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負荊請罪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505字

今天我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負荊請罪",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秦王請趙王到澠池相會,想借機羞辱趙王,藺相如卻緊緊相逼,秦王始終沒佔到一點便宜。藺相如因為維護了趙國的尊嚴,被封為上卿,受到廉頗的不滿,藺相如卻以大局為重,廉頗感到十分慚愧,向藺相如請罪。

寬容是人生一大美德,假若藺相如不寬容廉頗,他們兩人爭鬥起來,誰又來保護趙國呢?趙國失了保護,秦國肯定會趁機攻打,趙國被滅,只是時間問題;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地面對錯誤,倘若廉頗知錯不改,堅持鬧事,而藺相如又不可能一味的退讓,畢竟他也不是一個懦夫,兩人總有一天會鬧大,他們一天不和好,趙國就一天比一天危險。

所以說,誠信做人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次,我在家裡正做著作業,猛然看見袖子髒髒的,想起沒聽爸爸媽媽的話,忘記帶袖套了,在書包裡找了找,發現袖套居然不在了!把我急得呀,是頭上、手心直冒冷汗。沒了袖套做作業袖子肯定會髒。去認錯又肯定免不了一頓批評,到時候袖套沒找著又被罵,一點也不划算。但誠信做人非常重要,只能去認錯了,爸爸媽媽後來原諒了我,而我也成功的在我的書包夾層裡找到了那雙袖套。

讓我們嚴格遵守“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句話吧。

《皮皮魯和419宗罪》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475字

常聽身邊的叔叔阿姨教育他們的孩子:“你要做一個知法守法的人。”我就納悶,法是什麼?以前,我雖然知道我們國家有許多法律,卻不懂法律到底是什麼,具體需要遵守哪些法律。我問媽媽,媽媽微笑著遞給我一本鄭淵潔的書《皮皮魯和419宗罪》。看了這本書後,我知道了什麼是法律,瞭解了哪些行為是違法的,懂得了怎樣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皮皮魯和419宗罪》既是一本有趣的童話,也是對我們少年兒童進行普法教育的好“教材”。主要講了皮皮魯和他的老朋友聯手幫助皮皮魯的叔叔當上檢查長,和419件宗罪過招的故事。作者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破案故事,情節緊張,扣人心扉。從這些有趣的故事中,我對法律有了一定的瞭解。

其實,法律一直伴隨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一個舉動,一件小事上。人們時時刻刻在和法律打交道,無論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是如此。為了防止罪惡的種子潛入你的心靈,我們應經常為自己增加法律知識,不要因為對法律的無知而走上歧途。我們在遇到種種危險時時,也要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傷害。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讓我們行動起來,認真學法,守法,做個新時代的合格小公民。

負荊請罪 篇3

續寫改寫 ,936字

在學負荊請罪的時候我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好好地廉頗要處處擋藺相如的道呢?他們都是一個國家的大臣呀!後來聽了楊老師的課外知識我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原來藺相如只是一個小官,有一天趙王得了一塊寶玉,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向趙王提出一個條件:“若是趙王願意將和氏璧送給秦王,秦王願意拿十五座城池交換。”趙王正進退兩難的時候,藺相如站出來說:“大王,讓我去吧!”趙王相信藺相如,就把和氏璧給藺相如帶到秦國,讓他探探秦王的“口風”。藺相如到了秦國,見了秦王,秦王看了和氏璧連連稱讚,他看完了給大臣看,大臣看完了,給後宮的妃子們看,就是用十五座城池交換之事隻字不提。藺相如知道秦王想騙走和氏璧,就想了一個計策:“大王,這塊寶玉上有一塊小瑕疵,讓我只給您看吧!”秦王一聽有瑕疵,馬上叫人把和氏璧拿回來,藺相如拿到和氏璧後,往後退了兩步說:“大王,我來這麼久,您一字不提拿十五座城池交換之事,我知道您絲毫沒有要拿城池交換的意思,所以,恕我大不敬,不能把和氏璧給您,您如果用武力,我就把這塊玉和我的腦袋一起撞在這根柱子上。”秦王一看情況不妙,馬上說:“當然給,十五座城池,一把送給趙國。”藺相如說:“那好吧,那您要齋戒五日,然後舉辦接受大典,我才能把寶玉給您!”回到客棧後,藺相如叫手下化妝成一個買賣人,把和氏璧偷偷送回趙國,秦王的詭計落空了。

因為這件事,藺相如官升好幾級,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相會。趙王不去的話怕被別人笑話,所以讓藺相如陪著,準時赴約了。席間,秦國的大臣說:“聽聞趙王擅長鼓瑟,不如表演一下?”趙王推遲不掉,就打了幾下鼓。秦國的使者記下:某年某月某日,趙王為秦王鼓瑟。藺相如很生氣,就請秦王擊缶,秦王一開始不幹,但是藺相如說:“您如果不擊缶,我就和您拼了!”秦王沒辦法,也擊了一下缶。藺相如讓人記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國大臣說:“請趙王用五座城池為秦王祝壽!”藺相如說:“請秦王拿咸陽城為趙王祝壽!”從頭到尾,秦王沒佔到趙王一點兒便宜。秦王想留住趙王,但是秦王得到訊息廉頗已經在周圍埋伏好了,只好讓趙王走了。

回趙國之後,藺相如又升了好幾級官,職位突然比廉頗要高了,廉頗不服氣,處處擋藺相如的道,直到知道了事情的原因,才來的今天的“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擴寫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0字

那一天清晨,廉頗爬上了一座荒山野嶺,用他那滿是傷痕的手,一根又一根地折著荊條,捆成一捆。他脫下上衣,背上荊條,直奔到他最欽佩的人——藺相如的家。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向藺相如請罪。

一路上,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啊!這不是廉頗嗎?大將軍沒事自討苦吃呢!”“是呀,這豈不是成了笑料?”“瞧他背的那是什麼?荊條來著!”連小孩子都在叫喊著:“砍柴工!砍柴工!哈哈!”廉頗充耳不聞。

他一路上都在反思自己:“我身為趙國的大將軍,心胸怎麼會如此狹窄呀!我與藺相如本來是趙國的‘守門人’,缺其一,趙國就會有傾覆的危險。藺相如深明大義,我卻對他出言不遜……不管如何,這個錯我必須認!”

