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不變相關作文20篇

變與不變 篇1

國一作文 ,589字

夜色淒涼,大雪瀰漫。彷彿像我的心情,沒有絲毫光照。

坐在床上,無聊至極,翻開以前的照片冊,認真地翻看,好似突然想起了什麼。拿起一張照片,這是三歲時過年的照片,每一個角落都裝飾的紅紅火火,穿的像個小燈籠似的的我緊緊的抱住媽媽,偎依她的懷裡,旁邊的哥哥,姐姐們在玩鞭炮,而小時候的我緊緊的抱著媽媽怕她離開。

又拾起一張照片,這是七歲時上一年級的照片,我拉著媽媽的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這一個陌生而又新鮮的地方,媽媽努力擠出一個笑臉。因為她知道,她的孩子慢慢長大了,慢慢不在像以前一樣讓媽媽抱了。而年幼無知的我卻連頭也不回,奔去了我向往而好奇的小學生活。那時我不在讓媽媽抱,而是緊握住媽媽的手。

時間快速流逝,這時十歲的我已經上了四年級。我和媽媽站在一起,在一個燈光閃爍的舞臺上,那是我第一次登臺演出,我和媽媽笑的都很燦爛。但殊不知,媽媽在背後為我的付出,還嚷者讓媽媽請客,媽媽滿臉笑容的答應了,彷彿只有女兒高興,她付出再多也值。那時候的我不再讓媽媽抱,也不再拉媽媽的手,只是和媽媽站在一起。

同是一張在學校門口的照片,那時我不是七歲而是十三、四歲,我邁進了初中的大門。這張照片裡不再有媽媽的身影,我喜笑顏開,媽媽站在一旁默默的看。這時,我和媽媽漸漸疏遠;這時我自己以為我長大了;這時我不再想和媽媽照相了。

夜色淒涼,抬頭大雪瀰漫,低頭淚流滿面。無論你怎麼變化她對你的愛永遠不變!

變與不變 篇2

高一作文 ,914字

爺爺愛煙。兒時的記憶裡,總是爺爺那煙霧繚繞中矮小的身影。我一直認為,爺爺的味道就是這濃烈的菸草味,終其一生也不會改變。

爺爺也很愛我。我上小學時,爺爺總是在午飯後給我送來水果。他用厚實的雙手將飯盒遞給我,飯盒裡躺著被精心清洗並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水果。看著我狼吞虎嚥的模樣,他總是慈愛地笑著,從口袋中摸出煙盒,點燃一根,細細品味。煙霧一點點升起,隨之而來的是那熟悉的菸草味,他望著我的眼睛就像菸頭的火星一樣明亮。他的頭頂有些禿了,可週圍一圈的頭髮卻都黑黝黝的。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抬起稚嫩的小臉說道:“爺爺,我們老師說了,吸菸有害健康,可你怎麼還抽菸呢?”爺爺不以為意地笑笑,說:“你不懂,能抽菸才說明我身體好呢!”我懵懂地點了點頭。

時光不停的流轉,轉眼間,我已經是高中生了。爺爺家和我家離得很近,可學業的壓力讓我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看望爺爺。那天中午去上學,我一下樓,就看見花壇上那坐著的佝僂的身影。他低著頭不時的咳嗽兩聲。心中一陣刺痛,我知道他是想多看看我,可又怕打擾我,於是就等在樓下。我忙推車走上前:“爺爺,你怎麼又來等我了?”語氣中又是心疼又是責備。爺爺聞聲抬頭,用渾濁的眼望向我,訕訕地笑道:“我沒來多久,沒來多久……”他緩慢地站起身,拍拍我的肩膀說:“快去上學吧,別去遲了。”和他靠得這樣近,我卻只能聞到淡淡的菸草味了。這變淡的菸草味似乎暗示著什麼,可粗心的我當時並沒有察覺。

要不是因為這件事,我都不知道,爺爺的身體已經變成這樣了。那天我走進病房時,爺爺正吸著氧在掛水。坐在床邊的奶奶也一臉憔悴,拉著我小聲地說,爺爺最近常常胸悶,晚上都睡不好。爺爺竟聽見了,怕我擔心,連忙打斷奶奶的話,勉強扯出微笑,說:“現在吸了氧好多了,沒事的。”那是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這麼仔細地打量爺爺,歲月在他滄桑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頭頂依舊是禿的,可週圍一圈的黑髮早已被時光染成了銀絲。而那菸草的氣息更是在時間的漩渦中銷聲匿跡。

