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餅相關作文20篇

胡椒粉的味道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356字

胡椒粉好辣啊!

那辣而嗆鼻的味道剛進入我的嘴巴,我的臉立馬變得猙獰可怕,鼻子皺了起來,眼睛眯成了一對彎彎的月牙兒,臉成了苦瓜臉,嘴巴里無比噁心。

第一次吃胡椒粉,沒想到這麼難吃!我被嗆到了,“咳、咳、咳”,不停地咳,鼻子也癢癢的,一直想打噴嚏,卻怎麼也打不出來,我急得一直揉著鼻子,難受得我快哭了!

雖然很難吃,卻必須嚐出味道來!我滿眼淚水,苦著張臉,又嚐了一點點,嘿,發現其實嘗一點點味道還算好唉。那股辣味雖然也在升高,可有種鹹味被我嚐出來了,不象之前那樣只有嗆鼻的感覺和辣味了!我細細品嚐著,越吃越有味道,心血來潮竟然舔了一大口。這下完蛋了!我滿嘴粉末,難以入口,想吐掉,卻只能吐掉一點兒,味道依然嗆鼻。無計可施的我只得連喝了兩大杯水,才把這股“邪氣”勉強給壓下去了,但你得知道,想完全擺脫它,還得過好久呢!

我為媽媽泡胡椒水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9字

早幾天,春寒料峭,媽媽一不小心著了涼,胃開始不舒服了,臉色也不如平時。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打算為她做點什麼。對了,不是有萬能的“度娘”嗎?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上網一查,一個題為“胡椒水去寒有奇效”的帖子吸引了我。點開一看,說得好像挺有道理的,那就依葫蘆畫瓢吧。

於是,我和爸爸來到超市,買了一包白胡椒和一個胡椒磨子。回到家,我抓了十個胡椒放進磨子,用力的磨起來。由於是第一次,手法不熟練,我費了好大的勁才磨碎,臉都漲得通紅了。

我把胡椒粉倒在杯子裡,加一點紅糖,用開水一衝,攪拌均勻,然後合上蓋子,讓它“燜”一會兒,據說這樣藥性發揮更充分。

摸著杯子的溫度差不多了,我把胡椒水端到媽媽跟前,說:“媽媽,把這杯水喝下去吧,這可是祕密武器。”

媽媽抿了一口:“咦,這紅糖水好像有點辣。”

我得意地說:“當然辣了,這是我獨門製作的胡椒紅糖水,去寒有奇效。快喝吧!”

媽媽說了聲謝謝,大口大口地把水喝了下去。放下杯子,她說覺得胃裡暖洋洋的,心裡也暖洋洋的。

能為媽媽做點事,我特別高興。

讀《劉胡蘭傳》有感 篇3

讀後感 ,572字

我讀過許多關於革命烈士的書,其中有雷鋒、劉胡蘭、黃繼光、董承瑞、江姐、夏明翰、張思德、邱少雲等……這一個個革命烈士就像一塊雨花石,靜靜的,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鋪起一條五彩的路,讓人們去迎接黎明,迎接歡樂。而在其中,有一顆小小的雨花石,她最讓我感動,讓我震撼,她就是劉胡蘭。

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了小說《劉胡蘭傳》。小說生動地敘述了英雄少女劉胡蘭短暫而光榮的一生。她經歷了悽慘的童年,小小年紀就協助游擊隊鎮壓漢奸,積極向黨靠攏,在危險的環境中臨危不懼,英勇不屈,15歲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劉胡蘭面對殘酷的敵人的鍘刀時毫不畏懼,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毛主席還親自為劉胡蘭題了金光閃閃的八個大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掩卷沉思,一個只比我大四五歲的姐姐,臨敵不懼,竟有如此大的勇氣,讓我由衷的敬佩,而在這敬佩的同時也滲透著幾分感動,讓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是無數位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回來的。

與劉胡蘭相比,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我們這一代人是生在蜜罐裡,長在紅旗下。平時碰到一點點困難,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會垂頭喪氣,叫苦叫累。劉胡蘭的英雄事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而今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向先烈們學習,做一個勇於拼搏、不怕困難,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吃貨那些事——晒柿餅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447字

老家院子裡有四棵大柿樹,每當柿子成熟的時候,爺爺都要晒好多柿餅,今年晒柿餅,爺爺喊上我幫忙。

爺爺說,晒柿子餅的第一步是選果,我挑來選去,終於,挑了一堆又大又紅的柿子,可爺爺卻說太熟的柿子不行,削了皮以後汁會滲出來,晒不成柿餅,太青的也不行,這樣晒出來的柿餅就是酸的,只有燦黃燦黃的柿子才能晒出最好的柿餅,我心想:連選果都有那麼多學問,那晒的話學問就更多了。

選好柿子以後,就可以削皮了。削柿子是功夫活兒,手輕了削不乾淨,手重了果肉又被削去了,才削了一會兒,你把我拿捏的坐不住了,不過我想:我都這麼大了,也該學著乾點活了。

晒柿餅的準備工作一路坎坷,但是“晒”你是做柿餅最關鍵的一步,必須選個晴朗的天氣才能晒出最好的柿餅。晒的過程中,要注意給它們翻面,調方向。還要給柿子“按摩”,每天早晚,逐個揉搓。柿子就像在沙灘上享受生活的人,每天懶洋洋地等著我來給它們按摩、翻身。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概半個月左右,柿餅就晒好了。晒好的柿餅,黃裡透紅,看著就讓人流口水,吃上一口,哇,那叫一個甜!韌!香!

