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自然香相關作文20篇

有德自然香 篇1

高二作文 ,837字

總有人想流芳百世。於是,皇帝設立史官,為了記錄自己的功績;士人出關覓封侯,為了建功立業,千古流芳。想要永留史冊的人不少,但為什麼聖人總少之又少,他們又靠什麼贏得千古美名?

自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美德就成為贏得後人尊敬的標準。有德才會馥郁芬芳,歷經千年永流芳。

一個詩魂,開中華詩歌之先河。他心繫離騷長悠悠,情寄天問每悽悽。為實行美政,實現政治抱負,振興國家,他激情滿懷的準備著。然而卻“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他有“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的才能,忠君愛民卻沒能喚醒昏庸的君主。最後他偉岸的身影永遠定格於抱石一沉汨羅。迴響在天地間的“舉世混濁唯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隨屈原高尚的人格一起永銘在每一個人心中。

歌不完長江流水意,訴不盡滔滔歲月情。屈原這個沱回水系與筆端的詩魂,永遠閃耀在我國以及世界詩歌壇上。離騷中“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直接體現出他品格的高潔。他將自己高尚的品格追求寄託於美好的事物,藉此來表現自己的美德。“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的美德永遠馥郁芬芳,千年不衰。

德與香似乎早已在歷史定格。“達則兼濟天下”的陶淵明發出的那一句“吾豈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伴隨著菊韻飄進了每一個人的心房。他懷著救濟天下的雄心壯志來到仕途,但迎接他的只有官場的黑暗與政治的腐敗。“出淤泥而不染’的陶潛極度反感世俗的同流合汙,便做了八十天的彭澤縣縣令就自行解職回家,過著“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的生活,觀看“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他安貧樂道的形象永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有德自然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周文王沒有德,便不會親請姜子牙而成就千古偉業;劉備沒有德,何來三顧茅廬,形成三國鼎立?唐太宗沒有德,沒有宵衣旰食,怎來貞觀之治?

屈原、陶潛正因為有德,才會贏得後人尊敬,千古流芳。自古以來惟有德者才會實現偉業,唯有有德者才會成為聖人,流芳百世!

有德自然香!

有德自然香 篇2

高二作文 ,1073字

我曾經不止一次思索過,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怎樣活著才算有意義?活著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他人?這是每個人都要考慮的問題,一曲《愛的奉獻》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為它唱出了大家的心聲。其實奉獻與索取是相互矛盾的,一心只為索取的人,貪慾永遠得不到滿足。可是沒有別人無私的奉獻自己又能索取什麼呢?

奉獻是做人的社會責任,奉獻是不計報酬的給予,是“有份熱放一份光”,是“我為人人”的精神,奉獻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熱情,是一種無私的愛,甚至是無價的生命。就是因為有人奉獻,社會的物質財富才會不斷增加,人類才會不斷進步。而奉獻者收穫的是一種幸福,一種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與愛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長。

世上不僅有貪戀生活享受的人,更有為正義事業而獻出自己生命的人。泰戈爾曾經說過“我們必須奉獻於生命,才能獲得生命。”他們何嘗不是這樣做的:長江大學的方招,何東旭,陳及時等人勇救落水兒童事件,三個年輕生命的逝去換來兩個孩子的生還,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美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一曲英雄的讚歌。

是啊!死者的光榮不在於受時人之讚美,而在於為後人所效法。

這是一個22歲的年輕生命,卻有著不朽的靈魂。他是一位光榮的軍人,卻用一生書寫了無數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他就是雷鋒。奉獻一生,收穫的是內心的滿足,他純粹的靈魂與無私的精神世界使他短暫而平凡的生命成為永恆,這是何等的英勇和無畏啊!

