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人生相關作文20篇

杯中人生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02字

人生之杯可以裝進什麼?寬容、拼搏、勇氣、謙虛……但是在人生之杯中,永遠也不會裝滿。

如果說在杯中先裝入什麼?那我認為應該是石頭。有人說,石頭只能當一些觀賞品,不能放入人生之杯中。但是,石頭懂得磨鍊自己,一塊石頭不算什麼,但是,如果千百萬塊石頭江聚在一起,能夠建構出一座高樓,能搭建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

倘若把石頭比作大知識,那麼我們的人生之杯中,還可容納小知識,那就是沙子。沙子雖然看起來不受人們敬佩,卻有實用性。一個人倘若只懂得大道理,那麼,他的成績不一定會比那些積累了許多小知識的人要好,國為小知識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有實用性。但是若想成為大丈夫,既要懂得道理,又需要積累很多日常的小知識。

有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滿了,可其實不是這樣的。人生需要不斷地開闊進取,還能加入那柔和的水。水能滋潤萬物,任何東西都離不開水的澆灌。在水的澆灌下,任何東西都會適當的減少,所以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使人生之杯容下更大的空間,加入更多的東西。

可所謂大丈夫是還擁有更多的美好的品質的,你可以加入一些愛心,因為愛心有著具大的感染力。在火災、地震中,你會情不自禁地去包容他人。因為,社會是需要千百萬的人才們其同建造的,一人不可能獨自建造出他想要的那種世界,所以一旦給了他人包容,你想做的事情也許會得到他人的支援。

當然,你不僅可以加入愛心,同樣可以加入包容、謙虛、同情……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眾多美好的品質一起才會使人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但是你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因為不按照事實得後的真理,後果只會事得其反。當然,人生之杯中的東西是可以不斷地增加的,因為人生之杯永遠都不會滿。時間永遠不會空閒,為了人生之杯的美麗,你必須時刻在努力。

所以,每個人只有從自身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比如,正在求學道路上的你,是否每天都在認真地對待學習?你的人生之杯是你渴望的那樣嗎?如果不是,你應該怎麼做呢?

人生之杯中能裝到你渴望的那樣,不是靠別人,靠的則是自己。

我也曾經學習過書法、畫畫,可是,在歲日的磨礪下,都放棄了自己的愛好,雖然有那麼一些基礎,可永還不足那些堅持下來的那些人。

人生之杯的美麗,更加需要的是耐力。

人生之杯無限之大,可永遠也不夠滿足,只有裝入無限之多,無限之大的美好的品質,博學的知識和更多實際行動,還有永遠的不滿,才能在這個世上美麗地活下去。

茶中人生 篇2

國二作文 ,703字

人生如茶,不經過沸水的浸泡,就無法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人生如茶,雖然剛開始是苦的,但最後卻有無盡的回味;人生如茶,雖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相必這句話大家都是再熟悉不夠了的,但又有幾人真的做得到呢?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苦,也不會有絕對的甜。在甜之前,必然會有苦;苦過之後,也必然會有甜,若不經歷一次那痛徹心扉的苦,又何來那如夢般的甜呢?若不經歷登山時的坎坷,又何來山頂那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

歷史上的偉人哪個沒有經過一番磨練?就比如說蘇軾。他在蠻荒之地達十二年之久;三任妻子也都先他而死,幼子也在他赴任的路上死了,最親愛的弟弟與他同時遭到政治迫害。蘇軾也都是樂觀的挺過來了。仍然按著他自己的習慣生活、做事、作詩、寫文,以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迎接人生的風和雨。只有我們經過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磨練之後,方能鑄就非凡的品格,方能成為“人上人”。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然,也不會有輕易取得的成功。即使會有,那也只是如流星般作了短暫的停留,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逝去。我們不應該抱有擁有過就足夠了的思想,應該放聲說“我不求曾經擁有,但求是否努力奮鬥過。”有奮鬥,有目標,有理想的人,即便沒有成功,但也能坦然面對,不會有太大的遺憾。