中秋月餅DIY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3字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在我國曆史悠久,月餅發展至今日,種類繁多。有蘇式、廣式、潮式……月餅餡有杏仁的、白果的、鮮肉的、豆沙的……由於買來的食品中新增劑很多,質量也得不到保障,所以媽媽決定我們自己在家裡做月餅。

說幹就幹,媽媽先把所有要用的材料一一準備齊全,我們分工合作,我洗手和麵,她準備月餅餡。我本以為和麵很簡單,但我揉了半天也和不成一個麵糰,稀里巴拉地粘在手上,它彷彿在得意洋洋地說:“想揉好我,可沒那麼簡單!”我有些灰心了。一旁的媽媽笑著說:“你放的水太多了,要一邊放水一邊揉的呀!”我試了試,果然,麵糰就像一隻被人馴服的家畜一樣乖乖投降,任我揉捏。我開心極了,我把麵糰放入一個盆裡,上面用保鮮膜封好,讓它發酵。

過了一會,麵糰就像變成了“胖娃娃”一樣。這時,媽媽說可以包月餅了。未等媽媽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擀好的麵皮挖了一大勺肉餡放在麵皮上,麵皮上口還沒收緊,下面就已經皮開肉綻了,調皮的肉餡從胖娃娃的懷裡鑽了出來。我向媽媽投去求助的眼神,媽媽把多餘的肉餡去掉,把破口補好,一個完整的月餅呈現在我的眼前。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把所有餡和皮全部用完。

最後,我把所有的月餅整齊地擺放在盤子裡放入烤箱。一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嘀!嘀!嘀!我跑過去一看,月餅烤好了,圓圓的臉蛋上油光發亮。望著那又香又美味的月餅,我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個,又酥又軟,真好吃呀!自己做的月餅就是美味!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雖然今年中秋看不到月亮,但是吃著又香又甜的月餅和家人一起享受團聚在一起的溫馨和快樂,也別有一番滋味。

柿餅的味道 篇6

高三作文 ,1492字

週末接到爺爺的電話,說給我晒了我最愛吃的柿餅,讓我回老家一趟。

爺爺每年都會在柿子成熟的季節,親手挑選一個個碩大、飽滿的柿子,放在陽光下晒制,待柿子的香味散發出來,爺爺再撒上自己磨製的糖粉,才有了今天爺爺的柿餅。

七十多歲的爺爺和奶奶住在離城外四十多裡的鄉下老家,固執而獨守的堅守三間屋子和種著兩棵老柿樹的大院子。

奶奶告訴我,兩棵柿樹是我出生那年種下的,到現在已有十八個年頭了。

坐上公交車到村口已經是中午十一點多了。

秋後的鄉村,已是碩果累累,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汽車沒有停穩前,模模糊糊的看到偌大的村口停著一輛三輪車,車旁站著一個人,我知道那肯定是爺爺在等我了。

呼呼的北風,依舊是那樣的涼爽,垂在爺爺充滿笑容的臉上。爺爺看我來了,把煙一掐,騎上車子,呵呵的對我說:“大孫子,來了。”

爺爺的臉上似乎有多幾條皺紋,童年的印象中爺爺是個整天樂呵呵,幹活利落,走路飛快的人。我總要拉著爺爺的大手,在屁股後跟著他。只是恍惚間,爺爺竟變成了眼前的模樣:要有些晚了,走路也不像從前那樣靈活了。

“不是打電話叫你不要來接我嗎?”我有點抱怨的說。“你奶奶怕你累著,那麼長的一段路,非要我過來接你。”爺爺又笑呵呵的對我說。

走進院子,兩棵柿樹已是柿子掛滿枝頭,壓著樹枝彎了下來,像久違的老朋友般無聲地歡迎我。這兩棵柿樹收藏著我單純而快樂的童年時光……

“爺爺,今年的柿子結的好多啊。”八歲的我在樹下望著爺爺在樹上摘柿子。爺爺摘下一個,大聲說:“大孫子接住!”我就慌忙的跑去接住。我是個很調皮的孩子,吵著鬧著要上樹摘柿子。奶奶拉著我的手不讓我上去,爺爺就把我抱過來,踩著梯子,把我放在樹幹上。奶奶就在下面拿著木棍敲著地面,吼著對爺爺說:“你要是把我的大孫子摔下來,我就要了你這個老東西的命!”爺爺在上面呵呵的笑。

時光如箭,一晃十多年過去了。

“奶奶,那棵柿樹怎麼歪了不少?”我問奶奶。奶奶撫摸著樹幹說:“唉,這棵柿樹也老了。”記憶中,這棵柿樹結的柿子總是又大又甜,最為解饞。

雖說是棵柿樹,它的意義對於我來說卻是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的童年玩伴。春天,頑皮的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來爬去;夏天,在它綠色庇護傘下納涼;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實;冬天,又把院子所有積雪堆在它的腳下。他和老家、爺爺、奶奶構成我童年美好圖畫中最不可或缺的記憶。一年又一年,爺爺和奶奶為這個大家庭日夜操持著,師叔一年又一年發芽、開花、結果。

家中,奶奶正在燒火,鍋臺旁擺著早已包好的一簾餃子。“怎麼又包餃子,不怕累著嗎?”我嗔怪奶奶。爺爺在一旁說:“你奶奶一大早起就開始忙計了,知道你愛吃韭菜餡的餃子,騎著車子就去地裡給你割韭菜,和我一起包到中午頭呢。”我聽後鼻子酸酸的。奶奶仍在燒火,樂呵呵的對我說:“孫子愛吃!不怕累!一會飯熟了可要使勁吃!”

