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奶奶學普通話相關作文20篇

教奶奶學普通話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987字

今天早晨,我向奶奶說:“奶奶,我想吃水餃。”奶奶疑惑地望著我,用家鄉話說:“什麼?你想去睡覺?”我聽了哭笑不得,問道:“奶奶,你難道不會說普通話嗎?”“你說什麼?”奶奶說。看來奶奶真的不會說。我想……

我決定教奶奶學普通話。為了讓奶奶認識到普通話的重要性,所以我先給奶奶講了一個故事:從前一個賣魚的扯著嗓子一個勁地叫喊著:“魚啦,魚啦。”旁邊一個賣棗的也不甘示弱,緊接著嚷:“糟(棗)啦,糟(棗)啦。”“魚啦。”“糟啦。”“魚啦。”“糟拉。”賣魚的越聽越不對勁,覺得賣棗的好像有意跟他作對,於是兩人吵了起來。最後才弄明白,原來是讀音不標準惹的禍。奶奶聽完故事,說:“我沒聽清楚,可以再說一遍嗎?”我只好把故事寫在了白紙上。接著,我開始給奶奶“上課”啦。首先,我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寫了蘋果兩個字。我裝作一本正經的樣子,說:“奶奶,請跟我讀,蘋果。”奶奶說:“皮革?”“不是,是蘋果!”我大聲念著。“皮果。”奶奶吃力的念著。“蘋果!”我大聲叫著。奶奶似乎領會到了重點,說:“蘋果!”我興高采烈的叫道:“耶!奶奶的普通話終於被我糾正過來了!”教奶奶學普通話還真是不容易呀!我通過教奶奶學普通話既體會到了學普通話不容易又體會到了當老師不容易,看來,做什麼都不是那麼順利的。我相信我只要這樣堅持做下去,奶奶的普通話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普通話的重要性還是很大的:在公共場合上,普通話不標準會引起很大的誤會或笑話;如果普通話不標準,就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易和溝通,正所謂“溝通”就是搭起人與人之間友誼的一座橋,而更好的搭起這座橋的最好方式就是學會講普通話,所以為了讓我們的交流更加暢通;為了讓我們的友誼更加天長地久;為了讓我們民族之間的感情更加緊密;就讓我們一起學會講普通話吧!

我教奶奶說普通話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6字

我的奶奶是河南人,說起話來嘰裡咕嚕的,像是在說外語,和她交流的時候有點困難。

一天,我突發奇想,想教奶奶說普通話。要教奶奶什麼?哈哈,我早就想好了,我要教奶奶一首唐詩—杜甫的《絕句》。

我先向奶奶說明了來意,隨即很輕鬆地背誦了《絕句》。準備讓奶奶說時,卻發現奶奶一臉茫然,於是我決定一句一句來教。我先說了一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奶奶迷惑不解地說:“兩個黃泥鳴翠柳。”“噢,NO!”我耐心地對奶奶說:“是黃鸝,不是黃泥!”奶奶這才恍然大悟。接下來我又教奶奶了一句:“一行白鷺上青天。”奶奶說:“是不是一行白怒上青天?”“不,不,不是白怒,是白露。”奶奶若有所思地說:“原來是白怒。”“天吶!露,露,白露的露!”我給奶奶講解了半天,才看見她如夢方醒地點了點頭。又折騰了好半天,奶奶才學完整首詩,我如釋重負地長出了一口氣。

雖然有點累,但我有一個重大發現,就是奶奶說話“n”和“l”不分,有了這個發現,就不愁奶奶學不會普通話了。

希望平時生活中,大家都能夠說好普通話,這樣就不會因為語言不通而交流困難了。

我教奶奶說普通話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8字

作業寫完了,我在家裡悶得慌,突然我想到,這周不是推普周嗎?正好可以教奶奶說普通話。

於是我跑進奶奶的房間,對奶奶說:“奶奶,我教您說普通話吧。”奶奶為了能和我有“共同語言”,她勉為其難答應了。

我讓奶奶跟我說:“飛機。”可奶奶卻說成了“灰機”我放慢語速對奶奶說:“是‘飛機’不是‘灰機’。”可奶奶就是改不過來,總是說“灰機”,我非常無奈。雖然奶奶發音不夠標準,但她已在盡力規範自己的語言,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奶奶教會。我決定再教奶奶一個禮貌用語,我慢慢說:“對不起。”奶奶重複一遍,說:“跪布底。”哎,又錯了,我嘆了口氣,這個老師,可真是有點難當呀!奶奶看著我的樣子,不好意思說:“瞧我這笨嘴笨舌的,就是發音不準。”我忙牽著奶奶手說:“別急,我剛開始也是這樣的。”

這時,爸爸喊我們吃飯,我大聲喊:“馬上。”奶奶也跟著大喊:“馬上。”哦!奶奶這次居然說對了。我對奶奶豎起大拇指,奶奶笑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飯桌上,爸爸媽媽笑著說:“我們家的楊穎真了不起,成了小小推普員呢!”

