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糰子相關作文20篇

清明糰子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6字

古代有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仍有許多習俗。吃清明糰子就是其中之一。

清明假期,我來到了外婆家。一進門,一股濃濃的艾草味撲鼻而來。只見桌上放著一個盆,裡面裝著麵粉,旁邊還有些艾葉。哈哈,“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正好趕上外婆做清明糰子啦!我急忙地洗好手,準備大幹一場。“做清明糰子首先要把艾草切碎,揉進麵粉裡,和成團,再放入模具裡面……”外婆耐心地給我講解每一個步驟,可是我哪裡心思認真聽,自顧自地把艾葉全倒進了麵粉中。等到和麵的時候,我才一拍腦袋:哎呀,那堆葉子還沒切碎呢,於是,我又手忙腳亂地把艾葉揀出來,不料弄得滿手面粉,一副狼狽不堪的模樣。

初戰失利,可是我怎甘心自己“做清明糰子”的生涯就這樣結束。待到外婆把麵糰和好,我又自告奮勇地要求打模。我把麵糰切成一小個的,塞進模具,用力一壓,然後翻過來輕輕一拍,嗯,這回總算成功啦!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一個個形狀迥異、大小不一的清明糰子呈現在了眼前。它們按螺旋形盤放在白瓷盤裡,遠遠望去,像一幅畫,散發著中國傳統節日特有的親切感。

接下來的工作可就輪不到我啦!外婆把清明糰子放在蒸籠架上,然後放到鍋裡去蒸。約摸過了二十分鐘,只見鍋上冒出了一層熱氣。熱氣如煙霧般繚繞,雖只繞於灶臺旁,但這朦朦朧朧的夢幻感還是讓我不禁陷入遐思之中。直到那陣清新的艾草香鑽過我的鼻腔,才讓我清醒地回到了現實。

清明糰子出爐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雖沒有放任何餡,但那種奇特的艾葉的香味也足矣了。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落下,為這別緻的小點增添了幾分節日氣氛。

包清明糰子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2字

清明節就要來了,在我的家鄉,清明節要吃清明糰子,而且還要用清明糰子去祭拜先祖。於是在4月5日晚上,我去舅奶奶家學包清明糰子。

看到舅奶奶手中一個個圓滾滾的“綠娃娃”,我就更好奇了。我問舅奶奶:“清明糰子怎麼是綠色的呢?”舅奶奶笑著說:“這是放了草頭的緣故。我們先要挑草頭,用清水洗淨,然後用蘇打粉醃製、燒熟。接著將草頭到入糯米粉中,並攪拌成團,不斷揉糯米粉,切成一小塊一小快。這樣清明糰子就成了碧綠碧綠的了。”

只見舅奶奶一邊說,一邊拿上一小塊糯米粉團,把糯米粉團揉圓,再用大拇指把糯米粉團正中間捏下去,讓它凹成小碗形狀,然後把鹹菜餡包進去,大約要盛兩小勺,最後把糯米粉團合閉,再揉揉圓,清明糰子就做好了。我按照舅奶奶教我的方法做,第一個,它的嘴巴沒關住,餡露出來了,像一個露出肚皮的小娃娃。舅奶奶見了,便笑了起來,過來幫我把嘴巴捏起來。接下去,我又包第二個第三個,舅奶奶邊看邊說:“看看你包的,要麼是餡太少,躺在桌上;要麼是形狀不一,沒揉圓;要麼就是餡包太多了。看來你還要多練習哦!”再看看舅奶奶包的,個個都挺著飽滿的肚子。後來,我越包越好,一個個也都挺著大肚子。

包完了清明糰子,舅奶奶開始蒸了,大約需要15分鐘,五六分鐘後,清明糰子顏色漸漸變深,淺綠色的清明糰子看著非常誘人,我恨不得馬上咬上一口。15分鐘終於過去了,清明糰子已經比剛包好時大得多,顏色也變成了深綠色,摸上去軟軟的,熱呼呼的。舅奶奶給我夾了一個,我吃著自己包的清明糰子,感覺味道好極了,糯米雖黏但不黏牙,鹹菜餡的味道也剛剛好,鮮得眉毛也要掉下來了,真是人間美味啊!

