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記事相關作文20篇

清明節記事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0字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又要祭祀、踏青了。詩人黃庭堅寫得好:“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高共一丘。”白居易也說過:“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記得有一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大姑、二姑一起去掃墓。我們先把許多祭祀的飯菜用碗和盤子裝起來,然後擺放在我爺爺的墳墓前,接著把許多“金元寶”等祭祀的紙錢放在燒紙的地方,點上火,然後一個人磕上4個頭。接著,大家找來了幾棵松樹,把它們栽到爺爺的墳墓邊,因為我爺爺生前喜歡種松樹。記得小時候在蒼梧綠園遊園時就聽奶奶說過:“你爺爺還在這裡種過一棵松樹呢!”最後,我們給栽好的松樹澆了水,就傷心地離開了那裡。

我們家鄉還有一個風俗,那就是清明折柳戴柳。可我們居住的小區裡柳樹非常少,“這可怎麼辦呢?”爸爸問大姑,大姑說:“大家一起找柳樹。”於是,我騎上自行車,到處找柳樹,一邊騎車一邊想:上哪兒能找到柳樹呢?就算找到一條柳樹枝也好啊!出了小區,找著找著,我突然看見有一個園林工人正在給柳樹剪枝。我想:也許可以朝這個工人要一條柳樹枝吧!我走過去問:“叔叔,你能給我一根柳樹枝嗎?那個工人開始還很疑惑,突然,他恍然大悟,說道:“對哦,今天是清明節。”說著,他笑著給我一條柳樹枝。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敲了門,發現爸爸和大姑正在找我呢。現在我回來了,還把柳樹枝插在門前。

清明節,一個多麼值得紀念的日子啊!

清明節記事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9字

清明是一個悲愴的日子,慎終追遠;清明也是一個輕盈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

清明小長假中我做了許多事情,掃墓,騎行……,這次的騎行踏青尤其令我難忘。

星期六的早上,春光明媚,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出來踏青—濱江沿岸騎行,我興奮不已,心想好久沒有好好地出來透口氣了,終於可以觀賞春天的美景了。

我們上午九點半左右從東方體育中心出發,騎進了前灘休閒公園,開始了令人興奮的濱江騎行之旅。上了路,低下頭一看,底下的路是黑色的,再一轉頭,發現左邊騎行道是紅色的。再一看原來是塑膠的步行道。原來設計者想得這麼周到,不僅連步行道和騎行道區分了連左右的騎行道(方向相反)也區別了。

我們一家三口一路向前騎著,只見見許多人都在騎行,有大人、小孩、老人、賽車手、老外……真是各國各地各類的人都來了。原來,踏青這個習俗很多人都喜歡,更何況在這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季節裡呢!雖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但估計清明那天下夠了雨,今天就不下了。我馬上就要上坡了,由於騎了好久就感覺沒有力氣,看著從上往下的人們“呼呼”的飛馳下來,我頓時有了動力,像裝了一個馬達一樣,一下子就上去了,下來時就爽極了,享受著迎面吹來的溫和的春風,感覺舒適極了,這不就是“先苦後甜”嗎?

“甜”卻不止一個,下來了以後眼前就是櫻花的世界,只見一朵朵小花掛滿枝頭,一股撲鼻而來的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我忍不住深深地吸了幾口。藉著這股力量,我又成功地翻過了幾個小坡。

一路向前到了世博公園,我們也稍作停留欣賞美景。到了盧浦大橋底下了,抬頭一看,橋面十分巨大,而自己就像是桌子下的螞蟻,而我也感慨,這麼渺小的螞蟻,也能團結並造出如此巨集偉的大橋。終於到了陸家嘴,只見上海中心、金茂大廈矗立雲間,高樓林立。如此繁華的地帶,聽爸爸說曾經是一個如此貧窮的漁村,是時代的變遷造就一切。騎了近十公里的路,我已經氣喘吁吁了,但是腿累心卻不累,此時的我充滿了力量,很享受和父母一起騎行。

清明,我們可以踏青騎行,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公眾號:我們555666)

清明節記事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7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遠處傳來了掃墓祭祖的鞭炮聲。

吃完早飯,媽媽準備好祭祖的物品,我們就坐著爸爸的車出發去掃墓了。在車上,爸爸告訴我:在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中,即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節。從節氣上看,清明節在春分後十五日,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光,所以農諺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說法。從節日上看,清明節即是祭祀掃墓的日子,也是郊遊踏青的日子。隋朝以前,寒食節重於清明節,但兩節相差只有一天,因此逐漸合併成為一個節日了。

聊著聊著,不一會兒,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那是一座草木蔥鬱的小山,行走其間偶爾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竟忽略了腳下的泥濘,循著記憶,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

整頓片刻之後,爸爸將準備好的祭品擺在了墓前,又特意吩咐我們整理衣衫之後再來拿香,一股敬意在我心裡油然而生。祭拜之後,爸爸又給我們講了一些太公、太婆的事蹟,我聽得津津有味,彷彿見到了他們。直到黃昏降臨,倦鳥歸巢了,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那裡。

親身體驗過了,我似乎懂了“欲斷魂”是什麼樣的感受了,那是一種對親人的緬懷。同時,我也明白了清明節掃墓這個傳統的意義,它就像一條紐帶,把我們祖祖輩輩緊密地系在了一起!