一路上他面呈青紫色,眉頭緊皺,嘴脣發白。一個時辰後,他的眼中漸漸出現一座小房子,十分幽靜。只見這棟小房子用木板拼接而成,只有兩層。房子的四周蘭花環繞,襯著牆頭的一枝紅梅格外豔麗,綠樹立於左右,似房屋哨兵。眾葉中,隱約見對鳥成雙唱枝芽。

門剎時開起,藺相如出來了。廉頗立馬跪下,抖了一下身上的荊棘,額頭磕地以示誠意。藺相如急忙將廉頗扶起,幫他卸下荊棘,請進屋內。廉頗誠心道歉:“之前的事情是我小肚雞腸,有許多不敬的地方,還請藺兄不要介懷!”藺相如連連擺手:“廉將軍言重了,您為趙國鞠躬盡瘁,我們都記在心裡。只希望我們以後能攜手保衛趙國,為國出力!”廉頗鄭重地點點頭,兩人的手緊緊地交握在一起……

此後,廉頗與藺相如再沒有鬧不和,趙國也更加強大了。

負米養親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684字

《負米養親》講的是仲由孝順父母的故事,當聽到仲由時,我們不禁會想到他伉直魯莽,性格爽直,為人勇武,卻不知他有事親至孝的一面。今天講的就是仲由盡孝的事蹟。

這個短片講的是由於生活困窘,米價昂貴,仲由只得每天給父母吃野菜。一天,他聽說有個地方米很便宜,便千里迢迢趕到那裡。走到時,天色已晚,米已售完了。仲由為了保證第二天買到米,便坐在了米店門前,等著明天米店開門。晚上,他又冷又餓,但一想到,過了今晚,父母便有米吃了,便又堅持了下來。第二天,他買了米高興地往家趕。不料途中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仲由本打算找個山洞躲雨,但一想到父母還在家焦急地等著他,便把米抱在懷裡,弓著腰冒雨往家跑。多年後,仲由的父母去世了,他也做了官,卻覺得吃美味佳餚也食之無味,因為父母不在了,這些好吃的已不能和父母共享。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樹想靜下來,但風一直吹,樹不得不搖擺。兒女想報答父母時,父母卻不在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時會讓我們幫點小忙,我們是又抱怨又找託辭,更別說主動幹了。比起仲由買米的艱辛,我們刷一次碗,拖一次地就是小事一樁,這樣想想,幫助父母我們便快樂了很多。

仲由做官後,雖然吃上了美味佳餚,但想到父母不能共享,心中不免難過。在日常生活中,有好吃的時,我們總想著自己先吃,自己先挑;當父母有了好東西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孩子,總是讓孩子先挑先選,自己留到最後。我們應該向仲由學習,給父母最好的就是孝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父母給我們的太多太多,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竭盡所能給予他們最好的!

荊軻傳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951字

《荊軻傳》主要講述了荊軻最初只是一個普通的劍客,他在衛國時因為只喜愛讀書和擊劍,不願和別人發生衝突,所以沒有人理解和賞識他;荊軻到燕國後遇見了田光,得到田光的賞識和厚待,才成就了他一生中上天註定的那個身份——成為一名刺客。他在田光的推薦下認識太子丹,被太子派去刺殺秦王,但最終失敗,被秦王和侍從夏無且合力殺死。

田光看出荊軻內在的天賦之後,認為他可以承擔重大的使命,為了能夠成就荊軻成為一名刺客,田光不惜自刎而死,希望可以激發荊軻內心的血性;同樣樊於期亦是如此,他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了荊軻的身上,為了使刺殺秦王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他甚至主動獻出了自己的首級作為信物。可見在田光和樊於期的心裡,生命的可貴不能和刺秦的重要相提並論,為了這個崇高目標,他們可以把生命託付給值得的人。

而荊軻儘管最後行刺的意圖為秦王所識破,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依舊盡全力完成他作為一個刺客的使命。他為人最講究一個“義”字,至死也沒有投降。在被夏無且重創後,他已經明知自己失敗,走到了生命盡頭,竟然還“倚柱而笑”,這是一種視死如歸的豁達,想必這個笑容也應該是他對自己這一生的交代吧。

荊軻的一生,雖沒有成就什麼了不得的大事,還為自己唯一的任務獻出了生命;儘管他辜負了田光和樊於期的期望,沒能成功殺死秦王嬴政;但作為一個刺客,他是盡職盡責的。而最令人感嘆和欽佩的,是他早就明知無論刺秦成功還是失敗,都逃不過死亡的結局,但他依然無懼無畏,慷慨赴死。這種勇氣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秦王的劍下,也許是荊軻生命的歸宿,可他的精神,卻沒有盡頭,將被傳承下去,發揚下去。而這,一個刺客的俠義精神,也正是中華民族千年以來始終在傳承著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了一個心中的“義”字,人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不惜付出生命,遠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荊軻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近到為了建立新中國而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心懷大義,都具有崇高忘我的精神,這樣的偉大精神,著實值得我們學習,成為我們心中共同的榜樣。

荊軻傳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021字

人的一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平平淡淡,不被後人所記住,有些人則轟轟烈烈,荊軻和他的朋友們就因為刺秦王而名留青史。

