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改寫相關作文20篇

曲水流觴感明月——《水調歌頭》改寫 篇1

續寫改寫 ,316字

是夜,月華如瀉,子瞻於月下小亭內自斟自飲。酒入愁腸,微醺。舉樽對天,“紫府恍然,世上已逾千年,今夕何夕兮,月圓如此。把酒祝月,且共忘憂。”語罷,酒已見罄。清風襲來,神思恍惚,醉眼乜斜間,似隨風歸去,乃見廣寒宮裡寒光灼,銀樓縞縵,冰樑玉棟。尋至一簾幕重重處,窺得素娥倩影寂然獨舞,不覺心生憐愛,欲前行,忽感冰冷不適,心下駭然,思忖間,醺風拂至,遂悠悠醒轉。感念方才,心中瞭然,吟詩起舞,道是:“世人何以雲仙好,箇中清寒誰人知?天闕美景夢一場,人間世事幾秋涼。”

玉蟾挪移,過朱閣,倚畫櫺。憑欄臨月,難眠。惑,胡滿於人別時乎?蓋事無全美,好比人之悲歡離合,月之陰晴圓缺是也。古來如此。惟願紅塵陌上,雲水碧蘿間,血之親情者,天涯咫尺而已。

水調歌頭改寫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3字

在那漆黑的夜晚,不知明月何時才能升起,手持酒杯詢問著青天,也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日的夜晚是哪一年。

想要乘著清風歸反,可心裡又怕返回月光的美玉做成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冷落,風寒。翩翩起舞觀賞著月下的清影,就是歸反月宮也比不上人間的喜樂,那明月轉成硃紅色的樓閣,掛在窗戶上。普照著沒有睡意的我,我心裡想著,明月不會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總是在親人分別的時候,才會變圓。

人的一生有悲,有歡,有離,有合,而這掛在天空中的一輪月兒也是如此,它有陰,有晴,有圓,有缺。自古以來事情都不可能周全,但願離開的人能平安健康,因為離得再遠,我們都能看到這一輪皎潔明月。

蘇軾坐在椅子上,是以多麼悲傷的情形,才寫下了這首自古人人讚歎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改寫 篇3

國二作文 ,629字

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他銜殤笑問青天,不知道那皎潔的月亮中的宮殿,今天晚上又是哪一年?

“我想乘著風,回到那天上去!只是……恐怕那用美玉建成的宮殿,高高在上,我又怎能禁得住高處的寒冷?”想到這,心裡很是苦悶“為什麼,難道這世道真的是如此待我不公……”

他一邊喝著酒,一邊在這皎潔的月光下跳舞,想隨著這舞蹈來化解心中的苦悶,他的身影在月下做著各種舞姿。“唉,月宮裡,哪比得上在熱鬧的人間。”

他風度翩翩,是一代文學巨匠,散文,詩詞、書畫成就頗高,可為何命運與他開玩笑,如此一位文豪被貶密州,而他的弟弟也因政治意見不合,而遠在濟南,在寫一這詞時,已有七年之久,親人離別之痛,官場不順之苦,有誰知道,這七年他心中如何滋味……

月兒轉過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在他身上,他拿著酒杯,口中喃喃念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分離之時圓滿呢?是啊,世間有那麼多種痛苦,為什麼要選擇那讓我最不能接受的強加在我身上?這是為何?為何……

他擦乾眼角殘留的淚水,轉念一想:“老天也並非待我不公,人間總有悲歡離合月亮也會有陰有晴有圓有缺,這種事自古就難以求全,弟弟!只要你我健康長壽,歲歲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水調歌頭》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852字

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一段清新幽靜的思緒,一份在外遊子的思戀,一腔精忠報國的熱心,在這各種,盡顯無疑……每次讀來,都深有感觸。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多少年前的中秋之夜,蘇軾曾望月縱酒,舉杯輕吟。如今,雖然中秋已經,但每每拿起書輕吟,都彷彿回到了那個中秋之夜,杯盤狼藉,觥籌交錯,一人飲月……

從古至今,有數不清的文人墨客讚美那輪圓月,莫不是那圓圓的明月,明月。是啊,圓月很美,可那是短暫的。當今朝過去,明天它又變得殘缺。殘月似乎給人一種殘敗的傷感,而蘇軾卻一反常態,縱觀蘇軾的生平,他一生貧困潦倒,仕途不順,面對這樣的處境,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保持樂觀的態度,泰然處之,更能跳出古人“傷感”的圈子,寫出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月缺”的千古佳句。如今讀來,依然回味無窮。

是啊,細細想來,沒有這殘月的演變,哪來這一輪圓月,哪來人們對這來之不易的圓月的欣喜?好比在生活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圓月”,沒有一次次慘重的失敗哪能換得成功的喜悅?人間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自然月亮也會陰藏晴出。

