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明如影隨行相關作文20篇

讓文明如影隨行 篇1

國二作文 ,692字

文明體現在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上,文明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而且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形象的標記。因此,讓文明如影隨行,展示個人風採,展現國家形象。

然有些人在旅途中的種種不雅行為被頻頻曝出,這些現象是不文明的現象,不應該被忽視。在國內,這種行為丟的是個人風貌,而在國外,這種現象丟盡了中華民族的臉面,中國人民應知書達禮,明禮誠信,中華民族才能以文明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受人景仰。

素質是個人品德的表現,文明的素質有時會成為改變命運的良機。近年各大公司招聘方法推陳出新。為了選撥出一名高素質的人才,公司管理者更是絞盡腦汁。如果你會隨手撿起路邊的垃圾,如果你會主動給老人讓座,如果你會逢人微笑問好,那你將是招聘者們青睞的物件。對於領導者們來說,文憑絕不是錄取人才的唯一因素,一名高素質的人才更能優勝。因此讓文明如影隨行,使其成為你前進的催化劑。

當國人走出國門,更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年,張繼科代表中國隊去美國參加比賽,獲得了冠軍,壓抑了很久的情緒爆發了,他一腳踢飛了廣告牌,但是張繼科也一腳踢飛了他所獲得的45萬美金,他必須為自己不理智的行為買單。此後各大媒體對中國人的文明素質進行猛烈攻擊。不,中國是擁有五千年傳統文明的國家,個體不能代表全部,素質是舉手之勞,文明應如影隨形。

是啊,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無不盛行著孔子的禮法、仁道,如今文明的社會氛圍被歷史淹沒,實現令人擔憂。作為一名中國人應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挽救文明於危機。讓文明常伴身邊,讓社會和諧發展。

腹有文明氣自華,祖國的形象大使應由每個中國人來擔任,國人們應舉止儒雅,讓文明如影隨行,一展中華民族風采。

讓文明之風盛行 篇2

高二作文 ,852字

文明素質,是一個人立足幹社會的根本,也是當今社會所倡導的文明之風,而我所處的城市正處於“創全國文明城市”這個關鍵時候,提高自己的文明已經不客緩了。

用我們政治老師的話來說:有錢人無非有兩種,暴發戶和企業家。而暴發戶指的就是那種有錢但沒有文化沒有素質的人。他們往往能長期的穩住當前局面並有所發展。由此可見,文明素質對人的重要性。

文明素質,它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競爭力的作用也越來越顯著了。且其對民眾,社會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強大的民族不一定很富但一定極富文明素質。

所以為了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眾的偉大復興,我們更應該著成良好的道德素質與良好的文明素養,使中華民族毅立於世界民族之首。

但若想提高我們的文化素質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就是最好的方法。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成就和偉大民族精神,而偉大民族精神則是由我國的各族人民文明素質的結晶。故繼承傳統是提高文明素質的最好方式。

美德和文明,不僅對個人,還對一個學校,城市,社會甚至一個民族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就拿我們學校的禮儀來說吧,它不正是要求我們從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來嚴格要求自己,特別是對我們青少年的文明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如果我們中的任意一個人沒能達到,就會有直接影響到建立工作,甚至給城市帶來更多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起做,告別不文明的行為,不斷提高自身文明素質。

身邊時常發生一些不文明的現象,這些現象大都與人們不規範自己的言行有關。因此提高文明素質其實也非常的簡單,我們只要注意在不同的場合規範自己的言行,久而久之就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素質的人。

對於文明素質,我們不能因自己身份的變化而看重或看清它。文明素質它在任何時候都因起著一個框架的作用,讓人們生活在這一框架之間。逐漸建成一個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般的天堂似的世界。

中華髮展五千年,從磨牙吮血,兄弟互食的原始生活演變到今天法制下的中國。文明就是這一轉折的關鍵點。

所以,請讓文明深駐於我們內心,相約美德與文明同行。

讓文明伴我行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0字

生活中的不文明現象還真不少呢!

