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聲悠揚間相關作文20篇

簫聲悠揚間 篇1

國一作文 ,809字

一把精緻的竹簫,靜靜躺在紅檀桌上。曾幾何時,不知是否有一位清秀美麗的女子,用纖纖素手執起它,輕輕抵在脣邊,吹出一曲蕭瑟悽婉的樂曲……

簫,豎吹,單管,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如今火熱的古裝劇音樂讓大眾認識了簫音樂的魅力,文可清遠哀怨,武則俠骨柔情。戰國時期,劉邦與項羽爭天下,靠著悽婉的簫樂使楚軍心生歸家之意,從而人心渙散,項羽走投無路,這天下終為劉邦所得。簫,流傳到今天,在眾多樂器中的地位卻略顯尷尬。雖說它是獨立樂器,但比賽和考級中都看不到它的影子,吹奏它的人也寥寥無幾,在中國十三億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微乎其微。

忘了是哪一年,我的姑婆送給外公一把做工精緻的簫。它由一根長80公分的竹管制成,有五個竹節,管身有六個音孔,四個流蘇穿孔,以及做這把簫的手藝人的名字。

我驚奇地發現外公竟然會吹那把簫,而且能吹得很流暢。那時的我天天閒著沒事就纏著外公教我,他也欣然應允。按照外公指點的姿勢,我拿起簫放在脣邊,然後鼓起腮幫拼命往裡吹起,臉都漲紅了卻還是一個音都吹不出來。外公一臉無奈,再次手把手地一邊教我一邊說:“你的簫擺放的角度不對,吹氣的方法也不對,那不是白費勁嗎?”隨後外公從書櫃裡抽出一本簫譜入門,囑咐我好生研習,我便樂呵呵地去搗鼓他的“發明”了。

從此,每當學習結束,我就會拿出簫和那本書來研究,研究蕭的吹奏姿勢,研究蕭的吹奏要領……終於有一天,我將那把簫吹出了一個音節!這讓我興奮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冬天來了,外公照例要回老家去享受冬天的氣息。臨行前,外公將那把簫送給了我,囑咐我好好練習氣息和指法,而後就和外婆踏上了歸鄉的火車。

現在我不但能吹出聲音,更學會了變音。我經常在電話裡向外公彙報自學的進展,但我多麼希望外公能早點結束他的冬日之旅回來教我,因為我太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吹奏出一曲完整的簫曲,而不再只是那簡簡單單的幾個音節了。

每每聽到那悽婉悠揚的簫聲,我不禁會想,時間更迭,日月流逝,這美妙的簫聲還會存在嗎?

那時鐘聲悠揚 篇2

高一作文 ,748字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做了也不能改變世界的運轉,卻依然堅持不懈,奮鬥到底。這股傻勁,叫青春,被青春充斥著不離不棄的是中學。

在鐘聲悠揚裡,尋覓到了書的世界。

歸去來兮,學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解甲歸田;遙襟甫暢,識王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汨羅江畔,知屈原‘此吾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岳陽樓上,悟范仲淹‘先天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祝福聲中,與魯迅一同嘆世間炎涼;在爾虞我詐中,與羅貫中一起觀熱血灑江天;在孤獨之旅中,與曹文軒一齊感人間至純。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邀遊在無邊無際的學海里,發現了書的世界。

在鐘聲空靈裡,感觸到了異性的世界。

少年時若有若無的情愫,就似玉蘭花,純淨潔白,屹立在高高在上的枝頭。它是泰戈爾寫得最遙遠的距離,是席慕容筆下開滿花的樹,是河邊月下靜靜等待的待宵草,是在水一方亙古不變的蒹葭蒼蒼。有唐婉與陸游的一言難盡,有劉蘭芝與焦仲卿的不離不棄,有倉央嘉措的孜孜不倦。風風雨雨,歲歲年年,在歲月裡無法抹去的,是你我未曾到達的夢幻,在人生的道路上徐徐前進,發現了異性的世界。

在鐘聲蕭瑟裡,領略到了真實的世界。

懵懵懂懂,經歷了從童年到少年的蛻變,不再幼稚迷茫的孩童,而長成成熟驕傲的少年。少年腹有詩書氣自華,少年帶著慷慨昂揚的激情不停地向世界迸發。匆匆忙忙,衝破了生的黑暗來到人間。聽,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魯迅說;‘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李密說:‘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死,不再是一個恐怖的詞。死是生的超脫,是生的昇華。我們在生命旅途的探索中,把死變成了自然,變成了平淡。

多少年,依稀記起那倉促的中學時代,耳旁響起那催人勤勉、催人上進、催人自強的鐘聲。再回首,竟是在人生的山頂了。

那時,鐘聲悠揚。

這時,雲開霧盡。

笛聲悠揚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217字

我喜歡長笛,我喜歡那悠揚的笛聲。在學習笛子的路上,我曾經有過煩惱,也曾經想要放棄,而一次次親人的鼓勵與朋友的讚美,一次次收穫的喜悅,讓我還是堅持了兩年。

那是兩年前的下午,在階梯教室,崔文濤站在舞臺正中,手持著一把嶄新精緻而又不失樸素的長笛,挺著腰,微閉著雙眼,吹著那曲悠揚的《軍港之夜》。他整個人彷彿沉浸在樂曲的神韻之中,飄飄欲仙的樣子,感覺不是在舞臺上,而是在一個仙境之中獨自享受著這幽美的旋律。雖然他眼睛是閉著的,但樂譜卻彷彿在他腦海中迴旋,那曲《軍港之夜》更加柔和、動聽了。一曲完畢,我卻依舊沒有回過神來,好像美妙的笛聲依然存在,同時這曲悠揚的《軍港之夜》也依舊在我的心中迴盪……此刻,一個學習長笛的念頭便在我的心中萌生。

之後兩個星期,我無論下課上課都在用口哨吹《軍港之夜》,寫作業吹的更響了。媽媽好似看出什麼來了,於是就給我報了一個笛子班。正合我意,每次上完課,我馬上照著簡譜,賣力地吹著“do,re,mi,fa,so,la,xi……”一下子吹了一個多小時,才滿意地去寫作業。媽媽也表揚我有進步,他說如何我再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登臺表演了。

起初幾周,由於我對笛子的好奇與衝動,每天都會像擠牙膏似的擠出一點時間來練習。後來,時間一長,這種枯燥,單調的學習就讓我躁動不安,厭煩的很,連課都不想去上了。

正直大寒時節,“冰棍”好像微生物一般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屋簷下,樹梢上,臺階上……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晚上剛剛下了一場雪,大地被塗上了銀霜。太陽也沒有了夏日的灼熱,照在身上,就好像身邊有一個火爐,暖和極了。

我剛剛起來,一看見窗外那足有一尺多厚的皚皚白雪,眼中閃過喜悅的光芒,並不是因為我沒有見過下雪,而是——我終於可以不去上笛子課了!哎呀呀!我立馬鑽入被窩,準備大睡一通,但是還沒等我睡著,就被老媽給“提”了起來。

“你不上笛子課了?睡什麼睡!”

