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山水之間相關作文20篇

美在山水之間 篇1

國二作文 ,963字

湛藍的天空悠悠地飄來幾朵白雲,清澈的水裡交織著歡樂的魚兒,翠色的山峰整齊地排列著如同著綠裝的軍人。這一切,真的很美,很美。

山泉的潺潺之音,洗滌著心靈的舊跡與塵埃。微風吹過海面的聲音,激發了求索者狂野的信念與鬥志。“叮鈴鈴—”劃破了沉寂的大地,載入最古老的史冊之中,她永恆不息。

屹立的山峰,宛如雄姿勃發的壯年,有直衝雲霄之勢!大自然的力量無法用牛頓的常規定律來衡量,但它的壯闊絕對可以用“精美的圖畫,最美的肖像”來形容。

流動的水,總是清澈且靈秀的,“透明”是再好不過的修飾語。靈動的身軀在蜿蜒的小道上活動自如,連蛇也遜色了幾分。輕輕地衝刷不乾淨的石子,慢慢孵化出了漂亮的鵝卵石。可是,鵝卵石與水相比,它只能用“漂亮”來形容,僅此而已。

雲朵在天空中飄乎不定,似在對山、水的美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之後,究竟去哪卻又不得而知。山之美、水之美,實在不是可以輕易辨別出來的。湛藍的天,是他們的生母養母,各自都繼承了其母的優點,可以說,平分秋色。各自的美,來自其最深處的氣魄,而並非僅是視覺上的感受。

鮮花仰起她羞澀的臉頰,那是她對“峻”山的仰慕,但那終究只是個虛榮,僅是一個幻象。鮮花沒有樹苗的志向,樹苗的一生都在為“成長”而拼搏,而鮮花只因對嬌豔的貪慕而失去了與“峻”山永存的機會。

山之美,不在於樹木與嫩草對他的裝飾,而在於它峻峭之模樣。那挺拔的英姿,射出令人敬畏的氣魄—縱使突兀的山亦有此氣勢。山的高度,就是我衡量山之美的標準。縱然是擁有參天大樹的小丘,我不會因樹而睹之如高山峻嶺。小丘就是小丘,無法改變,只有經過漫長的歷練,或難或險,還有大地的孕育,“小丘”才會“成長”為“大山”。美也隨之一起孕育出了。

水之美,不在於透過她所看到的鵝卵石有多漂亮,而在於她清明靈秀的本身。順著小道蜿蜒而下,還不忘在寂靜的路途中奏出“生命之曲”。我總覺得潭水固然清澈,但不及小溪那般靈秀。是的,一潭死水,靜謐得,不,應該是幽寂得讓人發寒。最終,那本該是靈秀的身軀在潭中自我腐爛。說小溪之靈秀,倒不如說她“靈動”,正因“流動”而有“活力”,才會“靈”。任何生命都是“川流不息”的,否則就變成了滅亡而悄然離去了。

白雲悠悠地從頭頂飄過,歡樂的魚兒劃出了視線,山尖的高度開闊了我的視野,水之潺潺流入了我的心間,美在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 篇2

高一作文 ,801字

虹銷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題記

我希望有個如你般的人,如這山間清晨一樣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陽光一般的人,溫暖而不炙熱,覆蓋我的肌膚。由起點到終點,由山野到書房,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很簡單。我希望有個如你般的人,放下世俗種種,歸於生命的寧靜,淡雅一生,數遍山水。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他真實。

半生累,盡徒然,即使碑文流芳於世也嗤之以鼻。只願隱居山水之間,誓與浮名散。他在人間彷徨,卻只要本心的天堂。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他淡泊。

乘一葉扁舟。入境隨風,邀南山對酌。轉竹林深處,定一世沉浮,看雲捲雲舒。林中撫琴曲委婉,群山聽懂語悲歡。他,如滿樹玉瓣般傲然,化流沙躺別有用心堤,茶候春夏的輪替。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生活本該如此。

