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碎片的年代相關作文20篇

活在碎片的年代 篇1

活在碎片的年代作文9 ,878字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就不應該逃避它,更不應該順從它,我們應當好好利用這“碎片化”。

試問,你昨晚在手機裡看了什麼?你最多也只能說出一兩條新聞罷了,其他的早就被遺忘了。這很正常,隨便翻閱手機內容也許只是為了放鬆心情,也許只是看看時事,沒有知識可學。

在家翻閱幾篇經典名著,又看看幾份朋友圈裡的哲理小美文,總覺得不太一樣。前者能讓我變得開心,後者要麼給我灌下“雞湯”,要麼讓人義憤填膺,讀多了,莫名的就浮躁了。同時,你有感到“美”嗎?

再說,如果你說你學到了時事及知識,那我反而很好奇:“你相信嗎?”“有專家這麼說。”也許你會回答。但這依舊不可信,因為每個人都可以發文章,並署名“專家XX”老中醫XXX”。由此可見,碎片化閱讀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幾乎毫無益處。

最後,再來談談碎片化的社交。舉個例子,有一個罪犯,他在網上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好青年,以騙取財產和生命。如果我們只是看一眼照片或簡介,又怎麼能分辨呢?就算你的社交物件是你的親戚,他發給你的“讀書無用論”“養生方法”以及幾年前的表情包,你會學到東西或和他的關係變好嗎?那麼,碎片化社交有益嗎?

“那我們就不要資訊化了”碎片化生活沒有用!”這也是不對的。大眾點評、淘寶、知網……雖說也是碎片生活,卻也為我們帶來了大量便利。

你聽說過“書呆子”嗎?那便是隻學習,不諳世事的體現。如果只注重於深閱讀,完全一板一眼地“執行”生活,那就會成為書呆子了。

所以說,碎片化生活不但為我們節約了時間,提供了便利,而且我們也離不開碎片化生活。

“碎也錯,整也錯”那怎麼辦呢?

那必定要掌握分寸。想學習,想陶冶情操,那必須靠“深閱讀”也就是讀書。平日,看看新聞,點點外賣,建議用碎片時間進行。

但有一點,如果你在學習,那絕不可以用碎片時間學或練,這點我深有體會—

做回家作業時,如果你做做語文,做做英語,不僅會讓你的只知識系統混亂,還不起一點點複習的作用。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學習、社交建議整體化;購物,放鬆,建議用碎片時間來完成。

我們應當好好利用這“碎片化”,在這碎片化的生活中,“遊”出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在碎片化時代,怎樣活出完整人生 篇2

在碎片化時代,怎樣活 ,1129字

城市的生活,是快節奏的,就像現代人生命的律動。與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祖先相比,我們的生命無疑更加充實而豐富了。資訊科技的進步讓一切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古人的離別是以十年為期的思念,而如今,世界兩端的友人可以在瞬間互通訊息。通過網際網路,我們一天內收穫的知識,可以比祖先一生的積累還多。

客觀上,生活的節奏加快了,而主觀上,我們對“快節奏生活”的慾望和需求也與日俱增。其實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就像供求關係,求產生供,供反過來也可以刺激求。遙想收音機剛發明的時候,人們可以為它的神奇而讚歎,如今我們用著每秒幾個G的網速仍嫌它不夠快。我們對新鮮技術的不斷要求會讓科技不停進步,科技的新突破也會讓我們有更大的胃口。

生活的節奏愈來愈快,我們在一段時間裡想要的完成的事情也愈來愈多。在人們眼中,時間變得越發寶貴,“抓住你的碎片時間”這一概念得以應運而生。早上上班上學的路上,工作中間休息的時間,晚飯的時候,夜裡睡不著覺的輾轉反側,都是所謂的“碎片時間”。如果能抓住這些時間,巧妙而妥善地利用,那人生豈不會更加充實?

我聽說過一個學長,他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的行家。早上五點起床,他會先做一會數學題;上學和下學的途中,是英語聽力的時間,可以用MP3聽CNN的新聞;晚上做完作業,他有時會拉小提琴,有時候玩玩遊戲放鬆一下。其他如果有空閒的時間,他會用電子詞典背單詞。如今,他在美國的芝加哥大學。哇哦。我想這是大多數“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初衷。然而,我的經歷卻是,早上開啟微信,不知不覺刷了小半天。只是想開啟手機看一下時間,結果兩個小時後已看完了一場電影。我想,也有很多人跟我的境遇是類似的。

所謂利用碎片化時間,最終是把我們的時間打成了碎片。本以為可以做完更多的事情,結果碎片化的工作方式讓我們一件事也沒真正幹成。能真正“利用碎片化時間”固然是好,但能做到的人有幾個?“我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往往是我們自欺欺人的幌子,沉浸在碎片化而輕鬆愉悅的娛樂方式中是我們真正在做的:坐在溫床裡,吃著別人喂到嘴邊的各種食物;也許人本來就是不易自控的,但好在我們可以認識到這一點—别再把“利用碎片化時間“當藉口!科技的發展是必然的,市場上的產品也是一定會隨之生成的,並不能斷言它好或不好,只在於我們每個人怎樣利用它。把一天的時間打碎尚是小事,但因為追求快生活,追求新鮮刺激的慾望,而打碎了一個完整的人生體驗,就是真正可惜的了。

踏踏實實,做該做的事,才是符合人本性的,也是能帶給人長期穩定快樂的。使用新技術娛樂,尋歡是好的,但要知道這是自己的娛樂方式,而不是自己的全部生活。而回頭來看,用看看天,發發呆,哼哼歌來填補的碎片化時間,是不是也別有一番樂趣與充實呢?

