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腦球的實驗相關作文20篇

樟腦球的實驗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1字

我們家衣櫃裡總放著一些不穿的衣服,而這些衣服的口袋裡,經常會放幾個白色或木頭色的小球球。我很奇怪:為什麼要在衣服裡放這種小球球呢?

媽媽告訴我,那是樟腦球,放在衣服口袋裡是為了驅趕蟑螂。我突然想起來我們家經常有螞蟻“出沒”,還把衛生間的門框咬爛了許多。婆婆為此天天煩惱,螞蟻的嗅覺靈敏,樟腦球會不會對它起作用呢?

於是,我準備做一個實驗,試一試。我開啟衣櫃,從衣服口袋中拿出了一隻木頭色的樟腦球,悄悄地來到螞蟻的“窩”旁,等待“獵物”的出現。

突然,一隻螞蟻慢悠悠地從小孔裡爬了出來,它在悠然自得的散步,一點也沒查覺它身後隱伏著的“禍患”—我手中的樟腦球。我興奮極了—它終於出現了。為了不嚇到它,我手拿著樟腦球在它前面輕輕地搖晃了一下,螞蟻突然停住了,好像是聞到的樟腦球的味道,警覺的動了動頭上的觸角,手腳並用,飛快地逃回家去了。我非常驚訝:螞蟻這麼怕樟腦球的氣味嗎?

我又做了次實驗:

又有一隻螞蟻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專心致志”的啃著衛生間門上的木頭。我躡手躡腳地走過去,拿著樟腦球圍著螞蟻畫了個半圓。螞蟻發瘋似地轉著圈子,大約30秒過後,它向後倒退幾步,像一支離弦的箭,不,又像一匹脫疆的野馬,頭也不回地衝進了洞,還是逃走了。

我成功地趕走了螞蟻!看著螞蟻逃跑時的熊樣,我心裡不禁暗暗得意—螞蟻在我們家的生活就此告一段落。

樟腦球的發現告訴我們:其實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的巧妙的地方,只要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充滿好奇的心就可以發現了。

鐳射與氣球的實驗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806字

週末,我在家中閒著無聊,隨手拿起一份報紙快速地瀏覽起來,我突然看到了一個題目,叫做《鐳射筆一次掃爆50個氣球》,我覺得這個題目有趣,就津津有味地閱讀起來,原來是一個人拿著鐳射筆,從左往右一掃,瞬間50個全破了,我心血來潮,很想做這個實驗,於是就去了學校小賣部買了50個氣球和一支鐳射筆。我的實驗就開始了。

首先,我將50個氣球吹好氣,但一個個吹實在太難,我於是把隔壁的弟弟妹妹全部都叫來了,3分鐘不到就吹完了,接著我將氣球全部鎖定住,鎖定好後,我開啟鐳射筆,朝氣球掃過去。我本是信心滿滿,可是結果卻讓我大吃一驚,50個氣球居然只有17個爆了,我檢查了下氣球,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顏色不一樣。難道是顏色的問題嗎?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氣球有紅、黃、藍、白、分、黑,爆掉的氣球都是黑色和紅色的我情不自禁地想道:“如果這樣子的話,那就是……顏色越深就越容易爆炸嗎?”我抱著這個疑問,在網上買了50個白氣球和50個黑氣球,看看鐳射筆掃過去會有什麼效果。到貨後,我用一些時間把黑色氣球和白色氣球先分開,再一個一個地放在地上。第二次試驗開始。我開啟鐳射筆,深吸一口氣,把鐳射朝地上那一排排氣球快速地掃去,掃到中間時,前面一個都沒爆,我心想:“應該後面的也不會爆。”結果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樣,所有氣球都完好無損,仍然擺在那裡好好的。我馬上把地上的白色氣球收起來,換上了黑色的氣球,我心裡的底氣又重新歸來,我閉眼一掃,只聽見“砰砰砰砰的一些爆炸聲。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發現黑色的氣球真的全部爆炸了,一個都沒留,地上全部都是氣球的碎片,所以實驗證明,顏色越深的氣球的確容易爆炸。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心裡又起來疑問。於是我在網上查到了結果,原來只要是顏色越深的東西越容易吸附光源,導致了物體越來越熱,就跟人們在夏天穿淺衣服不會感到熱的原理一樣,所以說穿深色的衣服會比穿淺色衣服更顯炎熱。

這次,我不僅成功做了實驗,還獲得了生活常識呢!

