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重相關作文20篇

絲綢之重 篇1

高一作文 ,806字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那其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期間有數不清的珍寶,絢爛繽紛,令人陶醉,在這其中唯有絲綢與眾不同,它是這裡面最具特色的珍寶。它是中國歷史的印證,它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起起伏伏。

總所周知,絲綢是屬於中國的,是世界文化遺產。它體工精美,輕如蟬翼,手感好,穿著舒適,從蠶的培養,蠶絲的手機,再到獨特的產品設計,以及純手工的製作。每一個流程都不得有誤,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絲綢雖然輕薄,但卻承載文化的厚重,呈現心靈精神的燦爛。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絲綢之路,那時張賽出使西域,帶走了大量的絲綢。體絲綢成為了外交的紐帶,為交流建立起了橋樑。

絲綢五顏六色,色彩繽紛,並且輕如蟬翼,也因此受到了人民的喜愛。唐朝時,絲綢受到了人民瘋狂的追捧,一片絲綢不重,很輕,可它卻承載著文化的厚重,到了盛唐,中西交往日益密切,大量的絲綢銷往外國,而國內的衣服,不都是絲綢,那時的絲綢華麗精美,質感極佳,給那些外王者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元朝,輕頂的絲綢再一次承載了交往的重擔,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他感嘆於絲綢的做工,驚訝於絲綢的華美,他很難想象一片輕如蟬翼的絲綢,竟會輕中有重,它是中華文明的展現,展現了中華人民的心靈與絢爛的精神文化。

到了明朝,絲綢發展到了巔峰,那也是絲綢傳世最多的朝代。輕薄的絲綢輕中有重,它又一次扛起外交的重擔,那時鄭和七下西洋,每一次絲綢都隨船出海。而那些外國君主無一不沉浸在你的精彩絕倫之中為你的絢爛而鼓掌喝彩。

絲綢很輕,但卻肩負著祖國的使命,它是中華文化的象徵,是五千年曆史的沉澱,是文化的精髓,它傳承了中華文化。

而昨日也要這樣,輕中有重,一個人要想展現自己的價值,也不能僅限於外表的浮華,還要去豐富自己的內心,一個人要輕,不拘小節,內心沉重,要在關鍵時刻挑起重擔,就像絲綢一樣。

絲綢之所以能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和它的作用有密切的聯絡,而我們也要像絲綢一樣輕中有重。

漫漫古絲路、錚錚英雄行——山東省德育優質課《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學習心得 篇2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1275字

11月21日,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小雪陪伴著我走進了XX中學,聆聽山東省各地優秀教師的精彩授課,天氣是寒冷的,學習的熱情是沸騰的,漫漫古絲路感受絲路開通的不易、錚錚英雄行感受榜樣的力量、悠悠駝鈴聲感受一帶一路新魅力。各位教師精彩的設計使原本枯燥的歷史課堂充滿了文學氣息,課堂也靈動起來。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提出教師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學習歸來,收穫了很多,反思如下:

一、精準把握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是教學設計的基礎,也是設定教學目標的依據,觀摩的這幾節課學生不僅僅是形式上踴躍參與的課,而是內容豐滿、充滿思辯的課,是學生學有所獲的課。教師利用“形式”最終將知識轉化為思想的滲透和道德情感上的提升。以思想引領課堂,課堂蘊涵深刻、回味無窮。

課堂上原本枯燥的歷史在授課教師的設計下也鮮活起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均被充分體現和調動了起來,使我覺得有一種從未踏足的全新的感覺。讓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富有親和力的語言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多種評價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現實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二、創設教學情景,閃耀人本精神。

若想長久地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教法,歷史課教師要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良好的情感態度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在歷史情境中走入歷史,感受歷史,產生興趣。

這些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十分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目的明確,教材運用靈活富有創造性。尤其是一些資訊的蒐集和利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非常樂意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比如角色扮演,古路商人如何利用思路開展貿易,討論自己的生意經,這種活動的創設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慾望,提高了參與度,使整個教學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度過,教學效果明顯。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三、德育滲透,潤物無聲

