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來源相關作文20篇

春節的來源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79字

大家都知道春節吧!我們不知道春節的來源,那我們就去了解一下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大怪物叫“年”它是這個世界上的大王,一直傷害老百姓吃了很多人,有一個不知名的人站出來說:“年”在我們這裡來過,我們比較瞭解它。我們可以穿上紅色的衣服,放鞭炮嚇走“年”大家都說好。於是,他們就這麼做了把年嚇跑了。

到這個故事,春節也叫做過年。“年”趕走了我們就平安了安全了。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了香香的團圓飯,我還收到了5000塊錢的壓歲呢!還可以放鞭炮,好高興呀!

我們過春節還和西充、廣州、長沙的親戚團圓呢!我們吃日本料理、筷樂兄弟、火鍋……讓我吃到了家鄉的味道。我還可以和我的妹妹弟弟,哥哥姐姐玩兒呢!我們玩槍戰、過家家,、捉迷藏……但是春節一過,他們就走了。我好期待明年的春節快點到來,這樣我又可以和他們玩了,我好愛春節團圓呀!

我們過春節還要貼對聯、放鞭炮、吃餃子……放鞭炮就有意思了,我有一次自己放鞭炮,我點了拔腿就跑,躲到很遠才發現沒有點燃。這樣連續了三次,終於成功了!但我的手被燒著了,我吐了點口水上面,終於不痛了!下一次我一定要小心一點,不……不……不下一次我不放鞭炮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春節我許下願望,讓我們全家幸福。明年春節我長大一歲,我還許一樣的願望,未來的每一年我都要我們全家人都更加幸福。

火把節的來源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4字

很久以前,人們在地上種了許許多多的莊稼。其中,彝州這裡的莊稼是最好的。

有一天,蝗蟲首領的妻子來到這裡,看到了這麼肥美的莊稼,準備去品嚐一下味道如何。沒想到才過去吃了幾口,便感覺眼前一片昏暗,最後被農藥給毒死了。後來,蝗蟲首領知道了,氣急敗壞,一氣之下自己就變得有一座山那麼大,隨後又變出了幾億只蝗蟲來。蝗蟲首領準備去那裡把所有莊稼吃光,為妻子報仇。蝗蟲王用千里傳音說道:“你們這群愚蠢的人類,將我妻子毒死,農曆六月二十四就是你們的忌日,準備受死吧!”

這時,村民們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嚇得紛紛逃跑。六月二十四日那天,人們都非常緊張,不知該如何是好。黃昏時候,一大群蝗蟲席捲而來,瞬間天崩地裂,嚇得人們魂都飛了。突然,村裡的一個小童站了出來,他是金蟬子轉世,從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慢吞吞地說:“蝗蟲不是怕火嗎?我們可以用火來把這些蝗蟲給燒死。”村民們二話沒說,立刻拿起木棍,裹上衣布點燃了起來。人們高舉著火把向田裡奔去,就像一條火龍一樣。來到田裡,大家分工合作,二十多個村民去打那隻大蝗蟲,剩下的村民一起去消滅小蝗蟲。過了半個多小時後,蝗蟲終於被消滅了,大家高興得吃肉喝酒,慶祝勝利。

後來,人們就把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定為火把節。

三八節活動——探祕生命的來源 篇3

國小二年級作文 ,295字

3月7日中午,我到學校的海觀樓階梯教室參加了主題為“生命的來源”的三八活動。

首先,老師給我們講了我們是由媽媽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結合而成的,而且是在媽媽的肚子裡孕育了九個月才生出來的。在媽媽懷孕的這一段過程中,媽媽的肚子上會有妊娠紋,且在懷孕後期,如果媽媽多走路腳還會腫。緊接著,老師讓我們抱二十斤大米,是為了讓我們親自體驗媽媽懷我們時的辛苦。最後,老師讓我們學習如何給小寶寶穿衣服和換尿不溼,同時讓我們在賀卡上寫下對媽媽的節日問候。

從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生命是怎麼來的,它是一個從一顆種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也讓我知道了媽媽懷孕時有多麼的辛苦。媽媽實在是太偉大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回報媽媽。

春節的由來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2字

同學們,你們知道春節吧!到了春節人們會貼對聯,掛紅燈籠等習俗,可為什麼會有這些習俗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物,每到12月31就會從海底爬到陸地上來,吞食家畜,人們只好扶老攜幼前往深山,躲避“年”的追擊。

這天除夕到了,村中來了一位乞討的老人。大家都忙著收拾東西,哪有時間來管他呢?只有一個老奶奶給他一些食物充飢並勸他到深山去。可老人卻笑道:“您讓我在您家住一天,我一定會趕走‘年’的!”老太太再三勸阻卻經不住老人的懇求,只好讓他留下,自己獨自前往深山。

晚上,“年”又來吃牲畜了。可這個除夕它發現氣氛與往常有些不同:“年”往前走看見有一副對聯,嚇的直打哆嗦。可它還是壯著膽子往前走。“噼裡啪啦,噼裡啪啦”鞭炮聲響了,“年”再也不敢往前走了。風一吹一個大紅燈籠掉了下來,“年”竟倉慌而逃了。