橘子和氣球的實驗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8字

一節語文課上,陳老師帶著我們做了一個實驗。

首先,我們看著陳老師一手拿著一隻剛剛吹好的氣球,一手拿著橘子皮,用手用力地將橘子皮裡的汁水擠出來,隨著一滴汁水從皮上消無聲息地落在球壁上,過了幾秒後,氣球便“砰”地爆炸了!

頓時,教室裡歡呼、尖叫聲一片,還有的同學甚至在教室裡四處開心地跑步、蹦跳!

開心了一陣子,我們又想到了個重要的問題:難道是果酸在作怪?如果是果酸的話,那橘子水、橘子果肉可可以嘍?

想歸想,做歸做。於是,陳老師請了一位同學前來試一試。

那位同學上臺後,輕輕鬆鬆將橘子肉裡的汁水擠了一大堆,可氣球卻安然無恙!

這時,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剛才只是擠出了水,果酸可能還留在果肉中!”

聽了這個想法,陳老師便再請了一位同學,上臺做實驗。

那名同學用力地、細心地讓橘子果肉接觸到氣球表面。不久,我們的表情、動作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來,我們的表情是好奇、害怕狀,漸漸地,連鑽到桌子底下的人也爬了出來……

最後,我明白了這個試驗的原理:橘子皮的外表皮上有一些液泡,液泡裡有辛辣味的液體,而這些液體是由酯類組成的。這些酯類,是極佳的溶液。當氣球壁接觸到溶液,它的機械效能一下子被降到最低。偏偏此時的壓力需要向機械張度最低的地方集中,這就導致了氣球的爆裂。

這個實驗,使我懂得了:橘子皮裡的汁水是溶液,而氣球最怕溶液!

一次傷腦筋的實驗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1字

週五,老師竟然給我們佈置了一項奇怪的任務,就是讓我們用各種材料做一個裝置,使雞蛋從四樓扔下去不會碎,我可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奇怪的實驗。

回到家我左思右想,第一個想到的辦法是“降落傘”。“降落傘”就是用一個塑料袋在兩邊綁上繩子,然後再粘到雞蛋上。於是我就在雞蛋外面裹了幾層膠帶,再把降落傘兩邊的線用膠帶緊緊地粘在雞蛋上,這樣一個簡單的裝置就完成了。我得意地從四樓把它扔下去,趕緊跑到一樓去看看實驗完成的如何?怎麼回事?雞蛋液都流出來了,實驗失敗了。

我不甘心,我想了想,應該是我沒把雞蛋做好完全的保護措施。於是,把雞蛋裝到一個小盒子裡,用許多棉花把盒子都填滿,這樣雞蛋周圍都是軟綿綿的東西,就不會摔碎了,在盒子上,我又綁上了降落傘,以防萬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從四樓輕輕地扔下去,然後又跑到一樓去看一看究竟,這次好像成功了,只是盒子外面稍微有一點損。我又小心翼翼地把盒子開啟,把雞蛋拿出來,左看右看,這邊怎麼有一小部分凹下去了?看來這次雞蛋好像又碎了,實驗又失敗了。

家裡已經沒有再軟的東西了,我在家裡找了一圈,忽然發現,門口有一塊,用來裝快遞的泡沫,上面有一層鼓鼓的小泡泡,你用力捏它會爆的那種。這時我想通了,我可以用膠帶把泡沫包一層放雞蛋,然後把它放在一個小盒子裡,周圍再放上更多的棉花,為了保險,我把這次降落傘做得更大了,嘻嘻,這下能成功了吧?

我又把它從四樓扔了下去,又跑到一樓把它撿起來看了看,哇!終於成功了,雞蛋一點都沒破,我又把這個裝置拿起來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這個實驗讓我開闊了思維,多動腦筋去想問題,解決問題。

一次失敗的實驗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9字

這天,我迅速的趕回了家,為的就是拿我訂的科學道具來做實驗。我拆開了盒子,按照書上所說的,準備了:一隻塑料火箭、一個底座、一瓶白醋、一包小蘇打粉。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吧!

我首先把火箭拿來在手裡,往裡倒入20~30毫升的醋,並往瓶底座裡放了兩小勺蘇打粉,然後再拿起底座,接著,把底座與火箭箭身裝在了一起,趕緊把火箭和裝在一起的底座給放到地上,並迅速躲了起來。因為發射後,火箭會射上三四層樓高,萬一抻掉下時砸到人頭,那就慘了。過了好幾分鐘,火箭並沒有象想象中的那樣一飛沖天。我走近一看,醋竟從介面處爆了出來,我當時想:可能是我沒有按緊吧!沒關係,再試一次!

