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精於勤相關作文20篇

業精於勤,荒於嬉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659字

那是夏日裡的一個午後,窗外烏雲密佈,天色灰濛濛的,讓人喘不上氣來。我坐在窗邊,此刻,心情如同窗外的天氣一樣灰暗。

昨天,我參加了天津市小提琴展演,沒有取得預想的好成績。表演中,看著臺下嚴肅的評委和黑壓壓的觀眾,我越發緊張起來。

這時,我後悔起來:去年的展演中,我表現出色、獲得了個人銀獎,受到了評委們和蘇老師的誇獎,心裡有些飄飄然。在今年籌備展演的訓練中,我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一面漫不經心地練琴,一面認為再拿銀獎是十拿九穩的事。

開始演奏了,我心事重重,音準、指法、弓子分配……蘇老師曾經指出的錯誤,都一一出來“要我好看”,讓曲子聽起來生硬死板、磕磕絆絆。

下臺後,我看到媽媽責備的眼神,眼淚再也忍不住、流了出來。說實在的,以前在蘇老師的學生裡,因為我比同齡人拉得好些,聽到的都是誇獎和稱讚,心裡一直沾沾自喜。可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練小提琴真的是件苦差事,跟學習語文、數學一樣需要刻苦地訓練才會有好成績。別人認認真真地一練琴就是幾個小時,而我呢,如果被媽媽逼迫到必須要練琴,頂多磨蹭半小時而已。漸漸地,蘇老師給我上課時也從和顏悅色變成眉頭緊鎖。

果然,比賽結束後,那些認真練琴的同學都高興地歡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則垂頭喪氣,只拿到銅獎證書,情緒低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業精於勤,荒於嬉”。比賽比的不僅僅是臺上那短短五分鐘,比的更是每天的努力和平常的付出。雖然這次小提琴比賽我退步了,媽媽安慰我要以平常心來面對,但我不能不思進取,因為這次失敗是對我懈怠練琴的一個警告。

望向窗外,天氣好像轉晴了,我會心一笑。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993字

今天,我在回家的路上,走在小區裡溼滑的石子路上,呼吸著雨後清新的空氣,想著回到家又能看到我親手種的那一盆綠綠的小辣椒,我恨不得馬上飛到家裡。

回到家,一邊欣賞著似乎又長了個子的辣椒秧,一邊聽著姥爺講他年輕時受單位表彰的故事。忽然讓我想起了兩年前的徵文比賽。於是,我的思緒被拽了過去:

二年級快結束的時候,馬老師告訴我及其他同學:二年級結束之前還要完成一篇徵文,如果初賽得了獎,就可以參加決賽。

這對於愛閱讀、愛寫點東西的我是個好訊息。但這畢竟是我第一次寫作文,所以我付出了很大努力,很認真的對待這次作文比賽。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習作在初賽獲了獎。還記得,我們班有四五個人獲了獎,是全年級獲獎人數最多的一個班。當時,我站在講臺上,看著同學們讚許的目光,心中充滿了喜悅。

領取完證書後,馬老師告訴我們獲獎人決賽地點和時間,又對我們說了個加油,就步履匆匆的離開了教室。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後,發現我前兩個月種的小辣椒竟然長出了幾個枸杞般大小的綠辣椒。我馬上飛奔到父母跟前,把這個好訊息一起分享了。

又過了兩週,終於到了我一直期盼的日子—決賽的時間,一個星期六。那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我懷著能得第一名的心態去迎接這次決賽。進了考場,作文老師就先說作文的內容……過了兩個小時,我順利的完成了決賽的作文。

一個月過去了,也許是沒有精心呵護,我的小辣椒有些枯萎。我打算爸爸下班回家後問爸爸。於是,我就邊寫作業邊等爸爸。一個多小時後,爸爸下班回來了。我一下子衝到門口,給爸爸開門。爸爸剛進屋,還沒等我開口,爸爸就把作文沒有名次的事情告訴了我。看著枯萎的小辣椒,聽到爸爸說的壞訊息,我的心就像一塊大石頭,一下子跌入了深谷。看著我垂頭喪氣的樣子,爸爸給我打氣道:“這只是你寫作生涯的開始,我認為這一次的失敗只會讓一個愛讀書、愛寫作的文學小天才更加愛好寫作,你說對嗎?”