“不是下雪了嗎?”我嘟囔著。

“誰說下雪就可以不去了?快,穿鞋,要不遲到了!”

我也就只好慢吞吞地穿上鞋,很不情願的準備上課的東西。最後媽媽騎自行車載我,艱難地騎了一段路後,“哐啷”一聲,車胎一滑,二人一車重重倒在地上。媽媽為了不讓我摔著,當了我的“肉墊”,她摔得很疼,而我卻毫髮無損,一點兒都沒覺得疼。我感動了,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笛子。

果然,我勤練了三個多月,竟有了新突破,音能吹準了,節奏掌握了……連一向苛刻的老師也對我自學的《歡樂頌》提出了表揚,還說我的笛聲時而高亢如萬馬奔騰,時而婉約如小橋流水,時而豪放如大江東去,時而細膩如風拂楊柳……,我也為自己自豪。

辛苦的練習讓我有了收穫,收穫的喜悅也給我帶來學習的動力。現在我對長笛之聲更加情有獨鍾。它讓我陶醉,讓我在悠揚的笛聲中享受長笛的樂趣。雖然我仍是一個無名小卒,但它讓我欣喜,讓我在勤學苦練中享受收穫的快樂。我多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崔文濤一樣站在燈光閃耀的舞臺上沿著一首首動聽的歌……。

琴聲悠揚飄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3字

早晨,我精神抖擻地起了床,深吸一口清鮮的空氣,包起指甲,走向我的古箏面前。

撫摸著21根緊繃的琴絃,好似21個熟友伸出他們細膩而柔軟的手,一一同我握手,輕輕撫動琴絃,悠揚悅耳的琴聲立刻傳進我的耳朵。哦!那是“5”的聲音,深沉的“5”宛如一位古稀老人的咳嗽聲,清脆的“5”則好似一位豆蔻年華的大姑娘動聽的噪音。

再彈彈別的琴鍵,高山流水的情景在我眼前浮現。彈個花指,我看到了幾百年前伯牙與鍾子期的感人故事;彈個搖指,我似乎又看到春天生機勃勃、花香鳥語、百花爭奇鬥豔的場景,但一轉眼,又變成了漫天飛舞鵝雪花,冰霜凝結的冰雪天地;再彈彈點音,我又看到了平靜、湛藍的像寶石般的湖泊,扔進一個小石子,擊起層層漣漪,像玫瑰花般絢麗綻放;彈個批指,我又穿越到了內蒙古草原,看那健壯的馬兒,看那激烈的、精彩的賽馬比賽,聽那踏踏直響、鏘鏘有力、氣勢磅礴的馬路聲。

當我彈起《彝族舞曲》時,我的心情也隨著阿哥、小姐的舞步變得雀躍萬分。當我彈起《瀏陽河》時,我的心情又是多麼自豪、高興,多美的祖國風光呀!當我彈起《幸福渠水到俺村》時,當我看到果農的燦爛笑臉時,當我看到果樹上掛滿沉甸甸的果實時,我的心情像吃了蜜般甜滋滋的。當彈起《小白菜》時,我的心情一降到低谷,不禁流下熱淚。當彈起《賽馬》時,我的心早已飛到草原,變得鬥志高昂。

古箏,你讓我彈出一曲又一曲的動聽歌謠,你陪我度過了一個個漫長的春秋,你真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啊!

守望相助,歌聲悠揚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1字

花兒撒向芳香,那是春天的告白;小草頑強生長,那是美麗的開始;夕陽逐漸落下,那是傍晚,向大自然的宣告。

雨,漸漸停了;霧,漸漸散了;空氣,煥然一新。晚飯後,我和朋友一同去人工湖周圍散散步。

我們聊著天,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人工湖。我們站在湖邊,慢慢地欣賞這一切和諧的景色。

岸邊,花開得是那麼嬌豔,雖然是被雨打過,瓣兒自然凌亂地鋪了一地。卻不失整潔、素雅。柳枝自然地垂在半空中,隨著風的去向,時不時地搖曳著,那麼優雅的身姿,就好似一個苗條的淑女……

這時,我忽然注意到,一棵挺拔的松樹,枝丫上正築著一個鳥巢,巢中時不時地傳來鳥兒們婉轉的歌聲,使得我和朋友不禁停下了腳步。

定睛觀察,原來,巢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雌鳥和雄鳥正在為幼鳥們深情地演唱著歌曲,幼鳥們也靠在一起,出神地聽著。

突然,一陣大風吹過,樹木搖搖擺擺,一不小心,鳥巢一震,一隻幼鳥從樹上落了下來。像一片枯葉似得,飄飄悠悠,落進了湖裡。雌鳥一驚,也趕忙下水施救。把幼鳥託上岸來,而自己卻因羽毛溼透,力氣沒了,再也上不來了……

我和朋友在岸邊走著,卻從頭到尾,沒說一句話,無論一旁的花,是多麼芳香,多麼迷人;無論垂柳是多麼婀娜,也不讓我們快樂……

松樹上,鳥兒仍然在歌唱,唯獨少了那雌鳥,這母愛的篇章,就不禁有點兒淒涼……

琴聲悠揚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4字

我身邊有許多好老師,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激勵著我認真學習,努力向前。我們的音樂老師劉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天下午,我放學後來到辦公室寫作業,隱隱約約聽見形體室裡傳出“叮叮咚咚”的聲音,那是鋼琴彈奏出的美妙樂音。我起初無法靜聽音樂,但音樂的旋律是那樣美,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到音樂中去:像流水穿過小橋,流過樹林,流淌進夕陽的餘暉……我聽得沉醉了,又十分納悶:“是誰在形體室裡彈琴?”從此以後,當我每天放學來到辦公室,都能聽見那既熟悉,又動聽的音樂,我老是在想:“這個刻苦練琴的人是誰呢?”