第二次實驗開始了,我象之前的那樣,把事都給做好了,繼續把火箭連同底座放好,並趕緊躲了起來。過了幾分鐘後,火箭仍然沒有任何反應,我走了出去。一看醋竟還是從介面處飛濺出來了,還把我專門要搞實驗的書給弄溼了。我實在是沒辦法了,只好向剛剛回家的父親求助。父親知道了情形後,叫我用生料帶把火箭與底座的介面處用生料帶纏上幾圈。我頓時醒悟,想:對哦,我可以用生料帶把介面處纏幾圈,加強密封性,使火箭成功發射,我之前怎麼沒有想到呀!我趕緊照父親說的纏了幾圈,並開始了第三次實驗。

我還是按照之前的做法做好了所有事,並放好火箭。這次,我沒有躲開,而是觀察著。突然,我發現介面上方竟漏醋了,而介面卻沒有飛濺。我趕緊把父親叫過來。父親說:“因為醋與小蘇打會產生化學反應,由於火箭是由塑料製作的,且塑料太薄,不能承壓。因此產生的氣體和醋就從變形了的縫隙中漏出來了。由於火箭本身的質量不好,留不住反應產生的氣體,火箭就無法飛起來了。

聽了父親的解釋,我很是沮喪,只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實驗地。雖然這次實驗以失敗告終,但卻學到了新知識,也讓我有了一個新體會:科學神奇而充滿魅力,但要領略她的魅力,必須先學好科學知識!

奇妙的實驗室 篇6

國三作文 ,837字

今天,我們要上一節校園實驗課。全班都將出發前往實驗室,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好期待啊。

一大早,我就到了學校。不久,同學們一個一個陸續進入教室。等人到齊了後,我們就進入了空間穿越門,準備前往實驗室。注意,我現在可不是在2016年,而是在60年後,也就是2076年。在這60年間,科學家們發現了空間節點,只需10秒就能繞地球轉一圈,使人類可以在各個地方暢通無阻。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偉大發明,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以後你們自然就知道了。

通過穿越門,瞬間我們就來到了實驗室。剛走進實驗室,我們就看見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蝴蝶,閃爍著各種顏色的光,宛如仙境一般,美麗極了。正當我們陶醉其中之時,突然,剛看到的一切都消失了。一個穿著白色外套、滿臉鬍鬚的男人走了過來,說:“同學們,剛剛的蝴蝶美嗎?”我們異口同聲地答道:“美!”“其實,剛剛的那些蝴蝶都是我們用3D虛擬技術虛構出來的。這節實驗課就是讓同學們瞭解一下3D虛擬技術,順便放鬆一下,你們說好不好?”“好”“OK,那我就開始了。”

突然,一下子四周就黑了起來。當光線逐漸明亮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正在一片大草原上。一隻龐然大物緩慢地向我們走來,同學們仔細一看,原來那是一隻暴龍,恐龍中最凶殘的一種。我們都害怕極了,但是它居然就這樣從我們的身體中穿了過去。過了幾分鐘,我們才回過神來,想起這只是虛構的影像而已。

不一會兒草原上就熱鬧起來。翼龍在天上飛,三角龍、劍龍、暴龍在地上跑,各種恐龍應有盡有。同學們也因為想起了這些只是虛擬的,因而更加放肆,四處奔跑,看這看那。這場景就像是一個動物園一般,只不過是遠古時期的,動物也沒有被關起來。人們都說好奇心害死貓,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有個同學想知道遠方的叢林裡有什麼東西,結果他一頭撞在了實驗室的牆上,而且還撞壞了牆上的裝置,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於是,我們就被他一下子撞回了現實。

面對這種突發情況,老師只好讓我們先回教室,可是我們全班人都在想:哎,要是能讓我們在實驗室再多待一會兒,該多好啊!

奇妙的實驗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8字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只見老師拿著一把尺子走進了教室。

“真奇怪!這節課不是科學課嗎?汪老師為什麼要拿尺子呀!”

汪老師一言不發,先把準備好的紙撕成碎片,零零星星地放在桌子上,再拿出那把透明的塑料尺,裹在一塊毛巾裡來回地摩擦,教室裡鴉雀無聲,所有同學都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老師的實驗過程。汪老師的尺子在毛巾上摩擦了兩分鐘後,用被摩擦的那一頭向小紙片靠近,這些小紙片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一塊兒想方設法地向著被摩擦的那一段“跳”,有的小紙片“跳躍”成功,緊緊地貼在尺子上;有的小紙片始終沒能成功,但從不氣餒;有的小紙片一動不動像故意反抗……

當汪老師把尺子向左移動時,大部分小紙片就像“舞女”一樣跟著尺子“翩翩起舞”,當汪老師把尺子向右移動時,那些“舞女”又隨著尺子“翩翩起舞”。同學們都希望老師把魔力傳授給自己,而汪老師卻微微一笑說:“我的技巧是使用了靜電現象,靜電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脫毛衣時會產生靜電,摘帽子時也會產生靜電,大家可以照著我的樣子,自己去體驗一下靜電的神奇吧!”

