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方向相關作文20篇

記憶中的方向 篇1

國二作文 ,670字

早晨醒來,空中雪花飄落,大雪給孤寂的大地蓋上了厚厚的白棉被,十分淒涼。

周練成績被髮至班級群中,幾家歡喜,幾家憂愁,失敗的我似乎被這次考試迷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從,房間整天禁閉,思索人生。

父親為我沏了一杯熱茶,水氣四起,茶葉飄動,父親關心的說:“不要被一次考試失敗而放棄,人生有很多考試,總有接受挫折的時候。”父親說完就走了,但我還是不能脫離失敗的影子,似烏雲遮住了陽光,遮住了我的方向。

父親見我依然沒有開竅,便靜坐在沙發上,喝著茶,思索著,想著解決的辦法。

第二天,他終於想到了,滿露喜色,他把我喊到他的面前對我說:“我帶你出去一趟。”“這麼冷的天,我才不想出去呢!”我說。“出去你將會發現驚喜。”父親神祕地說。我同意了。

剛到樓下,寒風侵襲著我的臉頰,雙耳被凍得通紅,雙手冰涼,難以活動。外面一片淒涼。白雪覆蓋著整片大地,除雪的工人正辛勤的勞動。

“看那!”我隨父親手指的地方看去,那邊有些梅樹。我們踩著疏鬆的雪走了過去,那些梅樹佇立在牆角邊,在大雪中毫不起眼。在這雪中梅花在這枝頭綻放,一陣一陣大學從天空中墜落枝頭,梅花依舊綻開,並沒有被這無情的大雪打落。

這時父親一笑,說:“梅花都能夠頑強面對挫折,不為環境多麼惡劣,依舊綻放,你不能嗎?”聽了這句話,我低下了頭,不語。

是啊!我們應該學習梅花的那種堅貞不屈,不畏艱苦,奮勇直前的那種精神,去面對挫折,善待挫折,去尋找擊敗他們的方法。想到這,我心中的烏雲終於散開,陽光照射進來,照亮了我前方的道路,前行的方向,那個在記憶深處的方向,這是一個通向成功之門的方向,是擊敗挫折的方向。

記憶中的方言之旅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7字

生命之中總會有一些記憶深埋心底,儘管時間飛逝,它們也不會因此消了顏色,褪了芬芳,反而會在時間的沖洗下越發鮮豔,成為那親切的懷戀。

方言是我來到世上最先接觸到的文化,它保留了家鄉獨特的民俗傳統,成為了漂泊他鄉的遊人溫暖的精神指引和心靈皈依。

我的記憶中,方言代表了親情和溫暖,更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如今我離開了出生的家鄉,方言與我的紐帶卻依然還在,並且永遠存在。

“七瓦!”我一聽便知道是來自奶奶純地道的溫州話,它的意思是“吃飯!”,我狂奔到飯桌,看著桌上有:油淋淋的紅燒肉、綠油油的花菜、噴香噴香的烤魚豆腐,爬上椅子,伸手抓起一塊豆腐,正要遞到嘴中,“啪”,一下子,被爸爸打掉了,“非埃此!”爸爸豎起眉毛,把我從椅子上拉下來。現在想起,當時家裡的客人大約有五六個,客人還沒上桌,主人就先開始吃了,的確,成何體統。方言的意思是“不許吃”,幼小的我從未見過父親生氣,低著頭紅著臉,跑得離桌子遠遠的。從那以後,我決不會比客人先動筷子,這是爸爸用方言教會我的道理,回想起它,腦子裡便冒出的是那句來自方言的道理,亦是做人的道理。

不知為何,在遠離家鄉的土地上,聽見幾句方言,或是看見家鄉的車牌,就會感到無比的親切。或是和老鄉談上幾句天,就會感到一陣溫暖和輕鬆。

可是如今,我記憶中的方言越來越淡,家中言語的幾乎都是普通話,也因為更少的次數回老家,方言幾乎都用不上了。所以,我提倡,我們的生命多多充滿方言,它會使我們的生活更有色彩。

記憶中的方言,不盡充滿了溫暖,還有一種對我的要求,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記憶中的方言,是奶奶教會我的,是爸爸教我運用的,是媽媽讓我愛上的。方言,不只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家人之間的交流,心靈的碰撞。

