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懷想相關作文20篇

清明懷想 篇1

國二作文 ,658字

夕陽殘照,沒有斑斕的晚霞,沒有昏沉的黑影。青磚色的煙雲飄蕩在屋頂上。眼前,又浮起墳塋上大肆蔓延的灰煙,飛舞著不曾燃盡的紙屑。

正值清明,我和家人上了山。穿過曲折的小徑,只見幾個墳立在山間。墳上堆著土塊,掛著燈籠。斑駁的青石板上點著白痕,鐫刻著時間的寸息。我幫著打掃了墳前的枯草落葉,點起三炷香。風,幾乎是不動的,煙很小,輕輕地歪向一旁。這靜謐的山谷裡聞不到煙味。很快,燒起了冥幣,那大團的煙直直地升起,夾著紙的碎末。黑白的顏色,飛向另一個世界。遠遠地看,那近旁的枝葉交錯,像座橋,像墳下的人去往的橋。

一切都很靜。爺爺的墳恰好在沒有陽光的陰影裡,掛著盞燈籠。觸控爺爺墳前的青石碑,好像古老的鐘聲鳴在心底。我在等,等這長久的寂靜消失。回去的路上,聽奶奶敘說那個時代的故事。那個時代很苦。爺爺砍柴賣錢養活一家人。她說,有一次,砍完樹天就黑了,下山的路有六十里,二十幾人困在山裡,沒有米。奶奶用兩條新做的褲子跟人家換了十斤米,就著沒油沒鹽的菜熬了過來。下山的時候,她一個人守著物品,硬生生餓了三頓飯。那時候在江西。

在寧波的日子更苦。她給別人做工,把木頭鋸成盆狀。下雪的日子,她得從幾裡外走到工作的地方。奶奶還說,她靠著賣炒飯的錢供兩個兒子上學。一賣又是十年。第八個年頭的時候,爺爺走了,她一個人在夏日裡賣冰棍,一天賣十八元,拿出十元給上高中的兒子……

此刻,遲暮老人倚在門旁,盯著手中的繩線,做著手工活。零星光斑灑在她的身上,帶著些許蕭瑟淒涼,些許苦難悲愴。但也許,更多的是那徐徐而來的遲暮之感,更多了些從容平和的味道。

清明懷想 篇2

國一作文 ,620字

清明時節,小雨紛紛。夾雜著悲傷氣息的春風翻開了溼潤的泥土。前往山腰的泥路上重疊著無數的腳印。亂雨中踉蹌前行的掃墓者此時的心緒隨風飄遠:許是落在逝者臨終前的囑託,或是飄蕩到與逝者相處的日子,抑或停駐於逝者風光或頹喪的生前,又或許在喟嘆斯人遠去,轉眼已是他年……

此時,我站在十二橋烈土墓前,抬頭看向牆上所雕刻的三十六名烈士。這次,我不再如以前那樣玩味地數人頭,妄議牆上所雕刻的畫像怎麼樣。在他們肅穆的面像前,我無法自如。我的心裡更多的,是油然而生的、對他們的敬意。

沒錯,他們就是在成都即將解放之時被反動派殺害的;沒錯,他們就是在1949年12月7日被敵人殘害於十二橋的防空壕內。在歹毒的敵人酷刑銬問、威逼利誘下,他們堅守著組織的祕密,不受誘惑,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正是他們的無畏、無私,鮮紅的五星旗幟現如今才能夠依然隨風飄揚。

看!這鮮紅的五星紅旗,看!這片紅色的、來之不易的江山—正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上的!上面垂載著他們不朽的美名。正是英雄們的犧性,烈士們的那顆火熱的愛國之心才換來如今的中國。我們要永遠銘記:是他們,我們才有現在的和平生活。對此,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目前,祖國雖然不需要我們拿起鋼槍上戰場,跟敵人拼個你死我活。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就能貪圖享樂,浪費大把大把的光陰。現在,我們依然是士兵,只是我們的武器不是子彈,而是知識。我們要像烈士們那樣為了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而拼盡全力!