進入三年級,作文正式加入到了語文學習的陣容。我對呂老師每次的作文要求以及寫作方法都認真聽取,不斷增加閱讀量,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寫作作業,從而也不斷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也因此,我的作文十有八九都得到了很高的分數。

韓愈曾說過: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其實,徵文比賽決賽的那次失敗和爸爸的一席話,確實讓我醒悟,又或者說是模模糊糊地懂得了:寫作就是這樣的,學習也是這樣。同時,在我的精心呵護下,小辣椒總是那樣綠著。

論業精於勤 篇3

國一作文 ,797字

“業精於勤,荒於嬉。”只有勤奮才能成功地幹好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聞雞起舞”的故事吧?這個故事是說東晉祖逖,他每天聽見雞鳴就起床練武。他還熟讀兵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苦練本領。當他當了兵後,很快他就被提升為將軍了。他帶著他的士兵立下了許多赫赫的戰功。

“鑿壁借光”是說西漢時有個人叫做匡衡,小時候家裡很窮,可他很愛學習,於是白天干家務,晚上讀書。可是晚上特別黑,這就導致他讀書的效率很差。有一天,他發現牆縫裡有一縷燭光,他從那個牆縫裡望出去,原來是鄰居家在點蠟燭,於是他每天晚上都藉著這個燭光讀書,最後匡衡成為一名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

如果祖逖沒有在自己的小時候那麼勤勞,那麼他就不會有一身好武藝,就不能諳熟兵法,那麼他就不會成為大將軍,不會有那些戰功,也不會被世人所記住,流芳千古。

如果匡衡小時候不刻苦學習,那麼他在以後就不會成為丞相相和文學家,不會有這個故事來紀念他,不會被人們記住。

我們在學校中經常看到有的同學不愛學習,特別貪玩,一有時間就玩籃球、玩足球、聊天、遊逛,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少。當老師和家長讓他們寫作業時,他們經常會說這樣的一句話:“等一會兒,時間還多著呢。”老師和家長讓他們抓緊時間學習,他們會說:“期末再學也不晚。”

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學習只有勤奮才能取得成績,就像祖逖和匡衡一樣,每一節課、每一天,都要學好,這樣,日積月累,就會學到很多知識,學習才會進步。相反,如果不勤奮學習,只是等待,到最後什麼也學不到。知識是一點一點積累的,大家不知道“集腋成裘、積沙成塔”的道理嗎?業精於勤這個道理對於我們很重要,我們只有勤奮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做事情,只有勤奮才會成功,這是一個真理,讓我們記住業精於勤這個道理吧!

業精於勤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8字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是我們通向成功的墊腳石。如果我們不勤奮,無論你有多好的先天條件都將會一事無成。所以,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很早以前就說過:“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學習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認真聽講,不努力學習,一定不會取得好成績。

就像我們班級的於紅,她每次上課都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認真思考,課下認真複習、預習,所以成績在班級一直是名列前茅。而孫楊呢,雖然人很聰明,但他上課不是睡覺就是搞小動作,下課就和同學打鬧,從來不學習,回到家後,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看電視、玩手機,所以他的成績從來都是全班倒數第一。

通過這兩個例子,說明一個道理:再好的條件,如果不努力奮鬥,必定不會成功。我不禁想到:如果自己懶得去認真思考,不努力學習,就會像孫楊一樣,雖然條件優越,卻不會不會獲得成功。因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才來自於勤奮。只有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才能澆開成功之花。就如一片土壤肥沃的土地,有著充足的陽光,但農人懶得去耕種,仍然不會有任何收成。一所很好的現代化學校,有著經驗豐富的教師,但如果學生懶得去聽講,去學習,那麼你還是一無所知。一項很好的國策,如果只是制定下達,並沒有去施行,還是等於零。反之,如果你去奮鬥,敢於實踐,不懶惰,就必定會獲得成功。

所以我們在學習上一定要勤奮刻苦,要勤預習、勤複習,這樣才能離成功的彼岸越來越近。

學習在於勤奮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8字

翻閱著一本厚厚的詞典,一個個生動的漢字出現在我眼前,它們就像宇宙中的星星,印刷字型的後面蘊藏著無數的奧祕……

昨晚,我有幸觀看了漢語言文字大賽,裡面的精彩對決讓我記憶猶新。最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幾輪比拼過後,我們學校以四百五十分的好成績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

