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思相關作文20篇

端午情思 篇1

國二作文 ,900字

小時愛吃粽子,只圖它的香甜可口,玲瓏別緻。

現在愛吃粽子,則更多出於懷念,懷念那位千年前,在浮塵亂世中投入汩羅的古人—屈原。

關於屈原,先前只知他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大詩人,曾著有《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後來,一首唐代文秀的《端午》,使得我更想了解這位“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愛國詩人空間有著怎樣的故事。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實行使國家富強的美政。在外交方針上,他主張與強秦對抗,眼光遠大。而楚懷王貪利受騙,楚襄王畏怯受協,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確主張。到了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萬念俱灰,仰天長嘆,投入了滾滾激流,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樂章。

相傳屈原死後,楚國的百姓都十分哀痛,划起船隻,來回地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食物,投入江裡,說是讓魚都吃飽了,就不會再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但又害怕飯糰被龍所食,便又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人們紛紛效仿,此風流傳至今,發展成了粽子。

汩羅江水靜靜流淌,歷史長河源遠流長。屈原,他那一腔的愛國情,卻只能在淒涼無奈中化作兩行辛酸淚。屈原雖死,他的詩作流芳千古,但任時間飛逝,也帶不走他留下的《離騷》,它綿亙千古而不衰,歷經百代而不敗。屈原雖死,他的愛國情懷卻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他那“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長嘆,曾讓多少人的臉上滑過冰涼的淚滴。

子規鳥,相傳乃屈原的妹妹所化,每年端午,此鳥便叫“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們做粽子,修龍舟,準備迎接端午節,祭祀屈原。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我們的祖國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江南北蒸蒸日上,各行各業欣欣向榮。我中華神舟這一巨龍已然騰飛,香港澳門投入了祖國的懷抱。“神舟系列號飛船”上天,實現了國人的夢想。申奧成功,使我們國家作為奧運的東道主,向世界展現神舟風采,這不正是屈原當初想要建立的人間仙國嗎?

我們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崇高品德和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魅力,景仰他憂國憂民的思想,敬佩他以身殉國的壯舉,讓我們時刻用行動來弘揚他那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端午情思 篇2

國一作文 ,1007字

又是一年端午節,辣椒還是記憶中那個沾點泥土誘人地垂掛於枝頭的舊模樣,有關辣椒的故事,成了我每個端午節獨特的回憶。

小時候,快到端午時節,做得最多的事便是放學後往菜園子裡跑,因為春節過後,家裡的菜便又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往往覺得飯菜不好吃時,父親便會告訴我:彆著急,一到端午,我們家的菜園裡便會有很多好吃的菜。我最喜歡的是青椒煎蛋,哪怕就只有青椒煮豆豉,也會覺得是個很好的下飯菜。於是,每天跑到辣椒地裡,盼辣椒快快長大,成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的另一個消遣。

盼望著,盼望著,辣椒樹上長出了白色的小花,父親告訴我,這些花將來就會變成辣椒。於是我看著父親在辣椒地裡澆水、施肥,辣椒花處果然長出了淺綠色的小辣椒,看上去有點尖,有點瘦小。有空時,我會跑去將辣椒樹旁邊突然長出的野草輕輕拔掉,還會用清晨辣椒上的露珠洗去它身上的塵土。

果然,端午節快到時,辣椒便長了10釐米左右,淺綠色變成了墨綠色,個頭也粗壯起來。看著這有些硬朗的辣椒,我知道,它能做菜了。我飛奔回家告訴父親:“辣椒可以吃了!”父親跟著我來到菜園,繞著菜土走了一圈,說:“現在有十來個能吃的了,很快就會有很多辣椒可以吃了。”我看著父親小心地走在菜土中,輕輕地將一個個辣椒從枝頭摘下來,然後用手掌細細地抹去辣椒身上的塵土。辣椒在父親粗粗的手掌上攤開來,在陽光照耀下散發出誘人的光芒,我感覺我的喉結緊了又緊,狠狠地將口水嚥了下去。

父親將辣椒放到我手裡,說:“快去把辣椒送到爺爺奶奶屋裡去,讓他們嚐鮮!”這句話讓我半天沒有動彈,爺爺奶奶有7個兒女,很早便和我們大家分開住,平時幾個伯伯和姑姑也總會帶著一些東西來看兩位老人。我囁嚅著說:“今晚這些,我們自己吃了吧,長出來的再給爺爺奶奶送去。”“不行,先讓爺爺奶奶嚐鮮,長出來的我們自己再吃。”從沒有對我發過脾氣的父親聲音陡然高了幾度,我聽出了他語氣中的毋庸置疑,我不甘心地跑回去把父親的話告訴母親,希望她可以幫幫我。沒想到,她的話與父親如出一轍,還加了句:“快去,讓奶奶去菜園裡看看,還有沒有其餘新鮮的菜可以讓他們嚐鮮了!”

這個場面已經過去幾十年了,這樣的情景也時常發生。慢慢地,我們都成為習慣了,有好東西先給爺爺奶奶,爺爺奶奶過世後,我們便會自然地把好東西先留給父母和兄弟姐妹。

又是一年端午節,粽子的香味,賽龍舟的吶喊我常常感覺那是從書裡飄散出來的,只有辣椒的模樣,父母親說的那句話成了我心中獨一無二的端午味道!

