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感情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的感情 篇1

碎片化的感情作文90 ,895字

感情,是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東西,與其說是每個人,不如說是萬物。它是我們對事件的感受,對某個人的情感,甚至是對生活的看法。那都是感情,如今的我們被水泥森林層層包圍著,每個人也被自己越縛越緊,躲進了虛擬的網際網路世界。隨著智慧手機的更新換代,我們與別人的交流方式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被更新了。”快餐文化”和功利模式下的產業鏈就像把刀,切碎了我們的時間和情感。

碎片化的親情

說到網路對生活的影響,不得不說到親情。我曾經在《讀者》上看到一組國外攝影師拍攝的圖集,他把日常生活中人們手中拿著的個人電子裝置通過技術手段巧妙地隱去了,”而此時的人們看上去就像自閉症、憂鬱症患者”,攝影師說到。人們呆滯地望著自己的手心似乎與世隔絕。這組圖片是灰色的,不禁讓我思考,手機之外的家難道是一個無色的空殼嗎?親人間歡聲笑語縮減到十句話,再從十句話到一句,甚至一個詞;交流的時間單位也從小時被縮減到了秒,這些都是多麼可悲、可怕的事情啊!有些沉浸於網路世界的年輕人用“王者”替代了父母、把“朋友圈”看作是自己的伴侶,一個完整的餐桌被碎成了幾部分:兒女在電腦前、父親在電視前,而母親獨守在餐廳裡。我們的親情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了,每個家庭成員都將自己封閉起來,飯菜變得不再可口、生活變得更冷寂。

碎片化的友情

網路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之所以”距離”用了雙引號是因為我並不認同。在我看來這是虛擬距離,而真實距離卻更遠了。社交變碎片化了,為什麼這樣說呢?是我有親身經歷。初中畢業的暑假裡我常常坐在沙發上用QQ和同學聊天,因為大家相處那麼久剛剛分開,總有些美好的回憶。有一天,媽媽突然說到“你那麼想他們,為什麼不約著出去玩呢?我像你這年紀假期裡經常和同學去玩,你們這樣會越來越生疏的”。起初我並不在意,沒想到不出一個月,大家都忙自己的去了,群也就冷清了。現在再說起這個話題不禁感慨:我們用碎片時間維持的友誼會是長久而完整的嗎?在大家各奔東西之前,友情的陽光縱然一直照耀著,那“散場”後呢?珍惜友情,珍惜完整的友情!讓它遠離被破碎的危險下場。

感情,既是生活中的“主食”又是“調味劑”,不要讓網際網路和電子產品奪走他。

被碎片化的親情 篇2

被碎片化的親情作文4 ,375字

多年前,各國的科技都不發達,人們做什麼事都很麻煩。自從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出現後,它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也碎片化了一些人的親情。

某年的大年初一,我們一家把屋子打扮的很喜慶,爺爺奶奶等待著客人們來作客,每到過年過節時,親朋好友們都會來我家拜年,可這一次,我的四個表哥裡只來了一個。

我很納悶,心想:以前表哥們都很早來我家的,怎麼今年都遲了?爺爺奶奶等了半天,實在是沒辦法,他們失望極了,垂頭喪氣的坐在椅子上,一聲不響。

我看不下去了,決定好好問問幾個表哥。於是我拿手機,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條簡訊。結果,他們的回答讓我大跌眼鏡:有一個出去玩了,另外兩個在一起打遊戲。儘管他們給我和家人道了歉,還發了六七百元的紅包。但我認為,為了打遊戲而傷了親人的心是不對的。

雖然現在電子產品我大家帶來了大量的便利,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沉迷電子產品,而把自己的親情碎片化了。