走過記憶中的那個地方 篇3

高一作文 ,746字

“嗒,嗒……”走在這條以前最討厭的小路上,去往以前最討厭的地方,那個記憶中的地方—母校。重新走過,重新來過,心裡突然酸酸的,並無一絲厭惡之意。

遠遠望向學校大門,怎會有一群學生在門口不進呢?下午兩點,不正是上課的時間嗎?待我走進才發現,原來是他們,原來他們也和我一樣,有著同樣的想法啊。過了好一會兒,門衛爺爺才被說通,讓我們分批進去。

大門口的警衛處沒了,象徵好好學習的大鉛筆頭柱子也沒了……說起那大鉛筆頭的柱子,我還真有點兒愧疚。初四下半年,一次放學,走到大門口時不經意間抬了抬頭,偶然發現了它!當我指給同行的同學,他們竟然說“你才知道啊”的時候,我覺得特別尷尬和愧疚!畢竟我從它腳底下走過了4年都曾未發現有它的存在!

可是兩旁的綠化帶沒變,只是更平整了些。那辦公樓也沒變,還是那樣破破爛爛的。操場上,幾個班混在一起上體育課,有的正大汗淋漓地在踢足球,有的正瀟灑轉身地打籃球,有的正嘻嘻哈哈地在跳大繩,還有的正坐在去往階梯教室的臺階上……看著看著心思就又回到了從前。以前,我們好像也是如此吧……

拐過辦公樓,來到教學樓前,這裡的聲音好複雜啊。有上語文課朗朗的讀書聲,有上美術課吵鬧的嬉笑聲,有上音樂課歡快的唱歌聲,還有上微機課啪啪的打字聲……一切都聽得那麼真切,那麼感傷。以前,我們好像也是如此吧……

繞過教學樓來到車棚。對於我來說,那個車棚,曾經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的訓斥,同學的鼓勵,還有因停車問題引發的口角等等。我找到初四時停車的位置,那裡仍然是滿滿的,擠擠的。以前,我們好像也是如此吧……

那天,我在學校停留了一下午,直到學弟學妹們放學的前十分鐘。因為我不知道下次再回來是什麼時候了,或許就不會有機會了。驀然回首,那個記憶中的地方,已成為我流年裡彌足珍貴的回憶。

記憶中的那個地方 篇4

高二作文 ,2306字

那景,那笑,定格在我的記憶中;那味道,停留在舌尖上,久久不曾消散。——題記

家鄉,位於陝西漢中,坐落在秦嶺腳下。周圍群山環繞,細水長流,依偎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微風習習,一股不可名狀的味道在周邊縈繞。

山川之美

漫步在田間,一陣清風徐徐而來,麥穗兒跳起歡快的舞蹈,蟬鳴聲,蛙鳴聲,風聲互相應和,似乎在歡迎我的到來。聽著輕快的自然之曲,身心也放鬆了下來。遠處青山連綿,高聳入雲,雲煙瀰漫在山頂,多了一份縹緲神祕之感。青山腳下,老屋依山而建,白色的牆壁,黑色的瓦礫,但更多的是那漂亮而舒適的平房。因為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國家的政策在不斷改革,人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變化,一些傳統因素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這幾間僅存在的老屋,顯得更加莊重,是古老的象徵。村前,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一座木橋橫跨之上,稚子正在上面嬉戲。“小橋流水人家”便是如此了。盡頭,是一片樹林,一眼望不到邊際。樹木蔥鬱,芳草青青。枝繁葉茂,在地上形成一片廕庇。各種樹的葉子隨風而動,嘩嘩作響,三三兩兩的飄落。各種花競相開放,花香四溢,瀰漫在清新的空氣中,沁人心脾。此所謂“野芳歲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蔭”,耳邊聆聽鳥兒跌宕起伏的歌聲,讓人如痴如醉。每當你身處如此清幽寂靜的環境中,一切煩惱都煙消雲散,恍若在雲端漂游,怡然自樂,悠悠然往前走著,一股清幽怡人的香味,若有若無地飄散在周圍,眼前,煙霧朦朧,讓人想一探究竟。