端午情思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3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又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就是在這天,我們做了一個小巧玲瓏的香囊。

今天,吳老師笑著走進了教室,露出了一臉“神祕”。看見吳老師這樣,我可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不知道葫蘆裡又要賣什麼藥。只聽老師笑呵呵的說:“今天我們要做一個香囊”。我們一聽,頓時變的茫然。說著老師發下了彩紙,又給我們看了一個做香包的視訊,從視訊裡我們還了解到,端午節佩戴香包是能夠驅邪避瘟的,這個習俗自古一直沿襲下來。

看到我們滿臉疑惑,老師信心十足的拿起了一張彩紙,給我們做了個示範,而我才跟了老師幾步就忘記了後面的內容,看著別的同學做的那麼認真,而我卻跟不上,這可把我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知所措。於是,我連忙請教同學接下來要怎麼做,經過了同學的指點,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已經摺反了。終於,三張彩紙都摺好了。

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候了,要把三個閃電形的彩紙插在一起。我左插插、右插插,弄成了一個“四不像”。這個比折的時候還要難一百倍!只見一大片同學正在那看老師怎麼做,我走到老師身邊說:“這個要怎麼做啊!”老師拿過了我的紙,不一會兒就折了出來,到了最後的步驟,把紅色的中國結放在裡面,我往裡一穿,就在那一瞬間,一個香包“誕生”了!看著這用彩紙做的精緻的香包,它好像在向我揮手,為我舞蹈,為我演奏音樂。我陶醉其中,思緒也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飛走了。我想到了媽媽每日忙碌的身影,想到她為我付出的點點滴滴,我想把這個香包送給媽媽,感謝她多年對我的關心,感謝她像天使一般守護著我。

端午節,這個能驅邪避瘟的香包,我要用這個親手製作的香包,表達我對媽媽的似海深情---親愛的媽媽,端午安康!

端午情思 篇4

國二作文 ,799字

有一種習俗,生長在靈魂深處,任歲月遷移,仍然不改當初的模樣。在初夏焦灼的等待中,一個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端午,緩緩走來。

除去春節,端午是我最喜愛的節日了,不是因為放假,而是因為家人為端午忙碌時那份濃濃的情意。

我是家裡的獨女,身邊也沒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因此,不管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十分疼愛我。我過端午喜歡去姥姥家,因為姥姥家後面的大山上有成片的艾草。每年端午節,姥爺都會在清晨帶我去採艾草,雖然每次我都會弄得一身露水,不過我依然樂此不疲。

端午是一定要吃粽子的。在姥姥家,我可以吃到天下最美味的粽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姥姥就把糯米泡在一個大鋁盆裡,煮好粽葉和繫繩。端午節的早上,姥姥會早早起來包粽子。她坐在廚房的一個小板凳上,眯著眼睛,將粽葉折成一個小漏斗,撈起一把糯米放進漏斗裡,再放上幾粒事先泡好的花生或是一粒蜜棗,右手將粽葉疊過來,再輕輕折過去,最後繫上草繩,一個有稜有角粽子就包好了。我最喜歡的就是看姥姥系草繩,那草繩系得像蝴蝶結一般,真是藝術啊!

粽子包好下鍋後,我就拿過小板凳坐在鍋灶前,當粽香調皮地挑逗著我的鼻子時,我就會滿院子去找姥姥,要吃粽子。姥姥說粽子要焐到時候才好吃,而我卻在姥姥身邊不肯走,沒辦法,姥姥只好讓我嚐嚐鮮。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粽子,燙得又吐了來,姥姥愛憐地說:燙吧,饞丫頭!

端午節,除了粽子,纏繞在心底的還有那五彩繩。記憶裡總記得早上醒來,發現手腕上、腳腕上都繫上了五彩繩,我便驚喜地問姥姥是誰給系的。姥姥笑著說"是半夜裡仙女給你係上的"。"為什麼要系它?"姥姥又笑著說:"這是用來保佑你平安的。帶上它,你一年就沒病沒災了!

在端午的綿綿情意中,我漸漸長大了,早已不會纏著姥姥要吃第一口粽子,也不再相信五彩繩裡仙女的故事了。但粽葉的香氣,五彩繩裡繫著的祝福,依然印在我的記憶裡,流在我的血液裡。

端午情思 篇5

國二作文 ,898字

一縷炊煙氳粽香,如今憶來卻斷腸。

故鄉是一個南方小鎮。每家每戶都有著江南採蓮女子婉轉的綿綿情意。端午前後,寧靜的小鎮彷彿是從睡夢中醒來的娃娃,熱鬧非凡。人們忙前忙後地為即將帶來的端午做準備。但在那些端午風俗裡,棗粽,永遠是最令那時的我魂牽夢縈的甜蜜。

尋粽葉,淘米,棗去核,包棗粽。在這些看似簡單的工序裡,祖母卻做得細緻、虔誠。尋一個暖融融的午後,備好食材,搬把藤椅,置於院中,便可以開工了。祖母的手巧,取三片粽葉相疊,半竹筒的糯米,纏繞、綁棉線、繫結。彷彿彼時手心裡靜躺著的不是棗粽,而是撲閃著翅膀的綠蝴蝶。我也像模像樣地搬把小凳子,坐在祖母身邊。美其名曰來幫忙,實則,除了搗亂,便是趁祖母一個不留神兒,偷吃一顆剔透的蜜棗罷了。每每此時,陽光便會透過枝影搖曳的縫隙,在我們身上投下一塊塊大小不一的光斑,一閃一閃的,像在對我調皮地擠眉弄眼。

暮色時分,夕陽將最後一縷光暈傾瀉在泡了糯米的水桶面上,漾起一圈圈誘人的金色漣漪。幾十個棗粽包下來,便惹了一身粽葉香。祖母燒開了水,虔誠地捧起一隻只棗粽,置於鍋中。咕咚咕咚地,棗粽在呢喃,心兒便隨著這古老的歌謠,恣意騰飛。

當粽香終於撞開了廚房厚重的木門,勾起了我的饞意時,祖母已經在廚房裡忙活了。掀開吱呀作響的木蓋,大朵大朵的粽香如被關久了的孩童般,帶著幾分賭氣的意味,在小小的廚房裡橫衝直撞。一縷粽香氤氳在祖母鬢邊,朦朧間,我彷彿看見了祖母年輕時的模樣。婀娜多姿,一顰一笑,皆襯亮了煙雨江南。