我教奶奶說普通話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5字

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任務,要教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說普通話。我想這個任務實在太容易了。爸爸媽媽太忙,爺爺性子急躁。我把教學物件鎖定在整天樂呵呵的奶奶身上。

放學後,放下書包我就急急忙忙把作業做完了。我拉來奶奶對她說:“奶奶,老師讓我教人說普通話,今天您就配合一下我吧!”奶奶說:“配合可以但是學不會可不許怪我。”我高興的點點頭說:“好嘞!咱開始了。”

我拿起語文書,翻了翻覺得《古詩三首》內容少,應該比較容易教。我挑了其中一首《菊花》我說:“秋叢繞舍似陶家。”奶奶說:“秋什麼似陶家啊?”我想奶奶一句也記不住,我只好一點一點的唸了。我說:“秋叢奶奶跟讀成秋童。”我說:“不是秋童是秋叢。”奶奶問:“是不是蟲子的蟲呀?”我嘆了口氣說:“不是蟲是兩個人下面一橫。”奶奶終於把這個詞語讀正確了。

讀著,讀著奶奶把遍繞籬邊日漸斜的籬邊讀成了李冰,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此花讀成了刺花。我想:光讀這點字是不行的。所以我又教奶奶讀了詞語百花籃裡的詞語。奶奶把猶如讀成了魷魚;把清涼讀成了新娘。把我逗得捧腹大笑,奶奶也笑了。我教奶奶讀完正確讀音後又複習了一遍。奶奶讀的比先一遍好多了,學普通話的信心也增強了。

從那天起,我經常教奶奶說普通話,讓奶奶多認一寫字把音讀準,向更多的人推廣普通戶。

我學普通話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5字

開學伊始,新來的張老師在第一節語文課上就告訴我們,語言文字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紐帶,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它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漢字。

我自小在鄉下長大,要改掉說方言的毛病可真有點難。不過,老師說過,雖然我們在鄉下長大隻會說方言,但是隻要努力就一定能說好普通話。

每天上課我都專心致志地聽老師上課,注意每一個詞語的發音。下課就讓普通話說得好一些的同學幫忙指出錯誤。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我還是不能流利地用普通話表達,所以我上課不敢舉手發言,生怕說得不好被同學們笑話。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張老師點我站起來回答問題。那一剎那,我的心情無比複雜,有緊張、有害怕。我慢慢吞吞地站起來,吱吱唔唔地說了什麼,連我自己都沒聽清。張老師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她沒有批評我,而是微笑著示意我坐下,溫和地說:“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加油哦!”

我怎能辜負張老師對我的期望呢!第二天,我就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臺學普通話的機器。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我就開啟它,跟著它練習,一遍說不遍就說兩遍三遍甚至十幾遍,我就不信我攻克不下這個難關!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我慢慢地自信些了。又是一節語文課,我勇敢地舉起手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有些驚喜地看著我:“趙秋蘋的普通話進步真大,大家要向她學習哦!”我聽了,高興極了,心想,努力沒有白費,看來,語言文字不是一個個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小精靈,只要你用心和它相處,它就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我教爺爺說普通話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8字

現在,我們在外面與人交流,基本都說普通話,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很多方言,我們都聽不懂,所以,只有推廣普通話,人們交流起來就方便多了。

在我們長沙,很多人都說長沙本地話,尤其是爺爺奶奶那一輩人,他們不會說普通話,他們說了一輩子長沙方言,現在就是教他們說普通話,也非常困難。

記得去年暑假,爺爺奶奶跟我們一起去大西北旅遊,每到一個地方,看到什麼新鮮的當地特產,爺爺就去問是什麼,多少錢?但他說的是長沙話,當地人總是聽不懂爺爺在說什麼。每次都要我當翻譯,回來以後,我就跟爺爺說:“爺爺,我當你的普通話老師吧!我教你說普通話。”爺爺爽快地答應了。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我都跟爺爺說普通話,也不準爺爺說長沙話,爺爺顯得很為難,老是用生硬的普通話對我說:“米米,你ò不ò?”我一聽,馬上更正:“爺爺,那是è,不是ò,è不è,不是ò不ò。你跟著我說,è。”爺爺說:“è,è為è!”“嗯,爺爺記住了嗎?”“記住了,是è,對吧!”我說:“是的”。

就這樣,我就在平時的說話中,幫助爺爺說普通話。

有一天下午放學回家,一進門,我就聽見爺爺說:“米米快來,這裡有一瓶極好qī的貓魚。”

我走到桌前,看到一瓶平江特產腐乳,的確很香,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但我想到爺爺剛才說的話,認真地對爺爺說:“爺爺,這個東西普通話叫腐乳,貓魚是長沙話,外地人聽不懂的,還有是chī,不是qī,是chī飯,不是qī飯,你跟我說chī飯、chī飯。”爺爺愣了一下,立馬笑著對我說:“chī飯、chī飯。”“是chī飯,把舌頭卷一下,chī”。爺爺終於說出來了,我繼續說:“這叫腐乳。”“腐yǔ、腐yǔ。”爺爺咬著牙說,“不是yǔ,是rǔ。”我更正道,“rǔ、rǔ。”爺爺也發出來了“rǔ”的音了,但他還是不習慣。我還是讓爺爺練習把舌頭捲起來,慢慢地說,練了幾遍,好多了,爺爺開玩笑地說他的舌頭都卷抽筋了。

