉的桃樹 篇19

國一作文 ,501字

我的故鄉以桃樹聞名,我對故鄉記憶最深刻的也就是桃樹了。

桃樹開花時是在春分前後,在那時不管在哪,陣陣的香氣都會撲面而來,而小孩子們淘氣,去花的海洋裡徜徉,那個摘花插在頭上,那個淘氣一溜煙就爬上了樹頂,這麼美麗的花,怎能有人不被吸引呢?在開花的時候,有很多人來我的故鄉觀花,那些人也會被吸引的暈頭轉向,流連忘返。那花的顏色真是吸引人,這個白裡透粉,那個則是全粉。一朵朵的花,就如同害羞的小姑娘,粉粉的臉蛋,美麗的模樣。

等到花慢慢的凋落,那飽滿的桃子肯定就要出來出一下風頭了。

桃子成熟後,個大香甜。什麼樣的桃都有。如果你渴了不用喝水,桃裡的水分可多了,比喝水還解渴呢。你隨便逛逛哪,都有賣桃子的,整個村子裡都洋溢著桃子的香氣,每個人家裡都會有好多桃子,每年都有桃王比賽。

桃樹不僅能觀賞,能結果它還能製成工藝品。

我的家鄉有好多賣工藝品的店,各種工藝品琳琅滿目。如果用桃木碗吃飯。米飯就會有不同的香氣,比普通米飯還香。傳說桃木還能辟邪呢,因為我爸爸也是賣工藝品的,所以我家裡也有好多工藝品。

就像歌詞唱的那樣“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是我可愛的家鄉”

粉紅的花瓣,香甜的果實,精美的工藝品。怎能不吸引人呢。

故鄉的小池塘 篇20

國一作文 ,848字

每當想到家鄉,我總會想起故鄉的一個小池塘。

春天的時候,小池塘總能看到小孩子們的身影,大家都踩著小時有在池塘上走呀走,清涼的池水在腳上衝過,特別涼爽。有一次,我們幾個小孩子故意搞怪,拿一些大石頭把小池塘堵住,可是儘管我們怎麼堵,這裡的水也總會想盡辦法一點一點地流出去,然後再換來新的水,這裡的水之所以這麼清,這麼靜,可都是因為這水不時不刻地換著,也難怪大家都喜歡這裡。

到了夏天,小池塘旁邊圍著的可不單單是小孩子,大人們也來湊熱鬧,村裡的婦女都在洗衣服,而男人們都在這邊上乘涼。每當誰在這洗衣服,洗的衣服是又白又淨,讓人也心情大好。大人們在這洗衣服,小孩子自然也不能閒著---又開始搞怪了,有一次好多大人們在洗衣服,我們小孩子把池塘旁的沙子和泥土都放在了池水裡,大人們洗著洗著,覺得不對勁,就肯定知道是我們在搞怪,然後就會使勁批評我們,不過也樂在其中。這還不算些什麼,最開心的是誰的衣服被沖掉了,就會讓我們區間,和誰比誰跑得快,可別提有多刺激了。每當我們玩累了,口渴了,池塘後面有一片山地,那裡種滿了果子,這時候我們就開始偷果子,即使偷了,種的人也看不出來,因為種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連箱連箱的都數不過來,夏天的小池塘就是如此的歡樂與幸福。

秋天的時候,池塘的人就比夏天少多了,但是還會有人在那裡洗衣服,你知道這小池塘裡最受歡迎的是什麼嗎?就是大石頭,人們洗衣服的時候,石頭可是寶貝呀,可以在石頭上蹲著洗,還可以在石頭上搓呀搓,準保你的衣服又幹淨又白,這些石頭不知經過多少年的池水的沖和多少年人們的磨搓,他們以光滑無比,又特別特別的亮,可真是人見人愛的寶貝呀。

到了冬天,小池塘裡就沒有水了,被雪給覆蓋住了,但是仍然不失美,池塘旁變長滿了臘梅花,上面再覆蓋上雪,那景象可真是所謂的人間仙境哪。即使是冬天,這裡也是有人的,人們都在打雪仗、堆雪人,可以說,真再也沒有比這個更歡樂的了,唉,冬天的小池塘是又美又歡樂,可真是一個好地方。

這就是我故鄉的小池塘,他擁有自己的春冬秋夏,擁有自己的美麗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