其實,無論處在逆境也好,順境也好,我們都應該像蘇軾一樣,具有這種樂觀的態度,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不管處在什麼環境,只要我們時刻保持著樂觀的態度,皆能處處泰然,退一步海闊天空。

回眸人生,天邊的彩虹終會消逝,宴席也一定會散去,與其去追尋近乎完美的人生,不如嘗試改變自己的心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現實生活中,常常有對名命運的嘆息,對生活不公的慨嘆,坎坷、逆境是常有的,它何嘗不是一種美呢?驚險有趣的冒險,從來都不是平坦的大道,當你戰勝一切困難、逆境,到達終點的時候,你會發現逆境也散發著光芒。用一顆平常樂觀的心去品嚐人生,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人是可悲的,我們應該以“不以已悲”的樂觀態度去面對逆境,這樣才會感到快樂。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願我們都有那一份泰然,不負時光。

水調歌頭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9字

今天我太興奮了,因為再過了一天就是中秋節了,我期盼著中秋節的到來,晚上放學回家了。我寫完作業,就洗澡了,然後就睡覺了,睡覺之前我盼著明天的中秋節。

中秋節到了上午,我忙著買菜、買月餅中。下午我就好好的睡一覺和好好休息,到了晚上,我們都在外面品嚐著瓜果,觀賞著明月。

但這年月亮被一層厚厚的雲給遮住了,所以我們沒看到月亮,但是我們還是在外面等月亮慢慢出來,我們等了幾個鐘頭,但月亮還沒出來。

月亮姐姐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一直都躲在雲裡讓我找到他。我想:月亮姐姐今天應該是累了,所以才躲在雲裡不出來。但是我還是想讓月亮姐姐出來。

但是我想了想:雖然今年中秋節我們沒有看到月亮,但我們還是我們一家還是在一起,不管每個中秋節月亮有沒有出現,但是我們團聚在一起,沒有分開,這才是最好的月亮!

這樣讓我想到了一首詩,詩名叫《水調歌頭》

其中有一些詩句是這樣的。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

水調歌頭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19字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青天便是蘇軾的朋友,夜幕已深,月兒卻遲遲不肯出現,只剩我一人孤身獨立,手中的酒也不知該敬給誰,九百多年前詞人將自己的思念之情寄託在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而現在的我也和他一樣,思念遠方的親人。

中秋佳節,爸爸依然在遠方。正該是團聚的時刻,一家人卻分隔兩地,這樣的日子怎麼能被稱為節日呢?算了,只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夜晚,普通的,只是格外思念爸爸的夜晚吧。是啊,這樣的夜晚適合懷人,適合思鄉。背井離鄉的爸爸在這樣的夜晚可會安寢?還是望著窗外千種風情痴痴流淚?

爸爸,今晚我的天空無月,不能和您共享此時了。爸爸,不如讓我來安撫您吧。我欲乘風去您在的地方,有爸爸的地方就是家。也許沿途迢迢,長途我來得會有些遲,但縱使沿途崇山峻嶺阻隔,縱使高處不勝寒冷,我也總會抵達。在這樣的夜晚,我們會在您的出租小屋裡共進一頓團聚熱鬧的晚飯,共賞此時此刻的那輪明月;我會纏著鬧著要買月餅吃,您拗不過我,買了一塊,自己卻不捨得吃一口……同父過佳節,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月兒終於升起,照著無眠的我。窗外萬家燈火,只有這月,一夜一夜伴我;世上千百萬人,只有爸爸一生一世陪我。我無爸爸,無以至今日;爸爸無我,無以終餘年。但願爸爸平平安安,早日歸來,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長長久久。但在爸爸還沒回家的這些日子裡,我仍會夜夜思念爸爸似今夜。即便我與爸爸相隔千里萬里,依然能共享這美好月色。

漁歌子改寫 篇7

續寫改寫 ,521字

春天又踏著輕盈的腳步來了。遠遠望去,那西塞山連綿起伏,山上的參天大樹都穿上了綠衣裳,青翠的綠葉鬱鬱蔥蔥,生機勃勃。一隻只白鷺成群結隊地飛向天空,它們扇動著潔白的翅膀,在空中劃出了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再看這兒,清澈的小溪潺潺流動,肥美的鱖魚在水中來回遊動,嬉笑著,追逐著,自由自在。那一片鵝黃處,傳來了沙沙聲,望去,原來是楊柳在貪婪地吮吸,那一樹一樹的嫣紅,是桃花正在怒放。它向人們綻開笑臉,散發出陣陣芳香,沁人心脾。

這時,天空中飄起了絲絲春雨,春雨悄然無聲,充滿了孩子氣的稚嫩與溫柔,像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那般,有點靦腆。溪邊的柳樹桃樹,都因為雨的洗禮而流露出它的靈性。樹更綠了,花更鮮了,就連岸邊的石頭,都在雨洗之後,裸露出它的生命花紋。一陣微風吹來,夾雜著花香與泥土的芬芳。柳樹隨著風跳起了春的華爾茲。