俗話說得好:“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知識靠的是不斷的積累,而要想把一門學業學得精通,靠的不僅僅是天分,更多的還是勤奮。想想在這些選手,他們付出了多少的辛酸和努力才取得現在的成功啊!同學們,這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到的啊!書,是永遠也讀不完的,知識,是永遠也學不完的,就連七十八歲的老爺爺老奶奶們都在學習中不斷進取。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少年,擁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難道我們不應該向那些爺爺奶奶們學習嗎?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平時少看一些電視,少玩手機和計算機,少睡幾個懶覺,這些時間完全可以用來看書學習,何必為這些無聊的東西白白浪費我們的時間呢?看到這麼多的同齡人都這麼博學多才,你一定會感到你與別人之間的差距之大吧!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擠,總還是有的。”只要你會利用會安排時間,相信你會有充分的時間來學習。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從未有人停下過學習的腳步,只要你刻苦學習,你一定會有全新的收穫,你一定會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中國人!

成功源於勤奮 篇6

國一作文 ,869字

“勤能補拙是良訓”,自古以來,成功的光環總是圍繞著灑下過汗水的人飛翔。也只有努力、勤奮才能獲得成功。正是如此,我們說成功源於勤奮。

曇花的驚豔一現,幾乎要積累一年的力量,但也只有這樣它才能開出最美的花。“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若沒有岳飛當年苦學兵法,若沒有岳母刺字,若沒有那岳家夜夜點亮的燈,又哪有烽火狼煙中的那一抹英姿,又哪有“憾山易,憾岳家軍難”的讚歎。當年勤奮的汗水化作了肩上蝶,引領岳飛在沙場上一次次走向成功。

勤奮鑄就千古絕唱。司馬遷在身心倍受摧殘的無情現實中,發憤寫《史記》。他走遍了全國各地,訪問了千百萬人,整整收集了幾千份資料,撰寫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最完整的紀傳體通史鉅著。正是因為他踏遍祖國河山,流下了辛勤耕耘的汗水,才讓後人發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感嘆,才讓史學界與文學界的文化花園中開出一朵奇葩。

歷史的長河中,多少人因為奮鬥因為辛勤而留下了不朽的功績。書法大家王羲之曾在衣襟上練習書法,久而久之衣服都被磨破了,他家洗硯的水池也因為年復一年的洗濯使用而使池水變黑。這一切鑄就了王羲之獨特的書寫風格。也留下了千古絕唱—《蘭亭序》。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古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若不是年少時“讀千卷書,觀萬家風”怎能成就那“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濃濃思愁,怎能鑄就那“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情,又怎能煉成“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壯美與低迴婉轉?!

作為一名中學生,“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求學的道路是艱苦而漫長的,路上不乏百花盛開的美,但更有行不完的路,閱不完的書。老師、家長給予我們的厚望鼓勵我們前行,我們一路走去,不能回頭。請相信,只有灑下辛勤的汗水才能折射出美麗的彩虹,努力汲取的養分終會催開美麗的花朵。

即使只是一瞬間的成功,我們也不後悔,因為我們努力過。人生的道路上需要腳踏實地的奮鬥,需要灑下辛勤的汗水。成功並不屬於每一個人,但它一定會向奮鬥過的人綻放笑臉。勤奮源於人類的表現,人們選擇了勤奮就選擇了埋有成功的花盆,只要澆上你辛勤的汗水,它一定會開出最美的花。

成功來自於勤奮 篇7

成功來自於勤奮作文1 ,974字

“哪裡有天才,只是在別人喝咖啡的時候,我在工作。”魯迅先生的這句活人迴響在我們耳邊。確實,世界上有許多名人,他們的成功不是來源於聰明,而是來源於勤奮。

愛迪生被稱為發明大王,他一生髮明的東西有1000多件。誰能想到這麼一個“發明大王”竟然連高中都沒有讀完。那麼他到底是靠什麼取的如此巨大的成功的呢?是勤奮,愛迪生在工作之餘,努力地學習,不浪費一分一秒。這是他學到了發明必須得知識,為他之後的發明之路奠定了基礎。在他發明電燈的過程中,他為了找到合適的材料當燈絲,廢寢忘食地工作,找遍了所有有關這一方面的書籍,反覆試驗了3000多種材料。終於,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成功了。就是靠著勤奮,他才能夠發明出許多別人意想不到的東西。就連愛迪生自己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在我國古代,也有類似的故事:車胤家境貧窮,連一盞燈都買不起。在白天他還能夠看一些書,可是一但到了晚上,黑暗使他根本無法看書。他為了能夠多看一點書,督學一些知識,想到了一個辦法。抓一些螢火蟲放在一個布袋中,藉著螢火蟲那微弱的光芒,車胤專心致志的看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車胤終於成為了一個有學問的人。