清明節記事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1233字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掃墓,也叫“插清”,是一種傳統的習俗,也是我們緬懷親人的一種方式。大概是從多大起就和家人一起去“插清”,我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記得那時我還很小,什麼都不懂,只是聽大人吩咐照著做罷了。不過今年的清明節不同以往,是這樣的……

爸爸媽媽把上墳的東西早就準備好了,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上山了。天藍藍的,飄著白雲,顯出一種不同於平日的柔美,路邊的小花自由而燦爛地開著,我此時的心情,和它一樣,輕鬆而又愉快。太陽升起來了,我們還在山道中穿行著,爸爸媽媽已經有些累了,但我卻沒感到一點兒疲憊,也許是坐在書桌前太久了的緣故吧。有時,我還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句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媽媽有時候會說:“看,這孩子。哪像是去上墳,倒像是去旅遊呢。”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不知道走了多久,就到了我的公公、太太的墓前。兩座墓相隔不遠,小時候,我老記不清哪一座墓是公公的,哪一座是太太的。常常在公公的墓前磕頭上香,說的卻是要對太太說的話……鬧了許多次笑話。現在,我又想起那些事來,卻怎麼也笑不出來了。為他們掃墓這麼多年了,我卻從來沒見過他們,連他們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我隱隱約約地感到一種難受,又說不出來。

媽媽點燃蠟燭,開始燒紙錢,我在一邊幫著媽媽把紙錢一張一張投進火裡。“媽媽,為什麼要點蠟燭呢?”我禁不住問。“孩子,黃泉路上沒有光明,黑暗著呢。我們要給公公太太把轉世的路照亮啊。”媽媽回答說。“那為什麼還要燒紙錢呢?難道它可以飛到天國嗎?”我追問道。“紙錢能不能飛到天上去我不知道,”媽媽停了一下,用力撫摸著我的頭說,“可是它能夠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呢。”感覺到媽媽說話的語氣有些異樣了,我一看,媽媽的眼圈都溼潤了,我也不好再問下去了。

紙錢燒得差不多了,爸爸在公公和太太的墳頭插上花束,點燃了鞭炮。“驚天動地”的鞭炮聲響起來,一會兒就被這山裡的寂靜吞沒了,只有一縷縷青煙無聲地飄散著。爸爸媽媽恭恭敬敬地跪在墓碑前,給公公太太磕頭,我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向公公太太磕頭致敬,我默默地念叨著,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想念。

回去的路上,我問爸爸:“爸爸,公公太太是誰呢?我怎麼一次也沒見過呢?”爸爸說:“公公太太就是你爺爺奶奶的父母呀,他們死去的時候,你還沒出生,怎麼能見到呢?”聽了這句話,我更想見到他們了,想看看他們長什麼樣子,想聽聽他們跟我說話,想告訴他們我小時候的傻事……想著想著,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清明節趣事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2字

一轉眼,又到清明節了。我的姐姐也放假回來了,我高興極了!我們又可以一起玩啦。

姐姐回來的那天晚上,我們在床上蹦蹦跳跳、畫畫、用電腦拍視訊…玩累了,就躺床上美美地睡著了。

第二天,我們回鄉下去,我和姐姐興奮極了!因為回到鄉下就有好多好玩的事情,我們可以玩水、拔小竹筍、觀察螞蟻…有趣極了!

我們趕緊坐上車出發。我和姐姐一路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老家。我們趕緊跳下車,去找爺爺,把我們在家做的有趣的事都告訴爺爺。

下午,我們一起去掃墓。來到墳墓前,周圍有好多好多的野草,踩上去軟綿綿的,可舒服了!但是,我們要把野草先割掉清掃乾淨,我想這就是掃墓的一個意義吧。還有就是燒紙錢放鞭炮的時候不會引起火災。我和姐姐跪在墳墓前拜三下,姐姐念著“保佑我們打百分…”放鞭炮了,我和姐姐跑到一堆石頭邊去玩。忽然,姐姐看到一種像蔥一樣的東西,她拔出來一看,還真的是。回到家,我們把蔥拿給爺爺看,爺爺說是野蔥,不能吃的,我們就拿著去逗雞玩!

這次的清明節真有趣呀!