說普通話並不難,但對於爺爺那一輩的說了一輩子的長沙話的老人來說,還是不容易,他們說話舌頭從來不捲起來的,像什麼“是”和“四”、“山”和“三”、“船”和“權”,他們說出來都是一樣的,我想讓爺爺多練習一下繞口令,不知會不會有更多的收穫。

我教爺爺說普通話,任重而道遠,不過我不會放棄的,何況爺爺是一個虛心的好學生,我一定要教會爺爺普通話。

我教外婆說普通話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2字

普通話是我們語言交流的工具,如果外出不會講普通話說方言,很難與別人溝通。我的爸爸媽媽來自不同的城市,所以從小我們家都是用普通話交流,但是我的外婆對普通話卻不“精通”,經常鬧出一些小笑話。

每次外婆做好飯了,都會說:快來“柒”飯啊!我回到家樂,外婆又會說:進門要換“還”,雖然我們都明白外婆的意思,聽起來很彆扭,現在學校提倡說普通話,於是我決定當小老師—教外婆說普通話。

剛開始我對外婆說要教他學普通話的時候,她還不同意,總覺得難為情。後來經過我的一番軟磨硬泡,外婆終於同意了。這樣我們正式開始上課了,我先教她說吃飯,她說成了稀飯,我讓她重複一遍,她又說成了洗飯。我想了想,說:你就發牙齒的齒的音,就是把聲調變一下,吃~。在我耐心的指導下,外婆這次終於讀成了“吃飯”,這樣我也更有信心教好外婆這位老學生了。

接下來,我教外婆讀“鞋子”就很難了,她一會兒讀成“兒子”,一會兒讀成“寫子”,一會兒又讀成“孩子”……真叫人哭笑不得呀!有了前面的經驗,後面就好教多了,外婆的普通話也說的“得心應手”了,看外婆有進步,我特別開心。

這次教外婆說普通話的經歷,不僅讓我體驗瞭如何當老師,還讓我知道了當老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以後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期望。當然,我會繼續努力,把外婆的普通話教得更棒。

我學普通話 篇8

國一作文 ,1065字

每當上到語文課,就是我最自信最得意的時候,因為老師總會第一個叫我範讀課文。我口齒清晰,充滿感情的誦讀,不僅老師對我嘖嘖稱讚,同學們也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在學校舉辦的朗誦演講比賽中,我還獲得過好幾個獎項呢!

原來,我的普通話不標準,有好多音都讀不準,讀起書來,常常惹得同學們鬨堂大笑。

可自從看過學校創辦的柳芽電視臺之後,一種羨慕的感覺油然而生。柳芽電視臺是一個選舉優秀主持人的節目,每週選出2名口齒清晰、發音標準的播音員,學期結束時,給優秀的主持人發獎狀。我望著一個個主持人,在電視臺展示自己,我就會有一種衝動,一種想學好普通話的衝動。我不僅要做學校電視臺的主持人,將來還要做正規電視臺的名牌主持人,我要讓別人都知道我和名字,都知道世界上有丁燕飛這個人。

從此,我一直為了我的目標刻苦努力著。每次,我一回到家,做好作業後,第一個要做的事,就是要練習普通話。當我遇到讀不好,或讀不準的音和句,我便會標上讀音,做上記號,單個的讀,放進句子裡去讀,一遍一遍地讀,直到滾瓜爛熟。

星期天的中午,我正在對著鏡子練“新”字,新字這個讀音Xing,我總會在讀新字時發著Sing的讀音,要改成Xing,可真不容易啊!媽媽來叫我吃中飯,見我反覆地讀:“新……。”奇怪了!叫道:“孩子,吃飯了。”我沒聽見,她急了,一隻手摸著我的額頭,另一隻手摸著自己的額頭,然後用手捏了捏我的臉,焦急地說:“孩子,怎麼了,你這是怎麼了呀?”“哎呀!好疼啊!”這時,我才回過神來,答道:“媽媽,沒事兒,沒事兒,我沒事兒,我的臉都被你捏疼了。”“孩子,你哪兒不舒服,要不,我們上醫院吧!”媽媽親切的問。“沒事的,我是在練習普通話呢!”

經過半學期的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學校柳芽電視臺的主持人。這學期結束,我還被評為學校最佳主持人呢!學好普通話不容易,但當你用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與人交流時,那種心情真能用“比蜜還甜”來形容。

說好普通話已經成為我的愛好,我覺得這也是時代的需要,普通話已經成為中國的標誌,國際交流的工具。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逐步提高,很多外國人都表示要學好普通話了,作為一箇中國人,更應當說好普通話。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只要經過努力,你也會說得一口流利而標準的普通話。

學普通話的快樂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899字

有人說,快樂是一條明淨的小溪,流淌著無限的清純;也有人說,快樂是一片沒有遮擋的天空,散發這無窮無盡的甜蜜。快樂就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暑假裡學習普通話讓我感受到了一份特別的快樂。

