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創造美相關作文20篇

用生命創造美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8字

生活的美無處不在,我們可以用眼睛去發現美,用耳朵去傾聽美,用心靈去感受美,用生命去創造美。

美不僅僅侷限於景色美。它可以是一曲動聽的音樂,也可以是一幅優美的畫作,還可以用生命換來我們幸福的生活。

那一天,四川涼山和往常一樣,平凡又普通,卻響起了一陣長鳴。涼山的四月,本該是一個沉寂的日子,可大火纏繞著大山,燒得烏煙滾滾。本來的綠樹茵茵,如今卻遍體鱗傷。但,你還記得是誰拯救了它們嗎?對,是消防員!這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安全!

大火無情的吞噬著山林,一百多名消防員不顧一切衝了進去。那高舉著水管的動作,很普通,當然,也很偉大。他們打溼了山的每一處,同時也打溼了人們的眼眶。

足足三十名,三十名消防員都沒從山中出來,他們最小的還只是十八歲,還沒向世界打招呼,就這樣消失在大火肆虐的地方。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人們的安寧,這難道不美嗎?

在解放隆化縣的戰鬥中,因為敵人的橋頭暗堡,使得解放軍無法前進,在緊急關頭,董存瑞衝到了暗堡下面,可是沒有找到安放炸藥的地點,就在千鈞一髮之際,董存瑞用自己的雙手託舉起沉重的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英勇地犧牲了,當時他才19歲。

王二小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敵人知道上了當,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郝副營長為了讓後續部隊能找到突擊連因而點燃了書,但火光暴露了自己,被敵人的機槍擊中了。

他們捨己為人,用生命創造出了美。這種美,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是高尚的。倘若沒有這些英雄付出的美,那我們的生活,是不安寧,不幸福的。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讓我們向這些救火英雄和革命英雄致敬,他們生得偉大,死得光榮!

這些英雄用生命創造了奇蹟,犧牲了自己,換來了人們安寧幸福的生活,就是美的精神的具體體現。我們小學生,要緬懷英雄,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用雙手去創造美。

用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 篇2

高一作文 ,753字

未來是我們嚮往的,但未來不應當是等來的,它應當是我們用雙手創造出來的。聽了兩位重量級人物的報告,使我在這方面有了新的體會。龍樂豪院士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在經過不斷的拼搏之後,躍出了龍門,成了一名科研工作者,成了為祖國火箭發射作出重大貢獻的功臣,可是他並不滿足於自己現在的價值,六十多歲的高齡,還要用自己的雙手,為我國的“嫦娥工程”作貢獻,因此才有了現在的龍院士,有了讓我們大開眼界的《中國運載火箭與月球探測》的報告,有了我們敬佩的導師。

毛建東呢?他本是一個普通的出色民警,如果他滿足的話,也可以這樣平凡的度過他的一生,可他沒有。他選擇了排爆工作,一份可以隨時奪走他性命的工作。他為了全市的安全,從不畏縮,以至於有一次他被炸藥炸掉了右手,要是你認為他可以放棄工作的話,那可就錯了,他說:“炸彈毀掉的是我的右手,可毀不掉的是我的信念。”於是,他堅持留在了隊裡,以頑強的毅力,繼續參與特警訓練和工作,是他用雙手繼續創造著他的輝煌。

未來都是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有的人創造出來的是美好的未來,正如龍樂豪和毛建東那樣,而有的人創造出來的卻是暗淡的,甚至是悲哀的未來。那些貪汙受賄的官員沉溺於金錢美色之中,即使他們當時的生活快樂無比,他們最後得到的必定是千夫所指甚至鋃鐺入獄的可恥下場。

未來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呢?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目標,要向龍院士和毛建東學習,現在要練好品德學好本領,將來報效人民,報效祖國。