時間的車輪碾過了多少美好的歲月,在時間面前,似乎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正如菸草氣息的消逝,爺爺的衰老和我的成長。可細細回想,爺爺對我的愛卻是永恆不變的,如春風般撫慰著我,如細雨般滋潤著我,如陽光般溫暖著我……

變與不變 篇3

高三作文 ,775字

都說大海變幻莫測,上一秒還風平浪靜,下一秒便波濤洶湧,而我的生活也同樣日新月異……

童年無疑是最快樂的時光,而童年的春節更是美妙,一家人團坐在圓桌邊,不停地吃著、說著、笑著,嘴裡呵出的白氣與飯菜的霧氣交融,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不過身為孩子的我們自然是坐不住的,草草吃完便穿著嶄新的衣服去外面奔跑、耍鬧。鞭炮聲由遠及近,終於在自家院前響起,小小的我們手擎著煙花,快樂得像個仙子。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眨眼間我已告別了童年,不再那般肆意地在除夕夜裡奔跑、玩鬧,但春節的歡愉還是難以掩抑的。每到過年,家人們仍有聊不完的話題,彷彿分別的一年就是為了更好地重逢。我們也不再像兒時般那樣坐不住,而是安靜地吃著年夜飯,內心卻盛著滿滿的喜悅,既為一家團圓,又為一年辛勞的結束。

就這樣,在被快樂覆蓋的日子裡我們逐漸長大,十米見方的瓦房被氣派的洋房所替代,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

又是一年春節,不同的是少了一家人的團圓,爸媽為了這體面的房子而在外拼搏,我不禁有點傷感,雖說現在的房子變得氣派多了,可是渴望親情的心卻難以安放。

夕陽的餘暉還未完全退去,我和奶奶兩人坐在桌前,看著一臉落寞的奶奶,我故作調皮道:“奶奶你再不吃的話,我可全把它們給吃了!”奶奶笑了笑,又往火鍋裡添了點菜:“來,咱們吃。”可是語氣裡還是藏不住深深的失落。透過火鍋蒸騰的霧氣,我似乎看到奶奶臉上的溝壑更深了些……

火鍋在不斷地翻騰著,室內的霧氣越來越濃厚,我感覺自己快透不過氣來。在這份厚重中我的雙眼早已模糊,我跑去開窗,突然聽到外面傳來熟悉的鳴笛聲—是爸媽回來了!看到奶奶像個孩子般地奔出去迎接,我終於將胸中那份渾濁撥出,任淚水肆意奔流著……

沒錯,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一切都在改變。可是我最愛的親人們,請你們不要改變,因為只有你們的存在才讓這一切的改變變得更有意義。

變與不變 篇4

記敘文 ,842字

時代總在不停更新變化,不為任何人作停留。如今,我們一逐漸步入共享時代,在這個大時代的環境下,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共享”這個詞。

共享,顧名思義,就是我與你共同分享。本身是十分美好溫馨的一個詞,它的本意的確如此。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這樣沒有的一面仍舊存在。我特想喜歡遐想,對於“共享”這個話題也是如此。譬如,我在路邊發現了輛共享單車,我立馬掃描並騎上了它。本來是如此平凡的一件事,但放在共享的意境,我便容易去遐想,遐想它的上一位主人,是為男性嗎?或是一位婉雅的女子。他(她)高嗎?瘦嗎?身材亦或健碩亦或高挑?或許他只是一名人海中平平無奇的人,並不值得我去遐想。又或許……

或許這些想法都很是古怪,但我覺得人不該傷失遐想的能力,這種心靈與心之間的交換、這種感受,認知他人的能力。即使我們來時是孤零零的一人,白年後決不是如此,我們活著,就一定要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他人,並走進了他人的生活,我們決不是孤獨的個體。

從這一方面來講,我覺得共享拉近了人與人、心靈與心靈的距離。而且這種感覺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真正虛無縹緲的假設,是一種奇妙的緣分。

但是相對的,人生的冰涼又在這一面種被暴露出來了。這相比上一條的空空而談,多了些真憑實據。因為我曾親眼看過,並親眼反思過。

我的家住在郊區某個小鎮上,即使不大,但我住的很“得心應手”。

某個平常的一天,我看見一排某黃色的“共享”單車倒在了雨泊中,沒人去扶。又是某個平常的一天,我看見小區樓下停了一輛私家上鎖的小黃車……

無數個平凡的一天天在更迭交換著。

我只想說,原來人是經不起考驗的。那次之後,我開始厭惡這個偏僻又骯髒的小地方,我想趕緊去補課……沒錯,那兒是市區,那兒的“共享”單車井井有條,那兒的每個小區都不允許“共享”單車進入小區。