暑假裡,媽媽嫌我閒著沒事兒,就給我報了個普通話培訓班。我剛開始,老師聽了我的普通話後,說我的普通話挺標準,要是在鞏固一下的話,那麼,我的普通話就會更標準。聽了老師的話,我心想:不就是說個普通話嘛,平時上課不是都在說,至於專門報個班嗎?天氣這麼熱,誰想受這份罪。哎!因為正是大伏天,老師要求上下午必須準時去,否則就拿錢走人。沒辦中午我正睡得香甜,卻被媽媽從夢中吵醒,催促爸爸趕緊去送我。黃河大街上沒幾個行人,整個路面像被炙熱的太陽烤化了,給人以一種窒息的感覺。天氣實在是太熱了,可是恭敬不如從命,父母為我花錢,我只得學了一下午,老師只教了些詞語的發音,簡直太無趣了。

第二天,老師開始教我們練習舌頭的準確性和發音時的放勾這兩個重點,我很快就學會了,老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態度,不像老師,倒像一個和我們一起成長的大朋友,再這樣的氛圍中學習,絲毫沒有一點壓力,而頭一天的抱怨也煙消雲散了,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激動。兩三天的時間,我在老師的指導下,糾正了之前不少錯誤的發音,而且也結識了很多新朋友。

後來,我們開始練習彈舌,跳舌,正式學習繞口令,讀文章等內容,如繞口令“坡上立著一隻鵝,坡下就是一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老師給我們示範了一遍,同學們都聚精會神地聽著,並且盡力地和老師的速度標準一致,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別說,同學們個個還真有點小主持人的風範,站有站樣,坐有坐樣,待我們的感情培養起來時,老師又讓我們配樂朗誦,我的進步很快,連媽媽也很高興,我心裡自然有一點小驕傲。

轉眼間,六天過去了,我們與老師告別了,老師為我們舉行了一次聯歡會,要求我們每人表演一個節目,同學們的精彩朗滴,博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但卻讓我們感受到了大家庭帶來的溫暖與快樂。

學習普通話,使我學會了祖國的語言文字,給我的假期生活帶來了充實與快樂!

我教爸爸說普通話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5字

在我們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應該說普通話。如果不說普通話,不僅交流不方便,有時還會鬧出大笑話呢!這不,爸爸就遇到了這樣的一件事。

那天爸爸去買菜,他想買蘑菇,可是爸爸說的是方言,賣菜的是外地人,他們兩個交流了半天也沒能表達清楚,所以爸爸沒有買到蘑菇,便生氣地回家了。回家後,爸爸把事情的經過說給我聽,我靈機一動,說:“爸爸,不如我來教你說普通話吧!你學會了以後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爸爸一口答應了下來。

從此以後,每天下午放學回來我都會教爸爸說一些簡單的普通話。有一天,我教爸爸“下午”怎麼說,可爸爸說成了“嚇我”。我放慢了語氣,說:“是‘下——午’不是‘嚇——我’。”經過我的講解,爸爸終於學會了。經過這次事情,我更加相信普通話的重要性。

今天又是普通話推廣日,老師要我們辦一張推廣普通話的畫報。我一聽高興極了,因為我最擅長畫畫了。回到家後我把家庭作業寫完就開始辦畫報,花了一個小時就畫完了。第二天一去學校,我就把畫交了上去。可惜的是我並沒有獲獎,但我並沒有氣餒,因為這只是一個活動,能為推廣普通話做一些貢獻,我就很開心了。

通過這次推廣普通話的活動,我知道了普通話的重要性,它能讓我們人與人之間更好地交流。所以我們要從小學說普通話。

我教媽媽學說普通話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3字

普通話是我們的國語,是人與人交際的工具,要想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媽媽常年在外打工,接觸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由於語言不通,常常鬧出許多笑話。有時一句話,要比劃半天別人才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我決定教媽媽說基本的普通話。

萬事開頭難。教一個沒有語音基礎的成年人學普通話,這難度不言而喻。我從基礎開始,平時在家裡我主動用普通話與爸爸媽媽交流,在家裡形成說普通話的氛圍,讓媽媽逐漸養成說普通話的意識。還找來學習普通話的教材,像輔導小學生一樣,耐心地教媽媽發音,讓媽媽掌握髮音的技巧,弄清楚前鼻音、後鼻音,並幫助她區分平舌音和捲舌音,並讓她多加練習。有時為了糾正一個詞語裡含著的英山語調,我不厭其煩地一次次示範,反覆糾正,直到媽媽讀標準為止。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媽媽的普通話水平明顯提高了。我不滿足於媽媽的一點進步,繼續強化媽媽學普通話。我教媽媽朗讀我課本上的文章,發現讀音錯誤及時幫助糾正,還讓媽媽每天堅持半小時跟電視上的播音員或主持人學說普通話。這樣,日復一日,媽媽現在能說一口基本的普通話了,走南闖北,再不怕鬧出笑話。每當媽媽說起學習普通話的經歷,她逢人便說:“多虧了我的好老師—寶貝女兒。”這時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普通話 篇12

議論文 ,414字

學習普通話不僅存在於朗讀範文中,而是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不同渠道進行學習。

剛開始,我只是通過一些朗讀範文中來練習普通話。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了“人民日報”這個公眾號。令我驚奇的是,這個公眾號中有“夜讀”這一欄。這一欄每天晚上會專門朗讀分享一篇文章,我覺得非常有趣!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普通話的學習並不侷限於朗讀範文,而是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說實話,“夜讀”中的許多篇文章都富有哲理,能夠給人深刻的啟迪。伴隨著柔美的音樂,“夜讀”娓娓道來,宛如月光從高空一瀉而下,滔滔不絕,很是好聽!