記得在初一時我們學過一篇文言文,題目叫做《傷仲永》。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叫做方仲永的金溪人,到了該學習的年紀卻因為家裡沒有錢而沒有學習。有一天突然哭著求父親想要讀書,父親沒辦法,只好重鄰居那裡借了幾本書給他看,沒有想到他一看就學會了,還以贍養父母為主題寫了一首詩,親自給詩提上了名字。村裡的秀才看了都說他文采非常好。這件事被村裡的人知道了,村人紛紛請他父親去做客他的父親人為之有利可圖,就天天拉著仲永到處拜訪村人,不讓他學習。過了幾年後,作者去詢問仲永的情況,仲永已經變得和普通人一樣了。作者在文章最後還寫了一段話告訴我們仲永變成普通人的原因,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只記得其中一句話的意思是:不勤奮學習天才尚且變成普通人,沒有天資的人難道這樣就停止了嗎?實在是不可思議啊,一個擁有那麼高的資天真的人,最終居然變成一個普通人。這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努力學習。

通過以上幾個事例,我們可以明白地得到一個道理,那就是成功來自於勤奮。一個人就算沒有過人的智慧,只要他勤奮努力,也能夠取得令人驚歎的成就。相反,一個人即使擁有非常高的天資,如果不勤奮,終將失敗。

收穫來源於勤奮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8字

在一個村子裡,住著一隻小兔和小鴨。小鴨的名字叫莉莉,它很勤快,經常幫家人做家務,也幫受涼的小動物們織圍巾,森林裡的動物都很喜歡它。小兔的名字叫玉玉,它剛好和莉莉相反,玉玉非常懶,比如:一個大晴天,森林裡的動物都出來晒衣服、晒被子,可玉玉卻呆在家裡看電視。

有一天,村長在每一戶人家的門上貼了一份通知,通知上寫著:“明天上午9:00-10:00村裡將舉行飛機模型製作大賽,獲比賽第一名者,可得獎金5000元;獲第二名者,可得獎金3000元;獲第三名者,可得獎金1000元。”玉玉看到了,心想:“我一定要得到第一名,贏得5000元獎金。”莉莉也想:“我可以去試一下,也許會得到第一名。”

第二天,比賽如期舉行了,選手們陸續登場了,一共有5名選手,每名選手都拿到了組裝模型的碎片。比賽剛開始10分鐘,就有兩名選手因為困難放棄了,賽場上只剩下小鴨莉莉、小兔玉玉和小狗跳跳了,每位選手都埋頭苦進地做著……

很快比賽時間到了,裁判們經過評定,最後莉莉得了第一名,跳跳得了第二名,玉玉沒有得到獎項。這時玉玉惱怒了,說:“賽場上不是剛好只有3名選手了嗎?我不應該就是第三名嗎?”“不是這樣的,因為你的飛機模型最終連一半都沒有完成,所以你不能獲得。”裁判答道。

自從經歷這件事以後,玉玉明白了,只有平時多勤奮、多實踐、多嘗試,才能取得好成績,才能有收穫。

現代人的敬業精神都去哪了 篇9

議論文 ,514字

敬業,指的就是對自己工作負責的態度,我們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敬業為我們傳統的美德,但是據權威商業調查公司的一份調查,全球僱員的敬業度,中國籍成員最低。每次看到這裡,我都不禁想發問:“我們現在的敬業精神都去哪裡了?”

真正的敬業就是對自己的工作能夠專心致志和負責到底,之前我們提出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認真、敬業的精神的一種濃縮體驗。我們湧現出很多這種身上擁有工匠精神的大國工匠。陳剛毅,這是全國交通界都能夠被流傳的一個名字,他以自己對工作的認真嚴謹負責塑造了一個大國工匠的形象,可謂平凡工程師,剛毅人生路。

但是所湧現出的很多大國工匠並不能掩蓋目前我們還有很多國人缺乏敬業精神的弊病。長久之來,我們一直都在把敬業和勤勞混為一談,其實這二者並不一樣,我們很勤勞這不假,我們總是在工作,但是我們似乎缺乏一種對自己所做工作的喜愛和憧憬之情,我們僅僅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學習而學習。這種缺乏理想感和歸屬感的人,是很難擁有真正的敬業精神。

