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水上的針相關作文20篇

漂浮在水上的針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8字

科學實驗既有趣又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益處多多。

星期天,我們做了一次“漂浮在水上的針”的科學實驗。

我們先準備一根細針,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一個小鑷子。先把玻璃杯裝一半的水,再用小鑷子夾住細針,輕輕將細針放入水面,然後迅速將小鑷子從水杯中取出。揭曉謎底的時候到了,“啊哈哈哈”水底的細針像一葉纖細的扁舟漂浮在水面,我驚訝地睜大了圓圓的眼睛。接著,我再將一滴清潔劑倒入水中,我原以為它又會“飆”地飛起來,可沒想到隨著清潔劑的一圈圈漣漪散開,小細針緩緩沉到了水底。

這又是為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本來我想翻翻書籍,可書上只說了製作方法並沒解釋原理,我只好上網查找了。

網上清楚的寫道:由於水面含有足夠的張力,可以托起針,而清潔劑正是罪魁禍手,它的成分正好讓水的張力消失了,所以針就沉下去了。噢,原來是這樣啊!

這次實驗實在太有趣了,我見識了科學的力量,也增長了許多知識,以後我一定要多做一些益智的小實驗。

漂在水上的回形針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7字

今天晚上放學回家,媽媽拿著一盒彩色的回形針問我和爸爸,你們知道怎麼將一個回形針漂在水面上嗎?我和爸爸立馬找來一盆水,想盡辦法把回形針擺弄來擺弄去,卻還是漂不起來,最終只好認輸了。

媽媽給我和爸爸做起了示範,她先把一個完好的回形針折成90度,再用它小心地託著另一個完好的回形針,輕輕地放在水面上,再把折成90度的回形針從水下慢慢地抽出來,回形針竟然就這樣漂在水面上了。

我和爸爸覺得很新奇,馬上也學著做起了實驗。也是按照媽媽做的樣子,可為什麼回形針還是掉下去了?我就跑去問媽媽,媽媽說,可能是你動作太大,破壞了水面張力才會這樣子的。“知道了,知道了。”我還沒聽完,又試了一次,可是,還是沒成功,媽媽對我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小叢,你只要做慢點就會成功的,輕手輕腳地抽出來試試。”於是,我又慢慢地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模仿了一遍,真的成功了,我可高興了。

原來,這個實驗室靠著水面張力才成功的,所以,如果手直接伸進水面的話,水面張力就被手破壞了,這樣回形針肯定就沉下去了。同樣的,90度的回形針抽出水面時如果動作幅度太大,也會破壞水面張力,實驗也就不行成功了。其實,不只回形針可以這樣漂在水面上,繡花針也可以呢。

這個實驗,不僅培養了我的動手能力,還讓我知道了,只有通過一個個小小的實驗,用腦子去思索,用雙手去實驗,才會成為小小的科學家。

漂泊在天上的日子 篇3

童話作文 ,505字

七月,是一個讓我夢魘的月份。這不,又到了七月份,我又被洪水攆到天上來了。俯瞰地面上黑洞洞的洪水,我的心裡翻江倒海,很不是個滋味。

我是一隻小螞蟻,我的家鄉幾乎每年在這個時候,都要發洪水,家園連年被沖毀,有幾次險些要了我的性命。今年的幾天大雨,又招來了洪水,多虧我跑得快,不然,還指不定在哪裡泡著呢。有的同伴們都羨慕我:“在天上,不但不用幹活,連路都不用走了,腳踏白雲飄來飄去的,多自在呀?”我心想:“看著別人有家不能歸,你們就這麼羨慕嗎?”這幾天我觀察發現,以前有森林的地方,都被成片的莊稼覆蓋了,可惡!山上沒有了樹,不發洪水才怪呢。我正看得心煩,一群燕子飛過來,“嘰嘰喳喳”地圍住我,關心地問這問那。有的問:“你怎麼也來到這裡?”還有的問:“你的家在哪裡呀?”我指著有漩渦的方向說:“我的家在那裡,是上來躲洪水的。”一隻小燕子插話說:“我家不但被淹,孩子也都淹死了。”說著,流下了難過的眼淚。這時,燕子們都紛紛地議論起來:“我們家也被洪水沖毀了,我家破人亡了,我無家可歸了,我妻離子散……”