我們都學著老師的樣子去做,大部分都成功了,老師寫下了這節課的總結:物質同時具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當我們用尺子靠近紙片時,尺子有負電荷,紙片有正電荷,在靠近時就產生了相互吸引的現象了。我們恍然大悟,這節課真有趣呀!

不僅學會了靜電知識,還了解了靜電的奇妙。

有趣的實驗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4字

隨著悠揚的上課鈴聲響起,我們班的科學老師—沈老師大步走進教室,笑眯眯地向我們宣佈:“同學們,今天我要帶你們去操場做一個實驗。”我們都很喜歡做實驗,自然全都大喊“好”。

大家跟著老師來到了操場。只見操場上驕陽似火,一片片樹葉躺在地上,舒舒服服地晒著太陽。這個時候,老師突然神祕地拿出了一個放大鏡,對我們說:“同學們,下面我們做的實驗就是用放大鏡燒樹葉。”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全都議論了起來:“放大鏡怎麼燒樹葉?”“難道放大鏡不光能放大東西,還能當打火機?”老師聽見了我們的議論,說:“做完實驗,你們就知道了。”

只見沈老師蹲在地上,細心地找起了樹葉,看那片,搖搖頭,摸摸這片,又搖了搖頭。過了好一會兒,老師終於找到了樹葉,對我們說:“大家快過來,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一隻手拿著樹葉,另一隻手把放大鏡舉到了樹葉上空,頓時,樹葉上出現了一個閃亮的光點,圓圓的,小小的。我心想:“這是什麼啊?”老師似乎好知道我們在想什麼,還沒等我們發問,便說:“這個光點是放大鏡的焦點,放大鏡把太陽的光和熱聚集在這個點上,便出現了這個光點。”這時,焦點下的樹葉變成了焦黑色,樹葉上也冒出了一陣淡淡的青煙。我們的雙眼全都緊緊盯著這個焦點,生怕漏掉了什麼神奇的事情。這時,樹葉上似乎冒出了火花。老師連忙移開放大鏡,舉起樹葉。只見樹葉的中間多出了一個小圓洞,洞的周圍一片焦黑,一看就是被燒的。我們看了,全都驚訝地喊了聲“哇”。

回到教室,老師說:“為什麼放大鏡能夠把樹葉點燃呢?因為放大鏡是一種凸透鏡,凸透鏡有聚光、聚焦的作用。它把太陽的熱量全都聚集在了一點,溫度自然就變高。當溫度達到樹葉的燃點時,樹葉自然就燒起來了。”聽了老師的話,我心想: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

有趣的實驗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367字

今天,我自己在家,閒的沒事幹;頓時,我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要不我幫科學家發現更多的謎底吧。說幹就幹,我聽老師說世界上有大氣壓,我想知道什麼是大氣壓,於是我就做了一個大氣壓實驗。

我準備了一個紙杯,一個水杯,一些紙片還有一個塑料盆。實驗開始了,我先把塑料盆裡裝上水,再把紙杯接上一杯水往紙杯裡倒水,我側耳傾聽,那聲音像泉水叮咚,特別好聽,接下來我把水杯口上放上一張紙片,之後再把水杯倒過來。我用手抬著紙片,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水竟然一滴也沒灑,我用手拿著水杯,水還是沒灑。

這是大氣的壓力嗎?我心想,還是上網查一下吧。網上說:這是大氣的壓力,水沒灑是因為杯子裡裝滿了水就沒有空氣,而杯外有空氣,杯外的空氣叫作大氣壓力,大氣壓力會把紙片托住,所以水不會灑。

這個實驗雖然早就有人做過,但我仍然很開心,因為這個實驗陪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週末!

有趣的實驗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0字

課後,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任務,就是做個實驗,把一個生雞蛋放進裝滿醋的玻璃杯裡,看看雞蛋會發生什麼變化?