其次,還要像他們那樣,充滿信心和勇氣,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言放棄。拿我們學生來說,學習上再大的困難,也沒有生命的危險,只要我們拿出敢於拼搏的精神,就一定能夠搞好學習,為實現未來的遠大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讓我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吧。

用生命書寫美麗 篇3

國二作文 ,648字

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擺脫殘翅的陰影,定去尋找綻放的花朵。

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嘗試飛翔,我一定會翱翔於花叢裡和朋友捉迷藏……也許是一種奢望!因為現在擺在眼前的是—我不是一隻完整的蝴蝶。從我完成蛻變時那一刻猛然發現,身為一隻蝴蝶的我,竟然無法飛翔。

依稀記得當我還是毛毛蟲的時候,每天在莖上無憂無慮*著汁液。清涼沁入心脾的味道仍不能讓我滿足,我渴望自由,渴望著美麗。終於,我開始吐絲,把自己包裹起來。在一個不起眼的繭裡,為了那貪心的夢想,我接受了生與死的洗禮,忍受了撕心裂肺的痛苦。等到時機正好,我咬開蛹繭,把全身血液運到還未嘗完美的翅裡。可是,從路旁走來的一個小孩伸出小手,想把我從繭裡揪出來。然後,我獲得了自由,但,飛翔成了我永永遠的夢想。

看著一起吐絲,一起結繭,一起蛻變的夥伴飛向各自喜愛的花朵,我流下了傷心的眼淚。頭上的觸角感覺到了空氣中瀰漫著的香味。我順著莖往上爬著,努力忍受別人刺耳的嘲笑和譏諷的眼光。可是沉重的翅膀一次又一次的把我墜回原點。

不,我不能頹廢,我深深的記著,我是一隻美麗的蝴蝶,我不能讓我的驕傲被人嘲笑。一次又一次,失敗的痛苦被我當作創傷後的良藥,於是,在我快用盡最後一點力量的時候,爬進了那個為我開放的花朵。甘甜的芬芳在我身邊縈繞。在薰衣草結成的紫色海洋了,我決定了,不再等待。

吻別了最後一瓣花蕊,我便爬到紫色邊緣,閉上眼睛,縱身一躍。我慶幸,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我感受到了飛翔的感覺。無論是零落成泥,還是被碾作塵,美麗如故—那是生命書寫的美麗。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生命創造奇蹟 篇4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490字

生命對某些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她—海倫凯勒,他的毅力和生命的頑強是無堅不摧的。

著名作家馬克杜溫這樣點評過海倫凯勒:“19世紀有兩位奇人,一位是拿破崙,而另一位是海倫凯勒。”凱勒在88個春秋,艱難的熬過了87個無聲、無音、盲目的春秋。對她來說生命是多麼寶貴,而命運卻像一個“惡魔”,奪取了她年輕的生命。如過是我,我一定放棄了,但是凱勒並沒這麼做,而是跟“惡魔”拼戰到底,永不放棄,堅持不懈,終於堅持了下去。在他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最後五篇,寫了她的想擁有三天的時間去看世間的奇妙。她想第一天去看人間的奇妙,第二天去看黎明—日出,第三天想當一個平凡人,快快樂樂過上一天。雖然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凱勒卻還是一直堅信終有一天,他等啊等……

再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我們有些人是呢麼得不珍惜生命對它負責,在紅綠燈前有時是虛驚一場差一點被車撞,但是,有時萬一撞上了呢該怎麼辦?你的父母是會多麼著急啊!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讓它白白流失。所以現在開始,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珍惜生命、愛護生命,用心靈去感化別人吧!

