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紙船實驗相關作文20篇

繞紙船實驗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36字

我們知道,火是可以將一切焚燒的。可是今天,這威力很大的火卻敗給了紙船。這是怎麼回事呢?不知道的話,看看下面吧。

今天,王老師神祕的走進了教室。看著王老師神祕莫測的表情,我就知道今天又有好玩的事了。王老師從包裡拿出了一根蠟燭、一個打火機,一瓶冷水和一隻紙船。老師說:“今天我們做一個實驗,用火燒紙船。你們覺得紙船會不會破呢?”

一聽這話,同學們七嘴八舌地開始議論了。有的說:“火繞紙船,紙船肯定會破呀,紙船是紙做的嘛。”有的說:“應該不會破吧,道具裡不是還有水嗎?”還有的說:“我們別猜了,趕緊讓老師開始實驗,我們不就知道謎底了。”

老師終於開始做實驗了。王老師先用打火機把蠟燭點燃,再把水小心翼翼地倒進紙船裡,然後,把紙船放在了蠟燭上。

紙船一放到蠟燭上,火苗就興奮地跳起了舞,好像在說:“我家來客人了,有人來陪我了!”時間越過越久,火苗也越來越大。火苗一直和紙船親密接觸著,導致紙船越燒越黑,像一片烏雲。看得全神貫注的同學,心裡也疑感起來:這紙船怎麼只變黑,不被燒壞呢?燒著燒著,紙船冒出了黑煙,還發出了一股燒焦的味道。我擔心的看著,心想:完了完了,紙船都冒煙了,它肯定堅持不住了。火和紙船越來越親熱了,可紙船並沒有燒壞。老師把蠟燭吹滅了,問道:“誰的膽子大,上來試試水溫。”我們一個個舉起了手,老師點了一個同學上去,那個同學把手指人慢慢地伸進了紙船,剛碰到水,就彈了起來,情不自禁的說:“好燙!”老師將紙船遞到每個人面前,讓我們都試試水溫。

一位同學替我們問出了心中的疑問:“老師,為什麼紙船燒不壞呢?”老師揭示了迷底:“我一開始在紙船里加了水,所以火的熱量大部分被水吸收了。熱量沒達到紙船的燃點,因此紙船沒有被燒壞。”

今天真是一堂有趣的課,我還學到了新的科學知識。

有趣的燒紙船實驗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649字

星期天,昨晚作業後,我在家裡非常無聊,就去找媽媽陪我玩。玩點什麼好呢?媽媽想了想說:“我們來玩燒紙船的實驗吧。”“好的。”我欣喜若狂。

不一會兒,媽媽像變魔術一樣,變出了一個打火機,一根蠟燭,一杯水,兩艘摺好的小船。媽媽問道:“要是用蠟燭區燒這艘紙船會怎麼樣?”我不假思索地說:“肯定會燒成灰燼。”媽媽將紙船放到火苗上,果然,紙船一碰到小火苗,就燒了起來,火越燒越旺,幾秒鐘後,白色的紙船就化成了一團灰。

接著,媽媽拿起了另一艘紙船,笑嘻嘻地看著我。“要是在這艘紙船裡放一些水會怎麼樣呢?”我猶豫了一會兒說:“可能還是會被燒掉。”媽媽神祕地說:“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媽媽先讓我在紙船裡裝滿了水,接著把紙船輕輕地放置到火苗上方。火苗就像舞蹈家一樣,在紙船底部舞來舞去,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心砰砰直跳,真擔心紙船又被燒掉了。可是,過了一會兒只見紙船裡的水咕嚕咕嚕冒泡了,升起了一縷縷白煙,水竟然燒開了。半分鐘過去了,紙船依舊沒有動靜,最後,除了船底黑黑的,其餘部分毫髮無損。“真是太神奇了!”我自言自語道。

這是為什麼呢?媽媽告訴我:“原來水吸收了熱量,紙船沒有達到可燃燒的溫度,紙船就不會燒起來了。“我聽了之後恍然大悟。

一個小小的實驗竟然還藏著著著麼深奧的科學道理,真是太有趣了。

架紙橋實驗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4字

我剛走到教室門口聽到一陣陣歡呼聲,我走進教室一看,原來他們在玩架紙橋。我趕緊走過去跟他們一起玩。

實驗開始了,老師給我們一張紙做橋面,兩個杯子做橋架,但做出來的紙橋要可以承受一個鉛筆盒的重量。

聽完以後我心裡七上八下。“一個紙做的橋怎麼能承受這麼重的鉛筆盒呢?”