放學回家後,我就直奔廚房。首先,我挑了一個有光澤的橢圓形的雞蛋,把它放進了一個玻璃杯裡,再將醋倒入玻璃杯中,讓醋漫過雞蛋,然後把玻璃杯放在桌子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結果。

第二天早上,我懷著急切和好奇的心情去看實驗結果。我頓時大吃一驚,只見雞蛋周圍圍攏了一圈泡泡,泡泡又小又密,都快蓋過雞蛋了。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摸了一下雞蛋,發現雞蛋殼經過一夜的浸泡變軟了,而且雞蛋還不時的一會上一會下。忽然,我又發現雞蛋從醋裡浮起來了。我好奇的用手按了一下雞蛋,雞蛋又沉到了杯底,但沒過多少秒,雞蛋又慢悠悠地上來了。我小心地把雞蛋拿出來,把蛋殼中的氣泡擦去,再放進醋中。啊,雞蛋又沉下去了!又過了好一會兒,雞蛋再次沾滿氣泡又重新浮了起來。“是什麼原因呢?”我不由得產生了疑問。

於是,我帶著那些疑問,在課外書中探索奧祕。原來,雞蛋殼變軟是因為:雞蛋殼本身就含有很多碳酸鈣,醋是一種弱酸,而碳酸鈣在有水的條件下會生成氧化鈣。蛋殼與醋反應,所以使得雞蛋殼中鈣的含量變少,就變軟了。而雞蛋反覆浮起的原因是:雞蛋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但是雞蛋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會和醋中的水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圍在蛋殼周圍,會使雞蛋重新上浮,上浮後的雞蛋又會在重力作用下下沉。

通過實驗,我終於弄懂了其中的奧祕。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一次有趣的實驗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1字

從三年級到五年級的科學課上,我們做過許多實驗。有一次實驗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高錳酸鉀溶解實驗”。

那天,科學老師拿著一袋特別的東西走進教室,又從桌子上拿起塑料水杯,告訴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同學們歡呼雀躍,全班差點亂成了一鍋粥。“安靜!安靜!今天的實驗叫‘高錳酸鉀溶解實驗’。我把材料發下來,你們把高錳酸鉀一粒一粒地放入水中,最後再觀察它是否溶解!開始吧!”說著,實驗材料就發下來了。大家一拿到材料迫不及待地往塑料杯子裡灌滿了水。

同學們的心情又是激動又是興奮。我懷著好奇的心情,拿起袋裝的高錳酸鉀掂量一番,然後拆開包裝,把它捧在手心,細細地端詳一番:只見一粒粒高錳酸鉀就像是形態各異的紫黑色小石粒。我慢慢地把一粒放入水中,它一落水就像流星一般轉瞬即逝。水中漸漸浮現出一道道被高錳酸鉀劃出的深紫色的紋路,就像是仙女的綵帶。不一會兒,水變成了淡紫色的,真沒想到小小的一粒高錳酸鉀竟能染紫清水。我又一次把它放入水中,我和同學們認真地注視著它入水的情景。“真是太有趣了!”我的同桌歡呼道。其中一顆高錳酸鉀在水中翻了一個跟頭,在水中留下了一道完美的弧線,最後慢慢落入水底。整個小組裡笑聲迴盪,不絕於耳。

我們靜候了兩三分鐘,我的眼睛盯著水杯不放,只見裡面的水又慢慢地變化著,顏色由淺而深。時間到了,我拿起了玻璃棒,在水中攪拌了幾下,水又立刻變成了深紫色。我們為了解開這個疑問,在討論時請教了老師。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高錳酸鉀沒有溶解的現象。”我用棒子在水中攪了許久,實在沒有力氣了,眼看它好像溶解了,可惜沒過多久,水底又沉甸了許多小顆粒。

雖然高錳酸鉀並沒有溶解,但它卻成了我有趣的回憶,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次實驗!

一次有趣的實驗 篇12

國小二年級作文 ,467字

昨天,趙老師給我們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將一把尺子放進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裡,從杯子外面看尺子上的字會發生什麼變化,不變還是變大了呢?

有的同學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變大了!”有的同學沉思片刻,站起來大聲地說:“不對不對,應該是不變才對。”還有的同學叫嚷道:“應該變小了吧!”趙老師神祕地笑了笑,溫和地對我們說:“想知道答案嗎?那你們得回家動手做做看。”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先找來一個圓弧形透明玻璃杯,再在杯子裡裝滿水,然後把尺子放進水裡,定睛一看,哎呀!尺子上的字變大了!

第二天,我一來到教室,就聽見同學們在議論紛紛。咦,有些同學的答案怎麼跟我的不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時,趙老師走進了教室,她拿來兩個不同形狀的杯子,親自做實驗給我們看,結果出來了:尺子放進圓弧形的杯子裡,字變大了;放進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杯子裡,字不變。這時,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大大的問號:為什麼會這樣呢?