有人認為他死的太悲慘了,可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他的死是值得的,秦始皇一生又親手殺過幾個人呢?同他的死中含有了他一生的義,田光先生的義,樊於期和鞠武的義,所以他的死是值得的。

田光先生是一個隱者,看透了整個朝廷,看穿了太子丹,明白了他的疑心和陰險,但聽了太子丹的請求和對事情的謀劃,他仍然是舉薦了荊軻,沒有當面回絕。但當太子丹讓他不要洩露訊息時,他笑了一下。是嘲笑,他也許覺得這個太子太多疑了,是苦笑,他想,我田光的人品有那麼差嗎?我不如以死來證明我的人格,來告訴他:我不是那無恥、賣國的人。回到家,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他以死來證明了他的義。

荊軻是故事的主人公,義的表現更為突出。田光是他的伯樂,在田光推舉他為國出力時,義不容辭就去見了太子丹,這是他對於朋友的義,也是對國家的義。雖然太子丹對他不信任,一直催促他,讓他去刺殺秦王,他在出發後明知去就等於送死,但仍然和副手秦舞陽划船去了秦國,留下了千古名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悲壯地體現出他不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而是一個使命必達的人,體現出了他的義。

他帶著樊於期將軍的首級和燕國地圖前往秦國。透過地圖,可以看到那把劇毒的匕首,正散發出陣陣寒光,照滿了佈滿荊棘的道路,讓他繼續走下去,但他或許已經知道,他可能會讓太子丹失望的。

最後,他和秦王在大殿上你追我趕,但終究中了秦王那驚慌的八劍,苦笑了一下,彷彿想起了自己對田光,對樊於期的承諾,然而事到如今,又只能帶著遺憾去見他們了。他又彷彿候想起了易水之別燕國官員白衣白帽送行時的場景,彷彿想起了太子丹對自己的告誡:“活捉秦始皇!”但事到如今,哎,想活捉秦王是不行了。

說起義,讓我想起了不少歷史人物。南宋的文天祥,在宋朝已經滅亡的時候,在威逼利誘面前,他沒有投降而是寧死不屈,留下了豪言壯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朝的于謙,在明英宗被俘,全國上下手足無措的時候,他站了出來,說:“既然英宗被俘,不如另立一個皇帝。”正是因為這樣,明朝才得以延續了十五年,雖然被凌遲處死,但仍留下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千古佳話。

他們都擁有著一個“義”,是我們所不斷追尋的“義”。

女孩請與我同行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989字

拉近心靈的距離

讀畢淑敏的書,我總是樂在其中。她的文章,彷彿是一個祕境之匣,開啟匣子,便能發現祕境中那束獨特的光芒,給你以深思、給你以啟迪,就如這篇《女孩,請與我同行》。

初看書名,便被深深地吸引,那個女孩和“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我”要請她與“我”同行。讀完文章,一切便有了答案。“我”與那位女孩幾乎同時攔下了一輛計程車,而那位司機卻停在了“我”身旁。女孩感到不滿,於是“我”便請她和我同行,可她卻不屑於“我”,而是漠然地請我下車,她寧可多付司機錢也不願與人同坐一輛計程車。這讓“我”緘口無言,感到十分難過。那個女孩顯然是個淡漠的人,她寧可用冰冷來偽裝自己,也不願意去接受溫暖,因為她不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真情。這正是源於現在人與人之間,心靈與心靈之間在漸行漸遠。如果那位女孩不是那麼冰冷淡漠,她與我心靈之間的距離也不是那麼遙遠,那麼她肯定會欣然接受我們同行的建議,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會讓人感覺到彼此間沒有隔膜,只有溫情。

誠然,在如今物慾橫流、爾虞我詐的社會,很多人的心早已被現實的浮華所冰凍,失去了原本的溫度。他們就如朱自清在《憎》中所描述的一樣:“帶著乾笑、敷衍、冰擱著的臉冷淡的言辭行走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然而這樣的人絕對是可怕的,他們不僅讓自己的內心凝結成四季不化的堅冰,也讓自己與別人心靈之間的距離成為無法跨越的鴻溝,不可達到的彼岸。所以,我們應讓內心灑滿陽光、充滿花香,這樣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融化心靈的堅冰,架起溝通的橋樑。

“開心網”,對於這一網站,試問,現在還有人不知道嗎?還有人不種地、不經營牧場嗎?還有人不去別人的地裡和牧場裡“偷東西”嗎?正如開心網的創始人程炳皓所說,開心就是開啟你的心。我們去別人地裡“偷東西”,也許那個別人我們並不認識,也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但我們通過這種單純的人際交流,這種輕鬆的互動,讓大家都感受到快樂,拉近了心靈之間的距離,就算沒有創造任何物質財富又如何?其實,讓兩顆陌生的心緊緊相連很簡單,初見時一個會心的微笑,跌倒時一次善意的攙扶,失意時一句真誠的鼓勵,寒冷時一杯溫暖的茶水,都能消除內心的隔閡,讓心靈折射出生命的色彩。

我永遠相信,人世間不是心靈的沙漠,不是感情的冰窖,而是由各種至情至善的情懷築起的一道道美麗的風景。讓我們用真心呼喚真情,消融陌生的冰雪,讓我們開啟自己的心扉,拉近彼此心靈間的距離。

媽媽請你原諒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590字

即使玫瑰花再妖豔美麗,也始終帶著刺,越靠近越遍體鱗傷。就像處在叛逆期的我,出口字字惡語相向。這本《媽媽請你原諒我》改變了我,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愛,什麼是包容。

