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蘇州園林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935字

蘇州園林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園林乃至世界範圍園林中的突出代表。不同於北方皇家園林的雄偉輝煌,不同於西方園林的整齊劃一,它自成體系,優雅別緻,幽靜安寧。個人認為它既是一副世俗畫,又是古老中華文明中的文化萬里長卷。

有志趣,有時間,願意去探討蘇州園林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傾灑精力的更是屈指可數。對於蘇州園林,大有必要發揚它的美,讓世人所知,流傳下來的不只是建築古蹟,更是對美的追求和時代的蹤跡。

初次認識這本書是今年暑假到蘇州旅行時,園林里人頭攢動,初來乍到又不能認識它的獨特與魅力,一晃而過,囫圇吞棗,常是不知甚解。母親第二天給我一本書,就是金學智的《蘇州園林》,剛開始讀,如看充斥著難解古文的論文,不看幾行便眼花繚亂,然而母親要求我看完這本書,我還是帶過幾頁,稍有印象。

果然,第二天一到園林就能體會到書中所說的,在蘇州園林中沒有過多的對稱,反而是隨意,而之中又有精心設計。如拙政園水體廣大,最適合在水邊佈置舫舟一類的建築。“香洲”就是拙政園中的一大經典,它探頭在湖面,周圍三面環水,佈滿垂柳,幾群淘氣的荷花在水中央,香洲以古樸、幽靜的形象展現在人們眼中。藏匿於鬱綠之間。

用作者的話說,這就是“集萃型”。別人家裡的舫基本如一條小廊,而看洲是廊與屋的結合,舫後的二層小屋側對湖面,鬱林中又有一份韻味,不只是單一的舫了,精雕細琢的木製花窗嵌在舫邊,鵝頸椅獨具特色,從對岸望去,一片詩情畫意,“四停九似”,書中詳盡地描繪了看洲的特點。

越讀這本《蘇州園林》,似乎陷得越深,我不再帶著任務地讀書,而是發自內心地要了解關於蘇州園林的一切。每天晚上一翻開被手反覆撫摸折皺的書頁,就聯想起早上參觀的園林,心中回顧園林與書中的異同之處,根據書本對比各個園林的特點,更能得出內涵深刻的結論,瞭解蘇州園林的精華。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草木易為春。”在蘇州的四天旅程中,我近距離地感受了蘇州文化瑰寶的一點一滴,得益於《蘇州園林》一書給我的啟迪。葉聖陶在《蘇州園林》一文中說道:“誰如果要鑑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應該錯過。”曲徑幽深,蘇州園林要我們一步步探索經典傳承。

蘇州園林 篇2

國二作文 ,758字

暑假時,我去了媽媽工作的地方—江蘇。在媽媽的陪伴下終於有幸一睹蘇州園林溫婉的風采。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用來評價杭州西湖的,但我想用來評價蘇州園林也是不為過的。

那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媽媽便決定帶我去遊歷蘇州園林,由於留園離媽媽工作的地方比較近,於是我們便選擇這個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媽媽告訴我,蘇州的拙政園,留園和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併成為中國四大古典名園,所以對於留園的美景我充滿了期待。

進入留園大門,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名為“古木交柯”的古樹,這棵古樹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它粗壯的樹幹挺拔的直立著,抬眼望去,綠意蔥蘢,盡顯滄桑古樸。

漸入園內,人群開始增多,簡直頗有點人山人海的架勢,此刻顯現在眼前的景色需要努力去觀賞。此處最多的便是形態各異的盆栽,小的精巧別緻,大的也別出心裁,可愛動人。

再往裡走,便有許多挺拔的大樹,他們如此寧靜自然,彷彿未曾看見這喧鬧的人群,這嘈雜的聲響。最顯眼的便是其中的一顆參天大樹,身材魁梧,樹冠碩大,樹枝層層疊疊,樹幹剛勁,像一把天然的巨傘,為人們遮住毒辣的太陽,因而它的樹下便是人最多的地方了,我和媽媽也擠了進去,享受著片刻的陰涼。

最後,我們來到了頗負盛名的“獅子林”,在門前遠遠望去便看到許多的假山,進入其間,園內到處都是形態各異的獅子,在古樹的掩映下,顯得生氣而活潑,偶然看見一個山洞,在好奇中進入其間,頓時涼風習習,隔絕了洞外的炎炎烈日。仔細檢視,才發現其中別有洞天,在一棵大樹旁有一個巨大的獅子峰,我努力的攀爬上去,讓媽媽用相機記錄下這快樂的時光。

留園,以它的別出心裁和匠心獨運成為了四大名園之一,也讓眾多的遊客慕名而來,而我,能有幸一睹它的風采,算是人生一大美事。時至今日我還對它念念不忘,如若從今若許閒乘月,定要拄杖無時夜叩門!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101字

一代文宗

在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他將一位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的一生娓娓道來,一格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的蘇東坡清晰地浮現在人們的眼前。

之前,我對蘇東坡並不瞭解多少,在看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之後,才對這位不朽的傳奇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但連林老先生都說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用詳盡的語言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說他是自己“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

為官,一生只要安安穩穩,腳踏實地就可以了。例如蘇東坡的同胞親弟,在才華上,可能不及蘇軾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當,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

