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古詩相關作文20篇

最美的古詩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6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每每讀著這首古詩時,心裡不禁泛起層層漣漪,浮想聯翩……

在冰涼的地面上,從半空中斜射下來一道光束,同樣也是冰涼的,我尋找著這光束的源頭,原來是月亮。抬頭仰望,似乎看到在月亮上有個人影,可能是嫦娥吧,手中抱著一個兔子,也許是玉兔,正坐在桂花樹下遙望著這她幾百年來一直依戀的蒼涼世間。

讀著這首從幼兒開始熟悉的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我彷彿看見了一位風塵僕僕的大師在夜深人靜的晚上,在井床上看天空明月灑在地上,宛如層層的白霜的月光。 仰望夜空的明月,不由得低下頭,思念自己的故鄉。

李白的《靜夜思》用清新樸素的語言寫出了遠離家鄉的人,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是啊,思鄉之情,人人有之。

望月,哀,感觸;悲,思念;深,回憶、迷茫。

“鳥有一個巢,人有一個家。”對每個人而言:家是感受親情的港灣,父母的愛,會給孩子無限的溫馨。而現在,許許多多的父母因為生活所迫,常年在外打工,而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讓孩子成了“留守兒童”。他們何嘗不想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可現實讓他們感到萬分無奈。留守兒童們沒有父母的關懷和呵護,我們有責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我更希望全社會行動起來,為留守兒童託舉起一片燦爛的藍天。

古詩的美不僅美在語言,更是美在意境,美在感動。遇見最美古詩,讓我熱愛生活,感悟生活。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當堅韌的磐石也逃不掉被水滴穿的命運,而你卻光輝依舊,啊!古詩,時光匆匆,唯你長存,你是最美的。

《最美的你》詩歌 篇2

詩歌 ,610字

我常在想,什麼是最美?

不是那胭脂常有,令人傾慕;

人生定要踏足許多城市,才肯回首。

一句暖暖的問候,

遠遠飄來,

把天空的蔚藍都變成微笑。

你看到的是屆笑春桃兮的光景,

你可能不知道

汗水為何要浸透他們的衣衫。

又為何,要親吻他們的額頭?

畢竟那高寬胖瘦的車流,

從未慌張。

倒是那刺眼的陽光,

高高在上,無情拷打。

非得把苦澀的印記,

刻在她的臉上。

瞧!

他們夜以繼日的穿梭在站口,

他們是恩陽的守護人,

在黑夜裡戰鬥;

在白日裡奔忙;

很少有人會感知到它的特別,

但往來,都不會寂寞。

人們在陽光下揮手感恩,

又默默無言。

慢慢走過寬闊路上的收費亭,

遇見風霜受盡的老母親。

她孤立於這寂寥的路口,

被夢想擰成堅固的繩索,

默默在道路上彳亍著。

嘴裡細聲喃喃道:

假如讓我第二次誕生,

假如讓我再次選擇,

我還要堅守在恩陽的路口,

啊!恩陽

你華夏五千年古老的文明

像酷暑中的一絲清涼帶來美的和諧。

假如讓我重新生活,

假如讓我再次選擇,

我還是要投進你的懷抱裡。

在這裡

“真服務”的理念,

如一股股清泉流淌,

澆灌著古鎮的山水花草;

在這裡,小鎮的改變由他們裝點;

在這裡,青春不止序言,

生命收穫起點;

最終寫下無悔的青春歲月。

在路上,你可能見慣了翻湧的浪潮,

往來不息;

也一定遇見過蓮花般的笑容,

觀守四方。

你問我什麼是最美?

不是那胭脂常有,

是令人欽佩,

是你仍在我來時的路口等待,

風霜未改。

美妙的古詩詞 篇3

國二作文 ,664字

我國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國度,我最喜愛詩歌、古詩詞。

天真的兒歌,樸素的民歌,膾炙人口的古詩詞常常在我們耳邊迴盪,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古至今湧現出許許多多大詩人,有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現代的郭沫若徐志摩等偉大的詩人,他們的優秀詩篇為各國人民所傳誦。

遨遊在歷史的海洋中,去感受詩歌的氣息吧!

在如歌如畫的唐詩宋詞中,領略楓橋的鐘聲,大漠的孤煙,感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離別之情,體會“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雄心壯志,理解“小荷才樓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生機盎然。

細細品味,彷彿身臨其境,暢遊神州大地,令人心闊神怡。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寫出了童真童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泰山那雄偉的氣概,“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在眾多的詩詞中,我最喜愛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這首詩寫的是雨,詩人敏銳地抓住這場雨的特徵,從各個方面進行描摹,前兩句寫了下雨的季節,直接讚美了這場及時雨,雨彷彿知曉人們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悄然而至,後面六句集中寫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點漁火若隱若現,詩人於是興奮地猜測,等到天明,錦官城裡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多麼美妙的詩詞啊,寥寥數語,詩中沒有一個喜字,但處處都體現著詩人的喜悅之情。

古詩詞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是人類文化的瑰寶,美妙的古詩詞讓人愛不釋手,親愛的同學,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喜歡?

