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技人類相關作文20篇

自然科技人類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20字

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的,雖然人類是高等生物,但還是離不開自然。二者的關係就像是一個叛逆的少年和一個上了年紀的家長。

少年不僅向家長索取一切,還在不停地浪費、破壞。家長生氣了,讓少年嚐到了海嘯、地震、霧霾等災害的滋味,而少年依舊我行我素。

老子的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老子在九泉之下看到這番情景,可能都要罵人了。人再強大也不過是自然的產物,有什麼資格跟自然叫板?以狐猴為例,巨狐猴因人類捕殺而絕跡。大竹狐猴數量僅有1000餘隻,光面狐猴也不足1064只。而狐猴的棲息地馬達加斯加已有超過92%的森林被毀……何止是狐猴,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生物在消失。狐猴早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出現,算是人類的大哥,而人類卻在捕殺它,這叫不悌。人類還對自然這位家長不尊重,這叫不孝。不孝不悌,還有什麼文明可言,連動物都不如,叫他衣冠禽獸算是抬舉他了。

當今有識之士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讓其他人清醒地認識到保護環境與生物的重要性,但他們發出的聲音被整個人類社會所掩蓋。而掩蓋這些的就是科技,科技帶來了強大的物質文明,使人們忽視了它的負面影響。

科技是把雙刃劍。在古代,劍代表著高貴。所以劍不是什麼人都能佩戴的,因為劍有雙刃,在用它攻擊時,自己也會因這把劍受傷。科技不就是那把雙刃劍嗎?對科技,須揚長補短。

科技使人類文明進步,擺脫宗教與貴族的束縛,讓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是它的功。工廠排出的廢水廢氣,汽車排放的尾氣,沒有洗過的煤、成堆的塑料垃圾……這是它的過。像電影《馬達加斯加——狐猴之島》中科學家,用雷達定位狐猴,這是件好事。對狐猴生存有好處,但這還不夠。我們現在大力發展科技,希望它能為我們服務,讓它的功發揚廣大,減少它的過吧。

世界上所有公益人士夢寐以求的,莫過於自然、人類、科技能夠和諧共處。我衷心地希望這個夢早日變成一個現實。

笑對自然,笑看人生 篇2

散文 ,1012字

想必大家都看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位老人頭髮灰白,時而出門忘帶鑰匙,時而忘記家門在哪,甚至後來連兒子都不認得。每每看到這樣的廣告,我總會嗟嘆人生中的悲哀。

終於,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我們家。

上個月的一個早晨,只見得外公在家翻箱倒櫃,慌慌張張的,我問清楚原因後才知道外公早晨買的梨子不見了,正沒奈何,忽見外公猛一拍腦袋:“莫不是丟在那兒忘帶回來!”說罷便笑著跑出門外。

不多時,外公果真提著一袋梨回來,我見沒弄丟,便放了心,不以為然。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件小事也逐漸溜出了我的腦海。只是有一天,我開啟電視機,第一眼便又看到了那則公益廣告,又看到了那個老人,忽得一下子那件“忘梨”的小事也被我想起,外公的模樣在我眼前若隱若現,我的心一下子融化了,陷入了痛苦與悲哀的苦海之中。

那次,我的心真痛,像被針刺了一般,卻又無法拔出這些扎入深處的針,外公的健忘,使我日夜不得安寧。

終於,我在昨夜將自己的苦衷盡情傾訴給了外公,我本以為他會一聲長嘆,被我引起共鳴,卻沒想到—

外公先是望了望一臉惻然的我,繼而開懷大笑起來。

我驚訝不已,眼神裡原本的同情卻化作了許多疑惑的問號。我剛要開口問,卻被他先我一步:“我雖糊塗,可沒想到你是個讀書人,卻比我更糊塗啊。”

我更是不解,如痴似呆地望著外公,真不知他葫蘆裡賣的是啥藥。

這時,外公一臉正經起來,像是要收起關子了:“我笑你,是笑你不懂得自然科學,難道你們生物老師沒告訴你們,生命是由盛至衰的嗎?人、動物老了是會退化的嗎?我想肯定教過吧,既然如此,健忘就是人老了退化的一個象徵啊!每個人都有健壯的時候啊,我年輕的時候腦子可靈光了呢!可老天爺又是公平的,他總不能讓人一直年輕而不退化吧。所以啊,年輕人,笑對自然吧,人生又何不多笑笑呢!”

我頓時啞口無言,但又頓時恍然大悟,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的心情也如同撥雲見日般轉憂為喜、豁然開朗。真可謂是“談笑間,憂愁灰飛煙滅。”

此後,這位老前輩的話總是被我一嚼再嚼,而且越嚼越有滋味。是的,自然規律無法改變,但是我們的心靈是可以改變的,像我外公這樣有一份良好心態的人,是永遠不會陷入人生的悲哀中去的。

再次看到那則公益廣告時,我總是不屑一顧地調向別的臺,當再看到那種為父母“退化”而悲傷的人,我會感到可笑,與其整日抱怨父母年老忘事,倒不如陪著父母多笑笑,同他們一起在餘生中尋找一份美好的心境。

笑對自然,笑看人生。

親近自然感悟人生 篇3

高一作文 ,586字

春風過後,送來詩意的聯想。我漫步在園林裡,在自然中尋找人生的真諦與箴言。

—題記

走出園子,獨自一人走在小草野花盛開的小路上。小佇一會兒,輕輕地閉上眼睛,感受周圍的一切!一陣微風拂過,可以嗅到花草的芬芳,還夾雜了一些泥土的氣味。樹葉也微微有些顫動,這是感受大自然的愜意!

