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遊相關作文20篇

景德鎮遊記 篇1

敘事作文 ,555字

一心的嚮往驅使著一路的車。今天,我們達到的目的地是中國最土的一個城市—景德鎮。

景德鎮的陶瓷名天下。這裡的陶瓷各種各樣。做工手法獨特,最有名的屬窯變。制料品種繁多,有紫砂,官窯等等。

這裡的人都很土裡土氣。此土非俗,此土已經超俗。他們土出了個性,土出了名氣,土出了財富!生意經,家家都會念。

各店鋪老闆熱情好客,來此購買的人也不在少數。店內杯具,餐具,茶具,用具不計其數。創意獨特!

石桌石凳不稀奇。陶桌陶凳以及一條陶瓷狗。將“土”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店鋪門口,坐立著一隻牧羊犬,不吃不喝不鬧。雙眼炯炯有神地注視著各位遊客。咋一看,好一條名犬!仔細一看,才發現乃是陶瓷工藝。據店主介紹,此工藝品成功的嚇過了不少人。由此可見,模擬程度有多!

來了就要消費,千克不變的王道!我挑選著杯具。這是為啥呢?因為本人對奶茶情有獨鍾!好看的杯子才能存托出本尊的高尚品味。

眼前的杯子千姿百態。上面的圖案也是各種花樣層出不齊。可以根據個人品味和個人愛好挑選。我望著前頭櫃子上的杯子,不知買哪個好。

店主上前,告訴我辨好與壞的杯子。在杯中加點水,手掌張開向上,將杯子放到手心上,另一隻手的手指沾點水,沿著杯口來回劃過聲音越清脆,品質越高。

原來如此。然後我就拿了個杯子付了錢,在夕陽的伴隨下,帶著一臉的滿足,回家了。

景德鎮遊學記——拉坯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9字

今天是個大晴天,在景德鎮的上空,太陽正用它火辣辣的陽光晒著大地。我們夏令營的孩子們要去學習拉坯。

老師告訴我們,拉坯是做瓷器正式開始的第一步,並且演示給我們看。先把專門做瓷器的高嶺土(黏土)放在一個會旋轉的平臺上,然後接通電源,平臺開始勻速旋轉,右手用大拇指把泥塊的中心壓下去,左手輕輕護著泥塊。比如說做碗,如果想讓碗的口子大一些,只要用食指輕輕放在碗邊往外壓,隨著平臺的旋轉,碗口就越來越大了。如果想讓口子小,只要兩隻手抱住碗口輕輕向內壓就行了。

我想做一個杯子,於是我把大拇指壓在泥塊上面,隨著平臺不停地旋轉,口子越變越大,越變越深,光滑的坯體在我手中“溜”過,像泥鰍一樣滑。我覺得杯子已經足夠深了,便開始修理外形。這時我的手越來越幹,我趕緊往手上灑了一些水。水可以讓手變得溼潤,幫助我們減少手和坯的摩擦力,但是水一旦放得太多,坯體就會軟掉,甚至塌掉。我先把不平整的瓶口修平,然後拿起海綿吸乾了杯底的水。等我的杯子全部完工了,變成一件出色的坯體後,老師要把我的坯取下來。先把平臺速度放慢,老師用一根細細的繩子快速在平臺上一刮,就切斷了坯體和平臺的連線,這樣坯體就可以取下來了。

接著,我又做了好幾個東西,有杯子、茶葉罐、花瓶和碗。做茶葉罐和做杯子基本相同,因為出來遊學前爸爸叫媽媽買幾個好看又實用的茶葉罐回來,但我想,我做的茶葉罐雖然不怎麼精美,但爸爸一定更喜歡我親手做的。

拉坯課結束了,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盪漾著喜悅的心情,充滿了成就感。我們的作品要經過老師的精細修整、上釉、燒製,才能完成。我多期待看到我的成品啊!

景德鎮遊記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7字

暑假生活豐富多彩,有滋有味,讓人回味無窮。最有趣的,還是景德鎮一遊。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奶奶,還有姑姑一家到了景德鎮,一下高速公路,就看到街路邊的燈都是用陶瓷做的,瞧!說她是陶瓷之都,還真是名副其實,果然與別處不大一樣!我真想親眼看看,這陶瓷是怎麼做出來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來到了陶瓷博物館,一路上我既興奮又好奇,心想:“這個博物館會是什麼樣的,裡面有沒有遊樂場啊?會有些什麼東西?”一連串的小問號,使我對這個博物館更加嚮往……

我們首先到了製作陶瓷的作坊裡,工人師傅將揉好的白泥,立在一個地下是圓盤,上面是木架的地方,用長長的竹竿,不停地讓圓盤轉動起來,當圓盤轉得飛快的時候,將雙手夾著白泥,用大拇指捏著白泥,白泥上面慢慢地形成了一個洞,漸漸地,一個碗的初坯形成了,師傅又將碗的初坯,修得更漂亮,就放在架子上晾晒。我也照著師傅的樣子,做了一個小瓶,看著簡單,自己做起來還真是有點難,瞧吧,我做的這個小瓶是“歪”的!即便如此,師傅還笑眯眯的說:“小朋友,你真棒!”看把我樂的……師傅還說,等幹了後,就可以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一個完完整整的瓶子就做好了,放到窯子燒製就可以用了。哇,太神奇了!工人師傅真厲害!