我帶著懷疑的心情開始做起實驗來,我先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把紙對摺了好幾次,然後把它放到橋架上,居然沒有倒。正當我沾沾自喜時,老師說這是不對的,因為我把鉛筆盒放在了紙杯上,並不是紙橋承受鉛筆盒,所以我的第一次實驗以失敗告終了!

我想了又想,突然想到了二年級科學書上的一個知識。紙張越厚,承受力就越強。於是我把紙折成了M形,這樣就可以增加紙的厚度,承受力也會更多一些。我趕緊又做起實驗,把紙折成M形,然後把它放在橋架上。我小心翼翼地把鉛筆盒放在橋面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的橋居然沒有倒塌。我的實驗成功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同學們也都很羨慕我,可把我高興壞了。

這個實驗真有趣。

搭紙橋實驗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88字

今天老師要我們做紙橋,用一張白紙做橋面,兩個杯子做橋架,紙橋要承受一個鉛筆盒和一本書的重量。

實驗開始了,同學像青蛙似的跳個不停,我剛想到的是直接把紙放到兩個杯子上,再慢慢的放鉛筆盒,可剛放下去“情況不好,要塌了”,我趕緊把鉛筆盒拿了下來,我像洩了氣的皮球。可我沒放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心裡一直念著,慢慢來,不急不急。這次我把紙對摺了四次再放到杯子的上面,再把鉛筆盒放上去,怎麼又塌了?我只好耍出絕招,我把紙折成了扇形,扇形像英文字母M,我又小心翼翼地把鉛筆盒放上去,竟然沒有塌,我再把鉛筆盒換成了一本書,放了上去也沒塌。看來我的實驗成功了,我沾沾自喜。最後老師告訴我,橋沒有塌的原因:對摺成M形,增加了紙的厚度,三角形又起了穩定的作用,所以我們的紙橋才會承受得住那麼重的重量。

這個實驗讓我們明白了,多動手多動腦,你就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吹紙條實驗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813字

上課了,李老師手拿兩張白紙,大步走進教室,站在講桌旁,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同學們都瞪大眼睛,好像在問:“是什麼實驗呀?”李老師一手拿一張白紙對齊,兩張紙相隔十五公分左右,問我們:“如果一個同學在上面使勁兒吹氣,兩張紙是分開還是合上?”同學們七嘴八舌,有的同學說分開,有的同學說合上,誰也不讓誰。李老師請班上最矮小的李澍上臺來吹紙,李澍快步走過來,對準兩張紙上面使勁兒一吹,兩張紙居然沒有一點兒反應。同學們都笑了!李老師說:“李澍勁兒太小了!”李老師又叫高大的崔廣君上來吹,崔廣君信心百倍地使勁兒一吹,兩張白紙只是動了一動,既沒有分開也沒有合上。李老師又讓宋佩紋上來試一試,宋佩紋走上來,也像前兩個同學一樣,在兩張紙上面使勁兒一吹,紙就是合上了一點兒,但是還沒有完全合上。同學們爭先恐後,都想上前一試。李老師最後又叫金子洋上來,金子洋拍著胸脯大步走上臺去,抬起腳後跟,肩膀聳得高高的,吸了一大口氣,嘴巴撮得圓圓的,腮幫鼓起,雙目圓瞪,又使勁兒一吹,紙居然“啪”地一下合上了。大家都鼓起掌來,連說金子洋真厲害。

驚奇歡笑之後,我們大眼瞪小眼,誰也不知其中的道理。我們紛紛問李老師:“為什麼不分開呢?”“為什麼合上呀!”“李老師,這裡藏著什麼我們不知道的道理呀!您快給我們講講吧!”李老師等我們把疑問都“倒”出來後,才說:“這裡有一個科學道理,流動快的空氣壓力小,流動慢的空氣壓力大,吹氣使兩張紙中間的壓力變小,紙外的空氣向內壓,兩張紙自然就合上了。”

這節課真有趣!我們知道了一個科學道理,同時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生活中處處蘊含著科學知識,我們要時時去探索、發現。

搭紙橋實驗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740字

今天上作文課,老師領我們做了一個實驗,就是架紙橋。

實驗開始了,老師給我們每人都發了一張白紙,並提出了要求:用這張紙做橋面,文具盒做橋墩,做好後要能承重一本書。頓時,全班同學有的大叫起來,有的直喊:“不可能!”