邁向春天的田野,一切都鬱鬱蔥蔥的寧靜,好似在等待什麼一樣兒。偶爾聽到一聲飛鳥沖天的叫聲,其餘什麼也沒有!有的只是風吹過後,麥苗與麥苗相互摩擦的聲響。放眼望去,綠野茫茫,唯有我一個人獨自在此,忽然心緒中一切的煩悶也都消失不見了。因為人在自然間是多麼的渺小啊,在此刻在此地我不該想世俗凡人的憂悶,應該盡情地享受,享受大自然給我的真,給我的美,給我的快樂。

現往前行,來到山谷裡,剛剛解凍的小溪,也似乎不同於夏日,緩緩地流著。沿著小溪向前走去,我發現了池塘,水極清澈,小魚游來游去,彷彿在竊竊私語著什麼。真羨慕它們的自由與愜意,向山谷深處大喊一聲“喂”,聽到的是相同的迴音。

傍晚很快就來了,太陽努力地照著最後一絲光芒,可未能等我回家,他還是將黑暗留給了我。我忽然感悟到大自然讓季節有春夏秋冬,太陽將一天分為清晨、中午、黃昏。人的一生從小到老也是如此,但不能輪迴重生。抓住青春,抓住每個清晨來充實自己的生命,是何等的重要!

親近大自然,讓我舒展心情,也讓我有所感悟,在自然中品味到了人生的真諦。

我發現了自然科學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8字

大自然有許多神奇,讓我們無法想象。在這個寒冬裡,我發現了許多科學現象。

今天,我們學校星期一升旗。大家來到明志廣場,準備升國旗。主持人正在聚精會神的主持,而我在這時,發現了一個奧祕,我在那裡觀察,我發現月亮在走,走走走,就是走不出去。我發現了,月亮都是橫著走的,走著走著就又不走了,開始依次向前,向後退。它越走越返回,跟之前走的路線一樣。我想是不是早上月亮和太陽在同一時間段存在,我不明白,為什麼太陽和月亮共存?原來隨著地球的轉動,有些國家是白天,有些國家是黑夜。月亮在我們這裡是不亮的,說不定它行走是在讓月亮它自己在其他國家更亮。糊塗的我把這些理論的一團糟。

我們的科學老師說:”白天和天空都是水蒸氣形成的。”我決定用肉眼來觀察水蒸氣。我開始用眼睛觀察,我發現我看雲時間久了的話,外面的用肉眼看到的東西,都是白色的小點和那種像油似的一些黑色,同時我還看見了像汙水一樣的東西。他們都在動。是不是活生物?我嘗試著用手去抓他們,但都沒有抓到。我苦想了一下,水蒸氣必然是水蒸氣,手是根本抓不到的,因為是蒸汽。我偶然看下天空都是那些小點。我同學說我搞錯了,說我是不是眼花了。我對她說:“我相信是。”

大自然千變萬化很神奇,但你仔細觀察會更神奇,千變萬化,多姿多彩。

悠悠自然淡泊人生 篇5

高一作文 ,988字

自然能讓人心沉入如痴如醉的境界,彷彿自己離天空只差一手之伸。

——題記

春風漸漸吹起,動物們奔走在大地,剛出土的小草,剛出芽的枝條,為自然增添了幾分新綠。我們可以暢快地跟隨著春天的腳步,去感受春天的活力,萬物復甦,蓬勃發展,暗示著我們要做最好的自己。

為了嗅到芳草的清香,蝴蝶用弱小而堅挺的生命頂開了一層厚蛹,享受到一縷陽光;蛇為了親近泥土的厚重,一點點從遮擋身軀的皮中脫變,拂摸到成長後的第一片樹葉;鳥兒為了衝上更高的藍天,還在巢中吱喳鳴叫時,就撲打翅膀,當衝入青天時,就看見了名山大川。再弱小的生命都向往生的瞬間,努力為激情的命運堅強存在。

為了接受冬的洗禮,梅花開放在嚴寒的雪天,搶眼的紅履蓋了土色的冬。那種自然的力量震撼著烘烤著暖爐的人們。嫩草迫不急待地生長,呼嘯黃沙中掩視不了綠色的存在,那是一種生的氣息、一種自然的奇觀。天地悠悠,自然創造的奇蹟讓疲倦的人們得到感動。生的價值遠遠高出我們追逐的物質,那應是一種對自然的嚮往或對生命的企盼。

沁人心脾的春雨下著,安靜,祥和,像一位老人講述史詩一樣,像一對戀人相依相擁一樣,像一個家庭與子偕老一樣溫馨;夏雨,閃電雷鳴,像一場戰爭一樣,像一次激情一樣,像一回痛的成長一樣放肆;冬雪紛紛揚揚飄著,履蓋了黑暗、壓抑、沉悶。望著白茫茫一片,往事的回憶瞬間湧來。大自然用多情的心向我們一次次講述生命的喜怒哀樂。生命的五彩繽紛被自然描繪得美倫美奐。我們有什麼理由拒絕精彩的生活呢?