湖面上,蕩著一葉扁舟。小舟上,一位漁翁頭上戴著青色的箬笠,身上披著綠色的蓑衣,手中拿著釣竿,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鏡子般的湖面,等待魚兒上鉤。

夾雜著斜風,毛毛細雨還在下著,吹皺了一湖清水,吹開了小河的笑顏。在我眼裡,雨不僅能洗滌人們的肉體汙穢,安撫人的傷痛靈魂,它還給各種人以嚮往,以各種不同的滿足。或許確實如此,那位漁翁才久久不願歸去……

漁歌子改寫 篇8

續寫改寫 ,610字

悠閒的生活

厭倦了官場爾虞我詐的日子,歸隱山林,也許才是最好的選擇。慨嘆當今朝廷腐敗內的張志和凝視著遠方,不禁喜歡上了這閒雲野鶴般的生活。

踏進小船,靜坐了一會兒,思緒飄忽不定,卻仍舊很快活。坐罷,伸手解開了繫著小船的繩子。微風乍起,一圈圈的漣漪盪漾著漂向遠方。小船如嬰兒搖籃般輕輕搖擺起來。

遠處的西塞山綠意盎然,高聳入雲,巍峨挺拔,霧氣繚繞。不知是何物驚動了正在棲息的白鷺,“嘩啦”一下,大的,小的全都騰空而起,岸邊的蘆蕩,山腳的白鷺,掠著湖,擦著樹,貼著地,在天空中盤旋著,又落回原處。

微風吹著,兩岸的桃樹有了挑花的點綴,頓時沒有了冬季的蕭條。花瓣悄無聲息地落下,順著流水,飄向下游。

坐在船裡,撫摸著漁具。不知何時,外面飄起了細雨。雨剛落下,一條鱖魚就躍出水面,甩著頭,擺著尾,又重新落回水去。江水猛漲,正是鱖魚肥美之時。

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支起了魚竿。欲釣魚,卻未設餌引誘其上鉤。也許是被這煙雨之圖給迷住了吧。魚鉤似乎動了動,猛地提起,卻突然發現沒有用上釣餌。心裡不由得自己嘲笑自己。誰讓這兒的景色,美得如詩如畫呢?

再次把鉤放進湖裡,但一眼瞧見了滿湖的漣漪,這怎麼會釣到魚呢?罷了,罷了。醉翁之意不在酒,這餌,誰愛吃就誰吃吧。

風大了,雨斜了,滿湖的漣漪更多了。

但,不願離開。這裡的山之高,鷺之白,花之紅,水之清,魚之肥,景之美,怎捨得離開呢?

這悠閒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比那天上神仙還要更勝一籌啊!

漁歌子改寫 篇9

續寫改寫 ,450字

美麗的圖畫

在青翠的西塞山前,一隊白鷺在自由地飛翔;山腳邊,一條清澈的溪流在緩緩流淌。一瓣瓣粉紅色的花瓣隨風飄下,落入溪水中。經過溪水的浸泡,粉紅的花瓣愈加紅潤。水中還有頭小身肥的鱖魚在游來游去,它們扭動著肥胖的身軀努力前進的樣子,真是有趣極了。鱖魚正要和桃花比誰遊得快,就被漁翁設下的魚餌迷住了,它一口咬住了魚餌。漁翁猛地一提魚竿,鱖魚就被釣了上來。

取下鱖魚,漁翁略微一笑,又開始垂釣。這時,一絲絲小雨從天空中降了下來。淅瀝瀝的小雨更襯托出了慢慢流動的小溪的美麗。漁翁依然在江邊垂釣,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翠綠的蓑衣,哪裡用得著怕這毛毛細雨呢?箬笠和蓑衣都是剛編好的,散發出淡淡的草香味。漁翁已經陶醉了,正閉上眼睛享受著呢。忽然,他感到又有魚上鉤了……

水上,桃花還在順水漂流,肥嫩的鱖魚也還在碧波中游來游去。漁翁獨自垂釣,享受著斜風細雨帶來的涼爽。這是多麼的灑脫自在呀!

眼前的這風景,不正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嗎?這圖畫是誰賜予的呢?那就是慷慨的大自然。我不禁感嘆:大自然多麼美麗,多麼富有創造性啊!

漁歌子改寫 篇10

續寫改寫 ,578字

厭倦了官場的汙濁,看穿了塵世的紛爭,張志和隱居山林後常去江上獨釣,因此有了“煙波釣徒”之譽。

春天到了,西塞山躲進霧帳,悄然換上綠裝。林中小鳥跳上樹梢,唱起動人的歌謠。優雅的白鷺展翅翱翔,在山前翩翩起舞。

桃花開得正豔,像嬌羞的新娘披上了雲霞般的紅裝。春風輕拂,花瓣飄飄悠悠,天使般降落在江面上。江水嘩嘩地奏樂,肥大的鱖魚鑽上鑽下,興奮地拍打出水花。一切美如畫!