“我所渴求的,無非是將心中脫穎而出的本性付諸生活。”猶記黑塞在《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一書的扉頁中這樣寫道:對於少年時代的人而言,正初涉生活深淵,每個人都在努力地奔向他們的目的地,或為名,或為利,可是隻有少數撕下偽裝,得心之所向。

當灰色的鋼筋水泥樓群切割陽光的同時,很多人的心裡也蒙上了一層冰冷的硬殼;當繽紛的霓虹用虛偽的色彩塗抹真實的時候,金錢就用它神奇的魔杖為眾生鍛造了不同的面具;當不分尊卑的友情成為小說中的故事,情愫就如秤上待價而沽的豬肉。人們如水中的魚兒,為食物也能浮出水面喘口氣,其餘便終日奔波,永不停歇。這樣狀態下的人便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我。

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長年的種種努力,不過只是周遭人對我滿意的具體寫照罷了。為了博取他人的讚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合適模式的桎梏。走到中途才發現,我只剩下一張模糊的面具和一條不回頭的路。

時間很短,天涯很遠。一山一水,一朝一夕,奔波

美在你我之間 篇3

國三作文 ,2270字

【篇一:美在你我之間】

呵!

你閉上眼,聽一聽。“噼叭”這是萬物在陽光下拔節的聲音啊!讓心隨著筆尖起舞吧!

美在文章的字裡行間,或詞,或句,或篇,或章,爛漫地盛開著。

細雨沾襟,連小巷也跟著朦朧了一片詩意。你撐著傘,徐徐地走著。嘀,嗒,嘀,嗒,雨珠敲在屋簷上,敲在傘上,閒閒地唱著。你微閉了眼,在無人的雨巷中,悄悄地一個人旋轉,彷彿也已成了一滴雨,從雲中落下,暢想著,落在丁香般的姑娘,淺紫的傘上。

楊花碎了離人淚,你在春天的尾巴上,為古時的一縷保護傷魂,落下淚來,閉上眼,彷彿這便是在宋朝的那雕欄之旁,小軒窗,正梳妝。銅鏡中忽有幾行鴻雁飛過,你起身,出去望,雁入雲端,思念如藤般,爬滿了心房。睜開眼,你是平平凡凡的你,在暮春的黃昏,微微傷懷著。

華燈初上的街道,有些落寞與喧鬧。燈光溫和地撒下,在心中,填滿了溫暖,你和朋友走著,誰都不說話。滿城的燈火亮著,你不自覺地回憶往事。記憶的匣子,打開了。在那些晶瑩的時光粉塵下,美好的故事凝成寶石。你拭去灰塵,讓光芒籠罩住自己,時光像電影一樣緩緩放映。你抬頭,天空被燈光映得通透,淡橙色的邊緣無比平滑,一如時光沖刷過的海灘。

……

你睜開了眼睛,問我這世界,是否超脫得如此美妙。請坐下來,用淡泊的心,品一品茶,讀一讀書吧!

你會發覺,美在心靈的寧靜中。心中有美,世界自然就美了。

美,在你我之間。

【篇二:美在你我之間】

冬天在不知不覺中降臨,我無法選擇,只能在教室、食堂、宿舍之間來回地奔走,寒風在我衣縫中穿梭了一遍又一遍,殘酷的天氣摧殘得我的手指腫了又腫,紅紅的,粗粗的。

坐在教室的角落,蜷縮著身體,搓揉著冰冷的手,一遍又一遍,又冷又痛。

“那,這雙手套給你,很暖的。“她笑著脫下了那雙皮手套,白玉般的手慢慢佔據了我的視線。

“謝謝,那我就不客氣!“我接過了那雙暖暖的手套,彷彿感覺到血液在指尖流動奔騰,有一種彷彿春暖花開的溫暖,笑容在我的臉上綻放了一遍又一遍。

翻著書本,讀著書,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眼神的無意讓我看到了她在桌下一遍又一遍的搓揉的手,本來的白淨,此時已經變得有些紅腫。看著套在我手上的手套,心不禁有些痛,不知為何,讓我連忙脫下了手套。