這都是人類給我們造成的惡果,我過夠了居無定所的日子,期盼著早一天迴歸家園,不再漂泊。

樺甸市二道甸子鎮中心小學:宮苒

硬幣浮在水面的實驗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0字

水能浮船,水能浮塑料,水能不能讓硬幣浮起來呢?今天我們就做了一個小實驗。

實驗準備:1、透明杯子裝滿水;2、6枚硬幣。3、一卷紙和夾子。

我們先拿出了一元的硬幣,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讓它下水洗澡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著硬幣的兩端,慢慢靠近水面,等硬幣貼在水面上後,我慢慢鬆開手,不料我的手剛鬆開,硬幣就沉了下去。韓同學看見了喊道:“你怎麼這麼沒用,我來我來!”他把硬幣用夾子夾起來,平貼在水面上,鬆開手,硬幣毫不猶豫沉了下去。五角、一角的硬幣也是下沉。

實驗5分的時候,侯佩宜以為會重蹈覆轍,隨便放了一下,硬幣竟然浮了起來,她愣了一下,繼而大叫道:“浮起來了!”我們爭先恐後地嘗試,結果都失敗了。這時我想起了餐廳紙,我把餐廳紙把硬幣擦乾,試了一番,好不容易才讓5分的硬幣浮了起來。一分、兩分硬幣也輕而易舉地浮了起來。

為什麼有的硬幣沉,有的硬幣浮呢?通過大家的交流和老師講解,我們明白了是水錶面產生了張力,張力讓硬幣浮了起來,如果硬幣的質量比水的張力大,硬幣就浮不起來了。

浮在水中的雞蛋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717字

聽說把鹽加在水裡可以讓雞蛋浮在水面上,於是我想做個實驗證明一下。

我先拿了一個綠色的小勺子、一個淡淡肉色的生雞蛋、一個透明的長玻璃杯和一袋鹽。然後,我用勺子先把鹽放在杯裡,再加清水,一直加到杯子的四分之三處,接著用勺子把鹽攪拌均勻,最後把雞蛋放在杯裡。

開始時,雞蛋快速沉到了杯裡,雞蛋沒有浮起來,我心裡犯起了嘀咕:“鹽水真的可以浮蛋嗎?”想著想著,我又加了三大勺鹽,水還是沒有大變化,仍舊沉在水底。但這次我發現,雞蛋圓圓的那頭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在水裡旋轉之後,每次都是向上,而尖的那端則向下。我想:“這是巧合,還是由於其他原呢?”懷著極大的好奇心,我查了查資料,得知雞蛋的圓頭那邊是有氣室的,是用來呼吸的。哦,原來是這樣呀,那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放雞蛋時,最好也是圓頭朝上放。

“雞蛋這麼還沒浮起來啊!”我一邊想著,一邊又加了10大勺鹽,我發現水變得很白了。我嚐了嚐那水,剛舔了一下,就馬上吐了出來,大叫道:“好鹹啊!”我心想,這麼鹹,那這次雞蛋總能浮起來了吧?果然不出所料,雞蛋浮起來了,而且它像“貴婦人”躺在鴨絨墊上一樣,優哉遊哉地漂著。我擔心雞蛋過會兒還會沉下去,所以我靜靜地等了一會兒。期間我又幾次把雞蛋按到水底,每次,圓的那頭都穩穩當當地鑽出水面,躺在水上。我歡呼雀躍起來:“啊!我終於讓雞蛋浮在水面上了!”