用信任,創造美好明天 篇5

國一作文 ,938字

一面鏡,一顆心,一份信任,一場歡聚。

從往日小巷中的歡聲笑語,到現代社會中一張張冷漠的面孔,再到現在“共享時代”中的一場場歡聚,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快速發展,但人與人之間仿若出現了一道如薄紗般的隔閡,看不見摸不著,卻如影隨形。

自從與父母來到城裡,身邊的一切都發生改變,人與人之間的名利與心機,令我愈發懷念往昔故鄉那熟悉的小巷,就連街口賣菜大媽的吆喝聲都顯得如此樸實動聽。於是,我按捺不住心底那份深深的思念與眷戀,又一次與父母來到這裡—心中純樸與信任的象徵地。世事變遷,故鄉的小巷也悄然發生著變化,房屋不再那麼潮溼擁擠,取而代之,人們都住上樓房。這樣一來,人們之間的溝通少了,原本親切的臉龐此時顯出些許冷漠。啊,連這裡都少了一份信任,那麼這份情感讓我從何尋起?恰在這時,共享單車,共享籃球,共享雨傘等新生事物的出現,“共享時代”的來臨,改變了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共享時代”倡導綠色共享,保護環境,需要人們共同參與。在這個“共享”過程中,不知不覺我與許多陌生人結下互幫互助的情誼。記得有一次外出,時間較為緊張,不知為什麼手機app就是無法開啟摩拜單車的鎖,正當我急得團團轉時,旁邊一位做房屋中介的哥哥用他的手機幫我開啟車,我要把車費付給他,但這位哥哥連連拒絕:“不用不用,一點小事而已。”這件事令我感動,內心重新燃起對陌生人的信任。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互相信任不正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嗎?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等等共享經濟的產物,不也正是擁有者對使用者的信任嗎?網際網路和大資料的發展,使得共享經濟成為可能,這種分享精神符合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這種分享使得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這種分享同時也考驗著人們誠實守信的品德,這種分享更是在引導人們建立一種樂分享、講信用的社會秩序。我們在享有共享經濟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是在享有共享物品擁有者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應像愛護自己的東西一樣愛護它們,不辜負他人的信任。

民無信不立。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面對一些急功近利的社會現象,更應繼承和發揚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讓信任成為人們心靈溝通的橋樑,讓信任把世界裝扮得更加美好。人生之幸,莫過於被人信任;人生之憾,莫過於失信於人,讓我們開啟內心的真誠,用信任創造美好的明天!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1240字

一說勞動,人們常常提到“勞動最光榮,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可見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成立大家的共識。

上週日上午,陽光明媚。我看到媽媽在忙著打掃衛生,就悄悄地一手拿著簸箕,一手拿著掃帚,二話不說便開始掃地。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過去了,我才掃了半個客廳。我的額頭上冒出細細密密的汗珠,竟然有幾滴汗珠淘氣地滴到嘴巴里面,味道鹹鹹的。我真想歇一歇,讓媽媽去幹。但我轉念一想,為了我們家乾淨整潔的美好生活,要人人出力,再堅持一會兒吧。接著我又打起十二分精神,鼓足勇氣繼續清理還沒完成的地方。在我堅持不懈地努力下,我們家被我打掃的一塵不染,光潔如新。我看到我的“傑作”之後,便歡天喜地地去找我的媽媽。媽媽看到了乾淨房間客廳,高興地對我說:“你真是媽媽的小幫手。”媽媽摸摸我的頭,輕輕地擦掉我額頭上的小汗珠,讓我攤開我的雙手給她看。我緩慢地伸出手,此時我才發現我的手掌心全部都是紅色,火辣辣的疼痛感一陣陣襲來。媽媽告訴我,這是勞動人民的手,長大以後要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聽了媽媽的話,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勞動真光榮,我高興地吶喊了起來。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這不僅發生在我們家身上,同樣發生在我的舅舅家。

我的舅舅家身處小龍蝦原產地---江蘇盱眙。既然是小龍蝦之都,那麼舅舅家的主要受益當然是小龍蝦啦,但是他們努力的過程可沒有那麼簡單。那麼舅舅家又發生了哪些勞動創造的故事呢?媽媽給我娓娓道來。