而在於蘇軾面對生活,面對錯誤,有敢於提出,敢於批評的態度。富貴榮華,安寵榮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蘇軾的一生,艱辛只有他獨自品嚐。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與王安石鬥智鬥法。對於王安石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暫且不管。他的人生,他的奮鬥目標是定位在老百姓的生活上的,他的雙眼,更多關注的是他們的快樂或是艱苦。只要他認為變法脫離了實際,與救百姓於水火發生了牴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於在他管轄的州府裡,這些所謂的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這就是蘇軾為民著想的一生。

蘇東坡與王安石的鬥法決定了他的一生,也決定了宋朝的命運,王安石的變法本意是好的,可他過於自負,有許多新法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給人民增加了很多的負擔。於是王安石把許多反對他的賢臣都貶到其他地方,反而提拔了一些小人,蘇東坡對新法極力反對,連續上奏,最終也被貶到杭州,可這只是剛剛開始。被貶後,蘇東坡仍然堅持對抗新政。把幽怨的感情全寄於詩中。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一生飽經憂患,可他並沒有尖酸刻簿,沒有消沉。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現,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他是一個樂天派的詩人。即使是雙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著小調,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四處遊歷從出生到架鶴西去,他的足跡遍佈中國的大江南北。他每到一處,都會給當地人帶去他所獨有的深遠影響。蘇東坡的詩詞良篇裡,他既能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豪邁,也能寫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樣富有深遠意義的詩句。

拿林語堂做結時的話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蘇東坡已去,其浩然之凜然正氣,必然永存。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099字

成長的財富

說起蘇東坡,大家的第一印象必定是“豪放”二字。這從他的詞中不難發現。但讀過林語堂老先生的《蘇東坡傳》後,我對蘇東坡又有了新的認識。

林語堂老先生用了極為簡潔的語言概括了蘇東坡的一生。從童年的書海生活到青年出入仕途,到中年的宦海沉浮,再到晚年的遷謫,讓我們看到不同時期的東坡的傳奇經歷。

但正像林語堂稱其為樂天派一樣,似乎是沒有什麼是可以真正使蘇東坡止步不前,有所畏懼的,在他的一生裡,蘇軾永遠自由自在,正如他的行文一般,那些迫害,打擊,在他眼中似乎就從未發生過,他所關心的,只有民生,即使在貶謫之地,他的政績依然出類拔萃。

孟子曾經說過,人要有“浩然之氣”,如果你是正確的,那麼,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而蘇東坡一生都追求著這樣的浩然正氣,他不偏執,不狹隘,在王安石一黨掌權時,在各地都積極推行新法時,蘇東坡和他的一干朋友,站出來指責新政,結果被貶謫;而在新法被全面廢除時,他依舊沒有嚴格執行,他留下了他認為對百姓有利的新法,被京中新貴所不容,自此他已不容於舊黨和新黨之間,因而再度自求外調,這一次,他回到了杭州。在那裡,他過得依然很愜意,自比白居易,甚至有了朝雲這樣的知己。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蘇東坡不以形所累,他在《記遊松風亭》裡寫道:“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要登亭子,亭子還在遠處,人卻已累極,蘇東坡卻忽然想到,為什麼不能就地歇息呢?是啊,何處不可安歇,何必要到亭子裡去呢?有了這樣的心境,他才能縱情山水之間,不以為貶謫為憂。有了這樣的心境,即使在窮山惡水的嶺南,依舊可以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有了這樣的心境,他才可以在瘴氣重重的海外,完成了《論語》、《尚書》、《易經》的註解。

他可以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面對政治上的打壓迫害,他一笑而過。

他可以是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甚至於不小心諷刺到他人,自己卻依然樂在其中。

他可以是個看清世間的哲學家,月光下的的漫步亦可以啟迪他的哲理。

他是偉大的書法家,是正義凜然的法官,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他不得不被世人所敬佩。宋朝皇帝雖有愛才之心,就連後宮皇太后都欣賞東坡的為人和文彩,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蘇東坡還是屢遭貶官。不過他的一句話說得好:“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好一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敢問當今這世間有誰能如蘇東坡一般無所畏懼,如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不無緣故。

佛教的否定人生能讓你堅持本心,不為他人所動搖。

儒家的正視人生能給你面對苦難的勇氣,敢於一搏。

道家的簡化人生能讓你看淡一切,逍遙自在,無為而治。

這些不正是蘇東坡為世人所留的巨大財富嗎?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526字

本書所記載的是一個詩人、畫家與老百姓之摯友的事蹟。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並不精於自謀,但卻富有赤心為民的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他雖生性倔強、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過也有時口不擇言,過於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藝、好奇深思,雖深沉而不免於輕浮,處世接物不拘泥於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為父兄、為丈夫,以儒學為準繩,而骨子裡則是一純然道家,但憤世嫉俗,是非過於分明。以文才學術論,他遠超過其他文人學士之上,他自然無須心懷忌妒,自己既然偉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對人溫和友善,對自己亦無損害,他是純然一副淳樸自然相,故無需乎尊貴的虛飾。在為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侷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雖然歷朝天子都對他懷有敬慕之心,而歷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摯友人,蘇東坡竟屢遭貶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在北宋那個言論並不自由的年代,弟弟子由憑藉著冷靜、沉著的性格躲避了不少災難。而我們的主人公蘇東坡先生,卻大擺言論自由,殊不知別有心思的人,早己視他如肉中刺,拔而後快。第一次得意過後的失意來了。第一次的失意主要與王安石集團的碰撞中產生的。結果很明確:蘇東坡要被流放至惠州。這一部分讓我最為感動。這位舉世知名的大文豪可以完全從朝廷大員變身成普通農夫。“他脫去衣袍、帽子、靴子,頭髮用最廉價的皮筋束起,躺在草地上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澤。”那一刻我認為他是個孩子。“他為了和朋友在船上相聚暢聊,竟回家央求妻子給他些酒”。那時我能想像到他妻子微笑搖頭的模樣,這個小丈夫。“他會努力地學習種糧食、向有經驗的農民討教,認真地種地。”讓我覺得他就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農夫。集各種情境與一身的蘇東坡,更愛研究東西,他研製過墨,後來聽大兒子邁說,他差點把房子點著了。最讓蘇東坡著迷的還是煉丹術。在流放的這段日子,蘇東坡還結識了很多道士和和尚,這段廣納友誼、閒雲野鶴的日子讓蘇東坡產生了放棄官場的想法。然而一切在皇帝崩,小皇帝即位,太后掌權後又有了變化。他脫去農夫的外衣,繼續他的使命。