通過這次的實驗,我知道了液體密度越大,浮力會越大。相反,清水密度比鹽水密度小,所以雞蛋在清水裡就浮不起來的。這次讓雞蛋浮起來的實驗可真有趣,以後我還要多多嘗試。

浮在水面上的雞蛋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7字

大家都知道木塊放進水裡,會浮在上面,石頭放在水裡,會沉下去,雞蛋放在水中,同樣也會沉下去。可是,通過一個小實驗,雞蛋便能在水面上“睡大覺”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由我來為你們一一道來吧!

實驗開始。我先在一個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再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撲通”一聲雞蛋跳進了水底,舒舒服服地躺了下來,痛痛快快地“呼呼”大睡起來。我懷著莫大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放入一點兒鹽,頓時,鹽粒如一顆顆潔白的雪花,“飄蕩”在水中。我用吸管輕輕地攪拌,雞蛋寶寶彷彿一位輕盈的舞者,跳起了動人的“水中芭蕾”。

漸漸地,鹽粒消融在水中,而雞蛋就像一個害羞的孩子,對這個神奇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依然在水中忽上忽下,不時頑皮地在水中探出頭來,稍縱即逝。我又隨手抓起一把鹽粒撒了進去。雞蛋悄悄地在水面探出了頭,貪婪地張望著。成功了!我激動地一蹦三尺高。

為什麼雞蛋會在水中漂浮起來呢?我問了老師才知道,當物體的比重大於水的比重時,物體就會下沉;反之,則上浮。在水中加鹽,就增加了水的比重,當比重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雞蛋就會浮上來。我聽了恍然大悟。

通過這次試驗,我明白了生活中處處都有大學問,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和體會,就會明白很多知識和道理。

開在心上的蓮花 篇7

高三作文 ,755字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去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我記得多年前李叔同的妻子奔赴到日本問他:“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愛,就是慈悲。”李叔同合掌答道。出家人,捨身在外,慈悲為懷,又何不是熱愛自己而後由小愛化為博愛。年輕氣盛的李叔同選擇出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出身富貴,才氣灼然的他,一向自尊自重,愛惜自己,愛惜生命。“渡己,又何嘗不是修行。”這是他出家前的信仰,不想自身被這周遭汙濁侵染,不願看自己被這塵世壓迫,還自己心靈的清淨,是對自己的熱愛啊,秉承著這份熱枕,一生清燈長伴,源於這份對自身的熱愛,源於這份悲憫的情懷。李叔同一心向善,感化他人,用陽光碟機散陰霾。

“我多想擁抱你,可惜時間之外天南地北,可惜你我之間人來人往。”金嶽霖是愛著林徽因的。這份愛深沉、郁烈,似穩穩一江春水,似沉沉一曲悲歌。但他選擇退出,他選擇放棄。因為他唯有好好生活,熱愛自己,才能愛著林徽因,回饋這生命。

他願做林徽因與樑思成最忠誠的朋友,用這種方式,默默守著愛情。這是他愛自己的表現啊,他熱愛自己,為了減少兩個人的痛苦,他甘願,他熱愛自己,為了成全她的幸福,他甘願。恪守本心,為著自身的那份真情,他懂得珍惜不易,他懂得相望之苦,那是因為他平常便是這樣清廉的一個人啊!因為對自己嚴格,因為對自身忠誠,他成全了自己,成全了林徽因。這份愛,已不再是他們之間的事,他的這份博愛的胸懷,愛著他人,愛著這世間的萬物。“你是人間四月天。”他曾誇林徽因,反之呢?因為他的愛,人間何嘗不是四月天。

別再關心靈魂了,那是神明的事。你能做的,就是些小事,諸如熱愛祖國,熱愛生命,多思念母親,多熱愛自己。像諸如早晨一樣清白。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梵唱,才換來今世與你相見。

我說:窮盡此生追及陽光,浴火鳳凰,如此熱愛自己,再來換人世無限安康。

關於走在路上的作文 篇8

國三作文 ,3486字

【篇一:走在路上】

從牙牙學語到成長為一個飽讀詩書的學生,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走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慢慢地成長著!