清明節趣事多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8字

今天是清明節,早晨一起床,媽媽就告訴了我和弟弟一個好訊息——9點出發去高明盈香生態園。聽到這個好訊息我和弟弟高興地跳了起來。

快速吃完早餐,收拾好行李,就等著出發了。8點40分,我們出發了。一路通暢,一個小時後到達了高明盈香生態園。

到了生態園,我們先在拓展區玩。媽媽和阿姨負責做飯,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媽媽叫我們去吃飯,吃完飯之後,我們到機動區玩。我先坐的是碰碰車,那碰碰車個頭很大,有氣墊。

在玩的時候,我東張西望,我的頭不小心撞到了後面,很痛啊!我的頭起了一個大包,這使我很傷心。做事要專心,不要三心二意,這是血的教訓,我以後再也不這樣了。雖然頭碰得很痛,但我期盼已久的碰碰車還是讓我感到興奮,很快樂。

在回家之前,我想起來以前來這裡玩的時候,由於我的個子不到1米2的,不能上去玩。現在,我長高了許多,雖然現在不能一個人自己開,但比起以前不能玩讓我興奮了很多。不止這些,我現在的身高還可以去玩卡丁車。卡丁車和碰碰車一樣,都需要父母陪著才可以。玩的時候我在想,什麼時候能再長高一點兒,自己開著玩那該多刺激。

就這樣,我們開心地在回家的路上回去了!

在路上——記我的清明節 篇7

高一作文 ,940字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在路上,有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有最親的人。

每一年,似乎只有一個時候能夠一家人聚在一起—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前一句話的確是對每年清明節天氣最好的寫照,但後一句對我們家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貼切,一個幾十人口的大家庭,同時來到我們先祖曾經居住生活的地方,除去祭拜先人,亦有許多事情可做。

前一天本是天氣晴好,我還在感嘆著今年清明終於不會下雨了,但上天似乎並不遂人願,當天晚上就電閃雷鳴,刷刷的雨聲滲過牆壁,透進屋來,直到第二天早上,天氣稍晴後,我們才動身去那始終令我魂牽夢縈的鄉村。在路上,我看見水牛犁著田地,稻草人頭上的塑料袋在風中飛舞,各種各樣的蔬菜靜靜的躺在土地裡,靜候著成熟……

在路的盡頭,我看見了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在路的盡頭,我看見了那一個個即使多年未見也無法忘卻的人……

收拾好祭祀用品後,幾十口人“浩浩蕩蕩”地上山,剛下過雨,路上十分泥濘,泥土鬆鬆軟軟的,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樹頭的雨滴不時滴落下來,流到後頸裡,引起陣陣涼意。或許人們現在都覺得去墓地獻上一束花才是最環保的方式,但我們家卻始終“固執”地堅持這最原始的祭拜方法。幾捆紙錢幾匝香,幾十個人,奉上我們對先祖的懷念以及對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最美好的祝福。每當看見其他家裡只有幾個人掃墓,而我們家裡總有幾十個人時,心底總沒有由來的一陣暖意,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回去時,在路邊看見他們在採摘許多綠中帶白的“雜草”,走近一看,原來是許多地菜花。農曆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雞蛋,似乎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習俗呢!長長的一條上連著幾根分枝,上面長著心形的綠葉,最頂端是一簇白色的小花,把它湊到鼻前,它獨有的清香裡混雜著些許泥土的芳香。這東西據說有許多功效,難怪姑姑說,這時候在鄉下,什麼都是寶貝。最平凡樸實的鄉村,卻總能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飯後,走在田埂間,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通向那棵幾百年的老樹,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不知它現在又長成什麼樣了?更高了些嗎?更粗了些嗎?一代一代,我們的長輩們都在那樹上長大,那棵樹根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需要幾個人才能將它環繞的參天古樹,承載了多少人青春的回憶?

在路上,賞景,賞人;在路上,迎著春風,欣賞自然界最美麗最和諧的一筆。

記憶中的清明節 篇8

記憶中的清明節作文5 ,562字

清明節放假了,街上明顯的多了許多的車流人流。來來往往穿梭的行人中更多的是掃墓人。扭頭看見了一群紅領巾正興致勃勃的走向烈士陵園,嘹亮的歌聲吸引了路人眾多的目光,似乎是久違的活動重新喚回了人們的美好回憶。是呀,我有幾年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活動了?

記憶的閘門一下子開啟:記得我上小學那會,應該是1976—-1981年間,每到清明節,我們學校一定會組織大家到烈士陵園掃墓,那時,老師還教我們親手做白花,那是用很薄的透明的白紙做的,幾張摞在一起,反覆摺疊,然後用一根細鐵絲紮在中間,再一層層小心的折起來。我們會用一節課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的完成這個任務,然後唱著洪亮的歌到烈士陵園園掃墓。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我們一直聽了整整五年的故事:一位在解放安陽的戰鬥中身負重傷的戰士,體內腸子不幸被炸了出來,但是他依然不頑強的在戰鬥。每每i聽到這時,我都會回熱血沸騰。回來後,我們每年都要寫掃墓作文,儘管年年寫,但也沒有厭煩,我也是從那時起,才真正懂得紅領巾的含義,懂得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如今,沿途的風景早已忘記,當年的情景卻歷歷在目。