王安石的倒臺為蘇東坡贏得了歸京的機會。據皇太后說“皇帝是悔恨中駕崩的”。深諳蘇東坡治國之才的皇太后,一紙聖旨將蘇東坡召回京都,並升至翰林學士。這讓另一拔,對蘇東坡有莫大敵意的幫派深感不安。新一輪陰暗的較量出現了。章淳,一個曾被蘇東坡稱為“以後將殺人不眨眼的人”,就是這個人使蘇東坡體會到了身心疲憊。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你每天要提防小人為自己備下的陷阱,真要不小心掉入其中,還要無止盡的解釋,還自己清白,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累的事。如果這事每天都會依據不同程度出現,還有一個智囊團為了扳倒你而絞盡腦汁,你會做何感想。沒錯,逃離。一代文豪也是人,雖然他不忍心辜負皇太后對於他的信任,同時不捨子由,在猶猶豫豫之中回想第一次失意時生活的愜意簡單與舒心,讓蘇東坡下定決心,離開是非之地,迴歸自然。與他的偶像陶潛一樣,做一介普通的農夫。然而命運弄人。護身符的皇太后死了,小皇帝當政了。這個脾氣暴燥、急功近利的小皇帝不可避免的被懷有居心的人利用,頒佈了一系列的罷黜流放聖旨。一批三十多個朝廷曾經的重臣無一倖免,全被流放到海南蠻荒之地。

這次的流放條件非常艱苦,蘇東坡當起了蠻荒之地的閒雲野鶴。心靈得以寬慰的他並不埋怨國家。據說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幾首千古經典就是出自這個時期。讓人心寒的是此次流放,也成為殺害蘇東坡的罪魁禍首。

拿林語堂做結時的話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70字

當四月來臨,渡邊感受到的不是春天帶來的新意,而是無邊的冷清與寂寞。

望著人們或結伴而行,或練習棒球,或卿卿我我,但身旁卻連一個問聲“早安”或“你好”的人都沒有。木月、直子、綠子都漸漸離他而去,沒有比這更可怕的了。

而對未來木月膽怯了,他沒有勇氣來面對,他甚至是恐懼的,不知所措的,他只有放下他的責任,選擇離開。或許他認為死去是逃避責任的最好辦法,也是惟一的方法,但是他錯了,他給別人留下的是遺憾和痛苦。我不知道是不是該稱他為懦夫,但我終究不能妄加評判。

直子或許是堅強的,至少木月死後她試著去生活了,她試圖讓生活加歸原位,但她似乎發現好像一切都改變了,什麼都已回不到原點了,渡邊在她心中的位置始終比不上木月,她只有狠心地拋下渡邊結束了自己21歲的年華,在她心中或許只有木月才是她心靈的歸屬。

死去的人或許是狠心的,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活著的人有多麼痛苦。

我不敢說活著是一件享受的事,相反我覺得活著是一件痛苦的事。你不光是為自己活著,有時更多的時候是為家人、為朋友,死去是多少不值得的事,死去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並不能消除所有矛盾,只能給你最親近的人帶來莫大的痛苦與傷害。

在痛苦中渡邊選擇擔起責任,選擇好好活著。

年齡的增長並不代表著成長,成長是不斷採集歡樂與憂傷,採集成功與失敗,採集收穫與失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迷茫,你可能手足無措,你可能把世界都已看透徹。但回頭望身後路時,那裡留下了你深淺不一的腳印,不管你是否滿意都無法重走一遍。

我想這就是青春。

成長的同時也是擔負一種責任。

人性之美在於有勇氣承擔,有勇氣面對,有勇氣前進。

遊蘇州園林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8字

早就聽說蘇州園林美得很,去年暑假,經過一路的顛簸,我和媽媽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錦繡水鄉—蘇州。

蘇州又稱“姑蘇”,不僅擁有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還有著兩千多年的古老歷史,從春秋起的吳王夫差建都,到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無數文人墨客在此傾灑墨汁,寫景抒情,這些更讓我對此感到神祕。

