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枯荷聽雨聲相關作文20篇

留得枯荷聽雨聲 篇1

高一作文 ,993字

下了一天的雨,下得很緊、很密。已是深秋,葉子卻還沒有落盡,雨打在葉子上,一片緊密有節奏的音律,別人聽得昏昏入睡,但於我而言,下雨天,卻是睡不著的。我喜歡雨,更愛聽雨聲。

我對雨是有一種別樣的情感的,尤其是秋雨。春雨我不喜,尤其是初春的雨,她是個害羞的小姑娘,“千呼萬喚始出來”卻也只不過是“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其中間或夾雜著春雷,可雷聲大,雨卻不肯落,彷彿是某位裝腔作勢的官員,平白讓人生厭。夏雨來得急,去的也急,好像那位小姑娘已經長大,進入了青春期,固執而暴躁,從不聽從管教,隨心所欲,下雨,想多大便多大,卻不想給別人造成了多大苦惱。相比之下,秋雨是最好的。秋雨下起來,渾身都散發著一種成熟的魅力。杜拉斯說:“與你那時的容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飽經滄桑的容顏。”使人慾罷不能的,便是成熟的美。秋雨是凜冽的,打在人身上,很涼,刺骨,引起身體一陣戰慄。秋雨是帶刺的玫瑰,更像有毒的罌粟。使人明知道愛上便會萬劫不復,卻也還是愛的義無反顧。秋雨是有韻味的雨。

《紅樓夢》的第四十回,黛玉曾向寶玉說過:“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我倒喜歡李商隱的詩,但“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這一句,卻是我最愛的。萬里枯荷、朦朧煙雨,既浪漫又不失憂鬱,想想便覺得美極。可惜我卻沒有機會一飽“耳”福。學校里人工湖有小小的一方,雖然只植了幾株荷花,且已深秋,但枯萎的荷花立於碧水卻也有一種說不出的蕭索殘敗之美。再加上這幾天連綿的細雨,使得這個乾冷的北方小鎮更多了幾分江南水鄉的溫婉多情。所幸學校樹多,聽不到雨打枯荷,卻也可以聽聽雨打落葉聊作安慰。

聽雨是一件很有味道的事。通過聽雨,你會聞到百里外果園芬鬱的果香,你會嚐到清涼冷冽的山泉。在學校聽雨,一片整齊,雨打在葉子上,沒有波動,沒有起伏,就像壞掉的收音機,一開啟,清一色的“沙沙”的雜音,學校的雨使人心靜;在家裡聽雨,聲音便多了幾分變換。我最喜歡的是雨打在飲料瓶上的聲音,斷斷續續的,就像鄰家初學鋼琴的小孩,琴譜還沒有練熟,只能斷斷續續的,一個音一個音的往外嘣。家裡的雨,裡面有小孩的純真。

有一句俗語: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要入冬了,仔細算來,這該是入秋後的第六場雨了吧。聽說北京已經開始下雪。不知道這優雅高貴的雨聲,今年我還能聽幾次。也許正是有了一年的等待,聽秋雨,在我心中才顯得更加意味深長吧?

留得枯荷聽雨聲 篇2

國二作文 ,840字

乘一葉小舟,輕泛於這碧波盪漾的異龍湖上,看著那一片由遠及近的荷葉與蓮蓬,在陽光的照射下,竟微微有些刺目。

“十一”假期,隨著父母回老家探望生病的外公,一月不見,他彷彿蒼老了十歲。心裡不由得厭煩起這充滿了淒涼味的秋季。有時一片隨風飄過的落葉,竟也能引得我久久凝思。

手指輕輕劃過碧綠的湖水,微微的涼意讓我一個激靈,再抬首,一片荷葉赫然出現在眼前,只是有些顯得枯萎。這,便是秋天的荷塘吧!

一片片微微泛黃的荷葉在身邊經過,越是深入,那參差不齊的蓮蓬便越來越多。想不到,這荷塘深處竟別是一番景象。還未到深秋,大多數荷葉還是青綠,使得那略有些泛紅的蓮蓬更加顯眼,一顆顆青翠的蓮子彰顯著秋天特有的魅力,而那僅存的幾朵殘荷,以一絲悽美,越發襯出了收獲的喜悅。