張志和如痴如醉,口中唸唸有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他一邊搖頭晃腦地吟誦著,一邊將穿好餌料的魚鉤拋入江中。貪嘴的魚兒上鉤了,細長的魚線繃得筆直,江面上蕩起粼粼的波紋,張志和不動聲色地收攏魚線,內心塞滿沉甸甸的喜悅。

南風輕吹,船兒微晃,看樣子要下雨了。早有準備的張志和並不驚慌,他放下魚竿,凝望遠方,心中生出感慨:人生幾何?切勿虛度。我生何求?樂哉,悠哉!

細雨從天而降,張志和頭戴斗笠身披蓑衣,他極目遠眺:西塞山在雨霧中若隱若現,膽小的白鷺不知飛向何方,迷濛中已看不清岸邊的桃紅柳綠,只有歡騰的江水還在一如既往地流淌。

張志和興致正濃,稍一沉吟,竟放開喉嚨,引頸而歌:“……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不—須—歸!”

“撲啦啦”,又一條肥美的鱖魚被拎出了水面,張志和收拾停當,樂呵呵地吟誦起他的《漁歌子》。

“煙波釣徒”—果真名不虛傳!

長歌行改寫 篇11

續寫改寫 ,581字

園中青翠的葵花正在茁壯地生長,青翠欲滴的顏色顯示了無窮的生機,葉子上的露水亮晶晶地閃耀著。過了一段時間,太陽出來了,葉子上的露水在慢慢地蒸發,升騰。

初春的太陽用它所散發的光輝,盡情地照耀著大地,將恩惠散佈於世間,萬物經過太陽的洗禮,更加生機勃勃。

很快,春去夏來,萬物的生命力達到極致,但是,他們越來越怕,怕秋天的到來。但時間總是不如人意的,秋天還是來了。來得是那麼突然,世間彷彿就是一個晚上變成秋天的。葉,漸漸變得枯黃,飄下,落地,爾後,埋沒於土中;花,變得衰敗,失去了原本屬於她們的光鮮豔麗。

其實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從出生開始,註定要經過時間的洗滌。露的蒸騰,葉的飄落,花的衰敗,都是時間的手筆。我們,從一個細胞分裂形成嬰兒,也是它的傑作。生,老,病,死,是我們必須經過的。歷史過去了,它永遠不會回來,人也是,死了,也不會復生。

正如滔滔江水,彷彿它們就是為大海而生的,不停地,不停地奔向東南,流入大海,卻從不後悔。時間就是如此,它冷漠無情,卻又心地善良,它只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前走,從來不會倒退,更不會停留。

我們邁著青春的腳步,走過時光的路。學業,功課,是每天陪伴我們的必需品。可我們總是把她們往後推,因為我們總是在想:明天也不遲。一個明天,兩個明天,三個明天,無數個明天過後,我們隨時間走到了老年。那時,我們就該想想,還有明天留給我們麼?

漁歌子改寫 篇12

續寫改寫 ,532字

一個春天的早晨,天空下著毛毛細雨,西塞山籠罩在了雨霧之中。山上粉白色的山桃花開了,雪白的梨花開了,金黃的迎春花開了……小草從土裡冒出嫩芽,翠綠色的松柏屹立在山上……它們在雨水的滋潤下就像洗過一般生機勃勃;天空中,三五成群的白鷺自由自在地飛翔著,還不時地引吭高歌,似乎在讚歎雨中的美景。

山前有一條波光鱗鱗的大河,河岸邊的柳樹冒出了嫩嫩的小芽,柳枝柔軟無比,在風中輕柔地飄蕩著,彷彿一位少女正在對鏡梳理著她長長的秀髮;桃花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含苞欲放,還有的已經完全盛開了。一陣微風吹過,花瓣落到了河面上,像一葉葉的扁舟。魚兒在水中頑皮地嬉戲著,而鱖魚時隱時現,看得出,它們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已經變得非常肥美了。

這時,大詩人張志和頭戴青色的箬笠,身穿綠色的蓑衣,駕著小舟來到了河中央,拿出魚竿,熟練地拋下漁鉤,然後悠閒地眯起眼睛,他似乎並不在意魚兒能不能上鉤,而是在欣賞著這如詩如畫般的田園風光。

沒過一會兒,風大點,雨大了些,而他並不著急回去,因為他有箬笠和蓑衣,還因為這美景太美了,把他吸引住了。突然,魚竿動了一下,張志和見了立馬用力一提,一條肥美的鱖魚就上鉤了,他見了哈哈大笑,不禁吟誦道:“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改寫 篇13