舌尖之美

每個地方因地理環境,自然環境,氣候等不同因素的影響,所孕育食物的不同,而導致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飲食。家鄉的菜豆腐節節便是一道特色菜,農民家的飯桌上,當地的飯店裡隨處可見它的身影。它是由麵條、菜豆腐和其他佐料搭配而成的,別以為它很簡單,但其實細節之處還是比較複雜的。首先,選好黃豆,那些色暗、乾癟或壞的黃豆絕不能要,因為這影響豆腐的口感。然後用清水將黃豆泡製三四個小時,再將過濾出來用打漿機打成漿,再用家中專制的布袋將豆漿中的豆渣過濾出來,得到牛奶般的豆漿。之後,在燒開水的鍋中用專制的工具將豆漿做成豆腐,注意此時的豆腐還未定型,要用專門的器皿為其固定形狀。在這期間,做菜豆腐節節所用的豆腐,已經被做好置於鍋中煮了,此時,將做好的麵條放入鍋中煮好,煮好後,將它盛入碗中。注意,煮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時間,不然的話,麵條就會太軟,豆腐會碎成渣,味道也會降低一大檔次。之後,舀一勺漿水匯入碗中。最後,輔以佐料:蔥花、薑絲、辣椒等調味品,可根據個人喜好來選擇。還可以搭配一些可口的小菜,如:涼拌黃瓜、涼拌蘿蔔絲、醃菜、泡菜等來點綴。至此,色香味俱全的菜豆腐節節就完成了。遠遠地就聞到了香味,等端上來便迫不及待地動起筷子。嘗一口,麵條爽口有勁道,豆腐白嫩有彈性,湯汁鮮美帶著些許酸味。當然,咋陝西人吃的時候不會太過斯文,吃相有些粗狂,會發出吸麵條的響聲,時不時讚歎一句“香!”,過後,這味道也依舊停留在舌尖,回想起來時,便會勾起你心中的慾望,忍不住想再去吃一碗。除此外,還有豆腐腦、罐罐茶等其它的美食,都別有一番滋味。走在小巷中,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兩旁的房屋上炊煙裊裊升起,誘人的香味逸散出來,挑逗著你的味蕾。

可愛的人

這裡的人最淳樸,這裡的生活最樸素。

我的思緒隨著清風飄揚,隨著陽光飛撒,留戀這裡的一切。想永遠停駐在這裡。時光荏苒,伴隨著禮炮的轟鳴聲,人們來了新年。忙碌一年的農民,紛紛放下了屬於自己的一份活兒,奔波在外的青年也都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鄉和親人團聚。此時的村莊洋溢著溫馨與幸福,熱鬧非凡。各家各戶都著手準備著自家的年夜飯,家裡的人都做著自己的事,母親正在廚房中上演一場與食物的戰爭,孩子們正在與蔬菜較勁,父親則在準備禮品,裝飾房屋。門前,貼上新的春聯,掛上火紅的燈籠。傍晚,夕陽映紅了半邊天,淡黃的光暈籠罩著整個村莊。一家人早已準備好碗筷,坐在桌前,等待母親的到來。母親把一碟碟精美的菜擺在桌上,飯菜的香味溢滿整個庭院。大家邊品嚐美食,一邊聊著往事,計劃來年,臉上掛著笑容,其樂融融。其實。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和想念的人在一起。即使不是山珍海味,也便津津有味。邊上,孩子們在一起玩著煙花爆竹,電視裡《春節聯歡晚會》正在上演,同樣的舞臺,同樣的演員,帶來的卻是不同的感觸,不同歡聲笑語。抬頭一看,門外的不是我們的鄰居嗎?他來幹什麼呢?哦!原來是讓我們到他家去做客。因為不想錯過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所以便歉意的推辭掉了,並向對方表示新年祝賀。村裡大多數人都會到別人家去客串一下,也互相邀請,但大概只有那些一人在家的人跟著去吧他們也無非是想填補心中的空缺,想在新年裡熱熱鬧鬧。午夜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準時敲響,一束束煙花在黑夜中綻放,一串串鞭炮響徹整個村莊,打破黑夜的寂靜,照亮我的心。第二天,各家各戶開始走親訪友、祭祖、上香等習俗活動。每逢遇到的人都會道賀,說句過年好。幸福的時光總是很短暫,又是分離時刻,青年們為了生計而出去,農民們也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在一年的勞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麻煩,但每到此時,村裡的人都會互相幫忙,渡過難關。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著自己的生活,勤勤懇懇。眼前的一切,幸福的味道溢滿心田,讓人想要禁錮起來,不願讓它消散。

家鄉,生活比起喧囂多了份寧靜,比起繁華多了份簡樸,比起按部就班多了份悠然;家鄉,風景美如畫,讓人心廣神怡;家鄉,美食各種各樣,可謂是“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家鄉的人,淳樸熱情,更有人情味。

這便是我的家鄉,景美,味美,人更美!