下了車,徒步走進園內,只見園內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媽媽看了看地圖,拉著我快速走向嚴家花園。嚴家花園是嚴家淦先生故居,園內分六大塊:堂屋(客廳)、書房、春園、夏園、秋園、冬園。走進書房,我第一次感到什麼叫古色古香,黑色檀木做成的傢俱,一幅祥鶴圖懸掛正中。走進春園,只見一棵清代松樹,和明瓦青磚相映成輝,構成了春園。來到夏園,青松紅花,白牆黑瓦,與太陽一起,變成了夏園。秋園則是與春園一樣漂亮。而冬園卻比春夏秋各園都令人遐想,如鏡般的流水,石制小橋,一座假山,“鎖”在樹叢中的紅亭,一切都顯得那麼靜謐美好。

走出花園,坐上江南水鄉特有的小木船,聽著搖船人那原生態的《茉莉花》,經過永安橋,來到了下一個景點,其中讓我感到最美的地方,還是古鬆園,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那棵傳說中的清朝皇帝親手種下的古鬆,參天大樹鬱鬱蔥蔥,蒼勁翠綠。

我永遠忘不了蘇州園林的秀美、精緻。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953字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

—蘇東坡

我曾聽過“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品過“一蓑煙雨任平生”,讀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東坡的畢生,縱使命途多舛,也無法阻擋他憂國憂民的腳步。

居廟堂之高

為官,他心繫黎民。

短短的一年半時間內,蘇東坡用太后的恩寵,請求大量的撥款,實現了針對於全城的公共衛生方案,修整出了一個全新的杭州。

淡水資源在當時是極其重要的,它主要源於西湖,而西湖起著可以為百姓和稻田供水的作用。

可是後來,西湖就開始日漸縮小,湖面蔓草叢生,六井年久失修,蘇東坡也只好在“引湖水作六井”後,親自去拜謁當年參與過這項工程的和尚,聽取了他的意見,用陶瓦管代替竹管,上下用石板包圍,以防水管再次被破壞。一切都計劃好後,蘇東坡利用自己的權力派遣了一千個兵,結果很早竣工,工程也做得很好。

供水工程結束後,蘇東坡立即著手清除西湖中的水草,他向太后請求撥一萬七千貫,又向朝廷上書。隨後,他將堆積如山的水草和淤泥用以建築湖上的長堤,這就是後來的“蘇堤”。

處江湖之遠

為民,他憂國憂君。縱使蘇東坡經歷過多次沉重的政治打擊,但他並沒有產生絲毫怨恨,只是身在野,心憂君。

紹聖三年,博羅大火全城付之一炬,地方官救濟無家可歸的百姓,臨時搭棚供他們居住,官家衙署全都焚燬,全需重建。蘇東坡擔憂官方搜刮民脂民膏,便建議程之才公正處理這件事。

蘇東坡站在惠州街上,看著百姓們一個個排著隊向當地政府繳納捐稅,心中不覺嚮往平等的生活。更有甚者,竟因政府自私自利,再加上為了自己的利益所著想,只收老百姓們的現金。

在豐收時節,谷價下跌,有許多農民拉著滿車的穀子,卻因政府需繳納的捐稅按糧價高時計算和谷價的下跌,只能在低價市場出售。

蘇東坡憑藉與程之才的交情寫了一封長信,信中揭發衙署積弊,向農民純然勒索。他又請程之才和稅吏、運輸官舉行會議,將他們說服並建議以當前谷價徵稅。數月後,他在聽說三位官員已決定向朝廷呈請後欣喜至極。

蘇東坡在朝不被奸邪小人所左右,勇於發表自己的政見,因指出王安石變法對老百姓的迫害,家破人亡。在野,一貶再貶,仍通過自身的影響力為老百姓謀福利,為自己謀求詩意的生活,被貶廣州。

無論在朝還是在野,蘇東坡都隨心所欲,恰如其分地詮釋了所謂的“至情至性”。

蘇武牧羊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36字

每次讀《蘇武牧羊》時,我心中都會湧起一股暖流,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讓我懂得要像愛媽媽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

漢武帝時,蘇武被任命為使節,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人不講信用,把蘇武囚禁起來,還不給他食物和水,蘇武又餓又渴,昏死過去。就在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冰涼的雪花飄在蘇武身上,蘇武被激醒了,蘇武手撫旄節,心想無論如何不能這樣死了。於是,他靠吃雪和身上禦寒的氈毛活了下來。後來,狡猾的單于派人給了蘇武五十隻小公羊,讓他去北海放羊,還說只要讓公羊生了小羊,就能回到漢朝。蘇武沒有屈服,每天拿著視若珍寶的旄節,在天寒地凍的北海牧羊,嚮往著能有一天回到祖國。

十多年過去了,在漢朝強大的軍事打擊下,匈奴和漢朝講和,經過許多人的努力,蘇武終於回到了祖國。當白髮蒼蒼的蘇武手持光桿旄節出現在大家面前,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大家像迎接凱旋的大英雄一樣歡迎蘇武回來。

有人會問:“什麼是豪放的英雄本色?”我想,像蘇武一樣,無論自己遭遇了什麼,始終不忘精忠報國,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這就是豪放的英雄本色!