從小我就不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一天到晚躺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一旦這溫暖離開半步,我就會毫無顧忌地放聲大哭,所以我很晚才學會走路。後來上了幼兒園,突然發現眼前出現了很多陌生人,父母溫暖的懷抱逐漸遠去,我感到世界上只剩下我一個人,孤獨侵蝕著我幼小的心靈,我眼圈不由得紅了起來。看到這種情形,父母就通過各種方式向我解釋,雖然沒能完全讀懂他們話語的內容,但我可以理解他們想讓我獨行。在父母與老師的不斷鼓勵下,我漸漸習慣了離開父母。慢慢地,我有了自己的小夥伴,生活從此不再孤獨。我天天與小夥伴們打成一片,想著各種玩法,慢慢地,我學會了獨立,也從中收穫了快樂!

上小學的我,十分害羞。因為換了環境,陌生人增多了,我怯怯地感到更多人的目光聚集在了我身上,但我不會像小時候那樣無理取鬧了,而是在沉默中靜靜觀察這個世界。在學習過程中,我總是很吃力,慢慢開始品嚐到學習的艱辛。不過,在這段路上我也收穫良多,老師給予我幫助,同學給予我鼓勵,慢慢地我開始敞開心扉,迎接新生活的到來。我天天與夥伴們去那些從未去過但充滿新奇的地方,我感覺很快樂!我們在草叢中奔跑、上樹、玩泥巴、掏鳥窩,我也曾為此受過許多傷,剛開始感覺很痛苦,總要習慣性地四顧去尋找父母或朋友安慰的眼神,可後來,我就無所謂了,從中我收穫了堅強!

慢慢地我上了初中,學習的“業務”更加繁忙,我們每天從早到晚學習,偶爾才能與朋友出去玩,我再也感受不到兒時的快樂了!對此,我很納悶。我的朋友出去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為了放鬆心情,他們有時成天沉迷於“精彩”的網路世界中。受周圍人的影響,我也開始玩遊戲,天天泡在電腦上,無論父母怎麼勸我,我都置若罔聞。我當時覺得好開心,但成績卻一落千丈,傷心之餘,我決定放棄玩電腦的念頭,我主動將遊戲刪除,開始我很心疼,但慢慢習慣了,也就戒掉了遊戲的癮。從中我收穫了杜絕不好的東西,與明確是非的能力。

我們慢慢走在自己的路上,慢慢地成長,也在慢慢地理解著人生!

【篇二:走在路上】

成長是一個不斷前行的過程,我們走在路上,經歷人生的洗禮,漸漸走向成熟。

兒時的我是一個十分怯場的人,出門在外,無論遇上什麼事都會躲在父母身後,遇見陌生人也不怎麼敢說話,甚至到了過年過節時還得了“敬酒恐懼症”,每每在飯桌上看見哥哥姐姐氣質非凡地給長輩們敬酒,那能說會道的能力令我無比的羨慕和慚愧。

記得那是小學的一次公開課上,班上有老師聽課,班主任提了一個並不難的問題,班上卻沒有同學舉手回答,老師點了我的名字,我心裡一驚,心跳加快了許多,可是明明知道答案的我卻因為緊張而變得支支吾吾,語無倫次,老師皺了皺眉,揮揮手示意我坐下。回到家我將這件事告訴了父母,媽媽搖頭說:“看來還需要多歷練。”

膽怯成了我走在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媽媽告訴我她給我在某英語演講比賽中報了名,我當時就又心裡打起鼓來:像我這種如此怯場的人怎麼可能參加這種比賽?但是媽媽說:“不是說一定要讓你拿到名次,主要是想讓你鍛鍊一下,練練膽子,如果連這點勇氣都沒有,你長大了可怎麼辦?”我回到房間,仔細地考慮著:膽怯是我走在路上的絆腳石,但我必須得越過它,這樣才能戰勝自己,真正地長大。經歷過“思想鬥爭”,我終於鼓起了勇氣,決定為這次演講比賽好好準備。