吃飯時,照例,爺爺、奶奶一個勁兒的給我夾餃子,勸我多吃。我吃了一大盤餃子,滿足的說:“胃都撐壞了。”爺爺說:“你那個小身板吃兩盤都不要緊。來,再吃一個。”說完,就又夾著一個餃子放在我的盤裡。

我要走了,爺爺給我裝了一滿滿的柿餅。香氣從袋裡一個勁兒的往外跑,看到紅色的柿餅外裹著白白的糖粉,我剛吃完餃子的胃又叫了。“回家後要是吃完了就再回來拿,今年結的柿子跟往年一樣多。”爺爺手裡夾著他那抽了二十多年的菸斗,呵呵的對我說。

爺爺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車上,汽車緩緩的開動。我慢慢遠離了老家,我伸出頭往後看,看到爺爺的輪廓越來越小,最後消失在我的視線裡。

我緊緊地捧著那袋柿餅,從裡面拿出一個,我聞到了爺爺身上的煙味和柿餅的香味。我咬了一口,柿餅甜甜的,我的腦海裡泛出了童年美好的時光……

《爸爸的花椒糖》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93字

在暑假中我讀了林海音的一本書名叫《爸爸的花椒糖》故事中形象的描寫了林海音兒時與爸爸發生的趣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於日本大阪,原籍臺灣苗栗縣頭份鎮,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經商,出生後不久回到臺灣,但旋即又舉家遷往北平居住,就讀北京城南廠甸小學、春明女子中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與筆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結婚,後來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以小說《城南舊事》(1960年)聞名,是關於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則小故事,曾改編成電影。

林海英兒時將花椒鹽誤以為成花椒糖,從而上演了一番動人情趣的故事。

兒時的林海英頑皮可愛,屬家裡的開心果,打小聰明好學,寫出的這本《爸爸的花椒糖》更是惹人喜愛,受眾大讀者的歡迎!

林海音花椒鹽當成花椒糖炒了一盤花生米,當全家人都期待著花生米上架時……。驚呆了,這是什麼味道啊?簡直五味雜陳!使得大家哭笑不得,心裡覺得女兒第一次下廚很欣慰,又想到這五味雜陳的味道,心裡不禁自相矛盾!有一次,有人打來電話,海音去接,彬彬有禮的與陌生人講話,海音爸爸看見了,心裡不甚歡喜,我的女兒真棒!不論對誰都這麼有禮貌!定會人見人愛的!

他的爸爸百感交集,為自己的女兒彬彬有禮感到自豪,為自己女兒的廚藝而感到懊惱!海音爸爸頓時腦子裡一片混沌!

有一天,海音對爸爸說:“爸爸,對不起讓您操心了,我覺得我應該好好改改自己,讓自己做事情做的更完美!您說呢?”海音爸爸聽了高興的不得了急忙拉住海音的手,說:“孩子,你有這個想法我非常贊成,你爸爸以後就看你了!”

故事大體就是這樣,這裡面每一個故事,都蘊藏著無窮的知識寶典,需要我們細細品味,希望大家有空也一起來讀讀林海音寫的這本書!定會讓你們受益終生!

這本書給予我的啟示是: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到完美無缺,免得讓家人擔心,為人處事一定要彬彬有禮,打理事情要井井有條!

《爸爸的花椒糖》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598字

《爸爸的花椒糖》這本書是林海音回憶童年和在北平的一些美好的故事。

其中有一個片段讓我記憶猶新,講的是林海音的爸爸糖和鹽不分的故事。她的媽媽那天出了遠門,打電話叫爸爸幫媽媽燉的番茄牛肉湯放上鹽,可是爸爸卻放了糖。一天媽媽去接了個電話,但幹培花椒還在火上,沒有人會弄,這時爸爸來了,經過仔細的翻炒再放上點鹽,就這樣完成了。晚飯時,爸爸讓林海音在炸花生上放點花椒,爸爸嚐了三顆,問林海音是不是放了糖,她說不是,原來是爸爸在炒花椒時放了糖,不是鹽,大家哈哈大笑。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生活中跟媽媽發生的幾個小故事。一次考試後,我卷子上有一道題不會,我向媽媽請教,媽媽耐心的給我解答,但第二次考試後,那道題我還是錯了。媽媽很生氣,但她又耐著性子給我講了一遍。第三次遇到這道題,我毫不猶疑,馬上想起了媽媽給我講題的所有步驟,這道題我終於寫對了。

還有一次跟朋友踢球,場上的我快速跑動,我抓住一切的機會射門。機會終於來了,我一個大力飛射,球進了,但是進的是自己隊的大門,我十分尷尬。在場邊的媽媽看到了,笑得前仰後合,但她鼓勵我說:“你跑動的很積極,射門也很有力量,下次可要看好球門再射啊!”上半場結束了,調換場地。我還是像剛才那樣,全力以赴的奔跑,球又進了,這次球射對球門了,我興奮極了。

在我遇到問題的時候,媽媽耐心給我講解;在我失去希望的時候,媽媽給我鼓勵。生活中她無時無刻都在我身邊,給我溫暖和愛!

記憶中的花椒 篇9

國三作文 ,873字

不管是高貴典雅的菜譜之中,還是家庭主婦的調味盒中,總少不了一種尋常的調味料。它貌不出眾且味道甚怪,可它與辣椒共同締造了馳名中外的重慶麻辣香鍋,與雞腿蔥、白皮蒜、生薑一道建構起萊蕪“三辣一麻”的品牌。它,便是萊蕪的土特產—花椒。