之後我們還參觀了古窯、瓷器展覽區、御窯廠遺址……時間過得真快,一天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我真捨不得走!

景德鎮,我愛您!有機會,我還再來!

景德鎮遊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422字

自我出生以來,遊覽過很多著名的地方,有天柱山、黃山、九華山……這一天,我又和媽媽遊覽了景德鎮。

原始森林裡有奇形怪狀的石頭、陡峭的樓梯坡、驚險的鐵索橋,最為驚歎的就是瀑布了,我小心翼翼地走到橋中間,唯恐一不小心就掉下去。看向前面,我不能不目瞪口呆,“哇!好漂亮啊!我是在做夢嗎?”在一高一低的石頭上,泉水洶湧地傾瀉而下,擊出波濤翻滾的浪花,好美啊!我的嘴張成“O”字形,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瀑布,媽媽也被這美景吸引住了。我真想更進一步地接近那令我戀戀不捨的瀑布啊!但由於時間原因,我不得不回去了。

我們又來到了瑤裡古鎮。這些房屋看起來既像嶄新的,又像陳舊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自己穿越到古代了呢!

我們還觀賞了極其漂亮的陶瓷。剛踏進展覽廳,我驚呆了!許多各種各樣的陶瓷呈現在我的眼前,每個陶瓷上都有不同的圖案,有梅花、佛像、黃山鬆……我東瞧瞧,西看看,好比是劉姥姥進大觀園。

如果我住在瑤裡古鎮,鎮子邊就是原始森林,家裡有數不盡的陶瓷,那該多好啊!

遊景德鎮作文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9字

“叮咚”,繼而傳來一陣甜美的聲音,“景德鎮站,已到達……”我還沒從睡夢中醒來,就隨著媽媽的腳步迷迷糊糊地下了車。是的,正是那個頗負盛名的大瓷都—景德鎮。

不愧是“瓷都”,剛出站,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陶瓷”的氣息,就連空氣中也散發著陶瓷的“芳香”。

出了動車站,我們驅車前往第一個目的地—古窯。這裡是國家5A級景區,介紹了景德鎮悠久的文化歷史。我入迷了!看著老師傅們拉胚,製作,雕刻……我也是躍躍欲試!我決定嘗試一下拉胚。哈!拉胚,我又興奮又緊張,生怕自己做壞了了。不過,有了老師傅從旁幫助和講解,我不知不覺地放鬆下來,感覺手中的泥土和轉盤猶如一個聽話的孩子,轉圈,變高,成形……“哇”!好神奇呀!一塊泥土居然能變成一個花瓶,這讓我興奮不已。可我卻被告知拉胚成功之後要放置在1000多度的窯中燒製幾個小時。這讓我感嘆匠人們的辛苦與執著!

於是,我又對窯洞產生了好奇,便參觀起古窯中最有特色的窯洞了。“饅頭窯”“葫蘆窯。這些窯有用大多都形狀奇特,引許多遊客不停讚歎,也“誘惑”地我目不轉睛。其中,最令我震驚的是“老師窯”。據說是古代的一位說書先生,在參觀窯洞的時候不小心掉了進去,被做成了一件“藝術品”,這令眾人唏噓不已……

“哈哈哈……”隨著大家的笑聲,不,這是有趣的笑聲,其實,更準確地說,這是大家發自內心的笑聲。

遊景德鎮作文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1字

假期來了,家人帶我直奔景德鎮,開始了一場景德鎮之旅。

來到景德鎮,已經是晚上七點多鐘了,早已飢腸轆轆的我們,看見許多美味佳餚,忍不住大快朵頤起來。

吃飽了,喝足了,我們就去了夜市逛街。剛來到夜市,我就被這裡的景色驚呆了,因為這裡太漂亮了:古老的建築威武地坐在街道旁。攤主們紛紛將自己的商品拿到街道上來賣……這時,一個杯子吸引了我的目光。這個杯子很小,但它上面用金粉畫了一幅荷花盛開的圖畫,更奇特的是把它放在燈下面,可以透出光來,好一個金花透光杯呀,我忍不住讓媽媽給我買了一個。

第二天,來到古窯,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座巨大的雕像。“這是誰呀?”我疑惑地問:“他的雕像怎麼會在這裡呢?”一問才明白,這是火神童兵呀!說起他,這有一段故事呢:傳說,有一個皇帝要窯工做出龍缸來,窯工不敢怠慢,立馬做了起來,可怎麼做都不成功。皇帝說:“三天內再做不出來,誅九族!”一急之下,童兵跳進窯裡,龍缸做出來了,可他卻溶化在窯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他稱為火神童兵!我瞬間被他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所折服!