洶湧,廣博的大海,陽光灑在海面星星點點,大海從未因為任何風吹雨打而放棄一朵浪花。它依然如故地守著自己博大、深迷的心靈。大地,它寬容地守護著身體上生存的一切,沒有怨言。草場,森林,都市,村莊,大地用對生命的熱忱默默地祝福著上面的生靈。天空,擁有陽光的灑脫、星辰的安詳。無論歲月如何變遷,它仍是那樣勇敢地關愛著它下面的一切。大自然廣闊的胸懷託著一顆善良的心。大自然的無私使我們更有理由愛它。

瞬息萬變的大自然,富有詩情畫意,也有喜怒悲哀。每一點,每一滴都告訴我們要對生命樂觀、包容。人類從自然寶典中應讀懂這些,學鳥兒勇敢衝向藍天,學梅花樂觀面對寒冬,學雨雪積極飄落,學江海包容一切。

正真熱愛生活的人會熱愛自然,會用心去品味自然,會發現自然與人生一樣,有盛開也有凋零,生得燦爛,死得輝煌,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的一生便是自然的縮版。

自然科學博物館之旅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37字

“自然科學博物館可真好玩!我下次還要來”,離開博物館後,我由衷地發出了讚歎。

自然科學博物館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東西,看得我眼花繚亂。那就先從從三樓說起吧,這三樓講的主題是生命起源,有一些動植物。這一層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龐大的一具“恐龍”骨架,有十米左右長,講解員說,這叫魚龍,不是龍也不魚,而是一種兩棲爬行動物。哦!原來那只是一副爬行動物的骨架。魚龍最長可達到十八九米。你看,它的頭尖尖的,腿上的骨頭分兩個叉,細細的,真不知道這細細的骨頭是怎麼支撐起它龐大的身軀的。

參觀完了三樓,我們來到了二樓,二樓是關於地質地貌的,其中主要是講了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地質地貌。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輕的高原,在幾億年前青藏高原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由於印度板塊向北移動與歐亞板塊發生劇烈的碰撞、擠壓,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青藏高原。而且,青藏高原在今天還在不斷地抬升,那看來我們現在離天是越來越近了!

“哈哈哈!”,大家都被一樓精彩的表演逗得大笑起來。一樓是實踐體驗區,有好多有趣的實踐表演活動。有竹籤穿氣球,有用靜電吸易拉罐,可好玩啦,可神奇啦!不過,最有趣的還是表演“可樂噴泉”,工作人員在臺上放了一瓶可樂,然後迅速地將一些白色的顆粒放進了可樂瓶,剛一放進去,可樂瓶就開始湧起了許多泡沫,泡沫越來越多越來越劇烈,一下子就從可樂瓶裡噴湧而出,形成了一根直直的高高的水柱,我真的好想用小刀來割這根水柱;又想撲上去喝幾大口涼快一下,這麼可口的可樂被浪費掉了,真是感到可惜呀!後來我才知道了“可樂噴泉”的原理,原來是一種薄荷糖和可樂裡面的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二氧化碳從可樂瓶裡噴湧出來形成了水柱。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不知不覺地我們參觀的時間就結束了,大家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你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學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新知識,我期盼著和你再次相會。

牽掛自然而動人 篇7

高一作文 ,961字

牽掛是一種動人的情愫。春暖燕歸來,夏蟬花開日,牽掛會柔情地叩開你的心扉。月白風清夜,習習晚風時,牽掛會執拗地縈繞彌散在你的心頭。自古以來,這柔美的情感,讓人沉醉迷戀,自然而然地生髮,卻又柔情地撩撥著人們的心絃。

牽掛是離人耳跡的一縷髮絲,在你的心頭招搖盪漾,令人慾罷不能,卻又甘之如飴。

李太白有言:“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時記載的正是那多情重義的王文煥赤足踏歌而行,追及桃花潭港口為好友揮手送別的畫面,這段洋溢不捨牽掛之情的友誼,為後人頌讚傾慕。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離愁本是令人肝腸寸斷。千古以來卻有不少文人墨客放不下遠去故友而思念擔憂。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擱不下對親人的百般牽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別離在即,他們抑或擺酒設宴,抑或高歌一曲,抑或折柳一枝,為友人餞行;當天各一方已成定局,牽掛疾苦又使他們任夜深人靜仍輾轉難眠,於是席地而坐,就著豆大的燭光或皎皎月光,作詩賦詞嘆思念。

他們以此減輕看不見,摸不著帶來的愁苦。卻也不願悉數消除這令人茶飯不思,形容枯槁的情思,為的是在心頭鎖住好友親人的音容笑貌,殘留一絲他日能故友重逢,親人團圓的念頭。

牽掛讓人愁苦,卻也讓人細膩而心有大愛。牽掛只是淘氣的精靈,他穿梭於時空,將掛念的絲線一頭在羈旅他鄉或外出讀書出差的人那小小心臟打一個死結,另一頭也在另一個同樣遭遇的可憐人兒心上,如法炮製。相距甚遠的兩人便頻繁互致簡訊,時常煲電話粥,卻仍在夜深人靜時把思念的淚水濡得枕頭又溼又鹹。