我雖然也認為這不可能成功,但還是和同學們開始了熱烈的討論並動手開始做起來。先把一個文具盒放在桌面上,中間大約留出十釐米,再並排放一個文具盒,然後把紙放在文具盒上做橋面,再把書放在紙上,結果連紙帶書塌倒在了桌面上。我們真是懊惱極了!怎麼辦呢?接著做!這次我把紙疊成了條形,再開啟,用兩個文具盒夾住,上面放了一本又薄又小的書。哇,居然成功了!我們高興地都要跳起來。這時老師走過來一看,說我們把紙夾在文具盒上不符合要求,要把紙放在兩個文具盒上面,讓紙來承受重量。唉!聽了老師的否定,我們真是垂頭喪氣。

不一會兒,老師又下令了,紙橋要承受住一大本書的重量。我的天哪!我們連一小本書都託不住,怎麼能托住一大本書呢?突然,有個同學質疑地對老師說:“您能做到嗎?您來做這個實驗吧!”老師同意了他的要求,自信的拿出一張紙,把它像摺扇子那樣,疊過來,折過去,然後把它放在文具盒上。要往上放書的時候,我緊張得心都快跳出來了。老師放了一本書,橋很穩,放第二本書的時候,全班驚呼:“喔!”接著第三本、第四本……我的心裡像有個小兔子一樣,都要跳出來了。老師一連放了五本書,橋一直都很穩,我們不約而同地讚歎道:“老師太棒了!”

老師對我們說:“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我折來折去,就是把多個三角形連在一起,橋的承重力就大了。”這節課我的收穫可真大啊!

水杯吸紙小實驗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6字

街上偶見一雜耍藝人把一張紙放在水杯上,並來回地搖晃,水竟然一點都沒有掉下來,我驚呆了。

回到家我也想探個究竟,就找來爸爸準備一起做這個實驗。

“你猜要放多少水?”爸爸賣關子道,他一邊抓著杯子,一邊往裡面倒水。

“一半?”我說。我小心的拿起一張手紙往杯口一放,用手緊緊按住把杯子一倒。

“咚咚咚咚……”我的心跳聲在安靜的房間裡顯得格外大。手一鬆,水就“哐”的掉進水盆裡,我嚇了一大跳。

“呵呵。”這時爸爸的聲音響了起來,“我早知道會這樣的。”

“為什麼?”我很好奇。

爸爸示意我別說話,他往杯子里加滿了水,輕輕把紙放在水瓶口上,紙快速吸水,立刻變得透明。

他用手按住瓶口,連瓶帶手一反,乾脆利落的把手一鬆,我頓時驚訝極了,除了紙凹進去一點點,水竟然沒有灑下一滴。

爸爸他開始給我講述:“外國有個科學家把兩個半球合起來,把裡面的空氣抽掉,然後用多少匹馬想把這兩個球拉分開,結果怎麼也打不開。這是由於大氣的壓力從外面擠壓造成的……”

我被科學的魅力征服了,想不到一個小小的瓶子、一張紙竟然有這麼神奇的科學奧祕。

看來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是必要的,只有懂得如何觀察才會有更多奇思妙想等著你。

架紙橋實驗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444字

我知道許許多多的橋,有橋墩千姿百態的盧溝橋;有古老悠久的趙州橋;有雄偉壯觀的武漢長江大橋,而今天的作文課上,我們也要架橋,架紙橋,我心中又興奮又疑惑,怎麼架紙橋才不會塌呢?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玩了。

開始架橋了,老師告訴我們架橋的要求,隨便找一個東西做橋墩,用一張紙做橋面,看看誰做的橋承重量最大。誰就贏了。

我們開始架橋了,我拿出報紙先對摺了一下,之後,就一直折。心想:不知道結不結實。我把兩張桌子當做橋墩來撐橋面。可是隻能撐一個筆袋,我又和鮑春涵,陳永亮合作了。我做了橋的最下面,陳永亮把紙撕成一條一條的,加強橋面的承受力,而鮑春涵把紙折成了一個個的三角形。我們用了疊羅漢的方法,成功的放了很多很多的東西。我特別的興奮,終於我們的紙橋變得更結實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看來三角形的承受力更大阿!