主人公陸丹丹十一歲,五年級,喜歡手工和摺紙,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裡,她一直不理解做老師的媽媽為什麼對其他同學那麼親切和藹,卻對自己那麼嚴厲,媽媽又為什麼要帶她去見一個陌生的叔叔……叛逆的她鬧出了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最終因為一個契機,魚兒姐姐的到來讓她懂得了理解和體諒,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真真正正地成長起來。其實我和她又何嘗不是一樣?同樣是叛逆,同樣帶著刺,但至始至終嚮往自由,沒有束縛,沒有牽絆,向著自己的心出發。

而對於陸丹丹,丹媽媽卻始終帶著對女兒的愧疚和虧欠,她一直自責自己沒能給女兒丹丹一個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因為家庭的原因,陸丹丹從小就沒了爸爸,而丹媽媽一直以這個理由和藉口寵著丹丹。她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女兒拉扯長大,一個人辛辛苦苦地支撐著家,但是每次回到家,看見丹丹的叛逆、任性和無理取鬧,既心疼又難過,更多的卻是心酸。她不是沒有想過給自己找一個伴侶,給丹丹再找一個爸爸,但是她怕,她怕丹丹會不習慣這個“爸爸”,她怕丹丹會因此而恨她。每當想到這些可怕的事情發生,她就把自己所有的念想通通拋棄。她寧可自己一個人撐著,累著,也不願讓丹丹受一絲傷害和委屈。因為丹丹是她的女兒啊,是她的一切和全部啊。

但是陸丹丹卻不這麼認為,她一直不能理解媽媽,為什麼媽媽對班上的其他同學那麼和藹,卻唯獨對自己那麼嚴厲苛刻,好像全班同學才是她的親生孩子一樣。在她的眼中,媽媽就是一個可怕的惡魔,隨時隨處都有她的影子。而且張口閉口都離不開“作業”、“考試”這些話題。她甚至不只一次地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媽媽的親生女兒,因為媽媽每天說的都是關於學習,好像她陸丹丹生下來就是為學習而活。為此,她玩失蹤,故意躲在離家不遠處的一幢樓後面,密切關注著自家小樓的一舉一動。她親眼看見媽媽慌慌張張地從小樓裡跑出來,邊跑邊喊著“丹丹,你在哪裡,快點出來,媽媽沒有心情和你開玩笑,丹丹……”一遍,兩遍,三遍,卻始終沒有丹丹的迴應。丹丹看到媽媽緊張地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又一個的電話,卻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看到媽媽這麼擔心難過,丹丹第一次覺得自己做的有些過分,但想起平日裡媽媽對自己的的嚴厲,立刻扭過頭不再去看。

也許很多人看到這一幕既氣憤又無奈,丹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丹丹好,可是丹丹卻把這種關心當作是一個牢籠,一種束縛,對這種愛置之不理,甚至還當做用來發洩情緒的藉口。但我們又未嘗不是,父母的關心被叛逆的我們當成了嘮叨,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覺得厭煩。卻忘記小時候父母不厭其煩地教我們一遍遍地學習說話……

魚兒對於丹媽媽來說就是上天給她的最好的禮物。因為餘叔叔的原因,丹丹要求與媽媽分居生活,碰巧魚兒也有心住在這座房子裡,於是丹丹就和魚兒住在了一起,成為了好朋友。在和魚兒相處的日子裡,丹丹第一次學會了很多事情,燒飯、洗衣、拖地等等,也學會了很多道理。臨近新年,丹丹和魚兒一起準備年貨。在搬東西的時候,從小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才叫辛苦。她忽然想起媽媽一個人搬著很重的貨物和她那瘦小的身影,艱難地爬上樓梯時,感到非常自責,內疚,不安以及悔恨。這麼多年,媽媽獨自一人撐起這個家,多麼的不容易。而她卻毫不知足,毫不在乎,只知道一味地指責。想起媽媽燒的紅燒茄子、宮爆雞丁、糖醋排骨,一瞬間流下了眼淚。媽媽每天的公作已經十分忙碌,卻還想著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吃的更好,學的更好。她真是太不理解媽媽了,真是太自私自利了。

有些愛,不必大張旗鼓,卻在默默付出;有些人,不必湧泉相報,盡心盡力就好。叛逆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不可退縮,不可放棄。但始終會有強大的力量支撐著我們。

這種力量,將玫瑰花的刺拔去,不再讓人遍體鱗傷……

這種力量,來源於媽媽的愛……

《責任的重負》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810字

他說,不,一個法官是不能恨的。“他的內心必須同時保有頑強的嫉惡如仇和對被審者謹小慎微的公正態度。這是一切政治審判中棘手的兩難”在解放後法國上下一片報仇雪恥的聲浪中,這種法律和倫理的謹慎兼職不值一提。

—題記,引自託尼朱特《責任的重負》

看到這段話,作為一箇中國人,大概會心領神會。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嫉惡如仇”的檢察官,但為何我們不宣傳如是呢?我們可以宣傳說:警察嫉惡如仇、專案組智鬥犯罪分子。但涉及到檢察部門,我們往往比較謹慎。

我在筆記本中抄下託尼朱特開頭的那段話後,緊接著批註瞭如下三段話:

嫉惡如仇的前提是有罪推定。法律的精神是無罪推定。至於中國以前曾經存在的有罪推定的情況,在當下被視作一種“危險的因素”。與此相對地,“謹小慎微”則可對應為“無罪推定”。無罪推定,是英美法系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一般而言,在中國的語境下,對“嫉惡如仇”雖有宣傳,但沒有“意識形態”上的“鼓動”,—因為基於中國的法理體系現狀考量,有罪推定可能是十分危險的。這種危險不僅僅是表現在實踐領域,更表現在思想領域。但是,這種情況在某些公訴案件中得以反轉。