直到有一天,我在辦公室寫完了作業也沒聽見那動聽的琴聲,我奔到門前四處張望了一下,發現走廊上空無一人,安靜得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哎,彈琴人今天應該不會來彈琴了吧,這麼晚都還沒來。”看來彈琴人沒堅持下來,我感到十分失望。過了一會兒,形體室裡傳出了那讓人盼望已久的“叮叮咚咚”聲,聽見了美妙動聽的琴聲,我也不禁對那個堅持不懈彈琴的人讚歎道:“就算事情再多,時間再晚也要堅持練琴,你真是好樣的,我也要向你學習!”在讚揚彈琴人的時候,我也心生疑惑:“這個彈琴人到底是誰呢?”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遇見了那個鍥而不捨練琴的人。那天,優美的琴聲停下,我正好看見一個背影從形體室裡走出來,那人高高瘦瘦,似乎像是劉老師,我追出去時,正好看見人影轉過身來,原來一直在這裡練琴的就是我們的音樂老師—劉棟才老師。一時間,我覺得劉老師特別高大,劉老師用行動教育了我。悠揚的琴聲陪伴了我幾十個下午,不僅讓我靜心學習,還讓我學會了堅持不懈。在以後的許多日子裡,每當我想偷懶,眼前就會浮現劉老師的身影,耳畔就會迴響起那悠揚的琴聲!

老師是花園裡辛勤的園丁;老師是春天裡和煦的陽光;老師還像是奉獻溫暖的火爐。雖然平凡,但老師在用自己的行動播撒愛與希望的種子,守望我們的成長。我祝福您,劉老師!

琴聲悠揚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4字

那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對面有一家琴行,經過店門,一陣悠揚的琴聲夾雜著徐徐清風,輕輕送入我的耳畔。就是從那時起,我迷戀上了小提琴。

春去秋來,時間過得很快,我佔用著僅有的休息的時間,坐在窗邊,望著只有四根弦的小提琴,不禁嘆氣:是我選錯了嗎?回憶著四年前那個對小提琴興致勃勃的自己,雖然不知道什麼是“哆來咪”。但是,那時的我又是多麼無憂無慮啊!而現在的我,失去了與小夥伴們追逐打鬧的時光,只剩下小提琴的倍伴。

突然想到媽媽說過的話:“每一個小小的成功,都是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因為成功和努力是成正比的,沒有捷徑。”真的是這樣嗎?

我嘆了嘆氣,重新將早已疲憊不堪的左手搭在琴絃上,自己摸索著琴絃,拉對一個音符,接著竟然成功拉下了一首曲子。這讓我有了小小的驚喜。當優美而熟悉的旋律在房間裡悠揚飄蕩時,我感覺呂思清老師在微笑著對我點頭,親切地向我走來……我陶醉在這首《新春樂》之中,似乎看到三月陽春,草長花開,鶯歌燕舞……我又彷彿正站在舞臺上,琴聲的魅力讓觀眾難以抗拒,臺下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親愛的媽媽正對我微笑……

琴聲繼續悠揚,我的嘴角不自覺地輕輕揚起,心裡充滿喜悅!

琴聲悠揚 篇8

國一作文 ,1139字

有很多朋友都邀請我去什麼音樂會之類的場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同學邀請我去看她拉小提琴,就在溫州大劇院門口——那是個呈扇形展開的建築。透光的玻璃嵌在金色牆體上,臺階自上而下增寬。在階梯中部的位置還有個小型噴泉,水只在傍晚才會噴出來。而我未能有幸登臨——坐在劇院廣場上用塑料椅擺的觀眾席裡,我不知是啥滋味。當我看到同學上臺時,真的差點沒把午飯吐出來:死亡大波浪外加n層蓬蓬裙。往難聽裡說,就是殺馬特在鋸床腿。

後來我問起她,幹嘛參加這個?她當時一本正經回答我,可以吃“全家桶”——老師請客。這個回答太過真實。

從那以後,我腦海裡就自動添加了一條:表演=演員有好吃的。

最近,我又看到了類似的場景——這次是沒有“全家桶”了。學校對面的公交站,有個人在彈揚琴。穿藍色校服的學生在邊上散佈,大多都各聊各的。或是手捧各種油炸食品,吃著,像是看雜耍一樣。

木製的揚琴,棕紅色的漆很是亮眼。上面鏤空刻了花的紋樣,大概是牡丹之類的。就好似一把迷你古箏架在屏風上面。擊琴的木棒子,倒是讓我聯想到“嬰幼兒用品專賣店”裡,用來敲玩具琴的小木棒。

擊琴的是個老者,莫約五六十歲的樣子。老人臉上塗厚厚一層白粉,臉頰兩邊塗腮紅——那是揚琴演奏者的妝容。琴盒子裡有張舊報,儲存得很好。刊頭下面印著黑白色的照片:一個年輕人,高高舉起手中的擊琴用的木棒,笑的很好看。老者擊琴時,也在笑——在大冬天的學院路口。燈光,很是柔和。

也不知什麼原因,老者一直在演奏一首曲子。圓頭木棒擊打著琴絃,琴音輕捷,在傍晚的馬路邊卻有些不合時宜。樂曲的節奏很快,老者卻異常從容。到曲子的高潮部分,他手的節奏依舊毫不慌亂。大概是他當年的成名曲。我瞥一眼路對面——教學樓也熄燈了。

琴邊立了塊白板,我瞥了一眼——這人是來討錢的。一個很需要錢的人,竟也會這樣從容。路燈閃幾下,亮了——已經不早了,老者還是沒有收琴。以背後的街道作舞臺,他微笑面對行人。就像他從前在歌劇院裡,目光交聚下那麼好看的笑——對著木製的揚琴。

一份職業,忘不了曾經。

燈光散,一曲奏畢。老者將琴收進布套,和那份上了年頭的報刊一起放好。眼神中的回憶與無奈,笑笑就過去了。這位老藝術家就這樣背起琴具,轉角進了居民區。我呆立在原地,無言。路旁火鍋店的燈,亮了,紅彤彤的。

從此,我每天都來瞅瞅。但路燈下的琴音沒有再次出現。只留下悠揚的韻律,與老者從容的身影。

琴聲悠揚 篇9

高一作文 ,989字

週末,我一個人去月河古鎮玩。古鎮很大,漫無目的地逛了半天,已然是黃昏時刻了。小巷的遊人漸少,我倚著石欄,看夕陽正好,看廊橋古亭映在流水中央;花瓣一瓣一瓣滑落,落入水中打破倒影泛起淡淡漣漪;又聞古琴,僅幾聲不成調的音符,就讓人心絃微動。我不禁安靜傾聽……