“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中華民族的祖先之所以偉大,彪炳千古,光照萬代,就在於他們給後代無私地留下了光輝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使後輩們能自豪地立於世界文明之列。如果他們顛倒講“人的價值”,只“索取”不“留下”,只“得到”不“奉獻”,我輩將不知如何存在,如何生活,更何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又是本著怎樣的心態對待社會,對待祖國。我國女工程師濃璐利用業餘時間研究了製造人工彩色石英砂的配方和工藝,由於該發明在生產成本,生產能耗以及產品的效能,色彩品種上都突破了以往指標,因此獲得日內瓦第15屆國際發明與新技術展覽會銅牌獎。當時一些外商想購買她的專利,但是她想到我國貧困地區急需這種技術,便斷然予以拒絕,回國後,她向貧困地區推廣,收到可喜的效果。

所以說,做一個平凡的人要學會燃燒,因為燃燒意味著給予,意味著奉獻。積極奉獻,留下好的,其結果是流芳百世,人人景仰,只知索取,留下壞的,其結果是遺臭萬年,人人唾罵。

人生在於奉獻,我們要銘記在心!

有德自然香 篇3

高一作文 ,937字

有美德者,是孔子“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不屈;有美德者,是孔明“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高潔;有美德者,是杜子美“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坦然。於此,有德自然香。

人要是能懷有美德,就像烈日有無比永恆的溫暖,山水有綺麗萬分的景色,梅花有沁人心脾的芳香。

人如果懷有美德,才能對待困難波瀾不驚,對待世故坦然面世,才能染有一種清香,飽受世人敬仰。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道出周敦頤身在官場,絕不迷失腐敗,二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說破文天祥戰敗被虜,不為勢利所屈,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三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訴言劉禹錫身屈陋室,一聚求賢,與有德之人共怡心性,四話“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崑崙”盡說嗣同兄與世不爭,視死如歸。敦頤、子美、文天祥,如果不是存在美德者,怎麼會受世人垂青,萬古流芳呢?更不會讓有美德的芳香停駐在世間,久久未曾消彌。幾千年的世事變遷,幾千夜的默默佇望:早已不見餓者不食嗟來之食的豪邁,早不見午夜時分失眠的子美對國家前途的擔憂,更是不見白髮鶴顏的孔子穩坐在講學臺傳教於三千弟子的老驥壯志,若他們不是有美德者,又怎麼會不加任何修飾,獨臥一方淨土,自享萬世清香?

人能懷有美德,才能坦然入世,才能經得起風吹雨打,才能經得起萬世後人的陣陣評價,讓那片自然而出的清香永存!而那些不懷有美德的人,只能在眾人的唾罵聲中退出歷史舞臺。紂王無道,終日沉醉於後宮的千嬌百媚,迷戀於夢幻般的酒池肉林,荒廢朝政,導致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從而引來了武王伐紂,敗送了祖先遺留下來的大好河山,最後不得不自刎於朝歌,留下千古罵名。

人要能懷有美德,苦他人之苦,急天下之急,不畏權勢,皆濁獨清,以高尚品德自我約束,還來一個人人嚮往的美好人間!

面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伸出一隻手;遇到迷路者,給他指引方向,遭遇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顯示出一個國家主人的擔當。做一個有美德的人,佇立在世間,高吭時代最強音,儉以修德,感恩他人,難道不好嗎?

懷有美德,不必受世故的枷鎖,不必嘆時光的蹉跎,不必問世事為何難解,不用刻意樹立自己的形象,前方的道路會為你平坦,未來的世故會被你驅逐,而真理的大門會永遠為你敞開,你請記住,因為:有德自然香。

有德自然香 篇4

高二作文 ,838字

老子說:“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什麼是“道”,什麼是“德”。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衡量它的標準。這個標準可能是大同小異,可能有天壤之別。

為官者有官德,為民者有民德。為官者廉政愛民,主持公道便是德。為民者奉公守法,多行善舉便是德。

社會就像一個大機器,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大機器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零件。可是,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擔起自己的責任,共同執行,我們的社會才能穩步向前發展。在擔起責任的同時,也要明白自己道德的底線以及這個社會的道德底線在哪?讓自己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去遵守這個社會道德,那麼這個社會必定長治久安,繁榮昌盛。又或者,在一個喪失道德底線的社會裡面,人人自危,小心提防身邊的一切。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閡,產生分歧,造成社會內部爭鬥,甚至是點燃各個民族之間的戰爭,國家分裂。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危言聳聽,可事實是我們的社會道德底線正在一步一步喪失。如果我們再不加以制止,那麼這一切都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我們可以做的便是用法律武器來鞏固社會道德這座塔。