首先,每當凌晨4點時候,我的外公,舅舅,舅媽都會準時起床。這時候的公雞還沒打鳴,滿天星星如螢火蟲一樣閃爍著微光,彎彎的月亮掛在天空,映出乳白色光鋪滿了整個道路,微光照亮著離家6公里遠的小龍蝦原產地-洪澤湖的路。接著舅舅他們便藉助這個微光去捕蝦,撒網,收網,挑選,撐船,換水……鮮活的小龍蝦就這樣被打撈上來。2個多小時後,舅舅再把捕撈上來的蝦送到盱眙希望大酒店。外公就要做好做餘下的收尾清掃工作。此時星光月亮已經慢慢隱去,太陽公公悄悄爬上來,陽光沐浴著舅舅家的龍蝦塘。黑夜籠罩已經變成了藍天白雲,晴空萬里。美麗的風景後有誰知道這背後是多麼辛苦勞累啊!

辛苦總是有回報的,美好生活體現在哪裡呢?

舅舅家通過他們一家人的辛勤勞動,已經從瓦房變成了樓房,每次我們從上海回到舅舅家,迎接我們的總是一片欣欣向榮繁忙景象,天黑了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歡聲笑語的吃著飯,聊著天,就連舅舅家兩隻“小皮球”狗狗也被吸引過來,躺在我們桌下聽我們說話。舅舅家通過辛勤勞動改變了生活,吸引了全村人一起往蝦稻共生的產業上發展。因此獲得了縣裡頒發的“光榮之家”稱號。

我想“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這件事,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理解,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當你去努力地勞動之後,你創造出來的事情,就是美好生活。

對生命最完美的詮釋 篇7

高二作文 ,1068字

姥爺是個退休的醫生,整潔幹練,生活有條不紊。可他唯獨養不好那幾條金魚。

幾乎每次去姥爺家,總會在陽臺上找到他。窗臺上,是他精心打理的花草:海棠、四角梅、茉莉、白鶴芋、金桔……四時交替,總有花盛放,色彩各不同。還是那句話,他唯獨養不好那幾條金魚。

姥爺喜歡大一些的金魚,每次去市場,總要逛一趟花鳥市場。遇到稀有品種或者長得漂亮的一定會買回家,甚至高興地連飯都忘了吃。按理說,姥爺的魚應該活得很好。姥爺是個醫生,所以魚缸、水,絕對乾淨,並且殺過菌。魚食也是他精選,甚至是他精心留起來的蟹腿肉。每天定時抽換兩遍水,還及時地把生病的魚撈出來隔離培養。但是,金魚的生命是不是太脆弱了?動不動就病,尾巴上生白點,或者掉鱗片。姥爺大魚缸裡的魚總比他隔離的少。

這就奇怪了,在如此完美的環境下,金魚怎麼就不能好好活著?

直到我到了舅舅家,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舅舅繼承了姥爺這方面的基因,也愛花草,愛金魚。舅舅家養了很多我沒見過的魚。舅舅有個大魚缸,與姥爺家的相同,不過,舅舅在水面上放了很多水草。舅舅說他不經常換水,我卻覺得舅舅的水更澈,更活。而且隔離病魚那個盆子,常常是空的。走進臥室一看,那裡儼然是個生態園—有大大小小十幾個盆子,有些只放了水,有些裡面放了水草。有個盆子裡放了沙土,養了麵包蟲餵魚用。有兩個盆子裡面竟是魚卵。魚不僅活得很好,還繁衍著,生生不息。

我問他:“你說,姥爺的魚怎麼老死呢?你的這些都活得這麼好。”他一邊修花草一邊說:“你姥爺呀,就是太勤了。”我不解,勤點不是更好?可在事實面前,我又無言以對。舅舅說:“舉個例子,魚缸裡的水,三五天一換就行,你姥爺一天好幾遍,魚好不容易適應了,就要接受下一個環境,你考慮過魚的感受嗎?”他放下那盆花,收拾了一下幾根黃葉。“餵魚也是,不用太頻繁,甚至不用太規律。放幾根水草,模擬天然的環境,對魚更有好處。萬一哪天有事喂不了,也不需要擔心。”我開始有些明白。