祖國就像母親一樣撫育著我們,如果沒有祖國的保護,我們怎麼會有幸福安寧的生活呢?祖國像媽媽一樣愛我們,我們更應該像愛自己的媽媽一樣愛我們的祖國。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祖國都不愛,那他的生活就沒有了意義,在遇到困難時也會變得孤獨無助,就像大漠裡的流沙,不用風吹,自己就會陷下去。

每個人都要在社會上立足一個“忠”字,讓我們做一個跟蘇武一樣的人吧,心裡時刻裝著祖國,學好本領,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蘇州園林導遊詞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810字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蘇州園林。我姓黃,大家就叫我黃導遊好了,下面就讓我帶你們去參觀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

蘇州園林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譽。今天我就先帶大家參觀滄浪亭。滄浪亭吧建於北宋時期,是蘇舜欽所築,可以說是蘇州最最古老的園林。南宋初期曾為名將韓世忠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不信你們看!未進園門便看見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這麼美麗的滄浪亭,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拍照留念。

參觀完了滄浪亭,接下來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獅子林和拙政園。

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獅子林。獅子林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佈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

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位於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建於明正德年拙政園間。你們看,拙政園建築佈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構思巧妙,風格清新秀雅、樸素自然?它的佈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佔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臺軒榭多臨水而築。主要建築有遠香堂、雪香雲蔚亭、待霜亭、留聽閣、十八曼陀羅花館、三十六鴛鴦館等。遊客們,置身於這樣的優雅環境中,我們是不是會流連忘返?

參觀了三大名園,大家一定感到有些疲倦了吧。最後讓我們去參觀留園。留園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代,留園佔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主要建築有涵碧山房、明瑟樓、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好了,接下來請大家自由活動,在參觀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請愛護景區的一草一木,不要亂塗亂畫,做一個文明的遊客。

今天,我們參觀了蘇州園林的四大名園,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度過了愉快的一天。謝謝大家對我工作的的支援!歡迎再次來到蘇州旅遊觀光,再見!祝大家旅途愉快!

遊蘇州園林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4字

人人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園林是最具特色的園林。它有亭、臺、長廊、小橋、流水……好像一幅優美的畫卷。

定園是蘇州眾多園林中的一個,我是慕名而來的。我首先參觀了西施的井,這是西施用來梳理打扮的地方,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現在裡面還有水呢!那水非常清澈。接下來我們又到了鳳凰臺,臺中間坐的是秋香,有句話說:“有秋香的地方肯定少不了唐伯虎。”我不禁想到唐伯虎點秋香的情形。秋香兩旁坐的便是江南的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聽著導遊講它們的故事,我彷彿走到了明清朝代裡。緊接著,我們又走到一個四合院,院子裡有一座橋叫做“鴛鴦橋。”橋下面有很多錢,聽說人們是為了祈求幸福而仍的。我們走出四合院,進入到古代的磨坊,裡面有磨米的,磨面的……各種各樣的古代的工具讓我大開眼界。

隨後我們又來到了搖櫓船,導遊對我們說:“來到江南,不坐搖櫓船,等於白來。”船在水面一搖一搖的,我們好像睡在搖籃裡一樣,很舒適。最後,我們有穿過了一千零一米的長廊,如在畫中游。讓我大開眼界的是還標著中國一年中的節日習俗呢。比如說:重陽節登高,七夕節送花,中秋節吃月餅等等。

這次遊蘇州園林,讓我增長了見識,我終身難忘。

白色森林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977字

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

《白色森林》是中國兒童文學博士唐池子所寫的一部兒童文學作品。這本書是作者對童年的回憶,正如作者在書中所寫的那樣是童年的萬花筒,它連貫了作者從創作開始到現在的所有短篇故事。作者在書中向讀者呈現了一個天馬行空、色彩斑斕而又充滿童真的奇妙世界。

在書中我彷彿感受到了作者當時的迴歸童真的感覺,當然,這些也勾起了我的童年,也許我的童年不可能像作者在書中所寫的那樣美好。這本書將讀者從現實世界中傳送到了她的童年世界中,作者在書中寫到:“那個幫我推開寫作之門的,真實的身份卻是一個天真的孩子。所以,當全世界雲淡風輕談你的幽默爛漫時,也許,只有圍坐過歲月等待過花開的我們這一群,才真正懂得瀰漫生命的千種詩意萬般滋味……歲月打不過永遠的老梅。”也許正是那個小孩讓作者能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成就了現在。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所以,我從一個小小孩時起,有好多個夜晚我就跪在長滿茸茸青苔的石階上,鄭重仰頭合掌,對著天上最上層的那個老天爺表達我至誠的感謝。夜晚的空氣裡飄過那夾雜著芙蓉清香的肺腑之言:感謝你,仁慈的老天爺,感謝你讓我出生,還讓我落在我家附近的這個地方。老天爺為了表示他聽到了我的禱告,有時派出漫天的星星,他們全都眨著眼睛朝我微笑;有時派出的是一個大大的圓月亮,她像個阿婆,笑眯眯地把光芒柔柔地灑在我的身上。每次,我都感到得不能動彈,高大的芙蓉樹枝頭傳來一朵明豔的花朵極清晰的綻放聲。”這一片段講述了作者為了感謝老天爺的“恩賜”,所以每日祈禱。讓讀者簡單明瞭的告訴的作者的天真與真誠,從中感受到作者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去敘述一件大人發現不了的事,表現了作者的童真和對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的嚮往。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發:在生活中,也許我們不能像作者在書中所寫的那樣美好,但我從這本書中讀懂了作者那顆純真的心,從書中讀懂了童年不只是一個年齡階段,因為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要擁有一顆純潔而又天真的心,那麼童年就在身邊,不要抱怨生活中的坎坷,試著用一個孩子的目光去看待這些,因為孩子不會把這些藏在心中,開心了就笑,難過了就哭,這就是一個孩子的心性,是最寶貴的財富。