這時,頑皮的精靈兒便輕輕將兩個熾熱的心拉攏到一起,兩個身處異地的人心靈距離拉近,彼此逐漸進入對方的世界。分離的人開始更懂得珍惜彼此,他們溫柔細膩,在乎對方的每一件小事,同喜同憂。

他們心裡滿是如火熱情,他們感恩著把洋洋灑灑的愛毫不吝嗇的贈予這個世界。

學會真摯的牽掛,做個有血有肉的人。小到替勞累一天的父母親洗衣做飯,端茶送水。大而為好人善事感動點贊,關心國家扶貧進度……

牽掛是佳釀,讓人不住貪杯,沉醉迷戀,欲罷不能卻又甘之如飴。

願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 篇8

國一作文 ,862字

清脆的鳥鳴,綿柔的微風,晴朗的天空,我感受到了,這是大自然,這是大自然的氣息,大自然的聲響,大自然的美景!尤其在深秋時節,一塵不染,晶瑩透明;天空像是一隻大鳥的豐滿的翅膀,全是白色羽毛般的浮雲,白雲之間是藍色的背景,金黃色的太陽從那裡出來了,它剛對大地看了一眼,就改變大地上的萬物;天空靠著地平線,是緋紅色的,在較高一些的處所轉變成了淡金色,再上去是黃的,再上去又是碧色,再上去到了天頂,則是一種清澈而鮮明的藍色……

走近大自然,你會發現它是多麼的美妙。看,一隻肥大的蟈蟈在草地上穿梭,它那草一般的綠油油的身子,好像只為大地而生。聽,知了在樹上鳴叫,“知了,知了”,它的脾氣可真不小。到草地裡去捉螞蚱,到河裡去摸小魚,還可以在夏天的晚上傾聽大自然最美妙的聲音。

大自然中,也有許許多多奇妙的故事。大樹上,一隻小烏鴉在喂老烏鴉吃食,那是在教育我們學會感恩;草原上,一隻跑得太慢的羊羔被狼吃掉了,那是在告訴我們,競爭很激烈;土坑旁,一群螞蟻合作把肥大的蠕蟲抬回它們的巢穴,那是讓我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

藍天、白雲是大自然的恩賜,然而,貪婪的人們並不珍惜它們;登高遠眺,煙霧籠罩,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令人喘不過氣來。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如此惡劣,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質量竟如此糟糕!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生活廢氣……短短的時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消滅了蔚藍色的天空!如果大自然有個法庭的話,人類該當何罪?大自然不能審判,並不等於我們能逃脫受罰,歷史上的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就是大自然對我們人類的深沉懲罰。

把一個清澈透明的天空弄得烏煙瘴氣,實在有愧於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高等動物”這一稱謂,追根溯源,就是人類需索無窮的自私本性,為了自己的舒適與方便,置自然環境和其他生物於不顧,導致了大量的生物種類滅絕,和諧的自然環境慘遭嚴重破壞。正如一位學者描述的那樣,人類文明的腳步走到哪裡,哪裡就留下一片荒蕪。

大自然是我們可靠的朋友,它們無時無刻不陪伴著我們。人類只有和大自然互相依存,才能共同構成和諧的自然界。

自然饋贈與人類的侵蝕 篇9

國二作文 ,895字

大自然,一個神奇的名詞—她帶給人們自由與溫暖,溫馨和愜意,這是大自然給予這個人類世界的美好,高山無語,卻體現出巍峨;大地無語,卻展示出廣博。她在初春爬上梢眉風絮,展現盎然綠意,蓬勃生機;盛夏,她蔓延湖泊草坪,綻放星星點點的熱情;晚秋,她飛揚於茂樹藍天,寄託沉寂的思念;寒冬,她擁抱凌梅白雪,傾訴對天長地久的渴望……

大自然僅僅帶給我們詩情畫意的美景嗎?不,遠遠不夠,可以說,它是地球上唯一希望的種子,它賦予我們生命,孕育了萬物生命,他讓世間雲端的每一縷陽光都得到綻放,他使地球地殼的每一滴雨露都得到釋放,如果說宇宙是天空的主宰者,那麼大自然則是地球的造物主。亞里士多德也曾誠摯的讚歎大自然—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拜倫更坦言:“我不是不愛人類,而是更愛大自然!”可是,然而人類又對大自然母親“回報”了些什麼呢?

工業汙水無限制的排放,露天燒烤,亂砍濫伐,尾氣超標……等一系列的不嚴格不規範的措施導致霧霾,水質不合格,魚屍遍佈成災;酸雨極大的損害了人類的健康,然而罪魁禍首的不是自然,都是我們人類啊!通過調查發現我們現在的學生或者是市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還是不夠的。調查顯示真正知道世界環境日或者有意識去關注環境汙染指數的受訪者只有50%,然而在他們身邊環境的受汙染程度是達到61%的。而這些汙染的環境有45%是來自工業三廢的影響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廢棄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汙染。每個事實口口聲聲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呵護自然都是誇誇其談嗎?平常使用的一次性筷子與塑料袋,果皮紙削和餐盒都是隨地便丟,從來都是有意識沒毅力的!你個人一張紙沒關係,那兩個呢,三個呢?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幾萬幾億個人呢?悲劇才從而降臨了……

我們已經背棄了大自然,她曾經那樣準確地為我們指路,而我們卻想用她的教導來教訓她。培根曾經說過:“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盧梭也曾嚴肅的看待:“大自然從來不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永遠是我們自己。”所以,請不要一昧的抱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往往不是天災,都是人禍啊!