粽香挑逗著我的鼻尖,祖母望著我急得憋紅了臉的可喜模樣,笑著給我挑了隻最大的棗粽,為我輕輕解開繩結。映入眼簾的,是一抹翠綠的柔軟綿甜。像是沉睡的白胖娃娃,安靜乖巧地臥在一片蒼翠之中……

彼時,多年過去。孩提時代的記憶,早已隨著故鄉小路邊翻飛的蝴蝶,漸行漸遠。卻偏偏,棗粽的味道穿越數年,瀰漫在繾綣的歲月深處,歷久彌新,從未忘卻。那些年的端午情思,因有了粽香,有了祖母靈巧的雙手,而變得悠揚婉轉,情意綿綿。

後來,縱使前方路途遙遠,只要在心尖留一抹粽香,在閒時小憩時,一閉眼,看到的,也竟會是那年的一縷炊煙氳粽香,遊子端午情思長。

端午情思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850字

記憶中的端午節是個明亮的日子。這一天代表可以穿裙子了。母親總是會買來楊梅給我們嘗,雖然楊梅還是青黃不接,但就是這樣酸得足可以使你五官變形的東西讓我們樂此不疲。

艾葉是端午特有的東西,習俗中家家戶戶把艾葉釘在門上,所以處處瀰漫著艾草的味道是自然的。艾葉還有一個很好的用途就是驅蚊。端午時節,節令剛過立夏,夏天開始,萬物開始順勢生長,這個季節的蚊子自然也是活躍的。記得小時候,外公外婆在晚飯後生起爐子,加上艾草,然後滿屋冒著白煙,外公讓大家到路邊乘涼,把蚊子關在小木屋裡面薰陶。我常常聽見外公“吭吭吭”地咳個不停,想來外公的氣管炎一直沒好,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進入端午,天氣開始熱起來,孩子們總是會長些痱子之類的東西,母親常常用艾草熬成燙給我們洗澡,據說這是去除身上痱子及毒氣的最好方式。記得非典期間,我們還在家裡的陽臺種了很多艾草,聽說是消毒消炎。那樣一個人心晃盪的日子,大家都會抓住一根稻草緊緊不放,要不然鹽巴和醋怎麼成了那個時期緊俏的商品?

小時候,包粽子的事情通常都是奶奶在做,裹著小腳的奶奶雖然動作遲鈍,但總是不緊不慢有條不紊,無論我們這些孩子怎麼迫不及待地鬧著要吃粽子,一個老態龍鍾的身影總是優哉遊哉有序地完成她手中的活兒。奶奶的做事風格也影響著我,讓我在忙碌的時候,受到干擾的時候也會旁若無人地做著要做的事情。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是自己包粽子的,粽葉都是自己到山上採來的,粽子裡包的都是蠶豆,其他什麼也沒有,但也吃得津津有味。東家吃一個,西家吃一個,孩子們總是撐著圓鼓鼓的肚皮,然後嚷嚷著“還要,還要!”。

在我的記憶中,我們一年兩次添置衣服,一次是過年時,一次就是端午。這一天我們會穿上母親為我們挑選的連衣裙,然後在院子裡炫耀一番,那種滿足感溢於言表。小姨常常教我們結端午網袋,幾根七彩的線條,底部留著流蘇,在結好的袋子裡,我們會裝上粽子或者紅雞蛋,那個真叫幸福。

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過節,留在記憶深處的美麗是那樣深遠!

我的端午情作文 篇7

國一作文 ,1692字

【篇一:我的端午情】

每當我想起“端午”這個詞,陣陣清甜的粽香便會在我的周圍縈繞,那縷絲絲不絕的清香,就像一雙細嫩溫柔的手,輕輕浮動我心底深處的某根弦,彈奏出一首首童真的曲子。又是一年的端午時節,我的心又再一次隨之牽動。

飄渺的粽葉香氣伴著初夏微微的悶熱靜靜彌散開來。令人期待的端午節終於來到了。往常愛睡懶覺的我起了一個大早,準備要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昨天夜裡,媽媽已經將材料都放在水裡泡好了。我看著水中潔白如雪的糯米與翡翠般的粽葉,還有紅寶石似得大棗,就已經是垂涎欲滴了,我迫不及待地幫著媽媽將他們拿出來,開始包起了粽子。

看著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從媽媽手中誕生,做第一個還沒有成型的我不禁焦急起來。每當我將糯米放到溼滑的粽葉上時,一顆顆圓滑的米粒就像是一個個淘氣的小精靈,成群結隊的跑出我的手心,掉落到地上。屢屢失敗的我有一些惱羞成怒。媽媽見到我這副滑稽的樣子,禁不住“撲哧”一下笑出聲來,“幹什麼都不要心急,一步一步慢慢來。”說罷,媽媽便又拿起一片粽葉,示意我仔細看。只見媽媽先將粽葉捲成一個圓錐形小筒,再將糯米倒入裡面,這時,那一個個頑皮的小精靈似乎都突然文靜起來,一動也不動地躺在葉筒裡。我恍然大悟,急忙抄起一片大粽葉,也有模有樣的學著包起來,果然,在我巧妙的手法之下,第一個略顯臃腫的小粽子橫空出世。我將一顆晶瑩的紅棗藏在糯米里,拿出一根小細繩在粽子的綠色外衣上裹上幾圈,又繫了一個結,確保嚴實之後,就匆匆忙忙地下鍋了。

在一番煎熬的等待過後,小粽子們終於出鍋了。我興奮地拿起我的粽子,捧在手心裡,一遍遍嗅著令人神清氣爽的芳香,彷彿是捧著一個無價的寶貝,香甜的糯米在嘴中緩緩地融化,好像化作一股股清泉,潺潺的流入我的心扉,滋潤著我的心田。這就是我最愛的端午,這就是我的端午情。