記憶中的向日葵 篇5

國二作文 ,811字

誰的等待,恰逢花開?

我走過江南的千里煙波,二十四橋明月夜;我踏過塞北的黃沙落日,燕山石勒刻鐵碑。每當繁華退去,流華向遠,我都會想起姥姥,和那記憶中的向日葵。

年少的時候總是固執的像是開在角落的花朵,拒絕陽光,也拒絕更多的愛。父母把我帶到姥姥家散心,我便初次遇見了她。利落的短髮,鬢角有些發白,臉上已經有了淡淡的皺紋,笑起來時,那一絲一角都浸滿了笑意,粗布短衫乾淨整潔,不是令我反感的模樣。

姥姥喜歡種向日葵。我第一次看到這麼熱烈的植物,彷彿下一秒就要把生命燃燼,大片大片的葵花花田,金黃色的閃閃奪目,它們大大咧咧地對著我笑,向著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是向日葵,那種用厚重的墨塗抹鮮亮的向日葵;那種激情燃燒的生命,將生命演繹得淋漓盡致的向日葵;那種在漫長的黑夜裡告訴我抬頭就是太陽,照亮我性格里的黑暗的向日葵。

我和姥姥很快地成為了好朋友,因為我們都熱愛著那絢爛的向日葵。她曾把箱子裡儲存的一條長裙拿給我看,告訴我她就是穿這條裙子和姥爺在向日葵下相識的。那長裙還依舊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卻被時光洗老,腰彎了,頭髮白了,白得像天上的一片雲。

我開始受不了姥姥,煩她因年齡的增長日益增多的嘮叨,我開始疏遠她,那記憶中的向日葵也離我越來越遠。電話那頭總傳來關切的聲音,我在電話這頭反覆“嗯嗯”,再與題海奮鬥到星星滿天。

她走的那天,向日葵依舊熱烈綻放,我夢到向日葵在對我微笑,明明滅滅,忽隱忽現。在暗夜的背景下,所有的輪廓逐漸隱去,留下一個笑容越發鮮明。黑夜裡傳來我時斷時續的抽泣聲。

記憶中的向日葵又逐漸清晰起來,還有姥姥面帶微笑站在向日葵旁的臉。我開始自責,責備我對姥姥的疏遠。突然發現,在逝去的時光裡,我竟擱淺了姥姥對我的關愛。如今,只剩下了回憶,還有那熱烈的向日葵。

羈旅半生,流年向遠,當繁華退去,姥姥,你可願與我一起,煮一壺茶,看向日葵熱烈綻放,記下心事,時間潺涓。

記憶中的向日葵,依舊清晰。

記憶中的向日葵 篇6

國一作文 ,852字

媽媽喜歡花,喜歡各種各樣的花,在這種環境的渲染下我也喜歡上了花。

雖是喜歡,卻種不好。媽媽種的菊花黃燦燦的,彷彿將太陽光全部貯存了起來。而我的呢,無精打采的,就像生了病似的。

那年春天,我心血來潮買了顆向日葵的種子。把它種在盆裡,心想:給你陽光,給你水,總能開花了吧。從那天起我每天給它澆水,晒太陽。

一個星期後它長出了幼苗,那株幼苗根部有一層細密的絨毛。兩片嫩葉在風中擺動,看上去很虛弱,令人同情。但在我眼中,它就是株“神仙苗”,它給予了我種花的希望——原來我也能種花。

後來我因為住宿沒法照顧它。一週回來後它萎縮了一截,像個八十多歲的小老頭一樣,比之前虛弱了不知多少倍。看著它在風中擺動,我心中就像有無數根鞭子在揮動。這時媽媽走了進來,手搭在我肩膀上說:“孩子,種花,需要堅持,需要耐心。”“可媽媽我住宿不在家,怎麼照顧它?”我一臉委屈地對媽媽說。“我幫你照顧它。”“可是媽媽它都萎縮成這樣了,還能救活嗎?”“植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無論怎樣,都不要放棄。總會有希望的。”“好吧,但願。”