在學習普通話的同時,我還學到了其他方面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放鬆了心情,而且陶冶了情操。我們都知道,如果能夠學好普通話,那麼,在與其他地方人們的交流這方面便會方便很多。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普通話可以有許許多多不同的途徑,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想要學好,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將它學好。

學好普通話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經過幾天啄木鳥活動的實踐,與上個星期一龍老師在國旗下講話的內容又是推廣普通話,寫規範字。這讓我明白了普通話對中國人的重要性:只有學好了普通話,才能快樂走天下。

普通話是什麼?是普遍的話,是通用的話。要是學不好普通話,就少了一樣與人交流的工具。但是學好普通話可不容易,要從一個個規範字讀起,慢慢地說,認真地學,才能真正地與普通話交朋友。

一天,我的弟弟坐公交車回家,一不小心坐錯了方向,在這個大城市裡迷了路。可弟弟不傻,他向一個叔叔借電話,最後安全地回了家。後來弟弟告訴我,那位叔叔是山西人,來重慶出差工作的。我很驚訝,也很感謝那位叔叔,但要是他不會普通話怎麼辦?要是他只會山西方言又怎麼辦?所以說,學好普通話很重要。

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確實是這樣,不僅僅是我們中國人,現在很多外國人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許多國家都設了專門的中文系,像“漢字叔叔”與巴基斯坦中文教師米斯巴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於是我在想:連老外都這麼努力,我們作為中國人,又有什麼理由不認真學習呢?要是老外到中國來,用一句非常流利的普通話與你交流,你卻只能手舞足蹈地用當地的方言與別人說話。如果你連自己的母語都不會,連一句熟練的普通話都不會說,你難道不覺得羞愧。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將更努力地學好普通話,向世界展示我們悅耳動聽的語言。讓我們認真學好普通話,一起快樂走天下!

普通話亦是藝術 篇14

國三作文 ,917字

語言也是一門關於溝通的學問,一項精彩的藝術,一幅五彩斑斕豐富多彩的畫卷。

—題記

上下五千年,中國屹立在世界的強國之林中。如今,我國各項技術均在國際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促使這一切發展迅速、讓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容易快捷的便是我們一直牢記在心中的普通話。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離不開普通話。

普通話是我國各族人民溝通的橋樑,它抑揚頓挫,婉轉悠揚,悅耳動聽,是當今21世紀最優美的語言。今天我們的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實現了歷史上空前的團結和統一,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之下團結一致,為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共同目標而奮鬥,普通話更是促進了現在的局面,它讓人民群眾能夠溝通交流使生活更加便利通暢。

小時候回老家農村過春節,常常不知道大人們在談論些什麼,當地的方言讓我腦子裡一片空白,他們笑的開心的時候我就隨及跟著不知所措的笑一笑,自己想要做的事也不能很方便的與村裡的人溝通交流,所以當大人們聚在一起說話的時候我只能尷尬的坐在椅子上默默低頭玩著手機,本來想象中的春節是一家子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談論這一年的好事與煩心事,在飯桌上說說笑笑、其樂融融,如今因為方言的阻礙,春節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熱鬧。

而到了今天,老家的牆上抬頭就能看到一行醒目的大字“大力推廣普通話、齊心協力奔小康”,村子裡的爺爺奶奶都開始學習標準的普通話,他們互相交流著那不熟練卻讓我秒懂的語言突然感受到一種莫名其妙的親切感。從此我再也不懼怕春節,我總是在餐桌上與大人們交談著一年的喜怒哀樂,聽他們講述村子裡的奇聞趣事。即使是春節已經過去了,我扔樂意再次去到那個淳樸乾淨的村莊,與同齡人甚至長輩交談著我們都共同熟悉的普通話。

普通話是心靈的橋樑,是雄鷹飛上藍天的翅膀,是小草茁壯成長的雨露,是我們成長道路中的營養品。它讓我們能夠毫不費力的隨時分享我們的快樂與憂愁

普通話是一種文明的象徵,有了它,我們的校園會更加文明,世間會多一份愛與關懷。俗話說得好“四海同音,萬眾一心”,普通話也是一門藝術,唯有繼續傳承這門藝術,中國才能更加富強,社會才能更加進步,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方便。