以後的每天,我都會在鏡子前練習,日復一日,我的口語也越來越流利。終於到了比賽的日子,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比賽現場,原本的一點自信心也在看到其他選手意氣風發的英姿時頓時減半,還好,心情很快平靜下來了。不知過了多久,主持人唸到了我的名字,父母朝我投來了了鼓勵的眼神,我深吸一口氣,走向演講臺。走在路上,剛開始我的腳步十分沉重,但想起親友的鼓勵,也就漸漸輕鬆了起來。走上講臺,深呼吸,目視著前方,回憶著平時訓練的情景……終於,我成功地完成了比賽,如釋重負。我心裡想著,我成功了。後來,我還參加過幾次類似的比賽,我也比得越來越輕鬆,我想,我終於越過了這塊絆腳石。

越過了這塊絆腳石,在成長的路上,我也越走越自信。我想,走在路上,要努力地將絆腳石變成墊腳石,自信自強會幫助我們成功。走在路上,我會更加勇敢,帶著自信,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與成功。

【篇三:走在路上作文】

成長,就是在人生的大路上行走。走在路上,難免會有跌跌撞撞,但可以從中學到一些難得的東西。走在路上,也需要他人的陪伴,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每個人都在各自的道路上行走,每個人感受也是不同,我也不例外。

走在路上,我交到了知心朋友。

上小學的時候,我與班上的一位同學關係很不錯,我們倆常常在一塊兒講笑話,猜謎語……我的數學成績一直比他好,他也沒有覺得什麼大不了,只是時常請教我一些問題,我也會為他耐心解答,並與他討論。他的口才比我好,常常能講一些好笑好玩的故事,自從和他交了朋友,我的口才也大有進步,還知道了許多逸聞趣事。在成長的道路上,有了他,即使在很緊張的時候,也會感到一絲輕鬆,一絲歡樂。

走在路上,我學會了勞動。

我從小就是一個沒有勞動觀念的孩子,什麼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不為家中出一把力。可一次經歷改變了我。小學的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同學們都玩得十分開心,可我卻十分傷心。問什麼呢?因為我的被子總是沒法疊整齊,被教官訓了又訓。回家之後,我就開始苦練疊被子,漸漸的我就能又快又好的疊被子了,不僅如此,我還學會了如何更快更好的洗碗拖地。一直到今天,我都在為家中出力,為家庭勞動。走在路上,教官的訓誡和疊被子的失敗好比一塊巨大的絆腳石,使我狠狠的摔了一跤,但我爬起來了,我明白了勞動的重要,我也學會了如何去勞動。

走在路上,我知道了責任的重要。

在小學時期,因為成績還不錯,受到了老師的肯定,成為了一個小班長,我十分得意也十分驕傲,準備大展身手,但不到一星期,我的班長就被罷免了,原因是:責任心不強。我沮喪的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卻不以為然,對我說:“沒關係,只是我給你安排一個小任務,每天打掃一遍平臺。”我心想這有什麼困難呢!可才過了幾天,我就快堅持不住了,但我還是提醒著自己最後終於堅持下來了,不管颳風下雨我都堅持打掃平臺。就這樣我的責任意識漸漸變強了,在學校也當上了數學組長,成為了老師的幫手。從此我也有了一顆責任心,也終於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走在路上,會經歷風風雨雨,也會學到許多東西。就讓我們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學會更多,去擁抱更美好的未來吧!