今天,我給班裡的孩子們發了一個簡訊:希望有條件的孩子,能夠在網上祭奠烈士。我盼望今天的孩子們,能夠在這樣的活動中接近英烈,繼承傳統,做一個有責任感與使命感的中國人。我期待著明天的交流更精彩。

清明節的故事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0字

每當到四月五日的時候,媽媽就帶我去山上給太爺掃墓。那個地方陰森森的,而且冷颼颼的,霧也特別大,因為平時人很少,所以陰森森的。來掃墓的人有的拿著新鮮的水果,有的拿著一些上好的鮮花擺在去世的人的墓前,來懷念他們的親人。在那裡,我覺得都快把腦子嚇傻了,最可怕的就是在火葬場上把屍體放在火堆裡燒成骨灰!

就在我害怕的時候,媽媽以為我怕鬼,所以對我說:“世界上並沒有鬼。”不過媽媽猜對了,我就是看恐怖小說看的,所以才越想越害怕。然後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傳說在古代,有一位叫重耳的國王,因為自己的國家快被打敗了,便準備逃到山上躲避。在逃亡途中,重耳又渴又餓,就累倒了,這時,其中一位跟隨他的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大塊肉,煮了一碗肉湯給重耳喝,重耳喝後漸漸恢復精神。當他發現這塊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來的時,流下了眼淚。後來,有的人勸介子推向重耳面君討賞,介子推最討厭這種人了,於是介子推帶著老母親到山上居住了,重耳聽說後,急忙去找介子推,上山霧很大,有人建議放火燒山,介子推看到後一定會逃下來的。火滅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早被大火燒死了,裝介子推的屍體時,人們發現一封血書,上面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於是重耳把這一天就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傳說真離奇啊!

清明節登山記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871字

星期四——也就是清明節這一天,我與兩位好朋友、家長相約一起沿東環路徒步。我聽說:東環路最早時是一座山,後來人們用火藥炸,用挖掘機再將山挖穿的。難怪,路的兩邊是兩座山。

我們發現路兩邊的山上都有一條排水的、用水泥澆築而成的通水渠。我們出於好奇,來到了水渠下面,準備從水渠登上山頂。當我們抬頭向山頂看時,大家的嘴都變成了“O”形,大的幾乎能塞下一個雞蛋了。“這也太高了吧”其中一個朋友的聲音打破了瞬間的寂靜。“是啊”,“又陡又高”,我們猶豫了。可是我們都想挑戰一下自己,最後還是決定登上去看看。

我們走進水渠,雙手著地,向上攀爬。爬了有五分鐘,我們到了最陡峭的地方,這裡幾乎九十度垂直!我努力控制自己的平衡,小心翼翼的往上爬。不敢回頭看,太嚇人了,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又過了大約五分鐘,我終於爬到了山頂。緊接著,朋友們也都上來了。但是,三個人太擠了,我可不想被擠得滾下去。於是我順著水渠向山的另一邊走,開始下山了。可是沒想到下山反而更不容易,上山的時候我兩手扶著水渠的兩邊就可以往上爬,可是下山真擔心會滑下去啊!真應了那句話“上山容易下山難”。我不得不身體往後仰,不敢踩到石子,怕滑下去,後來我側著腳,橫著向下走。在距離山腳下十米左右時,水渠裡有很多沙子,我飛快的跑了下去,在最後面的沙層那裡來了個“山體滑坡”,然後完美地降落在地上。哇,太刺激了!只是弄的滿身灰塵。朋友們也下來了,我們個個造的灰頭土臉,卻興奮的說笑著!

家長們說“男孩子就是愛冒險,放著筆直的柏油路不走,偏偏喜歡翻山越嶺”,我們卻樂此不疲。下山我們又步行到國門才往回返,回來路過這座山我們又從山上的水渠翻過來的。就這樣,清明徒步被我們變成了清明登山!

那天我們走了八公里多的路,可是誰也沒喊累,反而很開心,很有成就感!我和朋友們相約五一假期我們再來登山,下次到達山頂時好好欣賞下風景!

記憶深處的清明節 篇11

國三作文 ,842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翻開那陳舊得已經泛黃的老照片,看著爺爺那熟悉而又慈祥的面孔,回想起了記憶的天空中那顆最閃亮的星。

還記得印象中爺爺的樣子,瘦瘦的,高高的,滿臉的皺紋,樹幹色的面板,慈祥的面孔。雖然時間過去了很久,但是珍藏在我記憶深處的那件事卻被時間打磨得光亮如新。

在我五、六歲的時候,爺爺得了很重的病,連走路都很困難。每天最讓奶奶煩心的事,便是喂爺爺吃飯了。奶奶年紀很大了,眼睛也花了,於是年紀幼小的我就接起了這個“重任”。每次來看望爺爺的時候,我都要給爺爺磕一個頭,現在想想那時的我是多麼的天真。我仔細地喂爺爺吃飯,看著爺爺含淚的雙眸,我總是很開心,因為我覺得我長大了。有時,還能看見爺爺僅有的幾顆牙齒,我不禁笑了起來,這是多麼的滑稽啊!不過,幾天後的事,讓我的態度發生了改變。