花椒樹總是被種在山坡上,而爺爺的家便在一個三面環山的小山村裡。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增加農業產值,防止水土流失,人們紛紛在村子周圍的荒山上種植了許許多多的花椒樹。春天,山坡上是一片綠意盎然;夏天,每一株花椒樹都伸長了臂膀,舒展了腰肢,分外妖嬈;秋天,花椒樹漸漸地綠瘦紅肥,山坡上漸漸浮現出一片火紅的風景。掐花椒的時節到了,這時候,勤勞的家鄉人民總會不辭辛勞地在雞叫頭遍時上山,日暮黃昏之時才踏著疲憊的步伐回家。我爺爺自然也不例外。他總會把掐來的花椒放在院子中自然風乾。然後再用一根木棍反覆敲打,將黑亮亮的花椒籽從殼中打落,再把花椒皮收集起來。每一年暑假回老家時,爺爺總會給我們一大盒花椒皮。那花椒雖然被罩在盒子裡,但就算相隔甚遠,當一縷清風吹過時,一股濃郁的香氣便會鑽入鼻孔,使人回味良久。

暑往寒來,花椒樹仍在向人們奉獻它的價值。火紅的果實變成了人們臉上的笑容。可歲月不饒人,爺爺那健壯如牛的身體卻每況愈下。爺爺的臉色也如深秋的花椒葉一般晦暗枯黃。爺爺年輕時,戰亂曾使他飽受流離之苦和喪親之痛。成家立業後,為了撫養孩子。爺爺織過布,炸過油條,賣過麵條。受盡了人們的冷嘲熱諷。在奔波勞碌後終於可以安享晚年之時,疾病又使他受盡折磨。爺爺的飽經風霜,彷彿家鄉的花椒樹,生長在那一片片荒山之上,在貧瘠的泥土和凌亂的岩石之中艱難地汲取生命的養分,雖飽受風雪之苦,受盡蟲蟻之害,依然能枝繁葉茂地生存下來,不卑不亢,堅韌頑強,長成荒野中一道美麗的風景。

如今,爺爺如願以償,與他相伴了一生的花椒樹長眠在了一起,長眠在故鄉的青山之上。

我坐在桌前,望著桌上還未吃完的半袋花椒,這還是爺爺親自掐來的花椒呢!我的眼睛不禁溼潤了……淚眼朦朧中,我彷彿又看見在那開滿野花的山坡上,有一位老人,靜靜地站在花椒樹下……

一個月餅的自述 篇10

國一作文 ,733字

大家好!我是一個月餅,來自xx月餅廠家。我一出生就認識了一個朋友,但包裝的時候,沒被包裝在一起,因此我倆分開了,各奔東西。

中秋節這天,一早我就被送到了一家大超市。我來到這家超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的同胞們,它們被眼花潦亂的包裝包裹著,價格也不一樣;第二眼看到的就是那來來往往的人群,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裳,挑選著各種各樣的月餅,為中秋節做準備,可真熱鬧啊……

還沒等來得及看完,我的眼前出現了一位中年婦女,擋住了我的視線,並把我拿了起來,翻天覆地地端詳著我,然後把我帶到付款處,交了錢,把我帶回家。

這家人非常奇怪,到了晚上不開燈,桌子擺在了窗戶旁,窗戶也開啟著。透過窗戶,我看到了一輪圓盤似的月亮冉冉升起,頑皮地眨著眼睛的的星星陪伴著。它們多麼快樂!月亮把皎潔的光灑進了屋裡,驅趕了黑暗。在月光的映照中,我看到了圍在我旁邊的全是水果。然後看到的就是兩位老人、一位婦女和一個小女孩,他們圍在桌子旁坐著。然而卻有一張椅子空著,沒人坐。我想:空著它幹嘛,乾脆撤掉算了。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傳到了我的耳邊:“我的兒啊,你在他鄉還好嗎?我們在這兒都很想念你,你是否跟我們一樣,看著月亮,想念著我們?原來,那個空坐是專門為老人的兒子設的,如今他在外地打工,這中秋團圓佳節他也沒能回來。這時,我也想到了我的那位朋友,他是不否和我一樣,擺在了餐桌上,正準備做人類的晚餐?我情不自禁地長嘆了一聲,想起了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知現在還有多少人在外地打工,中秋節不能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過一個快樂而又圓滿的中秋節啊……。

在這裡,我要代表我們的所有的月餅同胞向人類真誠的祝福!祝福大家中秋快樂的,幸福圓滿!

祖國在我心中——讀《劉胡蘭的故事》有感 篇11

讀後感 ,711字

祖國,一個多麼神聖的字眼!在我們中華母親的懷抱中,湧現出了數不勝數甘願為祖國母親肝腦塗地的英雄兒女,他(她)們像歷史長河中璀璨的明珠,照耀著華夏之路。

懷著激動與敬仰的心情,我捧起了《劉胡蘭的故事》這本書,讀著讀著,我便深深地陷進去了。書中以樸實的筆觸描繪了劉胡蘭極其短暫而又偉大的一生: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生於山西省文水縣一個普通的中農家庭。生母早亡,劉胡蘭便將所有的真情給予了祖國母親!她年僅10歲就參加了兒童團,在兒童團裡,劉胡蘭勤奮好學、遵紀守法;她的所作所為如一輪暖陽溫暖著大家的心。但就是這樣一個祖國母親的好女兒,她的生命之花在戰爭的迫害下過早地凋零了!15歲,劉胡蘭因遭歹人設計不幸被捕,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劉胡蘭不為所動,她泰然地朝敵人怒吼一句:”我咋個死法?“凶惡的敵人指了指閃著寒光的鍘刀。隨後,在眾目睽睽之下,15歲的劉胡蘭面無懼色地走向了鍘刀……

掩卷沉思《劉胡蘭的故事》,我不由得心潮騰湧,義憤填膺!15歲,如花的年紀,劉胡蘭本該和我們一樣馳騁在碧空之下,歡笑著,飛騰著,可這一切都不可能了。劉胡蘭—祖國母親的好女兒早已閉上了雙眼,長眠與青山之下。

在冥冥之中,我又感到心底的某個角落湧起一股熱浪,它的名字叫驕傲!我為中華有千千萬萬如劉胡蘭一樣的英雄兒女而驕傲!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才讓祖國母親千瘡百孔的身軀重新挺直;讓黃河、長江不住地發出一聲聲驚天動地的怒號;讓我們擁有了如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

現在我們早已不用擔心洋炮的彈片、戰火的硝煙,但是我們決不能停止追尋劉胡蘭的腳步,更不能忘記我們共同的祖國母親!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不斷奮鬥、進取,讓祖國母親永遠在我們心中紮根吧!