續寫改寫 ,793字

春天來了,那蒼老寂寞的西塞山又變得生機勃勃起來。

遠遠望去,只見那山連綿起伏,滿山蓊鬱蔭翳的樹林與那湛藍遼闊的天空融合在了一起,恰好構成了一幅優美的淡墨水畫。山前,有一群又一群的白鷺正唱著歡快的歌,有的悠閒的在湖邊踱步,有的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有時還不時掠過那湛藍的湖面,真讓人擔心那潔白的翅尖會被湖水蘸藍了。

在這白鷺成群的湖岸邊,那桃花爭先恐後地開放了,每個枝條上都是花,無一空枝,而且長得很密,挨挨擠擠的,一串接著一串,把那妖嬈的粉紅和那芬芳的清香獻給了天空,獻給了大地,獻給了大自然。

我把小舟停泊在湖的中央,釣著魚,品著小酒,悠然自得地欣賞著如詩如畫的景色。只見那湖面平靜得像一塊被神仙遺落的藍寶石,靜靜地躺在西塞山前。一陣輕風吹來,層層水浪,猶如起了皺的群幅,均勻地平鋪在湖面上。天空中那淡淡的雲彩把自己的倩影倒映在清澈見底的湖面上,真是美麗極了。有時,還有幾隻小鱖魚悄悄地把自己的小腦袋冒出水面,好奇地打量著這水外的世界,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祥和。

忽然,天空中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這牛毛細雨,怎能阻止我繼續欣賞這美麗的景色,於是,我戴上了青斗笠和蓑衣,繼續欣賞著這春意盎然的景色。哈!原來雨中的世界也別有一番風味呀,這牛毛細雨般的雨輕輕點落在湖面,不留一點痕跡,我似乎還能聽見這小雨滴落在葉面凝成水珠滑落的聲音,這雨滴落在湖面上清脆的聲音,甚至還能聽見世間萬物都在迫不及待地吸吮著這滋潤萬物的雨水……遠遠望去,天還是那麼明亮,因為下雨的原因,所以那湖面上起了一層淡淡的青霧。這霧,更加給世間增了幾分色彩,我看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在淡霧的籠罩下,遠處的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神祕美……啊,我又被這如仙境般的景色給深深陶醉了。

我愛嵯峨黛綠的西塞山,我愛這一碧如洗的天空,我愛這湛藍湛藍的湖水,這裡的一切都深深地感動了我,我再也不想離開這如夢境般的地方了。

漁歌子改寫 篇14

續寫改寫 ,638字

春天到了,陽光普照著大地,西塞山桃紅柳綠,芳草如茵,好一片美麗的春光。

遠遠望去,西塞山連綿起伏,宛如一條綠色的巨龍,峰巒重疊,巍峨壯觀,一眼望不到盡頭。山中,鬱鬱蔥蔥的樹木翠色慾流,為整座山更增添了幾分生機,綠色的大樹如層層的湧浪,一次一次把西塞山渲染。幾隻白鷺在山前自由的飛翔,如一個個優雅的舞者,扭動著自己曼妙的身姿:有的騰雲展翅,一飛沖天;有的在天空中盤旋,跳起了一首歡快的華爾茲;有的樹頭佇立,整理起自己的儀容……它們是多麼自在,多麼瀟灑啊!

山腳下桃樹上開滿了桃花,這兒一簇,那兒一團,遠遠望去,如同一朵粉色的彩霞,近看,這朵桃花傲然挺立,她和太陽問好,那朵桃花彎下了腰,正想和水中的魚兒嬉戲,這裡又有一朵她昂起了頭,羨慕得望著頂上的花。這時,一陣風兒吹過,幾片花瓣飄入水中,如一葉扁舟,上面坐著粉色的春天。湖水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面時不時被雨點擊出一個個小漣漪,充滿了活力與生機。水下活潑的鱖魚正在自由自在的嬉戲,時而躍出水面,一覽雨中的美景;時而抱住花瓣,好奇地打量這個新奇的夥伴;時而仰面朝天,決定換個口味,喝起新鮮的雨水,它們個個天真爛漫,無拘無束。

這時,一條小船從遠處慢慢行駛過來,上面坐著一個漁夫,他頭戴著綠色的斗笠,身著綠色的蓑衣,怡然自得的垂釣。可是,天上的毛毛細雨還在不斷的飄落,他怎麼不回家呢?原來,他就是煙波釣徒張志和,此時此刻他釣的不是魚,而是滿湖的春色,沉醉在這美景之中,遲遲不能忘懷,心中又增添了一分悠閒、清遠、自在。