老師看著我們急不可耐的樣子,笑著說:“圓弧形的玻璃就像放大鏡,可以把東西放大,因此尺子上的字會變大。”我恍然大悟,原來尺子上字的變化與杯子的形狀有關啊!

有趣的實驗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7字

“一枚,兩枚,三枚,四枚……”千萬不要以為是守財奴在數錢,其實這是老師正在帶著我們做一次有趣的實驗。

鈴聲一響,同學們安安靜靜,整整齊齊坐在教室裡,等待老師的來臨。只見老師大步走上講臺,手裡拿著一隻玻璃杯,杯子裡盛滿了水,另一手裡還有許多的一角硬幣,同學們疑惑不解,不知老師今天又要帶領我們做什麼實驗。

老師首先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將盛滿水的玻璃杯裡放入硬幣,結果會如何?”大多數的同學異口同聲都說會溢位來,也有極個別同學說不會溢位來,於是同學們便議論開了。

老師笑了笑沒有說話,開始往杯子裡輕輕放第一枚硬幣了,大家靜了下來,只聽到“撲通”,那枚硬幣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潛水員一樣,姿態優美地在水中打了一個滾,優雅地潛入了美麗的“海底世界”,再看那水面,只是濺起一道道漣漪,水絲毫沒有溢位來。當放到26枚的時候,我們緊張得大氣都不敢出,一個個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大家都目不轉睛,緊緊盯著老師。只見老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放入了水中,水已經高出瓶口,水面來回晃動,像一個果凍一般搖搖欲墜,就是沒有溢位。這時老師笑著為我們揭開了謎底—水面有一種張力,它可以讓水高出瓶口後,保持原有的形狀,不往外溢。我們聽了恍然大悟。

這節課後,我就對科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動手做各種實驗,既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又增長知識,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啊!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 篇14

國小一年級作文 ,502字

上週末,我在百科全書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一個生雞蛋放入玻璃杯中,再往杯裡倒入白醋,直到淹沒雞蛋的頂端為止。我看了後面那一段後,心理產生了一種奇異感,因為它寫道—過了二十四小時,雞蛋的殼就會消失。

這個實驗說明激發了我的興趣,於是我決定親手做一做。我先拿來一個玻璃杯、一個生雞蛋和一瓶白醋。然後我按照百科全書上的實驗步驟,先把雞蛋放入玻璃杯中,然後把白醋小心翼翼的匯入玻璃杯中。正當我興致勃勃的往杯裡倒著白醋的時候,媽媽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停。”我被嚇了一跳,白醋瓶差一點掉在地上摔成碎片。我這時才回過神來,原來白醋早已淹沒雞蛋的頂端,差點溢位玻璃杯來!我趕忙把多餘的白醋從玻璃杯倒回白醋瓶裡。在一陣手忙腳亂之後,”世界”終於太平了……在接下來的一天內,我仔細地觀察著雞蛋的”一舉一動”。雞蛋漂浮在白醋裡一動不動,彷彿睡著了似的,8小時過去了雞蛋彷彿在出汗,24小時過去了,我發現:雞蛋的外殼果然消失了,雞蛋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大珍珠”。這時,我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高興得歡呼雀躍,一蹦三尺高。甚至拿出了照相機,”咔嚓、咔嚓“一口氣拍了十幾張照片。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啊!

有趣的實驗 篇15

國小二年級作文 ,461字

3月11日下午,我參加了“控制能力大比拼”的小記者活動。

那天下午我十分興奮,帶著事先老師讓準備的實驗用材:一個玻璃口服液瓶子和一個礦泉水瓶子,去參加實驗課。一路上心想著:用一個小小的玻璃口服液瓶子和一個礦泉水瓶子會做什麼樣的實驗呢?帶著這個疑問進入了課堂。看了老師的示範後,我的問題得到了答案,只見一個口服液瓶倒著懸浮在裝滿水的礦泉水瓶裡,老師用手一捏礦泉水瓶,口服液瓶就往下沉,一鬆手它又浮了起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老師說這都是因為壓力的原因,關於這個壓力的具體知識以後會在初中的課本上學到。

接下來就是輪我們自己動手實驗了,我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失敗了許多次,但是經過一次次的反覆實驗後,我終於找到了方法,把口服液瓶浮在礦泉水瓶中了。完成了這次實驗讓我小小的滿足了一下,可是很快老師又給出新的要求:讓我們大家回家後想辦法讓在實驗中沉入水底的口服液瓶再浮起來。不過這個實驗我現在還不能完成,但是我一定會努力讓它浮起來的,請大家等我的好訊息吧!

這節實驗課讓我學到壓力的知識,也讓我對科學實驗產生了興趣,這真是個有趣的實驗!