這次我向舅奶奶學習包清明糰子,不僅嚐到了美食,還收穫了勞動的喜悅。

清明糰子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76字

4月7日下午,我來到蕭山日報一樓食堂,參加小記者活動—話清明,做糰子。

走進食堂,只見一張張餐坐上都攤著紅色的一次性桌布,每張桌上還放著裝有豆沙的紙杯。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塑料盒,塑料盒裡裝著用米粉、艾草汁和白糖做成的糰子皮。這些都是老師給我們準備的清明糰子材料。

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中國清明節的來歷和故事後,就開始教我們做清明糰子。首先,把糰子皮做成一個“小碗”,我用雙手把糰子皮揉成一個球后,一手托住球並旋轉,另一隻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間摁,另外四個手指併攏,把“小碗”的邊沿攤均勻。這時,老師提醒道:“不要放太多豆沙,不然糰子會‘吐’的。”我把豆沙放進“小碗”裡,再把“小碗”揉成一個球,果然“吐”了,豆沙被擠出來了。哈,只能將就著完成這個糰子。

接著,老師又教我們做清明餃子,先把糰子皮做成一個“盤子”,我把糰子皮揉成一個球放在桌子上,一邊用手掌壓球,一邊把球旋轉,很快“盤子”就做好了。然後,我把豆沙放到盤子中間,再把“盤子”對摺,最後用手把開口捏緊,封起來,就這樣清明餃子做成了。最後,是我們的自有時間,我又做了一隻“小熊”,一顆“星星”糰子和一隻“螃蟹”糰子。旁邊的小朋友羨慕的眼光對我說:“這是一顆‘星星’,這是一個‘月亮’……”

晚上,爸媽吃著我做的清明糰子,紛紛誇獎說:“真好吃!”我吃著自己做的清明糰子,心裡甜滋滋的呢!

包清明糰子作文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4字

4月7日是清明節,我們蕭山日報小記者來到蕭山日報一樓食堂做清明糰子。

水晶老師和草莓姐姐已經早早準備好材料等著我們了。草莓姐姐給我們講了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當然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包清團了,今天我們要包的是豆沙餡的。

水晶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個塑料盒子,幾個艾青麵糰,一杯豆沙餡和一雙筷子。草莓老師讓我們拿起一個艾青麵糰,捏成碗形,皮要捏得薄,放進豆沙,把碗形的邊往中間捏,捏五個角,合在一起就變成五角星星了。老師一示範完,我就捏了起來,捏碗形,放豆沙,收邊,唉,不對不對,豆沙怎麼沒有全包起來,跑外面來了。我悄悄地看了一下旁邊的同學,哈哈,她的豆沙和艾青麵糰全混一起了,更糟糕,原來大家都不會啊!我向老師請教為什麼我的餡會跑外面來,老師說我麵皮沒有足夠攤開,豆沙包不進去,就漏出來了,開始做第二個了,我吸取經驗,把艾青麵皮儘量捏薄,豆沙放中間,放得稍微少一點,捏起來,這下好多了。做著做著,清團越做越好,不知不覺間,老師給的六個艾青麵糰都做完了。看著自已的勞動成果,真開心啊!

回到家,把清明糰子放在鍋裡一蒸,我請爸爸媽媽一起品嚐,雖然清團不給面子的咧開了嘴,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做的特別美味!

捏清明糰子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4字

清明糰子,大家都不陌生吧。端午節做棕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清明節做清團也是為了紀念一個人—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

2019年4月7日下午,我來到蕭山日報二樓食堂,趁著清明假期學做青團。

回憶起糰子那糯糯的、香香的那股味兒,不禁想狠狠咬上一口。清明糰子為什麼是綠色的?啊哈,它的食材除了美味可口的芝麻餡、甜甜的豆沙餡,還有用艾草汁兒混成的麵糰!嘿,還沒等老師說完,我已經口水“滴答、滴答”匯流成河了!

我坐在位子上,焦急地等待著水晶老師盤子裡新鮮出爐的麵糰兒,準備開始做我已久等的清明糰子。

我拿起一塊不規則的“綠石頭”,放在掌心裡輕輕地揉起來,慢慢的、慢慢的,揉得越來越圓了!漸漸的、漸漸的,麵糰兒越來越軟、越來越熱乎了!沒等多久,一個亮得發綠的“夜明珠”呈現在了我的面前。接著我冉冉地把“夜明珠”揉成一個“可愛的小碗”,

小心翼翼地把豆沙餡兒塞進了“小碗”裡,邊放邊提醒糰子別“露餡”了!嘿嘿,沒事,失敗是成功之母嘛,做完一個再做一個!

看著可愛的糰子們,在朝我笑的糰子,我不禁覺得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清明假期活動!