十二橋烈土永垂不朽!革命烈土永垂不朽!

清明懷想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899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幼兒園就耳熟能詳的詩句,現在讀起來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意蘊。

陽光和煦的上午,我們一大家子提著花籃、水果,拿著掃帚、鏟子,上山祭拜爺爺。平時寂寞冷清的山上,現在一下子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了這麼多人,路旁停滿了車輛,使本不寬敞的山路更顯擁擠。除了“浙J”開頭的,還有“豫A”“閩C”“贛A”等許多平常不太能看到的外地牌照。“清明節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節日,所以許多遠在外地的人即使春節回不了家,但是清明節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地回來。”爸爸看出了我的疑問後說道。

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墳前。一年的時間,爺爺的墳前已經落滿了許多枯枝敗葉。爸爸和伯伯立馬拿起掃帚開始打掃,我們其他人忙著擺盤、放水果。我從來沒有見過爺爺,爺爺在我出生之前很早就去世了。“爺爺是一個特別勤勞的人,每天起早貪黑,沒日沒夜地幹活。我經常半夜睡醒了,發現爺爺還在忙碌著。你爺爺是活活累垮的……”聽著爺爺的故事,我雙手合十,在他的墳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三下。

“沒有爺爺,就沒有爸爸,所以我們一定要孝敬爺爺,孝敬長輩。”爸爸在一旁神情肅然,彷彿沉浸在兒時的回憶中。奶奶卻早已紅了眼圈,不停地抹淚。我這才知道,清明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思念,一種寄託,一種感恩……看著墓碑上爺爺的名字,我不由地浮想聯翩:爺爺,您在另一個世界過得還好嗎?看到我們,您一定會笑得很開心吧?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孝敬奶奶、孝敬爸爸媽媽的……

“笑笑,和爺爺說再見,我們要走了。”媽媽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抬頭,驀然發現爺爺墳旁的樹木早已長出新枝,吐露新芽,看上去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山下祭祖、掃墓的人還在源源不斷地過來。在這擁擠的人流、車流中,我好像看到了代代相傳的血脈親情在汩汩流淌,那是一個家族、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園!

清明懷想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6字

每當清明節,我都會回憶過去的那些痛苦不堪的事……只要一到老家,我就會回憶起我和曾祖母在那一條古老而又偏僻的小路上走啊走啊……

每當清明節,我都會去花店買一束清鮮的菊花,因為以前過清明節,曾祖母都會帶我去買一束菊花祭拜曾祖父,並且告訴我菊花是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

曾祖母是因為得了一場大病而去世的,我多麼希望我可以煉成一種長生不老的仙丹,讓曾祖母長生不老。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

在清明節的時候,我回想著與世長辭的曾祖母,曾祖母總是在我難過的時候給我肩膀依靠,在我開心的時候陪我一起開心。

曾祖母常常指著我的小鼻子對我說:“小寶貝,在孩子當中,曾祖母是最疼你的了,你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學習,為曾祖母爭光,好不好?”我天真地回答:”好!好!好!我長大了要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為曾祖母治病。”曾祖母欣慰地笑了,可在我還沒當上醫生時,曾祖母就無聲無息地走了。

曾祖母,曾告訴我:”每個人去世之後都會變成一顆閃閃發光的星星。曾祖母以後也會變成一顆閃閃發光的星星,不過我是最亮的,因為我有一個乖巧的曾孫女。”

我仰望天空,曾祖母你在哪?在這特殊的日子,你聽見我的呼喊了嗎?感受到我的懷念了嗎?願你在天堂幸福安康!