事例我處處都能找到。比如說:老人上車沒人讓位,孕婦上車沒人讓座……多的我都寫不完。下面就讓我給你們講一講。

記得上個星期四坐車到四道街站臺的時候,有一位年老體弱的老爺爺上車。可是他上車後,卻沒有一個人讓位。我多想給老爺爺讓個位啊!可惜我也是站著的。老爺爺就這樣一直站著,身子隨著車子的顛簸,顫顫巍巍的好讓人擔心。直到我下車,還是沒見有人給老人讓座。

比這不文明的還有呢。比如有些學校學生打架、罵人的現象很多。有一次,我在市文化宮附近見到兩個大哥哥不知在聊些什麼,誰知聊著聊著就罵了起來。一個說:“你是不是不想活了!”另一個說:“你是不是欠揍!”“呀呵,你竟敢還嘴。”說著,他們就打了起來。我看見他們打了起來,想去阻止,可那是我能阻止得了的嗎?他們的個頭那麼大,年齡看起來也比我大多了。我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可是,我明明看到周圍有許多人,但都在旁邊看著,無動於衷。

但是,文明人還是有很多的。星期一那天,在公交車上見一位老奶奶,年紀七十歲左右。她剛上車,在座位上坐著的兩位好心的大姐姐就起身讓座,老奶奶連聲道謝。

文明,是每個人都必須擁有的。文明讓我們的社會大家庭變得美好,變得和諧。因此,讓我們做個文明徐州人,讓文明伴我行吧!

讓文明帶路偕理智同行 篇4

高三作文 ,787字

近日,一男子在地鐵吐痰並用汙言穢語與乘客對罵被一黑衣壯漢踢打之事引發熱議,而黑衣壯漢的行為更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面對黑衣男的仗義出手,我雖覺解氣,但卻認為不值得提倡。

文明之花能更好地規範社會秩序。

吐痰男的行為反映了他個人道德素質低下。在公共場所不能隨地吐痰,這婦孺皆知的道理他應該不會不知道。但面對女性乘客和老年乘客的指責,他不僅不以為恥,反而理直氣壯,當面對比他強大的黑衣男子的武力時,他沉默了。是他認識到自己行為不妥了嗎?當然不是,他只是攝於黑衣壯漢的暴力而選擇了默不作聲。這是典型的欺軟怕硬,換一個地方,他仍然會故態重生。因此,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只治標不治本,而且會激化矛盾,引發更多人蔘與爭端,引發更大的混亂。

現在是文明時代,要想規範人的言行,只有用文明之花去引導,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理智之葉能更好地解決糾紛。

隨地吐痰與謾罵是錯誤的,那踢人呢?難道不是一種更加暴力的行徑嗎?面對吐痰男的囂張,激憤戰勝了黑衣男子的理智,他選擇了暴力。但在場的大多數乘客並不認為黑衣男的行為不妥。因為,此時黑衣男子的“暴力”代表的是人們心中的正義,自然無可厚非。而黑衣男子在伸張正義的同時,這種“以暴制暴”的行為也對周圍人造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這種“以暴制暴”產生的不良影響一點也不亞於吐痰男子。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戰國時期的藺相如面對廉頗的步步進逼一再容忍謙讓。用理智和退讓維護了國家和平、安寧,成就了“負荊請罪”的佳話。安徽“六尺巷”的故事今天仍然讓我們被清代大學士張英的胸懷而折服。古代賢人用智慧和胸懷告訴我們理智才能更好地解決矛盾。

社會秩序的穩定,人際關係的和諧,需要的不是一兩個英雄“伸張正義”,靠的是規則、法律和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良好的言行,理智的說服和教育,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去影響和改變國人的素質。