小甜餅的誘惑 篇12

國二作文 ,1119字

人生就像一條路,你總是要在上面走的。路的上面難免會有一些美景讓你駐足觀看,你總是要離開它繼續趕路的;路的上面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岔路,你總是要認真分辨正確選擇的。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在路上目視前方,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到正確的路上。

在走一段索然無味的黃土路時,突然在黃土上面有一簇綠色的小草,或是一朵鮮豔的小花,就像“萬綠叢中一點紅”一樣,誰能保證自己,絕對不去看呢?面對一段能讓你好心情全無的的土路與一條能讓你心情舒暢的,並且有花、有草、有美景的小路,誰能保證自己不上前去走一走看一看呢?

大概沒有人吧。

在人生的路中,它可能僅僅是一簇綠草、一朵鮮花或者一條岔路。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的樣子太多了:一份試卷答案、一場英雄聯盟、一條通向網咖的路,其他,或者更多。在社會裡,它可能是權利、金錢、地位、榮耀……它像“百變超人”,什麼都可以變,它叫“誘惑”,或者,我更喜歡叫它“小甜餅”。

回憶起我面對“小甜餅”立刻淪陷的事,實在是太多了。別的不表,就說個最近的事吧。

這個暑假,因為要上輔導班,所以每天不到七點就要起床。雖說比起平時上學,真的不算早,但是畢竟是暑假呀,誰不想睡個懶覺呀!有一次因為我晚上“追劇”追到深夜的緣故,早上起來發現居然已經8點了!嚇得我立刻蹦起來,想到輔導班今天還要考試,心裡頓時就有了想哭的感覺。

“現在他們一定開考了,等我再過去,豈不晚矣?而且因為週六週日整個人都泡在電視劇裡面,還沒複習,考不好還要補考,怎麼辦?晚上再去嗎?那不就不能看電視劇了?”當時我的心裡頓時不安了起來,並不是因為沒辦法考試而不安,而是因為看不到“櫻空釋”與“張大佛爺”而不安,對於暑假的我來說,沒了電視劇就彷彿沒了全世界!

於是,“小甜餅”幫助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我在家呆了一上午,足足看飽了所謂的“櫻空釋”與“張大佛爺”。當我下午心滿意足去上課的時候,同桌問我說:“你今上午怎麼沒來啊?老師以為你被拐跑了呢!”我聽著就笑了:“被拐跑?怎麼可能?老師真有意思!”“所以說啊!”同桌一本正經地說,“然後他就給你媽打電話了。”

……

因為我深夜吃飽了“小甜餅”的緣故,早上又再次被“小甜餅”誘惑成功的緣故,我整整一週沒有動到那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遙控器。

“小甜餅”的誘惑是可大可小的,如果你選擇了“大甜餅”,走到了那條能讓你心情舒暢的,並且有花、有草、有美景的小路上去。不久後,你便會發現那條路上處處是坑。“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你總會掉到一個坑裡,那時候,你要想辦法出來,那就真的要好久好久了。

人生中的“小甜餅”太多了,可能誰也不能保證不去“吃”它,但是最起碼,減掉吃的次數是有必要的。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第一次和麵烙餅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971字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個第一次,第一次拖地、第一次跳繩,第一次騎車……我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我第一次和麵烙餅。

那天,老師給我們留了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和麵,烙餅。回到家我問媽媽:“老師今天讓我們學習和麵、烙餅,然後把這個過程寫下來。但是我不會怎麼辦?”媽媽笑著說:“沒事,我教你。”

說幹就幹,媽媽開始對我發號施令:“你先去拿個盆,挖點麵粉,然後再拿一個碗接點水。”我雙手一抱拳,對著媽媽說:“得令!”我按媽媽的吩咐準備好,誰知媽媽卻說:“水多面少。”我又去挖了五勺面,心想:“這回應該差不多了吧。”我讓媽媽看,媽媽又從面袋裡挖了一勺,兩勺,三勺……我數了數,一共挖了十一勺,我現在知道媽媽為什麼讓我拿盆了,真是神機妙算。

媽媽讓我把水緩緩地倒入面盆裡,一邊倒水一邊用手順時針攪拌。平時看媽媽做得那麼輕鬆,我卻弄得滿手面糊,怎麼甩也甩不掉。媽媽看了哭笑不得,說:“你在手上沾點兒乾麵粉,試試!”

於是我照著媽媽說的做,果然有效,頓時我對媽媽佩服得五體投地。我耐著性子揉啊揉啊,累得兩隻胳膊發酸,終於成型了,麵糰的中間有一道溝,就像是麵糰在咧嘴對我微笑。大功告成,我累得癱在沙發上。這時,媽媽對我說:“你先把面放那兒醒著,等你寫完數學作業,就差不多可以烙餅了。”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的作業寫完了,面也醒好了,開始擀麵。媽媽先給我演示了一番,只見媽媽先在面上塗了點油,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塗油呢?”媽媽回答:“塗油是為了防止面粘到手上。”媽媽又把麵糰壓薄,然後拿起擀麵杖,左手控制餅的方向,右手飛快的來回滾動擀麵杖,直看得我眼花繚亂。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可是總是弄不好,媽媽說:“你把我的步驟分開做,擀一下,轉一個方向,這樣試試。”我試了試,勉強能成功,當我擀完後,厚薄不均。

擀完面後,媽媽說:“你去拿些肉鬆、十三香、鹽、孜然、雞蛋、芝麻。”當我準備好時,媽媽已經把鍋燒熱,倒了油。我小心翼翼地把餅放入鍋中,餅在鍋裡像是一輪金黃的太陽。我開始打雞蛋,雞蛋煎好了放鹽。出鍋前,放上孜然、肉鬆、芝麻。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把餅從鍋裡取出來,切成八個小塊兒放在盤子裡,端到爸爸、媽媽面前,請他們品嚐,爸爸一邊吃一邊翹起大拇指說:“兒子烙得餅真好吃!”