“給你!你的手都紅了,況且這本來就是你的。”我遞過了手套。

“哪有,你誤會了,我的手熱量過多就會發紅的,倒是你,快戴上吧!”她推過了手套。

我的鼻子有些酸,我還回過神來,她已經幫我套上了手套。陽光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爬上窗戶,在我的臉上歇息,有一股暖流在手心徘徊。

我脫下了一隻手套幫她戴上。並很鄭重地說:“你一隻,我一隻,才公平嘛。”突然間兩人都笑,笑得那麼燦爛,好象春天綻放的鮮花,都被一條看不見的線緊緊地牽著。

在溫暖的手套裡,我發現了,原來美就在你我之間。

【篇三:美在你我之間作文】

我輕輕地撥開眼前的嫩草。柔韌的葉條兒帶著點晨露清涼的氣息,咀嚼著陽光雨露滋潤後的嫩綠,清爽的甜氣久久地縈繞在齒縫之間,呼之不去,天地間氤氳著那淡綠色的醉人的霧氣。

回來,聽到你甜蜜般的聲音在各個房間裡焦急地亂竄。我就那樣嬌柔地躲在一個小角落裡,幸福地聽著你叫著我的名字。“玉兒!”“玉兒!”直到聽到你略帶哭腔的聲音,我慌張地直奔去尋覓著你。

我跑到你的眼前,你蹲下身,托住了飛奔而來的我,把我緊緊地摟在懷裡。我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但我知道你一定捨不得斥責我。果真,你只是嗔怪了我幾句,話語裡滿是愛憐。

你輕輕地撫摸著我,綿柔的手指順著我雪白的肌膚滑下,溫暖在指尖傳遞。被你手指撫過的地方,細胞興奮得都快跳起。我的心隨著你的輕撫漸漸迷失,迷失在你綿綿的情意之中。

你的頭輕輕地斜著,枕在你溫暖的臂彎裡,我聞到你身上所散發出的體膚之香,那樣的純潔,那樣的清恬。

在醉人的情中,我睜開了眼睛,你迷人的微笑,映在我黑葡萄似的眼眸裡。那甜甜的微笑似一縷春風漾開了我心中的綠地。愛,就那樣穿過我的瞳仁,溫暖了我的心。

你說,珠寶店裡展示的紅寶石,沒有我的眼睛漂亮。我知道,因為它的眼裡沒有愛。

你說,雪天漫天飛舞的雪花沒有我的肌膚潔白。我知道,因為雪沒有溫暖的味道。

我要你做我的嫦娥,永遠的嫦娥;我要做你的玉兔,永遠的玉兔。相伴,廝守,直到永遠。

美,在我們之間久久地縈繞。

【篇四:美在你我之間】

喜歡冬天,更喜歡冬天的人兒。

獨自靠在窗前,放眼望去,冬天真的來了,瘦弱的樹枝兒在冷風中,不住的搖曳,偶爾有幾片葉離開了母親,瑟瑟地親吻大地,之後樹兒便更顯得越發的蒼老。

“喂,我們出去玩吧,別老悶在教室!”是同學,耳邊遞來一陣暖意。“嗯。”漫步於校園中,忽然發現空氣中多了一片白氣,是同學在對我說話呢!她滿臉的笑容,在朝霞的照耀上越發美麗,說話時嘴旁便飄起一團白氣,感覺暖暖的,白氣朦朧朧的,透過陽光的折射,顯得五顏六色,很漂亮。

再看別處,發現同學們之間,口旁都升騰起一團白氣,他們高興地笑著,談著,校園裡又多了一片光彩。那一股股白氣騰上天空,像一隻只美麗的小精靈,舞動著身姿,調皮地到處亂逃,不一會兒小精靈便消失於天際。

晚上,父親來帶我回家,他關心的問我今天怎樣,父親口裡騰出的白氣在路燈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清晰。呵,又是一群小精靈,它們向我撲來,暖暖的,一股暖流也隨之漫上心田。

多美的小精靈啊!再次遇到它時,已在家中,母親關切的問侯,弟弟調皮的圍著我玩,那股白氣瀰漫了整個小屋。

原來那一團團小精靈不是別的,正是因為一聲聲溫暖的話語而升騰起來,這是美麗的象徵,愛的象徵。

原來美就在你我之間,它時刻縈繞在我們周圍,難道說那一隻只飛舞的小精靈不美嗎?