你是春天最美的詩 篇4

國一作文 ,1180字

讀你的過程,如嫩芽破土,柳枝抽芽;讀懂你後,如花團錦簇,桃紅柳綠,鶯飛草長。

—題記

初次見你,是在幼時的一個春季。

記得那時還是幼兒園剛入學,我們倆並不是一個班,但就是校園裡的一次表演,成為了我們友誼樂章的第一個音符。那時演《說唱臉譜》,你穿著一件鮮綠色的小衫,用綠色絲帶扎著沖天辮,我身著一身紅衣,戴一頂頗具民族風的小帽,用紅絲帶紮了兩個羊角辮,臉上都化著豔麗的妝,一臉稚氣地望著對方。當時,看著你的眼睛,我就知道,你將在我的生命中,有一個特別的位置。

自從演出之後,我們就很少打交道,但你的眼睛依然令我記憶猶新:瞳孔很深邃,令人看著十分安心、沉穩,宛若一汪清泉,沒有一點雜質。我們的再相遇,是在兩年後的一年級。命運將我們分到一個班,我們的友誼之路,正式啟程。當時因為同姓氏且實力相當而結緣的我們,滿心童真。“我們幼兒園見過!”“你叫什麼名字?”“吳肇寧。”吳、肇、寧。這三個字不知何時在我的心裡占上了一塊最柔軟的位置。我倆變得形影不離,像一對雙生娃娃,連老師也感嘆:“你們兩個關係真好!”

但到了六年級後,我發現你漸漸讓我有些讀不懂了。雖然你在別人面前一副大大咧咧、強勢的大姐大模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心思愈發細膩,讓人讀不懂透。我也因此跟你鬧了幾次不小的矛盾。我很不理解,我什麼也沒做,你卻說我不尊重你。我不服氣,一直在反駁你,你因此而更加生氣。我清晰地記得你發怒時的眼睛:像冰天雪地中的狼,冰冷而鋒利,剜得我的心生疼。冷戰。僵持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裡,我們的友誼就像經歷了一場暴風雪,凍住了一般。其實,我們誰都想重歸於好,只是誰都拉不下面子道歉,彷彿是初春的小嫩芽,努力地想衝翻堅硬冰冷的泥土,無奈泥土太堅固。一個月零一週。事情終於有了轉機。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思考,我終於看透了你的心思,外表堅強,內心細膩,在意好朋友的每一個舉動和細節,容易多想,容易受傷,典型的“巨蟹座心理”。而我平時當你是不拘小節,才無意中做出那些容易令你想多的事。柳芽兒已冒出了尖,友誼正逐步打破冰層。“哎,你去哪兒?”“我去辦公室送本子。”“一起去。”短短三句話,冰雪消融,萬物復甦。這是我一個多月來第一次認真凝視你的臉,你長相不算很漂亮,但看了很舒服,粉色的眼鏡襯得你沉穩的眼瞳更有靈氣,臉上有一團紅暈,不知是不是冷戰過後突如其來的對話讓你有些不好意思。很多說你性格男孩子氣,時而冷靜,時而有些暴力,但只有經歷過風雪的我才知道,你是一個可愛又細膩的女孩。

我讀你,感受到了春天。只不過不同的是,在讀你的過程中,是有些艱難的,要付出努力的。但當小草終於衝破泥土,柳枝終於抽芽,當我終於讀懂你時,已是桃紅柳綠,鳥語花香,鶯飛草長。我和你經歷過風雪侵襲後遇見的春天,一定是最美的,最好的。

我和你重新和好的那天,陽光和煦,春風習習,春意盎然。就像,我讀你的感覺一樣。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3字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首水調歌頭,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詩人蘇東坡。

他是一個十分偉大的詩人,不僅在詩詞歌賦方面很有天賦,還會書法,水墨畫,等比較文雅的愛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全才詩人。

讀著水調歌頭,我的眼前浮現了大文豪家蘇東坡寫下這首詩時的場景,和他當時的心情。

“轉諸葛,低綺戶,照無眠。”這一句,將他當時的心情表露無疑。從這句詞中,我看到了蘇東坡,在中秋節的夜晚,獨自一個人坐在窗前,整夜的睡不著,思念著家鄉親人的感覺,甚至能從他的眼神,看出他隨之而來的淡淡的憂傷,彷彿是在想念,又彷彿是在自責。

