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起手、放下手相關作文20篇

牽起手、放下手 篇1

國一作文 ,779字

呱呱墜地時,看著這一坨醜陋的肉團,心裡卻莫名的歡欣。牽起你稚嫩的小手,那血濃於水的親情透過指尖,湧上心頭,頃刻間淹沒了所有的苦痛、委屈,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愛憐。你似乎有非凡的魔力,牽起你的手,餘生更何求。

……

月光朦朧,樹影婆娑。你睡得那麼香甜,應是夢到了非常的美好吧!我扶著你的手兒,那本該白嫩的手為何總是被頑皮的你弄成“黑爪子”?時間不允許我再這樣遲遲看下去,緩緩抽開手,可為何你眉頭緊蹙,小臉兒擰吧,那淡淡的淚痕惹的我一陣心疼,不能再等了,不能再等了!輕摳開你細小的指頭,孩子,別讓我難為,別讓我回頭,掙開那小手,掙開那挽留,淚不止,步伐踉蹌,離鄉的氣笛將要響起。為了你的未來,為了你的幸福,放下手,放下手。

……

你長大了,你長高了,卻那麼瘦弱、黝黑。那高高撅起的嘴,那強撐的倔強,晶亮的眼裡又怎暈著淚花?轉過你的頭,牽起你的手,那偽裝的冷漠瞬間崩潰。撲進我懷中,淚水潰堤般湧下,嗚咽聲、呻吟聲,顫抖的手又被撞了生疼,按著你瘦削的肩膀,拭去你眼角的淚,可自己滿足的淚又伴著笑流下。牽起你的手,我要帶你離開故鄉,久伴我身旁。

……

鉛雲低垂,日光奄奄。送你到車站,不要佇在門口了,通紅的眼眶讓我欣慰又揪心。離別的痛苦又撕扯著我,以後的路途需要你自己走,以後的坎坷需要你自己邁,自己選擇的路,再苦也要堅持。孩子,過分的溺愛,只會讓你羸弱,失去搏擊長空的翅膀。看著車窗前的你,似乎又回到了十幾年前的那個夜晚,時間流逝,可經歷卻如此相似,你為何用帽子蓋著臉?那顫抖的雙肩早已暴露了你的不平靜。唉,放下手、放下手,可我不想牽起手,更不想放下手!為何總要分離又重逢,為何總是目送有相迎?

牽起手,又放下手,這時間的跨越令人心碎,這骨肉的分離令人窒息。

拿起與放下 篇2

議論文 ,660字

或許,在生活中,更多的人只是生命中的一個過客。那有何必去挽留他。既然已經低下頭,回不來那都是他的事情了!過客都終究是一個過客!那就瀟灑的走一回。那就衝破那深淵。學會拿起與放下。因為你對我應經不重要了。過客,那就讓過客走出你的世界。不想不問,更不必去打擾。也許你的打擾卻總是一臉嫌棄!那又何必呢?與其學會拿起放下,這樣的我們也許會更加的快樂吧!

拿起

曾經的曾經,我對你是滿滿的在乎。對你的一切,都甚是喜歡。對你拿起。藏進心裡。生怕別人把你悄悄拐走。腦海回想的都是你。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擔心吧!也許真心換來的是你的微笑,也許有你的每一天,我都會很開心!因為有你,我才會滿足!對你拿起的日子,滿滿的喜歡。或許這才是幸福吧!我也會覺得很甜。因為你我彼此都只有一顆心。都互相愛著彼此!這也許才是最重要的吧!

放下

現在的現在,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相信,那是的我才是真正的放下吧!其實並不是突然不喜歡你了。是因為你一次一次的傷害我,丟棄我。我學會了冷漠,學會了寬容!但心痛卻永遠放不下!也許放下了對誰都好!也許不在牽掛你,都會更好的生活吧!也許放下後的我們便互不打擾!也許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也許該面對的終究要面對。逃避是永遠不可能的,放下,就此別過。互不打擾,互不牽掛。放下是最好的決定。青春應瀟灑的走下去!人生卻不曾留下,任何遺憾!把握現在,珍惜現在!

也許,真正的拿起與放下,才是最好的美好吧!也許做好現在,不像從前才是最好!也許以後的以後,我們將會更好吧!願青春瀟灑走一回。願我們一切安好!

學會拿起與放下,展現不同未來!