在碎片化時代做一個完整的人 篇3

在碎片化時代做一個完 ,974字

細雨迷濛,纖細的雨絲輕釦屋瓦,拂過油紙傘面,匯成一個個小水珠,滴落到青石板路上,調皮地打著滾,亦或是躍入流水,漾起一陣漣漪。

溫暖的風夾雜著潮溼的花香,飄來屬於古鎮的古樸味道。這是江南,青磚白瓦砌成,小橋流水鋪就。不論何時,流水上方總籠罩著一層薄薄的煙霧。就像現在,在傍晚,遠處的希望清晰了,又模糊了,看不真切,能讓人知道它存在的,是那被染紅了的半邊天。晚霞照著水面,水面又映著晚霞。一陣微風跑過,捲了倒影,復又散開,恢復平靜。置身於如此仙境之中,我不禁感嘆:江南動靜結合的美景渾然天成,也許世間美好都蘊於其中了吧,不枉我來這一回。

我走在青石板路上,驀地,幾件木雕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們的精緻讓我讚歎,可為什麼卻是在這樣一個略顯簡陋的古老的小作坊裡呢?我不由自主地走了進去。只見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坐在工作臺前,時而手執圓刀,轉折,頓挫,凹凸,起伏,時而手握敲錘,這邊敲敲,那邊打打,他的手好像有魔力一般,讓手下的木雕充滿了靈動的生氣。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發現我。我湊過去,看著滿屋精美的木雕和老人傷痕累累的手,不禁喃喃道:“這麼多木雕,一定是花費了許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雕的,難道不會因為無聊想放棄嗎?”老人似乎聽見了,他笑了,慢悠悠地說:“這是一門手藝,既然傳承了下來,就必有個中門道,只是你們年輕人不願去為這個花心思罷了。我這輩子全部在這個上了,自然明白其中那些個樂趣與意義所在。”我有些似懂非懂,但看著老人滿足的笑容,我也笑了。

我繼續向前走。天邊的夕陽漸漸要消失了,但殘霞依舊耀眼。手中老人臨走時送給我的木雕,在餘暉下發出紅光。我想,我好像明白了什麼。江南美,但使其真正有魅力的,是諸多諸如此般的傳統工藝得到的傳承與發展。它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卷中最耀眼的明珠。它們不僅展現了生動的歷史,更是我國匠人精神的體現。如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人都不願意數十年如一日地做一門手藝了,想看到,也就難了。但現在,我看到了,我們還有這些手藝人,在繁華中仍為傳承傳統工藝而堅持。

我的步伐愈加堅定。我覺得,傳統工藝的延續也是我國匠人精神的延續,那是我們中國人的骨氣,是堅持,也是沉澱,那一件件華美的工藝品便是最好的證明,偏居清歡一隅,一生付出只為文化傳承。

江南美,美在其景,美在其人,美在那些傳統工藝,美在匠人精神。

反思我們在碎片化時代中的種種 篇4

反思我們在碎片化時代 ,1071字

隨著資訊化時代的發展,人們交流的渠道可謂是與日俱增,但這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資訊干擾。

不得不說,我們這一批新時代的人,可是深受迫害:各種聊天、社交軟體,可以讓我們不用再去通過寫那“麻煩”的書信而相互交流;做作業時,遇到難題不必再像我們的前人一樣進行多重推理得出答案,現在只需幾根手指輕輕一動,各種答案、方法鋪天蓋地般湧來……

但是,我們中又有誰仔細想過:這樣的生活不會太乏味了嗎?多年摯友面都不見,而通過聊天軟體進行交流;進行學術研究連思考的過程都沒有而得出的答案,終歸不過是竊取的行為罷了。

其實,手機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催生出了碎片化時代,我們00後卻心甘情願地被手機“奴役”著。看看眼前這走馬觀花的世界,捫心自問:我們失去了什麼?我們還擁有什麼?我們最初的夢想還在嗎?

我想也許我們的先人們他們未曾擁有什麼,所以他們也並沒有失去什麼。反觀我們,擁有的太多,失去的也就太多。

良好的條件,優越的環境也許磨滅了我們的鬥志,讓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失去了目標,只能不斷地在原地徘徊,躊躇並迷惘著。

中華文明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那不正是靠我們的先人用智慧與勇氣傳承下來的嗎?我們炎黃子孫不應該繼續守護這份驕傲嗎?

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諸葛亮在其所著名篇《誡子訓》中曾指出:“非寧靜無以致遠。”告誡後人須清靜才能達到更遠的境界。試問我們自身,可曾達到自我清靜?“清”似乎有些難,那麼我們做到“靜”了嗎,答案怕是否定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浮躁,看問題、想事情永遠只去看那或是想那淺淺的一層,可曾深究?亦或是報以質疑的態度?做學問亦如此,書本上的一定是對的嗎?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去發現、探尋事物的本身,卻只是膚淺被動地去接受,不得不說我們確實有些可笑了,但也是可悲的。

我們人類是引領時代的主導者,而不是時代引領我們。我想,改變的不是時代,而是我們人類自己改變了。我們不再那麼有思想了,現在的道路上的“低頭族”隨處可見,都寧願在那虛擬的世界中虛度光陰,也不願意捧一本書看看亦或是去深切地感受自然的美好,到頭來一切只不過是虛妄而已。

失去了奮鬥目標的我們還剩下什麼,我們還能稱為“智慧的人類”嗎?靈與智,不可缺一。

希望能在虛妄中重新找回自我,不再迷失自己,不再受這碎片化時代資訊的干擾,因為我們是人,我們是有智慧的人,我們是驕傲的炎黃子孫!我們不是行屍走肉,缺失了智慧,喪失了思考能力。不論我們怎麼改變,有一條規律始終不會改變,因為它經歷了所有時代的變遷,所有時代的考驗,得以儲存至今:永遠是人去引領時代去進化,不會是時代引領人進化。

在碎片化時代 篇5

在碎片化時代作文80 ,848字

碎片化的浪潮隨時代變遷洶湧而來,讓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覺察到“動盪不安”。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資訊澎湃、數量巨大。個體、行業都不得不講求速度,努力跟進、追趕這種變化,甚至試圖成為這引導變遷者。快節奏,大容量,欲將生活生生割裂。你不得不見縫插針地進行碎片化購物、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社交……

有時將時間劃成碎片的或許恰恰是你自己。多久沒能靜下心來看完一本喜歡的書了?多久沒能獨自面對日暮晚霞安靜地思考一個問題了?忙碌之餘總充斥著來自電腦手機的提示音,色彩繽紛的圖片和看似充滿哲理的金句在眼前掠過,稍縱即逝。久而久之這些聲音就成了習慣,在完整寂靜的時刻響個不停,抓著你的心。浮躁成了我們的通病。