《漁歌子》改寫 篇15

續寫改寫 ,808字

官壟門閥,陳朽腐敗,幾時能休?吾一心為國,卻遭貶職,誰為之伸張?心惱意亂,也罷,倒不如遠走隱居,樂一番閒暇自由。

我在林中隱居,雖沒有錦衣玉食,早膳更衣,卻可以憑心情做好事好不快活。

那天,我泛舟江上,一隻半新小舟中坐著一個清閒自由的我。脫去了華貴宮服,換上舊裳,披上茅草做成的墨綠蓑衣。散開發鬢,戴上簡陋的青色斗笠,手握釣杆,眼盯湖面,嘴中哼著不成調的小曲,獨自在江上逍遙。

遠處高山聳立,連綿不絕,因是依水相伴,少了一分雄渾,多了一分清麗。碧綠的山崖周圍有云霧和水氣環繞,迷迷濛濛,又使得這西塞山平添了幾份水墨畫的淡雅空靈。山後還有小山,只不過嬌滴滴地躲在後面。如果說把這一片山林比作一位絕世美人的話,這些小山就宛如美人的黛眉。淡淡的、淺淺的,是春日裡一道朦朧的背景。

江是淺綠色,天使淡藍色。天與江連線在一起,自然就成了一副填色雅緻的春日美景圖,周圍靜得出奇,只有幾聲犬吠爬過重疊的山脈,在空曠的江上回響。

忽然,一聲鷺啼,幾隻白鷺從地平線上一躍而起,一對雪白飽滿的羽翼,滿透著剛強與堅毅地揮動著。但這有力而連貫的動作中,竟出奇地令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柔美與優雅。這些靈動的鳥兒呀,它們張開的雙翅蘸著江水的色彩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似乎是這白鷺的遷移驚動了上天。天上飄下了幾絲細雨,帶著微風緩緩而來。春雨潤物,很快,江邊的新柳收不住這跳躍的靈魂,擺動纖枝,推動一江春水。桃花傲立枝頭,爭相開放,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馨香。一場春雨點落在花瓣上,花瓣紛紛落入水中,翻起圈圈漣漪,宛如充滿柔情與神采的瞳仁,將千山萬嶺盡收眼中。

我再一個靠岸的地方,停下小舟。將身體倚在小舟的尾上,任江水浮著小舟漂動。“妙哉、妙哉!”我驀地叫起來“天啊!拘泥官場數年,真未見得如此美景。如今有幸見著,定要見夠再回!”

竹竿依舊未收,只是沒有一條魚前來覓餌。可我卻是眼前無魚似有魚,仰在船板上,心和天上的白鷺一樣,在四處自由飛翔……

《漁歌子》改寫 篇16

續寫改寫 ,719字

黛青色的西塞山靜靜地橫臥著,山前一行白鷺展翅翱翔,給天空增添了無限生機。山腳下有個小村子,村前有個湖,小湖邊桃紅柳綠,春意盎然。

正值暮春時節,正是鱖魚肥美的時候。青綠色的鱖魚在清澈的湖水裡游來游去,追逐嬉戲。一會兒躍出水面,好奇地張望著美麗的大自然;一會兒又鑽入湖裡,瀟灑地來一段潛泳;一會兒又調皮地追趕著湖面上粉紅的桃花瓣兒……

湖面上,有一葉扁舟,舟上坐著一位老漁翁,他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正在悠然垂釣。只見他不緊不慢地甩出一根魚線,又不疾不徐地端起一盅酒,細細品味,似乎並不在意那魚兒是否上鉤。呷了幾口,抬頭看看天,又望了望遠處的西塞山,不禁嘴角上揚,心中暗想:“這青山碧水,這如畫美景,好似世外桃源,世上還有哪個能如我這般,自在瀟灑,此生足矣!”

正陶醉於山水間,天空突然飄起了綿綿雨絲。這濛濛細雨籠罩在天地之間,像給大自然蒙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遠山變得朦朦朧朧,若隱若現,像一位羞澀的少女,“猶抱琵琶半遮面”,更增添了一份神祕的美感;湖面也變得煙雨迷濛,如夢如幻,猶如一幅動態的水墨畫卷,縱是天下的丹青高手,也難以將其描摹盡致。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翁眯起雙眼,遠眺青山,信口吟道。他似乎沒有收竿歸家之意,反倒又斟了一盅酒,細細地品,慢慢地賞,悠悠地等……溫柔的雨絲飄落到他的臉龐,他都渾然不覺,一副與世無爭、我自巋然不動的姿態。

這真是—“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間也!”與其說漁翁在釣魚,不如說他是在“垂釣”人生。這樣的無羈無絆,這樣的悠然自得,這樣的隨性豁達,真是令人豔羨啊!這位老漁翁不是別人,正是自稱“煙波釣徒”的唐代大詩人張志和。