但是自從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之後,我們很多國人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一種重新審視的態度,《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播出後,激發了很多國人內心那種渴望,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成為世界上最敬業的民族。

英才出於勤奮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5字

記得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能夠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兩種,一種是鷹,另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生桀驁的鷹還是平庸的蝸牛,要想登上金字塔的頂端,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

鷹,雖然天生具有非凡的資質,但是如果不勤奮努力,也只能是望“塔”興嘆。蝸牛雖然平庸,但是隻要持之以恆,也能夠登上塔頂,因為它靠的是自己的勤奮和努力。

綜觀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靠的都是勤奮和努力。古代的司馬光小時候就天資聰穎,但是卻不願意起早,他的老師給他講了“江郎才盡”的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他做了一個木枕,改掉了壞毛病,從此勤奮讀書,成為宋朝著名的政治家,這和他的不懈追求是分不開的。

但是,也有不少的人因為不勤奮努力而一事無成,結果是聰明成為負擔,後果是“名落孫山”。

愛迪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靈感。”如果聰明而不努力,就得不到成功的喜悅。有這樣的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學習,時間是寶貴的。

是的,成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經歷風雨,不經過磨礪,是難取得成功的。只要付出了,終究會得到回報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用辛勤的汗水,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未來一定屬於勤奮的人。

成功來自於勤奮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6字

勤奮比黃金還珍貴,可不是嘛!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總會有人在勤奮上連倒下了幾次,但也有人在勤奮上依舊抬著頭。

2000年的奧運會上傳來動聽的鋼琴聲,讓人如痴如醉,這彈鋼琴的人也就是中國鋼琴的代表人—朗朗。

朗朗雖小可鋼琴技術一點都不差。當然朗朗不僅有這一方面的天賦,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在勤奮,一直在努力,小時候的朗朗三歲開始學習鋼琴的一些知識和技法,他後來的成績,都因為兩個字勤奮!他每天凌晨六點準時起床彈鋼琴,中午他還是照常彈琴。朗朗小時候的故事使我們深受感動,將來朗朗他的鋼琴技術一定會越來越好。當然,所有像朗朗那樣刻苦的勤奮的人,只要不放棄,將來一定有好的成果。

我們只要勤奮,只要努力只要堅持誰都可以成功,我也很愛音樂,我學了古箏,我在勤奮中學習了二年考到了五級,雖然成功的路上有難,但小小的困難算什麼呢?當然我在學古箏時,媽媽和爸爸不願意我學,可我寧可用自己的錢學習也不願放棄,我感覺一句話在引導我,勤奮+堅持+一點天賦=成功。

成功的道路雖然很長,但我們也不要說放棄,更不要懶惰,只要勤奮,人可以輕鬆的成功,不要說成功的你太遠,只能說自己不會勤奮。

天才出於勤奮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7字

有一個要方仲永的孩子,由於父親是個農民,所以五歲了都不知道筆墨紙硯是什麼樣子,可是有一天突然哭著喊著要這些東西。他父親覺得他在胡鬧,好好的泥巴不玩,要這些寫字的東西幹什麼。

可是仲永不依不饒就纏著父親非要這些東西不可,實在沒辦法,父親就到村中的秀才家借了筆墨,隨後放下就下地幹活去了。等回來後發現兒子在作詩,他拿起來也看不懂,就去請教一位詩人看,沒想到人家連連稱讚:“好詩!好詩!”又問他是誰寫的,父親說是兒子寫的。從此後方仲永便成了小名人,經常有人來求詩。

父親覺得有利可圖,就經常帶著仲永到各種場合聚會,誰家結婚啦,或者有壽宴了,都讓仲永作詩助興,以此獲取報酬。結果長此以往,哪裡還有時間學習,也沒人教育,沒幾年仲永的天資便消失殆盡,和平常人毫無區別,甚至還不如平常人呢。

一個人再聰明,但是不勤奮終歸一事無成,天才就是無止境的刻苦勤學彙集出的能力。

關於勤奮的作文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8字

中國的漢字千千萬,每個漢字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而我最喜歡的字則是“勤”字,它代表勤勞,告訴我們做事要勤勤懇懇,從那時起,“勤”這個字讓我受益終生。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非常懶惰,幹什麼事都只幹一點點就不幹了。