對於這個時代的碎片化,我們往往是批判的。是啊,多麼可惡的碎片化!缺乏系統的閱讀和深入的思考使我們的大腦貧瘠不堪。我們盲目地追求大眾潮流,比如小清新,比如文藝範。習慣性的對朋友圈“微信晒”點贊,對詩意和遠方的望洋興嘆,只是埋怨沒有時間。無數個“贊”混在一起,映照著“葛優躺”的人們,折射著對於生活意義、自我追求的匱乏感悟。

多麼可惡的碎片化!繁忙的生活逼迫著我們到一個碎片的角落,沒來得及充分地喘息和回望就又被牽著推著,捲入另一個漩渦裡去了。什麼都沒有時間,什麼都淺嘗輒止,又不了了之。我們深深地制約於時間,難以掌握自己的行動,漸漸變得疲憊迷茫,以至於絕望。

基於這碎片化時代的種種弊端,不少人緬懷過去,緬懷“以前慢”的美好時光。但是,假若回到過去,你又怎能保證不會像厭倦今之快一樣厭倦從前之慢的沉悶單調?況且碎片化時間已是不可逆轉的主流了。事已至此,與其譴責時代,不如追求適應。學會提高效率,以不變的初心和連貫的思維將繁忙生活中的碎片時間拼湊起來,用微小但堅實的腳步向自己的目標靠近,為千篇一律的生活綴上獨特印記。能夠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同時,也不能失去長時間沉靜的能力,於這少有的時間中沉澱,為下段旅程指明方向。

碎片化時代的浪潮是如此洶湧,因此我們更要努力在這“動盪飄搖”中努力地“安身立命”。

站在碎片化時代思考完整 篇6

站在碎片化時代思考完 ,884字

“碎片化”這個新詞伴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而逐漸變得眾人皆知。對於“低頭族”而言“碎片化”正是他們的生活狀態。

人們發現,“低頭族”原先也是要充分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後來卻逐漸地將自己的時間“碎片化”了。當時間“碎片化”後,要去深入鑽研一件事就變得非常困難了。我們知道連貫地操作一件事,比碎片化地操作效果好得多。碎片化看似同時執行了多個任務,而每個任務的完成效果往往都不如人意。

“碎片化”還讓原本親近的人日漸疏遠。因為當我們自豪地邁入“自媒體”時代,我們可以從網路中獲取海量資訊,人人都有一塊自己的領土。我們能時時刻刻記錄自己的趣事,再分享到“朋友圈”,來自各地的“好友”便可通過留言採訪當事人,每個人既是觀眾又是記者。這使身邊至親的人不再是精神寄託,而遠在天邊的陌生人卻讓我們記掛在心。“碎片化”讓我們接觸更多陌生人,卻對身邊朋友逐漸畫地為牢。

但是,換個角度看,“碎片化”也並非那麼一無是處。“碎片化”也確確實實地給人們帶來好處。

古人歐陽修說過:“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歐陽修能把每天的時間碎片用來做文章,這樣看來,歐陽修算是利用碎片化時間的鼻祖了。其實今天我們也能做到,甚至做起來更加便捷。我們手機的客戶端可以提供豐富的資訊,讓我們在碎片時間輕鬆地閱讀一本好書,雖然不能細細品味,卻也可以讓我們不無所事事,提升修養。

“低頭族”也能在“碎片化”時代占上便宜的。他們可以在乘車的時候購物,輕鬆地貨比三家;在吃飯的時候觀看教學視訊,聆聽知名教師的教誨;甚至可以在逛街的時候談成一筆生意,保持與客戶緊密聯絡……

“碎片化”終究給我們帶來的是便利還是麻煩了?我覺得“碎片化”是將人與人差距逐漸縮小。交流“碎片化”讓人們更容易和陌生人交流,也讓熟悉的人更難深刻地交流;“碎片化”拖累了優秀的人前進的步伐,也同時讓落後時代的人更快地彌補上差距;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可以讓追求進步的人獲得更多有用的資訊,沉迷在“碎片化”生活中也讓不求上進的人感到虛假的充實。

如何看待“碎片化”時代,這是值得每個期望完整人生的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碎片化時代自我更新 篇7

在碎片化時代自我更新 ,938字

在科技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大為發展的今天,生活節奏的加快也導致人們的心理變得浮躁,而我們的生活也在無形中被碎片化。可到底何為碎片化呢?

顧名思義,碎片化的淺層含義即是指完整的東西支離破碎,但當它被人們嵌入了生活中,我想就不是這麼簡單了。而其本身在我看來也可謂是有利有弊。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資訊因碎片化而變得數量巨大,內容也極其分散,長時間閱讀這種碎片化的資訊,會導致在今後的閱讀中,人們看事物浮光掠影,對長篇的資訊缺乏耐心以至接受不到完整的知識體系,而這也催化了“標題黨”的形成。在許多社交軟體和搜尋引擎上就不乏有許多的標題黨,他們用一些虛假的未經過證實的言論來提高標題的醒目程度,達到吸引閱讀者的目的,來增加他們文章的瀏覽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他們所發表的言論都未曾經過深思熟慮,且內容空洞乏味,不夠深入,完全起不到讓讀者開拓眼界的效果,只不過是利用讀者感性的一面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我認為,這種情況的產生與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誠然,碎片化的時代會帶來許多麻煩與困擾,但萬物皆有兩面性,不得不承認的是,它也會帶來許多便捷。完整的內容經過分解,變成了有序詳細的義項,可以讓擁有有限時間的人迅速地在海量資訊中獲取他所需要的資訊,避免了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同時,碎片化的時代可以讓資訊在剎那間通過多種社交媒體傳播,讓有需要的人及時瞭解每件事態的發展情況。而我們也可通過手機、電腦等移動裝置終端隨時隨地關注各類新聞以及各種時事政治。即使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我們也能瞭解整個世界。此外,碎片化的生活方式為我們節省了許多時間,可供我們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需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認同或一味的否定,我們更不需要排斥碎片化,我們該考慮的、該做的是把自己修煉得更加完美,在這個碎片化時代,自我更新,改變我們一貫的心態與認知。