雖然這本書我已經都讀完了,但書中作者的開心與天真仍然圍繞在我心頭,讓我感受萬千,受益頗多。這本書的出現也這一次勾起了我對那些童年往事的記憶,勾起了我對美好童年時光的懷念之情。

蘇州園林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7字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用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來形容一座城市,那蘇州可真是當之無愧了。

蘇州以園林名揚四海。蘇州的園林藝術善於將自然景觀和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一道美景配上一行妙字,你怎能說不美?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等,正是因為有這點,所以無人不曉。

假山,是園林的骨架。蘇州園林的出名,也不能少了它。來到獅子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假山,印象最深的也肯定是它。

獅子林有好幾座假山,它們有幾條曲徑相連。假山之大,足以讓人瞠目結舌,就是七八個不小的廳堂也沒膽與它比;假山之重,更是像根如意金箍棒,恐怕只有孫悟空才抬得起;假山之險,親身經歷才感受得到。

假山上處處怪石嶙峋,這兒突出一塊,絆你一腳;那兒又有一塊帶刺的石頭,鉤破你的衣服。走在巖洞裡,腳下的坑把你摔個狗啃泥;頭頂又有一塊岩石玩倒掛金鉤,隨時都有可能砸到你。不過,在這樣的山中鑽來跳去,真有一番情趣,讓人返璞歸真了呢!

蘇州園林還善於借景。如果園子前面的山林裡有座老廟,那麼正對著那座廟的牆上必定有扇不大不小的窗戶框著山林,框著廟宇。看窗外,就像在看一幅畫,窗框就是畫框,幽靜的山林和古老的廟宇,就是畫中的美景。這便是借景。

住在這樣的園子裡,就像住在世外桃源。要是住久了,想必人也會和園子裡的景色一樣美吧!

《大林和小林》讀後感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3字

大林和小林是一對好兄弟,為躲避怪獸的襲擊,他們走散了,從此兩人過上了不同的生活:小林生活一直很艱辛,但他工作很努力,最後成了一名優秀的火車司機。

大林被一隻叫包包的狐狸帶到了一個大富翁家成了富翁的兒子,後來因為貪財讓螞蟻把他送到只有寶物沒有食物的富翁島上,最後餓死了。

大林生活之路的起點比小林要優越得多,他不愁吃喝,過著富足的生活,但卻養成了好吃懶做、貪得無厭的習慣,也因為他的貪財最後活活餓死在了富翁島上;小林雖然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而且歷經磨難,但他從來沒有放棄,一直腳踏實地努力工作,最後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知道,養成良好的習慣比擁有暫時富足的生活要重要的多。我們不能像大林一樣,崇拜金錢,認為金錢比一切都重要。我們要向小林學習,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珍惜一切所擁有的東西。就像《幸福是什麼》這篇文章中所說的:“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打掃森林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539字

《打掃森林》是我們剛學的一篇課文,通過學習和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任何人都不能違背大自然的規律。

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有一個德國林務官,剛上任就下令“清掃”森林。護林工人們服從命令,把灌木統統砍光,雜草和地上的枯枝敗葉也不放過。森林變得又寬敞又潔淨。看似林務官做了一件好事,但事實上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幾年過去,橡樹和菩提樹的葉子越來越少;好多樹木都乾枯了,森林漸漸地毀掉了。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絡的。原來看似一些枯枝敗葉的髒東西其實是小動物的食物和居住場所。這些髒東西腐爛之後變成了腐殖質是土壤最好的肥料。人類故意破壞動物的場所,使它們無法生存,動物們就會離開。這時候森林裡的害蟲就成了“凶手”,它們進攻樹木,破壞森林,而能制服它們的動物都沒有了,森林難道還不會被毀掉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破壞大自然平衡的事情屢見不鮮。“地球上最後一滴水可能是人類的眼淚”聽起來駭人聽聞。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現在地球上的水資源缺乏,人類不但不保護水資源還在肆意破壞。生活垃圾汙染、工業汙染,水資源在一天天變少,要是沒有了水,就沒有美麗的家園,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滴水,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我們從大自然的啟示中學會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大自然才會給我們碧水藍天、青山綠水!

遊蘇州園林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92字

印象之一——拙政園

拙政園是中國私家園林的經典,是蘇州四大古典園林之一。拙政園建於明代,園林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整個園林山水環繞,樹木蔥蔥郁郁,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我們步入拙政園,走過一段石板路,就來到了主人接見客人的大廳—-遠香堂。遠香堂四面都有透明的玻璃,因此又被稱為四面廳。夏天來臨時,荷花陸續開放,香氣四溢,再把玻璃窗推開,花香便迎面而來,空氣也流動起來,使人心曠神怡,真是一舉多得呀!遠香堂的橫樑雕刻精美,一隻只鳳凰栩栩如生,這樣美的雕刻再加上使人心曠神怡的花香,果真是招待客人的好去所。

出了遠香堂,在荷花的遮掩下隱隱約約能看到四座小亭子,它們分別是綠漪亭,荷風四面亭,待霜亭,雪香雲蔚亭。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命名的。我最喜歡的是荷風四面亭,朵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環繞著這個亭子,風輕輕的吹過,清新的荷香撲鼻而來,身處此中,是一種美的享受。