傳承中華文明,講標準普通話。

講普通話的好處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5字

現在各國流行中國漢語熱,外國以普通話為豪,而我們卻不以為然。

普通話就在我們身邊,它無時無地的陪伴著你。當你做報告時,使用的是普通話;當你讀書時,使用的是普通話;當你向別人打招呼的時候,你使用的還是普通話。

我們向別人請教、交流的時侯,都必須說普通話,不然別人會聽不懂。幾天前聽說這樣一個笑話:一個農民去北京看自己的女兒,忘記了女兒的住址。忙向路邊的行人查問。可他說的是地方方言,別人都聽不懂,而別人使用普通話他又覺得很彆扭,最後他向行人打啞語,人們鬨堂大笑,他才不好意思的走了。這故事說明,不會說普通話是有很尷尬的。

在我們寫作文的時候,必需使用書面語言,不然,作文就失去了應有的光彩,還會成為同學們的笑料。

經常講普通話,會讓你提高語言水平,讓你在應徵工作的時候多一些機會,會讓領導覺得你是一個文明的人,值得信賴。講普通話有很多好處,讓你受益匪淺。有些人使用方言,可能有的字同別的字同音,但意義不同,這樣就可能讓對方敏感,以為你在罵他。如果你用普通話,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尷尬。

同學們,講普通話代表著一個人的素質,可能會讓你有一個機會,和外國朋友對話,讓你有一個更好的機會,讓你離成功更進一步!同學們,快使用普通話吧!

我與普通話 篇16

國二作文 ,847字

21世紀是以知識創新和應用為主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競爭的日趨強烈,綜合國力強弱的的大比拼,都越來越取決於人民素質的高低。講好普通話是必須做到的。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推廣及普及普通話,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普通話是我國的國語,是中國的語言標誌。它能讓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朋友,一起用共同的語言交談;他能使中國更好的與世界各國的友人合作、溝通,使中國更加富強。普通話是一種文明的象徵,它與我們的關係十分密切。有了它,我們的校園會更加文明,世間會多一份愛與關懷。

幾千年來,語言文字面對的人際交往,計算機的出現,資訊流通的加快,使語言文字的服務物件從人際交際擴充套件到人機交際。今天,中文資訊處理技術已是高技術的重點之一。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的應用研究水平是中文資訊處理技術的先決條件,決定著中文資訊處理技術發展的速度,它是關係到我們國家能否走上“資訊高速公路”的大問題。因此,普通話還在推動我國整個高新技術發展、增強綜合國力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交流頻繁,甚至“地球村”也將走進我們的生活時,毫無障礙的便利的交際就顯的愈來愈重要。

記得有個笑話,部長給小張打電話,小張接起電話來說:“喂,我是校長(小張)。”部長一聽,是不是打錯了?小張一聽沒有回答,便又問:“你是誰?”部長說:“我就是不講(部長)”!兩個人同時掛了這個莫名其妙的電話。我聽完後,不覺想到了這是由於說方言鬧出的笑話。

有一件很糗的事讓我下定決心學習普通話。一天回家,正聽見一家人在說“飛機”的話題,正飢餓的我一般心思的認作是肥雞,結果我愣頭愣腦的插上一句:“肥雞在哪兒,我正餓呢”?於是一家人無不大笑,這都是“方言”惹的禍。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學不好普通話,你就很難與他人交往了。如果行動,從我學起。天天、時時訓練,營造一種氛圍,一種人人說普通話的大環境。我認為普通話不會離我們那麼遠,不再那麼陌生。要知道“四海同音,萬眾一心”呀!

說好普通話演講稿 篇17

演講稿 ,1153字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高二2班的高雪,我演講的題目是:說好普通話。

今年的9月15日至21日是第17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今年推普周的主題是“說好普通話,圓夢你我他”。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普通話是我國的國語,是中國的語言標誌,普通話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通用語言是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樑。

大力推廣普通話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需要,是普及教育、發展科技、推動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推廣普通話有利於擴大對外交流,增進交往與友誼;有利於樹立文明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有句幽默語說得好: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你就站在我面前,我卻聽不懂你所說的方言。說普通話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權利。對於我們的在校師生而言,推廣普通話更是我們不容推卸的責任。在校園內普及、使用普通話,既可以提高交流效果,規範師生言行,又可以提高師生文明意識,美化校園育人環境,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積澱,五千年華語的傳承。做中國人,講普通話,這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神聖宣言;學好普通話,講好普通話,每一箇中國人責無旁貸。隨著祖國的強大,連許多外國人也紛紛跨入了學普通話的行列。同學們,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根,我們的語言如果在世界上佔有優勢,那就意味著我們的祖國足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讓我們一起來說好普通話,圓夢你我他!