文明之花與理智之葉相映,才能引領社會進步。

讓文明伴隨著我們—致全校學生的建議書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7字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校園是我們暢遊知識大海的航船。校園是我們玩耍的天地。校園提供給了我們優雅的學習環境。但是,一些不良的現象也經常出現在校園中。在操場裡,在走廊上,經常上演著“武打片”,並且經常能夠聽見同學們正在展開激烈的“辯論會”。為什麼在和諧的校園裡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想,是因為同學們在家裡當慣了“小皇帝”“小公主”,在學校裡也把自己當成“老大”。所以,只要別人稍微碰一下自己,他就會與別人發生口角,然後漸漸演變為大家。因此,我想針對這一現象,對同學們提出幾條建議。

1、希望同學們都能夠不斤斤計較,學會寬容別人。那麼人人之間都有寬容,矛盾則不會產生了。

2、希望班級裡開展一次關於“文明、禮貌”的班隊活動。讓同學們更加進一步的認識講文明的重要性。

3、同學們在家中可以幫父母做些家務事,不要當“小皇帝”“小公主”。這樣,在家中的霸氣就不會帶到學校裡來了。

4、同學們可以讀一讀中華禮儀故事,看看我們應該怎麼講禮貌,講文明。

同學們,如果我們整天生活在不文明的罵聲中,生活在不文明的社會中,你會有怎樣的感想呢?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文明伴隨著我們,讓我們做一個文明人,讓我們的湘鄉變成一個文明的城市吧!

祝你們

身體健康、學習順利

劉可怡

201X年12月12日

讓文明遊與我們同行 篇6

國二作文 ,1096字

“喝著黃河水呀,坐著羊皮筏,中衛香山就是我的家。”我的家鄉中衛市是西北邊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裡有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沙坡頭,大漠黃沙浩瀚無垠,白馬拉韁、沙坡鳴鐘,令人流連忘返;這裡還有險幽奇絕的寺口子,釋儒道三教合一的高廟,逶迤壯觀的古長城,更有被稱為 “夢幻江南的神奇之島”——金沙島。美麗中衛,魅力中衛正以其獨特的景觀,吸引著來自國內外的四方賓朋。

沐浴在陽光下,行走在微風中。美麗的風景,讓我們賞心悅目;淳樸的民風習俗,讓我們視野開闊;大自然的美輪美奐,讓我們深思飛躍。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邁出家門、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各地。邁出家門,我們的一言一行就代表著家鄉的形象,跨出國門,我們的一言一行就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我們的舉手投足無一不體現著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我們的言語談吐展現的就是中華千年孕育的文明修養。

然而,當一批又一批的遊客湧向國外時,我們的國民形象卻在少數人不文明的言行舉止中被貼上了“不文明,缺公德”的標籤,讓我們所有中國人為之汗顏,為之難堪,甚至為之憤怒。購物不排隊、上車不讓座,大聲喧譁,隨地吐痰、亂丟垃圾,踩踏草坪、橫穿馬路,亂塗亂畫,破壞公共設施等等。種種不文明行為讓其他國家對中國遊客又愛又怕。於是乎,國外到處都能看到用漢語書寫的文明提示牌。

出境旅遊尚且如此,國內旅遊的不文明現象更是令人震驚。君不見,天安門廣場每天升降旗完畢,廣場上留下的垃圾和口香糖殘跡遍地都是。尤其是在黃金週期間每天清運的垃圾竟達到5噸。看到這觸目驚心的數字和現狀,我們心疼的不僅是清潔工付出的艱辛勞動。

君不見,原始、古樸、靜謐,保持著原生態神韻的南長灘,四月梨花盛開,掛滿枝頭,如空中懸掛的白色瀑布,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每年四月的梨花節遊人如織。我們卻看到的是:遊客三五成群在梨樹下野炊燒烤,猜拳喝酒;遍地是被遊客丟棄的垃圾;小孩攀爬梨樹摘花折枝;大人爬上樹杈拍照擺Poss;不文明的行為比比皆是、處處可見。看著這一幕幕,對照一下我們的鄰國,韓國人在中國旅遊時,所組織的撿垃圾團隊,難道我們不覺得臉紅耳熱嗎?