黑瓦白牆下,纖長的手指緩緩地撥弄琴絃,琴聲纏繞著思緒,交織在耳邊,一聲聲敲擊著苦悶與心煩。縹緲的琴聲聲聲入耳,像是在訴說古鎮的過往,那百年前的繁華早已被人遺忘。

古琴,是老者的象徵。其深沉的音色,和緩的曲調,就像是位經歷歲月風霜的老者在緩緩訴說那逝去的時光。古琴自古被賦予修身悟道的神聖格調,古代的人們對於古琴的推崇甚至到了難以想象的高位。之前,我一直認為這不過是古代帝王文人的吹捧,到今日才些許明白這古琴的奧義。琴聲本身醇厚深沉,旋律優美,可以拉回被世俗紛擾的心,讓人安靜品析山水,親近自然,所以文人雅士大多都借古琴,逃脫人世間的紛擾,淨化內心,來找回本心,重歸自然。琴聲悠揚,內涵寬廣,正因為這樣,古琴才會有這麼高的評價,所以,自古以來,手指彈撥的並不是琴絃而是心絃,古琴的彈奏從不是表演,而是心與心的交談。琴音悠悠,是歷史的餘音,也是心靈的傾訴。

在古代,世家公子們在彈奏古琴時,格外地神聖——齋戒,沐浴,焚香,淨手——保持身心潔淨才有資格彈琴。西漢時期文人們便認為“八音之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這是古人給琴尊貴的地位。而至現代,這門古老的藝術像古鎮的繁華過往,一般被人們淡忘,人們聽的多得大多是古箏,古箏古琴一字之差,天差地別。古箏悅耳,古琴悅心;古箏聲聲醉我心,古琴悠悠定我意。若把古箏比作花旦,那古琴便是青衣。聽古琴與聽古箏不同,聽古箏,則是聽其音,而聽古琴則是聽其情,曲調不是不動情,只是沒有到動情之處。玉指之下,絲絲琴絃,撩撥了誰的心絃,訴說的又是誰的流年……

修長的手指勾過琴絃,聲聲琴音穿過古巷。淅淅瀝瀝的雨絲落下,劃過屋簷,伴著花瓣悠悠落在琴絃,琴音雨珠,一股憂愁緩緩蔓延,雨珠順著琴身,滑落一地傷痕,斂音停弦,有餘音繞樑,思緒飄遠,淡淡憂傷!

撐把油紙傘,走在青石板小巷,淅瀝的雨水打溼花窗,那聲聲琴音依舊在腦中迴盪,連線著歷史悠悠的過去,承載著百年斑駁的歲月。

聲悠揚,漾人心 篇10

國三作文 ,1612字

憶一昔滄桑,品一段過往。漫步時光的小巷,有那樣的聲音,悠揚,映照了我的童年。——題記

不是銅鑼,卻清脆響亮;不是情歌,卻幽遠綿長;不是天籟,卻悠揚動聽……循著那聲音,我又回到了童年。

吆喝之聲漾人心

小時候,還沒有那麼多各式各樣的店。要買東西,全靠小販在路邊吆喝或是騎著一輛小三輪,車上駕著一個喇叭。而那賣饅頭的阿姨的叫賣聲最扣人心絃。

每天一大早,大概快6點,她總是會準時地騎著個三輪車,帶著饅頭和一個不大的小男孩,在這個小鎮裡轉悠。喇叭裡不斷重複著:“饅頭,老面饅頭。”睡得正香的我時常會被她喇叭聲給吵醒,但我似乎從來沒有過抱怨。和鄰家的幾個小孩爭先恐後地去買她的饅頭。滿足地吃。她也總是與我們逗趣,有時還會多塞給我們一塊小米果。當作來的快的獎賞。所以我們總是爭著當第一。

她家裡很窮,有一個讀初中的女兒和一個半大的兒子。他們的父親因為家裡窮,離家出走了。只剩她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地撫養他們倆。她每天起早貪黑,無論颳風下雨,早上她總是最早打破黎明的沉默。有一次,下著滂沱大雨,我本來失落地認為她不會來了,但她披著個雨衣,他兒子撐著把傘,饅頭上也蓋著一件雨衣,艱難地騎來。許多人都出來,買了比平常還多的饅頭,我也在其中。有人還請她到家裡喝一杯茶,讓她等雨小了一點再走。不到半小時,她就賣完了饅頭,她也很感動地笑了。

“饅頭,老面饅頭。”這個聲音會成為我童年清脆而響亮的曲,永遠儲存在時光的小巷。

老歌之聲漾人心

爺爺奶奶都很喜歡聽老歌。那老歌,貫穿著他們的一生。閒來無事,爺爺就在最喜歡哼那首。《濤聲依舊》。“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久違的你,一定儲存著那張笑臉。”每次聽到他哼這個曲子,我總是弄不明白爺爺為什麼這麼喜歡這首曲子。慢慢地,我懂了。

爺爺小時候家裡特別苦。早上起來要先打理好幾個弟弟再去上學。那時學校離家有好幾公里遠,爺爺就自己走路去上學。無論寒暑。他們沒錢買衣服,家裡的衣服總是哥哥穿了弟弟穿,弟弟穿了在小的弟弟穿。一年到頭就那麼兩套衣服。有的時候,小孩子長得快,夏天還合身的褲子,到了冬天就短了。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家裡沒吃的,有的時候,一小碗醃菜夠一家人吃上個半年。爺爺時常和我談論起他的過去。他當年本科畢業。爺爺說當時的大學比現在的博士都更難考。我很震驚。也愈加明白了他為何鍾愛《濤聲依舊》。

“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會成為我童年幽遠而綿長的曲,永遠儲存在時光的小巷。

落石之聲漾人心

小時候,手機電腦還不那麼流行。家裡也就只有一臺電視可以看。我們當然要找樂子。於是,離家不遠處的一片小水塘,便成了我們玩耍的天地。我們經常撿起路邊的小石子,用力投入水中,看看誰打出的水花最漂亮,誰打出的聲音最好聽。有時用力過猛,會濺起巨大的水花,水濺溼了一身,惹來大家無心的朝笑。極其好玩。