下面論證“這是一切政治審判中棘手的兩難”。政治審判,脫離不了意識形態的干係。因此從型別學意義上,我們可以把“政治學審判”與“對那些窮凶極惡的罪犯的審判”等價起來。這一種等價,考慮到的是實踐層面的等價,是將一個偏名詞化的術語“動詞化”了,從而加強了其序貫的動態性。經過這樣的等價,我們看到價值判斷的先在性顯然存有。情況在此就不言自明瞭,即,“這是一切政治審判中棘手的兩難”。

同時,政治審判要考慮到對民眾的輿論影響,這也是其餘普通審判在量上的不同。誠然,這種不同還達不到“本質上”的不同,因為普通的非政治審判,仍然要考慮到輿論的影響。只不過二者考慮的深入程度不同罷了。

這大概是法律的兩難吧,這也是司法過程的公正精神所發揮作用之處了。

《荊軻刺秦王》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563字

在寒假的第一週,我從《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中讀到了一篇令我受益匪淺的故事,叫做《荊軻刺秦王》。

那時正是戰國時期的後期,秦王剛把趙國奸滅,而搶奪的魔手漸漸地向燕國伸去。而燕國的太子丹很著急,招集了文官大臣們,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大膽的計謀—讓荊軻把秦王痛恨的燕國大將樊宇的首級獻給秦王,以取得秦王的信任,然後就藉此機會將秦王刺殺掉。荊軻二話不說就開始實施計謀了。事情原本進行得很是順利,可是荊軻卻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露出了馬腳—在刺殺的時候因為太緊張,連刀都撥不出來。後來,被發現後不幸被秦王的侍衛當眾斬下了首級。

唉!真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啊!

想想我自己,有時不就是第二個荊軻嗎?每次都上了戰場才臨陣磨槍。還記得有一次,我們五年級來了一次驚天動地的監控考試。同學們都在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來複習。而我自是,認為滿分簡直就是手到擒來,得來毫不費功夫,每天都揚揚自得。可是考試的時候,我卻慌了神。這個不知道填什麼,那個不知道寫什麼,真是叫天,天不應;求地,地不靈啊!試卷成績一下來,我只考了八十幾分。此時,傷心,難過,後悔,湧於心頭,但也無法……

這篇故事讓我明白了,我們無論做什麼,都不要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道理。而我,也一定會把這個缺點改掉,不再做第二個荊軻了。

全世界請原諒我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970字

寧靜的清晨,翻開淡紫色的封面,徐玲姐姐帶我一起重新認識愛,讀懂愛,珍惜愛。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預知結果;不是所有的結局,都是想象的模樣;不是所有的愛,都需要說出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讀懂愛並珍惜愛。

書中的主人公陳聰聰,被稱為“數學王子”,他陽光帥氣,睿智瀟灑,是個品學兼優的大男孩。媽媽管霞和他一同住在學校附近的出租屋裡,陪伴他們還有爸爸的遺照。就在他一心備戰中考,衝刺重點高中的時候,媽媽卻拖著行李去了遙遠的西安出差,還歸無定期。姨媽管雲搬過來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因為對媽媽的離開極其不滿,也因為同學章魚的誘惑。曾經優秀的他陷入了網路遊戲……中考的日子在一步步的逼近,同學都在全力備考,他最終能否戰勝自己,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他沉迷於遊戲世界的日子裡,周圍卻發生很多事。

姨媽、姨夫的衝突,媽媽生了重病,給睡龍補課,被章魚冤枉成小偷……他對自己的放縱,原來媽媽知道!原來全世界都知道!全世界都在呵護他幫助他!在他放縱自己的那些天裡,自己是那麼的任性,那麼冷漠地忽視了周圍的愛與關懷。他的親人,他的老師,他的同學,都藏在他的身後那麼小心翼翼的默默包容他,引導他,使他安全的變回從前的陳聰聰。這就是愛,真真切切的愛。

冬天,一杯暖暖的茶;晚上,輕輕掖好的被子;雨天,出門前交給我們的雨具;考場前,最好的叮嚀;這一切的一切都詮釋著愛的博大,愛的真摯;愛的熾熱。

曾經的我,不理解父母給予我的愛。那天是我自初中以來第一次期中考的前一個晚上。夜幕無聲無息的降臨了,知了還在不耐其煩的鳴叫。這讓本該坐在書桌前奮力備考,卻在和鍋碗瓢盆打交道的我更加煩躁,幾多不滿,幾多埋怨。別人家的孩子,一到考試前夕就像國寶一樣侍奉著一切以考試為重,不用做家務也不用為任何無關緊要的事操心,而我呢?我的媽媽一會叫我洗碗,一會叫我倒垃圾。指揮我忙前忙後的。想想這些我心中不禁有些委屈。大字的躺在床上,眼淚順著臉龐往下流……

對不起,當時的我還不懂事,沒法理解你們隱藏在深處的那份愛,你們指揮我做事,並不是因為你們想偷懶,而是希望我不被七門功課的複習忙昏了頭腦,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把複習的效果發揮到極致。在這我想對你們說:“真的很謝謝你們。”

你們用愛包容我的過錯,用愛引導我的思想,用愛點亮為茫茫的人生路。

愛在身邊,愛無處不在,在獲得愛的同時,別忘記要給予愛哦!