林肯出生貧窮,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而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18歲時做了船員,25歲成為州議員,41,歲當上了總統。在這期間,他經歷了多少坎坷,多少挫折,做過多少份工作,都沒人知道。人們只知道和看見了他當上總統後那光輝的外表,卻沒有一個人去關心他到底付出了多少。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再怎樣苦也不會苦一輩子,苦完後仍然清香飄逸。

筆中人生 篇3

高一作文 ,703字

我們寫字用的是筆,文具店裡擺放的是五彩斑斕的筆,雖說電腦在日益發展,但取代不了筆,現在應該是筆的歷史巔峰期。古人云,妙筆生花,可是筆與人生有什麼聯絡呢??

人人都有少年時,把燦爛的童年時期比喻為鉛筆最恰當不過了。兒童時代,總是瘋瘋顛顛,調皮搗蛋,雖經常犯錯,但極易改正,正如鉛筆寫字,錯了可以擦嘛,你拿鋼筆試試?鉛筆有著華麗的外表,正如孩子喜歡新衣服;鉛筆有實在內容,正如孩子們樸實純真的本性。最相似最重要的一點是:鉛筆寫一點就短一點,童年過一天就短一天。所以人人都要珍惜童年喲。

青少年時期大概就如同圓珠筆吧,青少年是叛逆的一季,喜歡張顯十足的個性,展示瀟灑的自我,放蕩不拘小節,而圓珠筆寫的字正是這樣,寫得隨心所欲,個性十足。?

中青年時期就應該比喻為中性筆,兼有青年人與中年人的特點,正如中性筆兼有鋼筆和圓珠筆的優點。?

中年人應比喻為鋼筆。他顯得穩重,肚子裡有較多的閱歷與知識,恰如鋼筆內飽含的墨水;中年人做事細密、周到、謹慎,是成熟型的,恰如鋼筆寫的字:方方正正,透露著一種自信與成熟。?

下面我不說你也一定猜得到,毛筆自然是老人的代表。老人們大都顯得嚴肅,讓人無形產生一種尊敬,正如你品味書法作品,看著那蒼勁雄渾的筆法,行雲流水般的技巧,一種敬佩、折服油然而生。另外,老人與時代多少有一些不入格,應該說為古典吧,而毛筆正有這一氣質。?

人生如筆,筆如人生。筆是跟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的,但歷史界認為,文字是文明開始的標誌,而筆作為寫字工具,其中也蘊含無窮哲理吧。?

人這一生,就是用“人生”這枝大筆在寫著一個大大的“人”字。但不是每一個“人”字寫得好,如果想要寫得好,你可要把握好你的人生之筆。?

茶中人生 篇4

國二作文 ,675字

小時候,我也和大部分同齡人一樣,特別喜歡喝各種各樣的飲料。每當看到大人們聚在一起品茶的時候,我總是不屑地看著那種苦苦的東西。可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鍾情於它,也許是因為我品嚐到了人生的滋味吧!

我喝茶並不講究茶具的優劣,只要用通體透亮的玻璃杯就行了。每當我凝望茶葉時,心中總會湧出一縷淡淡的哀愁,可不久,這哀愁就會轉變為喜悅。這時,沏上一杯茶,並不忙著喝,因為看著它也是一種享受。一片片綠茶,極其緩慢地舒展著。隨著它的展開,葉片上的脈絡也漸漸清晰,水中慢慢地籠上了一層綠色的薄霧。有的茶葉尖尖的如荷箭般,懸浮著,一動不動,像是在凝神思考。

芽泡透了,杯中像投了天女織的青紗。看著這飄飄渺渺的綠,人也像進入仙境一般,不禁想投入這綠之中。一縷縷夾雜著清香的熱氣散到空中,滌盪著心胸。揭開杯蓋,小心地吹開幾片還浮著的茶葉,抿一小口並不嚥下,用它來潤溼口中的每一個角落。微閉雙眼,品味著這第一口茶:濃濃的香氣蘊含在淡淡的苦澀中,沒多久,香氣好像被身體完全吸收,只留下越來越淡的苦澀。很快,這苦澀也變成了絲絲縷縷的甘甜。這便是我深愛茶的原因。每一口它都能把我的思緒帶到無盡的遠方。