哇!我可真是偉大呢,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為我的愛慕虛榮找了個好藉口。

直到某一天,我騎上了一輛撬開鎖的“共享”單車。

一個詞如果存在於某個時代中,便有了意義。

目光放遠,萬事皆悲—钱鍾書

碎片化之變與不變 篇5

碎片化之變與不變作文 ,808字

碎片化,碎整者至於零碎者也。今人多以為習,其利者甚,弊者亦甚。

碎片化者蓋“時間碎片化”、“資訊碎片化”二屬,今人之於此二者,多為同步,暨碎資訊諸零散時間。其碎片化多微博、微信朋友圈耳!有士人類和菜頭者觀之,思及今人知識結構退甚,不免惴惴而憂憂,大呼碎片化之毀今人矣。然此碎片化之過耶?某雖愚劣,以為非然。

碎片化非今人獨有,古仁人亦尚之。子不聞歐陽文忠公之“枕上,馬上,廁上”乎?其所論者,亦分讀物於零碎時光。其零碎若將寢、上廁者皆可以學。足見碎片化於賢者之益甚,而況於吾輩凡夫俗子乎!而碎片化之於今人,弊者甚,利者蓋寡。所以然者何?今人之所涉獵,非經史典籍,而為明星八卦者也!其人美其名曰:“吾素不讀,今讀之,善!”實則潛心於糟糠而頹其思,斯亦積破瓦以砌高塔,壘腐木以築樓閣,危矣!今人之淺陋,可泣可嘆。是當今節奏之快,資訊之雜,附庸之甚矣!自媒體時代以來,今人多沒於繁務之中,潮流之變更無以尋,故今人多附庸於“廉價”之熱點,終泯然渾渾者也!

碎片化者,所宜深慎。而今危亡之際,吾輩雖庸碌,亦當漸效錢思公之碎片化,讀經史、說辭,而舍吐槽等俗物。閱經史者,如沐百代之風,如聆古仁人之訓,如友千古之智者。觀大家之著論,可以知天下;讀前人之見聞,可以曾閱歷;鑑智者之訓誡,可以醫愚頓;尚仁人之風華,可以滋性情。而後其見聞彌廣,閱歷彌深,學識彌精,氣質彌優,道德彌善。蓋碎片化之讀經典者,化整為碎,以碎取整:其時間碎,而所獲知識品性為整也。

士人之學識修養積於小,而得之大,劣者以為,歐陽文忠公之“三上”大類如此,今人之碎片化亦宜如此。百代繁華,千秋明月,其變者實繁,不變者亦甚。於吾士人,求學問道之心不可變哉!於經典者,當眷眷,戀戀,孜孜,切切,片刻而不釋卷。此所謂碎片化之正道也!蓋碎片化者,當嚴守歐陽文忠公之“三上”及古今士人變與不變之道。固守學者本心,則為善;泯然於混沌庸碌,則亡矣。嗚呼,其利其弊,全在於人心。

變與不變,各有千秋 篇6

高二作文 ,858字

時間是流逝的,人類是進步的,社會是發展的。在這個不斷改變的氛圍中,有人追求速度,想抓住機會,集力想改自己;而有人則力求保持放慢速度,保持初心,不願改變。

這兩種人引起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是追求改變,還是不改變。

追求改變有追求改變得好處。大到國家小到一個人,在當今的形式中一定是要力圖發展的。國家的的富強必須依靠科技的發展,技術的改變來提升綜合國力,必須追求速度和能力才能在國際中有一席之地。個人若想在社會中立足,就要發展,就要改變自我,只有追求速度,追求質量超越別人自己才有可能有工作,有飯吃,追求改變可以使你素質昇華,能力提高,逐漸走向“完美。”

萬物都是雙面的,有利必有弊。追求改變也在其中,同樣具有它的弊端。在現在市場中很多商家為了追求改變想要在社會中有一席之地,就不擇手段,醫藥場用臭皮鞋製作藥物來節約成本,手工場用那些粗製濫造的工藝來充當,文藝……他們在追求改變,追求速度與質量的漩渦中消沉,迷失了方向,以至盲目追求而入缺少了那種在靜中欣賞美的品質,這就不是真正地正向完美。