請給我結果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1161字

讀了這本書收穫了不少,從中學到了很多,站在一個員工的角度,書本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合格優秀的員工,每當上司給你下發了任務你該如何圓滿的完成,雖然每完成一個任務的過程並非都是順利的,但我們更該努力把問題解決好,完成好,給予出一個好的結果。而並非是給予各種各樣的藉口。

不要任務要結果:很多時候我們完成了任務並不等於結果,我們在平時工作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任務,完成任務其實是實現結果的一個過程,比如開單,表面看來它只是一個簡單的任務,開個單就可以了,但是它其中也是包含很多的不可能就單純的開個單子就完事了,首先單一定要開對,價格飼料品種數量一定要核對清楚,其次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以防差料,如果發現差料要儘早的進行換包處理,要讓飼料儘早的安全的到達顧客手裡,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任務的結果。我們該分清什麼是結果什麼是任務,應該努力成為一個做結果的人,每一件事情都要盡力去辦,執著去辦。

讀了這本書感受頗多,做一個合格的員工有很多要求,但最基本的就是提供結果,安排我們做一個工作,實際上是要我們提供這個工作的結果,每一個任務不是盡力就可以了,不管完成沒完成,而是應該提供一個結果,一個好的結果,每做一份工作都該有一定的價值,處在一個崗位上,付出相應的勞動,相應的價值從而獲取相應的報酬,你個人的價值個人的付出必定是和報酬成正比,這其中也就包含我們所說的結果,你只是單純的完成了任務,還是你提供了一個結果,一個好的結果。

人的價值是一個結果的積累,沒有每天的結果就沒有最終的結果。每天的結果就是自己每天努力的積累,結合到自己身上我剛到營銷中心的時候什麼都不熟悉,什麼都要靠積累,上司想要的其實就是一個結果,一個能夠儘早熟悉儘早可以獨立完成的結果,而這個大的結果必定是由我每一天積累的結果組成的。我不斷的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我每熟悉一點學會一點就是我自己積累獲得的小結果,最終這個小結果才會組成一個結果。

在獲得結果的過程中必定有很多的失敗,從失敗中獲得成功,比如因為不熟悉各種開始入K3有時候就會入錯,但過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結果,不是入進電腦就可以了,而是一定要入對,很多時候在失敗中能獲得一定的經驗,不斷的積累慢慢的就會入對才會產生好的結果。

心態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在營銷中心有時候電話多起來煩的要死,各種煩躁,可能一個早上來就是接電話接電話,電話不停不停的響,這個時候就會特別的煩躁,抱怨,但是時間久了發現,煩操抱怨都是沒有用的,再抱怨再煩躁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該接的電話還是要接,那為何不報一種平靜的心態去做事,既不容易把事情做錯,自己心情也不會糟糕,還能把事情做好。

從執行到結果,執行就是要做結果,而不是單純的完成任務就好,行動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行動的一定不會成功,我們要在行動中獲得結果。

孩子請你搬走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435字

在生活中,總有一個人一直陪著你、照顧你直到長大,她就是母親。可自從我讀了《孩子,請你搬走》這篇課文後,我改變了看法。

這篇課主要講了一位本應去奮鬥,努力工作的25歲青年人,卻一直依靠著父母,在一次閒聊中,青年透露出了他的想法:“讓母親為自己買房!”母親聽後,一直沉默,青年生氣而離家出走。母親想出了一個殘忍的決定—讓孩子搬走。

當時母親可能還在後悔自己的決定,但當她回憶起之前的生活,兒子小時候玩玩具,母親幫他收拾,看上什麼東西就讓母親買,還時常抱怨母親。母親卻毫無怨言地度過了這二十五年,母親本想養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卻因自己的溺愛,將“鷹”養成了一隻只會索取的寄生蟲,她發現無節制的愛只會害了孩子,所以,她決定讓孩子搬走……

對於“母親”的行為,我覺得並不殘忍,如果斷絕孩子的後路,他或許會明白母親的道理,會努力用功,回報父母。但是,如果我們和這位青年比一比呢?我們在日程生活中,一定也有氣父母,和父母頂嘴的事,父母卻不曾多說我們。感恩父母,誰又能做到?

孩子,請你搬走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395字

今天,在語文課上,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孩子,請你搬走》這篇文章。

本文主要講述了一位母親因為過度溺愛孩子,讓孩子成為了一個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連一個成人該承擔的責任都沒有的人了!文章中的兒子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的縮寫,現實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人,這群人是“啃老族”—當父母年老之後,仍然要繼續為他們操勞,他們不是養育了一隻日漸豐滿有力的雄鷹,而是寄居了一隻蟲子,它要將滋養了它的鮮嫩骨頭,一隻啃到乾枯腐朽,再無營養的“寄生蟲”!

當我閱讀完的時候,我心想:天哪!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一個自私、懶惰,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只會依靠父母的人呢?剛開始我認為那是母親過分溺愛孩子的結果,是她自作自受。可事實證明,母親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會害了孩子,讓孩子搬走,自己去住。

我如果是文中的兒子,面對媽媽的決定,我一定會搬走,自己找工作,自己養活自己。

面對文中的兒子,我也想說:請你搬走!

孩子,請你搬走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1493字

今天我閱讀了《孩子,請你搬走》這篇課文,使我的腦海裡有了深刻地想法。

我雖不知那位母親是如何的溺愛,將孩子養成了啃老的人,不懂她那時是如何下定決心,要讓孩子搬走的。我十分同情她,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又如何不是她自己造成的呢?話又說回來,也許放手後,讓他經歷現實的社會的殘酷和生活的壓力和挫折後,他才會明白。

我很慶幸,慶幸我的母親從小對我的嚴格以及並不是太過分的愛,對孩子的愛是多種形式的,不是將一切都奉獻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受些挫折,知道人生必須付出艱辛和努力,懂得感恩和尊重。我的母親,雖然她對我很嚴格,但她卻讓我很快的成長,她的愛像一股清泉,在我勞累時為我解渴。不論用哪種形式母親都在用愛維護著我,我們又怎能不知感恩呢?