也許是有緣吧,從醫的二姨父也同樣深愛著茶。自懸壺以來,他從不求名貪利,只是用自己全部的學識治病救人。他像茶般清澈,透明,有著深深的內涵,像茶一樣滋潤著病人焦灼的目光。二姨父痛恨無道、無術的庸醫。每當他向我談起這些時,我總彷彿在品嚐一壺幽香恬靜的龍井。

有人說,人生如酒,不,酒太烈!有人說,人生如水,不,水太淡!我說,人生如茶,對!不濃烈,不平淡!清靜馨香。我願化為這樣一杯好茶!

杯水人生 篇5

高三作文 ,834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人,一茶,一書,一境界。喜歡這樣,也常常這樣。

喜歡高高瘦瘦的透明玻璃杯,關注它被注入熱騰騰的白開水的過程,須臾,捧於手心,倚窗而立,凝視前方,若有所思,獨享作為一名大家的獨特風範。

“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也曾做過諸此類之事,拿本書,端杯水,爬上屋頂。誰言站得高看得遠?透過裝滿水的杯子,看到的卻是被放大的指紋。也想起先生曾說過我這雙是抓金的手,肥而不膩,厚實穩重。竟不自覺地笑笑。

涼白開已然無半絲騰昇繚繞的霧氣,人走茶涼的世態也早已習慣了炎涼。再熱騰的人生在釋放走鬧騰的水蒸汽之後也終有它降溫冰涼的時候。倘若再換半杯熱水,又會使它鬧騰一陣。起伏的人生正是在一次次被注入新活力中跌宕。

人生在世,為何事奔波勞苦?每個人的價值觀取向不同,奮鬥目標也千差萬別。最佩服古文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也想體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悵然與滿足。三重境界,三層風景。人生正是在一次次頓悟中提升,靈魂也將得以昇華。

體驗昇華,茶道亦可當選。採摘、烘晒、翻炒……經多層工藝加工後靜靜至於杯底,又在瞬間綻放。小小的身體蘊藏著無窮的能量,給人以視覺、嗅覺、味覺上的衝擊,一杯水也因此提升了它自身的價值。

說一杯涼白開,它是最簡單、最純樸的一生。鴻鵠之志與燕雀之志其本質並無多大懸殊。平凡的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平凡的人生也照樣能過出不平凡的精彩。追求“小我”,實現“小我”,又何當不屬於人生的完善?

過於大眾化的人生追求,便是很多人對於“夢中城市”的嚮往。中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棟房”的說法。他們的人生追求是一個地位、一筆財富、一身名譽、一份權力。崇高的權力,耀眼得複雜。

這是社會所造就。個人與社會的聯絡越來越緊密,於是,各種習氣的沾染也越來越重。想追求的那份簡單卻愈感勢單力薄。於是,常常這樣,也喜歡這樣,一人,一茶,一書。

鏡中人生 篇6

國三作文 ,717字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的人生就如同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會對你哭。

海倫凯勒,似乎生來就是可悲的代名詞,無法聽,無法說,也無法看。她自己一個人活在孤獨、黑暗的小世界裡,她是被命運拋棄的折翼天使。她氣餒過,她憎恨過,她抱怨過,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生的希望。她從未向命運低過頭。她以頑強意志緊緊的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她積極、她樂觀,笑對生命中的一切苦難。終於,她憑藉自已頑強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站在了成功的頂峰,人生如同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你付出了多少,你就會得到多少。

愛迪生,為我們送來了光明和希望,他為了尋找到合適的燈絲,日以繼夜的實驗著。失敗了,再來,不合適,再再找。他心中一直有一個願望,希望能夠給人們帶來光明,驅散漂浮在人們心頭的黑暗。他對人生這面鏡子不停的努力著,哪怕經過了上萬次的失敗,他也沒有放棄希望;哪怕不吃不喝,嚴重透支著生命,他也沒有放棄希望;哪怕沒有人欣賞,他依舊我行我素,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因為他知道,人生如同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你努力了多少,它就會給你反射多少成果。