【篇二:我的端午情】

放學回家,發現賣粽葉的商販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多了起來。細細嗅著,頓時覺得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粽葉香。

端午節終於又要到了。

從兒時起,端午節在我的記憶裡,往往都跟“吃”這個字緊緊纏繞在一起。對於孩子來說,那與眾不同的粽香,就是端午節的特有味道。

天剛矇矇亮,就被大人們早早的叫了起來,一同到郊外,在還帶著露水的草地上採回好多還帶著清香的艾蒿葉子。一部分被高高懸掛在正門的大梁上,辟邪祈福。另一部分則被外婆用來煮雞蛋了,說吃了用它泡過的水煮過的雞蛋,可以一年不被蟲子咬。那時是天真的,明明是不喜歡吃煮雞蛋的,但聽了外婆說過它那神奇的作用後。還是會同弟弟,妹妹們像小狼一樣把外婆分配的雞蛋任務,一掃而光。

那時的小孩每人還會得到一條五彩繩做的手鍊,在端午過後的第一場雨裡將它順水飄走,據說可以帶走疾病。拴在手腕上的那小小的五彩絲線似乎就定格在了記憶中,成為了兒時的記憶。

幹完這些,端午的重頭戲—包粽子就來到了。

記得母親總是在前一天把糯米浸泡,稍稍漏幹,再把粽葉浸水、清洗,旁邊放好了不同顏色的細線,便開始裹粽子了。那時,母親嫻熟地把粽葉折成漏斗容器狀,用潔白的湯匙舀進幾勺糯米,又往糯米里放上幾顆紅棗,或者放上少許碎肉,然後把粽葉折幾下,一點點地捏著粽角,包裹得嚴嚴實實後再用細線紮緊。那時,母親總是很專心很仔細,彷彿包進去的不只是幾勺糯米,更有普通生活中最簡單的心願和希望。

灶臺早已生著火了,粽子下鍋後,不大工夫,新粽葉的香氣和著糯米的甜香便隨著升騰的蒸汽溢位鍋外。過了時許,母親便開始招呼我們,“吃粽子啦!”我便圍了上去,一臉很貪吃的樣子。那時,我總喜歡用筷子插著粽子舉在手裡,一邊嬉戲,一邊吃粽子。不知不覺中幾個粽子便下肚了。母親總是在一旁笑咪咪的看著我說:“不要再吃了,少吃點,吃多了消化不良……”

在奶奶家的鄉下,儲存粽子的方法是把粽子完完全全地泡水在裡邊,定期換一下水,就能存放好長一段時間。想吃的時候,就從水裡撈出幾個,在熱鍋裡蒸一下,味道依舊美美的。

我們現在早已別離了當時的童真美好,但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有一樣東西卻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願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端午情濃 篇8

節日作文 ,553字

端午到了,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粽子,撞蛋,看賽龍舟……我家也不例外。

大清早,我們就驅車來到了奶奶家。只見奶奶早就把粽葉、糯米和繩子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們來包粽子了。

奶奶先選好兩片粽葉,將其疊在一起,然後捲成圓錐狀,用左手託著,右手抓一些糯米放進去,放兩顆紅棗,再放一些糯米把它填滿,接下來用多餘的粽葉封口,最後用繩子五花大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看了,蠢蠢欲動,馬上動手包起了粽子。我也學著奶奶這位大廚娘的樣子包,可是包起來總會漏米,奶奶又教了我一次,可我還是不會包。我瀕臨絕望,但轉念一想,我乃“五星大廚”,怎能敗在這區區小粽子身上。於是,我重振旗鼓,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啊!我紮好馬步,捲起袖子,拿起粽葉捲成圓錐狀,抓來一大把糯米放進去……終於,我包好了一個粽子,雖然賣相非常醜,可畢竟包好了。

包好了粽子後,便是最激動人心的撞蛋擂臺賽了。我們一家人挑好了各自參賽的鴨蛋,撞蛋比賽拉開序幕!先由老媽與老爸對陣,結果老爸慘敗。接下來我與老媽對陣,我先發制人,用力朝老媽的鴨蛋砸去,只聽清脆一響,Oh,No!我的鴨蛋出師未捷身先死。我不服,又拿了一個蛋,可是又敗北了。撞碎的鴨蛋都進了我們的肚子,而“鴨蛋王”也沒好多少,明早我要配白粥把它吃掉!

端午濃情,粽子飄香,撞蛋歡聲,編織了一曲端午交響樂!

端午情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1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大街小巷的小商們買起了熱騰騰的粽子,叫賣聲不絕於耳,整個小鎮充滿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我和奶奶提著籃子從大街上走過,粽子裡飄出來淡淡的清香使我垂涎欲滴。奶奶在前面走,我跟在奶奶身後,我到這個攤前看看,到那個攤前聞聞,清香的味道吸引著我總捨不得離開。“濟鳴,快走”,奶奶喊道。我想,這麼多粽子咱買點可回去了,奶奶拎著籃子是要到哪裡去呢?我極不情願地只好跟著奶奶走。一會兒,我和奶奶拐進一家超市。我想,超市的粽子也不必大街差,超市就超市吧。誰知奶奶提著籃子從粽子櫃前經過還是沒買,我可等不及了,我說:“這麼多粽子您咋不買呢?”奶奶笑而不答。“到底葫蘆裡裝的是什麼藥?”