再往下走,就是古窯碗作工場了。一塊泥巴,要在這裡經過七十二道工序,變成胚,再放到窯裡燒,一個碗才能成型,再經過加工,才能夠稱之為成品。我忍不住挑了一個胚,畫了起來。我先用毛筆畫了一個圓,再在裡面畫了一個“S”,然後在“S”的兩頭分別畫了一個小圓,最後把一個圓和這個圓形的一半塗上顏色,一個陰陽圖就完成了。我還在旁邊畫了一個五形圖呢!我看著這個碗,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旅程結束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景德鎮。景德鎮之旅就是這樣,你喜歡嗎?

遊景德鎮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3字

今年八月,舅舅、舅媽帶著哥哥,媽媽帶著我,我們一起去江西的南昌玩。

因為南昌離景德鎮很近,在回家之前,我們準備去景德鎮買些好看好用的瓷器,再去古窯去看看瓷器的做法呀,歷史呀……

上午九點,我們到了景德鎮。景德鎮到底是以瓷器聞名,連路旁的電線杆都是瓷柱的模樣,垃圾桶、雕塑什麼的更不用說,清一色的青花瓷,煞是好看。

一進古窯,迎面就是一個人木像雕塑,他頭盤一個髻,高揚的手錶現出他很激動,他的面前擺著一個大大的瓷缸,高度差不多到他的腰,據導遊說,這個人是景德鎮古代的一位為宮中做瓷器的工匠,他為了燒出當時很難燒出的大缸—便是他面前的大缸,以身祭缸,終於把它燒得完美無瑕。

接著,再往裡走,我看到了瓷器的製作方法:先將瓷土化做泥,再取一塊放入木轉盤中心,古代沒有電,他們就把木棍插進木轉盤上面的一個和木棍等粗的洞中,然後攪動轉盤,直到轉得飛快後拔出木棍,用手塑出碗狀,用手在下面巧妙地一託,嘿,一個碗做好哩!

晒了幾天後,稍乾的瓷器要用模子再整整形。再晒之後,坯子就不能用手摸了,只能用線吊起,然後上釉、燒製。最神奇的是,上釉時明明是黑色的塗料,燒出來就是青花瓷了,可有趣了。

手工燒製的瓷器做工精美,在經過一千六百多攝氏度的燒製後怎能不是件珍品呢?我們買了許多許多,還覺得不夠。

景德鎮的瓷器精緻淡雅,就算是一個碗,也真讓人喜愛!不愧是瓷都呀!

遊世界瓷都景德鎮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77字

爸爸的家鄉位於江西景德鎮。這裡山清水秀,景色優美。作為有世界瓷都美譽的景德鎮,最美的風景自然是名揚海外的瓷器。

一下高速,首先進入的是城市之門,景德鎮收費站採用的是民國初期的建築風格,沉穩大氣,與周圍的風光融為一體,立刻使人感受到了千年瓷都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風貌。進入城內,映入眼簾的是“CHINA-景德鎮”標誌性字樣。聽爸爸說,這是外國人給瓷器起的名字。因為中國的瓷器在外國太出名了,提到瓷器,就只能想到中國。瓷器那時候是成了中國的符號,所以瓷器就是代表著中國china。也就有了china瓷器。中國有四大發明,但是瓷器給西方國家的印象早就超過中國的四大發明。

街道上,一排排高大的青花瓷燈柱,像兩排威武的士兵,好像在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柱子上雕刻的龍彷彿要從雲裡衝出來,盤旋而上,栩栩如生。

走進瓷都大廈,這裡大大小小的店鋪經營著各種不同風格的瓷器,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樣的餐具、茶具……有國畫風味的粉彩瓷、有明澈輕透的青花瓷、有色彩奪目的琺琅瓷、有精美絕倫的花雕藝術……件件美的令人歎為觀止。書中是這樣讚美景德鎮的瓷器的:“白如玉、聲如磬、薄如紙、明如鏡。”真的是百聞不如一見哪。

邊走邊欣賞,突然一件花雕藝術品深深吸引住我們,只見鳳凰歇腳牡丹花叢中,仰頭朝陽,取名為丹鳳朝陽,寓意欣欣向榮。走近一看,鳳凰及所有的牡丹花束都是由瓷器製成,鳳凰身上的每一片羽毛都由粗至細,微微上翹,渾身羽毛顏色漸變鮮豔;牡丹花叢,每一片花瓣層次分明,花瓣自然張開外卷,有的嬌豔欲滴,有的含苞欲放;樹幹雕刻紋理清晰,真實自然。我彷彿看到了這隻鳳凰即將展翅高飛的模樣,整件藝術品雕刻精細,活靈活現。我被這巧奪天工的藝術品所深深震撼!不由的讓我想起乾隆皇帝為景德鎮瓷器作的佳詩:“白玉金邊素瓷胎,雕龍描鳳巧安排;玲瓏剔透萬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