信手摺下一支蓮蓬,忽然想起外公最愛吃的便是這蓮子,想起他總愛絮絮叨叨地和我講他年輕時的事情,舅舅、媽媽小時候的趣事,他青年時的工作,走南闖北的見識……言談間,他好似又回到了年輕時,彷彿這回憶也是他生活中的一大樂趣。他總是說:“一輩子的收穫就像是那一顆一顆的蓮子,待荷花凋零後,蓮蓬便靠品味這蓮子來回憶這一生。”

他說這話時總是眯起雙眼,臉上的皺紋也透出幾分輕鬆,幾絲欣慰,彷彿他便是那蓮蓬,在一點一點的回味他的蓮子,他一生的果實。

不知何時下起了雨,打在一片片荷葉上,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剝出一顆蓮子嚐了嚐,微苦,但更多的卻是清甜。想來外公便是在回憶這種味道了吧—那是一份屬於秋天獨有的味道!

點點雨聲,像極了外公蒼老沙啞的聲音,於是,一股親切感不禁從我心中油然而生。不遠處,一片枯萎的荷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著,晶瑩的雨珠在葉面上不斷滾動,這時我才倏然意識到,原來秋天來臨了!

這次我不再煩悶,我想,我終於體會到了外公那一份正處於秋季的心情。

一葉可知秋,秋天有的,不只是人們通常感受到的淒涼,她還有一份沉甸甸的人生的收穫與一份值得人細細品味的美好回憶。

“留得枯荷聽雨聲”,這,大概也是一種秋天吧!

留得枯荷聽雨聲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8字

我最喜歡的一句詩是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詩人思念著遠方的朋友,沒有留意天上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雨點灑落在枯荷上,發出一陣錯落有致的聲響,別有一種美的情趣。讚美“蓮葉何田田”的詩句很多,欣賞枯荷的詩人卻很少,從這一點上看,作者的眼光很獨特。

我喜歡這句詩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它讓我過了一把當老師的老師癮。

初冬的一個週末,天上下著小雨,我和媽媽去探望外婆。外婆門前的一口池塘吸引了我的目光。原來滿池的荷花早已凋零,一張張枯黃的荷葉仍然堅強地面對冷風寒雨。雨點打在它們身上,發出“滴答”“噗噗”的聲音,我不由自主地感嘆:“這真是‘留得枯荷聽雨聲’啊!”媽媽疑惑地問:“我只聽過‘留得殘荷聽雨聲’,你好像記錯了。”媽媽是語文老師,都不知道這個,這下又可以當一回小老師了。我心中暗暗得意,一本正經地說:“林黛玉就是像您這麼說的。她最不喜歡李商隱的詩,所以即使引用也要改一下。《紅樓夢》為什麼這麼寫呢?因為這個細微之處可以表現林黛玉的孤傲,曹雪芹實在是高明啊!”

媽媽感慨地說:“哇,還有這個故事,閨女真是博覽群書!你把這首詩背給我聽聽好嗎?”這還不簡單,我張口即來:“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詩和暮色籠罩著我們,令人陶醉。

留得青荷聽雨聲 篇4

高二作文 ,780字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青荷聽雨聲。

對於一切嚴肅面對人生的人來說,時光是一種敬意:嚮往事,向未來,而對於我來說時光中你留下的愛的痕跡,卻是我一生無法拂磨的。

你離開之後,家變空了。家裡客廳東南角放置了一個紫檀紅木盒子,盒子上是那神態悠然的觀音,小時候我體弱多病,你說需要觀音來鎮殿,你在的時候每天早晨在盒子前方小香爐裡點上三根香,祈求觀音保佑我健康平安,兩刻鐘後便把香爐的灰倒掉,將臺子上的灰用抹布輕輕拂去,你離開後的第四天,我偶然瞥到那荒涼的一角,突然意識到你已經回到了屬於你自己的故鄉,而那香爐一角便是你花開之後存留在我心中的一片青荷,縱然花謝了那碧綠的荷葉,仍是你愛我的痕跡。

曾經每天清晨起床後,洗手間總有盛滿熱水的水盆和牙杯,你說小姑娘要用熱水洗漱,對身體好,可當某天我在某一個少了你的清晨起床時,洗手間只有冰冷的自來水,那水刺骨的冷到我心裡,我竟然是如此的不習慣沒有你的生活,眼淚就像是一把刀子,刀刀割我心頭,暖暖的開水是你離開後開在我心頭的一片枯荷,蓮敗了,青荷永存,時常用它來聆聽你對我愛的痕跡。