我們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是熱愛自己偉大的祖國,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1、堅持課堂內與老師、同學的交流使用普通話,並能達到準確流利。

2、課後與老師同學交流使用普通話,形成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

3、儘量帶動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主動推廣普通話。

4、儘量堅持在社會生活中使用普通話,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盡一份力。

學校是推廣普通話的重要陣地,相信學校推廣了普通話後,會煥然一新,大有改變:同學們以前嬌聲嬌氣的說話聲會不見,粗魯、不文明的說話聲也會不見,同學們變得更加禮貌,學校也會變得更加文明!敬愛的老師們、親愛同學們,讓我們齊心協力說好普通話;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校園中營造一片良好的文化氛圍,弘揚民族文化,樹立民族精神;用我們的語言,築造起我們多彩的夢,把自己的夢想和祖國的強盛、人民的幸福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大膽地做夢,快樂地追夢,在追夢中成長,成為造福於祖國和人民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平常交談做起,說好普通話、講好普通話、用好普通話,人人做學習的主人,學習語文知識,規範語言文字,充實文化底蘊,提升我們校園文化品位,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說普通話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0字

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又到了普通話宣傳週,老師說小學生要帶頭說好普通話。在家裡用普通話和爸爸媽媽交流,並帶動左鄰右舍都說普通話。

普通話是民族共同語,為方便交流必須推廣普通話。還記得上次我和媽媽在上海世博會,當時天氣非常炎熱,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每進一個館都要排兩小時的隊,人快要熱暈了。我們都口渴得厲害,就到一個攤位上去買水。當媽媽用方言向那位售貨員說“我買兩瓶水”時,售貨員熱情地端出兩杯咖啡給媽媽,媽媽疑惑不解,一旁的我連忙用普通話解釋“阿姨,我們是要兩瓶水,不是咖啡”,售貨員這才明白過來,連忙道歉並給我們換了兩瓶水。還有一次,爸爸廣東的朋友宋叔叔來我家,大家都說方言,誰也聽不懂對方說的話,只有都說普通話才能互相溝通。由此看來,普及普通話是多麼重要啊!

放學回到家,我用普通話告訴爸爸媽媽,以後我們在家裡都要說普通話,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地答應了。媽媽提議讓我當他們的普通話老師,我高興極了,於是,我拿來小黑板用粉筆寫上“說普通話”掛在牆上,又找來我小時候標有拼音的書,教爸爸媽媽按書上標的聲調讀,這樣讀出來就是普通話了。爸爸媽媽很認真地學起來,有的字發音不準確,我就耐心地給他們糾正。拼音是我的強項,我有信心教好爸爸媽媽。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大家一定能說好普通話。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雖然還不能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但是我認為愛國無小事,積極推廣普通話也是我為國家貢獻的一份力量。

學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讓我們都來說普通話吧!

普通話不普通 篇19

國二作文 ,1789字

在當今這個科技與語言迅速飛躍的時代,普通話早已成為人類文明交流一大風向標,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在社會共處中離不開普通話。

有人可能要發言:二十一世紀,誰不會講普通話?的確,不會講普通話著實令人咋舌。但是,我們要明白,普通話的起源與普及,並不是有過往今來都在傳用;在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在我們爺爺奶奶那個年代,更甚至於在我們父母那個年代,對於講普通話,可能一無所知!我講的,絲毫不為誇張。他們生活在一個資訊並不發達的時代,沒有接觸普通話,那麼如今,我們應當讓我們上一輩人學會講普通話,也讓我們自己進一步瞭解普通話,融入到時代進步與社會文化當中。

我的祖母已經年逾古稀,滿布銀絲,除了聽覺不算靈敏外,倒沒什麼阻礙,可幸的是祖母咬字清晰,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來她對普通話抱著一顆求知、積極的心態。平時看電視,祖母對裡面的所講的普通話也是半聽半懂,有的聽不懂就只能看字幕,光是這就是一麻煩事兒!再看到我們這些年輕人把普通話講得這樣流暢自如,更是百般羨慕!所以,在這一個暑假當中,我想對祖母進行了“普通話培訓”。知道了我的計劃,祖母也熱情高漲。

首先還是要從最基本的學起—拼音。在蒐集製造了拼音的拼讀卡片後,我每天晨暮兩個時段教給祖母拼讀,其餘時段就進行拼寫,充分利用時間來培訓。可祖母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奇形怪狀的字母讓祖母亂了套!且不說拼寫,單單是讀音這一方面,“a”和“o”分不清,“u”和“v”也是混淆視聽,至於韻母、聲母這些就是欠就了。我的決心頓時消耗了一大半,耐心也僅剩了了。

母親找我談心;告訴我學會普通話,乃至講好普通話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琢磨,得用心。我也明白這就是普通話的不普通之處,不易之處;母親更我一起探討了許多學好普通話的速成法,延伸到了普通話對我們的種種影響,我心間的愁緒也漸漸煙消雲散。隔天我回到家中,碰巧望見祖母帶著她的老花鏡,在太陽底下,對著一堆拼音,含糊的拼讀著,儘管拼讀的不流暢,不分明,但卻認真專注。我咯之一笑,心裡有些觸動,被祖母的這份投入所觸動。祖母再看見了我,連拉著我叫他拼讀,我的信心又被點燃,鼓足飛勁,一定要教好祖母講普通話!我堅信,皇天不負有心人。

祖母學習普通話的主動性提高了,不僅早晚堅持拼讀,隔三差五還會要求給他進行一場小測試。果不其然,不出三個星期,祖母的拼音已經能夠熟練的掌握了!更為可喜的是,我也在普通話的理解心得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對此,我為祖母買了一本《漢語詞典》,這對祖母學好普通話有很大的幫助,能夠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當祖母拿到詞典時,滿心歡喜,愛不釋手,我看得出祖母熱愛普通話。