這次景德鎮之旅讓我瞭解了很多關於陶瓷的知識。我愛景德鎮,更愛景德鎮的陶瓷。

景德鎮之行 篇9

國小二年級作文 ,360字

國慶假期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江西景德鎮遊玩。

到了景德鎮,我們遊玩的第一站是龍虎山。一大早,我們乘坐觀光車到了竹筏碼頭,我坐在竹筏上看見河兩岸的山峰連綿起伏,形態各異,有的像彌勒佛,有的像斷頭烏龜,還有的像歷盡滄桑的老人頭像……坐在竹筏中,我看了驚心動魄的“升棺表演”,就是仿效古人把棺材用繩子吊上懸崖峭壁,再放進懸崖洞裡,看得我是膽戰心驚。同時,我也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接著我們上了岸,又參觀了“正一觀”和“太上清宮”,在那裡我領略了中國獨有的道教文化。

景德鎮的瓷器是聞名於世的,所以到了江西就必須去看看這些有名的陶瓷藝術。第二天,我們就去了民俗博覽館,那裡展覽的陶瓷,有些薄如紙,有些白如玉,一件件作品都極其精緻,令我歎為觀止。

景德鎮真是個好地方,因為瓷器,它被世人所知;因為美景,它令我們流連忘返!

景德鎮之旅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816字

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千年瓷都”之美譽。星期六,我們研學來到了這座名城,一睹了景德鎮陶瓷的魅力。

“景德鎮”因何叫“景德鎮”呢?回來剛進家門就被爸爸問住了我。“景德鎮原名叫‘昌南鎮’。宋代景德年間,真宗皇帝命進御之瓷,底書‘景德年制’四字,因其器光致茂美,當時崇尚,著行中國,於是天下鹹稱景德鎮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久而久之,景德鎮由代稱轉正,成為正式的行政地名。又一說是皇帝偏愛景德鎮陶瓷,龍顏大悅時,賜名景德鎮,其查無史料記載,不可信。”爸爸述說了一遍,要求我查閱資料,去偽求真。

我們到了景德鎮後,按照老師事先編好的小組順序排好隊,跟著導遊進入了浮樑縣。

首先,我們觀看了紀錄片《天工開物》和一些製作瓷器的視訊後,對這些工匠的手藝十分驚歎,也領悟到了景德鎮陶瓷“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深意了。導遊還告訴我們每個精美的陶瓷都要經過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做成,我們不禁對這些工匠肅然起敬。

然後,我們親手體驗了陶瓷胚子的製作工藝,把瓷土和成溼泥後放到機器上,再調整機器的速度,就可以動手對陶瓷胚子進行塑型。大家七手八腳地製作了起來,其中製作了不少較為美觀的瓷器胚子。雖然大家身上到處都沾滿了泥水,但體驗製作陶瓷胚子的過程依然興趣十足。

我們還用畫筆蘸著顏料在盤子上畫了五彩繽紛、栩栩如生的畫,其中還真有不少“抽象派”和“現實派”等作品哦。還有人模仿梵高的《星空》畫了“印象派”的畫作,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同學們真像一個個小畫家。

下午,我們參觀了“中國景德鎮陶瓷博物館”,欣賞了不少精美的陶瓷和泥人。一些同學在參觀的時候看到人像就學起人像的動作來;有些同學裝模作樣地對著佛像拜了拜,逗得大家捧腹大笑;還有同學在博物館裡玩起了捉迷藏,因博物館很大,十分難找到目標,玩得真是開心。

參觀完博物館後,我們就坐著大巴返回,一路上,大家都在回憶和探討著此次景德鎮之旅,這真是一場有意義的研學活動。

景德鎮的秋 篇11

國二作文 ,724字

我的故鄉景德鎮,真是個如詩如畫的地方。那兒的山和水,一到秋天,簡直是讓人看一眼就充滿無限幻想了。

要我說,景德鎮的秋,是別有一番詩意的。你看那遠處的山,在清晨乳白色的霧中,滿山的金黃尤為顯眼,讓人看一眼就忍不住想去走近它,去擁抱它。就這樣走進了山中,走在了那金黃與深紅落葉鋪成的天然地毯之上。腳下落葉沙沙地響,頭上落葉紛紛地飄,彷彿整個人置身在了一幅“落葉秋景圖”之中,在這樣一幅圖中,又有幾個人不想吟兩句詩呢?你瞧,這天空高遠,白雲飄飛,一行行大雁也向南飛去,不正是“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嗎?雖說這畫面飽含悲情,但又何嘗不是充滿美,充滿詩意的呢?