我們的社會並非全部都是好人,這是事實,當然還是好人佔多數。但總會有那麼一些人為名利而做出突破我們主流價值觀的事。那就需要我們的政府來完善我們的法律體系,用法律手段來樹立社會形象,讓更多人願意去堅守自己的道德。

道德是對自我的約束,而法律是通過外部條件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可以理解為法律是道德的外延,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又或者法律是道德的底線。

我們不可能隨時隨地去監督每一人,也沒有這個能力去做。那就需要我們自己約束自己。

一個能堅守自己道德底線的人,就像一個含苞待放的花蕾,遲早有一天會開出燦爛的花果,散放出迷人的芬香,得到這個社會的認可,這就是有德自然香。

一個社會道德淪喪,壞事做盡的人,就算成天往身上抹香,打扮的人模人樣,遲早有一天也會露出自己的馬腳,遭到這個社會的唾棄。

我們要相信有德自然香。

讀《大自然的文字》有感 篇5

讀後感 ,695字

今天,我讀了《大自然的文字》這篇小說,讓我懂得了大自然中的文字是無數的,是有趣的。

剛讀這本書,我有種種疑惑,大自然真的會寫字嗎?其實在大自然中,星星在夜晚就像一個路牌,望望星空,找到北極星,有北極星的地方就是北方,即使沒有指南針,北極星也會照亮回家的路。

雲朵,像一位悠閒的老師,當你不好好聽課的時候,它會嚴厲地懲罰你。天空中,白絲帶似的雲在飄蕩,它會警告你,捲雲不會有好天氣,陰雨天要來。當天邊向你伸出鐵砧似的雲的時候,雷雨在慢慢向你靠近。

當你沒看天氣預報,沒關係,大自然會幫助你。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燕子在空中偵察天氣,飛很高天很晴,飛很低雨很大。白嘴鴉為你報春天來了的喜訊,大雁幫我們告別秋天,鶴幫我們迎接暖和的日子。

我們走在大自然裡,看到一塊石灰石,就像讓你翻閱一本歷史書,它從海底貝殼,變成大地上的石灰石,讓我們知道這裡從前是一片海洋。森林裡的大石頭,披著青苔,讓我們由然而知它沒有晒過陽光,想想它的經歷,該是冰川帶它來這的。

大自然是美麗的,也是可怕的,它也會教訓人,當你不認識大自然的文字,五彩繽紛的有毒食物常常會教訓你!

自然界中的文字是美妙的,是不計其數的。一顆小星星,一塊小石頭,一個異常的雲,都存在無數的奧祕,我們在大自然中多留心,就會了解到許多大自然中的文字,這些文字對我們很重要,很有幫助,對於那些不認識大自然的文字的,他們會有相當的懲罰。這些文字是很有趣的。大自然像一本書,我們做大自然的夥伴應該多學習,多到野外走一走,看一看,讓大自然做我們的老師教會我們更多知識!

通過看這本書也讓我感受到我們遇到問題一定要多善於請教,善於觀察,那樣你會發現更多的奧祕。

聆聽自然的聲音,感受心靈的旅程——讀《時代廣場的蟋蟀》有感 篇6

讀後感 ,1194字

讀一本好書,如同在飢餓時的一頓盛宴;讀一本好書,就像在沙漠中的一滴水;讀一本好書,好似在你無助時的一雙援手。讀書不但可以讓你忘了生活、工作、學習中的煩惱與不快,還會舒展你的身心,陶冶你的情操。