旅遊是一種體驗和享受,更是一面鏡子。它檢驗著社會文明程度,考量著遊客的文明素質和道德水平。文明社會需要文明旅遊,美麗中衛需要文明旅遊!文明旅遊就是遵守基本行為規則;是隨手撿起垃圾的一個小小舉動;是購物乘車時的文明禮讓;是對人文自然景觀的“欣賞和愛護”;是不在公共場所高談闊論、恣意喧譁。

文明旅遊,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讓文明之花永遠綻放 篇7

國二作文 ,631字

歷經滄桑,飽經磨難,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如今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頂天立地,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向富強明天。在全面發展的現代社會,飛速進步的同時,人們千萬不要淡漠了文明之花!

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擁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我國是法治國家,也是文明國家。古代,儒家經典就強調“仁”“禮”。中國人在文明之花的薰陶下成長。現如今,文明已成為中國人必須具備的品德,社會需要文明。

在繁華都市裡,在絢麗燈光下,許多中國人,心中丟失了文明之花,讓社會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水龍頭只開不關,生產者非法經營,逃票、破壞公共物品等現象時有發生。還有的人滿嘴髒話,有的人打鬥成風,有的人花天酒地,有的人東偷西摸。在國外,“請勿踩踏草地”是用漢字寫的!想一想為什麼?這些司空見慣的現象,難道說我們中國人文明?想起來就痛心啊!這是中國人嗎?

合格的中國人,應該努力踐行自己的義務,做文明事,樹文明新風。及時關閉水龍頭,誠信購物做文明消費者,真誠熱情文明經商,遵紀守法文明出行……在日常生活中,這不是什麼感天動地的大事,恰恰是身邊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應該時刻用道德和法律規範自己的行為,做文明中國人,為祖國增添文明光彩!

文明人做文明事,文明事創文明風,文明風引領文明社會。讓我們中學生從身邊做起!幫助弱小,拾撿垃圾,以禮待人,以身守則。甚至只是不說髒話,尊重他人,愛護每一顆小樹,珍惜每一滴水……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匯聚文明,為了文明社會文明中國,讓文明之花永遠綻放!

讓文明點亮一中 篇8

高三作文 ,1145字

青山隱隱,綠水迢迢,我站在一中的門口,窺見那門內流轉的,是墨筆生香,悠久的歷史,勾勒出清風明月的韻致;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我站在一中的門口,窺見那門內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搖動的一中精神。站在一中門口,我心中搖曳著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門內的世界!

一份執著,一腔熱血,一種來自靈魂的聲音在吶喊:我是一中人,我們要用我們的肩膀託付起一中的希望,用我們的雙手創造出一中的美好,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青春的旋律是亢奮昂揚的,它可以譜寫一曲盛事華章,有如一縷陽光,可以照亮黑暗;又如一座高山,賜予我們力量!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築造美麗的一中呢?

美麗的校園給我們帶來無窮的精神享受,帶給我們歡樂,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當我們奔跑在學校的操場上,本來歡暢的心情,卻被漫天飛舞的白色垃圾破壞了,我們作何感想?

學校要發展,需要每一個同學的共同努力,因為每一個同學的言行舉止所展現的正是我們學校的風貌,並且都關係著我們學校的榮辱。如果一個學校出現諸如此類現象:校園裡有隨處丟棄的紙屑、同學大聲喧譁、追逐打鬧、說髒話、不團結……那麼,這必然破壞了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與我們當今社會提倡的文明潮流不符。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於每一個公民的素質水平,一個學校的文明程度同樣也取決於我們每位同學!

保護校園環境,是我們每位同學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都希望生活在優美的環境裡,如果每位同學都有保護校園環境的認知,那麼我們的校園將是何景象?是美麗,是乾淨!

作為一中人,我們就要用滿腔的熱血和激情,展示獨特的才華,帶著對高中學習的熱情與渴望,對成長的探索與追求,把熱愛一中的情感傾注在求之若渴,勤奮苦練的奮鬥中,把熱愛一中融匯於關心集體,無私奉獻的行動中。拾起一團被人丟棄的紙屑,關掉教室不需要的電源,擰緊仍在滴水的水龍頭……我想,這些小事雖然不起眼,卻正是我們一中人應該具備的素質,這是對一中誠摯的愛!