奶奶走到貨架前順手取下一包紅棗放在籃子裡,然後又取了一袋花生,掂了掂它的分量很滿意的也放在籃子裡。啊!我明白了,原來奶奶是要採購東西準備包粽子。這時我連忙接過籃子拉著奶奶來到雜糧區,稱了四斤糯米。奶奶問售貨員:“有粽葉嗎?”售貨員微笑著回答:“有,我給你取”。很快售貨員遞給奶奶一大捆粽葉。我問奶奶:“還要什麼東西?奶奶搖搖頭說:“好啦!”奶奶拎著沉甸甸的籃子,我抱著一大捆粽葉一起到收銀臺結賬。

走出超市,街上一股股粽香撲鼻而來,叫賣聲仍不絕於耳,我和奶奶加快了回家的步子。

濃濃端午情 篇10

國三作文 ,612字

端午至,艾飄香,粽香溢。

一抹斜陽,輕輕撒滿童年的庭院。正值五月立夏,端午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千門萬戶。大街小巷,千門萬戶懸滿艾於門楣,一卷淡淡薰風裹挾著艾葉的清香,飄滿那座庭院……端午味正濃。

小時侯的五月端午,最香濃的,莫過於外婆親手包的粽子。

縷縷陽光下,徐徐薰風裡,濃濃端午情中,我搬一張凳子,痴痴地望著外婆用著那雙被歲月刻滿皺紋的手嫻熟地包著那童年中香甜的粽子……

一大碗泡了一宿的白糯米,幾片深翠似碧玉的箬葉,幾根白線,一碗深紅油亮的大棗,包粽子的材料便齊了。一習薰風攜蟬鳴聒噪撲面而來,一抹斜陽輕盈地披在外婆的肩頭上。痴痴地望著那佈滿老繭的大手靈巧地將那猶如翡翠般翠綠的粽葉中撒一把糯米,又在其上鋪上兩粒如瑪瑙般深紅的棗子,緊接著,又輕撒上一把白白的糯米,然後把上面的箬葉輕輕的向下翻折,最後用一根白線把粽子綁上幾圈,又輕輕一紮,粽子便包好了。

外婆小心翼翼地把包好的粽子放置在鍋中,又把鍋在爐子上放好,小火慢煮。不一會兒,小院便炊煙裊裊……

俄而,香甜的粽子便煮好了。艾清香、粽香甜,飄滿院兒。我,踏一方驕陽,披一習薰風,攜一縷濃濃端午情,一溜煙兒地跑到香甜的粽子面前,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在手裡來回倒,連連吹氣使冷。剝開墨綠的箬葉,一顆深紅的大棗藏匿在糯米中,輕咬一口,滿滿紅棗甜,糯米香……外婆笑著說:“慢點吃……”端午情正濃。

“空惆悵”,“無人解”。粽雖甜,但那童年的粽子和端午情,卻怎麼都覓不到了。

濃濃端午情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7字

濃濃端午情,粽香四溢,歡聲不斷。

劉老師手拿青翠的粽葉,向同學們介紹道:“它又叫箬葉,靖江話叫‘nia子’。”我們都操起不太地道的靖江話鸚鵡學舌。看,講臺上還擺放著一個個籃子。紅色的棗兒散發著甘甜的香氣,鈦白色的糯米圓潤而又飽滿,肥而不膩的醃肉是肉食主義者的最愛……

材料被分配到九個小組,我拿起箬子,鋪開,雙手合作,向裡一卷,一個錐形出爐了!裝好米,正欲將錐形封口,不曾想“嘩嘩……”,米灑了出來。我不服氣地又試了幾次,結果均以失敗告終。大家也都是包了散,散了包。我突發奇想:“我們來一回匠心獨具地創新吧!”結果獲得了一致贊同。我重新拿起箬葉,在桌上鋪成“十字”,在兩片葉子的重疊處放上糯米和紅棗,用箬葉“長長的尾巴”將它包裹了起來,一個正方形的粽子成型了。

咦,沒有線了,我靈光一現,急中生智,拿起一條筷子粗細的粽葉,打了個蝴蝶結,哈,我的粽子完成了!近看,它就像是被壓壞的盒子;遠觀,它就像個破敗不堪的沙包—丟一下,它定會散架。無所謂啦,吃貨是不會在意這種“小細節”的,就算是顏值負分,味道應該還是很不錯的吧!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端午節不僅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也是為了紀念救父投江的東漢孝女曹娥,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以及一代忠臣伍子胥。

端午情濃 篇12

國二作文 ,537字

端午節,一提到這三個字,我的腦海中最先映出來的,就是“粽子”。什麼“五彩繩”、“雄黃酒”,都要排在它後面了。那小小的粽子啊,在靈巧的婦女手下,成了一種種不同的樣子。味道,更是大不相同。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一到這種節日,家裡老人都要包很多粽子。自己食用,送給鄰里,濃濃的粽香,深深的粽情。這不是什麼“大禮”,卻總讓人念著一分情意。粽子的口味更是依地區而定,豆沙、小棗、鮮肉、蛋黃,鹹甜分明。分不開的,是情。

奶奶可是全家公認的包粽子高手。細細的蘆葦葉,兩層、三層地錯雜在一起,形成一個小漏斗的模樣。糯米、小棗放下去,用棉線一捆,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整個過程千萬不要眨眼,要不可能就會見不到一個粽子的形成過程哦。我曾經試過用竹葉包,可誰知道包出來的,還不如細細的葦葉。整個粽子像得了病一樣,有氣無力,還散的不成樣子。

隨著我漸漸地長大,奶奶的身子也不再像原先那麼硬朗,再也不能獨自一人做出一大盆的粽子。我再也沒有見過那包粽子的“盛況”。每次一到端午節,爸爸媽媽還是會拿粽子回家。但是,卻沒有了那種奶奶包的粽子的香氣。那種香氣,是煮過後的蘆葦葉的味道;是奶奶用心包出的味道;是她對每個節日尊重的味道……