碎片化的親情 篇3

碎片化的親情作文10 ,993字

“真香!”約摸七八歲的小女孩爬上餐椅,脖子上還繫著沒來得及解下的綠領巾,兩個小辮一顫一顫的,著實可愛。“嚐嚐!特意做了你愛吃的蝦。”一個婦女坐了下來,隨後又嗔怪地看了坐在一旁埋頭大吃的中年男人:“你別光顧著自己吃了,給孩子留點。”男人憨憨地笑笑,夾了幾口菜放在小女孩的碗裡,問道:“今天學習怎麼樣啊?有問題保管問爸爸,絕對讓你弄明白。”小女孩放下筷子,大眼睛撲閃撲閃:“今天上課的時候我解出了一道題目。那道題可難了,老師當著全班的面表揚我了呢。”“真棒!”中年婦女一面微笑著,一面在男人的碗裡盛了一勺湯。一家三口從學習聊到了父親的事業,又從媽媽新買的化妝品牽扯到了當今國際形勢。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好不溫馨……

回憶到這裡戛然而止。

“沒電了麼。”我放下螢幕陡然一暗的手機,正環視四周尋找著充電寶,看到面前桌上的幾碟小菜,兩個視線凝在發亮的螢幕上的大人,不知怎的,心裡升騰起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便毫無預兆地陷入了這段回憶中。

回過神來,我打量著眼前堆滿各類雜物的餐桌,上面擺了幾盤家常菜,手藝稱不上是好,紅燒肉閃閃發亮,可能是油放多了,米飯軟乎乎地粘在一起,大概是手滑多放了水。我把手機推到一旁,嚐了一小口,微微地皺了皺眉。

“不想吃就別吃,自己做去!我還嫌做飯煩呢!”耳旁傳來冷冰冰的聲音。原來是媽媽正好瞥見我細微的變化,有些不高興地說道。手機的蒼白的光線映在她沒有一絲表情的臉上,給人一種古怪的感覺。此刻,那雙寫滿了疲憊、煩躁的眼睛毫不客氣地在我的臉上掃了一遍,又回到了冰冷的螢幕上。坐在一旁的爸爸像個木頭人似的完全沒有察覺到這一切,小聲嘀咕著什麼,手指在螢幕上飛快地戳動著。

我的鼻子猛然一酸。

已經記不清這是這個家是這樣度過的第幾天了。過去的那些點點滴滴像潮水一般湧來,從前,我們一起歡笑,一起難過,分享自己的快樂與煩惱,疑惑與悲傷。可是什麼時候,這個家變成這個樣子了呢……從前,我們一起在草地上奔跑,一起圍在飯桌前談笑。可是,什麼時候,這個家竟變成了這個樣子!

我狠狠的把手機擲到了沙發上。

一種不可描述的哀傷纏住了我,我突然焦急起來,希望這近乎碎片化的親情能夠被及時挽回,一切能回到原本的軌道。

那天晚上,我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吃完早飯後留在了桌上。

傍晚,我揹著書包忐忑不安地推開了門,心頭猛然一震,兩個人正在門口迎接著我,媽媽臉上還留著若有若無的淚痕。

那一刻,我淚如泉湧。

碎片化的親情 篇4

碎片化的親情作文80 ,824字

早上你還身在美國,晚上你便可以回到上海;午夜剛發生的重大事件,瞬間可以刷爆你的朋友圈。現代社會,交通越來越便捷,資訊越來越發達,但是,人類身邊的親情卻也被無形地碎片化了。來看看媽媽、小姨、我和表弟之間被碎片化的親情吧!

媽媽和小姨

媽媽和小姨從小一起長大,在那個年代,她們一起上學一起結伴回家,一起釣小龍蝦一起玩過家家,她們有歡笑也有吵鬧,但她們始終生活在一起,彼此間既溫暖又熟悉,直到媽媽上大學離開家鄉後才分開。親情被距離碎片化,媽媽和小姨只能在節假日和寒暑假才能見面了,等小姨考上江西的大學,媽媽留在上海工作後,她們一年只能在過年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了。

小姨和我

小姨大學畢業回上海找工作住到我家,我才和小姨算正式見面了。小姨溫柔漂亮,說起話來軟綿綿的,我非常喜歡她。只要她一回家,我便屁顛屁顛地跟在她後面,纏著她給我講故事、陪我玩遊戲。小姨也總是不厭其煩地滿足我的各種要求,我和小姨的感情越來越深。直到有一天,小姨告訴我她要結婚了,還要搬到南京去居住和工作,我很傷心,我和小姨也只能一年才能見上一面了。