請停止!人類!換大自然母親一雙清澈的雙眼!尋回我們那一片蔚藍的晴空!

科技推進人類的發展 篇10

科技推進人類的發展作 ,908字

每次開開電視,我總會先換到科教頻道,因為這裡面有我愛看的歷史科學以及各種各樣的科學道理,而其中更有一個節目《我愛發明》最吸引我的眼球了,裡面各個發明讓我體會到了人類的智慧,教授的精彩講解又讓我瞭解到了更多的科學原理,更有那一次次難忘的實驗過程,讓我目瞪口呆,印象深刻。

如今,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人類生活不斷改善,每個人都會為科技的奇妙奧祕而自豪而疑惑,我,作為一個酷愛科學的陽光少年,對每個科學實驗都會十分感興趣。記得有一次科學實驗,是一節科學課,只見老師剛進門時左手拿兩個玻璃瓶,瓶裡還放著酒精,右手拿著一個蓋子和一盒火柴,我們大家都疑惑不已,抓耳撓腮,究竟要幹什麼呢?“坐端正!現在,我們大家來做一個酒精燃燒的實驗,也可以說是火焰燃燒原理。”老師維持好紀律,邊說邊動手。只見老師劃燃一根火柴放入一個玻璃瓶中,玻璃瓶中的酒精瞬間著起了紅紅的火焰,像一個小娃娃,在裡面發出燦爛耀眼的光芒,緊接著,老師又劃燃了一根火柴,放入另一個玻璃瓶中,酒精更上一個一樣瞬間著了起來,兩個火焰分別在兩個瓶子中展現自己的光明,將瓶子周圍照的亮亮的,同學們目不轉睛的盯著瓶子,有的還站了起來,有的探著脖子,更有的圍在了老師旁邊,“大家現在看,火焰現在燃燒的都很旺對吧?”“嗯!”“那現在呢?”老師將一個蓋子蓋在一個玻璃瓶上,擰了一下,“沒有啥變化呀?……”大家議論紛紛,這時,好像裡面颳了一陣風似的,火焰猛烈劇動,忽然,滅了。大家馬上將目光轉向沒蓋蓋子的玻璃瓶中,只見那裡面火焰依然燃燒著,還越燒越旺,大家都覺得十分奇怪,像有鬼似的,老師說:“這就是火焰燃燒的原理,大家回家查查資料,下次作報告。”下課了,大家還在議論這個話題。

最後,我在電腦上終於找到了這個原理,原來是因為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成分支援火焰燃燒,而一旦將火焰和空氣隔離,氧氣和其它成分就會有限,最後使火焰得不到支援,便隨著空氣滅了。

這個原理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裡面有許多的奧祕和疑問無法解答,就是因為這些無法解答、深奧難解的奧祕和科學,才能彙集成一個大科學,從而形成神奇的科技技術,用科技技術推進人類的發展,讓人類的下一代以及後代能夠得到更多的文化和進步!

人類的大自然 篇11

人類的大自然作文50 ,490字

人類的生存與大自然、息息相關,愛護大自然就等於愛護我們人類自己。我們可以愛護草邊的一草一木做起。

站在門前的樹蔭下起到非常的欣慰,因為這十幾棵樹都是前年我和爸爸親手種的。

記得那是前年植樹節那天,爸爸在外面買回來一捆楊樹苗,當時我正在外面玩,他叫我一起去種樹,當時我很不願意。然後,爸爸就告訴我,植樹對人類綠化事業,做貢獻,而且可以美化周圍的環境,淨化空氣……後來我高高興興地拎著小水桶跟他一起去了挖坑、施肥、栽樹、澆水,爸爸和我乾的都非常賣力,大約半個小時的樣子就種完了。看著栽好的樹苗,他們好像衝著我們點頭微笑,表示感謝,我很高興,有感覺自己很棒。

從那以後,我經常給它們澆水,拔草,小樹苗一天天長大。一直到現在,都可以在樹下乘涼。

除了這些,平時我也會愛護,我每到一處的花草樹木,從不踐踏,拆之攀爬。看到有不愛護花草樹木的人,我時常不住和他們講要愛護它們。告訴周圍的小朋友,愛護花草樹木,就是對地球上事業作出的貢獻等等,希望他們也能像我一樣愛護花草樹木。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植綠、護綠、愛綠、興綠,那麼地球將會更加美好。人類與自然將會更加和諧。人類的身存也會更加有保障。

論科技對人類思考的影響 篇12

國一作文 ,841字

隨著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工智慧已不再是僅存於科幻小說中遙不可及的臆想,而是在幾年內便成為熱門的話題。當人工智慧首次破解了據說組合性最多的圍棋時,舉世譁然,不禁有人開始思考:人工智慧的思考已經遠遠地勝過人類了嗎?那麼人類的思考在它們面前還有意義嗎?