去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叫《時代廣場的蟋蟀》的書。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這本書漂亮的封面所吸引。隨後,我就慢慢地開始去閱讀這本書。這本書的主人公名叫柴斯特,是一隻,具有音樂天賦的蟋蟀,它住在康涅狄格洲鄉下的草場,可卻因為貪吃跳進了一個野餐籃。然後就被帶到了紐約最繁華的地方—時代廣場的地鐵站。在人情冷漠的紐約,它卻遇到了聰明的富翁塔克老鼠,優雅忠誠的亨利貓,同時還遇到了它的主人—男孩瑪利歐。柴斯特用它美妙的音樂回報了貧窮的瑪利歐一家,讓幸運之神籠罩著瑪利歐家的報攤。可當柴斯特的事業剛剛達到頂峰的時候,它卻滿心失落,想念起鄉下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朋友們的理解和幫助下,它終於回到了自己深愛的故鄉。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被柴斯特、亨利貓、塔克老鼠它們三人的友情深深的震撼了。同時也為柴斯特感到高興,因為它有一個深深地愛它、關心它的主人瑪利歐。有時,我也會想:在故鄉晴和的秋夜星空下,把歌兒唱給土拔鼠、雉雞、鴨子、野兔和牛蛙聽,還要用歌聲止住狐狸追殺兔子的腳步。對一隻蟋蟀來說,這應該比在紐約這座大城市的地鐵站唱歌出名更加幸福吧。

在這本書中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老師,我的朋友們。她們不是一直也帶給我快樂嗎?記得四年級,我剛轉來這個學校的時候,很難融入這個班級裡,整天腦子裡只想著放學。所以,在期中考試時,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考了全班第二十八名。天哪!我看著那鮮紅的二十八,自己嚇了一跳。我這是怎麼了?我不斷地問自己。此後我更加的自卑。班主任王老師把一切都看在了心裡,耐心的找我談心,還有意的經常提問我問題,慢慢地幫我尋找自信。而且有一天,我又交到了一個叫陳妍的好朋友,我倆無話不談。回家吃飯時,我的嘴裡從新學校怎麼怎麼不好,變成了新的班級怎麼好,老師怎麼好,陳妍怎麼樣。然而,命運弄人,上六年級的時候,也就是今年,校長要在學校裡重新組織一個小班,是想從我們三個班裡選四十名好學生進入那個班。聽到這個訊息,我的腦袋轟的一聲,今年我的成績依然不錯肯定能進那個小班。不過,陳妍今年卻失手了,考的非常一般,終究沒有進那個重點班,在分手的那一天,我哭了,我懷念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懷念陳妍。不過,事實並沒有那麼壞,偶爾我們還能見到我們敬愛的王老師,見到原來的老同學,我和陳妍還是能偶爾見上幾面。而且萬分有幸的我在新的班級裡又遇到了像王老師那般慈母式而又不失嚴厲的好老師,交到了像陳妍那樣的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時代廣場的蟋蟀》讓我懂得了“朋友”看似平常的字眼,可裡面卻蘊含著情和義。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能成為朋友,那我們這個地球村就會變成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園。

與自然共處——讀《萬物有靈且美》有感 篇7

讀後感 ,1299字

在微冷的週末,搬一把躺椅躺在陽臺上,手讀一本好書,感受著從陽光裡傳遞出來的熱能量,身體隨著躺椅的晃動搖啊搖的,這時便是一週的疲憊學習中最愜意的時候了。而我手裡拿著的書,就是《萬物有靈且美》。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獸醫在為各種動物治病時發生的各種趣事,也是作者的親身體會。在這本書裡面,作者吉米哈利把各種動物描寫得十分生動,把萬物生靈描寫得十分有思想。比如:把追車當作一種可貴的藝術的小狗“夾克”;桀驁不馴、身手矯健到讓人目瞪口呆並且懷疑他是否有美洲豹血統的老貓“玻璃”;瞄準位置估摸好角度算準時間,單踢人要害的牛;忠誠盡職,一步不離你並且假如你不帶它去電影院它就會藏到床下只露出個頭、用極受傷的表情望著你的家犬……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生動、活潑和有趣。

作者吉米哈利只是個普通的獸醫,可是他寫的書卻能夠吸引許多讀者。為什麼呢?因為他有著一顆真心喜愛動物並且真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心。在他的心裡,動物與人是平等的,而大自然便是我們共同的家。在大自然中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蹟,萬物有靈且美。他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去發現生靈的美,自然的美以及萬物的美,這就是生活。吉米哈利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愛與大自然生活在一起,他善於從與自然共處的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發現生活的美好,用生動的細節加上幽默的文字來表現出萬物機靈活潑各個方面,使讀過這本書的人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無限的趣味和快樂。正是因為如此,這本書才能這麼打動讀者的心。