雖然我嘴上相信了媽媽,可心裡卻始終認為它是救不活了。

兩星期後回到家,我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向日葵在風中搖曳,它挺拔的腰桿如同一位少年,它面朝著陽光,微笑著。

“這是之前的向日葵?”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對啊,孩子,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總會有奇蹟的。”媽媽笑著對我說。陽光下的媽媽頭髮映成金黃色,看上去不像一位凡人,像一位聖母,救世主。

媽媽照顧向日葵,像照顧孩子一樣,無論向日葵怎樣,她都不會放棄。這不禁使我聯想起自己。在我考試考得不理想時,媽媽沒有放棄我,而是陪我繼續成長。

這株向日葵讓我認識到了媽媽對我的愛,它是一種高尚無私的愛,我永遠都忘不了這株向日葵。

記憶中的大海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330字

沙灘、海浪、海風留給我清涼與快樂的回憶,而這些事物和回憶組成了一個我永遠難忘的地方—青島大海。

我穿上泳衣,赤足在燙腳的沙灘上奔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耳邊傳來了陣陣海風與大海的咆哮聲,感受炎炎夏日裡的清涼,心情變得格外晴朗。

遙望大海,一望無際,碧藍色的大海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美麗,海浪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拍打著岸灘,濺起一層層水花。

猶如大海,我感受到無比的清涼,清涼的海水包圍著我身體的每一寸面板。隨著海浪的波動,我隨著大海在晃動,感覺像與大海融為一體,偶爾被鹹鹹的海水嗆到,但是心中的清涼讓我忘了這短暫的痛苦,這一切讓我十分快樂。

回到了沙灘上,和孩子們一起捉小螃蟹找貝殼,也找到了無窮的快樂。

我心想:大海給予了人們快樂,它是青島的一顆明珠。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 篇8

國二作文 ,778字

總有一抹記憶,在我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總有一個畫面,在我們的生命裡永遠定格……

五歲那年,爸爸媽媽去南方打工,一去就是一年。一年其實不長但過起來卻好長好長。不記得當時孩子氣的我是如何熬過沒有爸媽陪伴的日子的,卻依稀記得我經常用一種幼稚的方式表達著對他們的思念。

那是一個豐收的秋季,爺爺在摘那些剛從田地裡刨回來的花生。我就格外安靜的坐在他身旁。秋風習來,吹起了我頭上的髮絲,也吹起了我對爸爸媽媽的思念。我隨手拿起一塊大石頭放在地上,然後撿起一粒花生在上面裝模作樣地撥號碼,“喂,是爸爸媽媽嗎?你們想我了嗎?嘿嘿,我也好想你們呀,你們什麼時候回來呀?爺爺奶奶也想你們了……?”就這樣我和爸爸媽媽足足打了10多分鐘的“電話”,然後滿足的“掛”上了電話。

我喜滋滋地抬起頭看著爺爺奶奶,忽然我注意到爺爺的眼角閃爍著淚花,像怕我看見似的,又趕緊用粗糙的大手把淚拭乾。

爺爺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爺爺流淚。記憶裡的爺爺,嚴肅又要強,可今天卻為了我一個電話流下了眼淚。我默默的轉過頭去,併發誓再也不打“電話”了。因為我知道,爺爺會難過。

前不久的一個晚上,爺爺的哮喘病突然發作,喘不過氣。我們連忙送爺爺去了醫院。病房裡,爺爺坐臥在病床上,鼻子、手上都插上了細管,還得用一隻胳膊撐起上身。我看著心疼極了,問他,他卻故作堅強地說:“沒事。”

快要離開了,我回頭看看爺爺,他孤零零的躺在床上,眼睛盯著天花板。我知道,爺爺在流淚。我不知道那淚代表著什麼,是恐懼?還是痛苦?他內心所有的掙扎,身體承受的所有苦痛,都被掩飾的完完整整。而我,在那滴淚水過後更加懂得:爺爺的心是需要撫慰的,只是他要強的性格掩蓋了這種渴求。