【篇四:走在路上】

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歡笑著,成長著,進步著。在你迷茫時,父親的大手會牽著你的小手,走向光明之路;在你驕傲時,朋友的虛心使你走向進步之路;在你犯錯時,母親的寬容教會了你“原諒”兩字,走向成功之路……

走在路上,我理解了父愛。

不懂事的我,經常埋怨在外工作的爸爸不喜歡我。一年中,幾乎就沒待在一起過。可是一次的旅行,卻改變了我的想法。旅行中的那幾日,是我一年中最快樂的日子。爸爸和妹妹陪伴著我見了許多新鮮的玩意,可是這期間父親的手機不停地震動著。一個又一個的電話將這美好打破了,我終於讓爸爸去接電話。可是他卻說,“在重要的事也沒有我家兩個小寶貝重要。”說完,就將手機關了機。那一剎那,我看見父親的白髮又增多了,臉上的皺紋已讓我忘卻了那個英俊的小夥子抱著我入睡。我終於理解了,父愛是無聲的。眼淚在我的眼眶中打著轉,熱乎乎的,卻始終沒有掉下來。

走在路上我學會了欣賞。

在一次比賽中,我獲得了二等獎,我的好朋友羨慕著我,而我也是驕傲的過了天。我的自滿使我的朋友漸漸地離去了。但是好朋友的一句話,終於拉回了現實。“你別理她們,她們看不見你的優點,你不必難過”。望著我的好朋友,我突然發現好朋友的優點比我多了一百倍,可是仍然謙虛著。而我呢?只是僥倖得了獎而已。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驕傲自滿過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學會了欣賞。

走在路上,我學會了寬容。

我在與玩伴打鬧時,不小心摔碎了母親的陪嫁陶瓷。那是逝去的姥姥留給媽媽的,我害怕媽媽傷心,變藏了起來。過了些天,媽媽終於發現了一堆陶瓷片,便問我是怎麼回事。我支支吾吾的,終於道出了真相。我頭也不敢抬的望著地板,小心翼翼的飛到了臥室,害怕被打。可是還沒到,就被抓住了。在意料之外的是,母親竟然原諒了我,並告訴我有什麼困難和麻煩要去解決,不能逃避。我學會了寬容。

走在路上,曾經走路不穩的我也長大了,學到了許許多多。我也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成長。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學習!

刻在心上的記憶——母愛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9字

我該怎樣來形容母愛呢?母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愛,就像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將迷茫的我們帶向光明;又如同春風一樣小心翼翼地呵護我們;更像陽光一樣照耀著我們,讓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記得那是一個黃昏,晚霞像鮮血染紅了整片天空。我回到家後,向爸爸媽媽自豪地說:“爸爸,我告訴你們一件好事,我的舞蹈老師想把我送去上海培養。”爸爸媽媽聽了十分開心。當爸爸問我費用時,我卻一聲不吭。爸爸滿臉疑惑地問:“怎麼了,是多少,說呀。”我沉默了一會,結結巴巴地說:“八一萬。”爸爸媽媽的眼睛瞪得不能再大了。爸爸吃驚地問:“八萬!”我忐忑不安地回答:“是。”我們沉默了一會兒,房間裡靜得掉一根針在地上都能聽見。爸爸嚴肅地對我說:“你先去洗澡,我和你媽商量一會。”我嗯了一下。

當我走到門口時,心想:算了,等下再洗澡,先聽聽他們商量得怎麼樣。我便躲在了門口,偷聽著媽媽爸爸的對話。

媽媽說:“要不我們把卡里的錢取出來給女兒吧!”爸爸緊皺著眉頭嚴肅地說:“這些錢可是我們大半輩子的心血啊!”