拿起與放下 篇3

國二作文 ,919字

嫋嫋清茶,或淺嘗或深品,不過“拿起與放下”兩個動作。漫漫人生,或得意或失意,總也會面臨“拿起與放下”的選擇。

“拿起”是一種勇於承擔,是一種精神,一種肩負,一種承諾,一種堅持。

回溯歷史,每一次文明進階、每一次推陳出新,都是不斷克服困難、不斷拿起的過程。站在歷史的轉角,肩負使命、從未言棄,真正的勇者都是拿得起的人。

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激情書寫《岳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膾灸人口、流傳至今。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這是一名宋代“公僕”的政治理想。“拿起”的是使命,支撐“拿起”的是他的為民情懷。

西方發明家愛迪生點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反覆試驗、晝夜不息,在6000多種纖維材料中找到了最耐用的發光體。這是一名發明者的科學實踐。“拿起”的是擔當,支撐“拿起”的是他對科學的嚮往。

“放下”是一種生活智慧,是一種灑脫,一種釋懷,一種從容,一種信仰。

戰國時期的屈原潔身自好,“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在混沌世俗之中投身汨羅,選擇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放下”生命觸及世人靈魂,高潔處事警醒和流傳後世。

西漢文學家司馬遷因李陵之禍被處以宮刑,身份卑微又羞愧難當。“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放下”生死榮辱,發憤圖強終著成《史記》。

拿起需要勇氣,放下同樣需要勇氣,更需要信仰。

拿起與放下誰更難?見人見事,標準不一,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我想,能夠拿起並珍惜別人不屑、不願、無心、無力拿起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拿得起;本可得到卻能輕鬆放下別人求之不得並拼命追逐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放得下。

懂得拿起,學會放下,堅守初心,堅持信仰,再難的困境也會開出最美的花。

放下手機從我做起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2字

我發現喜歡玩手機的人越來越多。我想讓每個人都放下手機,不要沉迷於手機,我家裡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手機,我對家人說:“請你們放下手機,手機對人體有危害。”家人說:“原來沉迷於手機是有危害的啊?那我們只在看作業和工作時才用手機。”

比如看“抖音”,“抖音”有很多會引人注目的小視訊,這些小視訊會讓我們荒廢學業,還有沉迷於看視訊的時間要花上一兩個小時,如果把這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用來看書、寫作業,這樣可以提高成績,增長知識。

玩遊戲的人也很多,不但浪費時間,遊戲商家會讓我們買那些要錢的遊戲裝備,這樣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財產。

走路看手機的人也很多。走路看手機的人不知道前面有坑,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下樓梯看手機會容易跌落下去,走紅綠燈路口過馬路的時候看手機會闖紅燈,不知道車輛的來來往往,一不小心就會被車輛撞到。這樣會影響自己的生命安全。

我希望大家只有看作業和工作上的事情,其他都不要玩手機,要愛護眼睛,珍惜生命,保護財產。

我建議大家少看手機,多看書。

青少年,請放下手機 篇5

高二作文 ,660字

手機的發展,承載著人類的喜怒哀樂,帶給人類無盡的思考。

回顧手機發展的這段歷史,雖然很短,影響卻是巨大的。指掌之間,將世界裝進一部小小的機器裡的驚喜,讓人類迷戀不已。它就如同一個時代的魔器,讓人類放不下、離不開。正是這種迷戀,讓人類忽略了許多;碎片閱讀取代傳統閱讀,人類習慣了淺嘗輒止;資訊搜尋方便快捷,人類忘記了思考;沉浸虛擬世界,人類不再腳踏實地……

手機,這個高科技產品為人類搭建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只要你走進,便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標榜“上網就是落網”的余光中,拒絕電腦的同時也拒絕使用手機。有一位老友送給他一部手機,余光中抱著好奇的心理試用了一下,很快便題了一首名為《小寶盒》的詩贈友人。詩曰:一隻玲瓏的小寶盒,藏著珍貴的小祕密,是我貼身的耳朵呢,還是你貼身的嘴脣?原本排斥手機的余光中,在感受到手機所帶來的便捷後,也不吝嗇地道出他內心的驚喜,“魔盒”的威力真大啊!