清明隨想 篇5

高三作文 ,756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彷彿自古以來,清明的天氣便是如此陰柔,清明的感情便是這麼悲傷。可是今年的清明,天氣卻晴朗得無以復加,我的心情也隨之大好,能夠在如此繁忙的學習中得空享受這美妙的陽光,實在難得。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兩邊的田地裡綠油油的麥苗,由於開通新路而久未經人的小路上竟也生出了小草。暖暖的春風迎面撲來,帶來了些許麥苗的甜香,淡淡的綠色瞬時瀰漫整個心田。

走到地裡,一腳下去,鬆公軟軟的,像剛剛下過的雪一樣,這一定是辛勤的農人年前精心翻耕過的。仔細聽,還能聽到泥土的聲音,像農民在耕地的樣子,撓到心裡怪癢癢的。

前方不遠處是一片樹林,已漸西斜的太陽給樹的輪廓鑲上了一層金色。樹林裡便是祖先們的墳冢,一丘接著一丘,其間還冒出幾株小草。懷著神聖而又莊嚴的心情,我們開始了祭祖,一?g?g黃土蓋在蒼老的墳冢上,揚起的塵土在暖融融的陽光下瀰漫成一片金色,一番勞作後,原先蒼老的墳冢竟增添了些許新色,體積也增大了一些。我知道,明年再來時,它還會是那幅蒼老的模樣—人類給祖先一些新色,自然再去慢慢地消化掉。這是一場人類和自然的接力賽,在這片土地上延續了千年。

爸爸點燃了燒紙,讓我撥動,鮮黃的紙由外向內燃燒著,黑色的圈圈在微紅的火苗中一點點縮小。隨風而起的灰燼彷彿一隻只黑蝴蝶,在傾斜的陽光籠罩下的樹林裡飛舞著,載磁卡人們的思緒,又落回大地,融於大地。大地就是這般寬廣,她像一位溫厚的母親,鼓勵女兒們向著天空飛翔,兒女們累了,她便張開那寬廣的懷抱,讓兒女們休息融化他們的的疲倦與哀傷。

爸爸將瓶中的灑化作一道,灑在墓冢前。酒很快融於大地,甚至還來不及將我拉緬懷帶走……

太陽已經西下,走在回家的路上,再回首,便於工作只見模糊的黑洞似的樹影,裹挾著些許太陽的餘輝,繼續見證著人與自然的永恆的接力。

清明遐想 篇6

高一作文 ,865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的杜牧,沐浴在微風細雨中,寫出了這首稱讚清明的《清明》。而今年的清明卻不是和風細雨,今年的清明是晴朗的,是明媚的。

我沐浴在溫暖明媚的陽光下,低吟著杜牧的《清明》,這一雨一晴的意境令我彷彿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聆聽著歷史人物的心聲。

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引出了他的雄心壯志,道出了他那強大的自信。蘇軾一生坎坷,多災多難,但他並沒向逆境低頭。而是把逆境當作一種鍛鍊。他在逆境中劈荊斬棘,勇往直前,愈挫愈勇。正是這種大無畏的性格,早就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樂觀開朗的心性。可以說,逆境是蘇軾成功的基石。

李白的一首《靜夜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等千古流傳的絕句都道出了對親人對朋友的思念之情。雖然親人朋友們各在異地,相距遙遠,但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表達了對遠在異地親人朋友們的思念。

而在清明節這天,是應該為親人掃墓,祭奠先人的日子。雖然他們沒有詩人的詩韻,但是他們卻以最直接,最簡潔的方式,表達了他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這是可貴的。

烈士陵園中沉眠著為祖國建設犧牲的英雄,他們受到了世人的景仰。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在一些荒涼的山頭上,在一座座墳墓的下面,也有那些為人民,為國家,奉獻自己生命的英雄,他們的這種不追求名利的犧牲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曾記得一位偉人說過:“一將功成萬骨枯。”是的,這句話清晰準群的道出了要有成就,就有犧牲的真理。

人們只看到了新中國的成立,但他們卻忽略了這背後的無名英雄,正是由於這些無名英雄,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為新中國的成立鋪平了道路。

值此清明之際,請讓我代表我的親人,向這些英雄們致上最真誠的謝意。謝謝他們不懈努力,正是因為他們,我才會有我們現在的舒適生活。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身為接班人的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為社會主義件事貢獻自己的力量,做一個合格的中國人。