學做清明糰子 篇6

國小二年級作文 ,638字

2019年4月7日下午我到蕭山日報社食堂參加清明糰子製作活動。這是我第一次學做清明糰子,既擔心又激動。

在食堂,小記者們認真的開始聽玉媛姐姐講解糰子的製作過程,以及有關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給重耳獻肉,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出山而放火燒山,介子推寧死也不出山,所以這一天人們都吃冷食而不開火。

接著草莓老師開始教我們怎麼做清明糰子了。先把麵皮揉成一團圓,用大拇指往下按,壓成一個小碟子,再把邊上的麵皮往上拉一拉,變成一個小碗,再在上面放上豆沙,然後在小碗邊上捏一個角,照樣子再捏四個,五個角捏好了之後往裡面壓一壓,這樣一個清明糰子就做好了。草莓老師又開始教我們做另一種樣子的清明糰子,先把麵皮捏成一隻小碗,在裡面放上很多很多的豆沙,再對摺,然後大拇指往上一按一捏,一個花邊就出來了,把這個邊上的麵皮全按上面的方法按捏,餃子模樣的糰子就這樣做好了。

接著水晶老師又給我們發了兩個麵皮,捏成什麼樣子的呢?有了,再捏一個餃子吧,我這次要做一個很大的餃子,我把麵皮捏成一個小盤子,然後在裡面放上豆沙,再對摺,然後按上花邊,一個餃子就出來了。再做什麼呢?今年是豬年,要不再捏一個小豬吧。小豬捏好了,哎呀,小豬的尾巴怎麼不見了,算了,去剛做好的餃子糰子裡捏點麵皮過來做小豬的尾巴。水晶老師又給我發了個麵皮,這會做什麼呢?想不好,讓老媽做吧,沒想到,老媽也做了一個餃子。

不知不覺一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糰子也包好了,大家都拿著滿滿的一盒清明糰子回家品嚐了,味道那就兩個字,“鮮美”!

我學會了做清明糰子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9字

你知道清明糰子怎麼做嗎?哈哈……讓我來做給你看吧!

首先,把已揉好的麵糰用手搓成橢圓形,再用大拇指在橢圓形的麵糰中間戳一個坑,然後把大拇指牢牢地固定在坑中央,其餘的手指沿著“坑壁”快速地轉起來。這時裡面的坑越來越大,像極了一個綠色的小碗。我繼續轉著,發現“小碗”漸漸展開,竟然變成了一個大餅,不像清明糰子。我把它拿給媽媽看,媽媽說:“這太扁了,要旁邊稍微凸起來一點才可以。”我只好把它揉成團重新做。

我再次把大拇指固定在麵糰中央,其餘的手指有節奏地轉著。我轉啊,轉啊,麵糰變成了網兜狀,這樣可以嗎?我戰戰兢兢地把它遞到媽媽跟前,媽媽說:“這次做得不錯,可以放餡料了。”我長舒了一口氣,心想:“終於要成功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紅豆放在“網”中央,接著把“網”用手捏成了餃子狀,然後把兩邊往中間擠,搓成一個綠色的“小圓球”,儘量把表面弄平。最後我把“小圓球”反過來,放在一張沾過水的墨綠色的柚子葉上,一個清明糰子就完成了。

我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做的清明糰子,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我不僅學會了做清明糰子,還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清明糰子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4字

清明節是祭奠已故親人的日子,雖然我們也很思念親人,可是新人的墓離我們太遠,長途跋涉很辛苦,我打算做一次清明糰子,在遠方祭奠新人。

前一天,我們就去超市買了做清明糰子的材料。可惜沒買到艾草,我們計劃用青菜代替艾草的顏色。

一大早,媽媽就叫我起床,與我一起進了廚房,來指導我做清明糰子的步驟。首先,我將事先準備好的肉餡放進一個碗中,再用菜刀先豎著把幾塊豆腐乾切成細條,再橫著切幾刀,把它們切成一塊塊豆腐丁。由於切菜不是很熟練習,動作和鋸木板一樣。最後把豆腐丁放進碗裡,加小半勺鹽,兩勺醬油、香油,用筷子順時針攪拌2分鐘,餡就做好了。

接著我把洗過的青菜切成菜末,倒入事先裝進糯米麵與小表面粉的大盆子裡。因為我動作有些粗魯,麵粉立刻撲了出來,像冒出一股白色的煙。接下來我就開始和麵了。媽媽順手端來一碗水,慢慢地往裝麵粉和菜末的大盆子邊緣倒下。乾麵粉經過水的滋潤與青菜的調色,變成了綠色的“泥巴”。我捏著“泥巴”,把它們滾成了個巨大的青色麵糰。

然後,我們把大面團分成許多小麵糰,擀成皮,和包餃子一樣地把準備好的陷包進皮裡。再輕輕捏圓。最後把它們整齊地擺在蒸鍋中,它們就像一群可愛的綠色小精靈。

經過15分鐘的烹飪,清明糰子新鮮出爐了!我立刻拿了一個嚐嚐味道。嗯!非常美味,超出我的預料!