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一句。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是我覺得寫的更加完美的一句。這句詞透露出了蘇東坡因不能見到親人的傷感,更表達出了蘇東坡對自己做出心理上的安慰和調整,讓自己不再為離別而傷感。更重要的是他用詩詞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偶爾有不完美,難過的事情是很正常,要懂得自我調節,不要讓自己沉醉在痛苦之中。

蘇東坡真的是太厲害了,遇上這種難過的心情,也能用詩詞化解,給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技術真是無人能敵啊!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1字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中優美的文字,無不顯示著中國人的歷史與智慧,它燦爛似繁星,芬芳似花朵,悠遠如長河。然而,在千千萬萬的千古絕唱之中,我最喜歡的是明代于謙寫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的石灰,把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能把自己的高尚情操留在世界上。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詩人託物言志,用石灰來比喻自己,充分表達了作者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末句表現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作者用這寥寥數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報國的高貴品質,為人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每當我讀起這首詩,不禁心潮澎湃,被這種優秀品格所吸引,所震撼。我感受到了詩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立志做一個純潔清白的人。

詩人于謙出生於1398年,字廷益,號節庵。明代政治家、軍事家。浙江錢塘人,于謙少年立志,12歲時便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進士,任監察御史。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後,從兵部侍郎升任尚書,擁立景帝,反對南遷。他調集重兵,組織指揮了歷史上有名的京城保衛戰,因功加少保。于謙為官勤政、愛民、廉潔、剛直,深得景帝的信任,也因此獲罪於一些朝中大臣,終因謀逆罪被殺。

學習古詩,常常讓我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承載著重大使命;吟誦古詩,就彷彿來到智慧的源頭;我們的中國人的智慧在古詩裡,我們中國人的美在古詩裡,我們中國人的歷史也在古詩裡,中國的古詩是傳統文化中一朵永不凋謝、瑰麗的奇葩。而這首《石灰吟》成為我最喜歡的古詩,它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充分表達了詩人的高風亮節。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3字

有很多人喜歡遊戲,有很多人喜歡學習,有很多人喜歡吃零食,還有很多人喜歡睡覺。而我最近卻喜歡一首古詩《勸學》。

“勸學”的原文是唐颜真卿寫的—

《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其中“三更燈火五更雞”這句閩南俗語,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還有第一句用客觀現象寫時間早,引出第二句學習要勤奮,要早起。

第三、四句寫的是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紀大了,在想要學習也晚了。他勸導人們在有限的生命裡,抓緊時間,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像蜜蜂一樣勤奮,好好學習,像羚羊一樣,面對生下小羚羊讓它在兩分鐘內堅持著奔跑,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堅持學習。

就像我每天都要去做數不盡的、枯燥無味的homework,但我還是堅持下去了,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都還是有的。但有些同學就是不想當蜜蜂和羚羊一樣的“人”,一直偷懶著不做作業,他們終將一事無成。

總之,顏真卿寫了這首詩就是想告訴我們後人學習古詩並能深刻明白他的內涵!作為二十世紀的我們,應該抓住時間這個老人,把握機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9字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古詩—朱熹的《春日》。

對這首詩的喜愛,從我開始學它的時候就有了。其實比起古詩,我更偏愛詞,因為它的不固定字數,自由的格式,朗朗上口又抑揚頓挫。這首《春日》卻打破了我的偏愛,破例稱為我的最愛。以前學它時,就覺得它寫得很美,寫出了我心中春的樣子,也羨慕作者的自由,羨慕他能隨心所欲地去找尋春天。學完後,又進一步瞭解了它的意境,我不禁在腦海裡想象出這樣的畫面:朱熹獨自一人,一邊在泗水邊慢慢地走著,一邊望著那些五彩繽紛的野花和翩翩起舞的蝴蝶。那一定是春姑娘休息的家園了,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前些日子,在第三季詩詞大會上,我聽到了立群老師對這首詩的講解,原來它還有更深層的意思。從表面上看,這好像是一首寫景詩,寫了春天的景色。但其實,這是一首很會“裝”的哲理詩。從“泗水濱”這三個字就可以看出端倪,它其實是寫了朱熹在泗水邊上尋找孔子留下的思想,找到後來發現耳目一新。這才發現,儒家思想是那麼的萬紫千紅。唉,我真是被它的“顏值”騙了這麼多年。