我開始仔細的審視家裡的一切,發現你留下的痕跡是那樣的多,又是這樣的少,眼前總是浮現出你出現在家裡的角角落落,你在這裡那裡忙活著,笑盈盈的,可是轉眼間你又不見啦,你留下的只有我對你的習慣,我對你的依賴,我甚至在這個你生活了已有兩年的家裡找不到你留下的一件物什,我知道於你而言,這不是你的家,你總是把自己的行李收納在那個小小的行李箱裡,隨時準備離開,這裡也許只是你的一個長期旅館,你的心裡始終放不下你的家,你周圍的那些街坊四鄰。

可是於我而言,你從未是我心中的過客,你在我生命中留下的點點滴滴,全部化作了開在心扉的青荷,花落了,青荷在,留得我在思念的時候聽聽你對我愛的雨聲。我會記得你—我最愛的外婆給與我的每一處痕跡,直到我向這個世界謝幕。

留得殘荷聽雨聲 篇5

高一作文 ,1005字

中秋已至,我感到一絲涼意。但不知怎地,在這金色的秋天,我仍時時記起那個剛過的夏天,忘不了它的火熱。熱情與奔放是它的旋律,成熟與衝刺是它的主題。但懷想只是懷想,眼下秋天已至,收穫的喜悅就是那熱情的最好的回報。

夏,有著“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夏天種荷、賞荷,似乎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一畝方塘,一片荷葉與荷花,這的確是美景。可現在,秋天到了,荷花也已調零,只留下幾片殘葉,被粗莖支撐著,搖擺著,讓人頓生淒涼之感。只有水中的落蓮,證明數月前的壯觀。

秋,無需荷來裝點,因為綠色已不是它的主色調,代之以金黃之色。秋也無需熱情,因為它是熱情的延續。當荷花落時,蓮子也已成熟,它預示著來年盛夏的輝煌。

夏天的雨,也是熱情奔放的。它猛,常沖壞了枝葉花朵;它短,往往無法滋潤土地。而秋天則不同,綿綿的細雨是世上最纏綿的。它細,輕輕沖刷著枝葉,清潔著花朵;它長,一下三兩週,但沒人惱它,纏綿的秋雨是世間最溫柔的。人們懷念的,大概也是這綿綿的秋雨。

在這綿綿的秋雨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舒服、愜意的。我們常站在行走在秋雨中,讓它浸潤我們的臉頰、面板和衣服。這來自大自然的饋贈真是太珍貴了!

與夏天的流光溢彩不同,秋是一幅深色調的油畫,但不時有一兩筆寫意。現在,那一畝方塘中,深綠的水上是兩片殘荷,捲曲著暗黑的身體,它們的清香已不復存在,代之以秋的氣息。下雨了,稀疏的雨落在水中,打在葉上,是一片寧靜的輕響。秋雨中,殘荷上罩了層薄紗,是無言的老者,在雨中靜坐。這時,雨小了點,荷上仍有雨珠,塘中還有落蓮,都如水下的魚,在雨與水之間遊動著。雨停了,殘荷更美了,如駝背的老人,在風中哆嗦。水中是一片漣漪,如一張淚漣漣的面孔。這些都使我感到無端的不安。但不久,天由陰變多雲,陽光略微照下來,荷塘又恢復了平靜。此時,垂釣者頗多,他們不是為魚,而是為釣的吧!

差點忘了,秋天本來如此,何必太為之傷感,這樣的季節是世上最深沉、最含蓄的。它是最美麗的季節。

秋之面容是深沉的,飽含欣喜的,它給人以力量;秋之氣息是含蓄的,它使人陶醉;秋之形體是美麗的,華麗的衣著使它鮮豔,透亮的輕紗使它迷人。殘荷也好,落葉也好,都是春華秋實的結果,都是大地的輪迴,都是生命的暮歌。殘荷片片,秋雨綿綿,塘中美景,時隱時現。這樣的景色,哪個時候能見到呢?只有在這秋天,在這金黃的秋天,喜悅的秋天,深沉的秋天。殘荷是昨日的回憶,秋雨是今日的寫照,它們都擁有美好的明天。

留得殘荷聽雨聲 篇6

高一作文 ,836字

自幼便是偏愛雨的,傾慕的是它的婉轉輕靈,是它藏蘊著的浪漫的詩情,最為出名的雖是江南的雨,是墨色水鄉的煙雨,然而,在這裡,在這個被譽為避暑聖地的貴州,另一種雨亦使我沉醉痴迷。