吃飯的時候,掏出手機,開啟QQ,看看有誰線上,無論熟悉還是陌生,都發一個表情,就這樣,一頓飯下來,沒有交流與溝通。套用網路流行的一句話:“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它為你帶來最美的風景,也讓你承擔最大的風險。有人說,手機應運而生,便捷快速,功能齊全,很給力;有人說,手機使人感情淡漠,心浮氣躁,整個中華傳統的思想文化體系面臨失衡。

其實,世間沒有絕對,關鍵在於人類如何選擇和把握,作為中學生的我們,絕對不能讓手機改變我們的命運,青少年們,為了我們的夢想,請暫且放下那美麗的“魔盒”吧!

放下手機拉近距離 篇6

國三作文 ,887字

如今,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拿起手機就能與千里之外的人通話,甚至是視訊聊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早已不再是古人遙不可及的美好願望。然而,正因為智慧手機的各種APP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人成了“低頭族”“微博控”。表面上,手機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可事實上,手機在不知不覺間讓心與心的距離更遠了。試著放下手機,去拉近與身邊人心的距離吧!

放下手機,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只是喝一碗楊枝甘露,你掏出手機拍個不休,把我晾在一旁像一塊木頭,讓我感覺有點寂寞”,這幾句《微博控》裡的歌詞直白的揭示了朋友聚會卻都在低頭玩手機、刷微博的現狀。手機本是為了方便交流的產物,如今卻給人際交往築起一堵無形的圍牆。明明坐在一起、距離極近的兩個人,卻因為手機把心的距離越拉越遠。學會放下手機,多與人交流,去享受聚會的真正樂趣,拆除橫亙在你們之間的那堵冰冷的牆,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放下手機,拉近與家人間的距離。你是否總有時間同網友談天說地,卻沒空為父母送上一句關切的話語?你是否總有時間刷微博玩遊戲,卻沒空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你是否總有時間低頭沉迷於手機,卻沒空陪伴年邁的父母?手機本是為了聯絡感情的產物,如今卻給情感交流束上了無形的枷鎖。明明呆在父母身邊,卻因為手機把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拉遠。學會放下手機,多陪陪家人,去享受家人的溫暖和愛,解開鎖住你與家人交流的枷鎖,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放下手機,拉近與自然間的距離。一個插座、一根資料線、一個手機,簡單的三樣物品卻可以讓你甘心縮在一方小小的天地,沉醉於網路的世界之中。與此同時,你有多久沒能出門去領略祖國大好河山,體會山水之間的無窮樂趣?手機本是為了“不出家門便知天下事”的產物,如今卻成了阻礙外出享受自然的一道無形的門。明明走出去就能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享受鳥語花香,卻因為手機讓你把美景關在門外。學會放下手機,多出去走走,去享受遊山玩水的樂趣,開啟那扇與自然親密接觸的大門,拉近心與自然的距離。

手機只是為了方便我們生活的工具,卻使很多人成了它的奴隸。學會放下手機,將重心放到生活中,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勿讓手機弊大於利。

放下手機去看看吧 篇7

高一作文 ,713字

手機乃21世紀最流行的物品之一,上到80老大爺,下到3歲小幼孩都有手機一說。科技發展了,簡單地利用一部手機就可以看到很多資訊,足以應驗了那句:足不出戶,便能觀遍天下的豪言壯語。但是,手機內我們看到的東西一定是真的嗎?是真的,我們隔著手機螢幕能感受到其含有的韻味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觀大好風光,聞天下之事,品之韻味,還是要放下手機去看看呀。

很多人說:“我也想發下手機,看看手機之外的風景呀。然而,我卻沒有時間罷了。”聽到這我不禁想起了有關時間的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擠一擠還是有的。”時間的分配合理,我們永遠都不會感到沒有時間,只要有心去找時間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在我看來,其實我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就已經很多。我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往往在我們不經意間越來越多,這是我們難以察覺的。

更有人說:“當我放下手機了,我卻不知道要去看什麼了。”我愕然,我們擁有大好風光,山河的風光有幾人能欣賞完,我們有眾多有古代傳承到現在的名勝古蹟,怎麼會有人不知道放下手機後不知道去幹什麼呢?放下手機,走出網路,我們可以去領略名勝的風采,看看是否如網路上的描述般美麗、神奇。我們從手機中聽聞已經太多了,但是我們卻很少親身去當場感受,放下手機,就正好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