當我們在綠樹成蔭的校園中漫步時,我們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當我們在窗明几淨的教室中學習時,我們一定對全神貫注地聽講!在這裡,我呼籲同學們用行動共同營造一個整潔優雅的校園,做一個愛校的一中人,為一中的崛起努力奮鬥,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如今,普寧一中已經步入教育教學健康發展的軌道,煥發出生機勃勃、閃動百年的光彩,抖落世紀的風塵,乘著改革的春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用實際行動去詮釋我們對一中的愛,讓這古老的學校以新的姿態,邁著矯健的步伐昂首步入新世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置身於風景如畫的一中校園,我們將時刻牢記“一家人,一條心,一股勁,一個目標”的理念,承載著一中殷切的希望與深情的囑託,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攜手共同築造美麗的一中。

《讓文明之花開滿校園》演講稿 篇9

演講稿 ,604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文明之花開滿校園》。

文明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還可以增進人與人家的友誼。文明,就像一股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給予我們心靈的安撫。讓文明美德之風吹遍校園。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文明美德的新風吹遍校園,讓我們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來做一朵文明之花!

當我走進校園,看見地上一塵不染,我已經看見了文明;當我看見同學們鞠躬向老師說“老師好”時,我已經看到了文明;當我看見同學們把地上的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時,我已經看到了文明;當我看見同學們認真做值日時,我已經看到了文明;當我看見同學們用餐時不浪費食物時,我已經看到了文明;當我看見走廊上再也沒有同學們打鬧、攀爬欄杆的身影時,我已經看到了文明。文明是一枝花,散發出迷人的香氣;文明是一顆星,折射出閃耀的光芒;文明是一捧土,養育出美麗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綠意。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點綴一角夜空。如果你是一片白雲,就裝扮一方晴空。如果你是一隻蜜蜂,就釀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一縷陽光,就照亮所有黑暗。如果你是一絲清風,就吹走世間的塵埃。如果你是一陣春風,就吹綠田野的莊稼。

同學們,為了學校的明天,為了學校的未來,為了學校的希望,讓我們來做一朵文明之花,開滿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播種公德,讓文明成長 篇10

國三作文 ,657字

公德,數千年來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如果說法律是人們行為舉止的戒條,那麼道德就是人們心中的良知標尺。而文明,就是行動的代名詞。

公德似心中鮮紅的血液,看不見,卻十分重要。沒有了它,人的生活就將失去光彩,人的生命就不能得到延續,人的一生將行屍走肉。

公德不需要被人大力宣傳,它可能不會被人每天放在口中似古時候歌頌皇帝一般。它被人們裝在心中,它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我們稱之為文明。

如果說公德是脈搏中流淌的血液,那文明便是其鮮紅的顏色。公德可以作為話題給我們去判晰其他人的良知所在。但文明卻不是這樣的,它需要我們使用身體語言,實際行動來說明。

文明更似立下雄心壯志後的行動,它不需要你的三分鐘熱度,不需要你的盲目,更不需要你的惺惺作態,它需要的是你以公德為標尺的行動。

我們的身邊似乎不缺少文明,公交車上的讓座,摔倒的老人被扶起,圖書館中的輕聲慢步等等,都只是文明的冰山一角,這些都已在不知不覺中給更多的人所自覺遵守,這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然而成就這一切的功臣是我們,享受這一切成果的幸運兒仍然是我們!

前陣子,關於“摔倒的老人”“扶不扶”的問題在社會各個層面引起人們廣泛關注,最後在春晚上以一句話結束了大家的輿論:“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可人心倒了,就再也扶不起來了。”

公德裝在心中,文明貴在行動,這需要我們在心中種下一顆公德的種子,每日耐心澆水施肥,讓它在我們心中長成文明的參天大樹,成為日後我們生活中良知的標尺。

公德,文明,意識,行動缺一不可,讓我們一起播種公德,一起讓文明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