午後,天氣漸轉涼,一陣陣山風向你撲來,這山風中帶著落葉的氣息,帶著枯木的氣息,更帶著秋的氣息。一陣又一陣地吹來。這風應該是這山送來的吧,它是在抱怨你觀賞得太久了,不讓它好好休息了呢!

景德鎮不僅有充滿詩意的山,還有著充滿活力的水。你瞧這秋天的昌江多麼寬闊,一眼望不到邊;這水多麼清澈,都能看見魚兒在水中嬉戲,水草隨著波浪在水中盡情地舞蹈。夜幕降臨,皎潔的月色之下,遙望遠方,這昌江與那天際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不知天邊在哪,更不知昌江之邊在哪。一陣涼爽的秋風拂過江面,泛起可愛的小波浪,一個接一個朝遠方奔去,它們衝破了月亮在水面上圓圓的倒影,毫不畏懼。也不知它們要去哪兒,只看見它們最終消失在江天的交融之處。秋天的昌江之上,有無數秋風帶來的落葉,漂浮著,它們像一隻只小舟,在清澈江水的伴隨之下,載著秋的訊息,向遠處行去。這昌江不但沒有絲毫悲涼之意,反而充滿著無限活力。

這充滿詩意的山和富有活力的水啊!是你們,完美地詮釋了景德鎮的秋!

遊仲景小鎮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3字

大年初一早上,我們一家人吃完早飯,高高興興地去仲景養生小鎮遊玩。

仲景養生小鎮好熱鬧呀,我們邊走邊看,剛走到大門口,我就聽見了音樂。我回頭一看,啊!大門口後邊原來有一個大舞臺,放著歡快的音樂,裡三層外三層圍了許多人,我擠進人群裡踮起腳尖伸長脖子一看,噢,原來是在表演耍獅子。

舞臺上有四隻獅子,一隻粉色的,三隻紅色的,其中有兩隻稍微小些。媽媽告訴我說“兩隻大的是獅子爸爸和媽媽,小的是獅子寶寶。”我特別喜歡那兩隻小獅子,它們一會在爸爸媽媽旁邊撒嬌,一會在地上打滾,一會翻個跟頭,一會又一跳三尺高,可愛極了。這時候領獅子的叔叔拿著一個繡球上臺了,四隻獅子都過來搶繡球。有一隻獅子跳起來撲向繡球,領獅人翻個跟頭繡球差點被獅子爸爸搶走,然後又有叔叔在舞臺上放了幾張桌子,獅子在桌子上跳來跳去,變著花樣的玩耍。

表演結束後,我們繼續往前走。沒走多遠,我就看到一個店門外圍得水洩不通。我湊近一瞧,啊!原來是一個賣餅的店,她們的店非常有名,師傅的製作過程很特別,吸引南來北往的客人慕名前來觀看和品嚐。只見師傅拿起一團面,然後用麵杖壓成一張餅,忽然他拿起薄面餅拋到空中,然後他用一根手指頭把薄餅接住,在手指上旋轉起來,好大的餅呀薄如紙,在他的手指上跳舞。重複了很多次,他開始在鍋裡煎餅。原來這就叫“印度飛餅”呀,真是名不虛傳!

接著,我又觀看了套圈表演,玩了碰碰車,品嚐了一些特色小吃……直到中午時分,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仲景養生小鎮。

這裡真是太好玩了,下次我還要來這裡遊玩!

古色古香烏鎮遊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953字

在史上最長的寒假裡,我度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也吃了團團圓圓的元宵。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春節期間來到烏鎮遊玩的一次了。

年初二,我和媽媽整裝待發,一起去遊玩了烏鎮,並在這次短途旅遊中收穫不少。乘車來到烏鎮,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全是人,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來形容。下了車,我就立刻擠到青石板上,擺好了姿勢讓媽媽給我拍照留念。而媽媽也像小孩子一樣,也要我幫她拍照,因為這裡是媽媽的故鄉。