我很感激我的母親,感謝她一直以來的關愛,如果那時,她不那麼做,那我現在估計會和那個文中的孩子同樣任性、懶惰……提起那件事,就得從我六歲時說起了。

那時,我和別的小朋友一樣,每天都要賴著父母,什麼事都讓他們幫我做。有一次,我又去找母親,讓她幫我整理我滿屋子亂扔的玩具,看到我這樣,母親嘆了一口氣,無奈地對我說:“你都多大了呀?怎麼還讓媽媽幫你整理呢?”因為我心裡只想著要趕快出去和同學玩,便沒有聽進去媽媽的話。她見我站在那裡發呆,索興一不做,二不休,把我的玩具往旁邊一推,並告訴我:“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終,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負責。”媽媽的話,我聽了後很羞愧。我緩緩開口說:“可是我不會呀!”媽媽說,不會不要緊,不會可以去學,可不去做就是態度問題了。於是,我便耐下心來和媽媽一起整理我的玩具,我問媽媽要怎麼整理。媽媽告訴我,其實整理玩具十分簡單,只是需要有分類,按位置擺放就可以了。

首先,我先把所有的玩具從地上撿起來,然後把它們上面的灰塵拍掉。我把玩具按照大、中、小、的分類分別將這些玩具放入玩具箱裡。看著整潔乾淨的玩具我覺得很開心,內心得到了極大的鼓勵與滿足。再看看我的房間,還是那麼雜亂,我想這麼幹淨的玩具怎麼能放在這麼雜亂的房間裡呢?於是,在我和媽媽的共同努力下,我的房間變的煥然一新。此刻,我真正體會到了幸福與滿足感。真正理解了我們應該獨立的好處和意義,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而是不依懶別人,並且要努力做到更好。

我能懂得這些,都歸功於我的媽媽,是她教會了我要獨立自強,要精益求精。我十分感謝媽媽對我的包容與教誨,她使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努力的面對一切。

我的母親,她很注重我的文化教育,但是她總會對我說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她不是一個很偉大的人,卻對我的生活有著一種巨大的促進作用。

可憐天下父母心,和幹千萬萬的母親一樣,我的母親也無不為我操勞著、牽掛著、守候著,也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畢生的精力。把自己所有的愛和心都給了家庭和兒女,無怨無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好一朵美麗的康乃馨啊!你蘊藏著多麼美的母愛啊!

花兒感謝雨露,因為雨露滋潤了它;蒼鷹感謝長空,因為長空給予了它翱翔的能力。

古代歐陽修的母親教導他讀認字,使他日後寫出永重不朽的作品。宋朝岳飛的母親在大洪水中保護他,教他不但要對父母盡孝,更要對國家盡忠,使他成為名垂青史的猛將;而我,最要感謝的人正是母親,感謝您對我所有的付出與愛。

時間如沙漏,轉眼間,媽媽的頭髮已慢慢有了白髮。不聲不響中,母親的眼角又添了皺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永遠陪伴你,母親也終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所以如果母親節不能陪她度過,那就把以後的每一天都過的像母親節一樣。對母親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媽媽,我愛您,謝謝您對我嚴格而溫柔的愛。

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969字

暑假,我閱讀了《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一書。這書講的是主人公——夢想導師俞敏洪50多年的風雨路程,從農村考進一座學校,又考入北大,然後當上北大老師,最後自己創業,創辦一家公司——新東方。

書中有一些句子,我特別的喜歡,最有意義的一句話是:“勤奮加堅持很重要,該堅持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她告訴我們,在人生中,勤奮和堅持最重要;在學習和生活中,一定要記住,堅持下去就會有希望。

這句勵志話,讓我想起了在暑假期間攀巖的事情:到了太陽谷,專業的攀巖老師先讓我們做一些仰臥起坐、俯臥撐等熱身,給我們講解完一些攀巖的知識,帶領我們來到攀巖場地。看到這個攀巖場地,我十分震驚,這場地跟平常的不一樣,傾斜的並不是直的,而且支撐點也比平常的少,這讓我立即失去了自信。看著同學們一個一個的攀爬,我甚或恐懼,打起退堂鼓。輪到我攀爬的時候,觀察找好地形和支撐點才開始爬,握住一個馬頭型的支撐點,腳踩一個紫色和綠色的點子,順勢往上爬,照著老師的方式,沒想到竟真的爬了上去。爬到前面一個同學都爬不上去的地方,我也試了試,一伸手就碰到了,原來堅持也有優勢的呀!馬上要成功的時候,突然堅持不住滑了下去……

攀巖非常考驗人的意志力,考驗不放棄的一顆心。在爬一個支點的時候,你要想下一個要爬哪個支點。如果有一個支點,你並不敢爬,或者爬得非常困難,這時候,一定要勇敢放開手去拼一把,沒準奇蹟發生了;如果放棄退卻,就不會看見下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只有契而不捨,方可鏤金石。

“生命的美麗來自進步和成就,只有進步和成就,才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在人的一生中,你成功一件事情,或者進行一件事情上,並不是在原地,而是努力向前,在這個時刻,你會感覺到生命存在的意義。一個個小目標和理想加起來,就變成一個大理想。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堅持特別重要!有時自己看不見進步,認為在原地踏步,不是,這是在蓄積力量,只要堅持,哪怕只有點點滴滴的進步,我們才能在最後看到一個巨大的成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積小流,方渠成江海。

看完這本書後,我感觸很深,奮鬥,堅持,進步,夢想,成長等等,都是人生中要做到的,這樣才可以實現理想目標……

不負如來不負卿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1179字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題記