看完四座亭子,我們就來到見山樓,見山樓是一個水上建築,以一座石板橋連線,岸邊栽滿柳樹,時不時還有小鳥在婉轉歌唱。走進去,彷彿穿越千年,裡面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見山樓主體色彩淡雅,底層的靠水外廊上有吳王靠,在這兒小歇一會兒,可以賞賞荷花,喂喂魚。如果要在頂層瀏覽拙政園的風景,就得從後面的假山或石梯爬上去,你瞧,整個園林奼紫嫣紅,真是美不勝收呀!當時,蘇州還沒有高樓大廈,正如陶淵明所寫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登上見山樓,連拙政園外的蘇州郊區也看的一清二楚。

我走出拙政園,腦海裡卻一直想著拙政園裡古香古色的建築物和一大片一大片的花海……

印象之二——獅子林

獅子林與拙政園相鄰,建於元代。它既有古典園林之勝,更以大型假山著稱,被譽為假山王國。假山外形曲折起伏,洞口甚多,再加上貫通四面八方的長廊,猶如迷陣。獅子林的古樹名木令人讚歎不已,亭堂樓閣精美小巧,雕刻精細,不愧是蘇州四大園林之一。

下午,我們來到獅子林,在亭臺樓閣中享受,在假山中探索。

我們的第一站是門廳,俗話說,幹什麼都得

門當戶對,這一回我可是真正的體會到了,門當石一般放置於大門兩側,是用來體現主人地位的高低,有吉祥、辟邪的寓意,門當便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戶對則是雕刻著珍禽走獸的木雕,與門當相輝映。主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門檻是很高的,如果是皇帝,則不需要門檻;如果是大臣或做官的,則需要一級門檻;而平民百姓,則需要兩級門檻;如果是衣著不得體者,就得升至三級門檻,可三級門檻人根本跨不過去,這就表明主人不願意讓他進來。而我們這時享受的是皇帝待遇,因為管理員怕有人絆倒,就把所有的門檻都拆除了。

入了門廳,走過一段小徑,我們就來到了假山群。哇!可真壯觀呀!假山瀑布嘩啦啦地流著,奔騰不息,假山屹立在湖中央,是那麼寬廣,那麼威武。我迫不及待想玩這“真人版迷宮穿梭”了。我飛奔過去,見到一個洞口就馬上鑽進去,洞口漆黑陰涼,比外面的炎炎夏日可涼快的多了,我們先順著樓梯登上一個平臺,四周望去,獅子林的美景盡收眼底。啊!我身在此中可是一種享受啊。接著,我們又從平臺上過了一座沒有欄杆的石板橋,由於我特別興奮,險些掉下去,嚇的我起了雞皮疙瘩,腿也發軟了。過了石板橋,便是一段下坡路,我們繞了下去,竟然到了石板橋底,附近的石頭有的光滑得像媽媽那雙溫柔的手,有的卻比磨砂紙還粗糙,有的像一頭正在怒吼的獅子,有的卻像溫順的小狗正在懶洋洋的晒太陽,我不由得讚歎,假山真的像迷宮一般,而假山中的石頭真是千奇百怪,形態多端!

大約半小時,我們終於出了迷宮,在附近休息一會,便出了園。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504字

他是一個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備的人,他是一個雖屢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的人,他就是豁達樂觀的蘇東坡。

林語堂先生用英文寫下了中外聞名的《蘇東坡傳》。在林語堂筆下,千年前蘇東坡的故事娓娓道來,蘇東坡是一位豁達樂觀的智者,天才橫溢,是一位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偉人。隨著林語堂的精彩筆觸,一位生動形象的蘇東坡出現在我們面前!

所有的困難挫折在蘇東坡眼裡都是雲淡風輕,一飄而過。在蘇東坡晚年,他不幸被人控告,後受到牽連苦難,被貶謫不毛之地—黃州。當地氣候變化無常,環境十分惡劣。但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蘇東坡仍興致極高地給老朋友章諄寫了一封信,信中大致寫了黃州的環境氣候很差,供餐簡便,衣物樸素等。而幾天後,蘇東坡又興致勃勃地寫信給章諄表達自己對黃州的喜愛之情以及風景之美。

如此惡劣的生活環境下,蘇東坡仍保持著樂觀的性格,這豁達樂觀的天性真值得發揚光大!

當我們學習時遇到挫折;當我們生活中遇到不順的事情時;當我們被人譏笑時,我們都要學習蘇東坡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性格,不怕挫折,迎難而上,笑對人生!

歲月失於道路,命運困於黨爭,生活寄於風雨,襟懷奉於蒼生,這就是蘇東坡大江東去、波瀾壯闊的一生。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795字

他的文采飛揚,堪比西方文壇巨匠莎士比亞;他的口才咄咄逼人,如同法國政壇上叱吒風雲的雨果;他的動人情感,又如英國作家約翰生。他的人性與人生讓人捉摸不透,他就是北宋一代奇才蘇東坡。

但是,蘇東坡一生風雨坎坷,飽受磨難,從密州一直被貶謫流放到詹州,他離政治中心越來越遠,最終被貶到北宋的蠻夷之地—詹州。

當我讀到這時,靜靜地合上書本,掩卷沉思:蘇東坡的人生為什麼是如此悲慘,他被貶到詹州時,會抑鬱,甚至想不開自盡嗎?心中種種疑問使我又翻開書本,繼續往下讀。

蘇東坡的做法卻出乎我的意料,他豁達樂觀,關心百姓,在蠻夷之地時也不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處處為百姓著想,興修水利,賑濟災民,減免租稅,平反冤情……他把任何一個流放地都當作文化傳播的場所,他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