剛踏上旅遊的腳步,媽媽就大方地給了我50元錢,還說讓我自己買東西,要學會獨立,並學會砍價。拿到錢的我不禁有些小激動,畢竟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主花錢。沒走幾步,我就看見一家店在賣麥芽糖,看起來很好吃,嘴饞的我便疾步走上前,詢問價格。這是我第一次買東西,當然有些膽小,就忘了砍價,直接以15元成交了。後來媽媽告訴我你完全可以再讓老闆便宜5塊錢的!哎!人家這也是第一次嘛!我在私下嘀咕著。走著走著,我又看見前面有賣小錢包的,還是用藍印花布做的呢,看得我是愛不釋手。便精心挑選了一個準備買下來,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錢,會不會很貴呢?。就在我猶豫的時候看到了攤位邊上寫著“10元四個”。哇,這麼便宜啊,可是買多了媽媽會不會責怪我,再說多了也沒處放啊。想到這,我靈機一動,和老闆商量了一下,能不能用五元買二個。在我的再三請求下,老闆真的答應了。終於我如願以償地買到了這兩個做工精緻的小錢包,別提我有多高興呢,蹦著跳著繼續往前。沒走多久,老遠就望見一條筆直的青如綠草的帶子,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條小河。我快步走上小石橋,坐在石板椅上,身體輕輕地貼著後面的護攔,像模像樣地感受著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就這樣,媽媽給我拍了一張又一張的照片。在那照片裡,有著碧綠的湖水,古樸典雅的老式房屋,也有著烏鎮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只要一見到這張照片,我就會產生無比美好的遐想。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出了景區,跟著媽媽又來到了她以前工作過的地方。據媽媽口頭所說的進行對比,發現這裡比原來有了很大地改變,變得更乾淨、更整潔,更熱鬧、更氣派了。

雖然在寒假中我並沒有出遠門,而只是去了媽媽以前住過的地方。故地重遊,對媽媽來說感慨良多,而對我來說也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快樂與滿足。

就這樣,我渡過了一個幸福、快樂、充實而又美好的寒假。明年的寒假,我等著、盼著你哦!

塘棲古鎮遊感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02字

陽春三月,細雨霏霏,踩著略有苔蘚的青石板,環顧著四周古色古香的老式房屋,還有那聞名遐邇的京杭大運河和橫跨河上的廣濟橋,一幅中國“水墨畫”呈現在了我的眼前!這,就是位於杭州北郊的塘棲古鎮!

漫步於古鎮,空氣中瀰漫著陌生又熟悉的氣息,沁人心脾。運河兩岸的柳樹傾斜著身子,以河為鏡,梳理著新裝,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迎接著南來北往的遊客;鳥兒歡快地撲騰著翅膀,在天空引吭高歌,唱著一曲歡迎詞;蝴蝶煽動著綵衣,也趕來加入這春的盛宴,為熱鬧的古鎮增添一份美麗!

我緩緩地踱步上橋,眼前一望無際的京杭大運河,時而平靜如水,時而微波盪漾,在夕陽餘輝的映照下,閃著金光……恍惚間,我似乎乘著歷史的長河,回到了那個久遠的時代,眼前出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奮力開挖運河的壯觀場景。在沒有先進裝置的年代,我們的先輩們那一剷剷、一鍬鍬,磨出了多少鮮血,汗水浸透了多少衣衫,才開挖出了這世界上里程最長的運河,為古代交通的便利作出了這麼大的貢獻!我不禁為我們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的先輩們豎起了大拇指!

繼續走到橋中央,回首一探這堅固質樸的七拱橋。據介紹,這座橋是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石欄板雖是素面,卻烙著深深的歷史痕跡。橋上共有64根望柱,四角望柱上雕刻著覆蓮,栩栩如生。廣濟橋溝通了運河兩岸,似長虹臥波,造型秀麗,成為歷史滄桑的真實見證,連同江南的富庶、繁盛,和著槳聲、船伕號子聲寫進了京杭大運河500年的興旺漕運史中。我再次為前人的智慧與力量所折服!

因為廣濟橋位於古鎮中央,所以走到橋頂,可以看到小鎮全貌。運河兩岸人來熙往,一排排的商鋪前各色本地特產玲琅滿目。勤勞的小鎮人早早就開門迎客,鋪前人頭攢動。此刻,叫賣聲、討價還加聲、歡笑聲充斥著狹小卻溫馨的小鎮。時不時迎面走來幾個孩童,手舉著糖畫、冰糖葫蘆,高興地舔了又舔……

欣賞著這幅祖國錦繡河山中的“水墨畫”一景,我為我生在這樣優秀的民族而自豪,我為我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點贊!

春華鎮遊記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字
春華鎮遊記作文800字https://wWw.ZuoWen8.com/a/362961.html

魯鎮遊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8字

“五一”這天,我們一家人去魯鎮遊玩。

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魯迅像和“民族魂”三個遒勁的大字。景區視野十分開闊,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古色古香的屋宇,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無不洋溢著水鄉紹興特有的風情。

突然,耳邊傳來“阿毛—阿毛—”淒涼的叫聲,我回頭一看,一位衣著襤褸,頭髮花白而凌亂的老大娘正從我身後蹣跚走過,嘴裡不停地呼喊著。這大概就是《祝福》裡的祥林嫂吧!與魯迅先生所描述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真是神似!儘管明知是演員演的,但想到祥林嫂的艱難生活,還是不免讓人心生憐憫,也更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真是幸福極了。