有趣的實驗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834字

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的細胞。我激動萬分:終於有一個“高大上”一點的實驗了!

老師讓每兩位同學組成一組,我自然就和同桌龐鬱傑一組了。我們很快就準備好了材料:一把小刀、兩片洋蔥、一個培養皿、一根滴管、一個裝了碘酒的燒杯、一把鑷子以及一臺顯微鏡。

實驗開始了。龐鬱傑先用小刀在洋蔥上劃了一個“井”字,我們只取中間的“口”,可是洋蔥表皮太薄,鑷子一夾就碎了,經過多次努力,我們終於取下了一小塊洋蔥表皮。

接下來就是製作切片了。我們先用滴管在載玻片上滴了兩滴清水,再把洋蔥表皮放上去,最後蓋上蓋玻片就大功告成了。可是那些可惡的小氣泡老是待在切片裡,東躲西藏,於是我們只好把蓋玻片揭開重蓋,在我們的小氣泡們“大戰三百回合”後,它們終於被我們趕了出去。老師告訴我們,洋蔥表皮比較透明,所以要用碘酒染色,我和龐鬱傑依然配合得有條不紊:我用鑷子輕輕地把蓋玻片掀起來,他就負責用滴管往裡滴碘酒。可我發現,切片是密封的,我只要摁一下蓋玻片,裡面的液體就全跑出來了,更別提讓洋蔥染色了,在我們嘗試了不下5次之後,洋蔥終於“給了點兒面子”,染上了一點點棕色。

可以開始觀察了。我迫不及待地除錯著顯微鏡,把切片放了上去,伸長脖子從目鏡往下看。可是,看了半天,我的右眼都快睜不開了,還是看不見任何細胞,只有我長長的眼睫毛和模糊的影像。我只得讓龐鬱傑來換班,自己偷偷地去看了一下老師的顯微鏡,裡面的影象一清二楚:洋蔥表皮切片裡有許多近似長方形的格子,中間還有幾個紫色的細胞核,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世界啊!我不甘心,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崗位”上。這次,我試著調節物鏡和載物臺之間的距離,突然,幾個紫色的點點映入我的眼簾,啊,我終於看到了!它們就像一隻只“小眼睛”,衝著我笑,好像在說:“恭喜你,實驗成功了!”我頓時感到整個世界都是那麼生機勃勃。原來這微小世界還有另一番天地,我通過自己的努力看到了它們!

實驗結束了,但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些神奇的“小眼睛”。這是一次多麼奇妙的實驗啊!

美麗的實驗小學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9字

我們的校園可美了!那水光瀲灩的靈水池,熱鬧非凡的青蘋果廣場,百花盛開的陽光房……都是我們嚮往的地方。

進入校門後,就可以看到一個威風凜凜的獸頭,從它的嘴裡一直不斷地吐出清泉。泉水注入了清澈見底的水池中,小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嬉戲、遊玩……

再往前走,就是青蘋果廣場了。廣場中央是一棵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青蘋果樹。如果你被這一個個青蘋果所誘惑,想過去摘一個嚐嚐,那你就會很失望,因為這是一棵假青蘋果樹。一下課,同學們就像小鳥一樣飛向這裡。頓時,青蘋果廣場充滿了歡聲笑語,成了歡樂的海洋!

穿過青蘋果廣場,來到質樸院,只見教學樓前有幾棵已經披上已經披上金色大衣的銀杏樹。一陣風吹過,樹葉“嘩啦啦”地唱起了歡快的歌謠。有幾片調皮的銀杏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在空中翻了幾個跟頭,靜靜地落到了地上。這時,我撿起一片落葉,仔細地看了看,銀杏葉像一把精緻的小扇子,又像一隻美麗的蝴蝶,令人愛不釋手。銀杏樹下襬滿了各種各樣的多肉植物,像一個個肉嘟嘟的娃娃,在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

美麗的實驗小學校園真是我們的天堂!

一次有趣的實驗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386字

今天姐姐說要給我做一個讓雞蛋浮出水面的實驗。

我們先找了一些鹽、一個杯子、一把勺子和一個雞蛋,做好了準備,就開始做實驗了!

我們在杯子裡倒了一些水,把雞蛋放進去,雞蛋像一把小小的降落傘,穩穩地落到了杯底。我們用勺子舀了一勺鹽放進水中,鹽像冬天的雪花落到了雞蛋上,好像又厚又溫暖的被子,可雞蛋沒有浮出水面。我們又放了一勺鹽,“天空”中的雪花變多了,“被子”也被織得更厚了,可雞蛋還是沒有浮出水面。這下我有點急了,又放了第三勺鹽,怎麼這雞蛋還不浮上來啊?不會浮不上來了吧!