那是一次植樹節,我們每人都要在校外種一棵樹,拍照發在班群。我知道種樹要花很長的時間,還需要細心照料才行,而我卻不想費時費心去做這件事。到了交照片的前一天,我就騙媽媽說,我學校要買一棵小樹苗,因為媽媽不知道這件事。媽媽和我來到了花市買了一棵最大的小樹苗放在空地上,照了一張照片,發給老師。到了星期一,我開開心心地來到了學校,老師表揚了我種的樹苗,老師還叫我留下來到她的辦公室。放學了,我到了老師的辦公室,老師問:“這個樹苗是你種的嗎?”我不知道怎麼回答老師,我知道老師已經看透了我。老師和藹可親地說“你要向“勤”字學習,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勤勤懇懇,不能偷懶。”

還有一次,英語老師叫我背稿去參加學校的口語比賽,我看這麼長的稿,怎麼背。我背了一個開頭,就放到一邊了,比賽很快到來,那天我在臺上尷尬極了,因為講了幾句,便說不下去了,因為稿子我沒有背,後面的是自己臨場發揮,胡亂編的,結果當然與獎項無緣。我想起了語文老師的話,做任何事都要勤勤懇懇,偷懶就會一事無成。

做人只要勤奮一點,就能創造奇蹟。從那時起,我無論做什麼事都像語文老師說的那樣,勤勤懇懇。

關於勤奮認真的作文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3字

許多人常暗自悲嘆:“我沒有任何長處,我很沒用。”但是,雖然現狀如此,可長處亦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

在班級裡,許多同學說我的長處多,可我仔細一算,還是極為有限的,但我並不屈身於這麼幾個優點,我在不斷地給自己創造長處。

就拿前段時間的游泳課來說吧。在以前,我曾多次跟隨父親去“治水廣場”和“名人廣場”練習游泳,雖說用的是自由泳,可一點兒也算不上標準,只能算是可以用“徐式泳”游上個二十來米,且成功率極低,常是遊了一半便沉下去了,要麼是渾身乏力,要麼是泳姿不對,要麼……

算了,不提那些陳年老事了。前不久,爸爸給我報了門游泳培訓班。我來到了正式的游泳館,跟隨董教練學習蛙泳。董教練身材高大,戴一副銀邊眼鏡,頭髮有點“放縱”,是向外的那種,說起話來既幽默,又親切。

在為期十堂課的首戰中,教練先讓我憋氣,我因為有較好的基礎,一次就成了。之後,他又教了我一些基本的要領和怎樣打蛙泳腿,我在冰冷的水中,努力地,認真地,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下課後,教練讓我回家練習打200個蛙泳腿,50個一組,打四組,我點頭表示答應。回家後,我趴在床上,反覆地打著腿,任它有多累,一個也不偷懶,因為我知道,只有認真加勤奮,才能學得快學得好,才能成為我的長處,十節課的時間很有限。

第二節課,第三節……我一直勤奮、認真地學習著,別人中間休息個十來分鐘,而我頂多休息個五分鐘,便繼續遊。

第四節課時,當別的學了五六節課的學員還用手抱著浮板時,我便學會了蛙泳中手的動作,十來米已不成問題。到了第七節課,我已練得爐火純青,50米不成問題,放眼此時游泳館中的未成年人,我已成為了無人能敵的“最強者”。於是,我的教練送了我一個有趣的稱號“獨孤求敗”。

不僅是游泳,其它方面亦是如此,長處是待人去創造的,勤奮加認真,你便會得到一個新的長處。

關於勤的作文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344字

勤能補拙,靜能生慧,成功離不開勤。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美德,古代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修建了偉大的長城。詩仙李白在《秋浦歌》中也描寫了古代人民為了幸福生活而日夜不分辛勤地鍊鐵。世上有許多勤勞的生命每天都在努力地拼搏。

種子小朋友在春姑娘到來時,鑽進大地母親的懷抱,讓水分滋潤它的軀殼,讓那美好的願望孕育在心田。它為實現美好的願望,每天勤勞地積蓄能量,努力衝破土層的重重壓力。

農民伯伯在麥地裡辛勤地耕種,春天撒下種子,澆水、鋤草、施肥、殺害蟲,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裳。秋天,麥地一片金黃,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農民伯伯帶著愉悅的心情,收割小麥,打包運送回家。