“升堂—”一聲吆喝打斷了我的沉思,我和媽媽循聲走進了鎮館,只見“鎮長大人”正威風凜凜地坐在公堂上,一位身著青色長衫的中年男子正跪在地上受審,還真和電視裡看到的情景差不多少。

鎮館的對面是一家西施豆腐店,生意十分興隆,我端起一碗豆腐,一口氣吃進了肚子,味道鹹香嫩滑,用美女命名的豆腐果真不賴!聽店主說魯迅小時候也很喜歡吃這種豆腐,這不禁又讓我想起先生筆下的那個“豆腐西施”來。

再往前走,我們來到了戲臺,這裡聚滿了人,都在津津有味地看戲。可我也像小時候的魯迅、雙喜、阿發他們看社戲一樣,知道臺上在“咿咿呀呀的唱”,實在不懂欣賞。

隨後我們還遊覽了錢府、當鋪、土地廟等景點。在回去的路上,我想魯迅先生雖然早已逝去,但他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了。

沙溪古鎮遊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7字

在太倉常有聽到“金沙溪,銀太倉,東南十八鄉沙溪第一鄉”的美稱。心中嚮往已久,想一探究竟。剛好太倉日報組織我們小記者參加賞家鄉美景—遊古鎮沙溪的活動。我終於得償所願!

那天早上我們準時出發。秋高氣爽,風兒瑟瑟,我的心情也像風一般自由,特別愜意!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沙溪。我迫不及待地下車,想一睹古鎮芳容。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古鎮的全景,古色古香的韻味深深吸引了我,如同一幅古樸的潑墨丹青。古鎮的那條河,河水清澈,潺潺流淌,如一條玉帶鑲嵌期間,那一座座單孔古橋及一排排鄰水而建,錯落有致,粉牆黛瓦極具江南水鄉特色的房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又為古鎮平添了幾分姿色。我輕倚橋欄,看著一艘艘小巧的遊船穿梭,心中無限遐想!試想一下那是一幅多麼美的畫面!

當我漫步走進古鎮的老街,瞬間覺得彷彿穿越了時空,石徑老街無處不透著悠悠古韻!街道的兩旁有許多高低錯落的古建築,建築有著濃郁的民清特色,精緻的門窗都是用木頭製作。形態各異,各具風格。有的簡約,有的複雜,還有的精工雕琢出各種精美的花紋,別有一番風味。古街上的商鋪林立,也都帶著古色古香的氣息,有做古裝漢服租借的,有做傳統手工藝品的,如手工編織的竹製品等,有做傳統特色糕點的,還有古玩行,應有盡有真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古街上反應那個年代市民生活經營場景的銅像雕塑,如補鍋,磨剪刀,拉黃包車這些職業似乎離我們很遠了,但從這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雕像上讓我看到了以前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當時的生活縮影。

隨後我們又來到了沙溪文史館,從中我知道了許多歷史名人,瞭解了有關他們的典故。如俞慶棠、唐孝純、還有鄭和。鄭和七下西洋的那艘“寶船”讓我記憶猶新,那是多麼雄偉啊!

最後我們登上了靜觀堂,在二樓俯視,古鎮全貌盡收眼底,時不時耳邊傳來陣陣優美的江南絲竹,如畫美景,琴聲悠悠相互輝映,讓人回味無窮!

這次活動不僅讓我進一步的瞭解沙溪古鎮的歷史變遷及文化的發展,同時讓我更深的明白歷史上美好的東西是深深鐫刻在人們心底的,不會隨意被遺忘!被抹滅!只會一代代傳承下去!

烏鎮遊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4字

六月裡的一個週末,我和媽媽一起遊覽了江南水鎮—-烏鎮。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2014年11月19日開始,烏鎮成為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

下了車,我們首先來到了烏鎮的西柵。白牆黑瓦,古色古香的房子,沿著河兩邊整齊的排列著。河上橫跨著大大小小三十幾座橋,這裡的水不是溪不是河,而是平靜的水,靜得猶如一面鏡子,把藍天,白雲,房子及遊人都“吸”到裡面,構成一副絢麗多彩的畫卷。水面上一艘艘烏篷船來回穿梭,烏篷船是江南水鄉的獨特工具,它時而輕快,時而舒緩,遊人坐在船上,順水而行,一路觀賞河兩邊的風景,這也是烏鎮獨有的特色。沿著石板鋪成的小路,我們來到了烏鎮有名的染布坊,一匹匹染好的藍印花布掛在竹竿上隨風飄動,像一副水彩畫。