聽了爸爸的話,我心裡甜滋滋的。小朋友們你們也一定要嘗試一下勞動的滋味,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樂趣!

誘人的菜煎餅——風味小吃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0字

每個地地道道的棗莊人,都知道棗莊的四大名吃:羊肉湯,張家狗肉,辣子雞,菜煎餅。要問我這個饞貓哪個好吃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哪個都好吃,但最好吃的要數菜煎餅了!”

菜煎餅色香味形俱全。看一眼,就會流口水,迫不及待的想咬一口;一到嘴裡,就使人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它。

菜煎餅的皮是金黃色的,上面還散落著一些褐色的小點點,那是餅熟最明顯的特徵。從上面看,金黃金黃的皮加上那些褐色的小點點,還有菜煎餅五顏六色的餡,讓我們一看,就直流口水。現在說著,我都快流口水了!

做好的菜煎餅,滿屋到處瀰漫著面的香味,蔬菜特有的香味,雞蛋的香味,火腿的香味……所有的香味混在一起,那是多麼誘人的呀!當你仔細聞一聞,就會聞出一縷甜甜的味。到那時候,你肯定不顧其他的事,就只一心想拿起菜煎餅咬上一口,你就會覺得這事人間最幸福的味,是什麼東西也代替不了的味。

菜煎餅一層一層金黃色的皮裡總要夾著無顏六兒色的餡,這些不光好看,而且也很香,同時這餡也香、很有營養!

看到這,我相信你肯定流口水了,而且還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吧!別急,我還要告訴你,這菜煎餅老少皆宜,被稱為“天下第一餅”“魯南第一餅”,不管這些稱號對不對,反正在我心裡的稱號就是這些!你肯定饞了吧!那就趕快來到我的家鄉品味這誘人的菜煎餅吧!到時候,我還會當你的導遊,讓你把這四大名吃好好地品嚐一頓,過把癮吧!

家鄉的美味——手抓餅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6字

手抓餅是我最愛吃的一種風味小吃。

光是看手抓餅的賣相,就能讓我垂涎欲滴了。翠綠的黃瓜,紅彤彤的肉片,黃澄澄的雞蛋,這些菜夾在金黃的手抓餅裡,番茄醬擠入其間。哇!手抓餅的樣子就已經能勾起我肚中的小饞蟲,讓我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了!

手抓餅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有客人,從冰箱裡拿出已經凍好的手抓餅,再把它放在平底鍋上煎。過一會,翻個身,開始把一些配料加在裡面。先把已烘好的肉片撒入其間,讓肉片擺好,再向裡面“送”上已熟的雞蛋,讓餅紅裡透黃,顏色豐富。再用已削好的黃瓜片加在其中,猶如青草裝點鮮花的姿容。最後一步最為重要,按設定好的輪廓擠上番茄醬,輕輕一卷。色香味俱全的手抓餅便呈現在你的眼前。

手抓餅的吃法分好多種,而我最喜歡的是先咬一下手抓餅皮,哇!好脆!再開始吃黃瓜、雞蛋,裡面的料番茄醬,更是美味呢!到最後時,餅皮連同肉片番茄醬,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脆,還帶有一點酸,味道真是一級棒,讓人回味無窮!

手抓餅不僅味道好,還能幫我除去煩惱呢!有一次,因為有一點事讓我心煩意亂,正好媽媽帶我去吃手抓餅,吃著吃著,我的煩惱就已經消失了!怎麼樣?聽完我的介紹是不是想親口嚐嚐?

家鄉的大餅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6字

我的家鄉在乳山,特產倒是不少,可有一樣那是在全國都出了名的,那就是乳山大餅。

說到喜餅,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其實是榮成那邊的。那餅,小巧玲瓏的,像是早餐包,可雖然好吃,卻太小,像煎餅果子,太小氣。相比之下,乳山喜餅倒很大氣,形狀如同車輪,鬆軟可口,一個巴掌拍上去,除非你壓扁它,不然它總會慢慢地膨起,直到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乳山喜餅其實另外有個稱呼,叫做“媳婦餅”,為什麼叫媳婦餅呢?因為每當一戶人家嫁女兒,擺喜宴的的時候,主家定要做上幾百甚至上千個媳婦餅送給來的客人,而客人也要做上五十幾個餅贈與主家,主家則會收下一半的餅,在贈與對方同數的自家喜餅,也好叫人家沾沾喜氣不是?而在這過程中,要是誰的喜餅比別人的薄了、小了,他便會惶恐不安,生怕別人以為他小氣;相對的,要是誰的大餅色正、形圓,厚大寬實,便是神采奕奕,臉上滿是自豪的神情,好似看一個人做的大餅的好壞便能看透這個人一般。

人都說東北人豪爽,北京人靈活,山西人會做生意,咱山東人老實淳樸,大方厚道從喜餅上便能看出。既然號稱是東方的麵包,沒有點本事自然是登不了檯面的,什麼婚慶,滿月,生日,乳山人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只有是和“喜”字沾邊的,那這些喜餅便是少不了的,吃一口便能沾沾這喜氣,何樂而不為?