這份情,這份由三角粽包出的粽情,這份奶奶的濃濃的情意,我永遠不會忘懷。

濃濃端午情 篇13

節日作文 ,915字

我家的端午,很多習俗和別人家一樣,包粽子、插艾草、炸巧果、喝黃酒……但有一個習俗不知你家有不:猜粽子餡。其實也不能算是什麼習俗,就是端午節大家聚在一起時的一個小節目。不過,我倒是蠻鍾情這個小遊戲的。

廚房裡頭,奶奶和姑姑們還忙得熱火朝天,我們幾個小饞貓就早已伸長脖子在門外候著了。望著砧板上五花八門的食材,光是想想就忍不住吞嚥起口水來。奶奶在包粽子這方面可是有一手的,聽她自己說,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包粽子,而且一學就會,這讓奶奶可是驕傲著呢。只見她捏起筷子,輕盈地在左邊的碗裡一蘸,右邊的碗沿上一掠,然後粽子餡便不多不少躺在白白的糯米上了,那手法真是絕了。我痴痴地站在一旁,本想偷偷記住幾個粽子餡,可奶奶包的粽子,個個大小相同,連打的結都一模一樣,沒一會兒功夫,我就把記著的全給忘乾淨了,只好乖乖的站在一旁等著、盼著、饞著。

“熱乎乎的粽子出鍋了,快來吃啦。”奶奶得意地端著粽子招呼我們過去,一下子,我們幾個小饞貓都圍著桌子坐了下來,一雙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那冒著熱氣的粽子。“別急著吃,老規矩,誰猜得出誰先吃。先告訴你們這裡頭有六種不同的餡。”奶奶把大家的筷頭全都撥了回去,樂呵呵地說著。“我先來,”我一下跳起來,信誓旦旦地指著最中間的那個粽子,“這個肯定是肉粽,我剛剛看到了。”奶奶笑了笑,輕輕地拿起粽子,只是一摸,就知道了裡頭放的是什麼寶貝餡,她看著我這饞嘴的樣,寵溺地說:“就你機靈,還跑廚房裡來偷看,喏,這個大肉粽歸你了。”說完,一個油潤潤的肉粽就躺在我的碗裡了,別提我心裡有多美了。頓時,大家都爭先恐後地猜起來:“這個是紅豆粽”,“這個是白米粽”,“這個是黑豆的”,“這個是紅棗的”,“這個蛋黃”……

別看粽子小,這裡頭裹的,可是濃濃的端午情。

艾香悠長,端午安康,讓我們在這粽香飄揚的日子裡,一起品嚐生活的小甜蜜。

綿綿端午情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906字

“五月五,是端陽……”奶奶一邊泡著糯米,一邊哼著歌謠。不知不覺間,端午節的情誼漸漸濃了起來。

準備好了材料:大棗、糯米、豆沙、艾葉等。我們全家總動員,開始包起了粽子。我疑惑地問起了爸爸:“端午為什麼要包粽子呀?”爸爸裝出了一副學者模樣,手拿一把扇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為了讓屈原的屍體在水裡不被魚蝦吃食,把糯米投入水中。這包粽子可講究了,豈是你能包上的?”我不相信:“包粽子不就是用葉子包住糯米嗎?有什麼難的?”爸爸扭著頭,回答我:“非也,非也啊!一會兒你自己體會吧!”

我滿懷希望地開始包起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粽子。我拿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進了葉裡,然後又放入了些大棗和豆沙,最後把葉子合上,雖然包得不如爸爸媽媽的好看,但也算成功包上了。我想:包粽子也沒有那麼難嘛,爸爸肯定在騙我!我快速地在粽子上繞了幾圈線。心想:“大功告成了!”正在我沾沾自喜時,咦,好像有什麼東西從粽子裡像蜜蜂一樣傾巢而出。我拿起粽子,發現它下面有一個洞,往洞裡一看,原來是粽子裡面的糯米全都漏了出來。看到這裡,我就像被上迎頭潑了一盆冷水一樣,從頭頂到腳下涼得不能再涼。我的意志被這冷水摧殘得所剩無幾。剛才的滿腔熱血早已變成了低沉和失落。

正當我想要甩手不幹時,媽媽鼓勵我說:“寶貝,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呀!就差一點千萬不要放棄!”此刻,媽媽的鼓勵如春風一樣吹暖了我冰涼的心田。我又重新恢復了信心,包的粽子越來越好,手法也變得越來越熟練。粽子包完了,我感覺一身輕鬆,要不是媽媽鼓勵,我肯定堅持不到現在。

粽子下了鍋,在全家人的不斷地盼望中,終於有一股粽葉與糯米的香氣混合著撲面而來。粽子來了,媽媽讓我先吃。我剝開綠色的粽葉,一陣泌人心脾的香氣迎著風吹到我的鼻端。我張開嘴,咬了一大口,糯米入口即化,在品嚐過程中,我不僅吃出了粽子本身的美味,還品出了媽媽對我的愛。

這端午節濃濃的情誼,讓我讚歎,也讓我感動,這絕對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

端午情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6字

端午節,一個多麼好聽的名字,而我和他也有一個約定,我每年深情期盼,它也會帶來濃濃驚喜,然後同我一起迎接這份動人的情。

在這一天,我們一大早起來,進入了忙碌,為這個“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準備準備。

在我們這裡,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吃粽糕了。在今天早上,我們去買了一些糯米、大棗和白砂糖,而且我們在老家,有一個很大的大灶,我們打算用大灶來做那些美味的粽糕,然後可以開始了。

首先我幫媽媽把糯米洗淨,然後把大棗一個一個用手掰開,把裡面的棗核取出來,和糯米一起放到鍋裡,把蓋蓋上,然後奶奶開始生火,奶奶加上柴草,一下一下把火煽起來,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個工作了。