這次優質課最大的特點是授課教師在傳授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學科能力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歷史是一門主要以史實為基礎的學科,其具有獨特的知識結構與德育結構。通過對歷史人物張騫極其事蹟的講授,對學生進行說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史育德,讓學生去感受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以及淳厚民風和崇高的氣節等,主動地去探究一些時代精神的先進典範,把優秀的民族精神轉化為青少年們的思想素質和優秀的精神品格。

孔子說:“學然後知不足”,在本次的學習之旅中,我確實發現我的不足之處太多了,作為教師,想讓學生學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必須勤思、勤想、勤做、勤悟,以生為本,為了學生的一切,尊重學生的生命權和自主發展權,讓生命因尊重而美麗,讓學生開啟絢麗多彩的歷程。

絲綢之路——莫高窟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863字

“駝鈴陣陣,羌笛悠悠,來自西域的中原的商旅們,跨越漫漫沙漠,險阻的山脈,將來自西域的奇珍異寶和東方的絲綢交易在一個叫做敦煌的地方。”這樣繁華的場景無數次出現在我的夢裡。

而今天,千年以後的我行駛在茫茫的戈壁灘,去聆聽當年的故事。雖然還沒有到莫高窟,但我的思緒早已飄到千年前。

行駛不久,我就到了莫高窟,我拿著兩個月前預定的門票隨著人流進入景區。因為莫高窟目前是由國務院直接管轄的,為了保護文物不被人為破壞,每天的遊客控制在六千人以內,所以我今天還是比較幸運的。

進入景區後首先觀看了一部關於莫高窟歷史的記錄片。從中我瞭解到有一個叫做樂樽的和尚經過這裡,忽然看到天空佛光萬道,以為是佛在召喚他,便在這山頂的懸崖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在裡面雕了一尊彌勒佛像。從此以後,後人紛紛開始效仿樂樽和尚在這裡開洞造窟,歷經一千年。

觀完影片後我來到了最為壯觀的九層樓。剛來到九層樓,就被它雄偉的氣勢所震撼。進入洞窟,眼前一片昏暗,當手電筒的光束照進來時,一尊碩大的佛像毅然出現在我的眼前。大佛身披袈裟,慈眉善目,天庭飽滿。身高26米,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高的室內佛像。

經過千百年的侵蝕,佛像的五官、四肢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但依然受到後人的敬仰。依後人推測該佛像以女性化的形象展現更多的是表達當年武則天的形象。

環繞四周,每一面牆壁都有著精美的壁畫,據說在莫高窟有著4萬多米的壁畫,在這個洞窟中壁畫展現了眾佛講法的場面,無數的飛天在空中環繞,她們美麗妖嬈,能歌善舞,有的從天而降,婀娜多姿;有的反彈琵琶,輕撥銀弦;有的輕歌曼舞,那靈動的手臂如同幽幽水底的細長綿軟的水草。我抬頭仰望這些壁畫深感千年前藝術之精湛。雖然經過時間的洗禮,壁畫的色彩有些斑駁,但依舊能感受到當年畫匠們的點睛之筆。

隨後我又來到了第一百五十八窟和藏經洞。隨著落日西下,我離開了莫高窟,在遠處眺望,我彷彿看見了千年的歲月更替,聽到了輕輕的誦經聲,時時縈繞在耳邊。

莫高窟就這樣一直存在於這片遙遠的大西北,茫茫砂礫中無數的智慧在閃爍。而我期盼著若干年後帶著別樣的心情重遊此地。

絲綢之路遊記 篇4

國小二年級作文 ,307字

暑假,爸媽決定帶我沿絲綢之路一路遊玩。

我們第一站是西安,這可是出名的古都。我們參觀了秦始皇的兵馬俑,那有成千上萬的兵馬俑,這些俑人形態萬千,氣勢磅礴,可壯觀了。

第二站是甘肅省著名的張掖七彩丹霞。七彩丹霞可不是雲霞,它是一座座彩色的山,從不同的視角看,它會有不同的顏色,變幻莫測,神奇極了。

我們又來到敦煌莫高窟,洞窟裡有精美的壁畫,我驚訝古代的人是怎麼把這些栩栩如生的畫畫上去的,

在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那,媽媽告訴我,這些城牆非常結實,是萬千上萬的工匠用生命修好的,因為城牆不牢固,那些工匠就會被殺頭,換新的工匠修。

沿著絲綢之路慢慢遊玩,一路給我不同的驚歎和感受,遊行結束了,我依依不捨,盼望下次再來走一走!