厚實的大餅代表這乳山人民寬厚老實的性格,本就喜氣的造型有象徵著閤家歡樂,團團圓圓。

家鄉的鍋餅 篇17

國三作文 ,852字

前腳剛一踏進家鄉,迎面就撲來那熟悉的黃土氣息。家鄉遍地都是這種黃土,用它蓋的房子結實、牢固,就像這兒的人淳樸、踏實。田地裡也少不了它們。春天,勤勞的鄉親們寄託著無限的希望播種下沉睡的種子,然後不分晝夜地忙活著,施肥、鬆土,用汗水打動了地下沉睡的靈魂,繼而在它無微不至的保護下,種子發芽了……夏天來了,微風一吹,麥田上滾動著金黃色的波濤,正午的陽光均勻地灑在麥田上,反射出無數耀眼的光芒。

豐收過後才是鄉里最熱鬧的時節。整個村裡都被浸在麥香之中。家家戶戶的麥子從糧倉一直堆到了門口。各家各戶就開始蒸饅頭、烙煎餅,做喜果子、包包子、烙鍋餅,各種麵食,應有盡有。然而鍋餅還是村裡人最熱衷的食品。做鍋餅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要用好的麥子做成的麵粉,這一步至關重要,選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鍋餅的口感;其次,要注意火候,火候大了,口感老而硬,火候小了,不僅耗時間還耗燃料,做出的鍋餅又不好吃;再者,必須把握準時間,時間過長,鍋餅就糊的不成樣子,太短,鍋餅中間又不太熟。鍋餅的製作也需要相應的用具。只要各方面到位,做出來的鍋餅香那是自然不必說的了,又酥又脆,中間還透著暄。記得每年過年回家,姥姥總會做兩大塊,新鮮出爐的鍋餅香噴噴的,把整個家都染上了香氣,用刀切時,跟從著刀的腳步,鍋餅有節奏的嗝蹦格蹦的響,整個案板都掉滿了渣渣,拿一塊狠狠的咬下一口,酥脆的外皮包裹著透喧雪白的面心兒,在嘴裡慢慢混嚼著,那才叫一個“妙”!使人不敢相信這普普通通的麥子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妙的食物。

家鄉的鍋餅又厚又大,呈圓形,直徑約為七十釐米厚約六釐米,外皮上為了圖個喜慶總愛弄幾個“福”字,而別處的最多隻有四釐米,外皮軟,早已沒有了那股脆勁。因此,對於別處的鍋餅,我是瞧不上眼的。“月是故鄉明”每當我在別地見到鍋餅類的字眼,眼前總能回想到家鄉的鍋餅出爐時的情景,那才叫“地道正宗”。鼻尖前就飄過一陣濃濃的麥香。

那金燦燦的要刺傷眼的麥田呀,

那沉甸甸的要壓折腰的穗兒呀,

那香噴噴的要擠破煙囪的鍋餅呀,

還有那散發著黃土氣息的家鄉人呀。

家鄉的鍋餅 篇18

國三作文 ,852字

前腳剛一踏進家鄉,迎面就撲來那熟悉的黃土氣息。家鄉遍地都是這種黃土,用它蓋的房子結實、牢固,就像這兒的人淳樸、踏實。田地裡也少不了它們。春天,勤勞的鄉親們寄託著無限的希望播種下沉睡的種子,然後不分晝夜地忙活著,施肥、鬆土,用汗水打動了地下沉睡的靈魂,繼而在它無微不至的保護下,種子發芽了……夏天來了,微風一吹,麥田上滾動著金黃色的波濤,正午的陽光均勻地灑在麥田上,反射出無數耀眼的光芒。

豐收過後才是鄉里最熱鬧的時節。整個村裡都被浸在麥香之中。家家戶戶的麥子從糧倉一直堆到了門口。各家各戶就開始蒸饅頭、烙煎餅,做喜果子、包包子、烙鍋餅,各種麵食,應有盡有。然而鍋餅還是村裡人最熱衷的食品。做鍋餅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要用好的麥子做成的麵粉,這一步至關重要,選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鍋餅的口感;其次,要注意火候,火候大了,口感老而硬,火候小了,不僅耗時間還耗燃料,做出的鍋餅又不好吃;再者,必須把握準時間,時間過長,鍋餅就糊的不成樣子,太短,鍋餅中間又不太熟。鍋餅的製作也需要相應的用具。只要各方面到位,做出來的鍋餅香那是自然不必說的了,又酥又脆,中間還透著暄。記得每年過年回家,姥姥總會做兩大塊,新鮮出爐的鍋餅香噴噴的,把整個家都染上了香氣,用刀切時,跟從著刀的腳步,鍋餅有節奏的嗝蹦格蹦的響,整個案板都掉滿了渣渣,拿一塊狠狠的咬下一口,酥脆的外皮包裹著透喧雪白的面心兒,在嘴裡慢慢混嚼著,那才叫一個“妙”!使人不敢相信這普普通通的麥子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妙的食物。

家鄉的鍋餅又厚又大,呈圓形,直徑約為七十釐米厚約六釐米,外皮上為了圖個喜慶總愛弄幾個“福”字,而別處的最多隻有四釐米,外皮軟,早已沒有了那股脆勁。因此,對於別處的鍋餅,我是瞧不上眼的。“月是故鄉明”每當我在別地見到鍋餅類的字眼,眼前總能回想到家鄉的鍋餅出爐時的情景,那才叫“地道正宗”。鼻尖前就飄過一陣濃濃的麥香。