接下來就是做油餅,我挖出幾大碗麵粉,用水和好,別說,還挺累的,我和爸爸把它們和成一塊塊小餅,然後在鍋里加油燒熱,把餅放進去,就炸成了油餅。

粽糕也出鍋了,我用筷子挖出一些放到油餅裡一卷,一個油餅卷糕就好了,咬開它,一場濃郁美味的表演在我的牙齒間盛重登場,那些味道瞬間激發了我的味蕾,剛開始是外脆裡柔的油餅,一陣陣油香和麥香流過我的口腔,再往後是甜甜粘粘的糯米,那些糯米軟糯適口,入口即化的感覺讓我無法再感覺到糯米那原本的顆粒感,有一些大棗藏在其中,當你正品嚐糯米的香甜時又咬到了一個大棗,瞬間,十分濃郁的棗香填充了我整個味蕾,那些棗甜在味蕾上舞動,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端午節,它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從老家大灶裡飄出來的粽香,還是那份真摯的端午情……

悠悠端午情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43字

又是一年端午日,一個傳承民族魂,寄託今人情思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會划龍舟、吃粽子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屈原的楚國大臣,他對楚王忠心耿耿卻得不到重用。楚國滅亡後,屈原投汨羅江,以死殉國。之後,老百姓划船,尋找他的屍體;他們還為了防止江裡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糰丟入江中。經過時代的變遷,船被改造成了龍舟,賽龍舟成了人們在端午節的娛樂活動;糯米糰也逐漸演變成了粽子,成了我們在端午節的必備食品。

既然是端午節,看龍舟比賽當然是不能錯過的。電視機前,我酣暢淋漓地躺在沙發上,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比賽現場,發令員一聲令下,龍舟比賽開始了!只見所有的選手都拿著細細的船槳,奮力向前划動,不時有水花濺起。仔細一看,他們的額頭上還有些豆大的汗珠。每一條龍舟的前面都有一個鼓手,鼓手們都在用力地打鼓,為自己的隊伍加油,“咚咚咚”的聲音響徹比賽現場。不一會兒,有兩條龍舟已經超越了其它龍舟,直往終點駛去。就在這關鍵的時候,終於有一條龍舟遙遙領先,衝向終點,獨佔鰲頭。現場的觀眾都歡呼了起來,我被這喧鬧而又熱烈的場面感染了,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此時此刻,這首膾炙人口、輕快活潑的歌謠在我的心裡響起。

端午節,媽媽在廚房裡忙著包粽子,散發出清新淡雅的香味。聞著聞著,我迫不及待地跑過去,想要幫媽媽包。不一會兒,我的手上已有了碧綠的粽葉、潔白的糯米和新鮮的豬肉。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小心翼翼地把豬肉切成長方形塊,再把豬肉放進鍋裡。媽媽輕輕地撒入醃肉料,用手攪拌了幾分鐘。攪拌之後,一股香味襲來,讓人垂涎欲滴。媽媽把它放進保鮮盒裡,我則把粽葉放入鍋中,用水煮。煮到軟時,媽媽再把它刷乾淨。這時,我正專心致志地淘洗著米。淘完後,媽媽把米撈出,控淨水分。接著,我們把米拌入醃肉料,拌勻了一下,醃了半個小時。最後,我興奮地把包著豬肉的米糰子放到軟軟的粽葉裡,包得結結實實,再用線繩打個結,一個熱騰騰的肉粽子就完成了。看著這隻粽子,回憶著剛剛做粽子的經過,我感覺我已經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樂趣!拆開粽葉,聞到一陣清香。我急不可待地咬了一大半。嚥下去之後,我不由得讚歎:“嗯,真好吃!真香!”

又是一年端午日,將沉重的思念寄向遙遠的千古,“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迷茫時,屈原的詩句給了我向前的勇氣與力量。悠悠端午情,傳承不朽的民族精神。

濃濃端午情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4字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一個特別而又有趣的傳統節日。我心中的端午節,總是趣味滿滿、節味濃濃……

端午節是個香氣撲鼻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裡,我們總是包那些三角狀的粽子。拿兩張粽葉疊成漏斗式,灑一把米放幾塊肉,再稍微倒點醬油,用麻繩包起來,關在“監獄”裡煮上4個小時,美味極了!就是那些減肥的人,看到了肥胖的它,口水也都流了一地吧!想著減肥,卻一直跟著我們的隊伍,吃起了粽子。總之,吃粽子是我們全家老小在這特別的日子裡最喜歡乾的事情,小孩們猴急地扒了粽葉就將糯糯的粽子往嘴巴里塞,也不怕燙了嘴,大人們則慢悠悠地邊品嚐邊瞅著自家孩子笑意滿滿,時不時嗔怪一句:“瞧瞧,像三天沒吃飯似的。慢點兒,別噎著!”

粽子的香甜還縈繞在屋子裡,我們就迫不及待地纏著爸媽往公園湖邊跑去。老遠就聽到“一二、一二”的吶喊聲,再定睛一瞧,看!一個龍舟飛快劃破湖面,其速度不亞於空中飛翔的老鷹。“原來是正常的划龍舟訓練呀!”想到龍舟賽我就來勁,彷彿我也是隊裡的一員,手中死死握住划船槳,奮力划船。“比賽開始!”一聲口令將我拉到了兩天後。望著電視機上耀眼的江蘇隊,一陣衝刺將許多龍舟超越,排到了隊伍前列。眼看上海隊就在眼前,我們隊的鼓手忽然加快了節奏。聲音更是原來的好幾倍。“加油!”我都為江蘇隊出了一身冷汗,竟在電視機前吶喊。誰知我方突然發力,一下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過了終點,以第二名優異的成績完美謝幕。兩岸歡呼聲不絕於耳,令端午平添了份熱鬧!