面對碎片化,我們要學會接受,並對它的弊端加之完善。我們可以用一種資訊整合工具來將相同性質的資訊進行歸類、管理和整合,利用碎片化來整理出全新且完整的資訊。我們要適應碎片化時代,從碎片化的事物中提取有效資訊,不要被無用的內容轉移注意力。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碎片化時代,我們需要變得更加強大,而不是成為這個時代的奴隸。

在碎片的閱讀中收穫更多 篇8

在碎片的閱讀中收穫更 ,1040字

如今,資訊科技技術發達。正因如此,碎片化的生活被強制性的充斥於每個人的日常當中,人們似乎已經離不開這樣碎片化的生活。學者費勇說:“我不排斥碎片化時代,我們該考慮怎麼樣才能夠把自己修煉得更完美。”在無數人對碎片化生活作出批判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適應它,如何在碎片中收穫更多。

一早起床,趁著吃早飯的時間,我便隨手拿起桌邊的電子書,在茫茫書海中找出幾本書翻上幾頁。公交車上的移動電視裡往往有新鮮的內容,例如一些生活小經驗和趣聞,把它們記在腦子裡,隨後到家隨手記上幾筆……在不經意間,碎片化的閱讀已經漸漸地被人們所接受了。面對海量的資訊,滑鼠輕輕一點,似乎所有的內容都能被盡收眼底。我們只能做到,在形形色色的資訊前,在最快的時間裡找出自己所需要的關鍵內容。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多元化,能閒適安靜地一口氣讀完一本書的機會已經不多。在地鐵上、公車上,隨處可見低頭看著電子產品的人,正如我自己,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在排隊等候時聽上幾首歌,在晚上睡覺前思考回憶著今天的所見所聞,又或是在空閒時間寫上幾篇隨筆。

可在所有事物都變得電子化的同時,傳統的紙質閱讀依舊是閱讀的主流部分。在書中可以找到電子書中無法感受到的實體感。因此,我們也不能完全拋棄傳統化的時代遺留的生活方式。現在,網路資訊以個性化、簡短的碎片形式存在,碎片之間通過超連結組織,形成了更為龐大的資訊脈絡,為所有與之聯絡的人服務。網路閱讀不能被輕易否認,我認為它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式,雖然缺少了一些傳統的感覺,但它的確為許許多多人帶來了不小的便利。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只能做到見縫插針,利用短暫的時間來完成大量的資訊閱讀。

放學回到家,不得不直面的是鋪天蓋地般的作業。奮筆疾書地寫上一個小時,腦子總會變得有些渾渾噩噩,這時我就停下手中的筆,躺在沙發上翻幾頁小書,待休息得差不多了再回到書桌前。而且現在的手機上有了許多讀書的軟體,即使你抽不出空來讀完一整本書,又或是沒有時間去書店或網上購買實體書,有些閱讀軟體就隨之而生,它甚至可以幫助你直接概括瞭解整本書的內容,不用在沒有時間空餘的情況下去花超負荷的時間閱讀完長篇大論,而這也絲毫不亞於實體書的閱讀。許多人的閱讀方式都如出一轍。反觀下來,這不也算是一種閱讀方式嗎?又有誰能說自己未曾有過這樣碎片化的閱讀或是絕對抵制它?我想這也未必,只是我們在大多數的時間都沒有利用好它。我們要試著喜歡上明天,喜歡上這樣的快節奏生活,更好地融入適應它,也許它會更有利地幫助我們完成大量的工作。

在碎片化時代 篇9

在碎片化時代作文70 ,755字

當今社會正處於“碎片化時代”開端,“碎片”真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公交車的座椅上,地鐵的站臺上,牌排早餐的隊伍中,人嗎享受著碎片化閱讀帶來的愉悅和輕鬆,微博,朋友圈成為了良好的媒介,在那裡人們發洩著頭腦中的隻言片語,不僅是閱讀,今日火爆的遊戲“王者榮耀”也利用了人們碎片化的作息,讓學生和白領們著迷不已。三分鐘的遊戲時間說長不長,卻能帶來刺激人大腦的完美體驗。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四分五裂地被分成了若干個碎塊。而我們的思想也漸漸地遭到侵蝕,變得人云亦云,沒喲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從何時起,我們如此專注於手中的螢幕,而錯過了花開花落,有鳥歸巢?我們為何摒棄生活中的有始有終,而將我們的思維從一處跳入另一處?面臨時代中的“碎片”,究竟怎麼做才不會被同樣地分散成一個“碎片人”?

首先,我要澄清的是,“碎片化”未必百害無利,資訊科技的進步使知識被高度濃縮而精練,從而使人們更快地獲取這些精練,我們需要做的,是利用一些本該會被浪費的時間間隙,來提升自我的知識儲備和修養。例如,在地鐵的喧囂中背單詞,在語言的海洋中找到寧靜。再或者,在公交車上讀一篇小說,眺望窗外慢慢回味其中的哲理,以上這些都是碎片化資訊時代帶給我們的便利,我們需要抵抗無意義的遊戲的誘惑,最大化利用我們的生命來做有意義的事,這是時代的優點。

其次,在碎片化的時代中,我們也該保留生活中的“完整”。拉開窗簾,開啟燈,切斷網路,在陽光下翻開一本書。用指尖感受紙張的質感,用眼睛追隨白紙上的黑字,用心靈與書的靈魂碰撞。亦或者,放下手中的事,走到窗邊遙望遠方。看著落日夕陽西下,在紛擾的城市尋找內心的平靜。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要利用它帶給我們的便利,也該保留完整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立足於這個時代,不被碎片吞噬,做一個完整的人。

生活在碎片化 篇10

生活在碎片化作文10 ,1019字

現在我們的生活在碎片化,已經只有很少的人會慢慢坐下了,看一本書,聞聞書香,過過慢生活了……

上個暑假,我們一家到臺灣旅遊,因為人生地不熟的,就報了一個團。一早上,我們得到通知,說:“明天,七點鐘到機場集合。”

媽媽一看到這個就有一些不滿意,因為我們家離飛機場很遠,我們就要很早起來趕飛機,我們一家都喜歡慢生活。

沒辦法,我們一大早就從床上爬起來,好不容易的睜開眼睛,步子也格外沉重。

終於在中午,我們站在了臺灣土地上。

在車上導遊對我們說:

“好了!從上海來的貴賓們,歡迎來到臺灣,我是你們的全程導遊!”