最有趣的莫過於“嚇魚”。水塘裡的水很清澈,而且不深。會有很多魚或是小蝌蚪。我們投石子投膩了。就用石子去打水中的魚。當然,我們不是為了打到魚來吃,不過貌似也打不到。我們只是為了嚇一下那些魚,看著它們狼狽地逃跑,也能讓我們快樂。只聽那石子落水,發出“嘣”的一聲響。那些魚受到驚嚇,立馬掉頭,以雙倍速度擺尾逃跑。久而久之,它們不再過來了。我們就到水塘的另一面打魚。石子不夠了,我們就去一些建築工地上撿。也很少捱罵。

“嘣”的石子落水聲會成為我童年清脆而響亮的曲,永遠儲存在時光的小巷。

黃昏的餘暉慵懶地躺在空中,先是深紅,逐漸又變成暗紅,最後只剩那麼一點點微光。但童年的聲音不老,它會日復一日地輪迴,永遠在時光的小巷裡閃耀。

琴聲悠揚 篇11

國一作文 ,1073字

再一次折返到那賣藝人前,我的心裡不無感慨,又認認真真地聽到了一回二胡曲,確實動聽。是宛轉悠揚的小調,在人群熙攘中少了悲苦悽悽,多了輕快明越。也難怪母親始終記著,要我來給他們一些散錢,我攥著手中的紙幣想。

不過一刻鐘前,我和母親循著人流,往橋上走去,忽的聽聞了一陣拉絃聲,我們被人群夾著前進,在橋頭看到了端端坐著的一人。是位上了年紀的老人,黑髮中摻雜了銀絲,面目安詳,背脊挺得筆直,坐在小凳上把著自己的一把二胡,二胡平滑的木材在燈火照映下閃出了異樣的光澤。他拿著琴弓,一提手,左右輕緩揮動起來。那二胡音色著實好,仿若是一匹絲綢,直直而下順暢萬分,其間點點的沙啞牽動了橋上數十人的心。一曲畢,眾人停滯的腳步又流動起來,我也想邁步走了,卻被媽媽拽住。

“拉得真好啊,”她道,我點點頭,不明所以,她又開口,“這也算是一種付出。”我又點頭,停在半當路已經惹得很多人不便了,我只想快點離開,“那我們是不是要有所回報?我給你一點錢,你去給那個老爺爺,好嗎?”媽媽已經開始在包裡蒐羅起硬幣來,好多人都善意地投來目光,一段曲後,竟沒多少人想到予以回報。那時尚小的我被如此多的人注視,只想快些離開,扯著媽媽不管不顧地走,她許是翻找了好久也探不到,給了我一張十元的面鈔也不再強求,“那待會一定要去。”我回頭看那老人,他什麼也沒聽見似的,指節分明的手除錯著琴音。

心不在焉地遊玩一小會兒,我折了回去。老人笑眯眯地拉著琴,又一批觀眾駐足,這次結束之際,有幾個年輕人上前,我跟著他們,彎腰輕輕把鈔票放進他面前的帽子裡,他不停地道著謝,附上祝福語,到我時,他抬眼望著我,“謝謝,祝你學業進步。”我看著他逐漸加深的笑紋,好像一點也不在意方才我和母親在他面前的動作。我看見他羽絨服帽簷皺起的絨毛被風掀起,臉漲得通紅,心裡發虛低下了頭,只覺得自己之前的掙扎實在可笑。

媽媽牽著我走了,在高掛的燈籠,和湖中低垂搖曳的蓮花燈的朦朧燈火裡,我被照得迷迷糊糊,不禁回頭看,他依舊在橋頭大樹陰影下,笑著擦拭琴絃琴弓,笑得快要看不見眼珠。

時隔多年,我又想起來,覺得他實在樂觀,那樣笑著輕鬆拉著二胡,以板凳為座,以樹影為臺,必定不是慼慼地乞討,也很難讓人認為他是以此為生,倒像是一種生活。若他在苦難中,那麼苦中作樂,瀟灑無束;若他衣食具備,那麼樂中尋源,拉著小曲讓自己和聽眾都樂在其中,何而不為?

現今一回首,無論自身是喜是憂,好像一想那老人笑著拉出的琴聲,就都明快了。

聽那歌聲悠揚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2字

歌聲就像一隻美麗快活的小精靈,飛進我的耳朵,飛進周?d的耳朵,飛進……似乎整個班都被快樂的小精靈吸引,陶醉在美妙的歌聲中。

作文課的課間趣味無窮。不過,當彭老師說到今天的主題是歌詠比賽時,我還是嚇了一跳。

聽,“花店玫瑰,名字寫錯誰,告白氣球……”那歌聲悠揚,迴盪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其實剛才我還是很緊張,好在一開唱就放鬆下來了。

我是最後一個,緊張感也小了一點,不知第一第二他們是怎麼堅持的,我一直在看書,壓住我的緊張情緒。第一個演完了,我的心情緊張一點;第二個;第三個……就這樣,我越來越緊張,不知該怎麼辦,就像一隻落隊的大雁,不知該往哪裡走。

到我唱歌了,我邁著沉重的腳步走上講臺。我放起了歌,我一直低著頭,像一株害羞的小草,不敢看大家一眼。開始了,我先唱的聲音很小,一直看著手機,害怕把詞唱錯,引起大家的嘲笑。慢慢地,我的自信心回來了,漸漸把聲音放大了。終於,我敢看大家了,最後,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舞臺”,回到我的座位上了。

這真是一次歡樂有趣的歌唱小比賽。

聽那歌聲悠揚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3字

“說到需要趕快回復的資訊,那就考慮是不是要回復你……”聽,那歌聲悠揚、婉轉,聽了不禁讓人陶醉。

我對這個作文課真是又恨又愛,恨的是今天每個人都要表演一首歌,愛的是每天都充滿歡聲笑語,充滿樂趣。“怦怦”這是我心跳的聲音,怎麼辦?下個就要到我了!我看到其他同學在臺上表現得那麼自然、輕鬆,我也為之感到敬佩。

雖然我在班級裡是“才藝老大”,但是,我上臺時還是會緊張呀!

媽呀!到我了,我落落大方,輕鬆自然地走了上去,唱起了《東西》:“說到需要趕快回復的資訊,那就考慮要不要回應你,如果說以後都不用對你講客氣,我就等你說一句歡迎光臨……”我漸漸放鬆身子,聽著那熟悉的旋律,我動情地唱了起來。

聽,歌聲還在教室裡迴盪,那麼悠揚,這又是一次有趣的作文課呀!

我回到座位上,沉思了片刻,突然把現實拉了回來,我這才發現,平時還需要鍛鍊鍛鍊自己啊!