絲綢之路的精神 篇5

國一作文 ,750字

今天下午,我們有一節歷史課,這節課我們學了《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學了這節課,我的感觸很深,尤其是對張騫的精神感到十分感動。

古代羅馬人把中國稱為“絲國”,中國的絲綢在當時是歐洲珍惜之物,而中國絲綢又是怎樣運到那裡的呢?而我們今天就學習了,並且從中學到了不少精神!

首先,就是尤於漢武帝認識到了西域的重要性,決定招募使者去出使西域,去聯絡大月氏來夾擊匈奴。而這時,一個普通的小兵就主動的去參加,他就是以後遠近有名,又是“絲綢之路”的開創人——張騫。他不僅僅名氣大,精神也很大,這一點從他第一次出使西域就可以看出來。

張騫出使西域,使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國有了第一次的友好往來。從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張騫是一個堅持不懈,報效國家,不畏艱險,勇於探索,不辱使命的人!

雖說第一次出使西域,遇到很多險阻,比方:被匈奴給綁架了,並且是往返兩回都被匈奴給被捕了。但是,他並不屈服於匈奴,他每一次被捕,都被關了一年之久。傳說,當他回到首都——長安時,他穿的一身衣服已經衣衫襤褸了!說明,他雖然受了很多艱辛、困苦,還有著濃濃的愛國情懷的!

當他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就比較順利了!不僅讓西域認識到了漢朝的重要性,還和漢朝建立了友誼,並且還暢通了一條重要的道路——“絲綢之路”!

……

想想張騫的精神,再想想我的學習精神,差別也太大了!我總是一遇到困難就會退縮,而張騫卻不畏艱險,勇於探索,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我要把它用到我的學習、生活中,這就是“絲綢之路”的精神,也是我學習的精神!

絲綢之路 篇6

國一作文 ,579字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闖唐漢風”,想到這句詩,我不禁想起了曾經開通絲綢之路的張騫,因為他為我們全世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在西漢時期,因為匈奴在地方城下搞破壞,漢武帝就派了張騫去出使西域,這是為了去西域那的月氏國和他們聯合起來攻打匈奴。他的出使共分為兩次,第一次在途中被匈奴人關了十幾年,最後趁混亂逃了出來,也和月氏國沒有達成一心;第二次他帶了一些貨物準備送給月氏國,也便和月氏國聯合起來把匈奴打退。第二次出使西域使漢朝知道了西域的很多事情,促進兩城之間的友好往來。

其實,我們現在吃的石榴就是張騫在出使西域的途中發現的,它酸甜可口,還可以解渴。自從張騫開通西域之後,中國及中亞和歐洲的交易更加豐富便利,中國的絲綢、綾、緞、娟等絲織品都源源不斷地往其他國家運,使我們的產量有所提高,也可以得到一些從歐洲、希臘那裡的東西,使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其他國家的事情,也有了更好的感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絲綢之路保留下來,而現在,大家也一直在推廣“一帶一路”計劃,這是絲綢之路的未來發展,這是一個貿易文化發展的渠道。更重要的是為我們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正是張騫給我們將各國連成一家的“長龍”,他不辱使命,堅強奮戰,也有了這條偉大的道路。

它是傳播友誼的道路,我們要做好現在的事情,共建美好家園。

螞蟻的“絲綢之路”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8字

週二,盼星星盼月亮的春遊終於來到了。這老天也格外給力,天氣非常好!