但是這深層的意思,讓我更深入的瞭解,也更加喜歡了朱熹和它的這首詩。朱熹是一個大學者,他一定很推崇儒家思想,對知識也有著孜孜不倦探索的精神,也勤于思考,所以他才能發現儒家思想的“萬紫千紅”,也會感慨儒家思想不管如何卻“總是春”。

這樣一首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詩,怎能讓我不喜歡呢?讀到它,總讓我感覺有一種力量灌入我的身體,讓我向著知識的高山攀登。

古巷裡有最美的風景 篇9

國二作文 ,1128字

一座臨河古城,一條長長的石板街,藏著一條窄窄的古巷。

這條古巷南北走向,南端與石板街相連,北端則抵達那古老的淮河。這條古巷太隱蔽了,巷口有棵老葡萄樹,好似就是為遮蔽古巷所生的。這條古巷太窄了,窄得只允許一個人行走。這條恰似迷境一般的古巷,卻時不時被陽光光顧,透過罅隙,點點陽光在上面零零落落地跳動,給這條深幽的古巷添上了亮色的同時,反而讓它顯得更加靜謐了。

古巷很靜,古巷兩邊的住戶也很靜。在古巷兩旁古色古香的房子裡,居住的全是安享清靜的長者。年輕人是不願住在這裡的,他們享受不了這裡的清靜。

這條古巷兩邊的牆壁全是用古城磚砌成。底部用大塊的城磚,上部用小塊的城磚,磚縫間,是白色的膠狀物。

古巷的牆壁不僅有白色勾邊的美,還有不同青磚混搭的色調美。你看,這一片是淺淺的灰,那一片是深深的青,還有那一片是灰色與青色交織的迷彩,都散發出一種古老滄桑的氣息,又好似一幅寫意畫。

腳下,是一塊塊光滑的石塊。中間鋪著大石塊,兩邊鋪著小石塊,石塊間的小縫隙夾著鵝卵石。石塊無論大小,都是圓溜溜的。或許是歷經歲月太久,被人們踩踏太多的緣故吧,每塊石頭都是那麼順滑。

當你一步一步走到古巷盡頭的時候,你會看到它最後的幾塊條石竟與河水相連。第一塊是紅石,那赭紅的石塊質地粗糙,上面滿是細細的石粒,但又牢牢地黏在石塊上,踩踏不掉。第二塊是白石,白石極為光滑亮堂,水洗一般。第三塊是青石,青石好似浸泡著濃濃的水汽,無論是酷暑天,還是乾旱天,它都是水汪汪的。

抬頭向上看去,巷子上空被濃濃的樹葉所遮蓋。忽而有風,瞬時揭開一片天,古巷的天空又顯得那樣的高遠。

“砰……砰……”走到古巷盡頭,你會發現有一兩個少婦在洗衣。她們的袖子都挽到了胳膊上面,褲腿捲到膝蓋上,彎著腰,掄起棒槌在一下一下捶著衣服,宛若一個個美麗的塑像。她們是生活在這古巷邊的兒女,依然丟不掉在古巷石板上洗衣的習慣。

古巷還是一個汲水小道。有一對老夫妻,抬著一桶河水回家。水桶裡的水八成滿,還放著一個小木塊。他們行走時,水晃盪,木塊也跟著晃盪,可就是濺不出來。我很奇怪,問老爺爺:“不吃自來水呀?乾淨又省力。”老爺爺說:“小丫頭,你不知道了吧,這淮水哪髒呢,它是流動水,流動的水都是乾淨的。”隨後,他把我叫到家,舀一瓢被澄清過的河水給我嚐嚐。我抿了一口,甜絲絲的。

生活在古巷邊的人生活是那樣的閒適。傍晚,古巷口,坐著一群老年人,還有幾個孩童。老人對著古巷口吹來的一陣陣涼爽的風,悠閒地拉家常,而那孩童,則拿著紙風車,對著古巷口跑。

古巷人的生活是那樣的愜意。他們是古巷裡最美的風景。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387字

我最喜歡的古詩是宋朝大學問家朱熹寫真《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告訴我們要不斷學習。當年的朱熹看書累了,望望窗外他們家像一面鏡子一樣的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太陽和雲好像都在徘徊。為什麼這池塘裡的水這麼清呢?因為有活水從它的源頭流進來。

我家附近有一個體育公園,裡面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可惜體育公園裡的那條河,因為是死水,不流動,所以很髒很難看。看到這兒,你應該懂了吧?朱熹其實是打了個比喻,把人的腦子比作池塘,把知識比作活水呢!的確,現在的社會變化很快,要想不out,不落伍,不被時代淘汰,就必須要有新知識源源不斷地進入大腦。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請大家跟我最喜歡的這首詩一樣,多多學習新知識,不要讓自己的腦子變成一灘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