山水之間有好茶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14字

俗話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說起浙江的茶,大家一定會先想到西湖龍井,而我今天要介紹的是和它只有一字之差,卻毫不遜色的開化龍頂。

開化龍頂產於大山深處的錢江源頭,這裡群山環繞,山高霧多,擁有空氣清新、水質純淨的自然條件,產出的開化龍頂以味香、色純、優質無汙染著稱。

記得以前,我家也有一片自家的茶園。到了採茶的季節,我最喜歡和小夥伴結伴去茶園玩耍,有時幫大人採茶,有時採點覆盆子吃吃。那時候的日子特別開心。晚上,一家人圍著土灶,一邊聊家常,一邊炒茶葉,其樂融融的。我真懷念那段時光,也是從那時開始喜歡上老家的土茶。

每年清明至穀雨之間,是最好的摘制開化龍頂的時節了。每當這個時候,茶工們總是樂呵呵的,因為他們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為了採摘到好茶葉,她們每天清晨趕著露水去採摘,趁著露水採摘的茶葉是最新鮮的。我想,如果我是一顆茶樹,每天生長在肥沃的土壤裡,每天享受著陽光和雨露,這應該很幸福吧!

說到採茶葉,就不得不說我的舅媽。我的舅媽是位採茶能手,以前媽媽告訴我,舅媽可以兩隻手一起採茶,而且速度特別快,我一直不相信。直到昨天媽媽帶我去體驗了一次採茶葉,我親眼見識到了,我才相信。舅舅茶莊裡的茶樹長得鬱鬱蔥蔥,一顆顆嫩芽十分肥綠,好像在對我笑著說:“來摘我呀!來摘我呀!”看著舅媽的手在茶葉間來回擺動,飛快地採摘茶葉,我不禁產生了佩服之情,這也勾起了我的士氣,我和媽媽也不甘示弱地開始採摘起來。採摘的過程中,舅媽告訴我,茶葉在不同的時期,採摘要求也不一樣,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芽,後來變成一芽一葉,再變成一芽兩葉。我們一邊說說笑笑,一邊熱火朝天地摘著茶葉。勞動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很快夕陽西下,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揹著的茶簍也變得沉甸甸了。天色漸晚,大家都陸續下山了,雖然今天很熱也流了很多的汗,但是看著茶簍中的茶葉,我滿是成就感,天邊火紅的晚霞彷彿也在為我鼓掌。

在山下正巧碰到舅舅在收茶葉,我問舅舅:“這個茶葉好像和我們平時泡的茶不一樣啊,能直接喝嗎?”“當然不行啊,採摘只是第一步,還需要炒制!”舅舅回答說。我期待地說:“好好奇那是怎麼樣的!”舅舅熱情地說:“我晚上回家就要炒茶葉,你要來一起看看嗎?”於是我又開心地跟著舅舅回家。路上,舅舅告訴了我有關龍頂茶的傳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的軍隊大戰陳友諒時,途徑大龍山時,已是人困馬乏。喝了龍頂茶頓覺精神倍增,意識到要休整隊伍了。隨後,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洪武朝,仍念念不忘龍頂茶,要求地方進貢,於是開化龍頂茶就成了貢茶。