那一天,爺爺和奶奶發生了激烈地爭吵,而我卻在屋子裡睡覺。爺爺把奶奶推倒在地,那時候的情勢就好像天要塌下來了。突然,媽媽趕來了,氣氛恢復了平靜,爺爺快步走過去,溫和地對媽媽說:“孩子睡覺了,小點兒聲。”爺爺對我是如此的好,而我呢?卻在嘲笑他僅有的幾顆牙齒,誰又能知道他內心的痛處呢?

生死都是自然的規律,有生就有死。果然,不久後,爺爺與世長辭……噩耗傳來的那天,全家人都哭了。爸爸媽媽讓我去給爺爺送終,也不知怎麼的,我感到了畏懼,死活也不肯去。現在回想起這件事,我又是多麼的後悔,後悔沒有陪爺爺走完最後一程。

清明節的這一天,我正在翻著那些陳舊的照片,只不過現在的我懂得了“愛”的含義。愛也許是嚴肅的,愛也許是溫暖的,愛也許是你迷失方向時的指南針,愛也許是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人伸出的援手。歲月是不等人的,雖然愛的表達方式不同,但愛就是愛,它終究會融化你心裡那塊“寒冷的冰”。

清明節 篇12

節日作文 ,692字

清明節,那天。我們回老家準備拜老祖宗,我們為了防止不堵車的情況下,我們早早地起了床,準備還了行李。五點就出發。

一路上,道路都很順通。可開了不遠,就發生了難以忘懷的悲劇。在高速公路上,一輛車連環撞3輛車。此時此刻,令人膽顫,也令人心寒。

不遠,爛路隱隱約約的出現了。車抖了抖,好想把整個世界抖美了。車震了震,好像把世界的壞人震成好人了。車跳了跳,好像把我的心靈帶進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裡……。

回到家鄉,我喜出望外,開心極了。大家說要準備去拜山了,我連忙跑進房裡,穿好水鞋,戴好帽子準備出發了。

到了山下,我看見這些陡峭的山路,我既有點害怕又有點擔心。我悄悄的對媽媽說:“媽媽,這些山這麼陡,我怕……”媽媽說:“不用怕,加油女兒。”聽了媽媽這句話我變得有信心了!我跟著大夥一步步的上山了。我緊跟在大人身後。突然,一條繩子把我絆倒了,刮傷了手掌心。我心想:要堅持,要加油,一點點小傷算什麼。便勇敢的上山了。

我貼著緊緊的,可到了較滑的地方,我水鞋一不小心又滑倒了我。我使勁的扯著哥哥的衣服,媽媽看到了擔心說:“小心點,別把哥哥的衣服扯爛了。”哥哥說:“沒事,她害怕著。”到了好走的地方,我放開了手,心才平靜的一點點。哥哥在前面了,我追不上了,怎麼辦呢?突然,一棵花又絆倒了我。我想:上一個山這麼困難,我不上了。於是我跑到媽媽身邊說:“媽,我不上了,困難一次次向我示威,太困難了。”媽媽輕聲說:“女兒,祖宗身前這麼辛苦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能讓我麼下一代過上好生活。你現在說不去,也太對不起他們了吧!”我就又克服一次一次的困難了。

這次清明節真有趣,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清明節的前奏 篇13

國一作文 ,56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充分展現了清明時的風采。今日正值清明前夕,我們七年級全體師生來到了烈士陵墓,進行祭奠。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掃墓之旅。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一身輕鬆,儼然將這次活動當成了一次春遊。路,我們還在走,但體力缺不配合的告罄了,路旁的野花爭奇鬥豔,在春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擺,分外妖嬈。不過,此時此刻在我們眼中卻好像在嘲笑我們一般。在萬分煎熬中,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整理好心情,我們整齊的站在烈士的陵墓之前,用默哀的形式為烈士的亡靈所祭奠。我們還向烈士墓敬獻了花圈,希望以此來表達對他的感謝和敬意,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今日的和平。之後,我們全神貫注的聽了老師和學生代表慷慨激昂的講話,依依不捨得離開了那裡,結束了掃墓的活動。

歸途中,以前的疲憊與不情願,一掃而盡,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嚴肅與感激。回去的路上,大家的態度煥然一新,邁著整齊的步伐返校,心中感受頗多。

我們應該感謝烈士,是他們換來了今日的中國。烈士們賦予了我們太多的美好,人們應當用一顆美麗的心靈去回報他們,親手撒下希望的種子,待來年春天的時候,為祖國穿上新裝。播撒種子,收穫希望。以後,我們應該多進行此類活動,來回報他們。