導遊停了停,微笑著看著我們,又接著說:“貴賓們,歡迎來到臺灣,我來給大家報一下今天的行程:下午我們先到國父館,這是政府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而建的,晚上我們去臺北101中心,去登到最高層,可以觀賞整個臺北的夜景,九點鐘我們回到酒店休息。”

我就想,九點鐘到酒店,洗洗收收就十點了,爸爸也真是的,也不看看行程的安排,睡那麼晚起那麼早,真夠辛苦的了。

想著想著就到了國父館,導遊帶著我們進去,給我們講了孫中山先生的歷史,當我們正想四處看看的時候,導遊就說前面還有好看的,我們就只好一路走馬觀花的往前趕了。很快就到時間了,導遊又帶著我們去到下一個景點—臺北101大廈。

我看了幾個小時,感覺就像什麼都沒看一樣,我認真回想我看過的東西,但沒有一樣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很快到了101大廈,導遊就一邊講一邊催促我們往前走。當我們看到紅珊瑚的時候,媽媽很喜歡一個手鍊,但又被導遊催著下樓了,因為時間到了,我們要趕回酒店。

我感覺我們就像是一群羊,我們不停的被趕來趕去,導遊就像是牧羊人,趕我們,催我們,不讓有人掉隊。媽媽也不高興,爸爸見我們都不開心,就對我們說:“親愛的們,我們報的團已經是最慢的了,現在的旅行,一是時間有限,二是我們人生地不熟,交通也不方便,報團是最好的方式了,等下次我們時間充足了,我們就自由行,再來慢慢領略臺灣的生活。”

是呀,爸爸說的對極了,現在人們的生活就是節奏快,聽說有人還10天遊了15個國家呢!

隨著時代的進步,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生活節奏變的越來越快,我們的生活也開始碎片化了。人們的大部分時間被手機、電腦、網路以及其他的電子產品佔據,我們越來越多的開始生活在不存在的世界中了。

是時候讓我們試著慢一點生活了,讓我們多做一些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的事,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電子產品中。

在碎片化時代中保留初心 篇11

在碎片化時代中保留初 ,904字

這是一個碎片化時代。

當書本的油墨香氣逐漸被手機銀屏所代替,當一篇篇文章被簡潔成一小段文字,當電子書的出現開始突破時間界限。沒有人可以否定,隨著客戶端閱讀方式的急速發展,爭分奪秒、見縫插針式的閱讀的迅速普及。我們所閱讀的文字也逐漸“零散化”。“快餐文化”的浪潮還未褪去,“碎片化”閱讀又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迫近著。

如同愈來愈多的人所關注的那樣,流離的詞彙,破碎的語言,正在為這個時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碎片化閱讀最終會成為大眾的的閱讀方式。而伴隨著網路小說的風行於世和長篇名著的衰落,成長滋生著的,無疑是人們對碎片化閱讀的依賴程度。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真的會成為史學博士廖峰所說的“人或成為碎片化資訊的奴隸”。這樣,或許到那個時候,我們只能匍匐行走,徒增悲涼了。

但想拯救這種情況也並不是無計可施。我堅信“故意寫長詩,對抗碎片化的生活”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凝滯和頑固。但放任自己在這個滿是碎片和垃圾的資訊海洋裡自由遊弋也不是正確的選擇。如果是這樣,那麼最終被這個社會鋒芒所傷,被時代渣滓所汙的將會是人類自己。而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珍視並捍衛自己享受真正閱讀的快樂的權利。

改變碎片化,我們應該從改變自身開始。“時間就是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是會有的”,不要讓這句存在於腦海中經久不衰的話僅僅是存在著,而是應該付諸行動。當我們奔跑在衝往名利的大道上時,不妨駐足片刻,在書砌成的長城上傾聽一下心靈的聲音,而不是以一種碎片的形式割裂靈魂。我們需要把目光投向真正的閱讀,而非沉浸於浮光掠影、囫圇吞棗式的碎片化閱讀。

儘管碎片化閱讀愈發狂妄跋扈,依然令人欣慰的是,還有一部分人虔誠地保留著對純閱讀的赤子之心。他們勇敢地逆著時代的潮流,與之抗爭。“做一個落後於時代的人”。阿久悠呼喚著“去靜靜地凝視人心”。於是,他以“不惹眼,不鬧騰”的逍遙姿態,聆聽著生命中清脆的細流,一切屬於碎片化時代尖銳的刺耳聲以此被漸漸淹沒。

正如學者費勇所言:“我不排斥碎片化時代,我們該考慮怎麼樣才能把自己修煉地更完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所以我將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裡,坦然地緊握閱讀的出世方。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碎片的時代 篇12

碎片的時代作文800 ,797字

隨著時代的瞬息萬變,人們的時間漸漸被工作與家庭充滿,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因此時間不得不被碎片化,人們沒有一定的時間去讀書,沒有大量的時間去了解時事新聞。早上的上班路上,中午的午飯時間,晚上的回家路上,睡覺前的小小時光……手機是碎片化的代名詞,地鐵公交上,一眼望去,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低頭族,雙眼快速的左右掃動,拇指上下劃螢幕。現在大多數的人們已離不開手機,彷彿成了一條條魚,被困於名為手機的大池塘裡。人們從手機上獲得最新的新聞,碎片化的新聞,各種方面的知識,一知半解的知識等等。微博,微信,QQ的點選量大大增加。碎片化推動的網路的前進,促使人們發明出淘寶這種網上購物的便利應用,減少了人們出門購物的時間。碎片化可以給我們帶來不少的好處。

但是相反的,一切的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在這一美名之後,被掩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疏遠和真正的知識。