漁歌子改寫成散文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395字

太陽在西賽山的頭頂上直射下來,一片白雲慢悠悠地飄了過來,彷彿在向太陽打招呼。西塞山上草木茂盛,樹下綠色成蔭,只有幾縷陽光透過樹葉和樹葉間的空隙擠進來溫柔的在地上畫著光圈,遠遠望去,西塞山上彷彿深邃的綠色海洋。

近處欣賞只見白鷺展翅翱翔,時而低空擦過,時而昂首高飛在天空盤旋。突然白鷺眼前一亮,然後撲騰一下翅膀就飛了出去,眨眼的功夫就看見白鷺叼著一隻肥魚上來。

河旁的桃花樹美極了,一陣風吹過,桃花左右搖擺紛紛跳著優美的舞姿飄了下來,隨風而下以完美的身姿落到水面上,清澈無比的水面有許多钁魚,不時的跳出水面,為桃花的舞蹈鼓掌。

一位漁夫划著小船經過,在湖面上留下一段波紋。只見他披著綠蓑衣,戴著斗笠,拿著釣魚杆,閉目養神,彷彿只需要靠手感就可以將魚兒拉上鉤。突然烏雲密佈,開始下起了密密的細雨,可是漁夫卻遲遲不歸,細雨落在湖面上,濺起密密的水花,引來許多魚兒。不一會兒,漁夫便滿載而歸了。

小站歌聲改寫第一人稱 篇18

高一作文 ,914字

我獨自坐在窗邊,看著窗外漫無邊際的黑夜,任憑涼風肆意拍打著我的臉。而我的思緒卻停在了剛剛晚餐時的對話中。

飯桌上,媽媽問我:“你們苗老師今天是不是去縣城了?”我疑惑媽媽怎麼知道,但也還是點了點頭。“難怪,今天我在醫院裡看見她了,剛開始還以為我看錯了呢?”苗老師不是去看她男朋友了嗎?怎麼會去醫院呢?我感到不解,向媽媽投出了疑惑的眼神。媽媽知道我想了解更多,於是她就把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說了出來。我的心裡滿是驚訝和疑惑:“可惜了,多好的人啊……”“哎,你怎麼沒吃完就跑了?”

我走進房間,關上了門。將所有的聲音都隔絕在門外,徑直走到窗邊坐了下來。房間裡很安靜,靜得只能聽見窗外葉子被風吹的沙沙聲和我急促的心跳聲,我不明白為什麼苗老師要對我們說謊。難怪苗老師說,她要結婚時,眼眶都是溼的。我們問她原因,她也只說是高興的眼淚;而我們都是一些小孩。大人說什麼自然會都相信。

敲門聲響起,緊接著媽媽的聲音響起:“早點休息吧,明天還要上課呢。”此時我也感受到窗外涼風刺骨的寒意,關上了窗戶。將所有的思緒都拋之腦後,上床休息了。

看著眼前一起忙碌的為苗老師裝核桃的夥伴們,我的眼眶溼潤了,我很想告訴他們真相,可是我不能,我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子,不懂苗老師這麼做的理由,但作為學生的我,卻知道如何尊重他人的決定,所以我不能說。這時,一個夥伴跑過來告訴我們說,苗老師想趁我們不在時悄悄離開,聽到這個訊息我全身麻木,聽不到任何聲音,包括夥伴的叫喊聲,沒有任何感覺,包括寒風蕭瑟的觸動,整個人似乎沒有了靈魂。

我們站在站臺上,等候著苗老師的到來,看到她的那一刻,再一次不爭氣地將眼眶浸溼了。在模糊的淚光中,我清晰的看見苗老師的眼睛裡有著同我們一樣的淚珠。列車到來時,我們為老師唱了一首《好人一生平安》,低沉悲哀的歌聲和凜冽刺骨的寒風一起鑽進了我的心裡,悲傷不已。我們迎著風隨著列車一起跑。歌聲在整個站臺上回響著,聽起來那麼讓人心痛。

好人一生平安,希望苗老師真能平安快樂,這是我們全體同學的心願!

改寫《漁歌子》 篇19

續寫改寫 ,605字

春姑娘,帶著她那嶄新的畫筆來到了大地,把大地裝飾成了一片仙境,也把西塞山打扮成了一片“人間仙境”。

春天的到來,是被白雪覆蓋的西塞山恢復了生機。那挺拔的大樹,隨著微風翩翩起舞,發放在歡迎春天的到來。鮮亮的小草上,晶瑩的露珠在滾動著,折射出耀眼的光輝。

在那西塞山前,白鷺在天空中只有的飛翔,它們猶如聖潔的仙子,在天空中玩耍。只見它們三個一夥,五個一群地在天空中嬉戲;有的在水面上疾飛,濺起了無數的水花。

在西塞山的對岸,一群桃花很容易吸引了眼球。走近看,它們有的還是花骨朵,吸收著陽光中的養分,希望快點開放;有的開出了兩三片花瓣;有的已經發育完成,綻放著笑臉。一陣微風吹過,許多花瓣落下枝頭,打了幾個轉便飄落在水中。