很多人都對放下手機出去看看錶示不理解,感到無所適從。但我相信,事在人為,只要有心,我們必能放下手機,去欣賞我們還沒有欣賞到的美景。我相信,我們放下手機,收穫的不單只是自然之美,還能擴充套件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

朋友們,放下你們的手機吧!外面的世界正等待著你的探索,你的欣賞,你的到達。放下手機去看看吧,置身於真正的美景中,莫讓其只停留在你的腦海裡、你的想象裡。

感恩那牽起我的手掌 篇8

高一作文 ,1208字

龍應臺曾說過,所謂父母就是在小路的盡頭越走越遠,而你在路的這頭,他們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初次讀到這段文字時,心像被揪了一下的疼。那一瞬,腦海裡閃過了無數的畫面,一幕幕,一聲聲。才發現身邊的人早已在無聲中教會了我太多做人的道理,他們那牽起我的手掌雖已悄悄撤去,但留在我手心的溫暖卻足以變成一輪小小的太陽被我緊握,給予我力量……

午後的村莊,天上飄著幾朵慵懶的雲。路邊草叢中,野花黃一朵白一朵的開著。雞和狗門,漫不經心地走在土路上。風輕輕地吹過一片綠的田野上,遙遙的,移動著一些黑的點子白的點子,那是在地裡勞作的大人們。自己的家庭並不富裕,並沒有給予過我多麼豐富的物質生活,但身邊的親人們卻給予了我受益終身的精神世界。

我的祖母是一輩子勞作慣了的人,沒什麼文化,祖父在我未出生時已去世,家庭的重擔過早地壓在了她的身上。常聽父親提起他小時候的種種,略帶抱怨的語氣好像描繪著祖母對孩子們嚴苛的教育。她不識字可累死累活的也要供孩子們讀書,白日裡拼命地勞作,回到家裡又要餵飽一個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祖母不懂得什麼大道理,但“人窮志不能短’是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衣服可以破但不能髒,飯可以少吃但絕不可以浪費,祖母有時也會生氣,惱了便打,邊打邊罵;‘你讓我怎麼向你爹交代/’時至今日,我都能想象出這麼一幅畫面,那該是一種怎樣深深的無奈與痛苦啊?但無論如何在那樣一個艱難困苦的年代,那樣一個窮苦的家庭,祖母僅僅靠她那雙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的重量,而勤儉節約似乎已經成了我們家中不言自明的家風,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我。

我是祖母從小帶大的,現在的她還是閒不下來,雖然腳步已遲緩,但透徹的雙眸中隱約還閃動著年輕時倔強的光芒。我曾經偏過頭問過祖母‘祖母,你是怎麼過來的?’‘挺過來了唄。’她只是微微一笑,皺紋慢慢的聚集,全然沒有半點的不甘心與委屈。我緊緊的握住她粗糙不平的手掌,心裡默默的念著;謝謝你,祖母,謝謝你教會了我堅強。苦難過後的平靜是那麼令人珍惜,我只願牽起親人們早已被生活磨礪的不平的手掌,繼續前行,不論前方是風是雨,是晴是陰。

我明白,莊稼人的淳樸,土地的厚重早已深深的融進了我的血液。是的,我是土地的孩子,我的家庭教會我責任,堅強,愛與感動,它不僅僅只是一個親切的口語,這簡簡單單的一個音節中包含了太多複雜而難以言說的深切情感。它教會了我成長,親人們教會了我愛。家風有民族最淳樸的精神也有自家最簡單殷切的希望。家是我們生活的避風港,累了倦了都有個可以依靠的肩膀和一小段可以暫時歇息的時光,它又是我們人生遠行的碼頭,不僅在生活點滴中滲透著家世的影響,更多地是人格與心靈的塑造。

家,就是這麼一個地方,不管你航的多遠,行的多久,心中永遠會牽掛著它。現在的我在路上看人家牆角的迎春,枝葉繁盛,黃花燦爛,像是太陽的光芒。我無端的長舒了一口氣,突然間覺得夕陽無限好,世事真美妙,只因我知道,;

我會感恩,感恩那牽起我的手掌……

請把手機放下 篇9

高一作文 ,770字

在中研華普集團的《關於城市群眾手機使用狀況的調查報告》中,約有超過60%的調查物件日平均使用手機的時間為三小時,可見手機已然成為這個時代消磨時光的代言詞。然而,我想大聲地對這“60%”的人說一句:“請把手機放下!”