不變必然有不變得美,保持不變的那些人,他們喜歡他們的慢速度,喜歡古人那種隱居山林,寄情山水的愜意生活,因為那是一種古風,那是一中美。他們可能是心胸寬大了,將世俗看開了,認為那些追求都是浮雲,人生恍然如夢,須臾幾何,便結束了。他們有了在靜中觀察美的品質,不盲追求,在慢中求細,細中求精,精益求精。

不變當然也有缺點。保持不變寄情山水那可能是古人在那個時代的一種生活方式吧。但現在時代畢竟進步了,改變了,那保持不變還是可行嗎,如若可行那定是少之又少。保持不變,有些人變可歪曲它,在不變的氛圍中,思想呆滯不前只停留於現狀,安分守己,以至個人落後社會落後,國家落後。

變與不變均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利,又有弊。麥家說過:“美好的品質再追求速度丟失,而慢更比塊需要技術,我要保持我的高度。”在現在萬物不定的環境中,我們應保持自我,保持自己的初心,保持一定高度。

生活中的變與不變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9字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題記

每當我走在放學的路上,總能回憶起小學五年半的時間裡幾個讓我記憶深刻的畫面。

記得在一年級時,也許是我對這個豐富多彩的美妙世界還充滿了好奇,一到放學,我看到爺爺,就把還算輕的書包甩向爺爺。不等爺爺是否接到書包自己就那樣輕快地跑了。爺爺接過書包,用單肩揹著儘量跟在我後面。那時的我不懂事,只知道蹦蹦跳跳地踏著那條路。

漸漸的,二年級的我已經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些懂事了。但在放學的時候。我還是把那開始變重的書包遞給爺爺,可能是我在一年級時養成的依賴吧,爺爺理所當然地繼續做本不屬於他的“工作”——背書包。那時的我太依賴大人,認為背書包這種事情是大人做的。

又過了一年,我又長大了一歲,書包好似也隨著我的年齡增長而膨脹變重一樣。三年級的我,走在放學路上。此時我想自己背書包,但爺爺還是見狀還是一把搶過,把書包背在自己肩上。看著爺爺被書包壓得佝僂的背以及爺爺那副吃力而憔悴的樣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這就是難受,難過的滋味吧。但我還是含著淚默默走在前面,儘量不去看爺爺。那時的我,沒堅持,現在回想起來,為什麼當年沒有堅持自己背書包呢。

時間像流水一般,一眨眼我便到了四年級,無論身高還是力氣都比爺爺高和大了,書包,當然是我自己背,但爺爺出於對我的關心,每天都要來接我,看見沒有幫我背書包的爺爺,我心中十分高興。那時的我有一絲獨立的感覺,自信滿滿地踏著那條青石路。

時光飛逝,在我五年級時,放學,爺爺沒來,我讓他不要來的。因為我是有能力自己回家的,那時的我真的獨立了,不會讓爺爺背書包了,也不會主動讓爺爺來接我了。

現在六年級的我,回憶起這些片段,有一股物是人非的感覺,是啊,“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放學回家的路沒變,而我變了,我成長了。

變與不變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7字

翠綠的松柏,歌唱的黃鶯,豔麗的花朵,嫩綠的草坪,硃紅的拱門,這就是我的校園。眼前的情景和當年是多麼相似。只不過,現在的你,已不在我身邊。

我,再一次想起和你離別時的畫面。你在汽車上,揮著手向我告別。我雖然笑著,但臉上全是淚。你搖下車窗,伸出手指,對我說:“我想你保證,一年,我絕對回來。”我伸出手,與你完成了這個約定。我知道,你這一去,不可能一年就回來。我心裡默默祈禱,因為等待你的,將是另一扇門。我只能祈禱,只能目送你漸漸遠去。

如今,一年了,你會回來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吧?我輕輕搖搖頭,加快步履。我進了教室,找到自己的位置,四處搜尋你的身影。結果,卻是一片空白。彷彿幾年前,你從來都沒出現在這個教室。

“丁零零”,上課鈴響了。第一節就是班主任的數學課。我笨拙地拿出數學書,等待著數學老師。數學老師大步走進教室,對我們說:“同學們,先別急著翻書。在此之前,我們將迎來一位新舊同學。”我無奈地笑笑,看著門口。我看見一個身影走了進來,那是你——我的好朋友!我微笑著望著你,你也望著我。