我和表弟

表弟出生在南京,直到他週歲的時候我們才見上面。我高興地拉著弟弟的小手告訴他:“記住了,我是你的哥哥,你是我的弟弟。”團聚沒兩天,我們便分開了,我要回上海讀書,弟弟也要和小姨回南京去了。一年後,我們好不容易見面了,弟弟長高了也會走路了,我牽起弟弟的手,高興地問:“小墨墨,你叫我什麼呀?”弟弟驚恐地望著我,使勁地想抽回自己的手。噢,原來他已經記不起我這個哥哥了。我又一次像一年前那樣認真地告訴他:“弟弟,你可記住了,我是你的哥哥,你是我的弟弟。”幾天前,我們倆終於又見面了,弟弟已經上幼兒園了,我忍不住又問他:“小墨墨,你叫我什麼呀?”小墨墨不好意思地轉頭看向小姨,原來他又把我忘了。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忙碌和距離使我們的親情碎片化了,我們要儘量改變這種現狀,多見面多聯絡,讓我們的親情恢復如初。

碎片化的親情 篇5

碎片化的親情作文10 ,1037字

“叮鈴鈴“一陣悅耳的電話鈴聲響徹在空蕩的房間,方芳手中的水筆略微一頓,眸中滑過一絲欣喜,下一秒,她已衝到電話前,“喂,媽媽!你們……”話還沒說完,耳邊聽筒裡一道疲憊的女聲就打斷了她:”方芳,今天爸爸出差了,媽媽公司裡還有事,要加班,你快點做作業,做完作業早點洗澡睡覺,把作業本放在桌上,媽媽回來要檢查的哦!好了,媽媽還有事,愛你。拜拜!”“喂,媽媽!”方芳急切的呼喊著,而回應她的卻是耳邊“嘟嘟”的聲音。

慢慢地,方芳放下手中的電話,眼角噙著的淚花慢慢滑落。“滴答”一下滑落在實木地板上,在空蕩的房間裡顯得越發突兀,方芳小小的身子跌坐在地上,伸手拿起電話,嘴裡喃喃到“媽媽,爸爸,我好想你們!嗚嗚!”

方芳小小的身子蜷縮在客廳的角落裡,窗前的月光斜射進房間乳白色的窗簾,銀白色的月光落在黑暗中,斑斑駁駁地照射在她身上。閉上眼,一陣清冷的風打在她單薄的身上,臉上的淚痕映照在黑暗中,最後一切的一切,都凝結成畫,抽泣的哭聲慢慢轉為淡淡的呼吸聲!

“媽媽……”方芳的身子不由自主地埋在媽媽懷中,夢中她夢見媽媽和爸爸終於陪她一起去了遊樂園了!海盜船、旋轉木馬、燦爛的陽光……

“媽媽!”方芳突然在夢中驚醒,嘴角的笑容還掛在那小小的臉蛋上,方芳翻身跳下床,赤腳衝出房間,心中甜蜜地想著:媽媽回來了!“吱呀!”結實的木門突然被撞開,發出一陣粗重的悶哼,臉上的笑容轉瞬即逝,方芳急切地在家搜尋那抹熟悉的身影。我親愛的媽媽應該是穿著精練的襯衣,又好像是穿著那件綴著華麗水鑽的連衣裙,在夢中她好像穿著……

“媽媽!”方芳失望地看到桌上早已買好的早飯和簽完字的備忘錄,慢慢地拿起衣服對著鏡子,鏡中的小臉上仍然殘留著溼溼的淚痕,他拿起近視眼睛擋住腫得像桃子似的眼睛,心情卻分外失落,自己已經記不清楚是第幾次了,她熟練地吃完早飯,最後掃視了一眼空蕩蕩的房間,關上門……。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寫一片作文,名字叫碎片化的親情。”老師在講臺上大叫,臺下同學的吵鬧聲不絕於耳,而方芳的思緒卻已飄遠……

“記憶中,爸爸老是出差,媽媽老是加班。長長的飯桌上擺著一碗又一碗美味的飯菜”每天只有我一個人坐在長長的飯桌前,一個月了,我已經一個月沒有見過他了,他每天早出晚歸,我對她的記憶停留在上次小長假短暫的重逢。我的記憶裡爸爸的模樣已經記不清了,零碎的記憶碎片勉強拼湊爸爸模糊的背影,我想爸爸,我想媽媽,我討厭碎片化的親情!”