原來,“年”有三怕,一怕紅色,二怕火光,三怕響聲。從此以後,人們掛紅燈籠,貼春聯等,“年”再也不敢出來了。於是古往今來,代代相傳,這個習俗就這樣留下來了。

春節的由來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3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還有一些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下面讓我說說“年”吧。

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年12月30日,年都會到村子裡吃人,它跑得比風還快,叫聲比雷還響。

有一次,一個外地人來到一個村子裡,一個人都沒看見,他自言自語的說:“大白天的怎麼一個人都沒有”。他走到一戶人家門前敲了敲門,問有沒有人在家,屋裡的老人聽到敲門的聲音問“是誰呀?”他回答:“我是外地人,路過這裡想借宿一晚。”老人看是一個年輕人就開門讓他進去了,他問老人家大白天的怎麼一個人也沒有,老人家對年輕人說:“我們這個地方有一種怪獸叫做年,每到12月30日晚上都回到村子裡捉人。”年輕人聽老人說完,忙告訴老人家,你們不用擔心了,我知道年怕什麼了,年怕三樣東西,一樣是紅色的火,一樣是火炮,一樣是對聯。老人聽完,召集村民們,告訴他們這三樣東西,村民們聽完後,有的到家裡拿對聯粘在門上,有的在鐵盒子裡面生火,還有的把鞭炮掛在棍子上,到了春節的時候,年來到村子裡,看見家家戶戶都有紅色的東西,撒腿就跑了。

終於到12月30日,年再也沒吃到東西了,最終被活活餓死了。這就是年的來歷。

春節的由來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1字

迎著喜慶的鐘聲,我們迎來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那春節是如何來的呢?

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獸,每年在農曆30就會出來吃人,村民們只能逃跑。在那一天一個道士,光顧了這個小村莊,看見村民們慌忙地向大山裡逃跑,道士也沒問些什麼,只是朝村莊裡面趕去,遇到了一個青年,青年把他帶到了屋子裡面,對他說,他的媽媽生病走不了了。老道士叫他們去村長家躲避,他自己穿著一身紅色的衣服,在房子外面掛上紅色的布,年獸果然來了,看見了村莊裡面一片寂靜,就衝進村莊,看見了紅色的布,聽見了爆竹的響聲,看見了一個身穿紅色衣服的道士,年獸十分的害怕轉身就跑,再也沒有回來過。村民回來看見屋子一點都沒有被破壞過的痕跡,就奇怪地問老道士:“你用什麼方法嚇跑了年獸呢?老道士回答,只需要用紅色的布,點燃爆竹就可以嚇跑年獸,這個習俗就儲存到今天,逐漸變成了看春晚,包餃子,燃放煙花,爆竹等等……

在濃濃喜慶的春節裡,我希望大家可以帶著祝福學習努力的精神為夢想加油!

春節的由來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624字

新的一年,伴隨著春節來到了,春節一個傳統的節日,那麼春節這個節日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相傳在古代中國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常年身居在深海中。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一天,村莊裡的人們都扶老攜幼逃往深山,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村中來了一個老爺爺,因為長時間趕路東西都吃完。只得乞討,剛來時看到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有村東頭的一位小孩子給了老人一些食物,並勸他快跟他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聽了笑道:“你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孩子仍然繼續勸說,老人卻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從海中爬上岸來,他闖進村子,原先還十分正常,村子在年來到村東頭時,它發現村子裡的氣氛與往年不同,只見春冬桃小孩子家門上貼著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向門口接近,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獸渾身戰慄,再也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懼怕紅色火光和炸響聲。這時房門大開院內一位身穿大紅袍的老人站在年獸面前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急忙狼狽逃竄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的人們紛紛回來了,電鬧村裡安然無恙,都十分的驚奇。這時那個孩子才恍然大悟,急忙向鄉親們述說了,老人趕跑年獸的事。這件事馬上在村子裡傳開了,人們知道了,驅趕年獸的方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放煙花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那便是春節!

春節的傳統文化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4字

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是大人們的忙碌,小孩子最盼望的一天。大人們一大早起床,忙碌著弄好吃的東西,和佈置家居。

吃過中午飯,大家分工合作,首先最要緊的是貼春聯、貼門神,使家裡變得喜氣洋的。這才有過春節的氣氛。接下來奶奶用一早準備好的祭品祭拜祖先、祭灶;祭灶聽說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古時候,差不多家家戶戶灶間都沒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灶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受到崇拜。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是家裡團團圓圓的一次飯局。現在的年夜飯,有些人喜歡在大酒店、大飯店裡訂年夜飯,也成了一種時尚與奢侈的享受。

吃過年夜飯以後,媽媽為我準備好“大吉水”洗澡;洗完澡後,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新襪子。然後大人們要給小孩子們派紅包;我把紅包放在枕頭下面,作為“壓歲錢”。

從年初一開始,大人帶著小孩到長輩和親朋好友家拜年。大家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等吉祥的話語。

到了夜晚,放煙花、爆竹,這也是春節的傳統習俗。聽說原來只是單純的紅紙加火藥,但現在花樣可多了。像禮花“火箭”、“糖裡先生等等。這都是最喜歡的。

春節簡直太棒了,又可以穿新衣服、拿紅包、又有好吃的、好玩的。要是每天都過春節,那該我好啊!