爸爸媽媽又陷入了沉默。過了一會兒。媽媽對爸爸說:“沒關係,錢沒了還能掙,當舞蹈者是女兒的夢想,我們就給女兒一次機會,讓她好好把握住自己的夢想,好嗎?”爸爸點了點頭。在外面的我,聽見媽媽這一番話,淚流不止。

第二天早晨,媽媽把錢給了我,並對我說:“加油,好好去把握住自己的夢想。”我的自尊心在媽媽的一番話中融化了。

從此,只要我一想到媽媽的好時,就想起一首歌,那就是世上只有媽媽好……

永遠在路上的路遙 篇10

散文 ,1377字

今天是路遙的誕辰紀念日。也許並沒有那麼多的人記著他,但他卻在我的青春歲月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第一次如此沉醉在那樸素卻充滿力量的文字裡。沒有無聊的呻吟,沒有無意義的唯美,沒有激情過後那種被抽空的痛苦,有的只是平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你我他,但是讀完之後只有抑制不住的淚水。不管是《人生》亦或是《平凡的世界》,帶給我的只有前行的力量。

從未相信過這世界上真的有如此純粹的理想主義者,直到遇到路遙,遇到他的文字。他說:“我完成了自己的夢,它或許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完成了,它就是最好的。”然而又有人多少曾記得年少的夢?歲月熔金。多少被拋棄的夢想像是荒廢的鐵軌旁肆意生長的荒草,被遺忘在上帝都不會光顧的角落。但就在那一剎那,路遙說,我想完成兒時的夢,我想寫一部一百萬的長篇小說。走在路上,就永遠不會路遙。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素材積累,然而當真正開始創作時,他說,我為自己的無能感到痛苦。隨後兩個星期,他在痛苦與自我掙扎中決心動筆。在那間陰暗、溼冷的小屋裡,他投身到了牛馬般的勞動中,常常忙到都吃不上一頓飯。在深夜裡點亮的菸頭是他孤獨的價籤,但是就是這麼義無反顧。愛的如此深沉。他感覺每天都有股力量催促他前行。如果停下寫作,停下牛馬般的勞動,他將如何存在?他說:“在無以復加的孤獨中,我懼怕著,也熱愛著。萬家燈火都已熄滅的時候,我描繪著這一群虛構的男女,就如同一切都是你的體驗和感受。我流著辛酸的或者是幸福的淚水講述他們的故事—不,在我看來,這已不是故事,而是生活本身。”就像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那樣一個艱難的時刻,被打碎了牙也要嚥下血水獨自承受痛苦,挺過去,你便是另一個你。放棄,也是另一個你,一個曾經的自己最不願意變成的人。

在完成《平凡的世界》的最後一天,路遙激動到手指抽筋,無法握筆和寫作,喜悅和痛苦交織在心田。那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感受,他將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這部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他像一個嬰兒那般在衛生間放聲哭泣,哭訴著只有自己知道的不易。寬容他吧,一個孤獨的行者跋涉了十年終於觸碰到了夢想的彼岸。也許看著鏡中蒼老的容顏,他的心中不止有歲月流逝的感嘆,更多的是欣慰吧。四十二歲,人生如正午的驕陽一般充滿激情與活力,但是路遙卻在這時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這是一部用生命融成的作品。他用那樣一部作品留給我們無盡的感動與遐想。

高二時讀完了《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高三時又讀了兩遍《平凡的世界》。這是我讀過的書裡最有感觸的,沒有之一。有時候做夢都能回到那個雙水村,見到那一群可愛的人,觸碰那片孕育著無限可能的土地,身處那段風雲激盪的時光。總覺得在那樣一部厚重的作品前所有形容的文字是那麼蒼白。是的,我們都是平凡人,但平凡不等同於平庸。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寫出來,都是一部偉大的史詩。也許我們並不需要care他人的眼光,只需沿著自己的軌跡像蝸牛版執著而又努力的前行著。生活有時候會給我們痛苦,亦帶給我們快樂。但是再熾熱的情感終會冷卻,再深刻的反省如果無法落到實處終是無意義的。努力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不需要那麼多激情,平凡卻不平淡的過完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一生。對得起自己便是做好,不要在事後無限迴圈的自責中過完無意義的每一刻。

這輩子的時光那麼長,還是要用來最一些事情,是吧?

最後願路遙先生也能在那個世界繼續他熱愛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