琴聲悠揚 篇14

國一作文 ,877字

那是母親朋友送的兩張音樂會門票。

我本不想去,但拗不過母親的再三請求,便與母親同去了。

來到會場,便看見了臺上鋥亮的樂器。很快,音樂會開始了。一位身材曼妙的女子緩緩地走到舞臺中央,鞠躬後,走到琴旁。只見她坐下後,直了直身子,雙手放在琴鍵上,很快,便舞動起來。頓時,琴聲如泉水般,叮咚叮咚——流進了心底。本是心浮氣躁的我很快就平靜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一雙巧手在琴鍵上飛舞、疾馳。

回去後,我便向母親提出要學鋼琴的想法。她滿臉狐疑地打量著我,問:“一個男孩子為什麼要學鋼琴?”我沒說話,但母親還是答應了。

於是,我便踏上了學鋼琴之旅。

我看著老師把手放在鋼琴上,指尖好似飛速地劃過一道光,在琴鍵間飛舞,一切都如探囊取物般簡單。琴聲似涓涓細流,又似婉轉鳥鳴,帶我來到了一個美妙的天地。我沉醉於此,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鋼琴。

就這樣練著練著,那天,老師突然給我報了一場重大的賽事。那時,我才剛過四級,本已打算放棄不學了。因為上了初中,學業變得日漸繁忙,為了專心學習,我由原來的每天一練,變成了每週一練,有時甚至還缺席。我的手指漸漸生疏,而離比賽那天僅有一個星期……

長夜漫漫,望著窗外的黑夜,我無奈又無助,但事已至此,母親勸慰我,盡力就好。我只能重拾信心,開啟塵封已久的鋼琴,翻出那張破舊不堪的琴譜,在琴鍵上斷斷續續地練了起來。起初很難,但很快,那熟悉的音符好似深入骨髓,我越發地熟練起來,指尖在琴鍵飛舞著,終於,一氣呵成!潔白的月光伴著柔和的音調溜進了我的房間,它好似成了我的聽眾。窗外,星光閃爍,我望著眼前的琴譜,信心倍增,手指與琴鍵愈發地貼合,指法也愈發的熟練……

到了比賽那天,我雖然很緊張,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刻苦訓練,內心終於有了些底氣。我走在臺上,神色自若地坐下,手指輕快地在琴鍵上飛舞著。

雖然,我沒有拿到第一名,但走出會場,我很滿足。

又是一日旭日東昇時,溫暖的陽光迎面而來,房間彷彿鋪上了一層輕紗,我翻出琴譜,拾起自己的夢想奮起前行。

刻苦努力換來悠揚琴聲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1字

聽,房間裡傳出優美的鋼琴聲。那是我,在房間裡練琴。

在我很小的時候,看見哥哥每天彈琴,覺得彈琴一定很好玩、很有趣,便纏著爺爺說:“我也要學彈琴!”可等我真正坐在高高的琴凳後,發現彈琴根本不像我想的那樣有趣。於是,我打起了退堂鼓,開始心不在焉了。接著,我就開始哭著、鬧著不想學彈琴。爺爺卻對我說:“做事一定要持之以恆,不然就會一事無成。”雖然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望著爺爺那嚴肅認真的表情,我只好硬著頭皮學了下來。

那時,我還很小,爺爺就讓我的小手一手一下跨八個音,可我最多隻能跨七個音,小手就被撐得生疼。我哭著、退縮著。可爺爺毫不心疼,堅持讓我跨八個音。有時如果我的姿勢或手位不正確,爺爺還會嚴厲地責罵我,甚至還打過我的手,我委屈極了。心想:我再也不想學了!可是轉念又一想:我有一位像老師一樣爺爺教彈琴,不用冒著嚴寒和酷暑去興趣班,比別人的條件優越許多,還有什麼理由能不堅持呢?爺爺在教我彈琴時雖然很嚴厲,可平日裡卻對我很和善,陪我玩撲克、陪我玩遊戲。想到這些,我便安心的坐在琴凳上安心的練了起來……

從那以後,不論春夏秋冬,我每天午飯後第一件事就是回到房間認真地練習。從練習曲到世界名曲,一遍遍、一遍遍地反覆練習,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到如今,光是我練習過的琴譜就好幾本呢!

經過幾年刻苦的練習,我不僅學會了看五線譜,還學會了彈許多世界名曲:《小步舞曲》《小天鵝舞曲》《美麗的藍色多瑙河》《土耳其進行曲》……我常常會在繁重地學習之餘陶醉在自己彈奏的優美的鋼琴聲中。

宋慶齡說過“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我終於明白了這句名言的意思,沒有刻苦努力就沒有好成果。一分耕耘,一份收穫,任何成績的取得都是與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正是自己幾年如一日的刻苦努力,才換來今天的悠揚琴聲。

我的青春裡有悠揚的笛聲 篇16

國三作文 ,1278字

音樂教室裡幾乎鴉雀無聲,老舊的電風扇輕微地嘎吱作響。我一個人站在講臺前,雙手緊緊地握著白色的陶笛。看著臺下一個個目不轉睛望著我的同學們,我手心滲出了汗。突然,腦海中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放鬆……吹響陶笛,把你想表達的東西融入到你的笛聲中去,傳達給在座的每一個人就好了……”楊老師的身影猛然出現在腦海中,我嘴脣一貼笛口,吹響了第一個音……

小學時的我並不是個開朗的孩子,也沒有什麼自信心。一次音樂課後,我經過音樂辦公室時,無意中聽見一陣笛聲從裡面傳出。悠揚的笛聲猶如春風一般,溫柔而又充滿活力,彷彿能帶走人心中的疲憊。我立刻就被這笛聲吸引了,偷偷把頭探進了辦公室。只見一位老師坐在辦公桌前,看上去已有五六十歲的樣子,臉上卻洋溢著青春的氣息。他手上拿著一支笛子,閉著雙眼,深情地演奏著。一曲終了,老師注意到了門口的傾聽者,“你對陶笛有興趣嗎?”他和藹地看著我。我連忙點點頭。“那就加入陶笛社團吧。”真是爽朗的聲音!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楊老師……

靈活的手指飛快地在笛孔上舞蹈,歡快的音符彷彿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彈跳,音樂教室裡充滿了我的笛聲。臺下的同學痴痴地看著我,彷彿都沉浸到了音樂之中。樂曲的高潮部分真是緊張而又歡樂啊,宛如我在陶笛社團的青春時光……