這裡是貴陽,八月的貴陽。

“快跟上,別掉隊了。”在指導老師的叫喊聲中,我們一步步走向景點,一想到昨日黃果樹瀑布還只是書中生澀的概念如今卻近在咫尺,不由加快了腳步。就這般,近了,更近了,白色的綢緞在藤蔓的掩映下逐漸展露出眉眼。然而,人山人海中的你往往只能窺得一角而不見全貌,你迫切地渴望走出熙攘的人群探尋瀑布的奧祕,你撥開面前的枝葉,卻發現眼前的景色遠比想象中的磅礴巨集大,方才還如羞怯得不肯示人的小姑娘,現在卻恍若張飛雲長一般的長鬚大漢。而越細觀,則越震撼,清流不摻雜質,於百米高空傾瀉而下,彷彿是一匹匹龍馬肆無忌憚地賓士撒歡,騰飛著,呼嘯著,繼而衝撞著路旁的巨石,石頭在夜以繼日的沖刷下變得圓潤光滑,激起的尺尺浪花溫溫地落在旅人的額上,頸間,輕輕地拂去旅途的疲累,彷彿便是這瀑布懂人,情願化作霧水為貴州降溫。

閉上眼輕輕享受水霧化在臉上的清涼,如一團水彩暈開,和著微風竟也升起絲絲醉意。忽的,霧沉了,周圍響起陣陣驚呼:看,下雨了。再偏頭,河面果然泛起陣陣漣漪,一圈圈擴散開,撐起比江南煙雨更為絢麗的夢。撐起傘,亦步亦趨地跟在人群之後,我們走入了一幢木屋,為的是躲過這場水與人的追逐。

倚著門口的柱子—我也不知為何,就想這般倚著,也不是為的賞雨,雨絲飄蕩捲起一番朦朧的畫面固然美好,但終不能引人長久駐足,在看什麼呢?我也不知道。

“這是泥沙河,”老師的聲音適時從身後響起,“是當初西遊記取經的地方。”

難怪,這河邊站著這麼多人,臉上帶著一抹懷舊與溫暖。

留得殘荷聽雨聲—莫名的,我想起了這一句詩,在每一個遊人都發出“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感慨之時,我想,瀑布的規模終會減小直至消失,而有些東西卻會隨著歲月更替歷久彌新,在雨絲的席捲下依舊散發出盎然生機。

在今天,那種東西叫情懷。

留得殘荷聽雨聲 篇7

高一作文 ,913字

這個庸庸碌碌的夏天,驕陽彷彿成了無足輕重的過客。我難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景。落花,無奈地憑雨水依附於枝椏上,在晚風中飄搖心碎。我此刻的心情像極了在缸中沉浮的藻荇,在方寸之間已無多少新奇,於是,我緩緩撐開傘,向窗外踱去。

雨,一直淅淅瀝瀝地下著。

荷,依舊搖搖晃晃地擺著。

屋外是一片愜意。

只有如線的雨絲跳入湖中,忽而消失了,極像貪婪水的魚兒。

只有幾個行人悠閒地在湖邊踱步,說說笑笑,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

只有幾隻蜻蜓在行人的腰間穿梭,像是無家可歸的孩子,正在尋覓一個遮風擋雨的蔽護所。

轉眼間,一切都消失了。

似乎只聽得見雨絲落入湖面,蕩起一圈圈漣漪的清聲。

全世界都靜止了,但是有這滿池的荷正在坐擁著這份寂靜,有這滿池的荷諦聽著清脆的雨聲,足矣。

我向塘中望去,忽而這雨絲跳上荷葉,變成了一顆顆珍珠,又滑落於湖;不經意間這雨絲跳入花骨朵兒,滋潤著她伴她入眠;如若讓著這雨絲偷偷溜進蓮蓬,進入蓮子,又讓他飽滿了幾分。

這雨越下越大,這花卻越開越盛,好一個倔強不屈啊。這可讓我又歡喜又擔憂。喜的是這久違的荷花終於開了,憂的是這雨越下越大,是否會將荷打得片甲不留,花瓣難尋呢。

母親呼喚我,便答應著躲進亭子中,坐在母親身旁談論著這不解風情的雨。過了好一會兒,這雷才停,這雨才靜。我走下臺階,便與這雨後清新的空氣撞了個滿懷,無暇顧及天邊架起的一座彩虹,只奔著荷花,望去。

讓我欣慰的是,滿池的荷花全開了,卻出乎意料地沒有凋零,全都似一個個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湖中,猜想著她們身姿曼妙卻又不受侵擾,略施粉黛卻又沒有被那大雨洗刷殆盡,難道只是因為她那堅毅的品格,難道只因為……