閩南人常說:“愛拼才會贏”。是啊,勤勞給人們帶來成功,帶來財富。身為小學生的我們也應該用勤勞、勇敢、智慧,書寫我們的學習之路。

天才來於勤奮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18字

“天才是l的靈感加99的汗水。"這是發明家愛迪生的一句名言,也是我們班班長靈靈的口頭禪。

那是一個夏曰的週末,整個世界就像蒸籠一樣悶熱難當。天空陰沉沉的,狂風“呼呼″地颳著,把校園裡掉落的樹葉吹得滿天飛舞。

“靈靈,這個動作還不規範!”“靈靈,再來一次!”寧靜的校園裡傳來斷斷續續的訓導聲。哇!原來是靈靈在教練的指導下練習跆拳道。只見靈靈的額頭上佈滿了汗珠,全身衣服都溼透了。“靈靈,我們休息一下再練吧!"教練見靈靈已經很累了,幾次勸說她停下來休息一下。“教練,市裡的跆拳道比賽還有一個月就要舉行了。可是我有很多動作還不規範,我必須抓緊時間練習,爭取這次獲得優異的成績。”操場上又響起了靈靈拳打腳踢的聲音。

時間過得真快,跆拳道比賽的成績公佈了!不出所料,靈靈是本屆比賽的冠軍。同學們都向她表示祝賀,同時問她取得成功的祕訣。靈靈只是笑著說:“天才是l的靈感加99的汗水″。

生活中,也有想成為靈靈這樣的天才的人,可是不負出,又怎得收穫?

天才源於勤奮 篇17

國一作文 ,562字

愛因斯坦說過:“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當然,勤奮也是必不可少的。

成功,往往與辛勤成正比。美國總統林肯是鞋匠的兒子,鞋匠的兒子往往是被人瞧不起的,但林肯想改變這個說法,他後天開始努力,勤奮學習,善於思考,最終成為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最終當選了美國總統,這是源於林肯的勤奮和努力,才讓世人對這個“鞋匠的兒子“改變了看法。

世界上沒有天才,只有不努力的笨蛋,上天會給每個人一點才能,這要看你怎麼利用,如果你沾沾自喜,那你絕對會成為庸才。方仲永他的才能比一般人要多,但他的父親認為這有機可乘,領他到處招搖,用來賺錢,這卻害了他的兒子,最後他連平凡人都做不上。而愛迪生,他從小是個遊手好閒的人,但因為他父親跟他講,父親和傑克大叔的故事,讓他改變了一生。同樣都是父親,一個把兒子當成搖錢樹,一個去苦心教導兒子。並且,愛迪生自學成才,說明勤奮可以彌補天資的不足。

老舍爺爺曾經說過:“才華是刀刃,勤奮是磨刀石,很鋒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會生鏽,成為廢物。”不管是一把什麼樣的“刀刃”。勤奮的每天“磨”那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天才源於勤奮,並且勤能補拙,成為天才的道路上,必有勤奮焉!

成功源於勤奮 篇18

國二作文 ,578字

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勤奮的人,勤奮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勤奮是一種習慣,養成勤奮你需要堅持不懈,也需要堅定的意志與理想。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東晉的王羲之就很好的印證了這個道理。相傳,王羲之從小練字,每天寫完字後都去池塘涮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個湖最終變成黑色。他的兒子王獻之也像他一樣,為了寫一手好字,足足用了18缸水。

然而要勤奮就要學會吃苦。《史記》作者司馬遷,為了編寫《史記》,雲遊名山大川,足跡遍佈全國,經歷多年的苦難,在牢獄中完成這部“史家之絕唱”。匡衡小時候也十分愛讀書,但是家境貧寒,一天,他正要睡覺,忽然發現屋中有光亮,仔細一看原來是牆縫中透進了光亮,那是別人家的光,於是他在牆上挖了一個洞,借別人家的光看書,這就是著名的“鑿壁偷光”。

勤奮能使一個天資愚笨的人成才。清朝大臣張國蕃,小時候很是愚笨,別人讀三遍就能背下來的內容,而他需要讀幾十遍,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每天不停地學習。聽說,一天他家來了個小偷,小偷來到張國蕃的房間裡見他在背東西,就等他睡去再偷,可小偷等啊等,張國蕃還是沒有背上來,小偷氣得從上面跳下來,背了一遍給他聽,然後揚長而去。可就是憑藉這股子勤奮,張國蕃最終成功了。

勤奮是一種優良品質,只有勤奮,才有可能鑄造成就,走向成功!

學習在於勤奮 篇19

國二作文 ,764字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了辛勤的付出,我們才會有成果,若是任何事都能不勞而獲,那又有誰會去付諸努力與行動呢!