毋庸質疑的是,人工智慧在學習能力上是佔有極大優勢的,但究其本質,它則是人類智慧集體的凝聚,因此並不能就此否定人類思考的價值。

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認為,比人工智慧像人類一樣思考更值得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這的確值得引起我們的警醒。

人類是鮮活的生命,而非由指令操縱的機械。因此。人類的思考具有感知他人情緒的意義。我們能經由察言觀色向對方做出適時的反應,因為對方的表情能激起我們的切身體會。這是千百萬年的進化才給予我們面部靈活的肌肉,這是讓目前不具有自身情感的人工智慧極難做到的。然而,當我們行走在路上,不難發現有些人終日沉浸於虛擬的世界裡,維持著僵硬呆板的面容,對周遭的世界置若罔聞,這難道不能引起我們的反思嗎?

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由於受到過後天的教育,具有道德準則、法律規章以及社會價值觀的約束,才能對自身行為的正確性進行判斷。而人工智慧只是人工干預的成果,是依照其內部的程式指令去達成目的的,它不會去深究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就如許多影片中的科學狂人一樣,他們一心為達成目的,卻失去了本來“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可以推廣來說,當所有人都如計算機機一樣思考,那麼未來絕不會是美好的。

或許有人會問,人工智慧在科技的引領下不是也可以達到這些嗎?誠然,我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遠超乎我們的想象,達到或達不到只是因為時間的早晚問題。但是,人類存在的意義正是思考,它讓我們登上了食物鏈的頂端。當有一天我們失去了自身的情感,也不過是具有智慧的行屍走肉。到這時,我們就該推位讓賢,讓出“萬物之靈”的寶座。

我們不應該對未來持盲目的悲觀態度,但也應時時保持警惕。當我們的思維為科技所改造時,這個世界將變得黯淡。

人類新科技時代——共享 篇13

國三作文 ,947字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名“共享”的發明漸漸地步入我們的生活,它們一點點地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方式。人類得以更好的將“公共、便利、快捷”這些觀念通過“共享”引入到新新人類的時代中去。而共享時代則充斥著共享資源。

共享資源分佈廣泛分佈,現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共享單車的身影,甚至還有人突發奇想,在公交站旁設立了“共享睡艙”。無疑,這些發明也極度考驗人們對公共事物和資源的保護能力。比如共享單車,是為了實現“最後一公里”的難題而發明,可是卻又不少人將其佔為己有或是進行破壞,改裝。因此,不得不說這共享資源的出現使得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出現。因而希望國家方面能加以整治,不要讓這些不考慮公共利益的人影響到社會新氣象。

此外,共享資源方便快捷。依舊以共享單車為例,只需拿出手機輕輕一掃,這輛共享單車就會在短暫的時間內變成你的私有物。然後就可以騎著它“走南闖北”了。這一點深受公司白領的喜愛。上下班坐公交車到站,離公司還有距離,就可以騎上共享單車出發,並且大多不需要付費,到達目的地之後可以就地停車,算是使用完畢了。但壞處就是在於就地停車所佔用了巨大的空間,人行道上被堵塞,甚至於非機動車道以及許多大型場所的門口,這一點也是造成了巨大的交通不便。因此希望有關部門能針對停放的問題進行規劃和管理,使其能更好地被使用。

當然,除了上文提及的共享單車,共享資源還包括共享書店、共享馬紮、共享睡艙。共享資源大大地便利化了人們的生活,也因為它們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人們的觀點以及對事物的觀察方式也變得不同。不僅如此,共享資源更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巨大的最好證明。我們所關注到的領域更多地包含進了精神文化。這也是因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們經歷了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數千年的演變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用靈巧的雙手和聰明的大腦創造出了這個全新的科技時代。其名為—共享時代。

而共享時代,則是人類走向更高一級的時代所經歷的一步。它未必是必經歷不可的,但它卻一定是人類發展史上極具時代色彩的一筆。我們活在這個時代,因而我們為自己能經歷這個時代的變遷而驕傲。這是我們的時代。

我看著你出現,到你繁盛,即使不知道最終你會衰敗還是變得更加繁榮,我也因為你的存在而活的更好,更真。

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2字

大自然給了人類許多的啟示。比如鋸子是根據螳螂臂和鋸齒草發明的,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髮明瞭蛤蟆夯,還有船槳模仿的是魚鰭,屋頂瓦楞模仿的是許多動物的鱗甲。

人們模擬海蟄感受次聲波的器官,成功設計精準的“水母耳”儀器。它由喇叭接收次聲波的共振器,把這種共振器和振動轉變為電脈衝的轉換器以及指示器。如果將這種儀器安裝在船的前甲上,一旦接收到風暴前的次聲波時,可令360度旋轉的喇叭旋轉至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

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感知風暴並作出預警,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人們還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研製出了一種電子矽眼。這種電子蛙眼像真的蛙眼一樣,能準確無誤的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準確的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通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通道,它能指揮車輛防止車輛發生碰撞事故。

人們還根據了許多動物的特點發明瞭很多很多東西。

大自然是人類的好老師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7字

我認識一位名師,但此“師”非彼“師”,它不會用語言告訴我道理,但是它常常用一些事例讓我明白不同的道理,它就是我的老師—大自然!