手中的《萬物有靈且美》一書賦予了我這樣美的夢和心境。如果一定要甄選出最能感染人心的藝術的話,自然當之無愧。在自然中去體驗生活,你會看到很多在大城市裡看不到的東西。在大自然裡,你可以去觀察,去觀察蜘蛛是怎麼結網的;你可以去發現,去發現螞蟻的洞穴在哪裡;你可以去探索,去探索荒草萋萋的山洞;你可以去體驗,去體驗騎在馬背上時你大喝一聲“駕!”的奔放,風吹起你頭髮時的清爽;你還可以去玩耍,摘一朵野花別在頭上,和小夥伴們一起比賽爬樹找鳥蛋……不可否認,自然讓我們懂得更多,眼界也開得更廣。

用俯拾皆是的幽默去描繪生命的活潑,用平和的心態去解讀感情之溫存。這樣才是大自然的生活。讀了《萬物有靈且美》,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20世紀與21世紀相差那麼大,鄉村與城市的差別那麼明顯。當那一座座高樓大廈站立起來的時候,當每戶人家都多了防盜門與防盜窗的時候,當高科技與時代的腳步越來越快的時候,它們隔絕的不僅僅是大自然,還有他們年輕一代的心。城市裡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匆忙。他們的心逐漸冰涼,最後直至寒冷。每當這個時候,朋友啊,放下你手中永遠也忙不完的活,停一停,去到大自然裡走走吧!當你踏進大自然時,你會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切都是勃勃生機,春意盎然。當自然的風拂過你的臉頰,吹動你的衣裳時,當小草輕輕地纏繞著你的腳時,當蝴蝶們圍著你飛時,你可以感受到來自陽光的熱量,大自然的溫暖直入你心房,心正在融化,嘴角便勾起一條優美的弧度,笑容便展現在你臉上。

上帝不僅僅把人間道理寫在《聖經》上,同樣,他也寫在了天地之間。在與大自然共處時,你同樣也能讀懂它。

融入自然——讀《昆蟲記》有感 篇8

讀後感 ,795字

法布林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神奇有趣的昆蟲世界,也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完美禮物—《昆蟲記》。在這本書裡,昆蟲世界的真面目閃耀地登上了舞臺。這個世界裡不僅充滿了生機,更包含無窮的科學真理,讓我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奧祕。

法布林的專注,以及他那份對大自然的熱情,實在讓我佩服。昆蟲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內心的情感,都一一展現在了法布林的筆下。法布林在這本書裡微妙地譜寫下了昆蟲生命的樂章—昆蟲的生活以及各種種族之間的鬥爭。

這本書讓我十分著迷,因為它包含了許多科學道理。比如說,讀完之後,我才知道:蜜蜂們是怎麼回家的;蟋蟀是怎樣蓋房子的;屎殼郎是怎樣滾糞球的……這些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昆蟲們翩然登場,一個個故事都是那麼的奇異,那麼的有趣。

法布林是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人。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既不善於觀察,也不善於思考。就好比上學的路上,這個幾乎每天都會經過的地方,我卻沒有認真地留意過路邊的花草。在學校學了那麼多的東西,各種植物的名字,我都沒有用在生活中。路邊的花草多種多樣,我卻一個也不認識。所以說,我們應該向法布林學習,懷著一份專注與熱情,去觀察、探尋大自然。

我不僅感覺到法布林是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人,還體會到他已經融入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了。動物也是我們家園裡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去愛護它們,而不是去傷害它們。我覺得我這點也做得不夠好:有一次,我在教室裡發現了一隻壁虎,於是“召集”了同學們將它打死。壁虎本是益蟲,不會傷害我們的,而我卻傷害了一個這樣的小生命。現在想起來可真是不應該,我對那隻小壁虎感到很抱歉。無論是多小的生物,也有他們生活的權力,我們應該用愛心去呵護它們,讓家園更美麗。

《昆蟲記》是一本值得一生去閱讀的好書。每一次閱讀都能給我們帶來別一番的滋味,不一樣的感想。這個五彩繽紛的昆蟲世界,讓人回味無窮。

愛在大自然——讀《我的山野朋友》有感 篇9

讀後感 ,731字

地球好比人類的母親,她無私地向人類提供各種寶貴的資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地球就是我們的生命來源!