蘇東坡的故事,讓我意味深長,他是一位豁達樂觀的智者,才華橫溢,我不禁想到他—霍金。霍金是現在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又是“宇宙之父”。他二十一歲時患上肌肉委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他的人生坎坷曲折,可與蘇東坡相比。但他笑看人生,笑看風雲,取得了偉大的成就,證明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律與黑洞面積定理。他要是沒有那頑強的毅力,豁達樂觀的心,怎會取得巨大的成就,受到世人的讚譽。

笑看風雲,不是項羽揮淚別虞姬、烏江自刎的自尊;笑看風雲,是司馬遷被處以宮刑的堅貞不屈,努力譜寫“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笑看風雲,是貝多芬雙耳失聰後,依然努力演奏譜寫一首首著名的歌曲;笑看風雲是……

蘇東坡的肉體雖然會死,但他的精神在歷史中則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耀照明,可以滋潤營養,維持眾生萬物。這一生,他只是永恆在剎那間的一顆微粒,生命卻可以不朽。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1181字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題記

林語堂說:“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瞭解他。我瞭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我讀《蘇東坡傳》,是因為我想了解蘇東坡。我想了解他,也是因為我喜歡他。

他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

蘇東坡早年成名,登上仕途,不曾想隨後的人生卻是在宦海漩渦中坎坎坷起伏。

烏臺詩案入獄後被貶黃州,後又放置定州、惠州、儋州,大半個中國的窮山惡水,都有他的足跡。他身處逆境,受人排斥,受政治上勾心鬥角所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歷經的種種委屈、落寞、孤獨、清貧、艱險……但他總是能保持一份天真淳樸的童心,面對憂患一笑置之,不為利益而動搖,也不為俗見而改變自己的信念。

謫居黃州的蘇東坡,落魄得讓人心疼。擔著可有可無的閒職,領著微薄的俸祿只能舉家食粥度日,還有惡疾纏身的痛楚……他並沒有因此偏激和消沉,在他遨遊赤壁之時,面對“江上清風與山間之明月”,發出“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感嘆,面對起起伏伏的人生,他風輕雲淡地說出“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份灑脫和坦然讓“諷刺的苛酷,筆鋒的尖銳”逐漸消失,代之出現的是光輝溫暖和親切寬容的成熟。當他發現當地百姓有棄養女嬰的惡習時,於是毅然拿出自己少得可憐的薪資,到處寫信籌措資金,舉辦育嬰堂,救活了無數嬰童。蘇東坡在自己寒冷徹骨的人生低谷裡,依然不曾忘卻要去溫暖別人。

在新舊當權派的夾縫中艱難求生,卻從不捨棄自己兼濟天下的初心。他是黎明百姓的摯友,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極有“民主精神”的鬥士。他與社會上各行各業人都有交往,帝王朝臣、詩人隱士、藥師、酒館主人、道士僧人、貧窮百姓、甚至不識字的農婦等。在杭州廣州地區興辦水利,建立孤兒院和醫院,創辦監獄醫師制度,頒佈嚴禁殺害嬰兒的律令。在處理王安石新法改革遺患時,他全力從事救濟饑荒,為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不懼與朝廷抗爭。為減免貧民百姓欠稅而向朝廷懇求。這才是真正能做到關心大眾疾苦的高士該有的濟世情懷。

蘇東波無論悲喜,無論沉浮,都能懷揣初心,一路向前。這份豁達樂觀也激勵著我。

上個學期,我經歷了人生中比較黯淡的一段時光,參加嘉禾中學自主招生考試,差十幾分沒有考上,而整個競賽1班只有幾個同學沒有被錄取,這對於成績處於中上游的我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雖然有老師和父母極力安慰,難免還是會耿耿於懷,曾經有過退出競賽班的念頭。不經意間又看到了書房的《蘇東坡傳》,腦海中不禁浮現出蘇東坡高大的形象。相較之下,想想自己這一點青春年少的挫折和失落算得了什麼。只有現在不怕挫折,積極向上,學好知識和本領,才能將來有能力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有希望成為像東波居士肯為百姓謀利益的人。於是心中便又重新燃起希望,咬牙堅持。

讀了《蘇東坡傳》,我更加了解他,我也就更加喜歡他。從此,我願懷揣這顆初心,同他一起繼續向前。

蘇州園林導遊詞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1字

各位貴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興認識大家,並有我陪同大家去我國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勝地苏州園林,到人間天堂去享受一天。在車到景點之前,我先為大家介紹蘇州園林的基本情況。“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城市,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當然,也請大家注意環境衛生,做一個文明遊客。我們馬上到了今日黃金遊的第一站留園。好,留園到了。留園位於蘇州市園林路。它應用了分合,明暗等對比手法。大家好好觀賞吧!

留園不留我們,那我們就去獅子林吧!獅子林到了,你們跟我來,獅子林變幻莫測,值得一覽。

穿過獅子林,出去約5千米,可見寒山寺,要不現在大家休息一會兒吧。說到寒山寺,大家自然會想起“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句吧!因唐初有個叫寒山的和尚在這裡住過而得名。現在寺記憶體碑一方,上刻張繼寫的《楓橋夜泊》一詩。

告別寒山寺,大家還戀戀不捨希望它能給你們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在人間天堂苏州度過了美好的一天。謝謝各位!願大家旅途平安愉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