不知不覺就到了舅舅家,剛過家門,就聞到了一陣茶葉的清香。我尋找著味道來到了製茶的房間,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問舅舅:“茶葉要怎麼炒制呢?”舅舅一邊動作麻利地把剛剛採摘來的茶葉攤放均勻,一邊給我講解,他說,需要先殺青,揉捻成型後,用竹篩篩去雜質,進行三次理條,再放入滾筒機約半個小時,最後提香,茶葉的炒制就完成了。

有采茶的辛苦,必然有喝茶的愜意。舅舅給我泡了一杯剛剛炒制好的茶葉,我細細地抿一口龍頂,聞一陣清香,看一回水中林。龍頂的魅力就是這樣,爽口中帶有苦味,清香中帶著火熱,茶中似乎有著一種熱情之火在感染著我。開化龍頂真是好茶!

龍頂純,純在農民一雙雙純樸的手;龍頂香,香在炒茶時爐火的火熱。好山好水出好茶,開化龍頂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與喜愛,成為了全國知名優秀名茶,它以自己別樣的風味展示出了開化山之美,水之秀!

山水之間 篇5

國三作文 ,484字

站在甲板上。天邊的朝陽毫不吝嗇地把它的光輝灑向湖面,一陣微風拂過,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山溶於水,水溢滿山,山水相依,水天相接。

船慢慢靠岸,我們來到了龍興島,龍興島是天目湖的著名景點。小溪流水,木板石階,無不彰顯龍興島的獨特魅力。一路綠意,兩側樹木迎接著遠方的來客。流水潺潺,一旁小溪指引著前方的旅途。走過九曲小橋,看見橋下一群金色的鯉魚遊戲蓮葉間,自由自在,賞心悅目,令我羨慕不已。

拾級而上,我們穿行在叢林之中,一路歡聲笑語。漸聞潺潺的水聲,循聲而去,一條瀑布懸掛眼前,它就是白龍瀑。雖沒有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那般壯觀,但也別有一番雅緻。流水淙淙,從高空墜落,撞擊著岩石,濺起無數的水花,水聲清脆空靈。帶著絲絲涼意,飄蕩在島上,安撫著遊客們煩躁的心。

欣賞了蝴蝶館裡千姿百態的小精靈後,我們沿路下山。

山水,是大自然的靈魂,也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我們雖不能像文人墨客那般“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但是,依舊可以徜徉於山水之間,品山水之美,這已經足矣。

暢遊山水之間 篇6

國二作文 ,72字
暢遊山水之間作文700字https://wWw.ZuoWen8.com/a/421800.html

沉醉於山水之間 篇7

寫景作文 ,796字

暑假來得很快,像萌初的生命,還未來得及迎接新生的喜悅,便要理好接下來該走的路。

那是暑假開始的晚上,我倚在枕旁,泛黃的紙張在我眼前飄舞,我摩挲著粗得有些發硬的紙,讀著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讀著,想著,我的桃花源,究竟在何處?

是外公的家。

第三天清晨,我踏著晨霧,跨過破舊得可以發出“吱吱”聲的舊門檻,來到了外公家。

這是一個有白牆青瓦的地方。

緩緩升起的炊煙中,我才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真正意義。正是這兒,我方可拋下一切包袱,包括成績、人生、未來……城市喧囂的車馬聲已隨著晨霧散去,這裡迴盪著的,是“小缽子甜酒”的叫賣聲,是農民大伯們的吆喝聲,是清脆的鳥鳴聲……

那段日子很寧靜,我與外公爬遍了周圍的山,青林翠竹下,開啟茶壺,醇厚的茶香佔據了我的靈魂。樹影婆娑,我多想躺在盤旋的虯枝上,與自然融為一體。每日爬山回來,已是大汗淋漓,便蹲在家門口的小溪旁,為自己衝個澡,溪旁洗衣的青石板中,鎖著我無法抗拒的對這裡的眷念。

不大炎熱的上午,我更愛坐在脊樑似的田埂上,看著鼻子上繫著環的老牛,或許我也想像它一樣,每日生活在這個隨時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地方。