在明亮的陽光下,在清明節的悲涼氛圍中,我靜靜的佇立在田野中,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聆聽著古人的心聲。

清明懷思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杜甫的詩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天陰沉沉的,使人的心情也不禁變得壓抑起來。一大早,父母就收拾好東西帶我去掃墓。可當我滿懷期待的走出家門時,卻發現奶奶的眼睛有些紅腫。爸爸說,奶奶是想念我的曾祖母了。這時候車來了,奶奶的手上不知何時多了一束藍色的花。車上的所有人好像都很傷心,沒有一個人說話,彷彿時間靜止了。奶奶手上的藍花是那麼優雅,自顧自得發出淡淡的清香。奶奶不知是在為我解釋還是在自言自語,她低頭看了看,“多美啊,不僅外表美,內心一樣的美。那樣的清雅,卻又那樣的低調。多像啊,多像你曾祖母啊。”語氣中似有清明時節獨有的哀傷,又似有想起曾祖母的愉快。

路上風景退後著,一抹一抹的綠色從我眼前劃過。“下雨了,撐傘吧。”爸爸輕聲說著。隨著爸爸的話,我發現稀稀瀝瀝的小雨籠罩著這個墓林,朦朧之感,彷彿給她披上了一件銀裝,偶爾還有微風吹過。我從未見過曾祖母,可是照片中的這個女人卻讓我感到春風拂過。她那嘴角邊淡淡的笑是那麼美,彷彿是初升的太陽,在天邊發出耀眼的光;彷彿是暴風雨中的小草,有一股堅韌不拔的精神;彷彿是狂風海浪邊的海灣,感覺是那麼的溫暖。

雨漸漸小了,風兒似乎也不吹了,但曾祖母的模樣,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

清明懷先烈 篇8

國二作文 ,916字

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節自然要掃墓。也許只是像“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樣吧!可是此時此刻,我們都應該想到的,是幾十年前,革命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爭取讓生活在黑暗之下的廣大人民得到光明。

思緒回到解放之前。人民的生活條件極差,自然也沒有什麼清明節假期—恐怕清明節為前人掃墓的機會都沒有吧。但是這個時候,終於還是有人站了出來,為在苦難中掙扎的人民指出了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他們就是勇敢的革命先驅者;他們帶動了千千萬萬的群眾,如同最勢不可擋的最洶湧澎湃的波濤一般,吞沒了自不量力的侵略者和反動勢力。雖然在這個過程之中,難以計數的戰士們壯烈成仁。但是,他們沒有懼怕,沒有畏縮,一往無前,以銳不可當的氣勢最終爭取革命的勝利。我們今天的祖國也是因為有了先烈們的犧牲才會有今天。

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不是出生在戰爭年代,我們也不必像先烈們一樣犧牲自己換來他人的幸福;相反地,我們的生活美滿幸福,還能夠受到良好的義務教育和政策。有這些不僅僅要感謝國家,還要感謝先烈們。

所以說,先烈們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沒有他們的犧牲也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應該牢牢記住他們,感激他們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感激他們讓我們今天的祖國母親如此的強盛!

設想一下,如果歷史上不曾存在過這些勇敢的先驅者,解放的道路就會變得異常的崎嶇;如果沒有他們栽樹,我們這些後人如何乘涼呢?如果他們有過一點點的對黑勢力的懼怕,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們就像高爾基筆下的海燕,是最最勇敢的鬥士,無所畏懼。所以,先烈們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應該是無比高大的。他們是我們最好的模範,他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們今天不是就可以休憩了。我們學生也應該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我們應該要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所以,我們應該從今天開始好好學習。為了自己的光明未來而學習,那實在淺薄;我們應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學業上,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學會苦中作樂。想想先烈們吧!他們一定也是希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他們為此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少一些遊戲的時間又有何妨呢?

所以我們應該和先烈的英靈許下一個約定:為了祖國的強盛,好好努力!