那金燦燦的要刺傷眼的麥田呀,

那沉甸甸的要壓折腰的穗兒呀,

那香噴噴的要擠破煙囪的鍋餅呀,

還有那散發著黃土氣息的家鄉人呀。

二胡“敲打”我成長 篇19

國二作文 ,920字

第一次見到二胡,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外婆帶著5歲的我去買雪糕,路過一間琴行,忽然聽見裡面飄出一陣陣優美的琴聲,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迴婉轉。隨著一個個音符跳入我的耳朵,我忘記了雪糕,身不由己地被吸了進去。映入眼簾的是一位年輕漂亮的拉著二胡的女子—輕輕地閉著雙眼,身體隨著音樂節奏輕搖慢晃,如痴如醉,彷彿這兒只有二胡和她存在。

這一幕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就這樣,我與二胡結緣了。

別看二胡僅有兩根弦,更別瞧它在別人手下吐出的都是行雲流水!但一到我手中,感覺要駕馭它簡直難以上青天。首先,我得無比艱難地用小手牢牢抓著比我高出半個頭的“巨琴”,不讓它隨意動彈;繼而,拉動弓弦,卻毫無音調和節奏可言,活活呈現的就是“馬殺雞”的恐怖場面。沒拉一會,手指便按得生疼,撫著那又紅又腫的深深勒痕,放棄的念頭立馬從心頭升起。可是,抬頭一看—陪我上二胡課的外婆正瞪著大眼,認真地做著筆記!“放棄”兩字就硬生生地被我嚥下肚去—我雖然還小,卻已經知道了什麼叫“羞於出口”。

從此,我坐在小板凳上,外婆便手拿一根粗長的織毛衣的棒針站立一旁。每當我手指按錯一下,她就用棒針敲一下那手指,痛和憤便一下湧入心頭,彷彿一股大火從心頭燒到了嗓子眼。正待我要發作時,腦海中又浮現出那名琴行女子,想起那動聽的音樂和她那優雅的身姿,我又屏住氣,踏踏實實地按好每一個音符。就這樣,在外婆手中棒針日復一日地敲打下,在日復一日的枯燥練習、日復一日地糾錯習新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琴聲不再嘔啞嘈雜,始而有了音調,繼而有了旋律,進而有了感情……彷彿歌曲穿上了華麗的服裝,插上了翱翔的翅膀,我和琴聲一起開啟了行雲流水的征程。

從此,音樂便像空氣一般伴隨著外婆手中的棒針而存在,彷彿每一個音符都和那棒針一樣是有生命的。只不過,那棒針更多地是在起伏跳躍著向我表達鼓勵。當我煩躁時,它們讓我平靜;當我痛苦時,它們為我療傷。

再後來,我的二胡越拉越好,終於站上了深圳市少年宮表演的舞臺。華燈之下,我在臺上,是表演者中最閃亮的一角;外婆在臺下,是粉絲群中最忠實的一枚。當表演結束掌聲雷動時,我笑了,觀眾笑了,那滿懷欣慰望著我的外婆,卻手拿那根毛線針,哭了……

天上掉下餡餅 篇20

國三作文 ,955字

現在人們常以“天上掉下餡餅”來比喻人們並未經過付出和勞動便平白無故地得到好處。而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得到這天上掉下的餡餅,成就人生大業。殊不知,世上許許多多的餡餅都是弊大於利,暗藏危機。

三國時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憑藉官渡之戰大敗袁紹,成就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以後自己也將落得同樣的下場。曹操生性多疑,並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自稱的這樣一個人,也被天上落下的餡餅所迷惑,最終慘敗。當年曹操與孫權所成對峙,戰爭一觸即發,雙方僵持不下之時,黃蓋自告奮勇請求智敗曹操,聽了建議之後的周瑜甚是歡喜,立即按照大將黃蓋所說的去做,不久之後,黃蓋便託人以周瑜不識忠良之名請求能夠投奔曹操,事成後附帶著將士與糧草共同服曹,但曹操怎麼會相信兵家向來爾虞我詐,怎麼能信?但多疑的曹操最終相信了黃蓋將軍,心想,若黃蓋來投,將士必隨其投奔曹,滅吳便指日可待。“天上掉下餡餅”,何樂而不為?後又聽從龐統建議,連船以鎖,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場潛在的危機已悄悄降臨,當年秋天,東北風四起,使黃蓋的成功又增加了一成勝算。二者在赤壁展開交鋒,等到曹操已經意識到已經中了圈套之時,為時已晚,就這樣造就了赤壁之戰的大敗,天上掉下餡餅,也折了曹軍八十萬兵力。

由此可見,這一天大的餡餅,實則是一枚炸彈,蘊藏著危機。

二戰時期,在一位著名的攝影師名叫羅伯特。卡帕,他總以“幸運”著稱,因為卡帕總能在危險之際,獲得以最好的效果,記錄一下瞬間的精神:“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那麼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卡帕對於攝影的理解。但就是這樣一個天才,最終是自己命喪於戰地攝影。有一天,卡帕剛出去準備取景,但不一會兒便傳來了炸彈的爆炸聲,同伴們戲稱這次卡帕必定又取得了最好的最好的攝影材料。但就是這一聲巨響奪走了這位攝影天才的生命—卡帕在取景時意外的被炸身亡。

同樣的,在外人看來這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對卡帕來說卻是惡夢的炸彈。

現在的許多大學生們,剛畢業便希望能夠創業成功,或是受到高薪優待,但實則希望渺茫,有哪有這麼多的餡餅正巧為你所受。與其如此,不如從底層做起,厚積薄發,方能創造屬於自己的那一塊“餡餅”。

萬事皆無最佳之選,但於此,便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那一塊“餡餅”,而放棄拾取天上掉下餡餅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