方芳的作文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她手捧著獎狀,獨自一人走在灑滿絳紫色餘暉的街道上……

碎片化的親情和節日 篇6

碎片化的親情和節日作 ,807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大家是不是和我有著一樣的感觸呢!比如我們生活中的時間、生活、社交等一一都變得碎片化了。我的生活中也有著這樣那樣的碎片化的生活,拿出幾件來分享討論一下。

電腦、手機、平板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好像每個人都離不開他們,連親人之間最起碼的問候都是通過手機QQ、微信等來完成,生活變得資訊化且便捷的同時,或許忽略了很多生活本質上的東西,這些東西都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而變淡,就像我爸爸說的,有些事情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來完成,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但是有些事情必須親力親為,比如對老人的問候,不是說一個電話就能全部完成,因為電話裡你看不到老人的健康,老人的臉色,老人的心理,所以在當下碎片化生活的背景下,我們對老年人的健康、關心絕不能碎片化。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比較多的,比如端午節、春節。記得以前一到端午節,奶奶就會早早的準備好粽葉、糯米、豬肉、蜜棗等原材料,給我們親手包好香噴噴的粽子,現在和爺爺奶奶分開住後,每到端午節,媽媽就會到京東什麼的網上超市買成品的粽子,然後就是等著快遞員叔叔送貨上門,媽媽的時間沒有碎片化,隨之而來的卻是節日氣氛的碎片化。又比如我們國家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前過春節是這樣的,爺爺奶奶會殺雞殺鴨,會做湯圓,爸爸媽媽會在灶臺後面燒火,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但是現在的節日裡是怎麼樣的呢,再也沒有往日的談笑風生,再也沒有從前的景象,節日變得碎片化了,爸爸媽媽姑姑姑父都拿著他們心愛的手機聊著QQ、微信,送給每個人資訊化的問候,搶著微信裡的紅包,節日的氣氛變得不再濃烈。節日變得不再熱鬧,節日少了很多歡聲笑語,網際網路資訊化的同時,正在磨滅的是傳統的氛圍。如果連節日都碎片化了,那麼我們過的每一個傳統節日將會越變越淡,甚至有一天他們都會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

我感覺碎片化的生活對我們來說有利有弊,你們覺得呢?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點亮感恩之燈 篇7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878字

人類使用網際網路,是進入一個精神高度文明,物質高度豐富的美好世界。移動網際網路滿足我們隨時的工作、娛樂、學習、社交……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早已悄然影響著我們。

地鐵車廂裡,大多數乘客都有座位。車緩緩停下,一對頭髮花白的老年夫婦一邊四下尋找座位一邊手提重物走進車廂。我不假思索站了起來,把座位讓給老奶奶。老奶奶高興地說:“小弟弟,謝謝你哦!”說完,她招呼老爺爺去坐,兩位老人推搡了半天,最後老爺爺拗不過老伴,只好坐了下來。老爺爺連連舉起手謝謝我,我微笑著迴應。

老爺爺的身體看上去沒有老奶奶的硬朗,瘦瘦巴巴的身架,臉上的皺紋密如漁網。頭頂上灰白的頭髮,好像帶著一頂小氈帽,因為嘴裡沒有幾顆牙了,嘴脣深深地癟了進去。老奶奶扶著欄杆,站在我的身邊,身體隨著車廂一搖一搖的。雖然她染了頭髮,但是看上去也並不年輕了,其實,老奶奶也需要一個座位啊。

我環顧四周,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們,各個拿著手機在看,有的貌似在打遊戲,手指不停地滑來滑去。還有兩個打瞌睡的,其中一個男青年半眯著眼睛,眼皮一眨一眨的,一看就是在裝睡。“唉—”我的心裡嘆了口氣。