再看姥爺的魚,似乎有些悲哀。它們被豢養,被寵愛,被給予所有完美的條件,被滿足所有的需求。魚似乎活得自在,卻失去了生命本該有的一切。姥爺養不好魚,是必然的。

而現在的社會,這種悲劇不只發生在姥爺的魚身上。有些紈絝子弟,依仗家中的財富或權利不可一世。其實,他們何其悲哀?因為有了這些附加,一切都不再單純。而它們本身則像幾條金魚,在錦衣玉食與萬人仰慕中一點一滴喪失者生存能力,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好,是生命;不好,亦是生命。生命需要最天然的環境,生命需要最原始的尊重。生命因有困難才得以迸發,真正為生命考慮是對生命最完美的詮釋。

生命的絢美 篇8

國三作文 ,564字

炎炎夏日,夏日炎炎。

即使在家中依然感覺悶熱。我懶懶地斜躺在沙發上,百無聊賴地等待漫漫夏日的逝去。

突然,一道亮黃的色彩跌入眼簾,細細一看,竟是一隻小小的枯葉蝶。

它撲閃著纖弱的翅膀,舞動那嬌小的身軀,蹁躚的舞姿,讓人錯以為是不小心跌落凡間的古怪精靈。它揮揮橙色的雲袖,悄悄地落在一個灰暗的牆角,好似在閉目小憩。

看著她那舒適的模樣,我心感疑惑,這麼躁熱的天氣,她這小小生靈怎麼會如此愜意?我隨手擲了一根硬物,輕輕地碰了她一下,她似乎並不在意我擾了她的清夢,只是在上方盤旋了一會兒,便又棲息在那個牆角。

她那般的安然自若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長長的夏日似乎也因她的存在,而變得歡快起來。自私的我想將她挽留在自己身邊,便用了一個透明的玻璃罐將她禁錮起來。豈知她竟不屈,不斷地用自己柔弱的身軀撞擊著堅固的玻璃罐,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即使她知道自己對於這牢房是那麼的渺小,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我的心靈被這小小的生靈所震撼。這是怎樣的一種生命啊?偉大嗎?或許不夠偉大,但絕對是最真摯,最絢美的。我默默地拿開了玻璃罐,看著她飛出窗外,飛向天際,飛往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地方。

遺憾的是,那個夏日,我與那隻小蝶終究是擦身而過了。但更值得慶幸的是,那隻小蝶,曾在那個夏日,在我漫無目的地揮霍著青春的日子裡,讓我懂得了如何追尋生命真正絢爛之色。

生命如此美麗 篇9

國三作文 ,989字

生命之所以美麗,美麗之所以永恆,正在於它有肉有血的過程中,在平凡中現出真實。

字典裡的解釋:生命是生物體所具有的活動能力,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形式。世間,各種生物都以各自獨立的方式所生存著,無論居處的環境好壞,都為了自己,為了自然所生長著,繁衍著。其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則自然界生生不息,欣欣向榮。

沒有嫣然綻放的花朵,就沒有四季宜人的溫馨;沒有心靈的的振顫,就沒有生命的美麗,

荷葉上閃動的晶瑩,它所折射出的絢麗;沙灘上留下的足跡,它所餘存的歡樂;百鳥啁啾的一樹綠蔭,它靜動和諧,互為的美;是生命。看,樹的生命開始於樹種下的一刻。現在,它在陽光和雨露大地的愛護下長成著。

也許你是一位老師,傳授知識是你的生命;也許你是一位醫生,救濟蒼生是你的生命;也許你是一位警察,除暴安良是你的生命。也許……

有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正因為不同,每片樹葉都有其獨立的生命,雖環境的優劣總難如願,但每一片樹葉,其生命都可以綻放屬於自己的燦爛。