畢業之後的同學聚會,應當是非常熱鬧的。可是,事實卻是一群人坐在小包間,自顧自的玩手機,唱廳裡迴盪著伴奏。本來是好不容易擠出的時間卻被這樣浪費。

過年過節的家庭聚會也是冷冷清清,坐上座位,大家就不約而同的掏出手機,似乎一臉高興的看著螢幕。“誒,別玩了,先吃飯。”“哦,哦。”裝模作樣的機器筷子伸向離自己最近的菜。就像是完成一項工作一樣的放下筷子,繼續對著手機。

微信上公眾號流傳的知識,晚上不能吃xx,過夜飯最好不要吃……這種所謂的知識在兩週之後大概就會被推翻了。讓人不知真假,無法去確定到底事實如何,也沒事有專家來告訴你到底怎麼樣。沒了時間的人們,輕易的相信網上來的訊息,百度上介紹的醫院,到處都傳播著不實的訊息。

雖說時間的碎片化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好處,但是它把很多之前不存在的問題都帶出來了,疏遠了親近的人,把一些人困在碎片中,困在手機中。

我們不能要求它消失,因為這是時代的進步,是必然的結果,那麼我們只好讓自己不盲目的輕信網上的流言,不要只關注手機。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追求“完好”的夢想 篇13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 ,824字

“碎片”是指零星破碎的物片。就好象我打碎的飯碗,散落在地上,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每次媽媽都會緊張地對我說,別碰那些“碎片”,不小心會被割破手指。記憶裡的碎片,有打碎的碗,有打碎的魚缸,還有打碎的雞蛋,那些“碎片”背後總會有一個不太開心的故事。

今天老師和我們講述了一些不同的碎片—“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資訊、“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這些碎片摸不到,也看不到,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周圍,彷彿我們的生活也是“碎片化”的。

在懵懂中,我尋問了爸爸,查閱了字典,還求助了我的電腦。不知覺中,我運用不同來源的知識“碎片”,拼接成我對“碎片化”的理解。碎片依然是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卻增加了靈活、個性的含義。當我在電腦中輸入“碎片”,查詢資料時,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找到了一本書,名字裡也有碎片,《文明的碎片》講述了餘秋雨先生在祖國山水之間,拾起中華文明的碎片,又重新組成了現代人新的文明。

那麼“碎片”是好還是壞?這些“碎片化”的生活,帶給我們的是成長的盛宴還是感官的陷阱呢?又如何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追求“完好”的夢想呢?

我雖然只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知識的來源卻是多種多樣,就象一個個碎片的組合,它們來自老師、來自網際網路,還有些來自大自然,來自人與人的交往……而學習這些知識的時間也是碎片化的,我會利用早晚班車的時間背誦單詞,也會利用晚飯的時候,看“自然傳奇”;頭腦清醒的時候喜歡做數學題;心情舒緩的時候喜歡讀語文……

“碎片化”的是我學習的時間和途徑,而“完好”的時我學習的目標,媽媽說這好象是萬花筒,雖然是由玻璃碎片組成的,卻能帶給人是無盡的想象和快樂。因為人巧妙的利用了這些玻璃碎片。所以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能享受到盛宴還是掉進陷阱裡,取決於家庭薰陶,取決學校的教育,更取決於我們自己。不要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失去判斷,迷失自己;要有明確地目標和計劃,巧妙運用身邊的“碎片”,在生活中追求“完好”的夢想。

當我在碎片化的生活裡思索著 篇14

當我在碎片化的生活裡 ,753字

我們要敢於思索那些“不可想象的事情”,因為如果事情變得不可想象,思考就停止,行動就變得無意識。—題記

生活,無處不在,每個人都需要有滋有味的生活。生活,有喜有悲,每個人都在品嚐這酸甜苦辣的生活。在生活中,一幕幕的新鮮事物在我們的眼前不斷上演,一句句的人生哲理在我們的耳畔邊不斷響起。我們在生活中思索,我們在生活中成長。這就是生活,如同一位閱歷十足的老者一般對著我們細心呵護,諄諄教誨,牽著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向未來。

“碎片化的生活”,這六個字讓我首先聯想到的便是一條路—一條我天天上學回家時走的路。是一條從一年級時父母牽著我的手帶我走入校園,到五年級時和夥伴們嬉笑著邁出校門的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一走就是五個年頭。這條路始終陪伴著我,像是一位老朋友一樣天天與我見面。

不管是人或物,相處久了終究是有感情的。我時常這麼認為。畢竟,這是我最熟悉的一條路啊。去的時候,每天都有新鮮的事情在發生,“那棵梧桐樹開始結果子了”、“那輛白色的寶馬開得真快”我時常中心中這樣感嘆,在腦海中這樣思索。就這樣,用這段碎片化的時間,我感受到了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道路上的車水馬龍還有同學之間的真摯的情誼。回家的路會比走去學校的路更慢些,因為我會回憶白天在學校中發生的點點滴滴,也會想想一些天上地下的事情。思考,真的能讓人受益無窮很多。看似很深奧的問題竟然被在我零星碎片的時間裡想的一清二楚。在路上,有著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在發生著,我既是一位過路人,也是一位觀眾,也許在恍惚之間,我腦海中有多少個故事已經結束……

我在路上思索著,想象著,那怕只有這短短的十來分鐘,我看到的不僅僅是腳下的這條路,我想到的不僅僅是生活中的喜與悲。因為,我看到的是這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我想到的是這充滿希望的繽紛未來!

兩百年前的碎片化時代 篇15

兩百年前的碎片化時代 ,812字

寂靜無聲的圖書館裡,我翻閱著兩百年前的報紙,繼續進行課題研究。忽然,有一則頭版頭條引起了我的注意—“網際網路時代VS碎片化時代”,加粗的黑字觸目驚心,我趕緊開啟泛黃的內頁一探究竟。這篇21世紀的報道寫了什麼?

“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迅速的當下,我們生活在碎片化之中……”我細細讀著,“碎片”二字隨處可見。人們得益於網際網路的便捷,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報道說,人們不再喜愛閱讀,實體書店紛紛關門,只有電子書能在人們出行的地鐵上帶來隻言片語。那時候,QQ和微信盛行,人們這裡掃描個公眾號二維碼,那裡加個一面之交為好友,短暫的社交交流比比皆是,長久的情誼卻少得可憐。無數的第一手資訊與資料可在一秒內傳達到位,網路將全世界的人聯絡在了一起。讀到這裡,我不禁疑惑:科學的進步是好事,何以導致生活碎片化?