地鐵靠站,沒有人下車。這時,又上來了三位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他們看到老奶奶站的不穩,終於忍不住發聲了:“誰能給老人讓個座!”還沒等坐著的乘客反應,老奶奶連忙擺手說:“不要不要,他們都年輕人,上班很辛苦的,讓他們坐,讓他們坐。”頓時,車廂裡一片寂靜,只聽見地鐵行駛的聲音。

許是老奶奶的話太讓人害羞了,剛才睡覺的小夥子和另一位中年婦女幾乎同時站起來,示意老奶奶去坐,老奶奶笑著道謝,說:“你們坐,我站一會沒事的。”中年婦女說:“阿姨,我馬上下車了,你過來坐吧。”老奶奶這才走過去坐了下來,還不停地說著“謝謝”。

如今,碎片式的生活讓低頭刷屏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常常會忘記自己應該做什麼。人生不過是你的幾次伸手,和你的幾次予人溫暖。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學會把愛傳遞給別人,那麼每次你的伸手之勞,也會反過來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你。把刷屏的頭抬起來,用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去關注身邊的風景,點亮心中感恩之燈,讓生活更加美好!

別讓碎片化的網路社交沖淡了人情味 篇8

別讓碎片化的網路社交 ,565字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都有過年發壓歲錢的傳統,顧名思義就是在過年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其樂融融很幸福,長輩也會給晚輩準備個紅包,以表達深深的親情和美好的祝願。

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許多人在逢年過節時,不再像從前那樣習慣於面對面地互道祝福,取而代之更多的是通過群發微信祝福語甚至是網路紅包。雖然這種形式體現了科技帶給人們的便利性,也達到了互相祝福的目的,但我覺得似乎還是少了點什麼。那究竟少了什麼呢?我認為是真摯的感情和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

感情是很難得、很珍貴的,如果這個世界上缺少了親情、愛情和友情,我覺得這個世界就是可怕的。人是群居動物,人是社會的人,情感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座橋樑,它可以讓彼此的關係更融洽、更緊密。現在的科技雖然發達了,這樣道祝福、發紅包也更便捷了,但是網路是虛擬的,而我們的生活卻是真實的,我們不可以沉迷於網路,要面對現實,在真實生活中積極增進彼此的互動和交流。

物理距離再遠,兩顆心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很近,這就是高科技帶給我們的當代社交文化,這本沒有錯,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能打破傳統甚至遺忘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要把這份感情永遠地傳遞下去。

我希望科技能夠更發達、更先進,但我們的感情永遠都是傳統而真實的存在,這樣才能建立更美好的未來,人類社會才能更和諧地發展下去。

感受碎片化的生活 篇9

感受碎片化的生活作文 ,888字

“我”是一隻化身孤島的藍鯨,有著最巨大的身軀,魚蝦在身側穿行,飛鳥在背上停靠。我曾經路過太多太美的奇景,如同伊甸園般的仙境,而現在的大海太平太靜,多少故事無人傾聽。”──《化身孤島的鯨》

他在海中緩緩地漂著,靜靜地觀察海中的一切。他是一頭鯨,是一座孤島,周圍的魚兒們乃至海鳥都匆匆忙忙,誰也不樂意理他。仔細瞧瞧,透過海底列車的玻璃,他看到小丑魚被他爸媽押著去上補習班,正捧著一本《小丑魚能藏身的海葵種類大全》默默背誦呢;他看到水母媽媽在認真用“魚市”購物網站為她的小寶寶們購買母嬰用品呢;他看到章魚大哥用長長的腳上圓圓的吸盤吸著三四本電子書,把滑溜溜的腦袋從左轉到右,又從右轉到左,還伸出兩隻觸角來翻頁,看起來十分忙碌。這一頭藍鯨,悠然地漂在深深的海洋中,只是看過了一輛海底列車,便發現瞭如此多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海洋生物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他們都抓緊點滴時間,自顧自地生活,誰也不理誰,自然也沒誰注意到在窗外浮沉的他了。

他搖頭長嘆,向遠方游去。繁忙的海底世界卻比我們想象的還寂靜。巨尾掠過一家咖啡館,他佇足在附近。靠近玻璃窗的桌子邊上,西裝革履的海豚先生正讓海星先生簽署一份檔案。兩分鐘後,海豚先生看了看錶,拎起公文包就消失在鯨先生的視野裡。鯨先生剛一轉頭就撞上迎面游來的安康,這才發現天色已晚。他本想與小安康作幾句交談,誰知它打著燈籠手捧著一本書邊讀邊匆匆遊走了。天哪!它連走路的那點時間、連走夜路,都要打著燈籠看書。巨大的身軀內部“嗡嗡”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他這樣的大傢伙,要怎麼才能跟得上這個步履匆匆、做什麼都爭分奪秒、幹什麼都要利用碎片時間的世界?