加入陶笛社團後,我便和楊老師學習陶笛。每當我遇到困難時,老師總會手把手教我。儘管我是插班生,但在楊老師的悉心教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很快就在班裡拔得頭籌。我越來越自信,身邊的朋友也越來越多,笑聲也更加爽朗。還記得那一天,六年級的我第一次參加演出。站在廈大的音樂廳裡,面對幾百名觀眾,這對一向比較內向的我,可是巨大的挑戰。當聽到臺上主持人介紹我的節目時,我的手無法控制地微微顫抖。突然,楊老師的聲音在身後響起:“沒事的,放鬆就好了,把你想表達的東西融入笛聲,傳達給在座的每一個人就足夠了……”扭頭一看,還是楊老師那令人安心的微笑。“是啊,我一定可以做到的!”我深深吸了一口氣,走上了舞臺……

終於演奏到樂曲的尾聲了,悠揚的笛聲在音樂教室裡迴盪著,帶著我對楊老師的思念與感激,在教室裡久久不能散去……

到初中之後,見楊老師的機會幾乎沒有了,在作業的負擔下,吹陶笛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但每當我吹響陶笛,楊老師那和藹的微笑、溫柔的教導總會浮現在我的腦海裡,還是像那溫柔的春風一樣,令人安心……

隨著最後一個音緩緩結束,我深深地鞠了一躬,這一躬不只是給在座的同學與老師,更是給不在場的楊老師……

楊老師,謝謝您把陶笛帶入了我的生命之中,也帶給我了一個歡樂的青春,我永遠不會忘記您對我的教導……

生活中的悠揚琴聲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6字

拋開書山題海重壓的繁忙學習生活,我想擁有一片藍天,一片沃土,一個樂園,一個心靈深處自在舒適的花園。在花園深處,在雲朵身後,我最希望,傳來的是一陣陣優美的小提琴聲……

我和小提琴從一開始就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我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媽媽便非常喜歡聽優美的小提琴曲。也許是胎教的力量,在肚子裡的我便受到了薰陶,從此愛上了小提琴。

從9歲開始學小提琴起,它便逐漸成了我的業餘愛好。剛開始學時,我興趣盎然,每天都堅持在家裡練琴。高漲的熱情讓我學起來十分賣力,才學了三四個月,就趕上人家學了一年的同學。老師直誇我拉得好,我越拉越來勁兒,每天拿著小提琴可真是愛不釋手。

老師見我這麼認真,又很有天賦,便想讓我走上專業小提琴這條道路。我和家人也十分同意。於是漸漸地,我學的曲子越來越難,學習任務也越來越重。在夏天時,手臂勒出一道道火辣辣的紅印,汗水不停地往下淌;在冬天時,手臂長期固定著姿勢又酸又痛,天氣冷的時候手指的麻木了。遇到這些困難我也想過放棄,但總有一個聲音在我心靈深處鼓勵我:“堅持住,不能輕易放棄!”我只好忍著痛,繼續練下去。

就這樣,我的琴技在不斷地提高。在一次次的比賽、文藝匯演中,我都取得了好成績。一個月前,我準備考小提琴8級,考試的曲子難極了!我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鑽研,一個耙位一個耙位的檢查,在反覆的研究和辛苦的練習中,終於把它成功拿下。這一刻,成就感與滿足感包圍著我,我又開始像以前一樣對小提琴愛不釋手了。最後,我成功的通過了小提琴8級!老師的誇獎,家人的鼓勵,考級證書上大大的“小提琴八級通過”,都是鼓舞我拉琴的無限動力!當我煩惱時,我拉上一曲;當學習任務太重時,我再拉上一曲,所有的煩惱便會煙消雲散,我浮躁的心立刻會平靜下來。我陡然發現,小提琴已經成了我生命中無法割捨的一部分了。

每當放學回家時,我總是習慣性的拿起小提琴拉一首曲子,那悠揚的琴聲隨著我的思緒一起,飄向遠方……

悠揚笛聲,潤澤我的心 篇18

國二作文 ,1022字

絲絲縷縷的笛聲穿過茫茫煙雨,寞寞雪夜,盪滌潤澤了我的心靈。

記得是一個下雪的夜晚。

那時的我心中微涼,一如這紛飛的雪,前路茫茫。屆時期末考試近在眼前,偏逢大雪,停課在家,只覺得一片蒼茫與無力,壓力像瘋長的野草,我急切地想要找到什麼,來慰藉心靈。

幸好遇見了它。

米黃色的笛身,纖細的笛管,象牙般細膩的觸感,微涼,清清爽爽地,躺在桌上。我憶起數年前它的清越聲響,不禁拿起,輕輕吹響。

十指輕輕堵住圓潤小巧的笛孔,心中醞釀一番,緩緩吐出一口氣。笛身微震,音色卻略雜,我不甘心,再次吹響,換指時動作稍慢,又是一陣雜音。我不禁憤然,用盡全身力氣吹響,十指在笛孔上亂按,刺耳尖銳的聲音衝擊耳鼓,我一口氣吐完,沮喪地將笛子擲在桌上。

噫!連這一支笛都要來為難我,讓我一切都不順!恰似李白所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我沮喪地坐下,又衝到桌前拿起豎笛,平復心緒。十指堵住所有的孔,斟酌著氣息強弱。“哆——”清脆的笛聲平衡,在翻飛著絮雪的天地間揚起風塵。心跳微促,混合著潺潺溪流般的笛聲,使胸口鬱結漸漸淡去,只投下淺淺的陰影。

“哆來哆,咪嗦發嗦咪嗦來哆——”《霜雪千年》熟悉的韻律將我纏繞,紛紛落下的無邊大雪,一張又一張的試卷,一切一切的不順心,彷彿在這悠揚的笛聲下都可以忘卻,都可以暫時掩蓋在宛如天籟之音的笛聲下。乾涸的心田,此時喜逢久盼的雨,貪婪地張開每一個毛孔,接受圓潤飽滿的笛聲的洗禮。

“夜深煙火盡,霰雪白紛紛。”記得這是白樂天的詩句。我輕輕闔眸,十指翻飛,優美的韻律在耳邊蔓延開來時,高亢,低迴,悠揚,激昂,心也隨之動盪,我跳進了這音符的海洋。心中的嚴寒開始融化,融成春日奔流的江水,與漸昂的笛聲交匯,碰撞。於是我的心中也如同那雪一樣潔白,雖身處嚴寒,但毫無冷意。

悠揚宛轉如鳥鳴,溫潤恬淡如梨花,我感受著笛聲的溫度與暖意,心中的不安漸漸褪去,眸中重新沉靜如水。

“消融你眉間悲慼霜雪……”曲畢,餘音繞耳,笛聲仍在靜謐無物的雪夜裡蜿蜒,它流過的痕跡早已留在心間。

不要亂,不要怕,面對冷冬又何妨,有條不紊地向前,心中懷揣夢想,懷揣溫暖,終能等到春天。

豎笛雖無言,卻能知我心,用它悠悠笛音融去我心間的堅冰,潤澤我的心靈。回味豎笛聲,且看那嚴寒後,必定百花爭春。

明天我和您一起聽笛聲飛揚 篇19

高三作文 ,974字

我佇立在這秋水之畔,凝視江水中那寂寞消瘦的身影,那汪平靜的碧波彷彿浸染了您的音容笑貌。父親,女兒好似在風中感受到笛子舞動的旋律,您的笛聲,是否又飛過了那高高的山岡?