手機像時鐘轉軸中的潤滑油,同樣的二十四小時會因為它而變得更加短暫。仔細數數吧,究竟有多少時間被他所侵佔?早起後刷刷微博,吃飯時看看網劇,睡覺前和朋友互道晚安……日復一日,疲憊與睏乏奪去了你本該獲得的知識、佔有了你本該增長的才能。

所以,請把手機放下。抬頭,眼前將會是陽光明媚、眾星拱月;低頭,入眼的是行行名句,本本好書。

手機還像堵移動的牆,時時把你與他人隔開。聚餐時,你只顧盯著手中那塊會發光的螢幕,迴應只是敷衍了了的“哦”“嗯”。你會忽略同事剛買的花格領帶;忽略你母親因操勞而多出的鬢邊白髮;忽略你兒子因剛長出的虎牙而驚奇不已的神情……

所以,請放下手機吧!是它,讓你淡漠了親情,淡漠了友情。放下吧!獲取誇獎一句你同事的審美;問候母親的身體是否安康;把著兒子的手教會她怎麼用牙刷……

手機還像一張巨大的蛛網,我們被黏在其上,通過蛛絲相互認識、彼此交流。不再見面、約會,只是被軟禁在自己的位置上,對某個人的認識侷限於社交軟體的背景資料和照片牆。

憑著一首《我的滑板鞋》而爆紅網路的龐麥郎,在MV和專輯中風光耀眼,喜歡在QQ上和人聊天,發的全都是穿著高檔名牌的PS過的照片。而現實中的他卻蝸居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的旅館房間,不會燒開水、不會做飯也不會整理房間。他憑著網路而出名,也因此而頹廢。

放眼未來,若人人都只注重那塊發光的機器中的自己,忘卻了本我。那麼社會將不再由一個個人組成,而是由一部部手機,蛛絲,編織而成。

所以,朋友們,放下手機吧!為了不再虛度的光陰;為了我們自己的情感;為了這個逐漸走向虛擬,卻仍有著希望的社會。

放下手機,拒絕生活碎片化 篇10

放下手機,拒絕生活碎 ,749字

小時候,我經常會去離家不遠的圖書館看書,我一直認為,圖書館是一個安靜的、能讓人沉下心來閱讀的好地方。隨著我漸漸長大,迫於學業壓力,我好些年沒有踏入那圖書的殿堂了。可如今我再次走進圖書館的大門時我才發現,這已經不是昔日的那個圖書館了。人們時不時便會掏出手機,瞟一眼微信中他人發來的資訊或是閱讀幾篇今日頭條的文章,空氣中充滿了一股浮躁的氣息。

伴隨著手機的智慧化,以及其小型化、長續航以及時刻聯通的優勢,人們開始將手機隨身攜帶。那為什麼智慧手機會如此佔用人們的時間呢?歸根到底還是其中內容的多元化。從前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有許多,而每個渠道獲得的資訊資源是單一的,人們不得不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得所需的知識,因此那時人們獲得的知識是系統的、專一的。然而智慧手機使得人們可以從單一的入口獲得無限的資訊,因此人們時不時便會拿出手機來檢索或檢視需要的內容。這樣一來,人們原本高效工作的時間段便被切割成了無數塊碎片化的時間,人們的工作也不再高效。

同樣地,由於人們獲取到的資訊知識面越來越廣,人們不僅變得浮躁了,還開始沾沾自喜,不懂裝懂。畢竟,碎片化的只是太淺了,這麼多的知識說的好聽一點是四庫全書,而說得難聽一點,便是鄭燮口中的“破爛櫥櫃、臭油壞醬”。人們沉浸在這種碎片化的閱讀的成就感中越陷越深,到頭來卻一事無成。

人們真的是陷得太深了啊。如今很少有能主動學習業餘知識的認了,很多人都依靠手機的推送來進行學習,推送到什麼內容便學習什麼內容,很多時候也不會去明辨是非,梳理條目。這種碎片化的閱讀、學習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這種碎片化的生活已經成為了如今新世代的一個特徵,也帶來了諸多人際、甚至社會問題。技術本身並備有錯,關鍵還是人們的自控力。究竟何時,人們才能做到自我控制,放下手機,拒絕這種碎片化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