架紙橋的實驗,讓我懂得了“實踐出真知”,要用科學來確認這個事情。人們之所以用三角形來當橋面,是因為三角形可以節約材料還很結實。看來以後的科學課上我要認真學習了。

凸透鏡燒紙實驗 篇9

敘事作文 ,566字

今天我們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實驗。科學老師告訴我們,你們能不用打火機就能把紙燒著嗎?我們聽了以後很驚訝:不用火就能把物體點燃,這簡直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思議的。何老師笑眯眯的說,這件事有可能發生。

不一會兒,老師從辦公室裡拿來了一件實驗道具—一個不同尋常的鏡子。這個鏡子和普通的鏡子很不一樣。普通的鏡子鏡面是平的,而這個鏡子鏡面卻往外凸。這是什麼?我們驚訝地問。老師告訴我們:“心是一種特殊的光學原件—凸透鏡。”他告訴我們,不用其他東西,就用這個就能把紙點著。我們半信半疑。

只見老師拿出來一張比較薄的紙,然後將凸透鏡放到陽光底下。只見紙得上面出現了一個又小又亮的光斑。老師慢慢調整了幾下,只見這個光斑更小更亮了,老師告訴我們:這其實就是太陽光的焦點,是可以把紙燒透的。

我們稍微等了幾分鐘,只見紙冒出了青煙,我們大叫道:“原來不用火,真的可以把紙張燒透,這是為什麼呢?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違法的科學定理的嗎?老師嘿嘿一笑,對我們說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科學道理,因為凸透鏡對光又會聚作用,如果把太陽光看成視平行光的話,會得到一個焦點,這個焦點溫度很高,一定會把紙燒透的。

我們聽了之後恍然大悟,頓時感到科學的奇妙。我們在日後的生活中,一定要多研究科學,多研究科學道理,爭取讓自己的知識更充實。將來當一個小小科學家!

有趣的實驗紙託水杯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760字

“咦?這能行嗎?”我疑惑地輕聲嘀咕著,“一張薄薄的紙竟然能托住水?”

週五下午,林老師讓我們去一個小實驗,用一個水杯裝滿水,再拿一張紙蓋住紙杯,最後把紙杯倒過來,看看紙杯的水是否能被紙托住。說幹就幹,一回到家,我把實驗步驟詳細地講給媽媽聽,請媽媽和我一起合作,動手試試看。

我們首先找來了一個紙杯,裝滿了水,小心翼翼地把紙蓋住紙杯。“媽媽,你覺得能行嗎?”在倒扣紙杯前,我問了媽媽很多遍,一直不敢去把紙杯倒過來,生怕不成功。“沒關係,試試看。”媽媽微笑著鼓勵我。

“一、二、三。”我快速把水杯倒了過來。“哇。成功啦!”我興奮地大叫起來,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紙居然托住了水杯。可好景不長,“咕嚕咕嚕。”原來,不到兩秒鐘,紙杯的水就流了下來,紙也掉了,我的高興勁兒也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看來這次實驗還是失敗了。唉,我嘆了口氣,垂頭喪氣地站在那兒。

“寶貝,沒事,我們再來試一試。”媽媽輕身地安慰我。“要不,這一回我來試一試?”媽媽摸摸我的頭。“好吧!”我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媽媽把紙杯裝滿了水,拿出紙蓋住紙杯。我瞪大眼睛,仔細看著媽媽的一舉一動。“咦?跟我剛才的步驟一模一樣,這能成功嗎?”站在一旁的我暗暗地想,“估計這回媽媽也不行。”

只見媽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紙杯倒了過來。“一、二、三……”我驚呆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眼前,過去十幾秒後,紙還是穩穩地托住紙杯。“成功啦!成功啦!”我高興地拍手叫好。

奇怪了,薄薄的紙居然真的托住裝滿水的紙杯。這是什麼原理呢?我跟著媽媽上網仔細地查找了資料。原來這是大氣壓在作怪。當紙杯灌滿水後,杯中的氣壓低於杯外的大氣壓,杯外的大氣壓就壓住了紙,水就流不出來了。“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媽媽笑著對我說。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