我的視線定格在了一組照片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以為上班族像是迷路了一般,佇立在鏡頭前。他迷茫空洞的眼眸注視前方,似乎在尋找什麼。是剛剛駛過的一輛列車,是走散在人海中的同伴,抑或是那個時代被碎片化的東西?地鐵裡,許多人埋首於手機螢幕,在喧囂擁擠的環境中接受碎片化的只是、訊息、交流。他們總是疲於奔命,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被粉碎成數不清的片段,各種角色切換輪番上演。我輕輕嘆了口氣,因為生活一但缺少完整的屬於個人的空間和時間,人們就不可能真正靜下心來閱讀大段大段的文字、與值得珍惜的人好好相處。看來,兩百年前的物聯網剛剛崛起,那是個碎片化的時代。

合上報紙,今天的課題研究暫時告一段落,我的筆記本上留下了數千字的記錄。“不過,人們終於如夢初醒般開始了自我拯救。”末了,我如是寫道。這是必然的了,畢竟如今23世紀的社會拜託了碎片化的吞噬,儘管科技飛速發展,但我們終究沒有丟失自我。我仍是喜歡花上一天時間來到懷舊的圖書館裡,讀兩個世紀以前的舊報紙,用永不過時的紙筆記下一點一滴的思考。

“開始改變吧!”我回想起方才讀到的報道,默唸道。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穿行 篇16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穿行 ,754字

歷史長河筆直向前,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的生活就像蛋糕一樣被分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又被組裝到了一起。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被弄得“行拂亂所為”。

這就是“碎片化生活”。那麼,究竟碎片化生活是怎樣的呢?

一個週六,這是非常普通的一天,從床上爬起來後,就進入了一套固定的軌道,甚至眼睛都不用睜開,就可以完成一天的準備工作。

坐在餐桌前,對著空空的碗,腦子裡什麼也沒有,猛然想起還沒燒早飯,就跑到廚房裡,找點昨天的剩飯,倒到鍋子裡,加點水,煮起粥來。趁著還沒開,就隨手拿起一本書,翻閱起來。但畢竟只是機械化的早晨,還沒清醒,滿腦子都是空空的,啥也沒有。在一聲“刺啦”的聲響中,開始了這一天真正的生活。白粥的泡沫已經溢位,弄得煤氣灶上到處都是?

就是如此,一個人的嘴不能同時裡裝下兩塊蛋糕,而嚼蛋糕不用腦子就容易咬到自己的舌頭,所以人做事要動腦筋,不能不清醒否則就會有不好的結果。這就是碎片化機械式生活的缺點:它迫使人們同時做好多事,同時有把人弄得精疲力盡,最後咬到自得舌頭。

但它畢竟是人類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那它就一定有優點。否則人們是不會選擇它的。

那它的優點到底是什麼呢?它可以讓人更有計劃,節約時間。即使你不能一口吞下兩塊蛋糕,但你至少可以在吃蛋糕的時候看書吧?當兩件事互不影響地同時進行,效率就可以至少提高0、5倍。最好的說明就是數學中的泡茶問題。把泡茶這件事碎片化分成燒水,拿茶葉,洗茶壺等幾個部分,然後在互不干擾的情況下做其他事,比如:在燒水的時候拿茶葉等等等等。這些是如果一一完成,可能需要半個小時,但用碎片化的生活方法,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於是,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碎片化生活是科技進步帶來的副產品之一,它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有益也有弊,只要合理應用,就能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優質的工作。

遇見在碎片化生活中的自己 篇17

遇見在碎片化生活中的 ,926字

慵懶的中考後的暑假的朦朧的清晨,久違的沒有補課,沒有鬧鐘,不那麼習慣的自然醒,家裡沒有往日的英語課文的磁帶的摩擦聲,安靜的只有音響中流出的《flowerpower》,迷糊的睜開自己心靈的窗戶,戴上眼鏡,世界開始清晰。起床第一件事開啟手機,商標剛剛褪去,輸入密碼,識別指紋,熟悉的提示音無縫銜接的響了起來,一行一行的99+,空間的評論又積了十幾條,一目十行的瀏覽著,時而抿嘴微笑時而驚訝,又亦或是開懷大笑,點贊收藏轉發,一刻不停歇的滑動著螢幕,偶爾停下來放鬆一下手指的關節,又繼續重複。歌曲換了一首又一首,時鐘滴答滴答的走,恬靜的上午就這樣過去了。看完了訊息,又把上午的新聞都過了一遍,終於放下手機,抬起手腕點亮手錶,已經下午兩三點,又重新拿起手機,開啟app,訂好外賣,支付,合上螢幕開始寫幾頁作業,突然不常來訪的水滴聲突兀的響起,滿懷欣喜的又拿起手機,結果發現只是她轉了條說說,點贊又轉發,一氣呵成,鈴聲響起,禮貌的開門,向快遞員先生道一句謝謝,在酷暑準時送來佳餚,開啟電視,開始,享用一個人的午餐。洗碗,抹桌,將近五點了,夕陽重新染紅天空,是比昨天更美還是更紅了?

歲月靜好,一天的時光卻突然轉瞬即逝,從容的從我們手中流逝,碎片化的生活習慣改變了我們許多。

本應是配角的手機在生活中漸漸成為主角,一點一點佔領我們的生活。手機究竟是打開了我們與世界溝通的大門,還是把我們關在了世界的玻璃窗外?