清明遙想 篇9

國二作文 ,646字

時近清明,天竟出奇的好。

大片大片金燦燦的陽光灑下,像是碎金鋪滿地面,有些刺眼。通向田野的小路兩旁,已冒出了青草,草葉上還掛著晶瑩的晨露,空氣裡飄散著泥土的清香,田邊溪畔也是一派“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的大好春光。

雖並非“雨紛紛”的天氣,但當我們拎著祭祀物品走在小路上時,心中那“欲斷魂”的心情卻與兩千五百多年來在清明祭祖的人們一樣。

田野的一角有一個孤零零的小墳包,沒有墓碑,唯有青草、翠竹、白芒與一條蜿蜒的小溪相伴。那是外公的墓。我從未見過外公,當我剛剛在母親的腹中孕育時,他便早早走了。因此我唯有在母親的描述中勉強在腦海中將老人的形象拼湊完整。

祭祀時的氣氛有些凝重,舅舅撥開墳包旁已長至膝蓋處的雜草,放上供品,插上一支香,然後我們一一行禮,跪拜。墳旁雖站著十數人,卻靜默無聲,似乎誰也不願打擾老人的長眠。我雖對他不甚瞭解,但卻依然因母親的敘述與此刻凝重的氣氛而不由自主心生敬畏。

為了生計,為了養活一家六口,他不但有一大片的田地要耕作,還養了蜜蜂,養了鴿,他將自己有限的時間都放在了無限的勞作上。當母親懷孕時,他還曾說,等孩子出生,便為母親煲鴿湯,但還未等我出生,他便因誤診的庸醫而早早離開了人世。那碗鴿湯的許諾,也成了一個永遠無法再兌現的約定。

他執意要長棲在自己的田野上,說那樣便能長久地坐在田埂上,看寒來暑往、四季更迭,聽幼苗破土、翠竹拔節。

歸去時,耳畔刮過的風中似乎夾雜著低低的嗚咽聲。回首,那墳包隱在叢叢雜草間,漸漸看不清晰,心中,老人的模樣卻愈加明瞭。

清明懷思 篇10

國一作文 ,751字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清明節又到了,人們利用這一傳統節日,緬懷先烈,思念逝去的親人。

記得上幼兒園時,我曾經在清明節代表全園小朋友為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過花圈。那時我覺得這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禁不住流露出十分喜悅的神情。這時,園長媽媽看見了,就悄悄地告訴我,“祭祀”活動是一件莊嚴的事情,叫我不要那麼歡喜。那時,我並不知道園長媽媽的意思,心中一下子十分懊惱:為什麼拿那麼漂亮的花圈,還不能高興呢?

後來,我學習了歷史,瞭解到一些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史,也初讀了我國備受屈辱的近代史:

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為了擴大海外市場、尋找原料產地,於是向中國傾銷鴉片,不少中國人染上毒癮,身體備受摧殘,以至於外人戲稱中國人為“東亞病夫”。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新思想誕生。為了抵制列強的凌辱,無數愛國青年和仁人志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31年,九一八事變,一夜之間東三省被日軍佔領,日軍開始肆無忌憚地燒殺搶掠,中國開始了長達14年的抗戰。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爆發,長達6周的受難日,超過30萬的同胞死在了日寇的鐵蹄之下,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到處屍橫遍野,餓殍滿地。

……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g熱土一?g魂”,先烈們碎首黃塵,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了!

我終於明白了園長媽媽為什麼說給烈士紀念碑獻花圈時一定要莊嚴肅穆,也明白了為什麼人民領袖習主席每到一個地方視察時必為當地烈士陵園敬獻花圈了。因為這裡有一群多麼可愛的人啊,我要向他們致敬!

我是一個女孩子,也是一個十二歲的中學生,我要努力學習,向這些偉大的革命先烈學習,為祖國建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因為我身上有著“紅色基因”。

中華大地,英雄輩出。借清明追思先烈,我以此文告慰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