有時在宛若玉盤的日下,我也會聽見遠方傳來的火車聲。這讓我不得不想起即將回去的鋼鐵森林。但我深知,我早已醉在這裡。我的酒不是烈得令人喉嚨發燙的米酒,不是味厚醇香、一杯便醉的白酒,不是有異域風情、優雅高尚的葡萄酒;它是這兒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青樹,每一座山峰,每一勺清泉。

或許當我再翻到《桃花源記》的時候,我已尋到了自己的桃花源。那兒或許不是家,不是故鄉,我卻沉醉在那兒,彷彿我天生便屬於那兒。

這便是一種醉,令人忘卻一切的醉,令人只想靜默地品嚐眼前的醉。

令人醉的是酒,不是壺中之酒,而是眼前優美的,如畫卷般的景色釀出的酒。

醉翁之意,在酒中,在這山水之酒中。

我便是那醉翁,沉沉地醉倒在外公家的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 篇8

國三作文 ,1044字

樂山者堅,樂水者柔,樂山水者知生活。大自然總是那麼偏心,將人間全部精華都給了那山水。那山水是深邃的,是玄妙的,她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將人的全部眼光吸引,讓人沉醉其間……

自古以來,人們從未停下探尋山水的腳步,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人們尋山,覓水;在山水中返璞歸真,在山水間釋放自己,在山水間輕吐內心的悲歡離合?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你靜靜地站在小潭邊,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瀑步像幾緞白練,從山頂倒掛下來,流入小譚。瀑布旁的香爐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好像升起縷縷紫色香菸。瀑布周圍的片片樹林像塊塊翡翠,綠得耀眼,綠得醉人。從高處傾瀉而下的瀑布並不凌冽,而是從上而下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柔美,像是大戶人家的謙謙君子,外柔內剛,給人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

你與這山水彷彿心有靈犀,剎那間,幾點思緒浮上心頭,你連忙拿起毛筆,在紙上一揮而就;“玉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你可知兩千年後的今天,多少人為了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去尋覓那山水?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雨像一串串斷了線的珍珠灑在吳地上,又像一層細紗,為這座小城蒙上了神祕的面孔。整座城都浸在雨中,好似天上的龍宮,時隱時現。

王昌齡靜靜地站在碼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與友人告別,留下此千古名句作為贈言。

船開走了。他的眼中溢位了無盡的孤寂與不捨。

江水好似不知此時的哀愁,仍然不停歇地向遠方奔去。只有遠處青翠的山林,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靜靜地守護這位空寂的詩人。

我總是痴迷於山水之間。

我曾在春日去拜訪黃公望筆下的富春江,她如仙境般,似真似幻,疏影搖曳。我曾在夏日裡去感受酈道元筆下的三峽,兩岸重重疊疊的山峰,山下如飛馬一般的流水,帶給我們身心上的清涼;我曾在秋日中去探尋朱自清筆下的大羅山,雨後的梅雨潭像一塊巨大的綠寶石,可愛、耀眼;我曾在冬日去尋覓吳兆騫筆下的長白山,漫山遍野的雪,白得觸目,白得震撼。

山水像一道屏障。屏障外是人世間的雜亂與浮華,屏障內,是無盡的純粹與安閒。在這一靜一鬧的分界線,我用心拜讀山水,用身體感受山水。

山水之間,有歡樂、有哀愁。我們在山水間嚐盡人生酸、甜、苦、辣;山水之間,有人生百味。

山水之間 篇9

國三作文 ,648字

藏區的山,樹木滿坡,高大巍峨。藏區的水,清澈透亮,波濤滾滾。暑假的倒數第二週,我和媽媽一起跟隨“在路上徒步群”去了甘南迭部的扎尕那。那裡的山山水水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顛簸了一天才到扎尕那。第二天早上才算是真正的扎尕那徒步開始了。