我們坐著大巴車,來到杭州花圃。老師讓我們分組遊玩。我們小組找到一塊草坪,鋪上墊子後,就坐下來吃東西。突然,我看到一隊螞蟻,整齊劃一地走在草坪上。我仔細一看,發現這可不是一小隊螞蟻,而是一個大部隊,一眼望不到首尾。

我起身,順著蟻隊尋去,來到一片竹林,它們又繞過竹林,來到一片空地上。沒有了草的遮擋,觀察起來方便很多。這時,我才發現來來往往的螞蟻,順著自已的方向,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我順著螞蟻前進的方向,再往前走,終於來到它們的巢穴:一個石頭縫隙。螞蟻們把嘴裡叨著的食物,馱到巢穴裡,安頓好後,再跟著大部隊出來,一個接著一個。它們簡直就像運輸部隊。這條運輸部隊雖說只有十多米長,但對小小的螞蟻來說,也算是長途跋涉了。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古代穿梭在“絲綢之路”上的駝隊。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螞蟻們,它們一絲不苟、勤勞的工作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未見它們偷懶,也從未見過它們的退縮。無論多麼艱難的征途,它們仍舊會一步步地向前走,直到終點。忽然,我被這群螞蟻折服了。

絲綢之路 篇8

國二作文 ,757字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說到這句詩,我的腦海裡不由得想起了西漢時期的張騫。是他開拓了絲綢之路,為現在的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自從張騫開通了西域之後,中國及中亞和歐洲的交易更加豐富也更加便利。通過這條貫穿歐亞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織品,源源不斷的運往希臘和歐洲。路上的雕像也是絲路的代表,高鼻凹眼的商人,栩栩如生,精神抖擻。被風吹散的駱駝腳印,更是記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絲路上又發生了很大的變更。那時背面的土地都被佔領了。但為了商業交易,人們不得不從水上開拓一條新絲綢之路。那是一條以南海為中心的路。這條路從中國經過中南半島,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這一路上經過了一百多個國家。瞧!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多麼偉大啊!它不僅促進了各國文化交流,更推動了各國的共同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絲綢之路被保留了下來。現在,大家更是合理推廣“一帶一路”計劃。這難道是絲綢之路未來的發展計劃?是的。這個計劃不僅僅便利了世界的文化交流、商品交易,更是建起了各國的深厚友誼。如果沒有這條路,世界就不會發展的飛快;如果沒有這條路,國家與國家之間也不會有那麼深厚的友誼;如果沒有這條路,世界的文化也不會流傳至今。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條,將世界連成一家的“長龍”,我們才能共同譜寫絲綢之路的新篇章,共同建設利益,共同創造美好幸福的未來!

絲綢之路漫長而悠遠,在古代,它是傳播友誼的道路,也曾是被戰爭踩踏過的地方。今天,人們彷彿忘記的以往的戰火,把絲路看作是連線各地文化的紐帶;而“一帶一路”更是加深了全世界感情,大家一起合作共贏。現在,這不單單只是一條路,更是通向人了未來發展的大道。

絲綢之路 篇9

國三作文 ,833字

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路。

——魯迅

大漠千里,黃沙漫漫,駝鈴悠悠。一陣風沙襲來,刺得我睜不開眼睛。再回望時,來時深淺的路,已化作虛無。我拍拍沙塵,邁腳,與同行百來人又向西域踏出淺淺的路。

“在下張騫字子文,奉大漢武帝之命特使大月氏,還請……”“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匈奴首領軍臣單于並未給我多言的機會,我拒絕歸降便被打入了大牢。

茫茫大漠沒有路的限制,向哪裡都可以走,向哪裡都可以迷失。我被捲入沙塵暴中——在匈奴的牢獄裡望著小窗外,天幕幽藍月灰星暗。百來人踏出的路太淺,十年了,無人記起。大漢的援助遙遙無期,十年的等待,十年的逃避,我知道面對人生的岔路口我終究要做出抉擇了。

是放棄,同意歸順匈奴,謀得一官半職盡享榮華富貴?還是堅持,憑一絲渺茫的希望繼續忍受無盡的寂寞?