藥家鑫,原本雄心壯志的年齡,原本錦繡的前程,原本被人誇耀的好學生,卻因一時心念向惡,殘忍的向只是輕微擦傷的行人連刺數刀,丟下倒在血泊中的行人揚長而去。人生如同一面鏡子,你給了它什麼,它就會還給你什麼,藥家鑫身上邪惡的念頭,總終因鏡子反射到了自已身上,得到了自己應有的報應。

人生如同一面鏡子,你給了它什麼,它就會還給你什麼,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鏡中人生,一切有自己決定。

邁開高中人生路 篇7

高一作文 ,745字

只要邁開腳步,路就會在腳下延伸。只要你上路,就會發現誘人的風景。只要你啟程,就能體會到跋涉的快樂。

——題記

星期六的下午,我們學校開設的“博聞天下”講座請到了博才第一任校長——周望城校長來為我們做“邁開高中人生路”講座。這次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處處留心皆學問”了。

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只要多多留心觀察,就會發現處處都是學問。在我們的漢字中,可以發現,許多與金錢相關的文字都是貝字旁或者貝字底,如“財”、“賺”、“購”、“貴”等等。這其實是因為在古代,社會還不發達,當時是用貝殼作為一般等價物,所以有關金錢的字大多都是貝字旁。其實不止這些,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都有它自己的一個故事,一個來源。

科學家達爾文對自己的一生是這樣評價的:“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沒有過人的聰明機智,我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的觀察。”達爾文他一生善於抓住“稍縱即逝的事物”不放,去觀察、分析、研究,這樣的他,才能得出進化論,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無獨有偶,瓦特留心觀察了茶壺蓋在水燒開後的跳動,改良了蒸汽機;牛頓留心了樹上蘋果的落地,發現了地球的萬有引力;魯班砍柴時被茅草長葉的一排小齒將自己的手指割破而發明了鋸子。這些都是生活中多留心觀察才有的發現發明。

我們要邁開高中人生路,要學會處處留心。

留心一顆草,能感天地之生機;留心一朵花,能觀天地之色彩;留心一片葉,能悟人生之哲理。

從書中感悟人生 篇8

國三作文 ,566字

滑落的歲月,過往的雲煙。在夕陽西下的餘暉中走過的風風雨雨;在紅燈夜靜下的街市中的惆悵;在痛哭流涕激情下的奮起—回眸身後腳印裡的每一個細節,讀佈滿了知識的波紋,盪漾著人生美好的漣漪。

一路走來,正是書中的知識讓我領略到“陽光總在風雨後”,那種由艱辛換來的快樂,讓我感受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也讓我追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人生境界,所謂大千世界,紜紜眾生,知識啟迪著我的思想,牽引著我的靈魂。

曾經有人這樣言道: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而有的人活著,他卻死了。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活的這個過程,我想,書應該是讓我們活的有意義的一根魔法杖,它讓有限的生命去演繹出一幕幕超越現實的畫面,去上演一出出精彩的人生話劇。

慢慢的,緩緩的,輕輕的,我回過意來,伴隨著春風的腳步,我看到了諸葛亮空城退敵的瀟灑;理解了陶淵明人品如荷花的品質;感受到了徐志摩離別時的愁情萬分;欣賞到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彩;也體味到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是啊,是書讓我走進了歷史,走進了過去,單瘦到了人世間的幾多真情和瑰麗,而如今的生活,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寧靜,多了些欲求,少了些滿足,而當我們迷茫無助時,書不就是一劑救治我們心靈的良藥嗎?