爺爺的淚,包含了太多情感,我無法將它概括出來。但我始終無法忘記那一幕一幕,因為我對爺爺的心疼刻骨銘心。爺爺的淚水告訴我,在他寂靜的心房裡,駐著最感性的一份純良。

祖父記憶中的那把戒尺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1字

一把戒尺,一份嚴厲;一把戒尺,一份忠告;一把戒尺,把你拉回了正軌。戒尺,不單單包含了老師對你的批評,更多的是更高的期望和一份嚴厲,使你重回正軌。戒尺,就這樣走進了我的心……

在外祖父上學那會兒,總是那麼的調皮,總是不幹正經事。但,自那件事之後,他便成為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那次,外祖父正打算去人家的麥田裡盜一些麥子,誰知,正好被同學看見了,同學立馬便稟告了老師。老師抓住了外祖父,外祖父驚訝不已,愣愣的跟著老師回了他的辦公室。

回到辦公室以後,老師從桌上拿起了那把戒尺,不由分說打向了外祖父的手心,問他是否知自己的過錯,外祖父忍著痛意,開口道:“我不應該拿別人的麥子。”“還有呢!”外祖父低下頭,不吱聲。老師的眼眶漸漸紅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著轉:“這可是那戶人家的辛苦之後的勞動成果。”外祖父抬起頭,看到老師泣不成聲樣子,很難過:“老師,我知錯了,我這就去還麥子,並親自去和他們道歉。”說著,跑出了門外。老師看著那小小的身影,欣慰的點點頭。

外祖父還了麥子,說了道歉,得到原諒,便走了。迴歸的路上,他在思索,老師說的辛苦是什麼意思。他便跑去問了老師,老師讓他去種一次麥子,便可知那般辛苦。他試了,心中便有了答案。自那以後,外祖父便開始好好學習。雖然,上完了初中,外祖父便輟了學,但那份精神還在我們家族中流傳。

他們那個時候,可能溫飽都是問題,誰也想讓自家人能多吃點飯。但正是那把戒尺,讓外祖父懂得了辛苦的含義;正是那一聲“啪”,讓外祖父懂得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 篇10

國三作文 ,793字

走進時光歲月的長廊,翻開生命的相簿,有許多令人難忘的畫面定格在記憶中,尤其是去年暑假車站的那一幕,每每想起,心裡便湧起無盡的懊悔與自責。

我上完補習班來到車站等車。車站裡人並非很多,一位老奶奶氣喘吁吁地坐在長椅上,她大概和我一樣,也是跑來的吧。心裡也沒多想,目光望向車駛來的方向等車。

忽然,耳邊傳來一個顫抖而微弱的聲音,“小,小姑娘,能借手機用一下嗎?”她問得極其小心,一字一頓得,聲音弱得像是怕打碎了什麼東西似的,眼神甚是誠懇。是那個老奶奶,手機?我倒是帶了,看著老奶奶急切的樣子,我開始翻找。可就當我要掏出手機的那一瞬,大腦裡飛速閃過電視上的種種詐騙,不禁立刻警覺起來。“沒,沒帶……”老奶奶的目光立刻黯淡下來,原本誠懇的眼神頓時消散,取而代之的則是失望,像是原來燦爛的陽光猛然被雲層遮住一般,眼神頓時失去了光彩。那眼睛就像是掉入沙中的珍珠汙濁而黯淡無光。

老奶奶有些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寒風呼嘯著,將她的白髮根根吹起,那白髮稀疏而乾枯,就像是個個爭先恐後報戰功的士兵,根根零散地翹著。我別過臉,不敢再去看她,我忽然覺得我用一盆冷水滅了一份信任,心中不免有些懊悔。可過了一會兒,看到老奶奶也沒向別人藉手機,心中自責的天平又緩緩晃至了原點,搞了半天還是想騙我的手機呀!可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我清醒過來。

車站來了一位大姐姐,老奶奶走了過去向她措手機。大姐姐大方地將手機交給了老奶奶,我似乎又看到了老奶奶那誠懇與感激的眼神……

我這是怎麼了?老奶奶是真的需要幫助啊!而且她需要的幫助就那麼微不足道。人與人之間互信就那麼難嗎?我為什麼不能像那位大姐姐一樣呢?自責與懊悔充斥著我的心。

事情過去很長時間了,我也許再也無緣與那位老奶奶相見,彌補自己的過失。可老奶奶那誠懇、失望的眼神時時出現在眼前,那畫面會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中,不時地敲打著我這顆冷漠的心,讓我反省,讓我對他人我要多一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