佛光普照,亮不過你那顆無畏去愛的心;一往情深,終墮入無邊際的權力漩渦。捧起這本《不負如來不負卿》,與你——倉央嘉措,在詩中邂逅,在情中感悟。

“人生若只如初見”,為你的命運嘆息。

你本是門巴族少年,在人跡罕至的山谷中自由成長。殊不知,自你出世,命運就已被他人掌控。十五歲時,你作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奔赴拉薩。從此,你在布達拉宮這個金色囚籠中,苦修佛法。一念之間,三載已過,你終於可以親政。但掌握大權的第巴仍未將權杖交給你。你涉世未深,難掌大權,第巴與野心勃勃的拉藏汗之間的鬥爭也愈演愈烈,你卻一無所知。你常微服出行,與情人幽會。佛法的教義,第巴的威嚴和師父的規勸都無法阻止你對愛情的渴望。可你的行為燃起了拉藏汗的怒火,他發兵攻打,護著你的第巴被殺,你也下落不明。在權力的漩渦中,你越陷越深;在不公的命運裡,你無法掙扎;在愛情的誘惑下,你奮不顧身;在信仰的壓迫下,你萬念俱灰。我們只能感嘆,你的命運之悲苦,種種感慨,化作千年一嘆。

“一往情深深幾許”,為你的愛情感動。

你與那美麗的門巴族少女青梅竹馬,卻因你的高貴身份不得不分離。你望著她那皎潔如月的面龐,那幽藍似水的雙眸,無能為力。後來,你得知她已嫁人,曾經的山盟海誓化為塵土。從來緣淺,奈何情深。你跪倒在塵埃中,向佛追問,她負了你,你只獨自難過。終於,你決定微服出訪,重尋戀人。在小酒館裡,你邂逅了達娃卓瑪,但這,只是暫時的歡娛,你終要回到孤寂的宮中。你無法與她長相廝守,只能永別。第巴得知後,將他關在宮中,不得出去。第巴與拉藏汗拼死鬥爭,無暇顧及之時,你又偷偷出去,卻發現情人已被他人娶走。你再一次萬念俱灰。拉藏汗殺死了第巴,你無依無靠,只得接受命運的無情。柔情似水,佳期如夢。諸多話語,皆為真情脈脈。

“不負如來不負卿”,為你的情歌稱讚。

你在有生之年,留下了許多情歌:“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是你對愛人的思念;“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是你心中的桀驁;“孽緣,隨緣,緣緣不斷,白雲飄飄,一了百了”是你的絕望;“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你竭力完成的承諾……“不負如來不負卿”,終究難以做到。你,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一切嘆息,只是過眼煙雲。

你——倉央嘉措,我與你在詩中邂逅,在你的情中感悟。你雖逝去,但你的故事,你的情歌,你的信仰,終將流傳千古!

《一生的邀請》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642字

在書的海洋中,有很多作家的名作,比如:《紅樓夢》《水滸傳》《茶花女》《三國演義》《西遊記》《一生的萬花筒》《十四歲的森林》《一生的邀請》……可是在那麼多令人回味無窮的書中,只有一本是我的最愛,因為在這一本書當中,它教給了我很多。

在星期二,我們開心地來到了圖書館,那裡仍是那麼安靜,眼前一片就是博大精深的知識殿堂。我們走進了書中,和作者一起憂傷,一起興奮,一起著急,一起開心,我拿起了一本書來——《一生的邀請》。

我小心翼翼地將它翻開,細細的品味著內容。我還記得作者在中學的時候寫了一篇與老爺爺一起放鴨子的作文,他們班的白老師為他寫下了一條批語:“從水管裡中流出來的終歸是水,從血管裡裡流出來的才是血,善矣哉,老哥哥!”……

我還記得有個片段是:我顯然一下子感受到了,自己穿得十分土氣,彷彿是一隻醜小鴨。我像一隻從陌生沙洲來的醜小鴨,棲落到一群在我看來都如天鵝般的新同學中。猶如一朵未綻放的花苞,匯進一朵朵鮮豔的花朵中,就像一滴小小的水珠融入了一個倒也溫暖的湖泊當中。之所以這個片段使我記憶猶新,是因為這樣彷彿是我剛轉到這個學校的感受。這一本書的作者彷彿已經讓我走進了他的世界,而這個世界也有點與我的生活相似,所以我由衷地喜歡這一本書。

這一本書使我有的感悟多深啊!裡面就是教導我的名師讓我變得更好,它還可以讓我改變許多,使我可以變得更優秀,所以讓我們一起走進無窮的書海里吧!

罪馬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536字

書,是人類的精神糧食,它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而沈石溪爺爺筆下的動物世界更是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其中,我最喜歡《罪馬》這個故事。

《罪馬》講的是馬戲團中一匹叫白珊瑚的白馬與它的主人在表演“超級馬術”時婁阿甲不幸身亡,婁阿甲要求放了這匹馬。白珊瑚回到馬戲團後一直萎靡不振,終於有一天出逃到婁阿甲的墓前為他守靈。

馬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你怎麼對它,它就怎麼對你。因為婁阿甲生前對白珊瑚就像對自己的家人一樣,所以白珊瑚做不到人走茶涼,會對婁阿甲不離不棄,始終忠於主人。而社會中又有多少見利忘義的小人。他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去討好有權有勢的人,卑躬屈膝俯首貼耳的樣子,像只溫順的小狗在不停的搖尾巴。而當那些人失勢了,他們就冷眼旁觀、坐視不理,變得鐵石心腸,甚至火上澆油、雪上加霜,好像從來都沒見過他們一樣。白珊瑚擁有一顆忠貞不二的心,無論主人是對是錯,它都言聽計從;無論主人如何懲罰它,它也任勞任怨。我們的父母就像婁阿甲對白珊瑚一樣愛我們,我們也要對父母好,做到你伴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人生苦短,不過匆匆百年,我們要把握每分每秒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們與書中的人物同度喜怒哀樂,而人生這部深奧玄妙的大書,我何時才能讀懂啊!