突然,河面上出現了幾個胖胖的“氣球”—鱖魚,它們有的在水中覓食;有的和桃花在一起,彷彿在竊竊私語;還有的從水面鑽出,然後又扎入水裡,好似表演雜技。

過了一會兒,湖中央出現了一葉小舟,小舟上的漁翁盤坐著,眼睛緊緊地盯著水面。忽然,魚線動了起來,漁翁見了,心裡想:今晚得晚餐有著落了!臉上也不禁笑起來。就在這時,魚線搖的幅度越來越大,漁翁趕忙收線,一條肥美的鱖魚便擺動著尾巴出了水。微風拂過漁翁的臉,天上下起了細雨,可是,漁翁還不願歸去。漁翁之所以不願意離去,是因為他也被西塞山前的美景所吸引了!

我愛五彩斑斕的春天,我愛鳥語花香的春天,我愛生機盎然的春天,但我更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 篇20

續寫改寫 ,1135字

八月,狂風捲襲走了綠葉,樹不甘心被風如此折磨,搖著身子反抗,但仍逃不過命運的枷鎖。滿地殘葉,是季節最傷心的語言,一字一句,在風中凌亂。

風沒有一點憐惜之情,甚至還調皮地拿走了我房屋上好幾層微薄的茅草,它帶著茅草跨越了江邊,秀袍一揮,有些散落到江中。它許是玩累了,將其他的茅草直接甩到長長的樹枝上。茅草隨著風搖擺,手在空中不停地揮著,似乎再說:“我在這呢,快點帶我回去。”我吃力地踮起腳尖,手不停地朝茅草揮去,好不容易將茅草拿了下來,靠著樹樁喘著粗氣。眼睛看著江面上漂浮著的茅草,嘆息連連。在地上找了一根較長的木棒,木棒在江面上飛舞,漸起連連水紋,迷亂了我的眼。木棒終於勾起茅草,我長舒了一口氣,趕忙爬起來,卻不想起的太急,腰部一陣陣痠痛。痛得我齜牙咧嘴,我手扶著腰,步履蹣跚。

抬頭,看見南邊村上的孩子,正躡手躡腳地朝我屋中走去。有個孩子回頭看見我,甚至提醒其他夥伴:“快點快點,老頭子要回來了。”其他夥伴不以為然地說道:“這有什麼,我倒要看他有多快。”眼底滿是戲謔與挑釁。這時,有人從我屋中出來,手中拿著一個茶盞,悄悄離去。我在風中極力奔跑著,口中還不停的喊著:“別拿我的東西,都還給我!”但他們並沒有停下的跡象。這群孩子,看著我鬢髮蒼蒼,年邁無力就肆意偷取我的東西。他們怎麼忍心這樣對待我這個五旬老人。“你們快停下,別拿了,快停下!”我在風中大聲地喊著,口乾舌燥。但他們仍未停下,我氣呼呼地朝竹林中走去,嘴脣裂開,聲音幾近嘶啞,也不曾停下。有飛鳥棲息在竹林中,發出淒涼的鳴叫。或許他們是玩累了,終於三三兩兩的離開。我抱著那撿回來的茅草,一步一個腳印走回屋中,看著地上摔倒的板凳,破碎的陶碗,凌亂的被褥。獨自倚在門前的闌杆上嘆息。手中抱著的茅草也順勢滑落。

恍惚間,風停了。層層疊疊的鉛雲將天空籠罩,陰鬱著臉,不肯散去。深秋的天空,連最後的陽光也被夜晚收割,晚霞被吞沒在黑暗中,黑暗無邊。

拾起地上的被子,摸著它,寒冷刺骨,如一塊千年寒冰,如何都捂不暖。上面還有一個地方破了,那是孩子睡相不好,踢破的。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我應接不暇。屋子到處都在漏水,滴答聲響,連綿不絕。我走到門口,看著變幻無常的天空,想到自從國家破敗後,就寢食難安,淚在不知不覺中爬滿臉龐。長夜漫漫,屋漏床溼,我又將如何度過這悲涼的夜晚。

天空慢慢泛白,夜空被一點一點地侵蝕不見。我想,若是這天下能夠太平和諧,有千萬間寬敞舒適的房子給百姓享住,庇覆天下寒苦的讀書人和貧苦的農民,那他們得多高興啊!連狂風暴雨都不能將這些房子擊垮,堅固如泰山。唉,若在我的有生之年,能見到如此富饒平和之景,就是隻有我一人住在著透風漏雨的破茅屋中,歷經風吹雨打,哪怕是死,也足惜了!

可是,枯燈下,只有無盡的悲苦與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