在劉先平的《我的山野朋友》一書中,他也將地球比作是母親,其他一切在地球上生存的有生命的物體都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尤其是生活在大山裡面的動、植物們。他冒著種種危險,在野生動、植物世界裡探險,經過三十多年的大山生活,他和大自然結下了無比真摯和深厚的友誼。但隨著人類不斷地破壞,大自然已面目全非了,許多珍貴的動、植物也將瀕臨滅絕,再這樣下去,人類也只有走向滅亡。

我覺得劉先生說得非常有道理。地球養育了人類,但某些人卻忘記了地球的養育之恩,忘記了對其他生命的尊重,妄自尊大,胡作非為,對大自然任意破壞和索取。由於人類任意砍伐森林,挖取資源,已經導致許多動、植物的生命受到了威脅。然而他們不知道,他們正在自取滅亡。如果大自然已經不能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那我們也就無法生活下去了。

言歸正傳,地球承受著環境危機的重壓已是不爭的事實,《我的山野朋友》一書也正提醒我們該是時候追究原因並積極尋找應對方略。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先保護好大自然,給野生動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與它們做知心朋友,讓它們好好地生活下去。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我們不能忘記她的養育之恩。大自然給予了我們良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的社會得以延續和發展。可為什麼某些人還要去破壞大自然呢?這是因為他們缺乏應有的道德修養,他們被金錢矇蔽了雙眼,腦子進水,貪圖一時的利益,就喪失了做人最基本的生態道德—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為了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美好,我們就更加應該努力地樹立生態道德—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祖國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憶童真·悟母愛·近自然——讀《繁星·春水》有感 篇10

讀後感 ,748字

有這樣一首短詩,以零落的思想創作而成;有這樣一個人,用筆尖清淡描述人生;有這樣一個世界,用愛與自然交錯編織而成……

假期,在炎日的拷打下,偶爾感到心情不是很好。此時的你,可能需要拿起一本好書,備上一杯茶水,擇一個地點,在午後的伴晚,愜意地與我來一同品味冰心奶奶的著作—《繁星春水》!

憶童真

往往在你無所事事的時候,偶然會想起人生中第一階段令人難以忘懷的記憶—童年!冰心奶奶曾經說過:“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孩子;小孩子,他那細小的身軀裡,含著偉大的靈魂。”

世界上,只有充滿童真無邪的世界才是人世間最美妙的世界。這個觀點不僅體現在冰心眼裡,也體現在每個人的心間。的確,童年最美好,母愛亦是最使人難以忘懷的。

悟母愛

有一種力量,他可以不用任何言語加以詮釋;可以不用手段去揣摩。它無時不刻在我們身邊,只是喜歡玩捉迷藏。縱使我們用盡方法找到它,卻是一味無果。而一旦它離開我們時,便會覺得萬分不捨。母愛亦是如此!

“母親呵!乳孃不應該誆弄脆弱的我。誰最初開了我心裡的悲哀之門呢……母親不在搖籃邊了。這是我第一次感觸,世界的虛空呵!”

孩子打從孃胎一出,便永遠渴求著母親的懷抱,因為母親的懷抱像他出生前停留的地方一樣,可以給他安全感。一旦離開,悲哀之門隨之開啟,世界又該何等空虛啊!自然締造的人類如此,而人類,又該如何感恩自然呢?

近自然

自然界,尤其是海可以以其狀帶給詩人無限遐想。大自然在冰心的歡悅純潔的心中,是一位天之驕子,華麗不失甜美,端莊又不矜持。世間的一切,都被冰心用筆尖,淡淡地描繪出來了!

讀了《繁星春水》後,其感無需用言語詮釋,無需用文筆描繪。其詩的蘊含,在仲夏,定能給你一種沁人心脾、清新涼爽的感覺。使人心中舒坦,覺得和藹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