勤能補拙,從沒見過有一個人是每天遊手好閒而取得成功的,他們都是在利用別人娛樂的時間來補足自己的弱點,久而久之便不存在與他人差距了。

學習更是要通過勤奮來腳踏實地的一絲不苟,利用“碎片時間”來笨鳥先飛,用知識將自己偽裝。這正是一個個勤奮的學霸留給我們的法寶。比他人更勤奮,比他人更努力,才有可能會取得成功,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了勤奮,她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高爾基有這麼一句話“天才出於勤奮。”卡蘇爾更激勵我們說:“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或許現在的我們覺得成功的祕訣不在於勤奮,而在於天分。可天才少之又少,不存在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所以我們只能勤奮,踏實的將一點一滴的知識掌握,才能最終走向成功。若是連學都不想學,吝嗇於付出自己的行動,又怎麼會懂知識而增長見識呢?人生能有幾回搏?人生能有幾個花季,雨季?過去的就無法改變了!正所謂“白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就是這個道理。

正如今天吳老師教我們的古文作者宋濂一樣。他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即使是墨凍成了冰,手凍得不能彎曲,它還是勤奮的堅持讀書,這造就了他的“開國文臣之首”。

在學習的路上,在追夢的路上,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果實,收穫誰才能快意豐收?

成功來自勤奮,付出終有回報。這句話說的對,沒有努力過,勤奮過,又何來成功呢?

所謂“天道酬勤”送給每一個追夢路上正在努力的人。

勤勞不等於敬業 篇20

國三作文 ,1266字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之一:中國人這麼想,外國人也這麼想,但最近,在一份來自外國的權威調查報告中,中國籍僱員被評為“全球最不敬業僱員”。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但,我認為,這並沒有錯。

勤勞不等於敬業,這是顯而易見的。

說起勤勞,烈日下揮灑汗水的建築工人們、忍受著惡臭的環衛工們、加班加點到凌晨的白領們……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勤勞。但,這並不代表著敬業。為圖省事而胡亂堆放建築材料的建築工人、對邊界“爭議地帶”不管不顧的環衛工、上班時間玩手機的白領……相對立的矛盾毫不違和地結合在了一起。勤勞,不敬業,就這麼“和諧”地存在於同一人身上。

那麼,既然勤勞不是敬業,那麼什麼又是敬業呢?

十年前,來自一家德國房地產公司的房屋過期通知讓山東一個百年小區的居民們丈二摸不著頭腦。據悉,該小區的房屋是德國一家小公司在二十世紀初修建的,保質期預估為一百年,條款上還說明:“保質期後本公司將負起提醒業主的責任。”一百年間,這家公司歷經了無數風暴浪濤: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分裂,冷戰對峙,史塔西的大清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儘管國家滿目瘡痍,儘管經濟蕭條動盪,儘管未來一片灰暗,儘管最後這家公司已經被吞併,這家公司的職員依然將這份百年前的合約書默默封存,並在百年後讓其重見天日,儘管歲月蹉跎,昔人不再,他們仍然實現了他們先輩的承諾。這份責任感,這份較真到執拗的精神,才是真正的敬業!

再反觀中國,四年前,中國曾經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六天修建了一棟十五層五十米高的樓房,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與勤勞證明了:“我們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這份偉績,一度被稱之為“中國速度”。

然而,僅僅是在一年之後,2013年6月27日,上海的房屋倒塌事件,狠狠地抽了我們幾個大耳光,一時間:“要速度不要硬度”“要面子不要人命“成為了外國論壇上的笑料。我們一年前創下了奇蹟,現在卻又創造了一起悲劇與滑稽劇,敢問如果我們中國人敬業那麼一點點,這樣的悲劇與滑稽劇,又怎麼可能會上演?

敬業,不是要對他人的誇耀的追求,不是對光鮮外表的執著,更不是害人害己的誇大其談,吹噓奉承。敬業,是對工作的認真與負責,是一板一眼的較真精神,是能做到完美就不留一點瑕齜的決心。敬業不是說出來,而是做出來的;敬業不是得過且過,而是勤勤懇懇,認認真真;敬業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福澤集體。我們中國人在這條路上,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好在,我們中國不是沒有敬業的人:人民的好兒子雷鋒、沉默十年一鳴震天的鄧稼先、帶病上課的最美女教師崔燃、醉心寫作、筆耕紙耘的劉慈欣……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中國人會真正成為勤勞又敬業的民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