清明的前奏如此動聽,它圍旋在我們身邊,久久無法逝去。

清明節掃墓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321字

清明節到了,我不禁想起了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千古名句。我們小記者懷著悲痛而又沉重的心情,來到了萊蕪戰役紀念館,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首先,我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塔前三鞠躬,有小記者代表敬獻花圈。繞塔一週參觀時,我想了很多,是革命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隨後,我們到了萊蕪戰役紀念館裡面,這裡有革命烈士的遺物,有日用品、圖片、模型等。在萊蕪戰役紀念館裡,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但我心裡有著另一種感情:敬愛的革命烈士們啊,我們為你們感到驕傲,我們為你們感到自豪!

通過這次掃墓,讓我知道並瞭解了許多革命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清明節情思 篇15

國二作文 ,1318字

當聽到班裡的男生對我們班主任說“清明節快樂”的時候,我不禁黯然:不是所有的節日都可以說“快樂”的,清明節難道不是用來寄託情思的嗎?哪來的快樂?是的,今年清明節之前我還沒有這個想法,因為今年,我多了一份對親人的思念—對我的二爺爺。

不過,如果真要說“快樂”,那就只能是對親人生前的回憶了—印象裡,二爺爺是個憨厚、樸實、有點木訥的人,臉上總是掛著笑意,讓人覺得很親切。雖然他只是我的二爺爺,但我們也經常與他們家往來,一點也不陌生。所以,當聽到他查出患有很嚴重的病時,我感到了一種從沒有過的傷心。雖然從大人的隻言片語裡我還聽不出來到底是什麼病,但我明白這種病很難治,因為我周圍的大人,包括爸爸這個有主意的人都沒了主意,都擺出一副“無法可辦”的難過的樣子。但是大家在二爺爺面前還是強顏歡笑著,因為治療中二爺爺的病情也好轉過,所以也一直隱瞞著他的病情,直到他去世。

二爺爺去世之後的一段日子裡,我都無法相信他已經去世了,每次去他家的時候我都會想,也許,也許我還能看到那個慈祥的二爺爺呢,但我終於,而且也一定是沒有看到。我才突然醒悟,二爺爺已經離開了,我再也不會見到他了。我也終於想到,身邊的親人總有一天會離開我,這是自然規律,是無法改變的。因為經歷了以往沒有經歷過的思想轉變,所以今年清明,我才會有以往沒有過的,對親人的思念。

給去世的親人們掃墓那天,天是陰的,一陣小雨剛剛下過,好像就是為了襯托有點悲涼的氣氛。我手裡緊緊攥著二爺爺生前喜歡喝的酒,跟著爸爸、叔叔們和爺爺,和弟弟一起走在有點泥濘的地面上。我們先掃了掃我從沒有見過和接觸過的一些親人的墓,然後走向另一個墓地—奶奶和二爺爺的墓就在那裡。但是奶奶我也不曾見過的,所以也沒有什麼悲哀的感受,只是心裡又升起一絲難過的念頭—以前這個隊伍裡,也有二爺爺的身影,但這次沒有。掃了奶奶的墓,就走到了二爺爺的墓前,二爺爺的墓跟前面那幾位相比顯得很小,而且很新,也沒有墓碑,但大人們卻記得很清楚,也許也是因為對親人的思念吧。

大人們已經在剷土了。以前聽爸爸說,每年掃墓的時候都要給墳墓蓋上一層新土,就好像是把親人魂魄的“家”翻新了一次一樣。這個說法很有人情味,也很有趣,所以每次大人們“翻新”親人魂魄的“家”的時候,我都有思緒萬千地在旁邊看著。我想,這也是出於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才會有這個說法吧。不知怎的,我忽然又覺得說不定二爺爺還沒有離去呢?也是因為出於對親人的留戀,魂魄還沒有消失,只是藏在他的新“家”裡靜靜地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呢?但接著我就搖了搖頭,揮去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但是,不捨的情感誰都會有的,二爺爺去世之前也一定很捨不得我們吧。想著,眼淚又模糊了視線。

大人們已經把土鏟好了,也就是說,二爺爺的“新家”已經“翻新”好了。然後,他們點燃黃色的紙,等跳動的火苗消失後,誰都沒有說一句傷心的話,只是每個人都磕了個頭,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思念,然後就收拾收拾東西踏著泥濘的地面回去了。即使二爺爺已經不在了,但我們還是要更好地生活下去,也是不讓他老人家擔憂吧。