姐姐提了個建議:“我們準備一杯鹽水再把雞蛋放進去。”我照著姐姐說的做,果然雞蛋慢慢浮起來了,它先浮出來一點點,最後整個都浮出了水面。

“放鹽能讓雞蛋浮起來是為什麼啊?”我很好奇。

“這是因為鹽水的濃度達到一定值甚至到飽和狀態,鹽水的密度就比雞蛋大,所以雞蛋就能浮起來了。”姐姐這麼一說,我真是心服口服。

一堂有趣的實驗課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0字

轉眼間,一學期就要結束了,這學期我們上了許多實驗課,明白了許多科學道理,其中最有趣的還是那一節。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我們走進教室,看到吳老師早已等著我們了,看這架勢,就知道這次實驗非同一般。

果然,吳老師說:“我們今天的實驗需要兩本本子,一根橡皮筋,還需要每組選出一位身強力壯的同學。”其它組的同學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這位,有的推那位。我們組根本不用商量,異口同聲推舉張亦聰,他揮了揮拳頭,心甘情願“衝鋒陷陣”。

吳老師宣佈了實驗的注意事項,然後一聲令下:“實驗開始!”我們立即開始忙活起來了,謝竹提議找兩本本子,我聽連聲說:“不好,不好!一定要用厚厚的書,這樣才能讓張亦聰拉不開!”於是,我們就開始行動了:我從書包裡抽出兩本厚厚的書,把書的每一頁都認認真真、嚴絲合縫地夾在一起,然後在重疊部分綁好橡皮筋。坐在一旁的張亦聰微笑著,似乎什麼也沒聽見。不過,我猜他的後背已經直冒冷汗了。

道具準備好了,我們滿懷期待地走到張亦聰旁邊,鄭重地把“傑作”遞給他,“幸災樂禍”地說:“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張亦聰抓住兩本書,一運氣,使出了吃奶的勁兒往兩邊拽,嘴裡不由得發出“啊”的一聲。我們嚇了一跳,以為他要拉開了,結果他的臉憋得通紅,依然沒有拉開,我們哈哈大笑起來,他也一邊抓耳撓腮一邊傻笑。

吳老師問:“有沒有哪個小組把書或本子拉開了?”教室裡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舉手。吳老師說:“很多張紙重疊在一起時,摩擦力就會大大增加;重疊的紙越多,摩擦力就越大,也就越難拉開。”這次實驗不僅讓我們收穫了知識,還讓我們收穫了歡笑,真是太有趣了!

一堂有趣的實驗課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4字

這學期已經接近尾聲,我們的科學課也迎來了最後一個單元—力與運動,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單元。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鈴響了起來,科學陳老師走進了教室。

“同學們都玩過氣球嗎?”陳老師問道。

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道:“玩過!”

陳老師到底賣的是什麼關子呀,一進教室就講氣球,但氣球和力有什麼關係?我正冥思苦想的時候,陳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兩個新名詞—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來兩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同時,另一個物體對這個物體也有力的作用,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自己做實驗。實驗的要求是把氣球固定在小車上,往氣球裡吹氣,如何讓小車走得遠。我第一個反應就非常肯定—把氣球吹得越大越好,但為了求出最精準的答案,還是得一步一步去嘗試。

我們小組分工明確,我是負責計算吹氣球時長的,小黃同學是負責吹氣球的,小於同學是負責測量小車走的距離的……

“開始!一秒!”我說道。只見小黃同學吹了一秒,立馬把小車放到起跑線上,只見小車“嗖”地一下,開了好遠才停了下來。哇!一秒就跑的那麼遠,看來我的推理沒有錯。

我們繼續做實驗,兩秒、三秒、四秒……

“十秒倒計時,開始!”我興奮地喊道。小黃同學賣力地吹了十秒鐘,再次把小車放到了起跑線上,小車“呲溜”一聲就衝了出去,像賽車一樣,比十秒的開得遠多了。

“三十秒倒計時,開始!”我說道。小黃同學吹得時候,我激動地喊道:“大家快讓路,快讓路,賽車要來了!”同學們讓開了一條長長的路,小黃同學再次把車放到了起跑線,可那賽車卻不聽話了,突然間變成了老爺車,開得慢如烏龜,還撞上了桌子,調了個頭返回了,這是什麼情況?怎麼可能會這樣啊?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看來吹得太小不行,吹得太大也不行,氣球吹得中等才合適。

這一堂科學課真有趣呀!不僅有趣,還學到了許多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