清晨,陽光從窗戶透射到屋子裡,小鳥兒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叫我起床。窗外的花已經欣然怒放,一朵朵爭奇鬥豔,好像在舉行比美大賽。我情不自禁的從床上走了下來,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我剛從屋子裡走出來,就聽見我那膽小的媽媽尖叫一聲,我連忙拿起掃把,朝門口跑去。只見門口有一大堆螞蟻,我仔細一看,原來是螞蟻在搬東西啊。我鬆了一口氣,搬的東西正是我昨天吃東西時掉到水果乾、麵包渣和一點點小香腸。於是我便蹲下來觀察,我看到一隻小螞蟻正在搬一塊大餅乾,搬了一次又一次還是搬不動。於是小螞蟻回到草叢裡,不知道在幹什麼。我想它走了,肯定放棄了。接下來的這一幕令我感到不可思議,小螞蟻從草叢裡帶了六個小幫手。前面兩個,右邊兩個,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就這樣,它們搬著餅乾向洞口走了過去。他們喊著一二一的口令,就當它們快到洞口的時候,毛毛蟲走了過來。螞蟻知道毛毛蟲是自己的敵人,所以它們抱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大球一起打毛毛蟲,毛毛蟲被打得傷痕累累,知道螞蟻也不好惹就灰溜溜的走了。就這樣小小的螞蟻戰勝了毛毛蟲。

我的老師—大自然,正用行動啟發著我,他告訴我有一種失敗叫放棄,有一種成功叫頑強!

人類與自然 篇16

國二作文 ,789字

回首近幾百年,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是極其可怕的。從蒸汽機到燃油的使用再到現在電的廣泛利用,人類無一不在試圖征服大自然,利用自然,改變自然,利用風力、水力來發電,這便是一個利用自然的例子。可是這種利用真的百利而無一害嗎?人類真的可以征服自然嗎?

就單單以水力電發為例,利用了自然來服務人類,看似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但是去看一看三峽大壩,蓄水洩洪、發電,可是這水一蓄便是百七十多米深,不但破壞了峽谷兩邊的自然景觀,並且使自然與植被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植被的減少、濫砍亂伐的後果便是嚴重的水土流失。中華民族母親河是一個血淋淋的警告。

現在社會,空調是我們日常最為常見的一個電器,人類將控制氣溫的使命交付於它,來進一步實現對自然的控制。但是汙染為人類自已找來了麻煩,自然發火了。空調所排放的氟利昂破壞了大氣的臭氧層,隨著能夠削弱紫外線的臭氧層的變薄,面板癌的病發率越來越高。

蕾切爾卡森所著的書《寂靜的春天》對人類試圖控制自然作出了批判。化學藥品出現後,人類便想要控制因自己破壞生態而造成的蟲災。自從第一種殺蟲劑誕生後,殺蟲劑便不斷推陳出新。DDT、七氯、DD等有毒的藥品只能短時間鎮壓起義的蟲子,自然的報復不會息停。過不了多久,蟲災再次捲土重來,蟲子對藥物還產生了抗體,人類只能再次升級殺蟲劑的毒性,然而農藥與殺蟲劑在植物上的殘留最終害了人類自己。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中毒的狀況,並且動物也未能倖免於難。生態的破壞使環境也越來越沒了生機。而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對人類的反擊,是對人類試圖控制自然的報復。

在對待自然方面,我認為道家老子的主張是很有道理的—自然,無為。順其自然便沒有了外來物種的橫行,沒有控制,也就沒有了汙染。幾十億年來,順應自然發展下去,都沒有出現過大汙染,也從沒有現在的環境危機。

人類是時候清醒了,不要對自然大行控制,應順其自然,和諧相處。

人類,請保護大自然吧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1字

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人類,請保護大自然吧》。

大自然是人類生命的起源地,也是動植物的出生地、棲息地。所以,人類應該竭盡全力地去保護大自然,維護大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

昨天,我在手機上看到幾張圖片,這些圖片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海邊都是人類亂丟的垃圾,海面上也漂浮著塑料袋、易拉罐……

還有一張森林裡有許多高大挺拔的大樹都被砍伐了的圖片。

在一隻已經死亡了梅花鹿的肚子裡,發現了一個塑料袋。因為人們把裝東西的塑料袋隨手亂扔,被梅花鹿誤食入嘴中,導致窒息死亡。

還有一些關於海洋生物的資訊。原來,海洋裡的生物很多,也很美,有凶猛的,有溫順的,有龐大的,也有細小的,這些生物都有它們各自的生態迴圈,可因為人類的捕撈、獵殺,導致大多數海洋生物系統無法迴圈,更嚴重的是會導致許多物種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了。

相比之下,大自然都已經這樣了,可某些人並沒有要停止破壞的意思。有一天,我走在放學路上,看見有幾名小學生在小區的小樹林裡爬樹折樹枝玩,我走上去制止他們這種可惡的行為。可他們並沒有要停止的意思,還惡狠狠地對我說:“要你管,趕緊走開,小心我們揍你!”因為當時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又是獨自一人,不好說什麼,就離開了。可是,這種行為真是太可惡了,這種人就應該受到懲罰。

大自然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生態迴圈系統,人類和動植物都離不開它的。從現在起,我們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保護大自然!

謝謝大家!