或許兩者都是。如果沒有智慧手機,我們最近的發展不會如此迅速,這拉近了全世界的距離,每個人的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可以隨時分享。

但是在現在這個智慧時代我們的生活被手機帶來的碎片化革命敲個粉碎。時間被拆成了無數個三五分鐘的小塊,人們在這個世界中迷失了自我,隨意的揮霍著點點時間,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是今天的了,我們在光陰的碎片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卻忘記了欣賞每天的風景。或許碎片化的大量閱讀能快速拓寬我們的視野,但它同樣阻止了我們深入瞭解這個世界就如同被關在玻璃窗背後的人,能看到這個世界的全貌,卻無法近距離觀察或是深入瞭解這個大千世界。

碎片化世界中的自己,是破碎的自己我們每天的資訊量變大了,卻失去了事事專一的資本,失去了認真踐行自己初心的時間。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擷英而行 篇18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擷英 ,866字

這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我們的生活正在被一段段簡短的新聞碎片拼湊成一紙斑駁,我們的思想正在被一條條精悍的話語指導,我們的感情通過幾個漢字與符號在指揮發送之間聯絡,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是乘流而行,還是佇立原地?

正如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的那樣,語言破碎流離,為這個時代打下深深的烙印,碎片化閱讀成為大眾閱讀的趨勢。我們在急促的生活節奏下擠出一點精力享用的速成心靈雞湯給人生覆上一層浮華。畢竟,雞湯雖好,但不管飽。

碎片化閱讀,反映出破碎的生活,暴露了時代文化生活的弊端。早晚刷幾條推廣微博,公交車上隨意一瞥今日新聞,下班放學後用電子書秒殺網路小說,雖能把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卻猶如囫圇吞棗,但是浮躁無味不美“一邊汲取了資訊,一邊打亂了邏輯”,得不償失;又好比吃快餐,容易上癮卻缺乏營養。碎片化的閱讀,難以帶給人內心的震撼與精神的洗禮,更不必說靈魂的淨化與提升。

但,我們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不必用詩人歐陽江河的所謂“我故意寫長詩,對抗碎片化的生活”,但也不能放任自己,不撥開眼前的迷霧,用笑聲代替思考。我們應該做的,是要擷英拾萃,撥開浮雲望見星空,利用科技的便捷充實內心的藍圖,在碎片化的時間裡選擇與自己生活高度相關,自己高度關注的那部分內容。那些碎片化的語段和文字,只要肯耐心尋味,就有可能擷句中之精華,並藉此到達更高境界。正因這樣,一個字、一段詞、一抹清明、一片溫暖便會在我們與文字的真誠相擁中遇見,再深深銘記。正如學者費勇所言:“碎片化時代應該做小而美的事,我不排斥碎片化時代,我們該考慮怎麼樣才能夠把自己修煉得更完美。”毋庸諱言,我們無法阻擋時代的洪流,無法於“碎片化時代”的席捲裹挾中脫身,但對我而言,利用海綿裡擠出的時間,對抗碎片般的閱讀並不是難題:刷幾條勵志微博,摘抄幾段富有哲理的短句,而閒暇時靜下心讀一本好書已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我以最真誠的方式來堅持那顆一塵不染的初心……

因此,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選擇撥開雲霧,乘著時代的湍流,一路擷英而行。

讓“興趣”在碎片化的生活中開花 篇19

讓“興趣”在碎片化的 ,609字

現如今,隨著時代技術的發展,我們需要適應快節奏的生活、工作、學習,大家的時間逐漸變得“碎片化”。

那到底什麼是“碎片化”呢?也許其中的含意就是原本完整的生活規律被拆分成了許多零碎的時間,這可能就是眾多年輕人口中的“沒空”吧。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句有意思的話:“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它也在現在的生活中得到了證實。

現代社會中,有些人認為時間是有限的,也有一些人認為時間是充裕的。而我認為,只要正確合理地安排時間,一切會變得井然有序的。

就拿我來說,在我的世界中,只有兩個概念,一是“學習”,二是“興趣”。當然,作為一個學生,肯定是要把學習放在首位。所以回到家,我就會做功課、看書,吃完飯以後還會做些課外作業,完了之後就會像個大閒人一樣,在椅子上呆坐著浪費時間,或者去妹妹房間亂竄,不知道該幹什麼,而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國畫,卻一直以“沒時間”為藉口懶於創作。可這只是以前的我。現在的我認識到了時間的珍貴,哪怕幾分鐘的“零碎時間”也應該好好利用。現在,我幾乎天天在學校裡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回家後複習功課,做課外作業,晚餐後便可以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或看看書,或拿起畫筆來一幅“即興創作”。於是,生活變得豐富了起來,原來一塊塊“瑣碎的時間”被我拼出了一片多彩的生活。

所以,“碎片化生活”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不要再以此為藉口來欺騙自己了,如果每個人都珍惜利用瑣碎的時間,我們都會享受並熱愛我們現在的生活的!

在碎片化生活中活出完整的自己 篇20

在碎片化生活中活出完 ,633字

我生活在一個碎片化的時代。

我老爸,每天一到點就會起床、吃飯,開車送我去學校,再開車去上班,為了我們的家每天都努力工作著,下班吃完晚飯後和我老媽一起溜嶽嶽(我家的狗狗);我老媽,每天一到點就會為我們做早飯,上班下班後做飯洗衣,然後和我老爸一起溜嶽嶽;而我也是如此,每天一到點就會起床洗漱、穿衣吃飯、上課學習、回家作業、睡覺休息,我們每個人都體驗著不一樣的碎片化生活。

我們總是日復一日不斷重複,時間就這樣子有意無意的被機械化的分割著。正如學者費勇所言:“我不排斥碎片化時代,我們該考慮怎麼樣才能把自己修煉得更完美。”怎麼樣才能在碎片化生活中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健康面對每一天的生活,這就需要擁有好的時間管理方式,它會讓你覺得你的時間是完整的。時間管理方法並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運用時間。

比如,選擇讀書,每一本書好比你的每一個朋友,而這些朋友的性質也就是這些書的性質。書,魅力無窮,它將歷史寫就,它能揭示未來,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豐富你的生活,開闊你的視野,更是一種心的指引,尋求生活的一面鏡子。

比如,利用好自己的時間,我希望每個星期、每個月、每一年都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要隨著歲月的流逝給我們留下的除了花白的頭髮、模糊的記憶之外,卻不知道自己在忙忙碌碌中究竟都幹了些什麼。

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如何充分利用好每天的24小時,這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靈活分配自己的碎片化時間管理,讓我們都能在碎片化生活中活出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