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生命的美就彰顯於生死之間。人的生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然而相對於宇宙的多少億年,我們的生命只若塵埃,很渺小。在匆匆的生命旅途中,我們只在意這一個過程。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開。而生命只有一次!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過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於我們自己掌握。只要想到這,再大的痛苦我也會接受。因為我畢竟還活著。《生命的意義》中有一句令我刻骨銘心的話:“不要在快死的時候去悔恨,要始終問心無愧,尤其是在我們還有資本的時候,我們的資本是年輕。”生命中的時間!時間裡的生命。無聲地來,無聲地去。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生命是寶貴的,擁有了生命就等於擁有了這美好世界的一切。沒有生命,又豈能感受到世界的一切成功與失敗,體會一切悲哀與快樂,看到一切喜悅與憂傷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命賞賜的。沒有生命,所說的一切都是空話。

雖然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如能正確地運用它,一次足矣。我們不必苛刻每一個人都在“轟轟烈烈”中度過生命,只要珍惜生命,好好過,亦已足矣。

你的生命可以是美麗的,只要你想……

“哇,原來有一千萬只太陽的光輝映照著生命!”

“是啊,生命竟如此美麗!”

我用生命閱讀 篇10

國二作文 ,873字

我想,我是用生命在閱讀,那些紙頁與指尖交觸的瞬間,那些文字與文字絞纏的明光,匯成生命一朵朵殉爛的陽光,在我的生命中盡情綻放。

從初生明的啞啞學語開始,這便成了我和書的相遇,第一次,媽媽指著方塊字,耐心地教我閱讀,那時,我對文字,對書,既陌生又好奇,那種求知的眼神,那顆按捺不住的心,便形成了我對書的第一種感覺,一遍遍地用著不太流利的聲音讀過一個個字,時而大聲地咯咯笑了,時而又露出欣喜滿足的神情……你能想出一位母親等起一個小女孩的手,點過每一個文字的情景嗎?溫馨而又美好。書,以此走進我的生命。

到了上學,第一次看到教科書,學習教科書,被它所散發的油墨香味吸引住,頓時,年幼的我便覺得學習是何等的幸福,書又是何等的美妙。我知道,我的生命將離不開書。

自然,單靠課內的書籍並不能滿足我對書的渴求,我將眼光放得更廣。我把眼光方向小說,那般迭蕩起伏,曲折離奇,讓人著迷,讓人沉醉;我把眼光方向散文,那般飄逸靈動,那般清香嫋嫋,讓人領悟良多,品味良多,享受良多,我又把眼光方向詩歌,那般朗朗清脆,短小精煉,讓我追求,讓我敬慕……

我愛徐志摩筆下的康橋,我愛朱自清勾勒的父親的背影,我愛錄音帶我看東京,我愛蕭紅為我訴說魯迅,我愛冰心描繪的一日春光,我愛……

我愛在雨天,聽一段雨音,賞一段雨景,翻一本書,專注地讀,讓雨滴漸漸作一曲伴奏的旋律;我愛在一個悠然的下午,望望漂浮的運絮,、甲一口沁心的香諾,坐在輕輕搖晃的藤椅,接受書的潤澤……

因為書,我愛認識到那些書的締造者,開始仰慕他們,我喜歡畫家寂地那般憂傷卻能治癒人心的力量,喜歡八零後作家落落每一個對青春的感嘆,但最讓我欣賞的是張愛玲。她堪稱中國文壇的奇女子,她是冷豔的、高傲的,她總是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人,看事,去揭示事物的的本質,她的筆調是灰暗中的蒼涼,她的作品也既具又理性的思考,又具有感性的細膩,喜歡她那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這樣對生命精妙而又具諷刺的比喻,怎不令人驚歎?

我愛書,我懷戀那些在書中溫暖而又耐人尋味的日子。

書就是這樣紮根在我的生命。

書陪伴我一生,閱讀持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