我無法遏制心底騰昇的怨念,同行夥伴一個個離去,楚漢戰事一天天緊張,軟禁生活我過夠了,我想放棄。

突然,臨行時漢武帝殷切的眼神浮現在眼前,他渾厚的聲音迴盪在耳邊;“子文為人強力,寬大信人。”驀地,我知道我不必再選擇了,我的心先一步踏上了西域征程,因為我揹負著國家民族的希望。我“持漢節不失”的誓言擲地有聲,寥寥十幾戰友,眼中又閃出光芒。

我們逃了出來,一路飛沙走石熱浪滾滾,又一路冰雪皚皚寒風刺骨。這是我一生中走過的最艱難而又最輕鬆的路……

再使西域,隨從三百,絲綢牛羊珍寶千萬,換得汗血寶馬解憂和親。茫茫戈壁中,也有了一條未被時間的風沙磨去的路,名曰“絲綢之路”。

今夜,我似乎在夢裡聽見了來自千年之後的聲音,訴說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故事,看見了一條條鋼鐵神龍穿戈壁,越蔥嶺,都帶著一聲渺遠的駝鈴。

遊覽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篇10

記敘文 ,904字

在我沒來順德的時候,我就聽媽媽說順德有很多有名的地方,像順峰山公園、寶林寺、清暉園等,可我現在知道媽媽說漏了一個地方,那就是—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今天,我終於有機會去那裡遊覽了一番,那是因為我當上了小記者,要去那裡參觀採訪。去了以後我才相信,原來這個地方真的是名不虛傳啊!

清晨,陽光明媚,小鳥也跟著我們的隊伍,我想它也是想進去看看吧。這時來了一位大姐姐,原來她就是我們的導遊。

我們跟著這位導遊姐姐走了進去,首先看到了用蠶絲做的衣服,這衣服摸上去又滑又軟,姐姐說:“絲綢衣服穿在身上冬暖夏涼,是最好的布料。”

接著,姐姐帶我們來到了一幅世界地圖前,只見這幅地圖上標識了很多條路線,姐姐讓我們猜猜看這些路線是幹什麼的,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有的說是飛機航線,有的說是旅遊圖,姐姐只是笑著搖頭。姐姐見我們都沒猜到,就告訴我們說:“這是古時候咱們國家的絲綢賣到世界各地去所經過的路線,簡稱絲綢之路!”同學們聽了都一片驚呼聲,原來是這樣啊,古時候的人可真能幹啊!

後來姐姐又帶著我們來到了一間房子裡,哇,這裡有好多條“蟲子”啊!姐姐告訴我們這些“蟲子”叫做“蠶”,我們一路走來,看到了蠶卵、蟻蠶、慢慢成長的蠶、正在吐絲結繭的蠶,以及吐完絲最後變成的蛾。姐姐還告訴我們蠶的生命只有三十五天,然後產卵二十五天,等蠶吐完絲結成繭後,它的一生就走完了,原來蠶吐出這麼漂亮的絲後就要死啊,我開始有點可憐起這些可愛的蠶寶寶了。

我們跟著姐姐還參觀了精品陳列展廳,那裡不光有古時候紡絲、織布的工具,還有用蠶絲做成的被子、帽子、絲巾、領帶、短褲、襪子、拖鞋等等很多東西呢,每一件都很漂亮,真讓我愛不釋手啊!

最後我們來到了房子外面,那裡有很多長著大片綠綠的葉子的樹,原來它叫做“桑樹”,它的葉子就是蠶寶寶的食物呢!蠶寶寶吃著這些樹葉,卻吐出了那麼漂亮的絲,真了不起啊!

遊覽結束的時候,我買了六條蠶寶寶和一大包桑葉,我要帶著蠶寶寶回家,天天餵養它們,讓它們也結出漂亮的蠶繭來。

今天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而且還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我真開心!同學們,大家有時間也去看看吧,那個地方叫—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