一切沒變,變的,只有歲月。

扶與不扶 篇9

國二作文 ,776字

讓我來給你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

那是一個星期五,天空雖然灰濛濛的,但我們的心情卻高興無比,車上的氣氛迅速熱鬧起來。就在這歡聲笑語間,我不經意向車窗外望去“咦,前面的車輛怎麼還繞了個弧度行駛?這兒也沒什麼障礙物啊!”好奇心讓我緊緊盯著車窗,想一探究竟。車緩緩地前進著,在接近真相的一霎那間,我震撼了。

那是一個我永生難忘的畫面。

一輛拖拉機橫斜在馬路中央,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用右胳膊支撐著身體艱難地向自己的斜前方爬去,很顯然是發生了車禍,肇事司機逃之夭夭,老人繼續向前挪動著,用一種無助的眼神望著過往的車輛,右手顫巍巍也剛舉起來,卻又無力的放下。嘴角不停地抽動著,好像在說:“那位好心人來幫幫我?”可往來的車輛並沒有停止,司機用一種漠視的態度望著他,更有甚者像躲瘟疫般加速駛過該路段。幾分鐘後,老人的心漸漸的冷了下來,他的嘴角不在抽動,手不再舉起,眼中的無助與期盼全部煙消雲散,留下的,只有無盡的落寞與心寒。一滴渾濁的淚水從臉龐滑落,心裡抱有的希望化為泡沫,他只有艱難的艱難的向前爬行……

我回過神來,心裡原有的溫暖不復存在,只剩下一顆被凍的冰冷的心。我想起了自己家裡的長輩,如果有一天也發生了這樣不幸的事,是否也是這個結果?恍惚間,我拿起手機,撥打了急救電話,“喂,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嗎?”“那……那個十字路口發生了車禍,趕過來看一下吧。""好的,有好心人打過電話了,我們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哦。”我的心突然像被抱住了一樣又覺得溫暖如初。

事後,我將這件事情講給同學聽時,我本以為她會和我一樣期盼老人康復,可他卻一臉不屑的對我說:“哦,那天那老頭躺在路中央,我以為他是‘碰瓷’的呢!”

我不禁怔住,人性的冷漠再次赤裸裸地展現在我面前,是那般醜陋無比,何時人性變得如此冷酷無情,冷得讓我戰慄。

北風呼嘯,我從冰冷的空氣中嗅到了人性中愈加冷漠的味道。

完美與不完美 篇10

高一作文 ,816字

初老症狀裡有一條:“對完美質疑,對不完美深信不疑”

當鐵環繞了很久很久只為找到自己缺失的那部分時,他大概不知道,為了他的完美,他以後會感嘆自己的速度太快,不能夠和朋友快樂相處,不夠時間欣賞好風景。或許我們都在追求我們想要的完美,我們也清楚的知道完美需要代價,可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後悔。

我們一直在尋找,不知道生命有多長,也不知道我們有多渺小,我們像鐵環一樣固執任性地往前走。不知道遺憾和後悔的我們應該是幸福的,等我們慢慢走快了,我們就開始懷念,開始反悔,開始懊惱,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就像萬芳在裡面歇斯底里地吼著:“擁有是失去的開始”可我們還是固執地擁有著,享受著這一切,我們追逐的完美是一個光滑的殼,縱使裡面殘缺又不光彩,縱使心裡面知道這並不完美,可還是把這些東西放在別人面前,用炫耀一般的口氣說,看。

我們終於明白有些事情註定回不去,就只能遠遠凝望,看看當初的自己,或者心疼,或者羨慕,或者寵愛,總之不是我們現在的面孔,儘管犯了初老症的那個症狀:“越久的事情越容易想起,越近的事情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我們終於走到了我們曾經期待的後來,曾經有多麼展望,用許多的失去換來了這麼一個擁有,想把它放在手上寵著,卻又有點嫌棄它,嫌棄它不夠好,嫌棄它因為它而沒了自己。我們一直以為那是一顆完美的鑽石,後來發現他是一顆從天而降的隕石。

鐵環的完美是那個缺失的部分,而我們所追求的完美,是更深層的保護和隱匿,誰都有苦痛與難堪,有那一份心上的缺。而我們,也用許多東西填滿那個缺口,不再和誰談論相逢的孤島,因為心中早已荒蕪人煙。

終究是要在一堆拼不成完整圓的曲線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然後恰到好處地按上去,似乎是已經完美,也只有心裡才知道,有多麼懷念那一點點缺。

我們依然需要尋找,一邊拿我們的所見所聞填滿那不可能填滿的缺口,一邊收藏著當下的自己,就當做明天還很遙遠。

對著那條症狀:“對完美起疑,對不完美深信不疑”盯了一會兒,執迷,又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