烏鎮的夜景也是特別美麗,一條條船上打起了燈籠,猶如無數只螢火蟲。街道兩邊也亮起了無數盞燈,白的,紅色,黃色,紫的,將烏鎮點綴的格外明亮。

小橋、流水、人家,烏鎮一座江南特色小鎮,更像是一副古畫,讓人流連忘返。

烏鎮遊記 篇19

記敘文 ,655字

一次旅行,就是一次心靈的昇華。領略過驚濤駭浪吞滅沃日的雄偉壯觀,見識過青煙繚繞直入雲宵的震撼人心,但卻始終未嘗找到那份靈魂深處的安逸。

嚮往烏鎮很久了,那個煙雨歲月中的古鎮,隔著層簿薄的畫,向我展現了它的韻味。那種深入精神根源的不可自?i,驅使著我,終於踏上了烏鎮的土地。厚重的青石板承載著古老的往事,迴盪著淺淺的足音。撐開一把骨傘,撩開如絲細雨,走進幽深的小巷。白牆,青瓦,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訴說著古老,時光在這裡漸漸停滯了急促的步伐,然後悄然回溯。雨絲落在滿是凹凼的青石板上,打碎一片片小小的光影,或是波動起一圈圈歷史的迴音。銀白的細碎花朵開遍每一個角落,從盛開到衰落,每時每刻。三月的楊柳朦朧在滿城的煙雨裡,細密的銀絲,織起的可是一段段回憶!

踏上古老的拱橋,看水中倒映著的承載歲月的雄厚身軀。它曾見證了多少時光,如水中花月在時間的流淌下轉眼消散!河水靜靜地流淌著,彷彿從來未曾改變,只是一直倒映著小鎮的一切。幾隻烏蓬小船在視野的盡頭慢慢放大,木槳插入水中,和著雨點的節奏輕輕拔動,濺起一朵朵的水花。光點在水面上波動,水波在蠕動,光班也隨之舞動,映照著四周的白牆青瓦飛簷斗拱。些許的墨跡留在牆上,泛黃的對聯殘留在木門的兩側,青石板上,盡是雨後細碎的落花。

夜色來臨了,遠方星星點點地亮起幾豆燈火,小舟蕩著微微的水波緩緩靠岸,周遭的一切化為一種易碎的寧靜,讓人不忍打破。歸途的路很長很長,留下人內心最後一份繾倦。最後的一步踏出,離開那片土地,卻在記億裡永遠地留下了這幅畫,這份深入精神深處的古老和安逸。

古鎮遊記 篇20

記敘文 ,886字

時光荏苒,錦繡永恆

—題記

有人說,置身於一個古鎮,就彷彿在和時光老人談論歲月的故事,去年假期,在百忙當中回到自己的老家黃姚,去感受一份淳樸的真摯與美好。

告別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鋼鐵森林,腳一沾青石板,便感覺時間倒轉了幾百年,清涼的感覺頓然湧上心頭。行走在青石鋪平的小路上,一塊塊的青石間鑲嵌著苔蘚。這碧綠而倔強的苔蘚猶如一根根四通八達的脈絡在無限延伸,年代已久的泥牆屋,斑駁著過往的痕跡。這一切的一切,每時每刻都在和路人講述著昔日的故事,訴說著昔日的繁華。

往小巷深處走去,就臨著石板橋了。來往的女子,不知多少回,坐在垂柳凝望著自己愛慕的男子。勞作的男子,不知多少次,站在橋頭上倚橋回首,只為心中的女子衝其會心一笑。這悠長的小橋,這古老的小鎮,不知見證了多少次完美的愛情,不知承載了多少代人的故事。

特色的老木屋一座接著一座,而那老屋屋簷下的花薔早已爬上泥牆,閣樓上的枝藤在風中招搖著,輕哼著古老的民謠,如此富有詩意的建築,怎麼會留不住我的腳步呢?

踏入門檻,向四周望去,只見那懸掛在牆上的木鐘,一搖一擺的,甚是討人喜歡。石磨安然地呆在角落,默默地注視著行人。內屋的綠藤早已沾滿了白瓦,慵懶地叭在瓦上,給老屋帶來勃勃生機,肥碩的葉子墜在藤蔓上,好生安詳。正值中午時分,溫和的陽光傾散在老屋上,透過樹葉間的空隙,照射出歲月的影子,像破碎的玉片撒落在地上,那麼刺目,令人過目不忘。我真想長居在這裡,還能像兒時一樣,在這並不大的裡屋內肆意玩耍。看絲絲的煙雲在暖陽輕籠下聚在一起,飄散成一幅絕美的中國畫。

古人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可我沒有愁,有的只是一份平靜與清新。而他們卻化作一江春水,使我源遠流長……

竹排搖曳著,我站在竹排上,微抬著頭,兩岸的景色便映入眼簾。我並非詩詞好手,吟不出一著傳世佳謠,我並非繪畫奇才,繪不出一幅傳世佳作。而我只能用我最真誠的雙眼,去飽覽著錦繡江山。看著藤蔓浸上岸邊,看著泉水隨風盪漾。我只有把這江,這景,這情收在眼中,記在心上。

盛滿一瓢清水,揚起瓢壺,任期揮撒,這縷清泉,尤如繁星點點,落在世界的每一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