我們加快了培訓程序。下一步該朗誦文章,古詩,祖母年輕時讀過幾年書,後來家裡供不起他讀書,也就荒廢了學業,祖母的“大學夢”就此破滅,那份對學習,對知識赤城的渴望也就破碎了。我也曾聽祖母提起過:她熱愛知識,想學習更多,瞭解更多—講好普通話就是這個新的起點。我摘抄了許多短篇文章及著名古詩,一字一句的交給祖母朗誦;哪裡需要停頓、感情色彩是怎樣,語氣的轉換,多音字,我都幫祖母一一標註起來。

起初,一篇文章,祖母朗誦還是會有些吃力,主要是易讀錯字,我也在努力幫她糾正。慢慢的,祖母朗誦時錯別字逐漸減少,普通話的讀音也更加標準,古詩文除了停頓時有差錯,基本上沒有什麼什麼大問題。

祖母告訴我,她不會單單自己講好普通話,還會帶領更多人一起去學習,去進步;她要讓我們明白,在二十一世紀,除了年輕人,她們老年人一樣能把普通話講上世界,講的自豪,他們一樣能領略牛華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到了九月下旬,我們驗收了成果,祖母的普通話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連我自己都有些驚訝!如今,我的祖母可以流暢的用普通話朗誦一篇《人民日報》咧!祖母還做起了講好普通話“宣傳使”,現在街裡四坊都跟著祖母一起學普通話活動進行得如火如佘。姑姑回來那天,祖母用普通話更她交流,姑姑是又驚又喜,全家人都在祖母的帶領下,走在了普通話盛行的語言文明道路上。

此次教授普通話的過程中,祖母那種積極上進地好學精神和對推廣普通話的認識,讓我覺得普通話的意義並不普通,更讓我意識到在推廣普通話的路途中,我們不僅自己要講好普通話,更要讓我們的上一輩,周圍的人講好普通話,讓普通話的推廣為國家的騰飛增添絢麗的色彩,為新時代、新經濟的發展鑄造新的輝煌!

我幫爸爸說講普通話 篇20

國三作文 ,1120字

新學期,學校給我們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就是利用假期幫助自己的父母學講普通話。媽媽是位老師,普通話講得很好,倒不用我教。爸爸呢,雖說讀過大學,可他的工作是在建築工地上做工程監理,常年與一線的建築工人打交道,英山話講得特流利,特順口。工地需要材料,經常是從外地進,所以免不了要與外地人做生意,好多次聽他在電話中與人講普通話,他一口令人啼笑皆非的英山式普通話,每每都讓我和媽媽笑得前中後仰。

放假回到家,我立馬找到爸爸,跟他講明瞭學校給我們佈置的任務。爸爸一聽連忙擺手,大笑:“還是算了吧,我哪學得會?”“不會就得學!”我急了,一把扯住他的襯衣。“學校有任務,你得配合”媽媽在一旁也幫我,還告訴爸爸普通話標準點,以後與外地人談生意容易溝通些。在我與媽媽三說四勸下,爸爸終於答應學學試試。

我從最基本的日常口語著手,開始教他。像“你好”,“對不起”“請問”等等,爸爸講得很不自然,發音總不到位。我就一個字一個字地教,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地去幫他糾音。這樣堅持了一個晚上,爸爸感到特別累。我對他說:“爸,今天就先到這裡,明天繼續!”

“哎呀哎呀,真不行,還是英山話順口些。什麼普不普通話,嘴要張那麼大,我一晚上,嘴都張得好酸!”爸爸特想放棄,還找了好多不想學的理由。

“爸,不行!你就是平時普通話練得少了。”我一本正經的對他說:“從明天開始,你吃飯,做事,上廁所,聊天都必須與用普通話。你講一句土話,給你罰款10元。你一個大男人,這麼點事都不行嗎?”爸爸很無奈地朝我笑,然後倒頭就睡。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把一天的教授內容列了個詳細的計劃。為了讓爸爸能接受,我將計劃和教學內容調整了好幾遍。爸爸剛吃完早飯,我就忙不迭地將他拉過來,我儼然像位小老師,爸爸呢,就是一個小學生,謙虛地跟著我一個聲母一個韻母,一個字一個詞,然後一個句子一段話地學起來。一天下來,他嘴不再是那麼的不自然了,普通話還真進步了不少。

要上學了,我將爸爸普通話一週的練習任務做了具體詳細的安排,還請求媽媽天天代我監督爸爸,要她天天照著爸爸練。接下來的幾周,爸爸的普通話越練越順口,除了極少數字音咬不準,其它的什麼音調語調啊都很不錯了。爸爸很開心,我更是感到莫名的欣慰!

第一次為人師,雖有收穫的喜悅,但更多的是付出的艱辛與苦澀。短短的一個月,我已深深地體會到了為人師的不容易:身為人師,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基本功,還要有超強的耐心與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手段與方法。總之,教師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得了的……

當了這一個月的普通話老師,讓我明白了老師這份職業的艱辛,我深深地體會到老師平時為什麼要那般的苦口與婆心,我真是受益匪淺!今後,我一定要好好遵從老師教導,尊重我們的每一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