清晨五點半,太陽還沒有出來,山上迷霧重重,不見近山和近水,只聽得見濤濤之聲,天地一體混沌似的蒼莽。

過了好久一陣子,有光照上了山尖,但照不到我們所行的山溝裡。像鴻蒙初判那樣,天地已然分開。霧氣直散,散的漫天漫地都是浮空細沙似的小水滴。散也散不完,一層紗撥開又一層。看山似山矗雲中,看水似水從天上來,看天地似虛無縹緲的仙境。

山谷裡,高山流水,白浪滾滾蜿蜒曲折奔流山下注入白龍江;懸崖落英,水簾似落花蕩下山巔層層落小潭;綠林綠影,樹影重重勁鬆挺拔頑石突立犛牛悠然;青草青根,紮根穩穩頑強不屈看似無邊無際。

一路走一路望。遠一看是白霧茫茫,風一吹是林葉颯颯,伴隨一路是流水潺潺,側耳一聽是鳥雀喳喳。抬頭望,遠山靜默,低頭見,花草清香。天空中,白雲飄飄,山谷間,經幡揚揚。不停的行走,突然讓我想起了紅色時代,兩萬五千里長徵,赤旗下的人革命先輩們如這頑強青草,動盪的大地之中落地生根,苦艱的戰爭之中不屈不撓。

不虛此行呀,雖徒步行走了9個多小時,40公里路途,但旅程如驚鴻一般美好短暫,像劃過天際的剎那火焰,如夏花一樣絢爛。行走在這山水之間,耳邊時常縈繞著許嵩那婉轉悠揚的《山水之間》。這山水之間的記憶,在山水之間的經歷,已經銘刻在我心中了。

沉醉於山水之間 篇10

國三作文 ,801字

一縷清風拂過我的臉龐,沁入我的心脾。我深吸一口氣——這是大自然的味道。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小草悄悄地探出頭來,冬眠的動物漸漸甦醒過來,柳樹冒出了新芽。所有的事物都有了生機,從懶惰的冬天醒來,迎接著春天的第一縷陽光。

我喜歡畫山水畫,喜歡看一些名作。期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富春山居圖》。我最喜歡畫裡石頭的畫法。那幅畫裡的石頭,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光澤,可是熟悉這幅畫的人知道,這是用的壓光的方法。一般的人畫國畫,畫上的光澤總是那麼美麗,可再看《富春山居圖》,竟比其他畫顯得黯淡了。可就是它如此特別的畫法,才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畫裡的石頭多,但並不會使人看來來煩躁,畫中有幾個人,雖說很小,但都用勾線筆畫得十分細緻;畫裡的幾棵樹中的松樹是我在繪製時最喜歡畫的樹,我最喜歡畫它的松針,它就像小爪子一樣,讓人覺得開心起來了。畫中的松樹不多也不少,而松針的數量卻又畫得恰到好處,看了的人都忍不住讚歎一下這精湛的畫技。

我也十分喜歡畫花鳥畫。記得當時畫蘭花時,一旁的妹妹疑問起來,問:“這不是韭菜嗎?”於是我忍不住笑了,是啊,蘭花畫不好,會被別人當成韭菜的。從那之後我就決定要認真學習畫畫的技巧。

在我畫畫的時候,旁邊的人總想快點畫完,可我卻不這麼想,每次畫的時候我都把它當作一種享受:拿起筆,沾一些墨汁,勾勒出山的形狀與石頭的形狀,一斜筆,畫出樹的模樣。用些將赭石色與墨汁一兌,便可以給山與石頭上色;用側面輕輕的給石頭“皴”上赭石,石頭就會變得立體;用硃砂兌些水,點在那兩石頭之間冒出的小花上;用藤黃和花青兌水塗上葉子的顏色,葉子便變得生機勃勃;用翡翠給湖水周圍畫些水痕,彷彿有魚要跳出來;最後,蘸上點濃墨,題字、落款,一幅畫就完成了。

山水中的自然,一直是我所沉醉的,它既包含了大自然的萬物,又包含了山水畫中的自然。

我愛山水中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