父親,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平凡普通。唯一的特點就是能吹得一手好笛。笛子是老古董了,從爺爺的爺爺那輩流傳下來,現在已被磨得冰滑玉潤,古樸的竹身透出泥土悠悠的清香,看不出年代。小時候,我常常坐在門前,看著勞作一天的父親輕輕地擦拭竹笛,就著煤油燈暈黃的光亮,我常常會看到父親嘴邊浮起淡淡的笑。彼時,他會對我說:“閨女,爸給你吹一首吧。”我頷首,只覺得那時父親的笛聲就是世界的唯一。再回首時,歲月的年輪早已碾過門前的溪水,嘩啦啦的只剩下笛子流動的音符。

笛聲婉轉,走過春夏秋冬,當我一天天的長大時,曾經對父親的美好和崇拜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就連笛聲,也很少響起了。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厭惡父親的平庸,以及那支破舊到開裂的竹笛。我不願再傻傻地坐在門前,因為我告訴自己,我長大了,我要飛。終於有一天我飛出去了,我去城裡上了高中。此後,我再也看不到連綿的青山和父親的竹笛,連那門前流動的溪水也開始淡化,我想,如此也好。

我曾警告過父親,不準來學校。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沒看他的表情,可從父親僵直的背看過去時他終是點了頭。那一刻,我突然有了一絲內疚。我不知道父親為什麼對我有這麼大的包容和遷就。可他答應了,就不該反悔。當父親扛著大包小包跋涉幾十裡山路來到我面前時,我發怒了。縱使他換了一身新衣,縱使他洗了頭剪了指甲,可是那滿身的汗氣和難掩的卑微還是讓我在同學面前無地自容。父親搓著手尷尬地看著我:“閨女,你媽說天氣涼了,讓我給你捎幾件衣服,我這就走了。”看著父親被汗水浸透的後背,終是有些動容。我本想喊住他,可父親走得很快,直到他傴僂的身影淡出我的視線時,我才想起,父親連一口水都沒有喝。我看向鏡子中的自己時,突然有些害怕。那張陌生到連我都不敢識別的表情,對著父親,究竟是為了什麼。

時間給了父親風霜雪露,看著他一步一步艱難跋涉到中年。一路上,有我的影子給他歡笑和痛苦。他把年輕寄託在我身上,延續著他未能追隨的夢。我哭了,不是為自己,而是那個無論我記起還是忘記都無法磨滅的父愛。

清風打著旋兒擾亂了平靜的江水,宛若此時的心絃。看著天邊隱去的青山,我不禁加快了腳步。父親,明天,我要和您一起聽笛聲飛揚。

那一曲悠揚的旋律 篇20

國三作文 ,1011字

人生的美好不在於結果,而在於細細品味那些耐人尋味的過程,其中的意義和美妙才會意味深長。

—題記

我家的附近有一個小公園,我時常在空閒的時間裡去公園的小亭子放鬆自己的心情。無論何時去,公園裡總是洋溢著平淡而又輕悅的小提琴曲。那不是別人,正是我鄰居家的小女孩—小貝,一個雙腿殘疾的女孩。她曾經很自卑,但是現在,她變得自信了,就像一顆幼苗在經受狂風暴雨考驗後終於成長為茁壯的大樹。

一年前,我跟往常一樣順著一排石子鋪成的園中小路悠閒地走著,走著走著,耳邊隱約聽到斷斷續續地琴聲。於是,我順著琴聲的方向向前走,繞過假山,我看到了拉琴者,天啊,她不是小貝嗎?我以前從未聽過她拉琴呢?正在想著,小貝發現了我,她連忙收起琴,準備開著她的輪椅回家,我連忙走到她面前,說:“小貝,你別走啊!我只是想聽聽你拉琴,沒別的意思,你繼續拉吧,我很想聽!”伴隨著陽光的照射,小貝的臉頰有點微紅。她輕聲說:“我拉的不好,不早了,我該要早點回家了。”

“我覺得你拉得很棒!”

小貝這時的眼神透露出一絲驚訝,我看到她的眼角有些溼潤。她又重新拿出琴,靜靜地拉了起來,有一個聽眾在場她似乎特別有勁。太陽快要回家了,她也停了下來,我用盡全力為她喝彩:“小貝,你真棒!你一定會拉得越來越好的!”

“嗯,謝謝姐姐!我會加油的!”

第二天,我還是那個時間來了,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我覺得她的琴技提高了許多,雖然我不是評委,雖然我並不會拉琴,但我很明顯地從她的琴聲中聽到節奏感了,聽起來讓人很舒服。有一天,她跟我說她媽媽給她報了小提琴比賽,她希望我能去,她說她看到我會有自信。我答應了。

比賽那天,我很早就去了現場,找到了一個最好最顯眼的位置坐了下來。比賽進行地很順利,下一個就到了小貝了,小貝伴隨著燈光上場了,我看到她似乎很緊張。這時,我想起了小貝那天給我說的那句話“我比賽你一定要來,因為我看到你會很自信!”想到這裡,我靈機一動,站起身來喊了一句:“小貝,加油!你是最棒的!”小貝的眼神立即轉向我,她的眼神裡又有了自信的目光,整個曲子我們兩個始終相視著,我聽的很認真,這首悠揚而動聽的曲子讓我很興奮。最後小貝獲得了第三名,她也十分高興。

當初小貝的琴技不好,人們聽了都避而遠之;現在無論小貝走到哪裡,她周圍都會有許多聽眾。我認為她從自卑走向自信,她品味了人生的脆弱與堅強。我想,在我今後的人生歷程中我會時常回想起那首悠揚而又動聽的小提琴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