但是,不僅是對二爺爺,對所有已故親人的懷念,就是不在清明節,也還是會繼續。希望他們能安息。

我家鄉的清明節 篇16

國三作文 ,512字

風輕輕撫過心房,帶來一絲清涼,帶來一絲回憶。

在我還小的時候,父母在清明節那一天總會帶我回到家鄉。

踏進了鄉土,一種從未有過的熟悉感湧上心頭,南方獨有的悶熱似乎被這應景的小雨淅淅瀝瀝地澆滅了。父母帶著我,一同去給先祖掃墓。

我們踏著不算平坦的石子小路,兩邊的花草也因雨的沖洗而綠的發亮,昆蟲趴在草叢中,一曲又一曲地鳴唱,世間的一切都寂靜了下來,共同傾聽著這自然的讚歌。花草的清新伴著泥土的味道撲面而來,我貪婪地吸著家鄉的味道,向著先祖的墓碑走去。

大理石製成的碑前,放著父母帶來的鮮花,較弱的花朵與肅穆的石碑相結合,讓年幼的我小小的心肅然起敬。父親手裡拿著罐清酒,他表情嚴肅,輕輕將就開啟,酒灑在先祖的碑前。酒水濺落,在空中爆裂,碎成一個個水珠,落在地上,快速的消失在土裡。不算濃重的酒氣飄了上來。在這個安靜又有些淡淡悲傷的日子裡,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蟲也仍鳴著,一切好似什麼都沒有發生似的,卻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今我已多年沒有再回到那個充滿我童年回憶的地方,那清明的小雨,唱著故鄉的歌,清淡而值得回味,如濃墨一般,全力展現著鄉土的魅力,吸引著我這遊子,能早日回到那個美麗的寶地。

清明節的風箏 篇17

高一作文 ,809字

最早知道有“清明”這個節日是在我七歲的時候。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七歲的我在外公不厭其煩的教導下,終於完整的背誦出這首詩。“外公”什麼是清明呀,清明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會掃墓、燒紙、祭奠地下的親人。

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終究是不懂這些的,正如她不懂外公那聲深深的嘆息一樣,在我眼中,清明只是嫩芽初吐,草長鶯飛的景象,還有……那片綴滿五彩斑斕風箏的天空。

記憶中,每到清明,外公便會帶著我去老屋後的草坪上放風箏。佈滿老繭的大手握著我的小手,叫我要抓住風箏的線軸,然後說: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後要鬆鬆線,然後……可那時的我不願意聽他多講,小小的心被興奮和快樂充的滿滿的,我迫不及待地掙脫外公,帶著風箏跑起來,鬆開手……風箏飛起來了,飛的好高好高,我歡呼著奔跑,我急忙鬆線,線軸脫離了我的手心,風箏從高空飄落,拴在樹上。

我哭成了淚人兒,外公不停地哄我:“乖乖,別哭了,外公再給你買只新的。”“不!我就要那隻蝴蝶的!”我甩脫外公牽著我的手,哭鬧地更凶。

於是,在那天放風箏的小朋友,都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年老的外公踩著藤凳,一手握著一根竹竿,費力地伸向那隻五彩的蝴蝶風箏……

黃昏時,外公看著捧著風箏破涕為笑的我揉揉自己的腰,也笑了。

後來,外公更老了,不能陪著我一起放風箏了,只是微笑著坐在那裡看。

再後來,外公便死了。那一年的清明,我沒有放風箏。

今年的清明節,我去公園踏青,公園的大門口熱鬧的很。有好幾個賣風箏的小攤,一群大人和孩子擠在攤前,開心地挑著風箏。

我遠遠的注視著那隻色彩絢麗的蝴蝶風箏,我知道,它飛在天空一定會很美。

我拿著這隻風箏走向公園最大的草坪,草坪上有很多人,手中拿著線軸本報這。“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的時候鬆鬆線,然後……”

耳畔響起了那熟悉而蒼老的聲音,我高高地舉起風箏,逆著風向奔跑,那一刻淚水蓄滿了我的眼眶。

清明節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5字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一般是在公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有思念先輩、敬仰先輩的意思。清明節一般潮溼多雨,更是農民們最忙碌的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清明節前後,天空總是下雨的,而且是朦朦的、連綿不斷的。清明前後也是農忙時期,也有這樣的一句農諺“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時節,是農民忙著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期,正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清明節的前一天晚上,無論是外出的兄弟或者是在家的兄弟都會聚在一起,商量第二天清明節掃墓的事項。比喻說,什麼時候去?有多少人去?分成幾個小組?要買什麼東西去?這些都要計劃好,以便第二天能夠順利完成掃墓工作。

清明節的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吃好早飯,大約八點多鐘,親人們就會集中在祠堂裡,各人都要帶上鋤頭、香燭等。準備出發了,遠路的人們騎上摩托車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掃墓的人絡繹不絕,車子在路上疾馳,鞭炮聲在各個山頭上不斷響起,一縷縷輕煙籠罩在半空中。我們坐車來到山腳下,背起鋤頭,拿起香燭、鞭炮等向山上走去。一路上,滿山的野草、滿山的荊棘,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累得滿頭大汗。走了三十多分鐘才到祖先的墳墓,歇了一會兒,我們就開始動手。有的拿起鋤頭,有的拿起鐮刀,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合力,不一會兒工夫,就把雜草剷除乾淨了,接著就給祖先上香,燒紙錢,還要給祖先叩三個響頭,希望祖先保佑子孫後代平安、大吉,最後還放了鞭炮。