恍然間,我發現荷葉表現得有氣無力,原來荷葉為了不讓荷花受到傷害,毅然決然地用自己的軀體去保護更幼小的荷花。宛如我們的母親用自己的所能去保護著稚嫩的我們。

恍惚間,自己竟然有些後悔,埋怨了多雨的夏天。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句話:“春花,夏雷,秋雨,冬雪,心有所願,清風自來。”是的,方寸之間,自有天地,在山林遠離紛擾,不如在心中修籬種竹。

雨停了,小小的水窪盪漾著幸福的笑容。薔薇悄悄攀上白牆,我收起傘,心中的殘荷連天翻湧,遮蔽了往日炎炎的太陽。

留得舊瓦聽雨聲 篇8

抒情作文 ,753字

雨絲纏綿,溫柔的拍打在青磚黑瓦上發出清脆的迴響,坐在堂前聽著那冷雨歡快的律動,小小的我仰起頭,心底是那樣祥和、安穩。

只是後來家裡裝修,用水泥砌成的平頂代替了那層疊的屋瓦,那些舊瓦被隨意置放在牆角,被歲月洗涮成灰白色。雨打屋瓦的聲音,隨著舊瓦一起沉寂在那陰暗的角落裡。

記憶中的雨聲應該是綿潤而悠長的。春雨也好,冬雨也罷,在江南,所有的雨聲都是吳儂軟語似的繾綣,細密的交織成網,裹住你也裹住你的心。

林妹妹最愛那雨打殘荷的聲響,故獨愛那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而我偏偏喜愛雨打舊瓦時靈動活潑的聲音,彷彿雨點在屋瓦上快活的起舞,呼朋引伴,好不熱鬧!

於是,小時候的我總是搬著椅子,獨自一人坐在堂前,聽著雨和瓦融合的交響樂,屋外是一大片田野,放眼望去,都是鮮活的綠色,即便是在寂寥的冬日也從未感到過死氣沉沉般的壓抑。

瓦是雨的歸宿,雨是瓦的知音,只有瓦和雨的結合才是江南的雨聲,屬於那一場杏花微雨。

而今,舊瓦卻是被遺忘在角落,人們似乎忘了當年瓦屋聽雨時的舒暢和愜意,忘了瓦曾經是這個屋子的頂,忘了瓦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時光,於是瓦在時間的洗禮下逐漸破碎朽去。

瓦屋聽雨成了記憶中的絕響,時光結束了屬於瓦的時代,也結束了雨打舊瓦的時代。那樣動人美妙的雨聲成了如流往事中不輕不重的一筆,深深埋在了心底,鎖進了記憶深處,一閉上眼,彷彿還能聽見雨打在屋瓦上的音響,叩擊著心裡那根柔軟的弦,於是不由自主的留下了眼淚,濡溼了臉龐,那裡心裡的雨在落下,卻再尋不到承載它的黑瓦,所以溢位了眼眶。

是光陰帶走了舊瓦,還是舊瓦帶走了光陰?

在我們逐漸加快腳步的時候,誰還會想起曾經雨打舊瓦的曼妙音律?瓦承載了我們大部分的記憶,如今卻在未知處沉寂,讓灰塵塵封了它原本的黛青色。

種幾畝薄田,栽幾株清菊,留得幾片舊瓦且聽那冷雨切切絮語。

留得一晚聽雨聲 篇9

高一作文 ,809字

我已經有多久沒有好好聽一次雨聲了?我記不清了。只隱約記得記憶中那個模糊的印象是小時候坐在外婆家的老房子大門口,帶著幾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自己。

真慶幸啊!在這個雨夜,雨聲和我又重逢了。我躺在寢室的床上,頭抵著冰冰涼的牆壁,聽雨在耳邊沙沙的呢喃,自然的聲音總是那樣撫慰人心的。它清晰又均勻,與當你昏昏欲睡時樓上的某位同學手錶砸在地上傳來的“咚”的一聲令人惱怒的聲響截然不同。它像是清晨做早課的僧人們閉目靜坐,一下一下敲打出的木魚聲,讓每一個在夜晚聆聽的人平心靜氣,默默回想一天的所見,靜靜懺悔犯下的過錯。雨聲,彷彿是雨在訴說:雨,是要洗去塵世間的一切汙垢的。

雨聲並不單調,向古典樂般舒緩的旋律中總會加入一些雨打樹葉的聲音、水管中水與管壁摩擦的聲音。令我驚奇而又迷惑的是:雨是怎樣做到在不斷重複的雨聲中加入像突然從古箏的第一根弦劃到最後一根弦的和音,還有像珠子墜入牛皮鼓中般歡快的彈跳聲?於是,也難免引人產生遐想:冥冥之中,是否有誰在操控一切?