清明糰子不僅好吃,並且有很深的意義。它不僅紀念了已故的親人,同時讓我想起了最近在四川涼山森林大火中犧牲的31名消防戰士,他也讓我想起了為建立新中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更重要的是現在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美味的清明糰子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863字

清明節的早上,外面吃完早餐,我又興沖沖地跟著媽媽買了些美味的清明糰子。這些清明糰子也就成了我一天的惦記。

中飯前,我摸了摸我那癟下去的肚子,可憐巴巴地問媽媽:“媽媽,肚子在抗議,說沒有能量了,趕緊填點食物進來。我吃一個清明糰子吧!”

“再等幾分鐘就吃中飯了,你吃了這清明糰子等下又不吃中飯了。”媽媽態度堅決回答,讓我非常失望。

中飯過後不久,我坐在書桌前,卻身上曹營心在漢,不停地想著那餐桌上可口的清明糰子,口水都流出來了,又無可奈何的嚥了回去,實在忍不住了,問了一句:“媽媽,現在可以吃清明糰子了吧,沒能量了,腦子不好使,作業做不出來了。”

媽媽的回答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有這麼誇張嗎,午飯才過去幾分鐘。”又被無情地拒絕了。

真是度時如年,心裡想著的清明糰子卻不能去吃,也不知過了多久,我不自覺地問了一句:“媽媽,腸呀,胃呀又要召喚了,看樣子不吃一個清明糰子,這個作業沒法做了!”

“那你就吃一個吧!”媽媽這句無奈的回答,讓我感覺彷彿聽到了天上的仙樂。

我高興地來到餐桌前,保持著少女的矜持,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清明糰子,輕輕地撕開包裝,生怕將這綠如玉的清明糰子弄得不成形。可撕掉包裝的清明糰子散發出來的清香誘人了,我再也不管什麼少女矜持了,就像《西遊記》裡豬八戒吃五莊觀裡的人蔘果一樣,一下將一個清明糰子塞進口裡,糯韌綿軟,甜而不膩。真得感謝祖先們,發明了這麼美味的東西。我越咀嚼,嘴裡的清香感覺越強,一個根本解不饞。

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第二個清明糰子,身後傳來了媽媽的怒吼:“你看看你,身上肉肉那麼多了,怎麼能一次吃那麼多個。”

真是太小看“饞”了,人饞起來,誰還會管身上的肉肉,蘇東坡當年吃河豚可是死都不怕的。我撕開第二個清明糰子的包裝,又是一口一個……

對於吃的快樂,只有同好者才有深切的體會。

話清明,做糰子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6字

4月7日下午,我來到蕭山日報一樓食堂,參加小記者活動—話清明,做糰子。

走進食堂,只見一張張餐坐上都攤著紅色的一次性桌布,每張桌上還放著裝有豆沙的紙杯。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塑料盒,塑料盒裡裝著用米粉、艾草汁和白糖做成的糰子皮。這些都是老師給我們準備的清明糰子材料。

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中國清明節的來歷和故事後,就開始教我們做清明糰子。首先,把糰子皮做成一個“小碗”,我用雙手把糰子皮揉成一個球后,一手托住球並旋轉,另一隻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間摁,另外四個手指併攏,把“小碗”的邊沿攤均勻。這時,老師提醒道:“不要放太多豆沙,不然糰子會‘吐’的。”我把豆沙放進“小碗”裡,再把“小碗”揉成一個球,果然“吐”了,豆沙被擠出來了。哈,只能將就著完成這個糰子。

接著,老師又教我們做清明餃子,先把糰子皮做成一個“盤子”,我把糰子皮揉成一個球放在桌子上,一邊用手掌壓球,一邊把球旋轉,很快“盤子”就做好了。然後,我把豆沙放到盤子中間,再把“盤子”對摺,最後用手把開口捏緊,封起來,就這樣清明餃子做成了。最後,是我們的自有時間,我又做了一隻“小熊”,一顆“星星”糰子和一隻“螃蟹”糰子。旁邊的小朋友羨慕的眼光對我說:“這是一顆‘星星’,這是一個‘月亮’……”

晚上,爸媽吃著我做的清明糰子,紛紛誇獎說:“真好吃!”我吃著自己做的清明糰子,心裡甜滋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