竹鄉春節的味道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4字

隨著“貴廣”高鐵的開通,很多城市人專門坐高鐵到各地去感受春節的味道。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們竹鄉春節的獨特味道吧,希望大家經過廣寧站時來感受一下。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目,俗稱“過年”、“新年”。每逢此時,在外打工的都會回到家裡過年。而最具家鄉“年味”的風俗就是—“舂白餈”。一般到了臘月二十四,人們就把石磨、柱子搬出來洗乾淨。到了臘月二十六,家家戶戶就開始“舂白餈”。首先,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在一個大木桶裡,並插上一根“通氣竹”,作用是把大木桶裡的蒸汽排出來;然後把大木桶放進準備好的大鐵鍋裡蒸。

大概一小時後,糯米的香氣就撲鼻而來了。大人們就用盆子裝著糯米飯,倒在石磨裡。年輕人就拿起大概直徑10釐米的木柱子,站在石磨兩邊有節奏地“舂”,“噗通噗通”的聲音就像一首動聽的小曲。有些年輕人為了營造氣氛,還唱歌、敲鑼、打鼓助威;有的老人家就坐在椅子上唱老歌;也有的幾戶人家進行“舂白餈”比賽呢。贏了比賽的人家獲贈8個白餈,輸了的人家就當場吃8個白餈,場面十分熱鬧。

十幾分鍾後,一粒粒的糯米飯就開始稀巴爛了。這時候,人們就會在石磨邊放幾圈“蜜臘”。十分鐘後,一聲吆喝“上盆”,兩根柱子捲起糊狀的餈粑,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趴”在盆子裡了。這時,女的就開始忙個不停了,四五個圍著桌子旁,一兩個用手巧妙地捋出蘋果大小的餈粑,其他的把它按成圓圓的,然後放在竹篩上。媽媽說:“底層的最大,最高一層最小,一個疊著一個,寓意‘步步高昇、財源滾滾來、團團圓圓。’”

大人們忙亂,孩子們也歡喜。我們到東家要一塊糯米粑粑,到西家吃一碗臘味糯米飯。那是孩子們覺得最香的味道了。

春節期間,我們廣寧還有很多活動,例如:龍獅大巡遊、舞山獅、唱山歌……這些活動都具有竹鄉特色。

我覺得竹鄉春節的味道是濃郁的、淳樸的、獨特的。

春節的習俗 篇10

國二作文 ,778字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真熱鬧,大街小巷有年味道。”這是小時候,阿婆教我的家鄉過年時的童曲。現在大多忘乾淨了。但是,家鄉那一道道繞過青山的年味道中的年規(習俗)我可一樣沒忘。

我是南方人,春節的習俗比北方多許多。

小時候,在農村的阿婆家住,阿婆和阿爹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每逢過年,規矩可多了,例如:全村人湊在一塊打糟米(年糕用的主要原料)時,未出嫁的姑娘家是不可以去湊熱鬧,阿婆每次都不讓我去,說什麼姑娘家看打糟米會嫁不出,我信以為真,就不去了。可現在我也弄不清楚是真是假。那時的我只能在家偷喝八春酒。八春酒是一種藥酒,是用黑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薏仁米,外加上幾粒橄欖。泡上幾個月,開啟來,酒香加藥香,那才叫一個鮮美,阿婆是老一輩的人,是做八春酒師太,村裡很多人都找她學。阿婆對村民們說:“八春酒,是強健身體的,還可以明目。”阿婆是不讓我喝酒的,說什麼太補了,小孩不可以喝的。我偏不信,等外婆去打糟米時,我就跑過去偷喝,村裡人每家一個地窖,我家也不例外,阿婆總是把竽頭、春筍,當然還有八春酒了放在地窖裡。那時候,我小,總覺得外婆家酒缸好大,不過真的好大,我那時會拿那種專門舀竹勺舀起來喝。許多次,都暈睡在地窖中,阿婆找我時,那才叫一個哭笑不得。

家鄉人並不貪喝八春酒,那是因為喝八春酒是一種習俗。村裡哪一家沒釀八春酒,如果不釀的話,來年一定是禍害不斷;相反,釀了酒的人家是一定紅運當頭,年年全家健康的。

再說一說我們的年席吧。我們的年席不是一家辦的,而是全村人辦,一家分配一個任務,東家包餃子,西家自是煮臘肉了。再把各家桌子搬到最寬闊的地方併成一排,一起過年。平時,有大人上席,小娃子就不可以上席的,可年席不同啦,大人坐一塊,小孩坐一塊,可熱鬧了。

民俗是人類文明的積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特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