清明節不但是緬懷祖先,向祖先寄託哀思的一個節日。更飽含著希望我們後人能繼承祖輩們勤勞、節儉的光榮傳統的寓意。

變味的清明節 篇19

高二作文 ,823字

清明節是中國人紀念已逝親人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會有許許多多家庭為逝去的親人掃墓,這種習俗已經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了。

然而,近年來清明祭奠這個習俗卻慢慢變味了,變得奢侈化了。過去祭祀,在平常人家庭裡只用些黃色圓形紙(俗稱元寶)和幾碟小食一壺清酒即可。而現在卻演變成什麼小車、紙別墅、傭人等等……真是五花八門,而這些祭品往往又需用火燒掉,成為嚴重的火災隱患,每年清明節都有失火燒山事件發生就是明證。

今年的清明祭奠,人們的奢侈令我咂舌。清明節當天早上,看著家人張羅著祭祖用品,嘴裡還唸唸有詞,說什麼百萬傢俬之類的,聽得我稀裡糊塗。正當我想上前問媽媽這樣做有什麼意義時,忽然小侄子“哇”一聲:“好大的一隻燒豬啊,那個爆竹卷著有大鍋蓋一樣大!”我扭頭朝馬路上一看,果然是四個人抬著一隻大燒豬和一卷大爆竹,還有人擔著祭品跟在後面。這也太誇張了吧,不是明擺著炫耀嘛!看著那支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祠堂方向走去,我不由嘆了一口氣。

我們家也出發“拜山”了,一路走去,途中還真是驚歎連連啊!“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這個瀰漫著淡淡哀傷的節日裡,我想人們的心情也難免會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吧?但為什麼今天全然不見了呢?雖然說清明前後也有踏青嬉遊、親近大自然的傳統習俗,但至少去“拜山”上墳不該如此吧。一路上,我看見浩浩蕩蕩的車隊,那些人抬著奢侈的祭品來到他們先人的墳上。在祭祀的整個過程中,根本沒有一點憂傷、莊重、肅穆的氣氛,反而看見他們臉帶笑容,還嘻嘻哈哈大笑不止。等他們祭祀完後,又燒了一大卷炮仗,後來還放了幾筒禮炮。天哪,禮炮不是在喜慶的日子才放的嗎?怎麼清明節祭奠親人也放啊?這到底是在紀念已逝的親人還是搞什麼新意?這樣過清明節我還是第一次看見。

春雨濛濛,飄灑在我的臉上。望著這灰暗的天空,回想起那已逝的親人,那是多麼令人懷念。我默默地為他們敬了酒,上了香,然後帶著哀愁與不捨,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了歸途。想著剛才見到的情景,我一路無語。

清明節所見所聞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祭拜去世的公公。

一走進去,樹木茂盛的茁壯了起來長出了綠油油的葉子,像一位士兵挺立的站著,一棵接著一棵,天上陰雨綿綿,好像氣氛與周邊的景物結合了起來,別有一番情緒,是從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憂傷與對親人思念的情緒。一股濃郁的氣息瀰漫著四周。

我們走到了墳墓前,然後,仔細地把泥土和雜草打掃乾淨,接著,又將帶來的水果和麵包放到石板上,希望這些東西公公能吃到。然後,我們拿起一個大桶,把準備好的紙錢用火給燒了,希望在搖遠的地方公公能收到,讓公公好過一點。燒完以後,我們一個一個的祭拜公公,希望他保佑我們身體健健康康,學業進步,心想事成!

接下來,我們去了大良踏青去。我們一路走著,一路欣賞著周圍的風景。你看!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的唱歌,那歌聲真好聽;小花身穿五顏六色的衣裳,爭奇鬥豔,好看極了!綠草綠油油的,真是生機勃勃呀!我們穿梭在綠草和花朵之間,看起來舒服極了!旁邊還有我最喜愛的蒲公英,她身穿白衣裳,毛茸茸的,風一吹,它的花瓣就會飄落下來,美麗極了!說著說著,蜜蜂、蝴蝶也來了,他們辛勤的工作著,採集蜂蜜。再往下看,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水時而急,時而緩,發出的聲音叮叮咚咚的,真像是一位音樂家在彈奏樂曲呢,真是好聽極了!水裡還遊著可愛的小魚,它們活蹦亂跳的,真惹人喜愛!

今天,真是個悲喜交加的日子!

通過清明節祭拜公公的時候,我懂得了要珍惜眼前對你好的人,不要把他對你的好給無視掉,當做他這樣做是應該的,這樣做我們會後悔一輩子,因為他如果去世了,你後悔也來不及報答她,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懂得報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