端午節,全家坐在電視機前,吃著粽子,看著龍舟賽,聆聽屈原的故事,讓親情得以匯聚,讓傳統得以傳承,讓愛國精神銘刻心間。

端午情懷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2字

傳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遭壞人陷害,他抱石自投汨羅江。當地人民十分傷心,所以駕著龍舟去救他,人們又怕屈原的身體被江裡的魚吃掉,所以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屈原。

按家鄉的習俗,五月初一要戴“花花繩”。爸爸和我找來家裡不同顏色的線,把它們放在一塊,然後兩頭捻在一起,同時向相反的方向搓,一條五彩斑斕的“花花繩”就完工了。爸爸給我戴在手指上、手腕上、腳腕上。看著漂亮的“戒指”、“手鍊”和“腳鏈”,我真自豪!

我興高采烈的和爸爸去超市買粽子。一個個粽子被凍在冰櫃裡,它們個個宛如胖娃娃、金元寶。用青色的粽葉包裹著,白色線繩將粽葉一圈一圈的纏得牢牢的。我拿起粽子,又硬又涼,上面還有一層薄薄的冰沙。我們買了豆沙餡的、菠蘿餡的、八寶餡的……

回到家,我把粽子放在盤子裡,大約過了兩小時,粽子已經軟軟的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線繩兒,小心翼翼地剝開粽葉。哇!還在拉絲呢,米粒都粘到粽葉上啦!我的手也是粘乎乎的,白白胖胖的粽子映入我的眼簾,饞得我口水欲滴。我立馬蘸上蜂蜜,咬了一大口,嘴裡粘粘的、甜甜的、嚼嚼,一股清涼、香甜的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

啊!端午節五顏六色的“花花繩”、甜美的粽子,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情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2字

當大地吹起南風,石榴花開照眼明時,端午節,伴著粽子的香氣,悄悄地來到了人間。

早晨,我一睜眼就聞到了一股股竹葉的清香。我馬上跳下床,飛奔到廚房。只見鍋裡有幾個粽子躺在了沸水之間。那竹葉的清香裹著糯米的香氣,像個淘氣的孩子,一個勁兒地往我的鼻孔裡鑽。他們身上裹了一層碧綠色大竹葉,就好像穿了一件綠色的外衣似的。身上還五花八門地纏著一些線,就好像一個被繩子捆起來的“壞人”。再細看粽子的形狀,就好像一個牛角,像要對我們發起“進攻”,我不禁饞涎欲滴。

終於開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粽子,用剪刀把它身上纏的線剪去,剝開竹葉,一股糯米的清香撲鼻而來,我把粽子最尖的部分沾一點白糖,放在嘴裡輕輕一咬。糯米軟軟的、糯糯的,真好吃!我狼吞虎嚥地吃了四個粽子,準備再去拿,媽媽笑著說:“小饞貓,別貪吃,糯米吃多了不消化,這裡還多著呢!”我一看,桌子上有一個紅盒子,裡面擺滿了粽子。它們圓腦袋、方身體,形態各異,種類繁多:白糖粽、豆沙粽,紅豆粽,火腿粽,蓮子粽、還有鹹肉栗子粽。看到這眼下的美食,終於讓我放下心來。

這時,媽媽拿著一束雜草掛在門上,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麼呢?”媽媽耐心地說:“這是艾草,每當迎來端午節時,人們都要掛艾草,既可以淨化空氣,還可以驅趕蚊蠅,蟲蟻。”

晚上,月亮像彎彎的眉毛掛在天空,像屈原微笑著的笑臉。一盞盞街燈默默地照向遠方,一直到達思念的盡頭,城市的靜夜被照得好亮好亮……

端午的情思 篇20

抒情作文 ,752字

東方吐白,清晨的涼風將我喚起,推開門望去,四周安靜極了。

我使勁地嗅了嗅,彷彿嗅到一絲粽子的清香。我沒有忘記,今天是端午節。

每逢佳節,我心中就感覺空落落的,像缺了什麼,但又不知道到底缺什麼。今年的端午,平靜極了,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中午,阿姨請我們去吃粽子,我笑著答應了,好久沒有這種被邀請的感覺了,一家人團團坐在一起吃棕子的感覺是多麼多麼美妙啊!

望著面前的蜜棗粽,細細地將藍白交錯的細線一圈圈解下,將伴著絲絲清香的粽葉,一層層剝開,終於裡面白糯糯的粽子藏不住了,哧的一聲露開了臉,飄出一團一團氤氳的白霧,那甜蜜的香味直鑽我的鼻孔,擋也擋不住。

飽餐一頓後,又無可事事了,我試圖尋找端午的氣息。沿著小街走去。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卻不知在忙些什麼。看不出人們臉上喜悅的神情,更感受不到端午的氣息,那飄著濃濃粽香的節日到哪去了?

我記憶中的端午節,不是這樣的啊!那時候媽媽和爸爸都在。爸爸上街買來許多艾草插在門前,我會悄悄抽幾根放到我的房間裡,頓時我的房間彷彿也充滿了生機。媽媽則負責張羅一桌好菜。最叫人難忘的是那拌著肉絲的糯米飯,通常是盛在一個大鍋裡,慢慢地蒸,慢慢地蒸,等它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時,還需要再蒸一會。我在一旁焦急地等,等啊等,就為媽媽筷子下那第一口糯米飯。那糯米飯似乎入口即化,融在嘴裡。那肉絲早已蒸得爛透,雖然看不見,但吃起來是滿口的肉香。我陶醉地閉上眼,慢慢品嚐,那滑稽的樣子逗得媽媽咯咯笑。說到這兒,又想起了媽媽。唉,媽媽,不知道您在那兒端午過得怎麼樣,您是否在遙遠的貴州念念不忘您的兒女?

一想到這,心裡又難過起來。年幼的我們過早地體會到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受。我無言,但是,端午也是個團圓的節日吧,在此,允許我向媽媽遙寄一份思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