因移動網際網路在海底世界的大為發展,碎片化的生活逐漸興起,這固然是好的,這教會了海洋生物們抓緊點滴時間工作學習;可這必然會帶反面影響,這會讓你失去感受生活的真實、美好。鯨先生真正感受到自己老了,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其實相比其那許許多多的海洋生物,我還是更願意遇上一頭鯨,稍微遠離當下的碎片化生活,去和鯨先生一起在海洋裡暢遊,那樣悠然自在,不受時間束縛,聽聽鯨先生的故事。

其實有時候,慢生活就很好,何必那麼快呢?

感受碎片化的社交 篇10

感受碎片化的社交作文 ,1096字

在這充斥著資訊碎片的時代,我們的靈魂乃至世界都隨之碎片化了。思緒在無數碎片上跳動,猶如刀尖上的舞蹈,一失足便會萬劫不復……這就是現在的生活—被分割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

什麼是碎片化?碎片化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的零碎塊。近幾十年來,國家乃至世界的發展都異常迅速,隨著電子產品的日漸增加,我們原來的生活方式也都發生了改變。而這些改變,無時無刻地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

而在這個碎片化的生活中,我們究竟從中得到並瞭解了什麼?我們又該做些什麼?

一個週末的早晨,當我還在被窩裡酣然大睡時,一聲刺耳的手機鈴聲破壞了我的美夢。依稀睜開朦朧的雙眼,望向旁邊的鬧鐘“呀,才6點!”我忿忿地嘟囔道,“誰這麼早就開始玩手機了!”開啟房門一看,只見爸爸正抱著手機坐在客廳裡,刷著朋友圈。是啊,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整天盯著個手機已然成為一種習慣了呢?

走在上海的小巷中,已經沒有了從前那般的熱鬧。來往的人臉上少了一股笑意,只留下行色匆匆的焦急。夏夜,昆蟲肆意地鳴叫著,弄堂裡的人不再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嘮嘮家常,談談心了。記得以前,通訊裝置還不那麼發達甚至還沒有的時候,人們就用書信來相互溝通。以前,當人們好不容易能夠出去旅遊的時候,總會給家裡人寄許多封信,告訴他們在旅行過程中遇到或發現的美好事物,有的甚至還會拍照記錄下來,與家信一起寄回家,希望與家人一起分享。而分隔兩地的戀人之間唯一的聯絡也只有書信了,來往的信封之間,最重要的還是那字裡行間的情意。即使現在基本已經不用書信來往,但,很多人都還珍藏著一大箱子的書信。因為,那裡面都包含著對愛人的思念之情,對家人的關愛之情……更多的,是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期盼回信的那種渴望。

而現在,幾乎每個人手裡都有一部手機,人們日常的情感交流也都是QQ、微信等各種各樣的聊天交流軟體,平時想和誰聊天、溝通只需要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寫一封長長的信,貼上郵票,送到郵局,等上十天半個月的才能收到回信,相比之下,現在我們的交流是不是方便多了呢?但,透過手機這塊冷冰冰的螢幕,你只能聽見或看到他所回覆的,卻感受不到他內心的喜怒哀樂。網路綁架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也讓人與人之間缺少了一絲溫情。

那麼,我們到底能做什麼呢?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想要人類徹底放下手機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不單單是是通過手機來交流,可以去朋友家與他面對面的交流,還能促進你們之間的感情。你也可是試著重新開始給朋友寫信,來尋找曾經被遺忘的樂趣。

總而言之,世界永遠都在進步,人們也會隨之跟上腳步,但是,在擁有高科技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了原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