你輕輕的走過,正如你輕輕的來;你揮一揮衣袖,給予世界滿天的雲彩。

人生中基礎不可“缺席” 篇9

國二作文 ,680字

葡萄在極乾燥的環境下能夠存活下來的,有老藤。因為老藤較新藤來說紮根深,基礎好,汲取到的水分也就多,更易存活。

在人生中不也正是如此嗎?有了基礎做事就會事半功倍,基礎打好了,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這就像建造一幢大樓,如果你地基打的好,打的牢固,那麼再繼續向上蓋就會更為輕鬆;而若你連地基都沒打得好,那一切恐怕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而古今也有許多名人獲得了令人羨慕不已的成就,在他們的背後大多都是有極其牢固的基礎作為成功的基石的。

《列子》上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紀昌向飛衛學射箭,飛衛叫他回去先學不眨眼的基本功,紀昌練了三年;而後飛衛又叫紀昌練視小如大的基本功,紀昌又堅持不懈地練了三年;之後,飛衛再教他,他竟能做到箭中蝨心而牛毛不斷的境界。可見,打好基礎,可以成就非凡的事業。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像義大利達芬奇為了練就精湛的畫功,不知臨摹了多少個雞蛋;中國古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了練好書法,一池清水也被洗成了黑色。

可見,在人生的道路上,基礎是不可缺席的。正如老子所說的那個樣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基礎是做好事情,學好知識的根本。同樣,它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也猶為重要。

這在英語方面就體現地猶為明顯了,我們要從一個個單詞開始打下牢固的基礎,一步一個腳印地循序漸進,學得紮實了,一些看似很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當然,基礎不僅僅在英語方面有如此之大的功效,對於其它學科也是如此。

可見,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能缺少基礎的一席之地的,就讓我們一點點打好我們的基礎,建起學業的高樓大廈,在成功之路上邁進吧!

在奮鬥中感受人生 篇10

國二作文 ,848字

你的生活像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奇?還是像調色盤般五彩繽紛?我告訴你,我的生活在奮鬥中苦樂交替,充滿新奇和快樂,永遠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奮鬥中感受生活,體驗樂趣,嚐盡苦頭,堅持不懈,永不言敗,這就是我的生活主旋律。

每逢假期,我那喜歡挑戰的父親都會帶著全家人到各地遊覽山水名勝。這個週末,我們便來到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山準備挑戰頂峰。這座山美名“水濂山”。本來,如果走人工樓梯上山的話,2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頂峰了,偏偏活潑好動的妹妹不知咋的?東走走西逛逛地帶著全家人走到了一條難走的山路上來,這可為難我們了。雖說這條路線也能到達頂峰,但山路崎嶇難行,一路上行人尖叫連連。只見老爸老媽左邊一根木棍,右邊一條竹子,互相攙扶著,爬呀,爬呀,剛站穩又滑回原位,既可笑又令人同情。可是父親卻風趣地說:“這才是真正的爬山呀,像常規遊覽線路那樣爬樓梯一點都不像爬山,一點也不好玩,還倒不如在家裡爬樓梯呢,你們看周圍風景多漂亮,這還多虧妹妹呢!”妹妹不好意思地撇撇嘴,大家都笑得不亦樂乎。

駐足環視,啊!這是何等的美景!綠樹環山,小草翠綠欲滴,繁花似錦,鳥兒歡快地站在樹梢上歌唱,彷彿在鼓勵我們加油,遠處一條小瀑布不知疲倦地“嘩啦—嘩啦—”地流個不停。整個家鄉的景色一覽無遺,一個美麗的家園呈現在我的面前。微風吹來,剛才的勞累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一絲絲涼意。“哇!實在是太美妙了!”我還沒來得及感嘆,重心突然失去了平衡,重重地摔回到了原地,屁股好生疼哦!只好重新再來!爸爸媽媽和妹妹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我也只好無奈地笑了。不過,這點小困難怎能難住我呢?我拍拍屁股上的泥土,重新投入奮鬥中。

3小時後,我們終於完成了那艱苦的“山路旅程”,到達了山頂。山頂的人們看到我們這樣。不知道從那裡冒出來,灰頭灰臉的,衣服上沾滿泥的遊客,紛紛投來驚奇的眼光。我們也只是相視一笑。

嚐遍酸甜苦辣,永不放棄,在奮鬥中體驗樂趣,感受生活的美好。生活,就應如此。讓我們繼續奮鬥,在這大千世界裡感受美妙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