我喜歡聆聽的雨聲,有夏季冷鋒帶來的短暫迅猛,痛快酣暢的,像《C小調第五交響曲》般震動人心的暴雨,也有冬天十分稀少的冷硬冰涼的冬雨。可最令我念念不忘的,還是冬末春初,沉穩安靜,又帶著幾分俏皮靈動的雨。想象你的眼前有一塊雪白的畫布,雨聲就是塗上底色的粉彩,你用腦海中那隻簡單樸素的筆,任意勾勒描繪。

雨聲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因繁重的課業而關閉的記憶之門。有生活,有文字。我想起殳俏在《落雨天雜食志》只所描繪的那碗用鮮美的雞湯熬製,升騰著溫醇而淡然的熱氣的麵條。想起寒冷的冬日週六回家痛快的洗一個熱水澡,穿著休閒的睡衣和家人圍著吃火鍋的場景,霧氣氤氳。想起也曾在下雨天找件不心疼的舊襯衫,一顆一顆緩慢而悠閒地吃楊梅,“吃完了還可以順便用楊梅汁給自己染個指甲”……

在一個雨夜,一天繁忙的學習後,和媽媽鑽進兩個被窩,和著雨聲的伴奏,說上幾句熱乎乎的知心話,也稱得上是人生第四樂了吧?

留只耳朵聽雨聲 篇10

國三作文 ,832字

秋雨清冷而柔綿,常是淋淋漓漓好些天不停,冷風裹挾著溼氣在人群間打轉。果真是一層秋雨一層涼啊。

雨便常惱人,說這處處皆是溼涼的氣息,著實不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其實,我覺得無妨,縱然不能停這雨,何不接受一下雨難得的洗禮,留只耳朵聽這雨聲,也不乏愜意,況且,我自是欣賞這柔和的細雨的。

細聽,那雨濺在屋簷上、濺在雨篷上,碎在路面上、碎在叢叢綠葉裡。那縱是不同的樂聲,融合在一起,成就了這交響的雨。嘀答,嘩啦,滿世界碎了琉璃。

大街小巷嘈雜的聲音,在雨聲中似乎都變得微不可聞。耳裡終日塞滿繁瑣的雜音,而在雨裡,卻霍然清淨,心也靜下來,仔細聆聽。那是在城市中依舊屬於自然的聲音,變化無常,不會套入循規蹈矩的枷鎖中。是自由的清音。

在雨裡,隱隱覺得有生命在呼吸,蓬勃的生命,汲取甘霖,呼吸聲此起彼伏。眼前細小的雨絲形成朦朧的雨幕,緩緩波動,那像是無數生命繪成的萬千詩畫。然而轉瞬間又一片寂靜,空曠得只有雨聲和心跳。

那是變幻無常的雨啊。

那雨,唱響的是生命,洗淨鉛華。

風拂技葉。雨珠灑了綠樹滿懷,琵琶似的流暢撥響,大珠小珠如落玉盤。雨水的清音是亙古不變。其實,就是念“雨”這個字,仍是婉轉綿長,如清泉汩汩流過心田。那雨珠迸濺在文字裡,盡顯風姿。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駐足雨中,落筆是磅礴或悽婉的篇章,就如一輪又一輪落下的雨,留給後人陣陣慨嘆,一場又一場的雨中,歷史這樣一頁又一頁地翻過,終為灰土。

其實雨才見證了這一切,那些記憶隨它們一同濺落,是終究破碎的琉璃。

留只耳朵聽雨聲—

聽那多少朝代湧現又湮沒,多少人出現又離開,而冷雨落了一場又一場,磅礴或清婉,唱著離歌。透過茫茫雨幕,好像仍能看見,當年,橋上的油紙傘開了又合,孤村中鐵馬冰河入了夢,而僧廬下,聽雨的人聲聲惆悵。

那雨啊,唱響的是歷史,是氤氳的情。

地上的水漬裡,是一圈一圈的漣漪,像年輪。

生命和歷史,在雨幕中起起伏伏;雨中傾瀉而下,記憶和時間。

你聽,那雨聲。一曲又一曲。

嘀嗒、嘀嗒。

像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