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0字

長長的、彎彎的尾巴,後面還會發出響聲。你猜這是什麼動物?當然是響尾蛇了。

說到響尾蛇,我通過查閱資料瞭解了它的一些基本的資訊:響尾它蛇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當遇到攻擊它的動物或急劇活動時,它就會迅速擺動尾部的尾環,每秒鐘可擺動40~60次,還能長時間發出響亮的聲音,致使敵人不敢近前,被嚇跑,它也因此被稱為響尾蛇。

上科學課的時候,聽老師說響尾蛇的視力幾乎為零。在這裡我不禁要問:響尾蛇的視力幾乎為零。那麼它是靠什麼在白天或者夜間捕食的呢?我決定把這個問題搞懂。

最近,我一直在學校圖書室查閱資料或者看課外書,終於在《十萬個為什麼》裡找到了答案。原來,響尾蛇捕食不是靠視力來捕食的。在它的眼和鼻孔之間的頰窩,是十分靈敏人。當獵物靠近時,它可用來測知周圍動物的準確位置,然後噴出致命的毒液把獵物幹掉。這樣響尾蛇就可以獨享美食了。科學家們把這一特點用於軍事上研製了響尾蛇飛彈。

人類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還有很多,如人類模仿海豚的樣子發明了潛水艇;觀察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利用蜻蜓發明了直升飛機等等。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認真地學習知識,觀察大自然,說不定也可以從它們身上得到啟示,研究出造福人類的東西。

人類和大自然的戰爭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5字

“啊喔——呼——嘩啦啦——”聽,這是動物與大自然憤怒的嚎叫。20年前,人類瘋狂地砍樹、亂丟垃圾、捕殺動物……大自然沒有能力反抗,只能在背後嘆氣。20年後,大自然有了新生命,就聯合動物來一雪前恥,報積了20年的仇。

探子給人類遞了訊息,但人類不怕,只是笑得前仰後合,肚子直痛。軍委主席擦去笑出的眼淚,說:“大自然有生命?哈,可笑。動物算什麼?幾發子彈,幾把火就把它們嚇跑了,愁什麼?”軍委主席拿出一沓錢把探子打發走了,沒當回事。

大自然知道了人類的自大,覺得這正是好機會。她呼來風,喚來雨,叫來雷,喊來雪。一眨眼,人間洪水來襲,狂風肆起,天崩地裂……軍委主席慌了,他立刻帶領軍隊衝到“前線”,剎那間愣了,敵人在哪?敵人呢?士兵更是納悶,在他們眼前的只有動物:豺狼、凶虎、壯象……這些凶猛的野獸衝了過來,一隻、二隻……一百隻……成千上萬只!可是動物再多也比不過人類先進的武器。“轟——轟——”一顆顆炸彈炸得動物四處逃竄。大自然勃然大怒,呼來風將動物捲回森林,召來雨雷電,把地球攪得不得安寧……

“啊——”我從睡夢中驚醒,原來是個夢!但如果人類還不開始保護壞境、愛護動物,這個夢終將成為現實。我們只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將地球變得更美麗,這場夢才永遠不可能成真!

科技發展是否對人類有益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984字

如今,科技日益進步,無論是繁華的都市,還是鄉間小道的白牆紅瓦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貧困落後再到如今的小康社會,每個家庭都在改變著。或許每個人對幸福的觀念是不同的,但每個人總會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從前的鄉村是現在的我們夢中的地方,那裡有清新的空氣,綠油油的田地,更重要的那裡還可以捕螢火蟲。每天傍晚,孩子們追逐著螢火蟲,螢火蟲又相互追逐,黑暗的田野上一閃一閃的,如同夜晚的星空,這片星空我們卻觸手可得。生活在鄉村的孩子們也可以稱作倖福的,雖然他們的物質很貧乏,簡陋的教室,裡面有幾張老舊的課桌,幾張搖搖擺擺的椅子,一張講臺,一塊黑板,可是他們很快樂,課後他們可以在草地上打滾,可以聞到花草的芬芳;他們可以拿根狗尾巴草一起打草,晚上還可以跟螢火蟲做伴。

這本書的這個小章節就是講述螢火蟲的。我不曾見過螢火蟲,我想象不出它是什麼樣子的;我也不知道鄉村裡的螢火蟲也逐年減少了;我更不知道現在鄉村裡的孩子也是每天讀書學習,那些在泥地裡打滾,在池塘裡抓魚,在一個個小山坡上捉螢火蟲已經成了前幾代人的回憶了。再經過幾年以後,這樣的生活只能口口相傳,未來的人們或許已經無法相信,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許多本預知未來的書,比如小靈通系列的書,在現在的我們看來一點都不稀奇了,因為這些已經成為現實了。

而科技發展是否對人類有益,這必然會有兩個答案:“是”或“否”。首先,“是”代表著人類進入新階段,人類社會在發展。科技是在人類文化基礎上進化,雖然古人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但我卻不是這麼認為的,前人如今看來是栽了樹——為人類文化奠定基礎,但後人並沒因此在樹下乘涼,反而栽下更茁壯的樹木,在一定高度下繼續創新,因為永無止境。這是培養了人類的創新精神。“否”,如此之快的發展,讓人類有些慌亂了腳步,機器人不斷增加,功能在優化,田地在減少,城市化程序越來越快。所以人類在創造新世界時還需要考慮很多問題,否則曾經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會離我們越來越遠,鋼筋水泥,機器人……這些將主宰我們的未來。

這本書雖然是寫螢火蟲,但更寫到因科技發展,許多鄉下的人都沒了工作,人類需要思考一下了,到底是好處還是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